「聖誕老人來了,大眾睇見開心笑!白雪可愛衣衫襯得妙,佢cute到不得了!」假如你也聽過這首兒歌,證明你的年紀也不小吧!曾幻想過,要是給我遇上真正的聖誕老人,我會對他說些甚麼?這次,終於有機會跟真正來自北極的聖誕老人接觸,一圓兒時心願。這種快樂,好讓我感動一輩子。 文:Phoebe Yuen 圖:林俊源 當穿上聖誕老人的「制服」,Ron就變成了真真正正來自北極的聖誕老人,放下現實世界的身份,隻字不提他原來的工作,更希望大家只稱呼他為Santa Claus(聖誕老人)。 當聖誕老人的基本條件 Santa與小精靈和雪鹿生活於北極的冰屋,已經共度超過50個年頭。最初選擇到北極當聖誕老人,全因他喜歡將歡樂送給大家。「一個好的聖誕老人,要時常掛著笑容,也有一顆寬容的心。傳達快樂的氣氛、點亮孩子的世界,正是我們的責任。」當然,雪白的鬍子亦是標記之一。「無論大人抑或小朋友,都喜歡拉拉我的鬍子來驗個真假。」原來雪白而鬈曲的鬍子,是小精靈待聖誕老人睡覺後,靜靜為他整理的。要做一個好的聖誕老人,當然要受過專業的訓練。「怎樣管理玩具工場、回應孩子的聖誕願望、駕駛鹿車、教導頑皮的小精靈、時常保持快樂的心境……要學的還有很多很多。」Santa相信,愛的力量很大,亦是無止境,每個人都有權利去愛與被愛。「我的愛除了留給Mrs.Claus(聖誕太太),亦屬於全世界。」每次提起Mrs.Claus,他總會笑得甜絲絲。「我身上穿的衣服,全由太太為我縫製。」身上每件裝備,都有它特別的意義和作用。「尤其是這個響鈴。還記得第一次派禮物的時候,一降落孩子家的屋頂,就嚇倒了本來在屋頂睡覺的小鴨子,我更被慌張小鴨子掉出來的羽毛弄得亂七八糟。有了響鈴,就能夠預早通知大家:『聖誕老人來了!』」 聖誕老人的日常 我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樣,總好奇聖誕老人在聖誕節以外的日子會怎樣過。他笑說:「一年365天,我都為聖誕節做準備。」1月份至5月,小精靈會在北極的秘密寶石礦場開採閃爍的寶石,「這樣才有足夠資金營運玩具工場。」而由6月開始,工場便再次投入生產,製作聖誕禮物及玩具。木製的玩具,可以到森林裡取材;而膠製玩具,便得靠小精靈開採寶石賺取資金呢!至於Santa本人,於每年11月起便要「鹿」不停蹄出發,環遊世界各地探訪小朋友。若然要飛到天氣較溫暖的地方,他會選擇乘坐飛機。「以免雪鹿太辛苦呢!」即使坐上飛機,Santa亦有他的堅持,定必穿上整齊的制服,「以免遺留在冰屋呢!」他最近首次踏足澳門,為銀河酒店的遊人送上聖誕祝福。今次他獨自上路,皆因Mrs.Claus仍在工場監工,加緊為派禮物作好準備。環遊過德國、意大利、法國、加拿大及美國等地,今年留在澳門過一個溫暖的聖誕節,對Santa來說亦是一件有趣的事。「我試過在澳洲度過40度的聖誕節,穿上短袖衫的聖誕老人,有何不可?呵呵呵!」 你快樂 所以我快樂 一段只有兩分鐘的路,Santa要差不多20分鐘才能走完。來者不拒的他,滿足每個合照的要求。看見聖誕老人,大人的反應,特別是老人家,比小孩來得更興奮。孩子也許不敢上前跟他打招呼,但大人竟然主動跑過來跟他合照示好,難怪Santa如此滿足。每每看到小孩,他總會問道:「你是個乖孩子嗎?」其實在他心目中,所有孩子都是乖孩子。「每個孩子都有乖的時間,偶爾鬧鬧情緒並無不可。給家人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個真心的吻和一句甜言,已經是乖孩子的表現。」他又會問問孩子想要甚麼禮物,有人想要寵物;又有人想要一部iPhone;更有人想要一個弟弟,令Santa哭笑不得。遇上這種情況,他會鼓勵孩子好好和家人提議一下。「北極太寒冷,不適合寵物生存;想要弟弟的話,更一定要跟父母好好商量。況且我只會生產玩具,而非電子產品,孩子應該保持童真,享受玩玩具的樂趣。」 這些年來,Santa遇過不同的人和事。「聖誕老人不是神,也不是佛;每當有孩子祈求我醫治他們病患的家人時,我會和他們一起祈禱,祝福患者早日康復。」一個簡單的擁抱,已經是最大的安慰。上月中,Santa才跟一位老朋友見過面,19年來,每年也探訪他的男孩,轉眼已經踏入20歲。由從前談玩具,到現在談成長、談生活、談讀書,「日後或許會談伴侶、談家庭。」Santa從來不視聖誕老人為一份職業或工作,因為他就是聖誕老人,這是他的身份、他的人生。只要他還會行會走,仍會繼續為大家傳遞快樂。
占士邦電影齣齣武鬥連場,上天打到落海。最新一套《鬼影帝國》(Spectre)浴血國際犯罪組織,就追殺至奧地利奧茨谷(Ötztal),刺激場面搬到谷地雪嶺上。12月來遊一趟,始發覺鐵漢後「柔情」處處,阿爾卑斯山美景一樣「奪人心魄」。 文、圖:小驢 ([email protected])/Aqua Dome/ Ötztal Tourismus 12月初中歐天氣日漸寒冷,山區溫度徘徊在零度左右。我拉著行李箱飛抵慕尼黑,最舒適溫暖方法,就用歐洲火車證從機場直上火車,聽著耳機呷著熱咖啡,輕輕鬆鬆,約3小時便到達奧地利奧茨山谷。1991年,一具冰川木乃伊於此被發現,據考證距今已四千多年歷史,人們也就以山谷名字暱稱他為冰人奧茨(Iceman Ötzi)。 接送司機友善健談,我卻顧不了搭訕,順著南走的路緊盯著兩面二、三千公尺雪嶺雄峰,左邊斯圖拜阿爾卑斯山(Stuiben Alps),右邊奧茨谷阿爾卑斯山(Ötztal Alps),中間狹長谷地有點像美國優山美國家公園。40分鐘路程最後停在山谷最大城鎮索爾登(Sölden),這正是登山滑雪和觀賞冰川的門戶。但見大街10個行人7個穿滑雪裝,商店很多也是賣冬季用品或兼租賃雪橇和滑雪板,此話已不用多解釋。 雪線上風光無限 海拔467公尺的索爾登,對於喜愛滑雪的歐洲人而言,一點也不陌生。這裡人口只有三千多,居然每年遊客過夜次數可超過200萬,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European best Destinations網站也以此為全歐最佳滑雪勝地之一。索爾登滑雪坡主要分布在奧茨谷阿爾卑斯山,滑雪場總面積廣達434公頃,差不多等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總面積的一半。踏入冬天旺季,雪坡從1,350公尺直上3,340公尺,都滿布弄雪健兒。不要以為索爾登的高山只為好動者而設,山上過了3,000公尺雪線有3座著名高山觀景台,其中兩處有纜車直達,絕對適合一般遊客。3,058公尺的蓋兹拉施考吉爾(Gaislachkogl)的有型Ice Q餐廳,正是占士邦取景之地。以270度雪山美景配襯高級山地菜,人生享受無以尚之,難怪6月至12月的經營日子也經常爆滿。蒂芬巴赫(Tiefenbach)冰川更上層樓,高3,250公尺。無數遊客親臨該處,就為了在懸空玻璃觀景橋一試俯視萬丈深淵的驚險滋味。極目遠眺,亦可遠望3,774公尺的維爾特峰(Wildspitze)。好刺激者,架上雪橇滑雪板,直可從觀景橋旁邊風馳電掣直滑下冰川,挑戰技術和膽量。相比之下,索爾登另一個滑雪勝地傑吉山坳(Giggijoch)只有2,283公尺,卻勝在滑雪坡度較緩,而且有餐廳、戶外大陽台等設施,又經常有派對音樂表演,特別適合一家大小來玩樂。給你一個小貼士,從傑吉山坳雪坡下滑,正朝向山谷對面斯圖拜阿爾卑斯山,景觀分外壯麗懾人。 蒸桑拿一絲不掛 與冬季玩意相配的,莫過於溫泉樂趣。奧茨山谷的朗根費爾德(Längenfeld)就有全奧地利其中一家最大的水療溫泉度假中心Aqua Dome。這個大如迷宮並附設高級酒店的建築,有室內巨型溫泉泳池及3個戶外圓形溫泉泳池,溫泉水來自1,900公尺地底,含豐富納、氯和硫酸離子,對高血壓和失眠均有療效。此外,度假中心還有餐廳和飲料吧、分布不同角落的休閑區和兒童遊玩區,一天來放鬆身心完全不假外求。這一切還未包括最精采,並各有特色的桑拿區,當中包括濕蒸氣、冷凍低溫、水晶能量、不同色光及香氣配新世紀音樂等種種元素。預先訂位,更可享受不同混合香草敷體治療,或參加桑拿專家帶領的療程課。不過,桑拿使用者也需全裸,且男女同場。中國人難免要有勇氣摒除心障;我就老實不客氣一脫清光,跟一眾若無其事的客人享受一番。及後又可泡浸內庭幽暗按摩池並細賞月色,久久不欲離去。 高山農場地道體驗 索爾登山區有不少高山農場,提供百分百奧地利傳統體驗。Almwirtschaft Gampe Thaya被當地冠以「Genuss Hütte」品牌,因它能夠提供正宗本土品味。這高山農場位於二千多公尺的雪坡中部,原本是一家製造土產高山芝士的農家,後來加建了餐廳木屋,又搭造了開揚的沙發陽台,倒變成甚受歡迎的落腳站。冬天滑雪者來喝熱飲或啤酒,夏天行山者來住宿(只有小農舍能容納七、八個人)或吃飯,終年客似雲來。我來訪當然要試過山野風味才甘心,先是農家拼盤,芝士和煙燻火腿也味道濃郁,但特別留下深刻印象的卻是惹味又不太鹹的風乾牛肉。再來一道Knödel薯仔球,一款混合煙肉碎一款混合芝士,簡直吃到停不下來。其實寫意在陽台沙發,眼前崇山峻嶺已叫人欣賞不已,心曠神怡自然胃口大開。吃過滿意不妨買回家做手信,親友吃著看你的旅遊照片,必定大受歡迎。 順道一提,遊奧茨山谷最佳購物選擇是奧地利蒂羅爾州(Tyrol/Tirol)的煙燻火腿和當地土製Snaps烈酒,在索爾登有土產店售賣。此外,我們熟悉的Mozartkugel莫札特朱古力,索爾登的超市價錢也比香港便宜很多,買來送人亦不錯。 旅遊 備忘 簽證:持特區護照或BNO前往奧地利均不須簽證 交通:德國漢莎航空每日均有航班從香港直飛慕尼黑。慕尼黑機場有火車去奧茨山谷,車程約3小時。歐洲鐵路公司專為非歐洲公民而設的歐洲火車證/奧地利火車證,學聯旅遊有售。網址:www.railtravel.com.hk/Eurail_Global_Pass.asp 索爾登旅遊網頁:www.soelden.com Aqua Dome網頁:www.aqua-dome.at Gampe Thaya網頁:gampethaya.riml.com
小時候,總愛嚷著媽媽帶我到尖沙咀欣賞聖誕燈飾。由柏麗大道走到海港城,之後沿著維港遠眺對岸,再漫步到尖東一帶的酒店,跟外牆燈飾合照。不經不覺,聖誕燈飾已經陪伴港人走過50年。無論時代怎變,我相信欣賞燈飾的童心卻永遠一樣。 文:Phoebe Yuen 圖:朱古力 部分相片提供:海港城、鄭寶鴻先生及謝錦雨先生 昔日聖誕 還記得兒時最期待的節日,正是充滿歡欣的聖誕節。放長假事小,吃聖誕大餐、送聖誕卡、買禮物、影燈飾卻事大!小六那一年,用了足足一個星期向全班30位同學送上聖誕卡。每天放學回家,功課不做、卡通不看,也先要寫好聖誕卡給同學仔,期望在臨別各散東西前,把不敢宣之於口的說話統統寫進卡內,留下一個美好回憶。人大了,心態卻不一樣。不追求聖誕禮物、不再張羅一頓豐富盛宴,而寫聖誕卡和影燈飾的傳統,卻一直保留下來。我喜歡用文字和相片紀錄心情,閒時翻閱回味,足已會心微笑,總覺得節日過得簡單而快樂便心滿意足。 近年的聖誕節,商業味愈來愈重,大大小小的商場各出奇謀,以不同的聖誕裝飾、工作坊、活動和購物禮遇吸引人流,聖誕節早已變成了花錢的藉口。收藏家鄭寶鴻亦見證著近50年來,香港人過聖誕的心態變遷,以及社會風氣的轉變。「五十年代的聖誕燈飾集中於中環的銀行區,主要以簡單的燈串繞成聖誕樹,為大廈外牆裝飾。到了六十年代,尖沙咀彌敦道一帶亦開始為節日布置,直至1966年海運大廈落成,更帶動聖誕裝飾的熱潮,由商場內的店舖至大廈外牆和正門,均有簡單的聖誕布置。」巨型聖誕老人裝置和大型“Merry Christmas”橫幅,已足以吸引市民前往欣賞,加上當年的大型購物商場不多,海運自然成為了「蒲點」之一。「新界人到市區『蒲』,乘火車到尖沙咀火車總站(即鐘樓現址),走過來海運多方便!」大時大節,人流自然更多更旺。「位於海運大廈的海天酒樓夜總會,於當年來說是全港最有聖誕氣氛的地方,不少商會亦選擇這裡舉行聯歡會,場面盛大,我都參加過好幾年。當年TVB的藝人如鄭君綿、沈殿霞亦不時到場表演,十分熱鬧。」及至七十年代,海洋中心相繼落成,海港城的出現,令尖沙咀海旁一帶更見繁盛。而尖東的酒店群於八十年代起加入「競爭」,因此海港城不得不急起直追,加上經濟起飛及業權易手等關係,商場亦投放更多資源在聖誕布置上。「九十年代的商場和百貨公司百花齊放,每逢節日,總粉飾得如主題樂園一樣,會行會走的聖誕老人和雪鹿,為節日增添更多歡樂。」在鄭寶鴻眼中,2000年可謂最繁榮的時代,海港城門口更是「插針都插唔入」,車水馬龍。即使是03年的沙士和08年的金融海嘯,社會不景氣亦沒有影響港人過聖誕的心情。「沙士是3月發生,到年尾幾乎回復正常,市面同樣熱鬧。」經濟低迷,政治亂局,似乎都沒有改變大家對聖誕節的美好憧憬,或許是歡樂的聖誕氣氛,成為了港人暫忘不滿和抒壓的好理由。 小小的社會責任 室內設計師Andy Tong從九十年代末起,為海港城擔任聖誕布置的設計工作,他認為,他的工作負有小小的社會責任,要為遊人帶來快樂之餘,更要凝聚港人,鼓勵大家跟家人朋友多相處,感受聖誕節最原始的感恩之心。由設計到布置,需時半年之久,Andy坦言最大挑戰,是克服地理上的難題。「商場位處維港旁邊,是香港一大地標,我希望設計能夠做到本地化,令遊客會記得這是香港,而非一般的室內布置。同時由於是室外空間,設計要顧及白天的日光和晚上的燈光效果。加上天氣這個未知之數,亦怕聖誕節未到,飾品受盡風吹雨打而有損壞,因此選用的物料亦是一大考慮。」他以雪人為今年的設計主題,把雪人設計成不倒翁形象,象徵港人打不死的精神。「聖誕的角色不多,今次選擇雪人,希望以大家心中認為是冰冷的角色,包裝成溫暖的本土雪人。現今要以『逆向思維』才能引人注意,本土的雪人,正是溫暖而不倒,扭轉大家固有觀念。」雪人不倒翁一家數口,齊齊整整,溫馨的家庭形象亦提醒大家,在節日裡不忘陪伴家人。 共鳴 合作多年,Andy直言難免苦悶,但亦享受挑戰,在熟悉的環境尋求突破。近10年的聖誕裝置,他更著重如何把設計連繫到社交媒體上。互動的設計元素,鼓勵大家把相片分享到不同社交平台,這除了是一個很好的宣傳,亦同時將歡樂氣氛傳播開去,甚至乎及至海外。礙於商業考慮,Andy的設計不能加入太多宗教色彩,因此他以天空上的白鴿,來表達和平大愛的訊息,並巧妙地以此和地上的雪人共處,融合兩個不同空間,為雪人找個朋友之餘,亦將離地而不能觸及的白鴿變得「貼地」。 裝置開放後,他喜歡不定期到場巡視,順道觀察大家的反應,「大家不知道我是設計師,好的、壞的意見都會講,不作修飾,這正是我想知道的。」他亦樂於為途人拍照,感染他們的快樂,也感激他們的欣賞。客戶說得有多好,遠不及途人一個滿足而快樂的笑容。 Christmas Together@海港城 日期:即日起至明年1月2日 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10時 地點:海港城海運大廈露天廣場
海運大廈落成50年,過去一直為港人帶來歡樂的聖誕氣氛。現歡迎大家於「那年聖誕@海港城」的網上相簿(http://xmas.harbourcity.com.hk/)分享你和海運大廈的點滴。獲選中的照片,將收錄於《海港城50年限量版精美聖誕相集》作公開發售,所得款項將會撥捐「香港血癌基金」。活動由即日起至本月底進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