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演出,最怕是有甚麼差池,因為除非發生嚴重意外,否則演出無論如何也要繼續。在剛完成的演出,我就在台上發生兩個意外。 第一個意外,發生在第二場演出。當時我飾演的角色,懷著興奮心情去找自己的伴侶,告之自己懷孕的消息,在走位上,我需要走在比普通樓梯級高許多的平台上,跑上跑落,這個走位去到第三次,由於比平常後退多了一步,轉身之時,已經貼近平台邊,結果一不小心,就絆倒,左膝蓋先著地,整個人跌倒在台上。 那一刻,我望著對手,他站立呆呆望著我,我當時心裡在想:「你係男人嚟嘅?大肚婆跌親你都唔理?」然後,自問自答:「係喎!佢都唔知我有咗,我嚟就係要同佢講。」立即爬起身,追上前,繼續我原本要講的對白,完全忘記自己跌倒的事。在這一場的中途,我慢慢開始感覺到左膝的劇痛,左腳開始麻痺,這時才意識到自己是受傷了,但也顧不得那麼多,只是找個機會瞄一瞄,確保不是流很多血,觀眾應該不會察覺,我便放心了。 這一場戲演完後,返回台側,其他演員過來詢問傷勢,當時我站著動彈不得,只能不斷說:「好痛,好痛。」返到化妝間,查看傷勢,才發現膝蓋及腳面都擦脫了皮,傷口腫起如兵乓球,沒有冰敷,只能塗一點藥膏,繼續忍受痛楚出台演出。 完場後,有觀眾問我剛才的一交摔得很像真,我說,是的,排練了很多次。 第二個意外,是在最後一場的演出。這個意外,也是發生在這個戲的緊張高潮位,我飾演的角色,要在賭局出千,其實只是簡單地將一張收在手背的啤牌翻出來,本來是夠酷的,怎料,卻突然失手,整張牌掉在地上,千鈞一髮,究竟應否拾起那張牌呢?最後唯有硬著頭皮扮優雅地收拾殘局,這種失手真的令演員尷尬萬分。 舞台演出,全部都是即場,可以有千萬種可能的意外發生,皆是出乎意料,不能如大機構般有危機處理手冊,遇到甚麼事應該有甚麼反應,而是見招拆招,隨機應變。 這樣說起來,好像很大壓力,不過如果能即場應變解決,也是滿足感來源,正正是舞台劇那種一氣呵成,演員及觀眾才覺得特別過癮。 電郵:[email protected] Facebook:Ngai Yee Shan Jo 我的推介: 《卡夫卡的女人X蝶戀花》 《卡夫卡的女人們》 卡夫卡在世界文壇舉足輕重,誰又是他最重要的人?他的父親?他的朋友?他的三個妹妹?還是……那一群他曾經深愛的女人? 以即興、形體、唸白及唱誦,精心打造得獎作品《卡夫卡的七個箱子》外傳,透過儀式性劇場模式佔領葵青劇院。 《蝶戀花》 一代情聖詞人納蘭性德(1654至1685年)的詞作今天讀來仍然動人。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再次進入納蘭內心深處,以形體劇場剖析他的文字世界,一同感受戲劇及詩詞藝術融合的震撼力。 演出團體:愛麗絲劇場實驗室 導演︰陳恆輝 演員/形體設計︰莫穎詩 演員︰蒙潔、馮兆珊、阮煒楹、陳栩炘、梁智聰 日期:本月31日至11月2日 地點:葵青劇院大堂及黑盒劇場
佔領行動,有人說影響出入,影響生計,其實,劇壇同樣受到影響,在中環演出,因為受封路影響,搬運布景的路途長了;在這期間演出的一些劇目,觀眾量減少,不過,劇界並沒有怨天尤人。 自從9月底開始,要應付演出的戲劇人,排戲時的戰鬥力下降,大家都為這場運動憂心忡忡。有些人疲於奔命,排戲完畢,拖著疲憊的身軀參加集會,不少人說,就算沒有到場,也是吃不下,睡不好,回家也沒法安睡,整晚開著電視機,留意事態發展,除了電視新聞,更要不斷上社交網站,獲取最新資訊,直至疲累不堪,才肯去睡。可是,整夜也不能睡得安樂,輾轉難眠,特別是擔心會有暴力衝突。第二朝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電視新聞,上網站,查看凌晨有甚麼事發生,最後發現沒有流血事件,總算暫時放心。 如果排練的是喜劇,心裡更加難受,都不知如何能夠笑得出。戲劇的觀眾,不少是臨近演出才購票,在這個氣氛下,很多人都沒有心情進劇院,劇團也認為不適合作大肆宣傳,有些演出因為觀眾量減少,而取消部分場次。不過,沒有聽到任何投訴,大家都分得清輕重,甚麼是重要,甚麼是真正的影響。 戲劇的其中一個作用,猶如一面鏡子,刺激人從不同角度,洞悉世態。近年劇壇的幾個演出,題材及反映社會的議題,都是電視劇永遠都不會有的,包括本是預言式的《野豬》,卻在演出後不到兩年,劇情內傳媒滅聲的情況已經發生;《教授》內學生運動的反思,讓人躁動不安,放在今天,更令人唏噓;《第三波》的洗腦式教育實驗,讓人毛骨悚然;就算連表面上是笑聲不絕的《笑の大学》,同樣令人心裡滴淚,期望這種審查制度,永遠都不要在香港發生。 也許有人認為我們的顧慮是杞人憂天,對,可能我們實在太敏感,只因創作要源於生活,不能太過離地,所以緊貼社會的事務是很重要的,最好也理解歷史,觀點可能會更為宏觀,不能只著眼於賺錢過活,賺了錢後再想如何再賺更多的錢,對於社會事務隔岸觀火,其餘甚麼都是不切設實際,不能溫飽的認為不重要,可以不理。 自由誠可貴,是要盡力捍衛。 電郵:[email protected] Facebook:Ngai Yee Shan Jo 我的推介: 《十一騷動——1967的短句零章》 六七暴動被形容為「香港歷史的分水嶺」,牽涉層面極廣,影響延綿至今,但是對其認識卻是言人人殊,有說為「六七暴動」,有說是「反英抗暴」,更有指是「港式文化大革命」。 如學者所言,現實從來沒有唯一的真相,或許每人對相同的事物均有不同見解,是故演出特別邀請11位資深及新晉的本地編劇家,憑藉他們的閱歷不同,從不同的視角和切入點描寫1967年的香港,攜手開展出一幅完整立體的香港1967全景卷軸,並分《短句》及《零章》兩部呈獻。 演出團體:一條褲製作 編劇:陳炳釗、羅靜雯、龍文康、胡境陽、何應權、滿道、吳國坤、謝傲霜、鄭國偉、潘惠森、陳敢權、 導演:胡海輝 演員:蘇育輝、查國林、張學良、薛海暉、黃漢樑、鄧艷玲、譚芷翎、王曦玟、林泳怡 日期:11月14至23日 地點: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一場千局,不會限於賭枱上。」 在我們的生活中,千局處處。追求健康,改吃植物牛油,怎料反式脂肪對身體有更大害處;想買食油,貨架上賣的竟然是地溝油;想買樓安居樂業,五樓變地下;明明說樓宇面積600方呎,但原來只得400方呎;將兩碗炸蝦湯麵放在面前,一碗多葱,一碗少葱,卻跟我說,有得選擇好過無選擇。 老千的行為,是為自己追求最大利益,不惜埋沒良心不擇手段,在骨牌效應下,隨時自作自受,君不見地溝油就由香港人自己承受。一個重大決定,可能影響的不只是自己,隨時禍延的是下一代的生活。 香港,處處都在賭。不少香港人最愛「搵快錢」,大有大賭,小有小賭,股票一個價位上落可令人致富,樓宇炒賣獲利可能更豐,新智能電話、限量版玩具也可以賭,瘋狂搶購,為的是轉手圖利。這種價值觀一直延續下去,一切只著眼金錢利益的扭曲價值觀,將來的世界會變成怎樣? 街上的店舖,關乎日常生活的小店,一間一間的結束,取而代之,都是金店、藥房、地產代理公司、化妝品店。我曾經以為,如果店舖是屬於經營者所有,不用年年捱瘋狂加租,才有機會撐下去,不過再想深一層,假如一間店舖升值十倍,粥店老闆是否還願意天未亮爬起身開店煲粥?轉售店舖已經可以衣食無憂,就算這一代守得住,下一代也不會願意默默耕耘,好好踏實做事。 到底,我們是否願意看見這個社會,一直向這個方向走下去? 在閱讀騰飛先生的小說作品《我的老千生涯》時,認識的是賭博的千奇百怪千術,一個又一個沉淪的故事,但改編時只抽取一些人物及故事,然後創作,加入大量的社會議題,希望在今日的香港,給大家一面鏡去思考。 這次演出,繼續探索面具與沙畫,除了幾位主要演員,導演還起用了十多位演出經驗較少,但熱愛舞台的朋友,引用導演的說話,雖然未必每個人都能有效地運用身體,但演員們都努力不懈,甚至私下增加排練,為的就是將動作做得更美,節奏更準。導演看在眼裡,好生感動。 在大時代下的今天,演出這個劇目,更有意思。 電郵:[email protected] Facebook:Ngai Yee Shan Jo 我的推介: 《人生罅隙》(原創音樂劇) 老竇離世,一家生活頓時跳掣; 兒子困惑,遊走夢想與現實之間。 一個葬禮,發現親戚朋友個個閉翳; 這個亂世,我們生活就是如此不濟。 演出團體:團劇團 編劇 :郭翠怡 導演:陳淑儀、伍潔茵 音樂總監/作曲/編曲:崔展鴻 填詞:黃譜誠、邱頌偉 樂隊成員:陳均柔、 蘇道哲、黃德聰、鄭鷹立、楊偉倫 主要演員:陳淑儀、伍潔茵、何翠亮、李煥林、吳銳民、林映清、劉曉樺、盧慧琳、賴殷信、蘇志煒、袁曉敏、羅嘉欣 日期: 11月14至30日 地點: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
一直深信戲劇有其力量,可以觸動人的心靈,因為戲劇就如同一面鏡子,讓人反思,讓人從另一角度看自己看別人。也基於這個理念,希望透過戲劇做更多事情,成立「無障礙劇團」也是這個原因。 過去一年,已經完成兩期的工作坊,每一期工作坊,除了提供戲劇訓練外,亦會排練一個小型的演出,上星期第二期工作坊的學員,到學校演出,整個演出完成後,我心裡十分激動。 演出過後,大家坐在一起分享過去半年的感受,有精神病康復者的學員指出,曾經有一段時間,困在家中完全不敢上街,當他稍為好轉,決定參加這個工作坊,第一天上課,他鼓起了很大勇氣才能踏出家門,走來的心情一直都有點害怕,不過半年下來,課程為他增強不少自信心,也認識了不少朋友,看著他,心情開朗不少。 學員當中,除了有精神病康復者外,亦集合身體殘障、視障、聽障及健全人士,他們共處半年,有些學員由互不認識到成為要好朋友,也看著他們不斷的進步,如表達自己及信心等等,這些都是令我們感到欣慰。要知道,集合不同殘障人士排練,有不少困難,要很有耐性地讓大家明白戲中的內容及互相的溝通,他們之間也互相學習及很有耐性,看著他們在台上演出,各人都做好自己本份,並在台上互相扶持,不得不為他們喝采。 演出完結,與中學生們分享,不同殘疾人士分享他們生活上的小節,我們想讓更多人互相了解,在相處時會更尊重包容,亦帶出訊息,有時我們看見殘疾人士行動不便,失去部分感官,以為他們特別可憐悲慘,實際上有時候,他們比起很多健全人士更加樂觀,活得更加快樂。 學校的校長也十分欣賞我們的演出及分享,說同學們更少機會接觸不同類型殘疾人士,是一堂很好的生命教育課。 第三期工作坊將會在本月底開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無障礙劇團」的Facebook查詢詳情。 電郵:[email protected] Facebook:Ngai Yee Shan Jo 我的推介: 《大器》 器皿能夠成為器皿,一般最少要經過取材、成形和燒成的三個過程。然而,成大器,往往還得經過千錘百鍊。 埃及宰相約瑟的一生,從天之驕子,到被賣為奴,由大管家變成階下囚。一個打不死的信念,成就了他非凡的人生。每人心裡都嚮往得到一份莫大的能力,他一生所堅持的,將會讓你獲得啟示。 為慶祝「基督降生在住棚」,611靈糧堂推出音樂劇《大器》,上演聖經人物約瑟的故事,與市民同慶上帝的救贖恩典。 主辦:611靈糧堂 日期:本月9至12日 地點:611靈糧堂(香港荃灣荃貴街2-18號富麗花園A商場2字樓
尤記得很多年前,當年的財政司司長引用《獅子山下》的歌詞,勉勵港人重拾「獅子山下」精神,可是香港卻愈走愈遠。戰後香港湧來大批內地人,當時的環境,因為每個人都窮,大家都相信只要勤奮,就可以活出頭來,伴隨經濟起飛,香港人的確受惠其中,引發更多人努力向上,可惜慢慢香港的經濟只依賴金融房地產,人人都相信炒樓炒股成為發達不二之選,近年,自由行變成不少港人的米飯班主,迎合自由行的金舖、藥房、化妝精品店五步一間、十步一店,時至今日,新出的手提電話也可令全城瘋狂熱炒,這還是我們熟悉的香港嗎?香港人腳踏實地的拼搏精神,究竟去了哪裡? 有感而發,「劇場空間」選了曾獲「普立茲獎」的《勝者為王》上演,其中一個原因,是故事中1972年的一個美國城市,竟與2014年的香港出奇地相似。在美國五十年代的嬰兒潮出生的人,長大後在當時的越戰失敗,及經濟衰退的環境下,發展出主張愛及和平的嬉皮士思想,對世界充滿理想,可惜當國家出現金權政治,社會慢慢變成只講金錢不講理想,劇中的人物開始活在謊言及背叛的恐慌中,價值觀開始扭曲,讓人感到不寒而慄。 當這個戲的宣傳單張出現後,有人說感覺跟「糊塗戲班」的《我的老千生涯》設計很相似,主要是色調同樣深沉,也讓人聯想起賭博,雖然我們的戲確以賭為背景,「劇場空間」的戲卻完全與賭博無關,反而這兩個戲的故事不約而同,都跟政治有關連,也讓大家想想今天所做一切,與下一代息息相連。 導演溫廸倫說,以往當中國女排在國際比賽中勝出,站在頒獎台上奏起國歌時,他會站起來唱國歌,那個時候,根本不用甚麼國民教育,他都會以國家為榮,感到熱淚盈眶,可是面對眼前的發展,他連想究竟香港還剩下甚麼的氣力都幾乎提不起來,香港在這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何去何處讓人無所適從,《勝者為王》的主人翁,幸好還有一位教練告訴他們應該如何走下去。這是他希望在這個時候,送上這個戲給香港人的原因。 我總相信,明天還是有希望,問題在於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 電郵:[email protected] Facebook:Ngai Yee Shan Jo 我的推介: 《勝者為王》 昔日陽光少年,今天爾虞我詐;究竟是人使政治敗壞,還是政治令人墮落?年輕時摘下州際籃球冠軍的四名戰友再度聚首,已貴為市長的George正準備競選連任!面對政敵攻擊,選情告急,George渴望得到好友的支持。富商Phillip一直是George背後的金主;老實人James是一位中學校長;其弟Tom離家十年,是個生活潦倒的作家,其才華睿智卻是競選軍師的不二人選。無論在球場抑或人生,幾個年近半百的大男孩一直在老教練的帶領下並肩作戰;直至Phillip被揭發為了生意竟然投向George的政敵,而James好好先生的外衣下也不過是狼子野心;出賣、謊言、失望、欺凌,人生如戰場,最可怕的,從來不是面前的對手…… 編劇:Jason Miller 翻譯:司徒偉健、黃碧雲、香百豪、盧宜敬、李振輝 導演:溫廸倫 主演:馮祿德、楊吉壐、喬寶忠、陳敏斌、陳健豪 日期:即日起至10月4日 地點: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人一生總會嘗過被騙的滋味,那管是大是小,是金錢、是感情、是貨品還是服務,有些欺騙無傷大雅,過一會兒就忘記,有些卻是刻骨銘心,甚至引發連鎖效應。 有些人會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埋沒良心欺騙別人,希望獲得別人信任之前,也不惜欺騙自己,有些事情一旦決定,會造成無可挽救的禍害,永遠不能再走回頭路。我們處身的社會,也充斥謊言及騙局,香港病了,需要大家醒覺,不能再說「唔關我事」或者「好煩唔想去理」,現在很多的抉擇,骨牌效應下,其實會禍延下一代,這也是我們創作《我的老千生涯》的由來。 故事中以真實人物為骨幹,這名賭徒曾經傾家蕩產,為了賭博,不惜出賣家庭、出賣朋友,後來轉為專捉老千維生,希望分享自己的經歷,讓世人徹底明白,十賭真的是十騙。有了這一個人物做主線,我們滲透了當下的社會百態,貫穿當中的騙局,商界中爾虞我詐;情場中感情騙子;政治圈中更是謊話連連,讓人氣憤,讓人躁動。 由於劇中以賭為主線穿插,一眾演員不懂賭術唯有惡補,開排前大家一同做了大量資料搜集,各種賭博的規例及賭場的規條,愚弄眼睛的掩眼法,分心術,讓大家在這個原本空白的領域,多一些認識。我們也玩過一些遊戲,二人一組,為一至十的號碼創造不同的動作為密碼,然後嘗試在其他人無法得悉的情況下,不用言語,暗中將一組號碼逐個數字傳遞給對方,既要掩人耳目,又要不斷拆解密碼,當中有不同的學問。 《我的老千生涯》是一本真人真事的小說,書中揭露大量賭博的千術,包括如何換牌、偷牌、用鹽將兩張牌分隔、完美洗牌技術,然後牢記洗出的特定牌組、群蜂局等等,一一拆解。 我們一眾演員也特地到了澳門賭場,觀察賭場內的眾生百態,包括荷官、保安及賭客,看著賭客們揮金如土,贏輸也面不改容,就明白到書中描述賭徒生活,在每次賭博後都會大吃大喝,因為贏回來的錢很容易,好像毫不費功夫,就得到別人一年的薪金,當然輸掉也很容易,既然輸大錢,也抱著有酒今朝醉的心態,先去豪吃一頓,反正吃的錢也不會比輸的多,回頭再戰。賭博令人沉淪,很容易理解。 人如果沒有自處能力,置身充滿大話的社會,我們會更容易迷失。 電郵:[email protected] Facebook:Ngai Yee Shan Jo 我的推介:《我的老千生涯》 一位賭徒由小賭繼而大賭,慢慢變成老千,最後更成為專門捉老千的高手,因為一次「意外」決定退隱江湖,後來卻為了一個「她」參與老千騙局,這次「千」的並不是為了贏錢,而是為了一場「陰謀」。成功引人入局後,贏的會是投下贊成的政治票,這項基建一經拍板,隨即揭開禍延下一代的大悲劇…… 故事內充滿不同的騙局:商界中的欺詐;政治籌碼的交換;戀人為了自己不惜出賣對方;朋友為金錢而見利忘義,人生中是否沒法逃避被「千」的命運? 製作:糊塗戲班 原著︰騰飛(中國) 改編:王良堅 導演:陳文剛 演員:陳文剛、魏綺珊、黃兆輝、戴俊笙、黃景豪、孔建武、呂碧珊、李鳳英、翁苑婷、張曉晴、羅雪儀、李韋瑩、鄺浩彥、王志海、吳永佳、李鳳萍 日期:10月16至19日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博物館一般都給人沉悶的感覺,認為到博物館就如同上課一樣,總不會令人起勁,展品死氣沉沉地放在展館內,曾經有一次逛博物館期間,一位小朋友向家長說:「我就嚟死嘞,幾時先走得呀?」 到南韓首爾,逛了幾個博物館及美術館,其中三星美術館Leeum讓我印象尤其深刻。這個私人美術館是南韓其中最大品牌三星集團的傑作,位於南山,甫出地鐵站,就感受到這是一個高尚地段,從地鐵站走約5分鐘的路程,遠遠看見一座特別的建築,不用路標指示,你也會肯定那是一座美術館。 這建築本身已經是一個藝術品,由3位世界級的建築師合作設計,入口的平台,放置一個大型的戶外裝置,由很多個大小不一的銀色圓球組成,走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你都可以看到從圓球反映出來的不同映像,讓你細味與四周空間的關係。 走進展館,內裡的走廊及樓梯,配合天然光線,饒有美感。參觀這個美術館,入場費約港幣80元,相對政府的博物館及其他觀光點,是較為昂貴,但還有一筆錢必定要花,就是一定要租用語音導賞,因為這是遊覽展品的精華。語音導賞附設韓文、英文及普通話的選擇,耳機的外形就像三星的手機一樣,連接耳筒,掛在胸前,只要你走進展品的範圍,手機就會自動感應,播出相關展品的錄音介紹,也可以自己選擇想再聽一次,螢幕並設有中文解說,圖文也可放大縮小,單是這種互動,已經令逛美術館成為一次有趣的經驗。 三星美術館館主要分成3部分,第一部分是收藏南韓古代的藝術珍品,很多都是超過一千年的文物及古董,包括瓷器、首飾、書法及繪畫等等,由於我對古董的興趣不大,沒有細心觀賞每一樣展品。現代美術館部分,集合南韓及外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有些相當抽象,有些則相當吸引,例如英國藝術家Damien Hirst的作品,遠望像教堂五彩十色的玻璃窗,近看才發現原來全部都是製成標本的蝴蝶翅膀,砌成的一幅巨型圖畫,布局精美。 有些大型的裝置藝術我也很喜愛,例如巴西藝術家Ernesto Neto的《共生的管道時間》,利用一些如絲襪的物料,配以膠板,製成一個一個巨型帳幕,猶如走進人體器官內,並藏上乾花之類的香料,發出陣陣幽香,上網查看,這位藝術家有一系列類似的作品,可塑性甚高。還有整個展廳大的裝置,來自內地藝術家艾未未,利用枯掉的樹幹,重新堆砌一棵棵的大樹。 這個美術館,讓我流連了好半天,眼睛心靈大豐收。香港富商很多,願意在貴重地段,投資興建內外都是藝術品的展館,一個都沒有。 香港現有的博物館,則可以仿效這種語音導賞服務,相信一定有手機商願意贊助,讓香港的展館更富趣味。 電郵:[email protected] Facebook:Ngai Yee Shan Jo 我的推介: 《後殖民食神之歌》 食神老薛永遠對生命抱有好胃口,深信我們若能看清一個時代吃甚麼,怎樣吃,就能洞悉這個時代是否快樂。回歸之後,食神帶著叛逆徒弟小雪,以筆尖和味蕾見證世情變幻,港人身份的微妙變遷。在後殖民食神的帶領下,一眾飲食男女撩撥著結他琴弦,引吭高歌,手舞足蹈,為你娓娓道來三代香港人的愛情食事。 演出團體: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原著:也斯 導演及改編:陳炳釗 編舞:王榮祿 演出:朱柏康、蔡運華、溫玉茹、張學良、胡智健、韓梅、余健生、毛曄穎 日期:本月19至21日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南韓首爾有幾個演出,連香港人也知道,包括《Jump》及《Nanta(亂打)》,這些演出,在當地有自己的劇場,長年上演,一天做兩至三場,有多至十組演員輪流演出,成為遊客的旅遊項目。 上星期說過,到首爾的大學路的劇場區,看了一個很小型的地下劇場演出,自然也不能錯過深受遊客歡迎的劇目《亂打》,因為多年前在香港已經看過《Jump》,另外,還看了一個新演出《Bibap》,跟《亂打》都是大同小異的演出。 《亂打》在世界各地超過200個城市公演,在首爾也演上好幾年,並設有兩個專用的劇場上演,這天座無虛席,觀眾也樂在其中。沒有特別劇情,發生在廚房內,利用不同物件敲擊,也包含一些雜耍如拋碟等等,由於沒有言語,任何國家的人都看得懂,因此特別容易受落。其實這類演出,跟廿多年在紐約觀賞的《Blue Man Group》如出一轍,在我看來,除了是模仿抄襲,也是已經過時,了無新意。可能《Bibap》的產生,就承著南韓的K-pop文化興起,利用Beatbox及Hip Hop舞蹈貫穿演出,同樣是沒有劇情沒有語言,不過這個新演出尚在摸索階段,因此很不成熟,有些場口甚至有點兒戲。 姑勿論水平,但以普及受歡迎程度已勝一籌,香港如果要成功有這類演出,除了在點子上要再有突破外,場地及各方的宣傳配合也很重要。因為沒有長期演出的場地,很難打造成長壽節目。 首爾除了有這些香港人較為熟悉的劇目外,也有幾個大型的音樂劇同時上演,在不同酒店或遊客中心,都很容易見到這些宣傳單張,酒店的職員甚至可以替遊客,打電話訂座,還有折扣優惠。這些宣傳及購票途徑,是相當重要,因為實在很方便旅客。試想遊人到外地,很多時都會查看酒店的宣傳單張,看看有甚麼景點或者節目,在首爾,除了像其他地方會介紹一些景點及本地一日遊的旅行團外,劇場演出的單張,佔了不少位置,有了這些宣傳及購票途徑,演出就能輕易接觸很多外來遊客。 無論想看普及大眾的演出,還是小劇場的實驗劇目,在首爾都能滿足需求,在香港每個星期有至少十個話劇演出,已算很多,但相比首爾,仍然是小巫見大巫,更不同的是,他們有源源不絕的旅客做觀眾,香港仍然主要靠本地觀眾,市場仍然未能擴大。 香港如果想打造成文化都會,政府、旅遊發展局及酒店業都要聯手,在旅客出沒的地方及酒店,加設宣傳途徑,例如設立一個互動的巨型平板顯示屏,裝載所有正在上演劇目的資料,酒店並能代為訂購門票,旅客才更容易接觸本地文化,莫讓香港給旅客印象,只有飲食及購物。 電郵:[email protected] Facebook:Ngai Yee Shan Jo 我的推介 《十一騷動—1967的短句零章》 1967年的人和事, 「一條褲」言猶未盡,11位編劇筆動聲援。 繼紀錄劇場作品《1967》後,請來11位本地編劇,每人創作一齣關於1967的短劇,由導演胡海輝率領創作團隊,分兩晚呈獻。 主辦團體:一條褲製作 編劇:陳敢權、潘惠森、鄭國偉、謝傲霜、吳國坤、滿道、羅靜雯、陳炳釗、龍文康、胡境陽、何應權 導演:胡海輝 日期: 11月14至23 日 地點: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到了首爾5天,主要想去探索當地的劇場,在大學路劇場區的藝術氣息,讓我感受至深。 位於惠化地鐵站的大學路,原本屬於大學區,很多年前大學遷離該區後,丟空的建築被藝術家「入侵」,創立了不少地下劇場,這些劇場規模都很小,卻漸漸形成一種文化,人流多了,就吸引不少餐廳咖啡店在此開業,後來政府索性將這裡打造成文化藝術區,文化局進駐這兒,不過並不是用來辦公,而是設立空間讓藝術家使用。經歷多年,有些小劇場的命運,跟香港的小店一樣,因為租金不斷上升而要搬走,蓬勃程度已不復以往。 雖然這裡最輝煌的時期已經過去,不過仍剩下幾十個小劇場,整個區域,到處都可以見到很多宣傳海報,就像香港的巴士站廣告燈箱一樣,只不過面積細許多,餐廳門口大多也放置一列一列的「易拉架」,劇目多得令人眼花繚亂。區內並有專人遊走,為不同劇目兜售門票,好不熱鬧。 區內設有統一的售票處(圖1),走進售票中心,可以找到很多正在上演的劇目宣傳單張,看得心花怒放,我隨便挑了一個小演出,明知不會看得懂,但卻也是一個體驗。 每個設於地庫的小劇場入口處,都會有一個小小的售票處,形狀大小就像往昔遊樂場的售票攤位,走進地庫,有小小的等候空間,我進的小劇場,有約一百個座位,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當晚觀眾不多,只有三十多人,除了年輕人,發現一半以上都是較為成熟的觀眾,有些看來有五、六十歲, 演獨腳戲的演員不時與觀眾互動,他們也相當投入,笑得很開懷。我在估計,他們應該是很習慣劇場的人。 區內餐廳及咖啡店多不勝數,最令我驚嘆的是很多都是非常別緻及具空間感,不少是兩三層高的樓,全棟都是咖啡店,那種品味及閒適,是香港缺乏的,沒辦法,香港地方太小。 還有專門為小朋友而設的兒童劇場,內裡的座位都是特別細小,剛夠小朋友坐下。首爾還有一些更具規模的兒童劇場,除了可以看演出,還有餐廳及遊樂區,家長可以放心地把子女留在這兒一個下午,有專人帶著兒童到不同樓層享樂及觀劇,讓他們從小就接觸劇場。 香港仍未能夠形成藝術區,空間是一個問題,政府的政策也是一個問題,就算將來有西九文化區,形式跟首爾的大學劇場區也很不同,因為不是由民間自發,而是興建大型的設施,這類的藝術及博物館建築群,在首爾的光化門已經落成多年。香港在這方面真的很落後。 電郵:[email protected] Facebook: Ngai Yee Shan Jo 我的推介: 愛麗絲實驗劇場《十方一念》 一念間虛空中開天闢地在劇場上寫下一首實驗的詩篇展現他們的生、死、愛、恨。張愛玲: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華格納:想像力創造現實達利:有智慧而沒野心,只是折翼之鳥亞陶:戲劇的這種作用好比是瘟疫,是報復性的災難,是拯救靈魂的流行病。 演出團體:愛麗絲實驗劇場 導演:陳恆輝 編劇:陳恆輝/集體編作 編作演員:陳瑞如、周家輝、梁智聰、黎浩然、馮兆珊、阮煒楹、陳栩炘、林子傑 日期: 即日起至本月31日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要籌備一個演出,起碼都要至少一年時間,如果牽涉創作劇本或者更大型的演出,籌備時間就要更長,與《笑の大学》這個製作,共同生活了近兩年時間,終於落幕,那種落寞心情,是很久也沒試過的感覺。 第一場演出,由於有太多不明朗因素,我與導演們在台下一樣緊張得不能呼吸,18場演出唯一這場在音響上出現問題,就是演出期間突然傳來一些喇叭的雜聲,雖然只是「絲絲聲」作響,台下工作人員擔心不已,負責音響設計的同事,立即離座到後台看過究竟,可惜就算到完場後檢查,都找不出原因。 我們這個演出,在8月份進行,踏入高危的颱風季節,事前已經跟場館溝通,甚麼情況下要取消演出,在甚麼日子可以補場,結果感謝上天的保祐,演出期間大部分日子都放晴,而且完全沒受颱風的威脅,連一號風球也沒有。不過,有幾天大暴雨,卻也讓我們要準備好一套後備方案,有一晚演出期間,發出紅色暴雨警告,演出還可繼續進行,到了深夜及第二天的早上,又是黃色暴雨又是紅色暴雨,我已忙於作兩手準備,卻又不斷祈求,不要變成黑色暴雨令演出取消,結果,我們又順利踏入演出夜。 不過在暴雨下,這夜的演出仍是驚險,演出了10分鐘左右,舞台中間頂方開始滴水,坐在觀眾席的我,嚇得目瞪口呆,水滴時大時小,我擔心會影響燈光漏電,我擔心會讓演員滑倒,我擔心布景會否出問題,當時我也不確定舞台監督是否知道,但我坐在觀眾席中間,又不好意思中途離場影響觀眾,唯有趁遲到觀眾進場,觀眾席的燈光稍為光亮時,立即傳了一個訊息給後台人員,因為角度問題,起初他們也發現不到漏水的地方,原來漏水是在舞台後方,不會影響演員,因此演出也沒受影響。 兩位演員林海峰及葛民輝,愈戰愈勇,愈做愈好,到最後一場,我感動得眼眶也濕了,除了受角色的劇情感動,心裡也為兩位演員極力喝采,感謝兩位投入及付出,成就了這件美麗的事。 更要讚賞他們二人的粉絲們,愛戴兩位偶像,也很合作配合劇場規則,後來粉絲們也愛屋及烏,送上別出心裁的good show禮物給我們,感動非常。 感激每個單位的協助及努力,我在這次製作過程尚有很多瑕疵,亦犯上很大的錯誤,卻讓我上了寶貴深刻一課,如何在下次努力做得更好。很感恩有這樣的一次合作機會。難忘,難忘。 電郵:[email protected] Facebook:Ngai Yee Shan Jo 我的推介《深夜猛鬼食堂》 舊區遷拆行動如火如荼,只剩下一所出名猛鬼的老飯店;每個進去遊說的人都落荒而逃,辭職轉行。事務律師阿松,奉命到那間猛鬼飯店,遊說老闆簽下遷拆授權書。阿松因錯摸在飯店喝下一碗「勝在任你湯」之後,竟打開了陰陽眼,原本空無一人的餐廳竟座無虛席,嚇得阿松落荒而逃…… 一間深夜的食肆,一股感動的「陰氣」,令你哭著來「陰笑」,帶你進入「陰深恐怖」的浪漫「人間道」。 演出團體:風車草劇團 主演: 梁祖堯、湯駿業、當奴、邵美君、黃詠詩、葉麗嘉、黃文慧 編劇: 黃詠詩 導演: 陳曙曦 日期:9月20至28日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科學怪人》這個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皆因電影也拍過不同版本,香港的「中英劇團」幾年前也曾將這劇目搬上舞台,近期,香港電影院就上映由英國「National Live Theatre (NT Live)」的舞台演出,精采得讓人透不過氣。 演出在劇院內進行,他們將現場演出錄影,在電影院中播放,讓我們可以不用遠赴英國,也能看到這個極品演出,直至9月還有數場放映。雖然我們常說,在劇場觀賞,跟錄影是兩碼子的事,因為那種與演員的氣場交流,置身其中的燈光及舞台效果,經過鏡頭是濾減了一點,但仍然是精采。 首先是飾演怪物的演員,演出開始前,訪問了導演及演員,他們這次特意起用兩位演員,均能演怪物及科學家,所以這次演出有兩個版本,兩位演員會對調角色演出,我看的是版本一,由班尼狄.甘巴貝治飾演怪物,約翰.李.米勒則飾演科學家。演出一開始,由班尼狄飾演的怪物演繹誕生過程,台上只有這一位演員,像在學習如何站立如何走動一樣,這位演員在台上個人表演5分鐘,他的身體語言及形態相當好,像沒有關節,沒有常人的支點及力點,努力地支撐自己的身體,單單這幾分鐘的演出,已經讓我目瞪口呆。 其次是舞台效果,一列火車在台上駛出,簡單的設計,卻有令人印象難忘的畫面;一條簡單由木板砌成的木橋般從台上吊下,再放一些煙霧,就能製造出湖面的效果;一個火把配合燈光及透明的小屋,營造出火光熊熊的場面;最棒是舞台中央的轉台,邊轉邊成型,原來台下底深得可以藏上一個布景,布景從台下慢慢轉上來,十分震撼。 雖然不是每一個演員都演出精采,但整體效果配合得宜,最重要是這個故事,本來就是發人深省。科學家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比上帝更厲害,創造出的怪物,心智原本如孩童般天真善良,可是外表卻似怪物般猙獰可怕。驚懼不堪的科學家放逐了怪物,怪物所到之處均受盡排斥和殘忍對待。漸漸地,他從冷酷的世界學懂了暴力,復仇的種子在心中萌芽。最引以為傲的傑作,反成了科學家最可怕的夢魘。故事其中一個引人思考的是,我們大都以貌取人,先入為主,如果外表可怖,根本只會當作怪獸看待,懶理其內心及性格,反而雙目失明的人,憑內心去感受別人,會比常人「看」得更清楚。 人的自大,以為自己比大自然偉大,做出一切破壞大自然及宇宙定律的事情,最終是自吃苦果,這個道理,人應該要學會,否則,人類只會自取滅亡。 電郵:[email protected] Facebook:Ngai Yee Shan Jo 我的推介: 《逆風》 音樂劇講述一所孤兒院面臨財政困局,院童與老師齊心救亡圖存,使之脫離倒閉厄運。 由80位來自香港六所中小學的學生擔綱演出,同時邀得金培達及葉富生操刀,譜出多首原創歌曲,配合百老匯音樂演繹故事。 參演同學均無戲劇或舞台經驗,他們需接受長達半年的嚴謹訓練,方能踏上台板。 主辦:L plus H Creations Foundation 編劇/填詞:何力高 導演:鄭傳軍 日期:9月12至14日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有一段日子,劇團很愛做喜劇,認為日間大家工作很忙碌,夜間進劇場也不要太沉重,二來排喜劇對演員來說也是開心事。不過人漸長大,對於一些純為大笑一頓的喜鬧劇,興趣減少,認為沒多大意思。 難得遇到好的喜劇劇本,令人看得開懷大笑之餘,也能讓人思考,就更加有意義。 特別在今天的社會氣氛,自由對我們來說,愈來愈珍貴。今天,遊戲規則慢慢在改變:一切原本寫在紙上的文字,都可以重新再次演繹;以前你或許會以為議事堂內的討論與自己完全無關,不理政治,不懂政治,耳根便清靜。但事實上大家衣食住行,已寫在會議的議程上,任由不認識你的人舉手投票決定。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有人選擇做鴕鳥,有人選擇無奈接受,也有人選擇奮起表達,在選擇的過程中,我們開始有意識地思考,作為一個人,除了滿足對基本生活的需要外,我們是否可以有更多理想上的追求? 《笑の大学》中的劇作家椿一作出了他的選擇。小人物處身在動盪的年代,手中握著的只有一枝筆,迎接劇本審查官向坂的各種嚴苛、無理的挑戰。堅持需要勇氣,也需要耐性,堅持不代表不接受一切,相反,椿一顯示出來的,是在溝通的過程堅持自己的原則,在官僚的壓力下,椿一背負著不只是自己的前途,而是整個劇團的生存空間,也是他作為一個劇作家,極力保護用來感染觀眾的劇本。他要用笑改變這個世界,不希望由世界改變自己笑容。於是,他選擇去理解向坂,他在考慮自己原則的同時,也選擇尊重對方,在漫長的溝通過程中,拆解對方的立場與需要,甚至對方再三刁難,要求他寫一個「無笑料嘅喜劇」,他也選擇用「未試過點知唔得」的勇敢豁達態度來接受,繼續堅持自己的原則。 在複雜的潛規則夾縫中,繼續讓自己所堅持的理想開花結果。過程中也許困難重重,但「未試過點知唔得」,只有選擇放棄者才會失敗。 創作自由,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比較遙遠,也可能認為一個社會沒有創作自由,只要經濟豐足便甚麼問題也沒有。但當一個社會沒有表達自己的自由,沒有選擇的自由,沒有生活的自由,人生存在這個社會,還剩下些甚麼? 堅持大道,需要氣度,《笑の大学》教曉我們更勇敢地面對每天的挑戰。在上演《笑の大学》的劇院內,笑聲震天,但大笑過後,也許,你會隱隱發現,就如林海峰在場刋內所說,其實「一啲都唔好笑。」 電郵:[email protected] Facebook:Ngai Yee Shan Jo 我的推介: 《都是龍袍惹的禍》 一樁有關晚清太監被斬殺的歷史懸案。透過慈禧、安德海與丁寶楨等人的恩怨情仇,揭示千絲萬縷的權利關係,解構人性慾望的迷思。大太監安德海受慈禧太后寵幸而發迹,受人妒忌,帶出宮廷中的權利之爭、貪污等問題,與現代人的辦公室政治又有何分別?安德海的行為,是否存在著真正的對與錯?還是一切是由制度而來? 編劇:潘惠森 導演:司徒慧焯 演員:劉守正、彭杏英、陳淑儀、凌文龍、高翰文、雷思蘭、黃慧慈 日期:本月26至9月7日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上演
近幾個月,如火如荼準備《笑の大学》的演出工作,監製這個劇目,可謂令我心力交瘁,但又非常愉快,特別是每天的下午茶時間。 由籌備到正式演出,歷時將近兩年,期間心情七上八落,由於製作規模比起歷來都要大,很多細節都生怕會掛一漏萬,所以每天都有一個很長的工作清單,提醒自己有甚麼要跟進。尤其在推出宣傳的前後,壓力特別大,曾經有幾個星期時間,幾乎每晚都睡得不好,直至到前期工作大致完成,心裡才較為安穩。開票房時,門票瞬間售罄,作為監製,幾乎都沒有甚麼可以再擔心。 以往製作演出,門票開賣後,往往仍要想盡辦法推售門票,這次監製完全省卻了這個環節,反而要安撫向隅的朋友。 這次沒有身兼監製及演員的工作,理論上排練未必需要每次出席,不過現在「糊塗戲班」有了自己獨立的排練室及辦公室,每天返辦公室處理行政工作時,都會見到導演、演員及後台在排練室努力排戲,每天排戲的休息時段,也是我們一起減壓的時候:大吃大喝。 起初的休息時段,大家都是淺嘗小吃,後來這個下午茶時段,愈來愈豐富,由外賣,到演員或前台後人員預備的都有。由薄餅、雞翼、餃子、多士、生果撻、三文治、芝士蛋糕,慢慢演變到泰式燒雞、壽司、魚生、黑松露、巴馬火腿,甚至有自家製的泰汁鮑魚。在美食當前,大家都放下工作小休,談天說地,這個下午茶時段,確是輕鬆愉快。 排練兩個多月,終於正式與觀眾見面,兩位演員認真投入,一直認真地排練,過程中認真地討論,讓演出一天一天地成形。老實說要兩位熟背兩個小時的台詞,對習慣於爆肚的他們來說,起初實在是很大挑戰,但看見他們跨越這個障礙,成功到達彼岸,心中自有一份感動及激動。最後一星期,是彩排的關鍵時刻,作為「觀眾」的我,看到這個成果,開心得眼淚差點要掉下來。 真的很感謝林海峰及葛民輝,不計較的付出,成就了這件美麗的事。如果有幸能夠購票入場的觀眾,相信你們會享受這個演出。 今晚,正式開學。謹記,要準時到場, 遲到者要待每一場轉景時才能進場,會錯過一整場戲;演出期間絕不能拍攝錄影;要關掉手提電話;也要避免談話,除了發出笑聲,要靜心欣賞台上演出。大家,準備好了沒有? 電郵:[email protected] Facebook:Ngai Yee Shan Jo 我的推介: 《萬花嬉春》 改編自美高梅經典愛情喜鬧歌舞片,講述默片年代發展至有聲電影年代的一段電影史。上海二十年代,電影業興旺,輝煌電影公司的金牌小生花旦唐泰中、林娜娜為鼎鼎大名的默片銀幕情侶。此時,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掀起了有聲電影熱潮,輝煌電影老闆想打入有聲電影巿場,可惜科技的不足,加上林娜娜的刺耳怪聲,電影試映後劣評如潮,令輝煌電影一夜間陷入倒閉危機…… 原著編劇:Betty Comden、Adolph Green 翻譯、改編、填詞、導演:陳恩碩 主演:王宗堯、麥貝夷、徐偉賢、馮夏賢、陳桂芬、邱萬城 編舞︰陳嘉儀 歌唱指導:馮夏賢 日期:本月22至24日 地點:屯門大會堂演奏廳
以往乘搭港鐵,有時候都會見到人在看書,近年取而代之是手機,人人手不釋機,自己有時都會跌進這個壞習慣,忙於用手機看新聞,檢查電郵,自然令閱讀書本的時間減少。在剛結束的書展,一口氣掃了50本書,提醒自己,來年要加倍努力看書。 一機在手,能知天下事,可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太多資訊未必是好事,訊息太多反而令人麻痺,不少都是垃圾訊息,保持閱讀習慣令思想馳騁。常說香港人不愛閱讀,特別是較早前有調查說受訪者平均一年閱讀的書少過兩本,這個數字是低得可憐。 一年一度的書展,我分別去了兩次,一次選擇在晚上收館前,一次選擇在早上剛開館,發現一樣人頭湧湧。特意走去國際村的一列,人流較為稀疏,日本擁有幾個攤位,可是卻像推廣旅遊多於閱讀,另外以色列的攤位展示十多本小說,頗為有趣,因為很少接觸以色列作家,可惜展出的書全是非賣品,說要到流行書店的攤位選購,走到那些書店,又怎會有人知道這些冷門小說所放位置呢?結果都是找不著。 我自己較為偏愛小說及傳記,尤其是不同國家的小說,讓我吸收更多不同國家文化。小說給我無限的想像,投入小說中就如跌入無邊的空間,無論自己的經驗或思想,都像是一次旅行,加上作者寫的人物雖然虛構,但很多時候都會借鏡身邊或接觸過的人物,閱讀小說也讓我認識不同類型的人,了解人性。傳記就更加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對象,能夠手執一卷,窺視這位人物的歷程,甚至一生,就好像演員一樣,重新生活一次,名人傳記總有讓我們借鏡及學習的地方。 對於一些以自身經歷寫的書,無論是去旅行,去跑步,去征服某些賽事,都是我愛看,可以跟隨作者遊走一次他經歷的過程,也是一種體會。心靈生活或哲學類的書我也有興趣,總之每次買書,精神上感到十分滿足,因為知道有幾十個精彩世界等待著我。 這次書展,收穫甚豐,其中一本《水知道答案》,在買了第二天後,就看得手不釋卷,一位日本學者,研究水在冷卻時的結晶體,發現水就如同人一樣有靈性,你對水說多謝,或者負面說話,水的結晶居然有不同形態,說話愈正面,結晶體愈完整愈美麗,至於為甚麼會這樣?留待你們自己從書中發掘。 電郵:[email protected] Facebook:Ngai Yee Shan Jo 我的推介:《1967》 1967年,香港的夏天特別熬人,自5月起,罷工、示威、騷亂怒潮一浪比一浪猛烈,直至後來街頭出現真假菠蘿(炸彈),直升機空降北角鬧市的僑冠大廈!種種事件最少造成51人死亡,802人受傷,包括10名警察殉職,200多名受傷;多達1,936人被檢控,還涉及8,000多次發現炸彈,其中1,167個是真炸彈! 此事至今沒有定論,有人稱為「六七暴動」或「五月風暴」,有人稱為「反英抗暴」,有人說是「左派騷亂」,更有人稱為「港式文化大革命」。演出將由影響最廣的5月風暴出發,兼顧當時香港社會各個層面,邀請不同劇場工作者參與,從不同角度切入,搜查、研究、分析、歸納、整理,走訪相關人士,重新檢視這段空白歷史,然後拼貼成一幅以小見大的舞台卷軸,還香港歷史一個真相。 演出團體:一條褲製作 創作/導演:胡海輝 創作/演出:張學良、薛海暉、查國林、鄧艷玲、譚芷翎、何欣旅、黃漢樑 演出日期:8月1至3日 演出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可以說是伴著我們這一代成長,到沙田的文化博物館觀賞他的手稿展,才知道原來兒時的回憶《飄零燕》,宮崎駿也有份參與。 整個展覽展出很多手稿,全部來自宮崎駿與高畑勳共同創立的吉卜力工作室,欣賞每一張圖畫,大部分不用看文字介紹,也知道是來自那個動畫作品,全部作品一起展示的時候,更凸顯他的畫功跟風格,別樹一格,跟外國的動畫如迪士尼的作品很不同。 展覽用了不少篇幅,介紹場面設計,即在動畫製作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在創作分鏡劇本後,決定畫面內的構成,包括人物的擺位、動作及背景設計,都要在這個階段決定。展場有很多例子展示他們畫出的場面設計,如《魔女宅急便》中,主角坐在掃帚上飛過城市的一個幾秒鐘鏡頭,要很精心準確地構思出經過的建築物模樣,你真的不得不佩服,他在腦海中一定已經有一個很精確的畫面,並且連比例及角度都掌握得很清楚,才能畫出一幅如此細緻的背景。 宮崎駿在錄像訪問中,說到最初加入繪畫動畫行列,鏡頭主要只是打著一個方向移動,他就在想,是否可以有其他方法,就是這種不甘於現狀的精神,創新出另一套運用鏡頭的方法,加上利用多層的膠片,製作有不同深度及層次的人物及景物,讓他的作品更富立體感。我想無論是否從事創作,無論從事那一個行業,都應該學習抱著這種態度,自能闖出自我風格,突破現有框框,有時候,那一個突破點,可能只是很簡單的將上下左右調轉,就可以製造出不同效果,不再受現有的框架所束縛。 那天參觀,可能正值暑假,會場擠滿年輕人,誰說博物館不能吸引年輕人?我想如果對動畫有興趣,對繪畫漫畫有興趣,細心地欣賞宮崎駿的手稿,一定能夠「偷師」,學懂更多構圖的比例,如何簡單幾筆就能繪畫出生動的樹林。博物館確是知識的寶藏,看實物總比網上資料,來得震撼實在。 電郵:[email protected] Facebook:Ngai Yee Shan Jo 我的推介: 《修羅場》 今時今日,教書跟在其他公司打工沒兩樣,校長是老闆,客戶當然就是學生,客戶的老頂,即家長會經常質疑你的教學能力;教師之間就算沒有勾心鬥角,但那種各家自掃門前雪的冷漠會令你心寒,有報道說就算有教師在教員室嚎哭,也沒有人理會! 如果老闆遇上生意危機,例如中一收生不足而遭到殺校,隨時要你想盡方法「吸客」,將公司的生死存亡怪責在你的頭上。還有教統局似足街外的核數公司,要你交大量paper work去判斷你的教學表現……究竟這些無情的辦公室政治會將教師們春風化雨的信念消磨了多少?一個發生在學校的辦公室政治的故事,學生在這樣環境下受到教育,你會睇到我們的未來! 演出團體:W創作社 主要演員:梁祖堯、潘燦良、邵美君、湯駿業、白只、鄧世昌、許晉邦 編劇、導演、監製:黃智龍 日期:本月18至23日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