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作者橘玲十多年前已著有同類型作品《洗錢》,但《避稅天堂》是我拜讀他的首個作品,適逢「巴拿馬文件」一石激起千層浪,也許變相為此書宣傳。 《避》內的主角主要是日本人,有黑社會,亦有北韓特務元素,而舞台是新加坡這個金融大都會,當然少不了瑞士的銀行──這個有「避稅天堂」象徵的地方,構成的就是追蹤千億日圓黑錢的故事。 作者仔細的場景描寫讓讀者有現場感,也努力解釋各地的金融法例。 故事劇情如巴拿馬文件所透露的有點不同,後者確實未斷正有人涉及不法勾當,但總算見識了,某些權貴如何將錢以千迴百轉方式收藏。 作者:橘玲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定價:380元台幣 逢周一、三刊出。
那些天馬行空的畫作,混合了國畫工筆畫的技法及風格,簡約寧靜;又似漫畫的表達方式,再加上鬼馬的打油詩,看著會令人會心微笑。如畫中詩云「為何你要將牠吻,把牠由蛙變做人,人類自私又愚笨,移山填海無原因……」不用說明,自動對號入座之餘也無奈。 很有趣的書,有趣在藝術如此平易近人,沒有高深艱澀的理論,讀者可以慢慢翻看,細細感受藝術家所傳遞的訊息。全書收錄全球24位年輕藝術家的作品以及他們的訪問,一半屬繪畫一半屬攝影。藉著不同風格的影像及畫作,讀者既可欣賞不同的風格之餘,亦感受不同的視覺衝擊。 喜歡影像創作的,藉著書中各藝術家的作品及其創作技法與靈感,或許為讀者帶來新的啟發。即使無心創作,光看作品,也是假期中一件賞心樂事的事情。 逢周一、三刊出。
前陣子,青年人輕生的陰霾如春霧般籠罩著香港,社會上更激起各種探討議題和預防方案,但這些都無助於撫平死者摯親的傷痛,這種突然而來,令人措手不及的噩耗,喪親者通常會感到愧歉和內疚,怪自己生前不夠關心死者,以致死者選上不歸路。另一方面,傳統的中國人,都偏向內歛,不容易把情緒表露於人前,令內心的負能量無從渲洩,傷痛久久不愈。 本身是香港生死教育學會副會長的黃女士,在書中,帶讀者認識喪親者一般的心路歷程,並強調各種情緒的反應,沒有「正常」或「不正常」之分;要走出傷痛,首先要了解自身的心境,加以接納,並嘗試以自己的方式(例如,以繪畫或書信形式)向述說內心的感受,並以感謝的心向死者道別。若發現持續出現不對勁的反應,便要尋求專業協助。 正所謂:「不知死,焉知生」。死亡,正道出生之為何,存在的價值是甚麼。若能因死而好活,也是對逝者的回報。 逢周一、三刊出。
有說要留住男人的心,先要留住他的胃,女士們有一兩道家常湯水在手,隨時給另一半喝個愛心湯,實在暖在心。當然,湯水說到底都是對我們身體有好處的,作者透過相片和簡易步驟,輕輕鬆鬆就能煮出健康養生的湯水。 湯水分為四大類,包括滾湯、老火湯、湯和異國風味湯。如何變出200個湯水來呢?其實就是利用主題食物,再配上不同配料,湯水的口味就即時轉換了。例如洋蔥番茄花蛤湯,只要改一下配料,即時就可演變出意想不到的香辣蟶子湯和九層塔蜆仔湯。複雜如俄國羅宋湯、肉骨茶等都有提及,款式可算多元化。 此外,如何處理食材都有作者的小心得,例如如何令蜆吐沙的方法,除了加入鹽令其吐沙外,原來只要加兩顆豆卜,也能做到吐沙效果,對初學者來說實在有用不過! 逢周一、三刊出。
其實我更喜歡看健吾寫日本的事,在《新日本人論2》內看他剖析日本人常掛在口中「幸福」的定義,印象深刻,相反見他寫香港社會人情冷暖,卻覺得他太mean,可能他說出來的,總會擊中我心底裡的陰暗面。 作者在書裡所說的港人愛與性,文字沒有區議員文青的煽情動人,反之以對話方式,直白道破港人情愛迷思的面具。明明我們都被社會規範壓得喘不過氣,但又裝作正常,卻要一位「好mean」的作者踢爆自己的陰暗。作者寫書,應不只是分享八卦,也希望讀者有點點反思吧,可能看書時,我們會認同作者的老實,批評港人價值觀的扭曲,但放下書後,又有幾多會繼續原有性與愛的迷思? 逢周一、三刊出。
當一套關於香港的電影被說成是政治化,又以拍攝成本低而被質疑其重要性。或者又是時候看看書,大家怎樣看待文化工作的政治。 香港的電影與文化工業曾經十分輝煌,但資金雄厚代表好電影產生,還是只有愈玩愈爛。這情況不是香港獨有,本書正好分析文化工作和商業的關係,兩者有沒有可能結合。又,文創產業的重心是文化創意還是產業。最後,文化工作者在面對利潤優先的商業邏輯時,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自主性?現實是商業化會扼殺創意、讓文化工作者失去創作靈魂的批判視角。又,文創產業的蓬勃發展,究竟如何影響社會。 在全球文創產業方興未艾的今天,「文化」、「創意」與「產業」孰輕孰重的三角習題所帶來的相關爭議早已不可勝數。本書所提供的分析觀點以及對未來的想像,或者能夠讓我們看清楚,文創產業所引發的諸多爭端之所以成為爭端的理由。 逢周一、三刊出。
怎麼說才好呢?此書肯定不怎麼有趣但具極吸引力,一般人對死亡尤其因兇殺或非然死亡的不會覺得有趣,但此中的因由及箇中的曲折卻又很吸引,至少會令筆者專心追看下去。 作者為德國首席法醫,藉著他筆下的案件,帶讀者去了解一大堆離奇複雜的案件,諸如因工作小事不如意而隨便找個人來殺;怎也不肯道出殺人真正動機的深沉兇手。經法醫細心的介入,與兇手鬥智到最後破案,看著這些案件莫名其妙的殺人動機,不可謂不心寒。當然,亦有些人為的意外,如在密閉空間燃燒木炭而中一氧化碳毒死的意外,多得法醫的精確判斷才能解開疑團。 書中的案件一件一件的接下去,對法醫工作有興趣的話,幾乎可以一口氣讀完一大半。但始終不是偵探小說,沒有解謎也知道兇手是誰,情節離奇但不緊張以及感覺較為沉重,情緒低落時少看為佳。 作者:米歇爾‧仇克斯 翻譯:姬健梅 出版:臉譜 定價:127元 逢周一、三刊出。
幟哥在ATV做飲食節目時已在電視觀眾前初露鋒芒,記得當年覺得他口齒不太伶俐,但所介紹的食材卻非一般飲食節目能夠媲美。到TVB的飲食節目開始,大台的影響力使幟哥的知名度推上高峰。但要靠這些節目去學他那廚神級的廚藝卻是不太可能。 要學,一定是從幟哥的食譜入手。出版到了第三本,每本都有過百款食譜,這樣多,每天學一道菜,沒有兩三年都學不完。 在食譜中,沒有圖,沒有精美彩頁,每頁一道菜,只有做法步驟與及一兩點提要(可說是秘訣)。老實說,食譜精簡得很,沒有一定程度的廚藝基礎,要跟食譜煮出來確是不容易。 在沒有圖的食譜,食材大小要如何切才不會在指定的時間內煮得太生或過熟?另外,沒有列明調味料的分量,新手不太可能煮得出正常味道。 這是一本給老手看的進階食譜。 逢周一、三刊出。
即使好多年之後,還是有會有好友說「天陰,不出外拍照了。」言下之意似乎只有陽光普照才能拍照似的。陰天不能拍照嗎?當然是否定的,只是很多時候,一般人只覺得只有好天,有陽光才是最佳拍攝時機,若然遇到陰天甚或雨天就停手不拍了。 或者大家對光的認識不夠深入,往往見到光明耀眼的光線才覺得是好,換了別的情況就束手束腳又或者不是味兒。要認識光,可以參考攝影的經驗,本書作者寫過一系列如攝影師之眼、攝影師之心的攝影書。 書中將日常所見的各種光線狀況諸如顏色、質感、對比、方向等詳加解釋,並附以圖片,好讓讀者理解及應用。 藉著此書,讀者可以更了解光線及應用,不再局限於陽光普照時才有動力去拍照創作,只要了解光,甚麼時候都可以拍攝,甚至可以更細緻的以光去闡述內心的感受。 作者:麥可‧弗里曼 翻譯:甘錫安 出版:大家出版 定價:183元 逢周一、三刊出。
年逾百歲的爺爺不久前與世長辭,回想他人生最後光陰同時,不禁想像父母、甚至自己在年老時究竟需要怎樣的安老生活,令我開始閱讀此書,它探討的人物,在踏入人生暮年時仍能獨立自理生活,但他們在跌倒或患病後,健康便急轉直下,不能再照顧自己,子女為其安全著想,將父母送到有如監獄的護老院,以前生活獨立且自由,現在卻事事受掣肘,令長者感到很落寞,子女亦心力交瘁,這無疑是雙輸局面。此書希望讓讀者反思,長者住在乾淨、安全及規律的地方,是否等於「安老」。書的另一部分,亦探討在身患重病時,不論是長者或成年人,如何與照顧的親友面對死亡。 香港正踏入人口老化階段,社會仍為退保方案爭持不休,而護老院又不時傳出虐老個案,當大家仍爭論著錢的問題,更深入的,是當我們付出高昂的成本後,換來的到底是否自主的生活。我們均有機會面對衰老及死亡,這書可帶出一點啟示。 逢周一、三刊出。
每年「動漫電玩節」, 動漫角色五花八門,九十後年輕人, 花盡心思去把虛擬的角色, 呈現於現實中。八、九十年代, 可喻為香港漫畫界的「盛世唐朝」, 能繼往開來,一統港漫市場的,則是黃玉郎。他的「玉郎國際」成為首家以漫畫業上市的公司, 洗脫一般人認為「公仔佬」是不務正業的想法。那個年代,《中華英雄》、《龍虎門》,《如來神掌》或《醉拳》分庭抗禮。但隨著「小威」、「鄺氏」等打入市場, 港漫就進入90年後的「戰國時代」。 而追溯至40年代起,香港光復,大批內地漫畫家南下, 連環圖多以諷刺時弊為題。 到了50年代,租書盛行,而「漫畫世界」就確立具代表性的本土漫畫刊物。60年代,由盛轉濫,促使了漫畫與連環圖合流的情況。70年代因經歷過六七暴動,漫畫中多反映弱者需強者保護的意欲, 而《不良刊物條例》也促使業界發起自律運動。 港漫的發展,正見證普羅大眾於獅子山下的歷史。 逢周一、三刊出。
香港當代文壇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董啟章向一百年前夏目漱石的《心》的致意之作。同樣探討人性,以寫作直視本心。故事設定在一個寒冷冬夜,當妻子正身在異國,一具骷髏似的女體鑽進了作家D的被窩。一則《聊齋》式的詭異故事,「我」與心來回反覆的日常對話,主體與客體之間難辨。「你的身體,就是我的身體,以至於你的意識,就是我的意識。你的每一個覺受,都是我的覺受。把自己完全開放,去迎接它,感受它吧!看清楚了嗎?那就是心之幻變。我以種種色相來到你面前,讓你能認識我。所以,記住了!我和你,原是一體。」 「由無心,到交心,到多心,到違心,結果卻變成了癡心,而不能放心,當中有許多始料未及的地方。到了此刻,坦白說,我依然搞不清楚自己的心意。究竟如何做到隨心,而又不為心所困,做到順心,而又不為心所迷,我並沒有把握。幻象是心,實相也是心;萬法唯心,無法也唯心。那究竟心是誰呢?」 作者︰董啟章 出版︰聯經出版 定價︰120元 逢周一、三刊出。
當你仲係煮緊豆腐泡菜鍋、部隊鍋同韓式辣醬炒年糕,然後影張相放上面書呃like時,其實,你已經好out了。 作者港人韓妻Mrs. Horse卻教你煮出創新又不失傳統的62道韓式料理,配合韓籍奶奶的家傳技巧,讓你輕鬆煮出韓國媽媽的味道,﹗ 書中陶陶覺得最特別又吸引的,非人蔘焦糖燉蛋和甜米露了,前者是韓西合璧,既有韓國人蔘的甘,又有焦糖的甜和雞蛋的香,三重口感;而甜米露做法特別,乾麥牙粉泡出來的米湯清甜無比,香港較為少有。 作者為了增加趣味性,更讓料理說故事,如為何生日要喝「海帶湯」、單身要吃「炸醬麵」、下雨天要吃「蔥煎餅」、盛夏要吃「蔘雞湯」,由料理跟你訴說韓國文化。 最後當然以韓國媳婦親身介紹首爾的購物入貨情報,上至食材,下至碗筷都不放過,務求讓你學做個幸福韓國小廚神。 作者:Mrs. Horse 出版社:花千樹 出版定價:98元 逢周一、三刊出。
做香港學生真夠辛苦,日常用的正體字都未掌握得好,教育局竟又來推行甚麼認識簡體字的政策,是否畫蛇添足呢?懂得正體字的,要學簡體字易如反掌,根本就不用在學校開一課來讀,有心的話看幾本小說已足夠。在罵教育局的政策時,大家又有無想過日常用字的意思及意義呢? 你我基本上都懂得聽寫讀中文字,如呼吸一樣尋常不過,那麼問一下大家「尋常」這一詞除了是普通外,可還有其他意義?原來「尋」「常」都是與長度有關的,是人們日常所見的單位,再引申下去就有了普通平常的意思。 書中還有好多我們見慣了但忽略了其字義的字,讀下去猶如解謎一樣,對文字的本義更有清晰的理解。 筆者認為與其花時間心力上課學簡體字,不如好好學習,深入了解日常應用尋常不過的正體字來得實際。 逢周一、三刊出。
以世界各地特色美食做主題,創作特色杯子蛋糕(Cup Cake),十二個美食之都,四十個創意Cup Cake,每個創作杯子蛋糕都有個小故事,製作Cup Cake之餘,更可了解該美食的背景。 跟一般烹飪書籍一樣,先介紹Cup Cake常用的食材、單位及溫度換算、基本蛋糕製作方法、基本糖霜製作的方法和基本裝飾技巧,中英對照,不會買錯。當中糖霜的製作亦有多款教學,例如蛋白霜、法式蛋白奶油霜和忌廉芝士糖霜等,配合不同的製作,相當有彈性。打頭炮當然是香港,以別具代表性的菠蘿包,創造了菠蘿包Cup Cake,面頭同樣以真正菠蘿皮製作,Cup Cake中間開,放入一件牛油,就成了這件別具地方特色的菠蘿油Cup Cake。 另外,洋梨夏洛蒂蛋糕亦是陶陶喜愛之作,以法國的著名甜品Charlotte作基礎,加入吉士和啤梨醬,外面圍上一圈手指餅,精美華麗得像法國一樣,令人愛不釋手,女生至愛。 作者:戚黛黛 、蒙順意 出版社:萬里機構‧飲食天地 定價:98元 逢周一、三刊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