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視角 -
2016-05-31

電影《單身動物園》的英文名是The Lobster,意思是龍蝦,何解?話說在未來的城市,所有單身男女都要被送往酒店,剛剛失婚的David(哥連法路飾) 無可選擇地拖著已變成牧羊犬的哥哥入住「單身集中營」,若經過45天的「困獸鬥」,求偶失敗,便會變成一種自選動物。David選龍蝦,因為長壽,性能力不會隨年老而退化。屆時,他至少毋須急著找伴侶吧! 電影裡的城市、酒店和森林,從追求、交往到婚姻生活,都要嚴管。城市只容許「登對」的伴侶居留,近視者不能配瞎眼,冷血要配無情,只有共通,沒有彼此配搭;酒店的單身男女,都附以跛腳、口吃、流鼻血等個人的缺陷作代號,只准穿著指定服飾,事事以成功配對為目標,找個有共通點的對象,才有望重新融入城市的「正常」生活,逃過變成動物的厄運;森林奉行獨身主義,稍為動情也會遭受意想不到的嚴懲。假裝是生存之道,欺人,也要懂自欺。看似天馬行空、極盡荒誕的劇情,實則在你我身邊天天上映。 現實中,已過適婚年齡仍然單身的男女,早被視為低人一等的異類,被貼上剩女、中女、毒男等負面標籤,找個伴上岸跟買樓上車一樣,是美滿人生的指標,是要盡早達成使命。戀愛,是發乎情的真心交往,遇到適合對象談情,或是單身過活,關乎機遇和個人選擇,何以竟淪為迎合社會僵化規範的任務?電影赤裸地暴露都市愛情的乖謬百態,以情愛為切入點,窺探社會管控意識型態的潛規則。 假如一天,在伴侶身上找不到起被奉為「匹配」的共通點,對方仍是Miss/Mr. Right 嗎?是導演藉開放式結局,留給觀眾思考的問題。 機師,由跑道走到公路,人生旅途的陪跑者,從事生命教育工作,遊走於影像與文字世界的文化研究人。電郵:[email protected]  

2016-05-24

黎明早前的戶外演唱會在開騷前兩小時公布因帳篷物料不符合防火標準而不獲食環署發牌,被迫叫停,一眾粉絲紛紛指責食環署。天王大可借勢躁底大發,狠罵有關部門,又或推卸責任、施壓獲取特權……但他沒有。 反之,他勇於面對群眾,迅速利用面書第一時間清楚交代演唱會停開的原因並道歉,沒有拖延,沒有推說要等同事交報告才能查明因由,同時澄清與任何政府部門無關,請粉絲不要錯怪他們,整段發言反映他對事件有充分了解;再來是解決方案、依時更新進展,成功與否都有交帶,說好翌日下午4時再交代便翌日下午4時再交代,讓心碎的粉絲知道他正努力處理,過程沒有長篇大論,沒有拖泥帶水、沒有迴避公眾,有誠信有誠意! 筆者曾在這專欄多次談到道歉要快、要大方、要誠懇,等對方下了啖氣才道歉,神仙都難救了!他都做對了,而且很細心,除了補場之外,更為失落於第一場而又未能再出席的粉絲作面書現場直播;甚至連補場日來不及申請所以沒有摩天輪抽獎也如實說明,並清楚表明在6和7日才有,訊息清晰明確。為危機處理作了最佳示範,得到核心內外圍一致讚賞。 他所做的是一個「人」應有的正常舉動。我們多年來活在一個不正常的社會中:太多烏煙瘴氣、指鹿為馬、是非不分、諉過於人、死不認錯、不了了之、特事特辦的事,心感厭惡之時卻見黎明這次勇於承擔,便成為我們眼中一泓久違了的清泉。 愛情亦然,女生遇過敗類之後,想找的不就是一個不卸責、不逃避、肯承擔、遇事肯道歉並會盡力補救的正常男人?!   方芷晴,小時候的「我的志願」是成為作家。大學翻譯系畢業,曾修讀心理學;著有Sensez感愛系列小說及兩性溝通專書,曾多次主講兩性溝通講座。 Email:[email protected]  

2016-05-20

有位伯伯自二十多歲婚後開始,便將財政大權移交太太,自願每月將全份薪金上繳,再由太太發放零用錢給他;他說這是出於愛太太、信任太太(當然,不表示反對這樣做的男士不愛太太)。 本著女士們「他的錢即是我的錢,我的錢就是我的錢」的理財守則,丈夫月月全繳,正是女士福音,男士哀歌!一疊厚厚紙幣紥袋那份滿足真夠盞鬼,女士們,你懂的,睡著也會笑醒呀!但男士呢?一鋪清兼長期糧尾,心口揦住痛呀陰公豬!月尾發薪拿著紅簿仔,本來陰陰笑,奈何轉眼成空,食龍肉都冇味!回到家還要跪求大人皇恩浩蕩跌一蚊給他使…… 但伯伯不同,他甘心樂意,太太又樂於接受,這就沒問題了。伯伯現已年近九十,與太太結婚近七十年,從沒後悔這樣做。 最近問題來了。伯伯的牙齒不行,進食時只靠啜,不能o趙,想造副假牙,   誰知太太一句「都老啦,仲整?!」就定案,太太霸權可以很恐怖!但伯伯沒有計較,他不是懦弱,更不是沒有脾氣,他大可吵個翻天覆地,據理力爭,但沒有,因為太愛太太,他選擇沉默,每天繼續勞累地「吃」飯。 一段關係中,你愛她,但她不尊重你,不顧念你對她一直的寵愛、包容與遷就,不體恤你的需要,這還是愛嗎? 錢財雖是身外物,將來也帶不走,在現實生活中,錢亦不是萬能,但沒有錢真是萬萬不能,怎也要留點積蓄給自己,以備不時之需。 伯伯的確非常珍惜幾十年的夫妻之情,事事順著太太也是好事,但愛對方的同時也要愛惜自己。在對方橫蠻無理時要說不,並且要跟信任的人說,尋求幫助呀。 方芷晴,小時候的「我的志願」是成為作家。大學翻譯系畢業,曾修讀心理學;著有Sensez感愛系列小說及兩性溝通專書,曾多次主講兩性溝通講座。 Email:[email protected]  

2016-05-17

黎明說:「要贏人,先要贏自己」,岩士唐卻是「要贏人,先輸掉自己」。《禁藥謊言》告訴我們,這個傳奇單車運動員的終極致勝之道其實不是禁藥,而是靠騙人的至高境界:「要騙人,先要騙自己」。 謊言就是逆反,導演Stephen Frears把一個運動員奪得超然地位的過程描繪為一個墮落的過程。岩士唐從一個單車好手變為一個禁藥高手;鏡頭前是抗癌勇士慈善家,內裡卻是威逼隊友參與其禁藥「療程」的操控者,更在整個圈子中推廣了禁藥文化,個人謊言蔓延為結構性的集體欺哄。 導演的批判態度十分明白,但對於演繹主角的Ben Foster來說則沒那麼簡單。其挑戰在於,他曾表示想把岩士唐的複雜人性表現出來,但後者就是一個典型的「大話精」,複雜的只有其欺騙手法。 要演繹岩士唐在說謊時刻的心態,不易拿捏:岩士唐面對各方有關禁藥的質疑,「講大話唔眨眼」,觀眾或會覺得他「好假」,但他們早知真相,先入為主的觀感有別於當時不知就裡的人們。一些身體語言專家會用岩士唐的案例去說明說謊者流露的蛛絲馬跡,而Foster充分掌握到一個極度自信又慣性說謊的人的身體語言,卻無法表現所謂複雜人性;然而,若他演得誠懇,甚至連觀眾也被騙到一時三刻,又怕不夠傳神,不像岩士唐了。 岩士唐的自欺,不在於相信了自己的謊言,而是貪勝不知輸,自以為可以繼續騙下去,直至泡沫爆破。 希望香港人看完這齣戲,再看電視新聞的時候,會更容易辨識到哪些人在說謊──if they ever care。 賴勇衡,香港大學文學士(哲學),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碩士(中國政治),喜愛電影,一臉書塵的社會尋道者。 電郵:[email protected]

2016-05-13

這幾個星期大概有很多傳媒都談及李斯特城。今年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市鎮球會力壓曼聯、阿仙奴、曼城、車路士,勇奪英超冠軍。季前李斯特城奪冠賠率是1賠1,500,若然你眼光獨到押注一萬元, 今天你便拿回一千五百萬。博彩公司開出這賠率,意味著十個月前有人說李斯特城能奪冠,是天方夜譚。 這次童話中的主角,即是大部分李斯特城球員的背景,又真的和灰姑娘有幾分相似。他們大多都有一些共同點:年少時曾是某些豪門球隊的青年軍,但全都不得志,投閒置散,被貶落低組別聯賽掙扎,但他們沒有放棄足球。而隊中首席射手華迪更是當中表表者,四年前他還是非聯賽球員,幸得一機會而在英冠立足。當這班球員升上英超聯後,他們沒有奢望能奪冠,反而他們珍惜每次在英超踢球的機會,落場用心做好一件事,就是踢好足球,爭取勝利。就是這種單純的心,贏了這次冠軍。 自從幾個月前李斯特城有機會奪冠後,除了熱刺球迷,其他大部分人都希望李能贏出,至少相信世上還有童話。要知道在金錢掛帥的英超聯,豪門球隊動輒用幾億幾億買球員,換教練,金錢就是一切。凡事沒有絕對,至少沒錢的人仍存有希望,只要努力,懷有夢想,總有出路的。 下年怎樣?目標衛冕嗎?對於這班球員,成功和失敗都已不再重要,他們過去的失敗,成了今天成功的基石。他們已定下目標,只是打入前十名。雖知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今次成功背後也有很多幸運成分。領隊已說明,只要抱著感恩的心,盡力去拼,做到最好,就無愧於心。 童話未必會每天發生,但懷有夢想,必定令你的人生更添色彩。   張俊笙,從事精算工作,喜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感受身邊的事與物。電郵: [email protected]

2016-05-10

最近看了一個電視節目,介紹芬蘭、香港和上海三地學生的學習生活。芬蘭和上海,在各大型世界性的學習能力評估的測試,均有理想的成績,領先很多先進發達國家,節目希望促進大眾,思考香港教育的未來。 節目訪問來自三地的學生,他們同是四年級的學生。芬蘭學生比較悠閒,放學是回家打遊戲機,然後去學結他,晚餐時由父親陪伴下完成功課,半小時便做完了,晚飯一家人玩遊戲,家長表示遊戲有益身心,也充滿學習機會。反觀,兩位上海香港的學生放學不是回家,便是去補習社做功課,常常要做兩至三小時。 節目各自安排學生做另外兩個城市的功課,上海學生很快便完成香港及芬蘭的數學功課,更表示香港的數學功課只是三年級水平,但英文科的功課則比較困難,主要是因為題型是上海學生比較少做的,沒有標準答案,是創意型的題目。芬蘭和香港的孩子,則花了很長的時間來完成上海的數學功課,令孩子感到困難和挫敗,香港孩子最後是放棄了,認為是未學過。 最後,節目請孩子安排自己一天的上學時間表,香港孩子表示自己喜歡上課,但出來的時表是沒有上課安排,全都是玩。上海和芬蘭孩子都會安排上課時間,只是比較短。 短短半小時節目,我發現芬蘭的孩子年紀比較大,跟香港孩子差兩歲。芬蘭學生放學後沒有很多功課,上海和香港則有很多,香港學生每天到補習社做功課,那補習老師態度冰冷,感受不到熱情。上海的數學程度較芬蘭和香港較快較深,而香港和芬蘭的英文功課著重創意。 其實,香港學生的能力評估也不差,但節目中的學生,並不熱衷學習,上學似是一種責任多於樂趣,為甚麼?最後,香港孩子的夢想竟然是上大學,上大學竟是夢想,唉! 葉頌昇(海星),現為鄉師自然學校教師,資深情意自然教育導師,全力推動自然教育及自主學習。 電郵:[email protected]

2016-05-06

《樹大招風》英文戲名Trivisa指「貪嗔癡」,我們不必把三毒平均分配予三個主角(卓子強是貪、葉國歡是嗔、季正雄是癡)。其實三個都貪,不貪又怎會當賊?他們心裡都有苦毒和忿恨,動輒殺傷性命。他們都執迷,皆聽不進身邊兄弟的諫言,被外頭「三大賊王合作」的風聲所迷惑,只因心有不甘。但使他們最終陷入終局的是各自的抉擇,一念之間,選對了未必是天堂,但選錯了就是地獄。若葉國歡沒在兩個離去的警察背後開槍,沉得住氣;若卓子強沒搶那批炸藥,全身而退;若季正雄爽快地離開大輝一家,不動殺機──結局就會改寫,即使不發達,也不致陷入絕境。 《樹大招風》其實是古典悲劇,三大賊王是悲劇英雄。英雄不必是好人,港產片英雄更是黑幫賊匪當道,因此以大盜作香港自況的問題不在於「自視為賊」。三個主角的悲劇由時勢、性格和抉擇的共同影響所導致。但好看的悲劇更添了一點「靈氣」:隨機性。三位主角在「風滿樓」同場出現,本為了各自「轉型」的事業,卻因被人認出而吹出「三大賊王合作」之風。何謂「機」?現實中很多人仍主張九七不是大限,北上發展才是契機(現在則講「一帶一路」,始終是「醒目仔」路線)。 不過,究竟時代變易中呈現出來的是契機還是殺機,誰能預料?若以身陷三毒的賊匪為喻體,本體豈只是香港人?說到「貪嗔癡」中毒更深,更加「抓緊機遇」發財的,那些貪官污吏比賊王有過之而無不及。 九七之後,中港融合,於官黑商同謀之大勢中,論到真正的「大富豪」和「大賊王」,又豈是葉國歡、季正雄和卓子強能當? 賴勇衡,香港大學文學士(哲學),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碩士(中國政治),喜愛電影,一臉書塵的社會尋道者。電郵:[email protected]

2016-05-03

很多人看《樹大招風》就是時代隱喻,三個風光不再的賊王,就如1997年易主後日漸消沉的香港。這種品嘗香港電影的路數由來已久,從「我唔見咗嘅嘢我想自己攞番」的黑幫Mark哥到「我想做個好人」的臥底劉健明,都可被視為我城化身,在香港觀眾之間共鳴不已。不過,我認為《樹大招風》最突出的是人物,人不只是用來象徵時代的材料。 以監製身份來創作的杜琪峯和游乃海,在《樹》中再次亮出了銀河映像早期作品的「宿命」招牌。甚麼是命?時勢、性格和抉擇的共同作用,構成了三個賊王的命。時代因素固然重要,但只是一部分。   時代是大背景,但不只於香港人面對九七大限的轉變。三個賊王其實並不盡是典型「香港仔」:葉國歡根本是省港旗兵;季正雄是在廣州當扒手出身的跨境大賊;只有卓子強最有(當年的)香港人特質,「醒目仔」走捷徑、愛冒險,敢向大富豪埋手(其藍本張子強的綽號就是「大富豪」)。令他們感到「時不我與」的時勢變動,亦不限於香港,因為劇變更烈的是中國大陸。八九六四後,中國全面朝「開放經濟、政治封閉」的方向發展,衍生出腐敗貪婪的官場,才教當慣老大的葉國歡吃不消。 人物的性格是小背景,雖然局限在個人層面,但有長期的影響。葉國歡霸道驍悍,受不住奚落,更受不住被「官二代」小賊「起尾注」的屈辱;季正雄沉潛至孤單迷失,忍不住張揚現身時便進退失據「一子錯」;卓子強囂張,上得山多終遇虎(而不是「虎落平陽」)。(待續)   賴勇衡,香港大學文學士(哲學),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碩士(中國政治),喜愛電影,一臉書塵的社會尋道者。 電郵:[email protected]  

2016-04-29

周星馳的《算死草》裡有一段情節:事緣陳夢吉(周飾)的愛徒何歡犯了死罪(當然是冤案),被判繯首之刑。陳夢吉出名「橋」多,聰明絕頂,但由於不熟悉英國的法律,一字一句都要清清楚楚,每一步跟足程序,感到無所適從,未能推翻審判。行刑當日,當何歡在刑台上,絞繩已縛著頸時,陳突然靈機一動,大叫放人,眾人都不得其解。原來,陳指出何歡所受是繯首之刑,而不是繯首死刑,何歡已經被繯首,刑罰已受,應立刻放人。經過緊急會議後,法官寧不服氣地放人,也不願意損害大英帝國的法治精神。當然,之後繯首之刑改為繯首死刑,填補了漏洞,那是後話了。 近日特首家人在機場發生了一場小風波,引起了極大迴響,近千人甚至走出來,弄至滿城風雨。雖然表面上這是一雞毛蒜皮的小事,但當中包含著一些深層次的核心價值,這就是法治精神。一件小小的行李,一次貪方便的「特事特辦」,其實就是破壞了法治精神。一件小事都可以不依程序,不依既定規矩做事,那麼當大事大非,牽涉龐大利益時,香港市民還會相信這位行政長官,這個特區政府能夠依法辦,捍衛法治精神嗎?上樑不正下樑歪,愈來愈多外國傳媒對香港失去信心,這又能怪誰呢? 再說,法治精神一向都是國家的基石,不能動搖。古時秦國之所以能夠統一六國,不是單靠軍隊強大,很大程度是秦王採納了法家思想,提倡用法治國,讓一套獎罰分明的制度來統一各國。各國被吞併後,公平的制度能服眾,龐大的領土也能管理。所以有法治,能使一統天下;冇法治,可使天下大亂。 張俊笙,從事精算工作,喜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感受身邊的事與物。電郵: [email protected]

2016-04-26

反對、抗議、下台……在非黑即白的時代,在不是鬥人多簽名多,便是靠大聲靠面皮厚的日子,你會否疲憊?大是大非之前,表明意見,堅守立場,本無問題。而當習慣成自然,如此硬來硬往,壁壘分明,你又曾否錯怪他人,於心有愧? 日前,外甥生日,早已預備了朱古力餅作為禮物,並將之放在辦公桌前。豈料,急急腳下班,那包美味的朱古力餅還是只能物歸原主。本已自責吉肚子猶如調至二等強度的攪拌機,在電話中,家人更就此事作出長達199秒的柔聲教導。猜猜吧,我有何反應? 「你好得了多少?前幾天,你不也忘記了拿飯盒!」數秒間,十多隻字,便擊出漂亮的全壘打。最終,打得如何激烈,則難以預計……幸而,當晚,我選擇了「嗯嗯啊啊」──縱然面上或有好些表情符號! 我變了,那一刻,我當真換了另一個人。就在兩周前,在大圍轉乘馬鐵,我問路,港鐵職員便認定我能力有限,因而強迫我乘坐那「漫活」得猶如活在未有光纖世代的升降機,一氣之下,我揮袖而去! 那晚,我360度除2地變了!又是如何變呢?近日,讀一本談及寬恕的書,寬恕的首要原則竟是:寬恕要從寬恕自己開始,而非寬恕誰誰誰。「因為如果我能從心裡拔除譴責和愧疚那根刺,就不難獻給你寬恕這個禮物。」 不錯!面對意見或批評,我們就如擂台賽上的拳擊手,迴避的同時,條件反射地,總會回以勾拳。事實上,傷口已存在,只是不欲他人觸碰吧了! 老實說,我接受不了自己的粗心大意,因而不停自我論斷……感恩,當晚記起「先要寬恕自己」這前提,繼而給自己說了幾句好話,否則,「Round one,Fight!」 鄺頌安,《聽到生命的精采》作者,相信禱告改變生命,曾獲「十大再生勇士」及「在職達人」之嘉許,現為溝通技巧導師及VTV網上電視節目主持。電郵:[email protected]:黑暗也能看見  

2016-04-22

百多年前,中國經歷了五四運動,當時一班前輩提倡「德先生」和「賽先生」,並指他們是中國走向富強之路的重要元素。「德先生」指Democracy(民主),而賽先生則指Science(科學)。過了一個世紀,追求民主之路仍然遙遙無期,德先生仍然在「保外就醫」,未能回到中國大陸;反而近十年賽先生的發展,有望令中國出現民主。 最近美國科技巨擘Google有意計劃發射多枚人造衛星,藉此建立覆蓋全球免費無線網絡,屆時世上每個人均可自由上網,不再受防火牆限制,全球的資訊將會無限制的流通,翻牆將會成為歷史。專制政權如北韓,從此便難以用單向式的資訊去灌輸人民的腦袋,人民有了自由思想,或會站出來反抗,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若此計劃成真,不少政權會大感頭痛。 其實早在十多年前,社交媒體和網絡電台的興起,已   泛起一波又一波的革命。獨裁者再難以用過去的方法,透過操控主流媒體而提供「官方」資訊。網上電台進場門檻低,又不容易受監控,網民很容易便可在網上暢所欲言,開始各種意見便在網上流傳,百花齊放。社交媒體更打破傳統的溝通模式,更促成人與人之間的互動。09年的茉莉花革命正是透過社交媒體推翻政權的最佳寫照。 科技一日千里,以前我們認為的賽先生,只是談科學進步,離不開怎樣船堅炮利,又或者怎樣去建造核武和太空科技,超英趕美。誰不知科技已漸漸改變人與人之間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政權和人民的溝通模式。政權要順應民意才能繼續運作,達到真‧民主。 五四前輩真是有慧根,百多年前已看出賽先生將會帶領我們走向新中國民主之路。 張俊笙,從事精算工作,喜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感受身邊的事與物。電郵: [email protected]

2016-04-19

安慰喪親的他/她,不需花言巧語,只需說對話、說話要簡短,切忌「我都係為你好」這種充滿壓逼感的訓導言辭,否則對方會覺得煩。 1.「如果你想嘅話,陪你出去行吓」: 離開封閉的空間,陪他/她出外走動一下,在廣闊的地方散散步,有助放鬆。同時,這句先徵詢對方的意願,令他/她覺得備受尊重,聽得舒服沒壓逼感。 2.「如果可以嘅話,外出行吓」: 同上。適用於你有事不能陪伴對方時。對方真的會思考自己可不可以外出逛逛,有助分散注意力。 3.「有啲咩打畀我」: 這段時間,對方的情緒會起伏不定,或會突然覺得很心痛、又或失眠,無論何時,讓他/她隨時找到你,這是另一種支持。 4.「我嚟陪你」: 這刻對方總想你出現在他/她面前;就算他/她想靜一下,建議你還是陪著他/她,在他/她身旁保持安靜,別滔滔不絕。有你在身邊,他/她的心會安定和踏實一點。 5.「佢都唔想見到你咁樣」: 特別是當對方失去理智、過度傷心、在喪禮完成一段時日後仍然頹喪不堪、不能重整生活正軌時,這句話真的能令他/她思考逝者想不想見到自己這樣子,答案當然是不想啦!這句會令他/她振作。 此外,拍拍肩膀、按一下手、給他/她擁抱,都是有效的心理照顧方法,能給對方一定的支持。同時,在這段艱難的時候,與他/她同行,陪伴他/她面對和應付每個過程:事發時陪他/她在醫院等消息、與他/她籌備和打點逝者喪禮、抽空出席喪禮。喪禮完成後,他/她的焦點挪開,可能才是哀傷大加呈現的時候,要多加留意他/她。 方芷晴,小時候的「我的志願」是成為作家。大學翻譯系畢業,曾修讀心理學;著有Sensez感愛系列小說及兩性溝通專書,曾多次主講兩性溝通講座。 Email:[email protected]  

2016-04-15

在人人皆可拍片的年代,獨立紀錄片不囿於所謂客觀、中立、宏觀的框框,可以偏狹、主觀、私密,但仍須準確和真誠。《未竟之路》是大學生拍攝大學生的獨立製作,雖跟雨傘運動有關,卻非綜覽式描述事件,而是刻劃兩個人物偶有交錯的人生軌跡。 這類獨立紀錄片不是歷史教科書的一章,而是時代的切片。導演聚焦在馮敬恩和許彤兩人身上,紀錄他們在雨傘運動前後的轉變。 馮敬恩在片中出現時,相對於兩位時任學聯領袖周永康和岑敖暉,只有輔助性的角色;在影片尾聲,當學聯的光環隨著運動挫敗而減褪時,馮敬恩仍未成為那個即將在香港大學校委會內「單挑」一眾權貴的新聞人物,但其獨當一面的學運領袖風範已漸漸顯露。曾在英國國會講論《中英聯合聲明》在港實施狀況的許彤,則從一個會被警察霸道的執法行為嚇倒的途人,漸變為一個自行製作抗爭宣傳品的活躍分子。 《未》把人物置於事件之先,描寫新世代的人在時代變局中如何產生出新的文化意識,即英國學者Raymond Williams筆下的「情感結構」,指向在馮、許二人切身經驗中所冒現的感受和行動,雖仍有待清晰的陳構,但簡言之就是「求變」的本土意識。 片名取自Robert Frost的詩《The Road Not Taken》,準確地捕捉到新一代人求變的決心。即使無法看清目標和路徑,唯一能確定的就是要「make a difference」,只有冒險探索才可能創路──因為最多人在走的那一條實在「唔係路」。 賴勇衡,香港大學文學士(哲學),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碩士(中國政治),喜愛電影,一臉書塵的社會尋道者。電郵:[email protected]

2016-04-12

最近世界矚目的電腦對人腦圍棋大戰,結果由電腦AlphaGo以4比1大勝韓國棋王。若單以運算速度快而戰勝,筆者不感奇怪,情況就如百米飛人保特和法拉利跑車鬥快一樣,機器贏了只是代表電腦運算已達至一個水平,加上人類有情緒,有壓力,有時難免會影響表現。 可是這次比賽有點不同,AlphaGo用的是另一種人工智能──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 。簡單來說,AlphaGo不只會在棋框裡運算,它還能跳出框框,去吸收過去對局的經驗,並學習如何應用這些想法到新的棋局裡。這樣猶如有了認知,有了思想。和AlphaGo交過手的棋士都曾說過它像一個人,有時也會犯錯,但也會迅速改過,彌補錯失,不斷自我完善程式。 相比起20年前IBM深藍大戰國際象棋棋王一役,這次圍棋更複雜,更多變化,電腦需要運算對手下一步怎樣,是攻還是守,然後分析每一個可能,選取最有勝算的一子。這次勝利,標誌著電腦發展已到一個里程碑,電腦已能逐漸處理複雜的事情。下一步要征服就是無人駕駛技術。筆者預期未來十至十五年,無人駕駛汽車將會普及,加上現有的交通工具配對系統(如UBER等),會帶給人類嶄新的交通網絡體驗,一眾以駕駛為職業的朋友要小心,機器又會再一次取代人類,帶來新的革命。 不只汽車,往後幾十年,電腦和人類將會在各範疇繼續博奕,下的棋局如圍棋。和國際象棋很不同,國際象棋勝負決定是看誰幹掉對方的主帥,不是你死便我亡。圍棋只需各自圍地,可攻可守,有時不需短兵相接,最後以所圍地的大小決定勝負。 人類雖然今次輸了棋,但實際是贏家,只要我們不再故步自封,好好地運用人工智能,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張俊笙。從事精算工作,喜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感受身邊的事與物。 電郵: [email protected]

2016-04-08

有冇搞錯,真是暴民……若在車廂中與旁人稍有碰撞,致歉後,對方仍纏繞不息。你會如何?45度怒睥?回敬幾句?板起臉,不作聲? 還是送他一塊蕉皮?不錯的選擇呢!蕉皮含豐富水溶性纖維、非水溶性纖維、血清素、葉黃素、抗氧化物,減肥安眠、護眼防癌、降膽固醇、改善心情,樣樣見效。健康網站還建議我們,連皮帶肉,幹掉香蕉!難以想像吧! 送躁底途人蕉皮,絕非想他滑倒在地,實是為他身心健康著想!出乎意料吧!   數年前,西班牙出現債務危機,矽谷的大數據卻顯示,國民在網絡最經常搜尋的關鍵字竟是名車、時裝、旅遊……結果,分析人員反主流地建議股民買入。一年後,西班牙股債狂升。若參照傳統經濟數據,你或者已跌破99對眼鏡! 固執於既有信念,就如「道歉後,對方根本不該繼續指責自己」,只會白白生氣半天,那躁底途人可能早已開開心心吃飯去。 迷信於傳統智慧,就如經濟數據、健康常識,或會導致錯失良機,甚至虧損纍纍。 成長於傳統家庭,思想就如衣櫃底,壓在眾雜物下的一件舊衫,發黃又有霉味,故「我要敷面膜」這想法,懂事以來,不曾閃現腦海。後因太太誠意十足,難以拒絕,只好乖乖躺下。   那天,為著家事和工作,倍感煩亂。只是,尾隨逛街半天,我們卻未能認真地談上半句。她雀躍地要替我敷面膜時,我卻想,男人之家,怎會花半分鐘在此等小事上呢!不如談談正事吧! 但為了耳根清靜,我還是被敷了。而正正在手指和臉頰只隔著一片清涼薄膜之時,我開始吐出苦水,聲音也觸碰了她的耳膜!一星期以來想說的話,就在只露出雙眼和嘴巴的情況下,滔滔而出! 爽極,在心,不在臉! 鄺頌安,《聽到生命的精采》作者,相信禱告改變生命,曾獲「十大再生勇士」及「在職達人」之嘉許,現為溝通技巧導師及VTV網上電視節目主持。 電郵:[email protected] Facebook:黑暗也能看見    

/136



C觀點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廚神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