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藝能界最近特別多事,早前31歲混血女星Becky,被踢爆與樂隊極品下流少女的27歲已婚主音川谷繪音在酒店幽會,更被雜誌《週刊文春》刊登了兩人密會的相片。 一向極受廣告商歡迎的她,立即召開記者會,邊哭邊否認「不倫戀」,並向大眾道歉。以為她將要承受極大壓力和批評,點知本月13日,有更大的新聞爆出:國民組合SMAP傳出解散消息,自此無人再對Becky的「不倫戀」感興趣,畢竟「國家大事」當然重要過兒女私情。 將SMAP解散一事形容為「國家大事」,絕無誇張,事關他們早已被委任2020年東京傷殘奧運會的應援大使,解散消息一出,觸動了日本奧運委員會神經,奧委會發言人立即表明,不希望「解散傳聞變成事實」。 有日本傳媒報道,SMAP被委任大使後不久便解散,尤其這是一支具名氣又代表國家的組合,實在有損國家形象,政界人士亦不想見到這種情況出現。 本周一晚上9時15分(即日本時間10時15分),相信不少觀眾都坐定定對住電視機,看看SMAP在電視節目的直播環節中有甚麼消息公布。五子身穿黑色西裝,沒有笑容,為解散一事令外界憂心和不安而致歉,又聲稱會繼續努力,期望大家多多指教等。正當以為每人的發言都是意料之內,草彅剛的一番話卻甚吊詭,「多得木村,讓我們有機會向尊尼社長道歉,我們才可以站在這裡向大家說話。」意思顯而易見,即是「我們引發這次解散風波,與木村拓哉毫無關係。」 另外,雖然SMAP各成員向來沒有特定企位,但就這次嚴重事件而言,理應由隊長中居正廣站於中間位置,並首先發言,但結果被木村取代,而且開首和結尾的發言均由他包辦。 對於今次事件,日本傳媒的報道手法跟以往略有不同,在SMAP公開交代前,當地傳媒分成「解散」和「不解散」兩個派系,估計是想「博一鋪」,邊個中就邊個威。其中《報知新聞》曾報道「木村手握SMAP的鎖匙」,即是木村有權力操控SMAP的生死,以目前情況來看,似乎屬實。 SMAP紅足28年,國民對他們早已建立深厚感情,萬一解散,以日本人的個性,定必非常難過。難怪有fans接受訪問時稱,當得知SMAP不解散,隨即放下心頭大石,甚至感動到喊。周三刊登 蔡俊傑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特區政府公布今年共有17天公眾假期,這17天是甚麼假期?相信絕大部分香港人都很清楚,離不開聖誕節、新年及復活節等。但遠在日本,原來有不少當地人總疑問「為何這天是假期?」 日本今年的公眾假期數目總共有16天,包括元旦、成人之日、建國記念日、春分之日、昭和之日、憲法記念日、みどり之日、兒童節、海之日、山之日、敬老之日、秋分之日、体育之日、文化之日、勤勞感謝之日和天皇誕生日。其中山之日是今年新增的,日期為8月11日,但很多日本人卻不知道當天放假,山之日的由來就更加不明所以。 最近當地傳媒進行了一項調查,訪問了310名市民,當中有199人不知道政府今年新增了山之日假期。話說政府為了讓國民有機會親近和感謝山,於是訂立假期,並於2014年通過,今年正式實施。本來,政府早已設定了日期為8月12日(8月12日是星期五,估計是方便上班族連休),不過剛巧當日是日本航空123航班的墜機日子,故此改為8月11日。 其實上班族不知道甚麼是「山之日」,也不無道理,畢竟訂立理由似乎有點匪夷所思,不過,有得放總好過無得放,既然失驚無神多一日假期,當然無任歡迎。 日本尚有不少公眾假期的訂立原因都好特別,例如10月10日的「体育之日」,原本是為了紀念1964年東京奧運會開幕日,後來政府補充希望國民多做運動,於是放假一天。此外,7月18日是「海之日」,自稱為「海洋之國」的日本,為對海表示尊敬,亦期望海洋令日本經濟繁榮,所以又定為假期。或許大家都聽過「成人之日」,其實意指每年1月第二個星期一,日本成年人的法定年齡為20歲,當日,一眾年輕人都會穿得隆重端莊,迎接自己成年的大日子。 香港的兒童節是4月4日,但日本卻有男女之分,5月5日的兒童節,是為男孩而設,祝福男孩子們身體健康和生活愉快。至於女兒節(雛祭り)則是3月3日,卻並非公眾假期,日本重男輕女,可見一斑。不過無論如何,日本兒童節有假放,但香港則沒有這種幸福了,就算有,恐怕都要留在家中,功課「無間做」。周三刊登 蔡俊傑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並非介紹旅行團,想講的是日本男子組合。 我對日本男團沒多大興趣,記憶所及,只入場看過尊尼事務所旗下的KinKi Kids演唱會,但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日本傳媒曾經進行過一項調查,試圖研究何解尊尼fans佔99%都是女性。其實女fans鍾情男性偶像,正常不過,反而調查中男性被訪者的意見更有趣,「他們(尊尼男團)沒有突出之處」、「不能忍受女性這樣瘋狂去追捧他們」。 最近看到一個日本電視節目,內容是研究追捧尊尼事務所旗下男團的fans層面。原來,不單止年輕女生,就連七十多歲的婆婆也有,而且不乏律師、醫生等專業人士。她們表示,自小已看SMAP表演,彼此已包含深厚感情。關8呢?傻傻懵懵形象健康;KAT-TUN同時擁有正邪兩面形象;嵐予人感覺猶如弟弟,能歌擅舞。總之100%正評。 由近藤真彥、田原俊彥和野村義男開始,尊尼在日本藝能界雄霸近40年,「一哥」地位從未動搖,不過外界預料,該事務所正面臨威脅,除了內部權力鬥爭之外,最大隱憂是另一股男團勢力抬頭——EXILE(圖)。 我對EXILE的認識,源於他們在幾年前橫掃很多獎項,當時心想:「已很久沒有日本男團如EXILE般厲害了!」EXILE是一支有19位成員的男團,勁歌勁舞不在話下,而且每位成員的身形都是結結實實,超級強壯,無論身穿西裝,抑或浮誇舞衣都有型有款,女人看到,好難唔心動。這亦是尊尼旗下男團欠缺的地方,故此EXILE得以脫穎而出。 令我更加留意EXILE的原因,是他們的隊長兼事務所老闆HIRO,於2012年迎娶了女神上戶彩,以及分支男團「三代目J Soul Brothers」(JSB)。 JSB在最近兩年頻頻得獎,走紅速度僅次於嵐,成功之處除了具備EXILE的「型男勁歌熱舞」的元素外,還多了一分「姿色」,即是韓國男團的「脂粉味」,眼線深、眼影重,樣貌比女生更精緻。既然連日本男團也帶有K-pop的魅力,日本女士當然會支持自己人了。 現今日本樂壇,能夠以個人姿態彈出的例子已少之又少,逐漸被組合壟斷,男團還算好,有兩、三隊競逐,女團呢?AKB48一支獨大,玩晒! 周三刊登 蔡俊傑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由1995年開始,向全國徵集一個漢字來代表整年的國家世態,早前由京都清水寺主持森清範大筆一揮,「安」字就成為了2015年代表日本的漢字。 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表示,他對「安」字的看法,是代表著在首相「安」倍晉三的領導下,日本經濟出現起色和「安」保法的通過。這位大臣所形容的兩個「安」字,與國民的想法是否相同?當然不是。普遍日本人對「安」字有另一番見解,那就是對國家不「安」心,以及因受到恐怖組織ISIS威脅而感到不「安」全,即是負面的。美、日兩國向來友好,ISIS的主要攻擊對象是美國,日本受恐襲的機會自然也不會小,難怪日本人會有這份憂心。 當然,倒並非每位日本人都對「安」字看得負面,例如有人認為「安」字得以當選,搞笑藝人安村昇剛亦有一定功勞。這位藝名為「總之好開朗的安村」的安村,曾在才藝比賽中勝出,但要在芸芸搞笑藝人中成名,可能比中六合彩還要困難,直至今年,肥肥哋的他穿上T-back內褲擺出騎呢甫士,驟眼看猶如全裸,加上「請安心,我有著(褲)啊!」的口號,忽然令他爆紅,電視節目、廣告,甚至寫真接連推出,而「請安心,我有著(褲)啊!」更成為流行潮語。 在日本定居的香港朋友認為:「地震和海嘯的陰影實在太大,兇殺案數目增加,加上政府的行為愈來愈霸道,近幾年根本沒有一件事可令日本人安心,安村的出現,或多或少可以令人放鬆一下。」 提到甫士,不得不提的還有日本欖球選手五郎丸步。早前曾來港比賽的他,今年9月代表日本擊敗世界冠軍南非,震驚全國,自此他的一舉一動均備受國民關注,尤其是他在比賽中準備踢球時擺出的手印,亦成為國民的模仿對象。本來,日本人對欖球運動並不熱衷,但因為五郎丸步的出現,令每場賽事的入座率都爆滿。一位是外形普通到極的搞笑藝人,另一位則是模仿前英國欖球名將Jonny Wilkinson手勢的運動員,都足以令日本人熱烈追捧,在外國人眼中,實在摸不著頭腦。 周三刊登 蔡俊傑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日前看到一則日本新聞,令我憶起在當地留學時的點滴。 留學日本,一定會聽過一句術語:「印鑑(圖章)傍身,日本通行」意即沒有印鑑,根本不可能在當地生活。記得當年剛到埗,首先要做的,是申請外國人登錄證(2012年已改為「在留卡」),登錄證到手,就輪到買印鑑,印鑑刻上我的名字,猶如代表了我的一切,銀行開戶、求職、手提電話上台等等,任何文件都要用印鑑才能成事。故此,我可以身無分文,卻絕不可以沒有印鑑。 印鑑可算是日本傳統文化,就算現今科技發達,印鑑卻一直沒被淘汰。印鑑亦猶如茶道,一舉一動都講求禮義,一個小印鑑,打直印落紙張,還是斜斜地印落紙張,都代表著禮貌:打直印予人感覺誠實而有禮,斜斜的印就是尊卑不分。大企業高層和小職員的印鑑也有大細之分,有的只刻上姓氏,有的則刻上全名,代表著在公司內的階級地位。不過,印鑑沒有資料記載,說到底,政府有需要時想追查,也頗為困難。 日本人沒有身份證,只憑戶籍來證明身份,戶籍資料詳盡,根據國民的背景,甚至可追查到其祖宗是何許人。不過,政府為了更方便工作,於是由明年1月1日開始,日本人會有另一身份證明,名為「My Number」。 日本政府表示,為了更有效率為國民辦事,每位國民和居留日本的人,以後不用再分駕駛執照或護照等多個不同號瑪,會統一為一個終身號碼「My Number」。 這種安排,看似對國民和政府均有好處,但事實上很多國民均十分抗拒,事關政府只需在電腦上按幾粒掣,就可以查到國民的住址、病歷,甚至銀行戶口等詳細資料,根本毫無私隱可言。可惜,My Number是強制性,國民沒選擇餘地。 留學日本的朋友提到,他亦已收到My Number通知書,需要申請「個人號碼卡」,但他稱就算不申請也沒有人理會,事關政府已為國民預設了號碼,所謂私隱,早已蕩然無存。 其實,政府要查你,就算沒有My Number,又怎會查不到? 周三刊登 蔡俊傑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2013年9月8日,奧林匹克委員會在阿根廷投票表決,結果由東京成功申辦2020年奧運會。身在會場內的東京奧運會職員歡喜若狂,有職員甚至高興得哭成淚人,這一幕至今依然歷歷在目。 距離東京奧運會舉行日期尚有4年多時間,但假如最近到過當地,或許都會感受到淡淡的奧運氣氛,各類商品已印上2020奧運會商標,多個電子品牌亦找來藝人拍攝4K電視機廣告,打正旗號宣傳用作欣賞奧運賽事會更精彩。 以上均只是表面化的宣傳,最令人感到隆重其事的是,多個主區的車站均正在重新裝修,上野、新宿和池袋等車站內,部分地方也圍上了木板,並寫上「工事中」的告示。或者你會質疑,是否太早籌備和動工?畢竟東京足足有23個區,不單止車站要重修,區內街道都要粉飾一番,加上日本人向來講求細節,其實4年時間已經相當緊迫了。 究竟舉行奧運會前,東京會有甚麼改變?首相安倍晉三已將品川、涉谷、六本木、銀座、新宿及日本橋列為大改造的地方。尤其是銀座和品川,改動就更多。 銀座一向予人感覺是有錢人才會去的高級地區,消費價格往往比東京其他區域昂貴一、兩倍,就如中環一樣。不過,隨著中國人到日本「爆買」,銀座亦成為熱門的購物地區,東京都政府看準這個機會,於是決心將銀座改造成如新宿般興旺。 另外,值得留意是品川,香港人慣常去新宿或涉谷,近幾年品川也是熱門旅遊購物地區,主要原因是羽田機場與品川的距離相當接近,假如乘搭京濱急行電鐵快速特急,由品川出發,只需13分鐘就到達羽田機場。日本政府正計劃建設高速鐵路,由品川直達成田機場。此外,「JR東海」亦計劃2027年正式推出「浮磁列車」,出發點預計在品川站,故此JR品川站早前已為奧運和磁浮列車,進行一系列改建工程。 至於涉谷和新宿,將會興建更多摩天大廈,例如新宿南口(高島屋向)明年春季會有新地標「新南口」,是一處商業混合購物的新熱點。說到底,成功獲得奧運主要經濟效益,可能比日本政府想像中還要大,金牌數目?賽事入座率?已是題外話了。周三刊登 蔡俊傑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每日乘搭港鐵返工,感覺就像參與英超或西甲賽事,需要化身美斯或C朗,不斷擺動蛇腰閃避其他乘客。由地面進入港鐵站一刻,「嘟」卡入閘,往往要幾經辛苦才能安全踏上扶手電梯。之後人潮愈來愈厲害,假如選擇中間位置的車廂,必需經過一輪「搏鬥」才能成功登車,所以我多數選擇車頭或車尾,會比較少人。 香港人似乎有種習慣,就是擔心因太多人而無法落車,故此車廂內近門口位置往往迫到爆,車廂中間呢?「吉位」多的是。其實只要講句「唔該借借」,其他乘客自然會讓路,更何況列車每次離站,都會多次關門才開行,大家絕對有足夠時間離開車廂的。 兩年前,在日本看過一則報道,指東京都大站JR新宿站,每日人流多達1,500萬人次,繁忙的上班及下班時間,迫在車廂內的人群更多得驚人,相信大家看到這種情況,必會卻步,不過日本人已習慣了,亦會自動自覺走入車廂中間位置,讓其他乘客可以順利上車。 日本鐵路能夠成為全世界最準時的公共交通工具,乘客可真居功不小。相隔13年,山手線新型列車在上月30日正式投入服務,試行期間出現訊號問題,令列車門與月台安全門不對位,所以部分新型列車未能投入服務。至於新型列車的設計,以令乘客得到最舒服和方便為大前提,例如山手線舊式列車車身以銀色為主,新列車的車門則改為綠色,方便乘客更清晰分辨入口位置。車廂內扶手柱不見了,騰出更多空間增加載客量。扶手吊環不再是「環」了,事關已改成三角形,更適合手型,乘客握得更舒服。此外,還增設了「BB車專區」。 車頂懸掛廣告海報,一向是JR的一大特色,但山手線新車已取消了這種設計,取而代之是每卡車廂安裝了液晶體電視,播放新聞、廣告和列車消息,可謂科技進一步取代印刷品。 不過,JR方面表示,取消廣告海報只是試驗階段,若有顧客反對,會考慮回復昔日的模樣。 周三刊登 蔡俊傑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剛過去的星期日,中環、銅鑼灣和尖沙咀都比平日更墟冚(本來已經太墟冚),原因是來自日本熊本縣的吉祥物熊本熊,當日在街上與途人合照。相信有不少途人都不理會熊本熊是來自甚麼地方,或甚至不知道這隻「烏卒卒」的是甚麼動物,總之可愛就有理無理先合照,反正拍了又不會蝕底。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是日本人天生想法較天馬行空?還是全靠後天努力鑽研?他們創造出的角色,總是大受亞洲甚至全世界人歡迎。而代表都府縣市的吉祥物,無疑是一門宣傳策略,先以可愛外表吸引外界注意,然後引發大家了解吉祥物的出生地方,繼而前往旅遊。 日本在上星期舉行了一年一度的「ゆるキャラ」(吉祥物)選舉,結果2015年最優秀的吉祥物冠軍,是來自靜岡縣濱松市的「家康君」(圖),該吉祥物是參考日本大將軍德川家康的創作。至於熊本熊,就是2011年的冠軍得主。 吉祥物選舉屬全國性質,都府縣市均會派出代表參賽,可別小看這項選舉,都府縣市每年都有大量設計師努力創作,若作品獲選中成為代表出戰,絕對是一種光榮。早前在本欄曾提及過,日本有一吉祥物在街上宣傳時,遭狂徒圍毆以致損毀,行兇者被全國嚴厲指摘,最後要公開道歉才平息事件,可想而知,具代表性的吉祥物,對地區居民而言有多重要了。 吉祥物亦可反映日本人的團結心,當選的吉祥物,由原本有限度的知名度,發展至全國都認識,當中過程,猶如國際品牌的宣傳手法,印刷品、電視廣告、YouTube、商品及出席大小活動等,足跡遍布全國甚至海外,簡直是無孔不入。龐大經濟收益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如果沒有「為自己地方爭口氣」的決心,恐怕亦難以達到最佳效果。 日本的年長一輩常指摘年輕人無能(香港亦然),但實際上他們有創意,只要有機會,作品隨時會大受歡迎。香港呢?當然也不乏創意之士,而且各區均有不同的獨特氣氛文化,如果舉辦「香港吉祥物選舉」又如何?想到這裡,腦海突然閃過銅鑼灣陳浩男、旺角咖喱魚蛋人,還有北角雞蛋仔君......再想一想,將人家的一套搬字過紙,本身就已經很無創意了......還是當我無講過吧。 周三刊登 蔡俊傑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早前到日本探望朋友,其中兩位是在當地生活的香港人,一位是大學生,另一位則是打工族IT人。 這位大學生在日本生活已有3年多時間,最近頻頻叫苦,「搵工不易,工作機會都被內地人搶了,原因是我的普通話不及他們流利。另外,內地旅客在日本猶如大豪客一樣,服飾、電器和藥房連鎖店都為他們增設普通話廣播,比起我初到日本時,變化實在太大。幸好,我找到一份每日返5個小時的電器店part time工作。」 的確,我到日本的大型電器連鎖店時,發覺起碼有八成顧客都是講普通話的,而至少有一半店員,亦懂得用普通話作簡單溝通。「內地人很嘈吵,店長看不過眼,但睇在生意份上,不可得罪這班豪客。」朋友在大學主修社會學系,他指現任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政府「好勁」,甫上場,已令東京都有錢賺。 「我的大學講師指,安倍令東京都增添了一種語言:普通話,這令內地人倍感親切,加上愛日本貨,內地人出外旅行,自然愛選擇到東京。估計,待日本經濟復甦,安倍就會改變策略,不會讓大量內地旅客入境,只不過,似乎安倍在短期內不會輕舉妄動,事關大阪府的經濟暫時未見起色。」 這位朋友頻頻「呻」在日本生活艱難,其實,哪裡的生活是輕鬆?正所謂有苦自己知,香港的生活也不見得容易應付。至於學成之後會否回港?他堅決表示:「不會了,在日本定居是我的夢想,香港實在太亂。現在首先要做的,是與大學老師混熟一點,希望他們會幫我找到工作。」 至於在日本工作已十多年的IT朋友,雖暫時未至於堅決回港發展,但留在日本的心態已開始動搖。「十多年前在日本打工,時薪800日圓,十多年後的今日,時薪為900至1,000日圓,加幅簡直『驚人』。」IT朋友的月薪有20%要付保險金,加上租金,想儲錢,根本沒可能。「我已經四十幾歲了,都想結婚,但日本女人愈來愈向錢看,就算結識到年輕女生,始終無法很深入的溝通;中年女人呢?除非我很富有,否則她們不會考慮。最理想當然是『公一份婆一份』,這樣我就會長留日本。」 看過我兩位朋友的心聲,如果有機會,你還會選擇到日本生活嗎?周三刊登 蔡俊傑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日本近來的熱話,除了臨近冬季但氣溫仍徘徊在20度之外,還有婚姻問題。是的,婚姻問題經常會成為熱話,而近來特別多人談論的原因,是因為實在有太多藝人公布婚訊了,例如「男神」福山雅治和「女神」堀北真希分別宣布結婚,已震驚了整個日本藝能界。 我朋友在日本雜誌社工作,近日他要負責採訪一篇關於婚姻失敗的專題報道,這類報道,並非自說自話就可以交貨,自然需要訪問已婚和離婚人士。朋友採訪後的結論是:唔結好過結!「我訪問了100人,當中包括已婚和離婚的男女,有80人表明後悔結婚,他們紛紛認為,求婚一刻的確很感動,但冷靜過後,才發現被情感蒙蔽了,可惜當時已成定局,由於悔婚在日本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唯有結了再算。」 亦有被訪者表示,雖然經歷過同居階段,彼此已知對方的生活習慣,亦早料到婚前婚後會是兩回事,卻沒料到,有了名份之後,雙方的態度會極速改變,「例如做家務,同居時,兩人會互相幫助,但婚後,變成了女方的專責事務,難免會有怨言,男方則會理直氣壯說『我只是偶爾不幫助吧!別那麼多怨言好嗎?你已為人妻,這不是你應負的責任嗎?』」有已經離婚的被訪者稱,有時在家中與伴侶相對無言,那種感覺,比起拍拖時被拋棄更難受,既然人生漫長,想通了,便明白分開是無可避免的事。 究竟甚麼問題會導致離婚?朋友指出,在採訪過程中,沒有一位被訪者是由於第三者介入而離婚,反而外人眼中的小問題,往往成為離婚導火線。例如妻子每當遇上問題,總會首先向親友傾訴,有被訪男士表示:「我經常問她有甚麼不滿,她從不透露,原來她已將事情告訴其他人,不是應該先跟我商量嗎?外人可以解決嗎?」 朋友總結,婚姻失敗的男女,通常問題都源於人生價值觀有別,未來日子的方向?怎樣計劃自己和另一半的生活?生BB抑或二人世界?有些人會見步行步,有些則會好好計劃,但萬一想法出現分歧,隨時會導致分手收場。 談情說愛是一門學問,共同生活則是更高層次,除了互相體諒,兩人能否一起白頭到老,或許都要靠一點點運氣。(待續) 周三刊登 蔡俊傑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早前Uber接載服務引來話題不斷,至今依然議論紛紛,當中大多數人都會提到乘搭的士時遇過的不快經歷,例如司機拒載、濫收車資等問題。其中前者我感受最深,事關我已記不起被拒載過多少次了,今時今日仍抱持這種服務態度,絕對要不得。 當然,不可以一竹篙打一船人,有很多的士司機大佬是抵讚的,乘客上車後,一句:「請問去邊度?」或者「先生,你好!」感覺已經大不同。有些司機甚至會當乘客如朋友般傾偈,曾經一次,我遇上這樣一位司機,「唉!太太唔舒服,囝囝又病咗,都係快啲收工返屋企睇下佢哋。咦?你結咗婚未呀?」通常我都會「講兩嘴」,有時傾開會幾好傾的。不過,當日我心情麻麻,回答時一句起兩句止,司機亦好醒目(或者無癮啦),立即收聲。 日本人比較冷漠,工作上,輩份分得清清楚楚,服務行業上,更加堅守「顧客永遠是對的」。日本的士司機甚少與乘客傾偈,一來為了專注駕駛,二來是不會打擾乘客。乘客問一句,司機才答一句,兩者甚少會有交流。之不過,最近情況似乎有變,有一項調查指出,的士司機與乘客的關係,不再如以往般疏離,司機比以前主動,會打開話匣子,「今日天氣不錯呢」、「今日特別塞車」等,往往成為與乘客傾偈的開場白。 而最多與司機談話的乘客年齡層為40歲左右,尤其女乘客較多,話題則離不開家庭和子女。調查指原因是這班女乘客的丈夫,沒耐性聽她們訴苦,她們又不想與友人分享,認為會失禮於人前,苦無傾訴對象,唯有向不認識的人吐苦水,較有安全感之餘,亦可以發洩下。另外,原來有很多二十多歲的男乘客,會樂意跟的士司機談話,因為他們認為,司機的人生道理和工作情況,對他們而言是很大的得著。 曾經一次在日本乘搭的士,司機大約50歲,我上車後,他就問我是否香港人,「因為我曾經在香港工作,所以分辨到香港人、台灣人和中國人。我問:「你單憑外表就分得出?」他答:「中國人較為粗獷一點,台灣人較為傻氣一點,香港人較為醒目一點。」之後,他又談談自己的家庭事,約20分鐘的車程,很快便到達目的地。落車前,他更向我推介拉麵店和麵包店,有如導遊一樣。當時,我甚至妄想他不會收取車資......當然無可能啦! 周三刊登 蔡俊傑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每晚扭開電視睇日本直播節目,經常亮相的並非電影明星、歌手或者政界人物,而是主持人Matsuko及有吉弘行。何許人?前者是「女裝家」(男扮女裝);後者則是搞笑藝人,兩人的相同之處,是非常「毒舌」。 毒舌之意,是說話啜核,略帶攻擊性,言之有理,每每令人非常氣憤,卻又不能反駁。日本人認為,有高智商的人,才會擁有毒舌之技。打個比喻,一個飲食節目,被訪者試食後,往往回答一句「好好味」,但毒舌之人不會為討好電視台或食店而講「好好味」,若不合口味,他們會說:「並非傳聞中所形容的美味」,或甚至直截了當說:「好難食」。現今日本人最愛聽這類毒舌的真心話,所以電視台就算冒著得失客戶的危險,也要邀請兩位毒舌主持節目。 Matsuko是同性戀者,曾表明非常愛慕男性的「力量」和「佬味」。曾是木村拓哉同學的他,畢業後取得美容師資格,卻沒有在美容界發展,反而當上雜誌記者,及後更成為專欄作家。廿幾歲時,他以別名Matsuko推出著作,並以男扮女裝的形象現身幕前,隨即惹來外界注目。Matsuko受歡迎的另一原因,是2007年宣布競逐議員,他與當時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為了同性戀合法化問題而鬧得全國哄動。 若一向有留意日本藝能界消息,都應該聽過有吉弘行這個大名,他是曾經紅遍全國的組合「猿岩石」成員。96年節目《前進!電波少年》中兩位窮小子由香港走遍全世界的歷程,他正是其中一位。有吉在個人著作《我的個性並不差》中憶述,2005年後,「電波少年」熱潮減退,當時沒有工作,前路茫茫,身家只得數十日圓,全靠前輩們接濟才能過活。當時他不斷留意外界資訊:世界新聞、日本政治和生活訊息等,並向前輩們學習不同的說話技巧,後來電視台為他開設節目,令他終於有機會發揮所長,成為現時當地最紅的毒舌主持。 Matsuko和有吉都是其貌不揚的日本藝人,不過,論地位卻勝過不少當紅主持和藝人,因為他們均擁有一種不怕死的性格。日本人講求尊師重道,說話時更要小心翼翼,稍為失言,在藝能界隨時會「被消失」。Matsuko和有吉走紅,正好反映現今日本藝能界的傳統觀念已開始改變,尤其網上世界盛行,電視節目內容仍封建保守,只會走上末路,要回復昔日光輝,敢言的人是不可缺少的。周三刊登 蔡俊傑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為人父母,當然會盡心盡力照顧子女。回想八、九十年代,養育兒女無疑較容易,對父母在財政上的負擔亦不會太大,但今時今日,關於小朋友的生活費愈來愈高昂,單是教育方面,已令父母非常頭痛。 我身邊不乏有兒女的朋友,自小朋友出世開始,就已經操心,「怎樣為他們找到好學校?入學前需要參加哪些課程?補習班呢?興趣班呢?」公立學校要錢,私校更加要錢,所謂高人一等的名校,就算肯花錢都未必可以入讀,幼稚園和小學已經夠麻煩,還未計中學和大學……朋友稱:「囡囡一出世,我已經著手找入學資料,現在報名入讀學校難度很高,除了搜集資料,又要請教朋友入學門路,更要擔心財政方面的問題。」 早前,常聽聞養育小朋友長大成人,起碼要花400萬元,聽落似乎很誇張,但只要稍為計一計數,數目的確差不多。日本文部科學省及國民生活金融公庫最近進行了一項調查,顯示若小朋友就讀公立幼稚園整個課程,父母付出的學費平均為5萬港元左右;入讀私立幼稚園的話,學費則約11萬港元。到了小學階段,公立小學是13萬港元,私立小學則是55萬港元。父母捱過了子女的小學階段後,就可以輕鬆一點了,事關子女踏入中學後,就可以做兼職幫補學費。故此,子女的公立中學學費,反而減至約9萬港元,私立中學要26萬港元。而國立大學的學費約54萬港元,私立為73萬港元左右。 關於子女教育費,受訪父母持不同意見,有些表示,原本只想生小朋友,卻忽略了長遠打算,以致加重財政負擔;有些則認為,子女成長是他們的賺錢原動力,就算辛苦一點都值得。 養育子女,自然離不開考慮金錢問題,其實還有另一個重點:大家居住的地方,是否適合子女健康快樂地成長呢?現在的香港,是一處好地方嗎?抑或,將來打算移民呢?周三刊登 蔡俊傑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上月,位於日本四國西北的愛媛縣,發生了一宗襲擊事件,一名少女扮演代表當地的卡通人物タルト人(Tarte),在街上宣傳時遭數名男子襲擊,幸而少女只受輕傷,沒有大礙。事件經愛媛縣電視台報道後,引起全國關注,警方亦大為緊張,正通緝疑犯。不過,疑犯及後致電Tarte的製作公司道歉,並表示會賠償一切損失。 案件導致扮演Tarte的少女受輕傷,公仔服損毀,其實不算嚴重,表面上也稱不上是嚴重大案,但在日本人心目中,卻是一件傷害心靈甚至危害國家的大事件。事關日本國內各地區的代表人物角色,均是國家的象徵,雖未至於神聖不可侵,但絕對要尊重,不應受到言語或行動上的侵犯。Tarte被毀,意味著犯案者不尊重國家,漠視國民,猶如叛國者。 另一方面,日本人往往視這些具代表性的卡通人物為「心靈雞湯」,用作治療心靈上的傷口,萬一卡通人物被毀,就會令他們的心靈沒有依靠。上星期,Tarte終於修復成功,再次走到街上與群眾打招呼,從電視畫面可見,Tarte在愛媛縣簡直是巨星,落街與民同樂,大批群眾紛紛舉起手機不停拍照。有被訪者表示,Tarte「傷愈後」再次出現,猶如為愛媛縣市民打了一口強心針,更奉勸大家要好好愛護Tarte,不要再做出傷害「她」的事情。 單看造型,大家可知道Tarte是甚麼嗎?其實Tarte是一種洋果子,出自一位出生於愛媛縣的設計師手筆,他將Tarte畫成一件蛋卷,甫出現,立即大受愛媛縣居民歡迎,成為了當地的代表,在縣內的人氣更直逼熊本熊。 香港沒有如愛媛縣Tarte的代表卡通人物出現,但亦有不少港人依靠這些角色來治療心靈。我接觸過兩位分別迷上Hello Kitty和Monchhichi的香港女生,愛上Hello Kitty的一位,走訪過二十多個國家,其中一個目的,是為了搜羅不同國家版本的Hello Kitty產品,放在家中收藏。她形容,閒時好好欣賞珍藏,緊張的心情自然會放鬆起來。 另一位女生,甚至將Monchhichi視為知己,發生任何事都會向Monchhichi傾訴,無論留在家中,抑或外出用膳、工作、逛街等,總之任何時候都要Monchhichi陪伴在側。雖然似乎有點病態,但既然能夠慰藉心靈,又不會對其他人造成影響,也不失為好方法。 周三刊登 蔡俊傑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人生甚麼時間是最享受?我問10位朋友,他們的答案出乎意料是午睡時間。「一星期返工至少5日,每朝早起床梳洗換衫趕車返公司,這個過程已令我透不過氣。若前一晚睡眠充足,還捱得住,萬一遇著失眠就大件事了。所以,假日一定要睡過夠,尤其午睡,實在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 美國有專家話,人的生理時鐘由凌晨3時至5時,以及中午過後的時間,睡意會特別強烈,如果能夠小睡片刻,頭腦會格外清醒。但假如午睡超過20分鐘,卻會因「瞓太多」而變得反應遲鈍。都市人,才不理午睡多少時間最好,有無時間睡才是重點。我都愛午睡,但每次都會發噩夢扎醒,我為此詢問修讀過心靈學的朋友,他認為我「諗太多」,以致未能達至深層睡眠。 最近日本有一項關於午睡的調查,抽樣訪問了全國國民的假日午睡習慣,結果發現,北海道及福岡縣是最多人有午睡習慣的地方,原因是兩地的市民較為悠閒。至於午睡最多的年齡層,則是介乎20至29歲的年輕人,因為他們沒有固定工作,有的是時間。 有日本心理專家指出,午睡並非壞事,但沒有全職工作的一族,在假日外出增加動力,總好過用來睡覺增加惰性。為何二十多歲的日本年輕人,反而比40歲的中年人士較多午睡?自然與生活規律有關。中年人工作應酬比年輕一族多,但他們必定會在凌晨1時前睡覺,每日都有6至8個小時休息;年輕人呢?就算毋須應酬,都會玩電腦至凌晨3、4點,最多睡5個小時就上班,日積月累之下,根本睡不夠 ,故此他們在假日黃金時間,寧願足不出戶留在家中午睡。調查得出的另一結論,就是二十多歲的女士,比同齡男士更愛午睡,因為她們知道,只要有足夠休息,皮膚才能保養得宜。 調查的被訪者中,人夫、人妻、為人父母的都愛午睡,當中以後者為甚,日本小孩比香港小朋友好不了多少,幼稚園程度已開始接觸課外活動,可是,日本家庭並非如香港般,大部分小孩均有傭人照顧,親自看守子女的日本父母,勞心勞力,體力透支,所以會把握難得機會,好好享受午睡。 周三刊登 蔡俊傑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