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八公 - 蔡俊傑
2010-09-03

在日本已有數百年歷史的吹水飲酒勝地居酒屋,於七十年代是女人禁地,就算是一行數人找地方暢飲,女士們也不會踏足,因傳統遺留下來的觀念,那是專為男士而設,加上多男人的地方,環境總是有點「立立亂」,故此當時的居酒屋,甚少女性幫襯。 到了八十年代,居酒屋大行其道,在集團式管理下,連鎖式的居酒屋在全國發展,店內裝潢不再剛強味重,改為燈光偏向柔和,整體上亦乾淨不少,因而令女性顧客數目大大增加,加上當地男女地位的差距日漸拉近,居酒屋已不再是只有男人才可踏足的地方了。 直至近年,情況再度有變,而今次變化,更可能令女士們對居酒屋再次卻步。 各位遊日本時,可能都幫襯過居酒屋,女侍應位位都穿上整齊制服,招呼客人,但最近有不少居酒屋的女侍應,所穿著的制服款式卻愈來愈性感,令客人恍如置身夜總會一樣。日本人稱呼這類型的居酒屋為「Sexy居酒屋」,又或者「Girls居酒屋」。 由於正規的居酒屋市場,早已被大集團佔據,部分規模較小的居酒屋,為了生存,唯有改變形象大玩噱頭,找來一班年輕貌美的少女,穿上低胸超短裙,甚至T-back等性感制服招呼客人,又在假日舉行特備節目,由性感侍應表演歌舞助興。至於店內裝修,亦不再是傳統的木製家具,改為採用雲石枱及真皮梳化,簡直是一間「居酒night club」。 此舉無疑是鋌而走險,不惜失去女性顧客,將居酒屋性感化。食物方面,「Sexy居酒屋」亦花了不少心思,例如大阪燒會用上茄汁畫上心型圖案,並寫上一個「愛」字,此舉是仿效秋葉原一帶的女僕café招數。 據悉,雖然投資這類「Sexy居酒屋」的數目倒不少,但收費卻與正規的居酒屋大同小異,每款菜式平均約400日圓(約36港元),以現時日本的經濟情況,以及國民的消費能力而言,是絕對可以接受的。目前這類「Sexy居酒屋」的數量正不斷增加,新宿固然是重地,上野、神田等地也有不少,令人意外的是,就連高級消費地區六本木,亦有很多「Sexy居酒屋」駐紮,能夠在這個消費指標地點立足,足證「Sexy居酒屋」已有一定捧場客。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2010-09-02

本地龍頭電視台與四大唱片公司因歌曲版稅問題交惡,拒播被封殺歌手的歌曲,亮相宣傳更是癡心妄想,令被封殺的歌手唯有轉移陣地,到收視率較低的電視台出現。今次事件,受害者除了唱片公司、電視台、歌手及樂迷之外,亦直接令香港樂壇跌落深淵。 並非刻意凸顯外國的月光特別圓,但外國娛樂圈確實有其可取和值得學習之處。目前日本娛樂事業正處於火深火熱之中,劇集收視、唱片銷量愈來愈差,最近更盛傳有電視台為了打擊同業對手,正計劃與一班頂級藝人及歌手簽約,限制他們到其他電視台亮相。不過,日本各大傳媒一致認為,假如傳聞屬實,只會令部分一向沒有藝人及歌手撐場的電視台更難生存,骨牌效應之下,令日本的娛樂事業加速滅亡。 日本娛樂圈的制度,是藝人和歌手不會只跟某一間電視台簽死約,故此他們可以為不同的電視台演出,例如藝人可一邊為富士電視台拍劇,同時一邊為朝日電視台演出綜藝節目,所以經常有「自己打自己」的情況出現。歌手亦如是,新歌一出,就會為各電視台的音樂節目擔任嘉賓,歌曲的播放率亦因而大大增加,這種做法,絕對合乎各方利益。 當然,就算日本電視台的制度如何公平,也會有「大台」及「細台」之分,撇除收費電視,日本目前主要有8個免費電視台供觀眾選擇,包括富士(圖)、NHK、日本、TBS、朝日及東京台等,當中富士台屬龍頭大台,所推出的綜合及音樂節目甚具質素,劇集就更加是焦點,經典劇《悠長假期》正是富士台的出品。由於收視率長期高企,故該台能吸引一眾頂級藝人和歌手爭住亮相,木村拓哉拍攝富士台劇集數目之多,已差不多成為該台的標誌。另一大台TBS近年製作的劇集質素也提升不少,收視率亦直逼富士台的作品。至於國營電視台NHK的大河劇,例如福山雅治主演的《龍馬傳》,也有非常多的捧場客。至於音樂節目,就以香港人也甚為熟悉的朝日台Music Station最有地位,該節目由1986年起播出至今,依然大受歡迎,一眾歌手視登上此節目為光榮之事。 對於電視台而言,能夠一台獨大固然最好,但在觀眾心目中,電視台沒有競爭對手,就會變得懶散,沒有創意,沒有質素,抄得就抄的作品自然隨之而來,只要看看香港所謂的龍頭大台,就一清二楚。 蔡俊傑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2010-08-31

論手提電話的使用量,香港在世界上可算是數一數二,非正式統計,平均每人起碼有兩部手機。而身為手機王國的日本,亦不輸蝕,目前當地全國已有超過85%國民擁有手機,原因是手機價格愈來愈便宜,而且功能又愈來愈多。而當地手機用戶的年齡層比例,固然以年輕一輩及中年人士最多,但原來長者數目也不少,早前,各電訊公司及手機生產商就為了爭奪長者手機市場而開戰,紛紛推出多款專為長者而設的手機及合約優惠,其中一款手機的鍵盤上,印有比一般手機大的數字,好讓視力較差的長者能看得清清楚楚。此外,該手機亦沒有多餘的功能,避免老人家按錯掣,無法重回主頁打電話。另外,手機的外形亦非常堅固,就算跌落地,也不容易破爛,總之務求令長者用得安心,沒有後顧之憂。   中年人士是最多手機用戶的年齡層面,無論是已婚抑或單身,都視手機為伴侶的化身。已婚的,為了生計早出晚歸,根本難有時間與另一半交流,手機便正好大派用場,一、兩句問候「吃飯未?」、「我愛你」,已經是百忙中最好的「溫馨禮物」。   至於單身的,則毋須四出尋找朋友陪伴,亦可從手機中尋找樂趣,例如利用手機到電子圖書公司,下載林林總總的小說,透過閱讀消磨時間。   近年,很多人都愛用手機收看電視節目,就算沒有時間安坐家中收看心愛的劇集,也可以預校時間錄影,或甚至趁乘搭JR時,直接收看直播。同時,電視台亦看中手機收看電視節目的商機,於是不時推出經典劇集例如《悠長假期》、《同一屋簷下》等手機版,用戶只需每月繳付約30港元的費用,就可以不受時間限制,收看整套劇集。   手機早已是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對手機非常倚賴,故此當地坊間有一句說話:「有手機好過有伴侶」,藉此諷刺這班手機狂迷。其實,他們並非真正迷上手機功能,只視手機為尋找樂趣的工具,排除寂寞。反觀香港雖然亦有不少手機迷,但他們只愛功能,比日本人清晰得多。   順帶一提,雖然iPhone夠潮又被年輕人視為「生活態度」,不過,日本人始終對本土貨情有獨鍾,因此iPhone在當地的銷量亦較差。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2010-08-24

日本傳媒最近發表了一項調查報告,指出在東京都內年齡介乎20至25歲有飼養貓狗的人士,每月花在寵物身上的費用,大約為1.6萬日圓,即大概1,460港元。這個數目對於香港人而言,應該稱不上非常昂貴,但以日本年輕男女的平均月薪只有十多萬日圓,卻肯定頗為吃力,須知道,這個使費並不包括寵物的醫療費用,萬一貓狗感頭暈身熱要幫襯獸醫,隨時又要花一大筆。難怪該報告指,花在一隻寵物的費用,等同養育一位10歲以下的小朋友。 當然,動物都有生命,不可以用金錢衡量,故此,這個調查只可反映出,日本人對貓狗的確寵愛有加。日本人愈來愈寂寞,早早已離開家人獨居,緣份未到,單身男女多的是,對愛情感絕望,無意結識伴侶的也大有人在,加上生活壓力難以釋放,唯有將感情投放到寵物身上,放工回家後,看到寵物擺動尾巴迎接,來個擁抱,才能感受到點點溫暖。 古時的日本人視貓狗為神靈,時至今日,不少日本家庭都有飼養貓貓,因為他們相信,貓貓可帶來運氣,而且具守護家人的能力。不過,也並非所有貓貓都受歡迎,所指的是流浪貓(街貓),因為數目實在不少,部分更會不請自來,在民居自出自入,甚至當作自己的居所,為免「家無寧日」,於是很多人都會在屋外圍牆擺放透明樽裝水,用意是透過陽光折射,阻嚇街貓逗留。 東京港區有一間貓café,愛心店主專門收留街貓,好讓街貓有安樂窩之餘,亦可吸引愛貓的顧客。此外,店主在café的環境設計亦花了不少心思,例如當中的一條長長透明樓梯,當貓貓行經時,樓下的顧客只要抬頭一看,就會見到貓貓可愛的肉球「腳板」。之後再經傳媒廣泛介紹,令該店成為最近熱爆當地的食店。此外,上野公園有3隻非常出名的街貓(圖),話說因為幾位有心人會每日定時帶備貓糧「供奉」,所以牠們一到中午時分,就會一齊出動等開飯,久而久之,便恍如成為了上野公園的代言人,而牠們亦見慣大場面,就算被途人圍觀拍照,依然故我,懶洋洋在公園內「攤抖」。各位有機會到上野公園,不妨尋覓一下貓蹤。 至於狗狗,在日本人眼中,原本貓貓的地位較狗狗高,但隨著1934年「八千公」的感人事跡,及至導盲犬的真實故事,以及電訊公司Softbank電視廣告內的狗爸爸角色,令狗狗的形象逐步提升,加上狗狗的外形較容易打扮,故此近年養狗的人數亦不斷增加。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2010-08-23

/136



C觀點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廚神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