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覺得Pinot Noir配鴨是天下無敵,誰知原來有一家餐廳名為Pinot Duck,是專門的鴨食品專門店,當然是有Pinot Family的葡萄酒作配搭。 兩款汽泡酒都是Vaux 2012,一款"OKO"Brut是Pinot Blanc葡萄,酒體較柔軟,而另一款則是Pinot Blanc de Noir Brut,用的是Pinot Noir葡萄,較有骨幹及結構。兩款酒一起品嘗,兩款葡萄造出來的不難分別,配上烤鴨煙肉茶樹菇卷,這鴨煙肉比一般的煙肉味道更濃郁,配上淡香的茶樹菇,平衡香氣,十分合襯。 德國的Pinot Noir也相當有名,Stigler 2011 MAX Spatlese Trocken,具有濃濃的車厘子香氣加上了橡木桶陳年香氣,兩種香氣互相平衡,加上酒液溫和,非常舒坦。尤其配上那五香鹽酥鴨,外脆內軟,那軟滑與溫和的酒液產生共鳴,有獨特和諧之感。 還有另一Pinot Family成員──Pinot Meunier,這葡萄一般是在香檳區內用作釀造香檳汽泡酒,較少用作紅葡萄酒。與Pinot Noir比較,這瓶Jean Buscher 2012 Schwarzriesling Pinot Meunier,香氣較為含蓄,酒體較為Fruity及豐厚,值得一試。 甜品有陳皮焦糖燉蛋,有趣的是這燉蛋用上了鴨蛋,比用雞蛋去造更具濃郁的蛋香以及更加軟滑,但同時需要更高的技術。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Taylors──數十年前一個在悉尼的葡萄酒商人,因為醉心於法國波爾多的葡萄酒風格。為了追尋夢想,他在澳洲Clara Valley購入土地,由零開始種植葡萄及釀酒。期間,他發現土地帶有Terra Rossa的紅色石灰土層,非常適合種植Cabernet Sauvignon葡萄的土地。在建造葡萄園時,在岩層當中發現許多海馬化石,園主認為這些海馬是吉祥物,便以海馬為酒標。到今天,傳承到第三代,便以三隻海馬作為酒標,不知道到了第12代,酒標會否有12隻海馬呢? 他們的Taylors Estate汽泡酒,用上了Pinot Noir及Chardonnay NV,採用「香檳的傳統釀製方法」釀造,具備葡萄Yeasty香氣,結構十足,唯一與香檳有少許分別就是它含有較高剩餘糖分,使汽泡酒較容易入口。當中,這Jaraman Chardonnay 2014帶給我很大的驚喜,這款酒與一般的新世界Chardonnay不一樣,沒有經過第二次的Malolactic發酵,所以酸度維持較高及十分清爽,像Burgundy的白酒般優雅。 那Terra Ross土壤當然少不了種植Carbernet Sauvignon,有較為大眾化的Estate 2014及珍藏版的The Visionary 2009,兩款酒的風格都不似是新世界酒,反而有些舊世界的感覺,沒有太多的木桶陳化。 只用法國橡木桶陳化Cabernet Sauvignon,是他們的家訓。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一個香港品牌,怡園酒莊,在山西紮根多年,現在開始也在寧夏種植葡萄釀酒。實行兩地發展,種植多個葡萄品種,以增加產品。就像最近的新系列Tasya’s Reserve,是來自寧夏的Shiraz黑葡萄。一般的Shiraz都比較甜,又有些熟生果的香氣,而且帶有巧克力及黑胡椒的味,酒體較為豐富。如果在相對較涼的法國North Rhone區,香料、黑胡椒香氣較重。可能因為天氣較涼的關係,寧夏的Shiraz酒體不及澳洲的豐厚,帶有些青椒味,很有特色。 另外的一款是來自山西葡萄園的Marselan黑葡萄,這是一種近數十年的新品種,是Cabernet Sauvignon與Genache Noir葡萄作Crossing而成的,也適合於全天候的天氣種植,又能抵抗霉菌,屬較易種植的新產品,在法國南部的Languedoc廣泛種植,帶豐富果味。 還有一款是來自山東的Aglianico黑葡萄,這種葡萄源自意大利南部,特別在Taurasi地區享負盛名,其他的在Campania及Basilicata也有種植。這葡萄的特色是顏色較深,有巧克力、梅子香氣,而酸度、酒體及單寧都屬於較高,所以在意大利與北部的Barolo分庭抗禮,可想而知這葡萄的質素非常好。 這來自山面的Aglianico則較為溫文,沒有意大利的豐厚,也是一種獨特的出品。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對於喜愛葡萄酒及貪小便宜的我,最喜歡的是可以一次過嘗試不同年份酒的分別,是多麼有趣。但一次過嘗試16個不同的年份就有點吃不消的感覺,可能皆因自家功力不夠。 Penfolds的RWT(Red Winemaking Trial)系列,由首批的1997年至最新的2012年作比較品嘗,可以領略到因不同的天氣而產生不同的風格。又有些因為陳年較久而具有較熟成的特色,表露無遺。好像1998年的因為天氣較佳,所以酸度(TA是7.2g/L)及酒精度在14.5% abv,都是相對較高,感覺他還是個很年輕的巨人,還可以繼續沉睡陳年。 而1999年的,則因為天氣較冷,所以有明顯的savoury/meaty香氣,這是其他15年的酒都找不到的。而2011年的,酒體較年輕,fruit concentration很高,但喝下去的after taste很chalky及earthy,這也是無法在其他15年的酒都找到的,十分特別。 還要一提的,這16個年份用作陳年的皆是全新、或已用一年的法國Hogsheads(300公升)的橡木桶,所以陳年的規格大致相同。由此可見,較近的年份,果味相當濃厚。 相反,年份久遠的,果味則開始流失。換來的是木桶陳年的效應,即那些tertiary aroma,如cedar box等香氣則柔柔溢出,經陳年的單寧更顯露無遺,這真是多麼寶貴的一課。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Jura位於法國東部,法定葡萄是Pinot Noir、Chardonnay及較少為人知的Poulsard、Trousseau黑葡萄及白葡萄Savagnin。Jura內最重要的產地命名就是Arbois,所以大多見到的是Appellation Arbois Controlee,有兩種較為著名的酒。首先是Vin Jaune,一般稱為法國黃酒,做法其實與西班牙的Fino Sherry十分相似,只是沒有進行Fortified加烈程序,即加入高濃度烈酒用於停止發酵過程。 在採收了Savagnin葡萄之後及發酵成酒之後,酒便會注入木桶,但不注滿,使木桶內存有空氣。而當地空氣有一種Film-forming-yeast,當這物質與酒接觸,便會產生化學作用形成一面層,這面層會在兩至三年間消失。此時酒液便會與空氣接觸,進行Oxidation aging,因而這酒具有獨特香氣,有點像花雕酒。 另一種是Vin De Paille,又稱為Straw Wine,這暱稱源於葡萄放在稻草蓆上曬乾才去釀酒。水分大多已被曬乾,剩餘較高的糖分,釀造出來的酒是甜的,一般都會用Savagnin、Poulsard及Chardonnay來釀製,酒精度要達14.5%以上,木桶陳年時間亦需要3年或以上。這地區亦有釀製起泡酒,有用香檳釀造法一樣來釀造的Cremant,也有用其他方法釀造的,用作慶祝的起泡酒,一般稱之為Vin de Fete,而Fete就是慶祝的意思。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Grenache Noir這種葡萄在近幾十年在法國南部廣泛種植。一般的Grenache都帶有豐富的果味,帶有微甜,單寧則較為柔軟。同樣在法國南部的Tavel、Provence等地則用它來釀造Rose酒。其實Grenache上世紀60年代前在澳洲是最廣泛種植的,直至後來才被Shraiz代替,現在則集中在McLauren Vale及Barossa Valley種植。 喝過了一個位於Barossa Valley的酒莊Cirillo Estate,首先是Old Vine Grenache Rose 2011,我心目中理想的Rose酒是:首先顏色要柔和,而味道要較為Fruity,入口不要太Dry,因為太Dry的話,總覺得與柔和的「三文魚」色有點不配搭。 這款Rose酒,果味香氣豐富,入口較為圓潤,只因這酒的剩餘糖分(Residual Sugar)有20 gms/l。所以便覺得很舒暢,但這酒的顏色較我理想的較深,所以有口感之餘,視覺不足之感。只差一點點美中不足,可能這便是缺陷美吧! 跟住這兩款Vincent Grenache 2014及Old Vine Grenache 2010,雖然是有質量的分別,但風格是很接近,但與一般Grenache的風格截然不同,較高的酸度,中度酒體及中度的丹寧。這些都不是一般Grenache的風格,感覺在點像Brunello di Montalcino的高質Sangiovese一般。這高質素及另類的風格,如果是blind tasting,我一定舉手投降。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加拿大已有二百多年記載的釀造葡萄酒歷史。加拿大現時共分為四大酒區,包括Nova Scotia、Quebec、Ontario及British Columbia。但在九十年代與美國簽定貿易條約後才大力發展。而且因應需求,由釀造白酒轉到較多紅酒。大致可分為B.C.省以重分量的紅酒為主。而安大略省則出產Cool Climate(較為優雅)的白酒為主。 Nova Scotia也是以白酒為主。而加拿大的產地命名法(Appellation System)稱為Vinters Quality Alliance(VQA),在B.C.省及安大略省皆按此命名。B.C.省的稱BC VQA及安省的稱Ontario VQA,均需要100%使用當地種植的葡萄,再有細分範圍的Sub-appellation,好像安省於2005年在Niagara半島細分10個Sub-appellations,在Quebec釀造的Ice Cider,卻用了Protected Geegraphical Indication(IGP)來命名,但只限於Cider酒。 講到加拿大,當然不可不談Ice Wine。一般的都以用Vidal/Riesling白葡萄來釀造,而我卻較喜愛用黑葡萄Cabernet Franc來釀造,香氣較為複雜,但相信用這葡萄釀造的不算多。而Cool Climate的白酒,如Riesling及Chardonnay也是不錯。 紅酒方面,加拿大的Pinot Noir具有多種不同風格,很值得一試。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希臘的葡萄酒產地命名級PDO較為特別,分為兩個。 首先,OPE是在七十年代設立,當時因為希臘正盛行釀造甜酒,所以OPE大多是用Muscat及Mavrodaphne葡萄釀造的甜酒。 而另一個是OPAP,共有22個產區,包括所有紅、白、甜及氣泡酒。而另一個是地區級葡萄酒PGI,也分為兩個,TO是大多是採用非原生本地的葡萄釀造,而在希臘這TO是佔大多數。 另一個是OKP,是用Savatiano及Roditis葡萄釀造的,是很特別的叫Retsina酒。 試了幾款Panagiotopoulos酒莊的出品,第一款採用有機的Malagousia白葡萄2013,是Protecte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PGI Trifilia級別,話雖說PGI級是比PDO級為寬鬆,但也有一定的保證。這Malagousia帶有荔枝、柑桔及花香,而酸度較高,比帶有荔枝香氣的Gewurztraminer白葡萄酒更有活力,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另外的是有機的Merlot 2008及Cabernet Sauvignon 2008,也都是PGI Trifilia級別的,我較喜愛Cabernet Sauvignon的一款,沒有新世界的勁度,是較為Silky的風格,曾經用這酒與Lalande de Pomeral的酒作Blinding Tasting,結果是不相伯仲,可知道其優雅的感覺,但價錢只是約一半。希臘雖然有很悠長的釀酒歷史,現在都是被較大的幾家所壟斷,這些Boutique Winery是值得去走訪追尋的。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電郵:[email protected]
現在流行Wine Pairing Dinner,連會展內的Congress Plus也有舉辦。但選酒方面卻非常另類的法國南部產區Languedoc。這酒莊卻用心釀造創出特別的風格。三款白酒Moulin de Gassac Sauvignon blanc 2013,Pont de Gassac Blanc 2013及Mas de Daumas Gassac Blanc 2011,一般釀造白葡萄酒是先提取葡萄汁才發酵,但這三種白酒卻採用釀紅葡萄酒的相似方法,連葡萄皮浸泡一段短時間,稱為Skin Maceration,這會使葡萄皮內的複雜味道加在酒體內,使口感更為複雜。 第三款的Blanc 2011更使用釀造紅葡萄酒的Pump Over方法,這是因採用葡萄連皮發酵,當在大不銹鋼缸發酵時,葡萄皮會積在缸底令到發酵不平均,便需要在缸內加上一個泵,將在底的葡萄渣每隔一段時間泵到缸面,使發酵更為平均。但採用時要相當小心,用得恰當便會有複雜的Oxidizing特性,但如Pump Over過多的話,酒體便會氧化,這白酒的感覺使人驚喜。 到了紅酒的Rouge 2010,用了80% Cabernet Sauvignon,其餘20%卻混了多種葡萄,見到酒標有Grand Cru字樣,但記得這地區是沒有Grand Cru Classification。原來莊園少主人Baile Guibert覺得葡萄園的風土極佳,種出葡萄是達Grand Cru級的,所以便將這酒自稱為Grand Cru。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我眼中的Highland威士忌,總是變化多端,Style摸不著邊際,多種不同的Style都可以在Highland找到。就有如位處Highland的Glenmorangie。 我常常覺得她的Style好像Speyside的,直至與她的品牌大使Mr.Hamish Torrie談過,他當頭棒喝,Glenmorangie的Style當然是較輕柔,但是帶花香。而其他幾個Speyside的如Glenlivet、Glengrant都是輕柔得帶點Grassy香。 他告訴我原因是他們用了最高身的蒸餾器,便會有這個效果。他們今年也像以往的出了一次性的新款威士忌Tusail,這是蘇格蘭的土語,是「初始」的意思。他還告訴我這款酒採用數十年前常用的Maris Otter大麥品種,作為這款威士忌的原材料。 他還告訴我這Tusail的釀製方式與她的旗艦威士忌Original 10年的是大致相同,相比較之下,這Tusail酒體較為Earthy及厚實,為輕柔的Glenmoragie加添了些粗獷的感覺。 這新的Tusail與Original 10年陳化過程相若,都是約一半採用First fill及Second fill的Ex-Bourbon橡木桶陳年。First fill的帶有多一點雲尼拿、奶油的香甜味,而Second fill的則具有較多Spice香氣。 我常常以為Sherry Cask的才會有Spice香氣,原來Second fill的Ex-Bourbon桶也會有這結果,真是獲益良多。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電郵:[email protected]
再次談談坊間常常稱汽泡酒為香檳,大家可要知道可稱得上香檳葡萄汽泡酒是需要在法國香檳區內釀造。而且釀造品種更要用法定葡萄Pinot Noir、Meunier及Chardonnay(這三種葡萄佔了產值的99.7%)及剩下來的少數品種包括Arbane, Petit Meslier,Pinot Blanc及Pinot Gris。而且更要用特定釀造的方法,稱之為Méthode Champenoisex或Methode Traditionelle。法國香檳酒行業委員會(Comité Interprofessionnel du vin de Champagne(CIVC)),是香檳的法定機構,主要工作是推廣香檳及對香檳作技術研究。 在推廣方面,有傳統的網址www.champagne.fr,大家可以在這得到有關香檳的資訊,但是用了比較傳統的表達方式。最近CIVC推出了一個新網址及手機程式www.champagnecampus.com是較為互動的網頁,而且還有中文版本。讀者先要解答四條選擇題來鑑定自己的程度,之後便由一連串資料及題目,是遊戲方式表達,活潑有趣。我問CIVC秘書長Mr Vincent PERRIN推出這新網頁/Apps的原因,是否因為香檳遇到其他的汽泡酒圍攻,銷售有下降的趨勢,因而要爭取年輕人市場。 但Vincent回應指,香檳的對手強勁且種類繁多,除了不同種類的汽泡酒外,還有鮮花、首飾及鑽石等,更要加把勁推廣。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在BBR的網頁看到的Wine Vintage Chart,細看之下,在1989年的法國幾個大產酒區包括波爾多區的紅及白,布爾崗區的紅及白,香檳區、隆河區,羅亞河谷區及阿薩斯區,皆是由8分至10分滿分不等,可算是法國葡萄酒的豐收年。好奇心驅使下,在網上搜尋一些資料細看。找到一些有關當年波爾多的葡萄種植資料可作分享。 在1988年,冬天天氣溫和不太冷,至1989年春天濕潤,是種植葡萄的一個好開始。5月時的生長比正常時期快,已經開了花。當年的夏天天氣較熱及乾燥,8月底時,葡萄已經開始成熟,可以開始收割。但不是每一個莊園都開始收割,有些延至9月底,甚至10月中才開始收割,收成甚佳。要知道波爾多紅酒的主要葡萄是Cabernet Sauvignon及Merlot,Merlot較早熟,Cabernet Sauvignon較遲一點。 而波爾多左岸的酒莊以Cabernet Sauvignon為主,尤其是大家熟悉的「五大」,而右岸的則以Merlot為主,但當年他們卻在Cabernet Sauvignon未達到最佳成熟期就收割,所以當Merlot為主的會比Cabernet Sauvignon為主的出品更佳。在遙遠的波爾多,天公造美,雖然出了個「小意外」,但還不至對酒的質量有很大影響。但距離我們咫尺的國度,1989年「胡公去世」像是給了一個改變的希望,但是最終卻出了一個「大意外」,令我們一代人,不能忘懷這個年份。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Umani Ronchi位於意大利中部的Marche產區,種植Verdicchio白葡萄和Montepulciano黑葡萄。這Casal di Serra是Verdicchio dei Castelli di Jesi Doc,葡萄具中等的酸度,而具有一種獨特的禾稈草香,用了意大利炸海鮮拼盤Fritto Misto來配搭,那特別的禾稈草香與油炸食物很相配,我自己覺得,中等酸度的白酒配煮熟的海鮮最好。年前還在Abruzzo產區投資一個原本是DOC Montepulciano d' Abruzzo的葡萄園,最近升格成DOCG級別。最特別的是,他們將這個產區的與原本Marche產區Rosso Conero DOC種植的Montepulciano葡萄採用相同的釀酒技術及陳年方法,50% Second use法國橡木桶,50% 500公升的Second use大橡木桶陳年12個月,然後混合入樽,再陳化6個月才推出市場。一般的當然會釀造兩種不同風格的酒,去拉闊Product Range,但他們卻將這兩產品幾乎合而為一。但可以這樣嘗試真是難得,Jorio 2012是Mortepulciano d'Aruzzo,我覺得果味較多,及Body較重,而另外在Marche區San Lorenzo,Conero 2012的酒體堅實,較有結構,很明顯這葡萄園的天氣較為清涼。我較喜愛這San Lorenzo。 另外,要提一提他們大多用Second use的木桶陳年,不是為了省成本,而是不想過多的木桶效應而蓋了Montepulciano的應有的果香特性啊!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從報章看到,中國釀酒葡萄種植面積於2014年已超越法國,僅次於西班牙,成為世界第二大釀酒葡萄點。但中國的葡萄酒年產量僅11億升,遠遠落後於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等的超過了40億升。 這意味著中國的產酒技術及開發,是有待改善。但另一方面來看,中國的市場實在龐大,內地酒商已大力開發種植地。但根據波爾多葡萄酒業公會統計,2014年波爾多葡萄酒出口中國大陸和香港的總量下降9%,出口總額下降17%。近期已有300多個中國的葡萄酒進口商破產。 從另一方面,中國對投資外國酒莊卻沒有減少,自2008年,中國人投資了首個波爾多酒莊後,不經不覺,現已在波爾多投資逾過一百個,成為波爾多最大的海外投資者,連藝人趙薇也花了四千多萬元購入了波爾多的Chateau Monlot。但中國投資者投資酒莊,把葡萄酒運回內地銷售,他們是否已得到先機,或知道一些關稅放寬的風聲?皆因這風已常在吹,但沒有實在的消息。倘若落實減關稅的話,相信受最大影響的是香港的進口商。 要使進口商經香港入口葡萄酒,就只剩下防偽及質量保證的最後一道城牆,香港品質保證局的Wine Registration Scheme是一個重要的好開始,只希望香港有關方面要好好運用這道城牆呀!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Bottega這個字,若打在Search engine上,出現了一個名牌手袋的品牌。我相信他們與酒應沒有任何直接關係。但他們的設計卻各有千秋。Bottega幾款的sparkling wine的酒樽均是鍍上了金、粉紅金及玫瑰金色,美得令人難忘。這品牌原來還有很多種類,其中Valpolicella出產的葡萄酒。是位於意大利最大的Veneto產酒品。主要由三種本土法定葡萄Corvina、Molinara和Rondinella釀造而成。 Corvina是主要葡萄,較高的酸度、低單寧及具苦杏仁的香味。Molinara也有較高的酸度,而Rondinella則具有甘草香味。這RIPASSO VALPOLICELLA DOC BOTTEGA是在釀酒過程中加入風乾過、釀製Amarone的葡萄渣重新發酵多一次,來增強口味和果香,使酒體更加濃郁,有近似Amarone的風味,但價錢平得多。跟住的是IL VINO DEGLI DEI AMARONE DOCG及AMARONE PRÊT-À-PORTER,Amarone都是在特別的房間內把葡萄風乾壓榨出的葡萄汁釀造而成。風乾過程將葡萄汁濃縮,釀造出酒身強勁,風味獨特。 負責人Mr. Bottega說:為了保留果香,大多數Amarone都用舊橡木桶陳年。Amarone通常帶有甘草、苦杏仁和煙草的香味,可能因為其單寧不太強勁,在年輕時飲用也覺可愛,但陳年後風味更好。這PRÊT-À-PORTER的酒標還是用真皮製的。令人難忘。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