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對葡萄酒的喜愛程度大多只專注於品紅酒,提起品嘗甜白酒、或用其配餐,大多數人都說不。但其實大家有否發覺到在吃飯盒時,都不期然配上的檸茶、奶茶、咖啡皆是甜的,但大家未有抗拒,那為何又對甜白酒配餐說不呢?波爾多除了出產著名的紅酒,甜白酒也有很悠久的歷史。 它共有十個產地命名,包括最著名的Sauternes、Barsac等。這十個地區的主要法定葡萄的種植比例約80% Semillon、15% Sauvignon Blanc及5% Muscadelle。甜白酒中有一款取名貴腐葡萄酒,叫noble rot。它需要在獨特的天氣之下,早上要有大霧氣,使到有一種獨特的霉菌依附在葡萄表面,而Semillon則最容易被這霉菌依附,葡萄皮變得脆薄,霉菌有葡萄內產生化學變化及抽乾水分,使葡萄的糖分更加濃縮,及具有特別的香氣如蜜糖、芒果及杏脯乾等香氣。 而下午要出太陽把霉菌控制,到另一天早上又再重複,久而久之,葡萄便變乾,所以產量比一般葡萄酒少50%,而且葡萄被霉菌入侵的程度是每一串、每一粒也不一樣,所以採摘時更要花人手及時間,在一公頃葡萄田的採摘成本,用機械採收需約250歐羅,用人手採摘需約650歐元,而用人手採摘這貴腐葡萄需約2,000歐元,產量少及成本高,所以又稱為「黃金酒」實在貼切。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酒體的流動及香氣的散發,都是屬於流體力學的範疇,相當深澀。一般來說,葡萄酒杯都是鬱金香型,Bordeaux杯身形較大,杯口也較大,用作儲存及散發更多香氣。而Burgundy的,大得像球型的金魚缸,Burgundy酒香較淡淡然,所以需要更大空間來儲存香氣。 現在C&S酒杯,出了兩個不同系列,首款是Reveal up系列。雖然也是鬱金香形狀,但杯口與杯肚的比例較大,用作較多儲氣。杯肚則呈現角狀,當酒液在這角狀的杯內轉動時,會產生較大的漩渦及浪花,來增加與空氣的接觸,所以這款是較適合用在品嘗較年輕的酒,需要較多空氣作Breathing之用。 而另一款是Arc Grands Cepages系列,形狀卻是完全不一樣,這比一般酒杯更呈球型。這樣可以使酒液在杯內流轉得非常暢順,是較適合用在較為熟成的,不需要太多Breathing的酒。我用了Reveal up杯與傳統的鬱金香形杯,用了Vacqueyras 的酒作比較,這酒包含了Grenache、Syrah、Mourvèdre、Carignan葡萄,用Reveal up系列的Grenache的果香會散發得較快、較多,而傳統的杯,則Mourvèdre、Carignan的savoury及Syrah的黑胡椒香則較明顯。 原來果香的molecular weight是比savoury,黑椒的molecular weight較輕,所以Reveal up系列也可以把果香較強的酒散發得淋漓盡致。 譚子健~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電郵:[email protected]
不知道為何Sauvignon blanc翻譯作「長相思」,究竟從哪天起與感情掀起關係?這白葡萄廣泛在波爾多種植作混釀,而在法國的另一處Loire Valley也很多見。而新世界方面,最為人所共知的是新西蘭的Marlborough區。這葡萄的特性是高酸度,很有活力,帶有草香及番石榴香氣。而在較暖的天氣中種植,則帶有桃香。大多都是在年輕時飲用,享受其果香及高酸度的跳躍動力。而在Marlborough區內聞名的Sauvignon blanc出品的Cloudy Bay,近年出品的都是在提取葡萄汁之後,90%注入不銹鋼缸內發酵,其餘10%便會注入舊橡木桶發酵。不銹鋼缸內發酵是要保持新鮮,凸顯果香及高酸度。其餘的在木桶內發酵,相信是想增加酒體的複雜性,以取其清爽之中帶點複雜的感覺。不再是簡單的高酸度活潑的感覺。除此之外,它還有一個系列叫Cloudy Bay Tekoko,其釀造方法是與先前的有所不同。在提取汁液之後,約90%注入舊的曾釀製過Chardonnay葡萄酒的橡木桶,餘下的8%則用新橡木桶發酵。不加人造酵母,只選用各地方空氣中特有的野生酵母發酵,過程較長,達八個月之久,而且更以Malolactic發酵來降酸及增加口感的厚度。 所以這Tekoko與原本的Cloudy Bay的特性完全不同,增加了木桶的特性在單一方面的果香特性,令酒體更加複雜及加厚酒體,完全是另一選擇。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對於我來說,香檳真是又愛又恨,愛者當然喜愛,而恨,全因她昂貴,而且還不能像紅酒一樣可以慢慢嘆。 她是要在最佳時候(7至8℃)時品嘗,所以要求極高。我對飲香檳的要求,酸度要高,但不能有Sharp的感覺,要果味充足,可是不要甜,還有氣泡要細,及夠持久。 最近嘗了Besserat的Blanc de Blanc(白中白)香檳,即是只用白葡萄釀造的,發覺她全部符合我對香檳的要求。這香檳的釀造的時候採用沒有經過果酸釀的二次發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來保持酸度,一般香檳的陳年規格是一年多,但這香檳是連酵母陳化五年,而封蓋後再多陳年一年才推出,她用了陳年時間來把酸度圓潤化。這樣多花的陳年時間,還多帶了一些陳年的香氣特色。還有這Blanc de Blanc所採用的Chardonnay葡萄富果香,把酸度托住,帶出酸與果的平衡。 至於氣泡愈細愈長,是需要時間與酵母陳年才會出現這個效果,還有一般香檳的壓力規格是5至6Bar,而這香檳卻只有4.5Bar,較一般香檳氣壓為低,便可以提供較細小的氣泡。還有,原來愈少糖分,也可以為香檳提供較小體積的氣泡。氣泡對享受香檳有絕大的影響,所以是有專門研究香檳的氣泡體積大小,而且還有方程式作研究。 就是氣泡已經如此複雜,真是一個專門的學問。 譚子健~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電郵:[email protected]
如果Montepulciano是以單字出現,便是一種在意大利南部出產的黑葡萄。但如果是Abruzzo Montepulciano則是個意大利中部,主要用Montepulciano葡萄釀製紅酒的DOC產區。而Vino Nobile de Montepulciano只是一個位於Tuscany的DOCG產區,主要採用Sangiovase葡萄釀製紅酒,所以與這葡萄無關。 Montepulciano這款酒帶有較豐富的果香,加上中度酒體、酸度、單寧,都令這葡萄酒有四平八穩的感覺,喝下去十分舒暢。一般的釀製方法是在發酵時沉皮時間較短,所以便較輕快,具有紅車厘子、紅莓的特性,而且不用橡木桶陳化,稱之為Netural-aged Montepulciano。另一款稱為Oak-aged Montepulciano就有如身處Marche產區的Umani Ronchui Cumcero DOCG,100%採用Montepulciano,並在木桶陳化了12個月才推出。試過了3個年份:2010、2000及1997,這較具黑果香氣,如梅子、西梅葉香氣,較成熟年份的朱古力木盒等香氣,已經散發得淋漓盡致。十分平衡,唯獨是覺得酒體的複雜程度不足,尤其以成熟年份的葡萄特性為甚。 再試了另一系列的Pelago是IGT級的,只因這酒只用了45% Montepulciano、45% Cabernet Sauvignon、10% Merlot,所以便不能取得較高級的DOCG,但並不代表質素較差,混合了Cabernet Sauvignon及Merlot,卻是在酒的結構裡加強骨幹,增加其複雜性。這酒的確令人喜出望外,三個年份1996、2001及2009也十分出色,但經過陳年後的1996,是非常出色的。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上星期天到了元朗,偶爾散步到YohoMall廣場,竟見到一個活動叫Vineyard by Yohohall。心想,這是不是想與正在中環舉行的全港最大的葡萄酒節挑戰?細看下這幾天只是短兵相接,這個活動是直至十一月八日,這活動規模沒中環的大,但勝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不同種類的表演,當然也有Food and wine pairing及品酒介紹等話動,這時剛好是這環節。示範的名廚即席主理一道西班牙tapas小食,南瓜蒜片蝦球。 名廚三、兩下之後完成這道菜,並供大家品嘗。專門品酒師即時做wine pairing, 從一個攤位中取了一瓶玫瑰酒Rose來做pairing,是一瓶產自羅馬尼亞的Livia Rose Cabernet Sauvignon 2011,是較為帶香濃果香及酒體較濃郁的Rose酒,配上了較為香濃的海鮮,很是匹配。 相同Livia系列的還有一款當地原生葡萄Sarba,真是從未聽過,也值得一試。此外,最驚嘆的是看見了一瓶Chateau Toulifaut 2012 Pomerol,凡是這產區的,平常最便宜也要三、四百元,而這瓶的售價只是二百中。右岸酒應該有的,它都具備,雖然2012年對Pomerol不算是好的年份,但這酒未覺有大落差。 我突然想起「協同效應」,可能附近的居民得知有中環有大型葡萄酒活動,但未能到場,或已到過的卻意猶未盡,便可以在這裡尋找葡萄酒的樂趣。 譚子健~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電郵:[email protected]
德國氣泡酒稱之為Sekt。可是Sekt的標準卻很寬鬆,連葡萄也可以非源自德國的,所以有很多Sekt的葡萄都是來自鄰近的西班牙等國家。但高一級的Deutscher Sekt則要求葡萄及是基酒都需要在德國種植及釀造,規管嚴格。Riesling是德國的葡萄國寶,所以也不難找到德國Riesling氣泡酒。位於Pfalz區的Von Buhl Burt 2013是VDP級的。雖然VDP不是由官方訂立,但也可作為一項指標。這是Deutscher Sekt,100% Riesling葡萄釀製,而且基酒只會用First Press(第一次壓榨)的葡萄釀製。Traditionelle Flaschengarung是傳統釀造法的意思即與造香檳的方法無異。 其中一環最重要的,是與酵母及基酒一同在瓶內做第二次發酵。葡萄酒大師Jancis Robinson說過Riesling是一種在葡萄酒市場內under value的品類。其果性強,具有青蘋果香、蜜糖香、及不同的礦物味等,在釀造Still Wine時,為了保持其果性,也不常用木桶陳化。而在釀造氣泡酒時,在與酵母一起作第二次發酵陳化時,一般稱為on lees ageing,我自己覺得Riesling這葡萄酸度是較高,果性也強,所以ageing的時間也要較長才可以凸顯到酵母香味。 這瓶2013年的,現在享用的話,便是欣賞她的青年活力的果香特性。但我卻較喜愛把她多陳一段時間,讓她的酸度感覺被歲月潤化一下,是另一種享受。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除威士忌「玩桶」之外,紅酒現在也來「玩桶」。Jacob’s Creek新推出的兩款酒,包括了Double Barrel系列的Coonawarra Cabernet Sauvignon及Barossa Shiraz,釀造過程用500公升的大木桶。秘密可能便在這裡,這包含了新的、舊的、美國橡木桶及法國橡木桶。這就像廚師面前的各種不同調味料,視乎釀酒師的個人風格來創造具個性的酒,陳化18個月。第一次陳化完成過後,便進入最精彩的環節,就是Second Barrel,用了釀過威士忌酒的木桶作第二次陳化。 威士忌酒桶是經過烘乾及以高溫燒焦表面,就是Tarred,作用是除了提供較複雜的香氣之外,還有這Tar的作用,有點像活性炭一樣,把一些不良的氣味除走。還有威士忌的桶板比一般葡萄酒桶為窄,所以便有更多夾縫讓空氣進入。因此,也加了oxidized的特性。Coonawarra Cabernet Sauvignon的用了愛爾蘭威士忌酒桶來作第二次陳化,而Barossa Shiraz則用了蘇格蘭的威士忌酒桶。我在想這應該不會用很強濃味的威士忌桶去做陳化,不然便會喧賓奪主,蓋過了葡萄酒應有的果香。 所以用愛爾蘭的是很合理,因一般愛爾蘭威士忌採用Trible Distillation三次蒸餾,所以會較柔和,而Barossa Shiraz用了蘇格蘭的威士忌桶,不知會否是採用了較柔和的Speyside區的呢? 譚子健~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電郵:[email protected]
常言道,蘇格蘭的幾個不同威士忌產區各有不同風格,其實由於現在科技發達,就好像以往是Islay專有的「泥煤」味,現在也不難於Highland威士忌身上找到,所以各產品的特色已沒有以前般鮮明。尤其以Highland為甚,作為蘇格蘭最大的產區,現已包含多種特色。現在我只能感覺到口感較為重身,就算是Highland的一大特色吧!要有重口感是可以從水質、原麥材料及蒸餾過程當中釀造出來,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在蒸餾過程中拿取較後段的酒液,是獲得口感較厚的重要元素。相反,提取較前的蒸餾酒液便得到較輕快的口感。 Highland區的Glen Dronach及Speyside區的Ben Riach,這兩個品牌雖然由同一老闆持有,可是風格截然不同。Glen Dronach是較為重口感,喝過幾款,包括8年、15年及24年的都是主要選用Sherry木桶陳年,所以感覺風格都是較為穩重及傳統。反而Ben Riach,俱Speyside的花香及口感較輕快。 Ben Riach在木桶陳年方面卻有較多變化,除了具有Bourbon及Sherry木桶陳年的還有較特別的Maderia、Dark Rum、Sauternes,還有Tawny Port的Vintage 1988的Single Cask,是用了Hogshead作首17年的陳年,之後再用經過用Tawny Port木桶多陳化7年,有五十多度的Single Cask威士忌,配上淡淡然的Tawny Port香氣,形成獨特的鼻輕口重的口感。當然,這Vintage威士忌的獨特個性,全都表露無遺。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Chablis是Burgundy最北的一個產酒區,法定葡萄是Chardonnay白葡萄。Chablis法定產區分為4個:Petit Chablis、Chablis、Chablis Premier Cru及Chablis Grand Cru。Chablis葡萄酒帶有獨特的礦物味,像火石以及清香白花和檸檬、柚子的香氣。Petit Chablis產區位於山丘上或高原下的坡地上,土質為褐色硬石灰石。Chablis AOC產區的主要地層在侏羅紀時期形成,Kimmerigian limestone岩石中有細小的蠔殼沉積物。蘊含着一億五千萬年前深海中形成的蠔化石。令Chablis葡萄酒擁有礦物質味濃、及dry的特性。而且大多都不作Malolactic fermentation蘋果乳酸發酵,來保持較高酸度。及大多都不作木桶陳年來保持果的特性。 常說Chablis酒配生蠔最好,嘗過了幾款是在法國西南部的大西洋海岸上Marennes Oléron盆地出產的,為法國境內僅有的兩個生蠔自然繁殖環境之一。盆地上27個小區內,於陸地和海洋之間的舊鹽田,盛產Fine de claire、Fine de claire verte、Special de claire及Pousse en claire品種。其中的Fine de claire verte,由於那蠔田含有綠色的海藻,所以出產的verte(綠色的意思)蠔也帶綠色,而且鹽味均衡、先鹹後甜,配以柚子果香氣較明顯的Chablis,我覺得是最絕配。但葡萄酒與跑步是否絕配,則要請大家試試。詳見www.winecharityrun.hk。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電郵:[email protected]
智利的葡萄酒常給人很陽光的印象。當中在較大的產區Central Valley Region內的Colchagua小產區,原本這Colchagua Zone位於一個山谷之內,較為多出產一些Full Body的出品,但在近十多年,這地區卻有山坡上伸延,受了較清涼的太平洋氣候所影響,釀造了一些很精緻的葡萄酒。Casa Silva,就是位於這個酒區。 其中一款叫Cool Coast Pinot Noir Paredones 2012,它具有濃濃的櫻桃及肉桂香氣,非常有Warm Climate特色。 可是入口以後,完全不覺得Jammy漿口,反而非常清爽,十分細緻。鼻感與口感完全相反,十分有趣。另外一款是Mirco Terroir的Carmenere,這款黑葡萄是源於法國波爾多,但現在已較少在當地出現,反而在智利大放異彩。Carmenere的特性較有Full Body的口感,以及較為柔和的丹寧,所以我覺得這葡萄是很平易近人,日常飲用十分適合,但這葡萄有一種特性,就是如果葡萄熟成的掌握有些微偏差時,便會帶有一點草青味道。 這款Mirco Terroir Carmenere由智利政府贊助,在一塊非常細小的葡萄田內採葡萄釀酒,以作研究最佳葡萄田,出產只有幾木桶,即約幾千支而已。試過了四個年份,2007及2009年的天氣較熱,果香較濃郁,但我最喜愛的是2008年出產的,天氣較涼,十分優雅。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為何在大牌檔進餐不可以配上葡萄酒呢?可能只因葡萄酒在香港尚未普及,並未能形成這種文化。在一些葡萄酒品嘗班中,參加者付出金錢上堂,在完結時他們還有許多問題,往往要超時一小時才能解答得完。為普及酒文化,我也為朋友嘗試舉辦一些免費品酒班,但不到一半時間,全部人已經在把玩手提電話拍照、閒談。就如他們在地球,我獨自在火星觀望他們一樣,殊不好受。 我在想,為何差別會這麼大?也許因為自己表達手法過於沉悶,使他們不感興趣。也可能是他們根本對葡萄酒興趣不大,因為免費只看待為一個聚會而已。我還是需要先暫停一下,稍作反思。 品酒與跑步一樣,是需要不斷練習,不能只依靠品酒班時只嘗的幾款酒而獲得任何成果的。我知道要使人對新事物提起興趣絕非易事,往往需要加倍努力。現在有一個綜合跑步、品酒,加上慈善籌款的活動──中原葡萄慈善跑嘉年華2015。首要目的是為香港盲人輔導會籌款,以及將「跑人」帶出品嘗葡萄酒的樂趣,也希望為「葡萄酒人」帶出跑步的樂趣,將兩個活動Crossover,是一個大膽的嘗試。嘉年華是免費入場,不需報名,跑手可以在比賽過後參加品酒環節,大眾也可於屆時即場參加。希望是次項目可以籌款之餘,為大家帶出品嘗葡萄酒及快樂跑步的訊息。 詳情:www.winecharityrun.hk。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電郵:[email protected]
夢裡的一家人,徬徨的顧左望右。細聽之下,他們在討論如何享受一個星期天。他們走至一個大廣場,廣場旁邊有一條賽道,沿著海邊而建。 一場跑步比賽在此舉行,父親開懷走進人群之中參加比賽,號角一響,便開始前進,邊跑邊欣賞秀麗的風景,不亦樂乎。母親見到父親跑掉了,只好抱著年幼的兒子,一臉愁容,可是正當她踏入廣場,她們兩口子都開懷了。原來這裡正舉辦一場嘉年華會,有試飲葡萄酒,還有各式小食可以配上葡萄酒,而且還有專業人士免費教授品嘗葡萄酒技巧、配襯食物方法等。母親最喜愛葡萄甜白酒,配上芝士,走到一旁靜靜享受。幼子亦在旁嘗一嘗不同款式芝士的樂趣。 另一邊廂,專業跑步教練正講解跑步知識,母親入神了,原來母親也想跟父親一起跑步。此時,母親正帶著幼子跟著教練做熱身活動。瞬間,父親已完成賽事回來,看見幼子在攤位內把玩著氣球公仔,還有各式各樣的小手藝。幼子玩得不亦樂乎。音樂聲由台上傳出來,各種表演要開始了,音樂、舞蹈、歌唱、魔術等,一家人專注看表演,不知不覺間已到黃昏時間,度過一天的歡樂時光。 要像這一家人夢想成真,在11月29日,大埔科學園海濱長廊的「中原葡萄慈善跑嘉年華2015」,便有齊上文所述的歡樂,詳情請瀏覽:www.winecharityrun.hk。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喜愛喝Riesling白酒,就是喜歡它的果味,具有柑橘、青蘋果的香氣。在德國出產的Riesling會有不同的甜度,也會用作做氣泡酒。除德國之外,澳洲、新西蘭、美國、南非及法國的Alsace也有出產白葡萄酒。在德國,以Mosel及Rheingau出產的白酒較為出色,因為天氣較清涼的關係,酸度因而提高,也適合作陳年之用。一般的德國Riesling通常都只用不銹鋼桶陳化一段時間便入樽,但現在也有用橡木桶陳年,來增強其複雜香氣,但仍未進入主流。不知道大家有否留意,有時Riesling白葡萄酒會有電油味?尤其以澳洲的為甚。 到底這電油味是從哪裏來的?是否葡萄受電油的污染而成呢?我曾經問過一些葡萄酒專家及釀酒師,他們有些答案是因為酒經過陳年,而物質改變而成,但我喝過一些年輕的Riesling,如2012、2013年的也有這種獨特的氣味。 原來這氣味是來自葡萄內的一種物質Carotenoids,當葡萄成熟時也隨之而增加。此時,如果遇到較多陽光照射,這些獨特的氣味便會加強。避免陽光照射即可減少這些氣味,如減少除葉或做Shading等。還有一種物質,名叫TDN,如果要Riesling酒在入瓶後陳化時,遇上高溫,或因酒塞不良而有過度氧化程序,電油味會愈來愈濃烈。 總體而言,都是溫度及氧氣作怪。但這種特別的個人喜好,有朋友竟喜愛這種電油味!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很多新世界釀酒地區,大多都沒有產地命名法例,就算有,條文也相對寬鬆。 多年前起阿根廷有數個地區開始實施,Denominacion de Origen Controlada(D.O.C.)制,大致上是需要符合每畝葡萄田的最高產量為70hl,葡萄必須在法定產區內種植,葡萄酒必須在橡木桶陳年12個月,加上在瓶中熟成多12個月才可出售。而Luigi Bosca是位於Lujan de Cugo阿根廷第一個獲發D.O.C.的酒莊。在這區只有出產Malbec葡萄酒才可拿到D.O.C.規格,而需要成分達85%或以上。 這Luigi Bosca Malbec D.O.C 2012便是獲得D.O.C.規格的,另外還有其他Gala系列,其中Gala 1是85%Malbec、10%Petit Verdot及5%Tannat。Tannat是法國西南部Madiran區的主要出產葡萄,十分雄渾,需要較長時間在木桶陳年來醇化葡萄的丹寧。可是這酒不像其他阿根廷的出品,卻非常優雅,這系列的Gala 4採用95%Cabernet Franc、5%Malbec葡萄來釀造。 相信這個混釀的組合在新世界酒區是較為罕見,Cabernet Franc在法國的Loire Valley內的Anjou──Saumur及Touraine區廣泛種植,亦是在波爾多右岸常用的葡萄。這種葡萄特點是較為淺色中等酒體及丹寧帶有獨特花香。 這酒的優雅程度,屬我的至愛,怎樣也想不到是新世界酒區的產品。 喜飲、愛醉、好借醉發酵的才華零斗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