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路過理大圖書館門口時,聽見幾個男同學開心地唱著:「百千次/再多次/也只差一次」。 我很開心這首理大校慶八十周年的主題曲「Shape the Future」推出不久,已經大受同學歡迎。我也很喜歡這首歌,除了因為它音調輕鬆明快,容易上口之外,更重要的是歌詞很適合今日香港的社會氣氛,是「獅子山下」的現代版本,也同時體現理大一貫的實幹、創新和向前看精神。 香港在近兩年彷彿烏雲密布,政治、經濟、社會、民生各個範疇都有不同程度的困擾,年輕一代總埋怨沒有發展機會,中產階級覺得「上車」很難。 「獅子山下」鼓勵大家和衷共濟,面對困難時要「理想一起去追、攜手踏平崎嶇」,這固然重要,但這世代還必須要有創意,所以由C AllStar創作及主唱的主題曲第一句是提醒大家要「靠創意去覓我資格/撰寫新故事;靠智慧去突破想法/奏出新句子」,只要大家有創意和有智慧,前路如何困阻,一樣可以使「這世界由我改變/ 創出新發展」。 其實任何年代都有它獨特的問題,「獅子山下」的年代,市民生活一般都很艱難,所以歌詞說:「人生不免崎嶇/難以絕無掛慮」。今天,我希望不單理大的學生,而是香港所有青年人都能夠做到「Shape the Future」的歌詞: 「靠著遠大眼光/每碰到困阻/心開放 仍舊向前看/憑藉我實幹/成長裡我展開翅膀 我願繼續發光/靈魂寫出堅與壯/道更光/路更光」 歌詞中,其中有一句我特別有感觸——「我要以我學養一戰/再抓緊信念」,學識和修養其實同樣重要,希望香港社會今日和明日的領袖都是才德兼備。香港理工大學校長 (理大八十周年網頁: http://www.polyu.edu.hk/80anniversary/) 周五刊登
早前我在理大北京舉行的「大學社會責任」論壇上遇到一個來自曼徹斯特大學的學生——Muhammad Ilyas NAGDEE,他充滿陽光朝氣,不停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交談和分享他這幾天在北京的所見所聞,我沒有加入討論,也可以感受他的歡欣雀躍。 五年前,Ilyas終日在街上遊蕩,他來自貧窮的家庭,從沒有想過讀大學,也沒有家庭成員是大學生,但因著曼徹斯特大學推行的社會責任項目:Manchester Access Programme」(MAP) ,他的生命從此不一樣了。 MAP為一些因為各種原因而沒有機會上大學的適齡學生作特別安排,替他們補課,安排他們體驗大學生活,鼓勵他們為自己設定更高的目標,協助他們申請入學,使他們可以藉大學教育改變生命。Muhammad Ilyas NAGDEE是很好的例子,因為入讀大學而變得上進積極,充滿理想,更難得的他懂得珍惜和回饋,當上MAP大使,以個人的親身經驗鼓勵許多邊緣青年踏足大學,改變生命,他並且在2016年得到 The making a difference Award. 也有另一個孩子——Gulwali,在戰亂的阿富汗生活,家庭很多成員包括父親都因為對抗塔利班而遭殺害。他輾轉逃到英國,但貧窮孤獨,言語不通,飽受歧視,亦因著MAP這個項目,他跨進大學之門,並且立下宏願:重回阿富汗,改善他的故鄉。於他而言,阿富汗是世界最美麗的地方。 曼徹斯特大學將「社會責任」與科研及教育並列為三大重要的策略目標, 為高等院校界樹立了良好的楷模。 香港的大學學位不足,要推行MAP很有難度。但大學要將「社會責任」列為重要目標卻是刻不容緩,理大和曼徹斯特大學都有相同的信念和抱負,積極推動「大學社會責任」,並且與志同道合的大學成立「大學社會責任網絡」,希望藉著分享實踐經驗以及協作計劃,可以讓世界更彰顯公義、更包容、更和平,以及更能持續發展下去。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理大八十周年網頁: http://www.polyu.edu.hk/80anniversary/) 周五刊登
每年10月和11月,理大校園都特別多人氣,用「熱鬧」兩個字不足以形容,還要加上「喜氣洋洋」四個字,因為觸目所及的都是笑容燦爛的畢業生,以及笑容比畢業生更燦爛的父母。 大學畢業是每個人都會珍而重之的成就,縱使今天教育比較普及,但香港也只有少於百分之二十的適齡學生可以就讀政府資助的大學。 喜氣洋洋的應該不只是學生和家長,整個社會都應該為又一批學生畢業成材而喜氣洋洋,因為他們都是社會的將來,大家對他們都有很大的期望。 我們期望他們有充足的學識,可以在各自的界別承擔重任,工程師不但參與基礎建設,也推動持續發展;會計人員理財之外,也要監管公司財務的穩健狀況;但社會複雜多變,而且知識不斷更新,大家必須既專且博,持續學習,與時並進,才能提升個人的競爭力,事業有所成就。 但社會期待的不單是事業有成的畢業生,更期待他們是負責任的世界公民。 香港理工大學過去80年一共培育了38萬多名畢業生,在很大段的日子,都是致力培育學生學有專精,配合本地的社會和經濟發展,而他們亦恰如其分地撐起了香港。近年,隨著世界的變化和需要,我們將培育學生成為「負責任的世界公民」列為重要目標,並在課程設計和資源編配方面作出相應安排。 看看今日香港的發展,這個目標真的比一切都來得重要,我們極需要年輕一代理性積極、視野廣闊、心胸寬廣,能夠處處從大局著想,尊重不同意見;他們同時要關心社會、明白困乏,珍惜所有。 院校們還要繼續努力,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學生撐起香港。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理大八十周年網頁: http://www.polyu.edu.hk/80anniversary/) 周五刊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