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婚姻是一種型式的話,那麼離婚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型式呢?人到中年,我們自然都有見過,甚至親身經歷過一些「有形無實」的婚姻,也見過「有實無形」的離婚。 所謂有形無實的婚姻,自然是指兩口子在日常生活上早已分開來居住,感情生活又互不干涉,友儕間明知雙方矛盾卻又不會宣之於口,只因二人關係鬧僵卻又沒辦理離婚手續,在法律上仍然維持著有效的夫妻名份。這樣的情況在香港好像是愈來愈多。 有結婚十數載的夫妻朋友因為男方買樓時當作是家族投資,說甚麼也不肯加上太太名字。女方嚥不下這口氣,就算婚姻早已名存實亡,卻也繼續保存著夫妻名份,因為女方說只要鬥長命贏了,房子便終歸有日會是屬於她的。 也有另一位女友人與丈夫感情破裂已久,女方要長年獨力撐起家中各項開支及撫養兩個兒子。但心軟的她就是不好意思請走男方,因為擔心已屆退休年齡的丈夫無瓦遮頭。於是拖拖拉拉欲斷不斷,早婚的她唯有希望兒子們長大獨立後會搬出去自住,她便可以將大單位賣掉,再換上兩個細單位再各自生活。 另外,聽過的個案更是離奇,朋友A與男友已同居逾十年,但男方卻一直沒離婚。原因竟是男友與妻子為聯名寓所轉名的手續費與釐印費而一直爭持不下,拖到今時今日,在成本更趨高昂的時候,朋友A渴望與男友結婚的日子更是遙遙無期了。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男歡女愛本來就輪不到我們這些局外人來說三道四。但每次看到A小姐哭訴時,我都會掀起莫名的憤怒。先別理她男友與妻子誰是誰非,但生平最討厭斤斤計較的男人,此人可以消耗十年光陰與妻子糾纏不清,也不肯爽爽快快賠錢買回自由身,友人都暗中替A小姐的感情前途擔心。 但也多謝A小姐事件的提醒,急急為我下一段感情目標先設下新指標:切勿找一個小家氣的男人!完!
某周末與朋友在港島南區遠足,回程時巴士駛經一間酒店舊址。這酒店曾出現於張愛玲筆下,拆卸重建後只剩露台餐廳被保存下來,其高尚優雅的情調讓它成為城中熱門的婚宴場地。 前幾天打開FB,在當年今日的相片重溫中再次見到這酒店,回想起當日是女友人R的婚禮,我的女兒Julia還是他們其中的一個花女。FB相冊中還夾著她與他一起設計的精美請柬,上面有歐洲取景的浪漫婚照及兩人撰寫的詩句。那天,我簡直覺得這婚禮有如是王子與公主的結合。記得R在宣誓時曾感動淚下,讓旁觀者如我也看得一鼻子酸,尤其是知道他倆曾經歷了近八年的愛情長跑,便想到這份愛會當有如海一般的深。回想自己當年在還沒怎麼正式了解對方,亦沒好好相處過就趕著草草結婚的亂局,這對新人怎不令我既羨慕又嫉妒呢? 然而婚後身形越來越消瘦的R有天竟在聚會中告訴我們她已正式離婚了,八年的戀愛敵不過三年的共同生活。浪漫隆重的婚禮不必然會帶來幸福快樂的婚姻。拍拖時間的長短,也不保證婚姻觸礁的機率會降低。相愛容易相處難,婚姻生活沒有一個必勝的方程式。R說她結婚的原因是男友太忙,希望結婚後至少每晚能見到他,而離婚的原因卻竟然又是丈夫太忙,忙到一天難有說上幾句話的機會,二人變成了有如電影《鷹狼傳奇》中難以相遇的戀人。希望幻滅,孤單感油然而生,讓她最終選擇離開。 最近臉泛紅霞的R在飯聚告訴我們她好事近了,並笑說現任男友極度關愛她。為她高興之餘也想起自己的將來,不知到我碰上Mr. Right會怎樣呢?雖說年紀一把,但對未來還是有憧憬,至少見到這間古雅的餐廳時,第一時間還是聯想到「婚禮」二字。當然,在我這年紀更明白婚禮如何夢幻也不及兩人相處要磨合的重要!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有由Fresh網絡版捧場至今的讀者發電郵來追問,對網絡版結局篇中再度出現的Roy非常感興趣,想知道我們重遇後是否會有下文。 老實說,我亦曾閃過多個念頭,想寫些關於我與他重遇後的故事,但最近八卦新聞特別多,又令我忙於以局外人的身份指指點點,畢竟說別人是非總比挖自己瘡疤有趣味得多。何況男歡女愛雖說千變萬化,但歸結起來,對照一下,一切其實都似曾相識。譬如說,近日老牌演員陳曼娜的女婿在其隆重其事的百萬婚宴後不久,即被記者拍到他與舊愛當街拉扯一事,就讓我想起了我與Roy的一些舊事了。 簡單向新讀者介紹一下,Roy是我在年輕時代曾拍了6年拖的男友。有次為了想給他驚喜,我失驚無神地跑上他公司等他下班,卻被他公司的清潔嬸嬸「善意提醒」,才知道Roy原來正籌備著婚禮,而新娘就是他的前度。這樣的劇情在電影中可能會嫌荒謬,但在現實裡卻原來俯拾皆是。究竟我算是他倆的第三者?還是他的前度才是我們的第三者呢?這問題直到廿年後仍沒法搞得清楚,而我亦不想再去深究了。所以對今天的金小姐一案,不管你是否會因她是國內佳麗而另眼相看,我卻覺得即使是再虛構的情節,當中還是會有點實情的。 不知怎地,「翻撻舊情人」在近年好像成了一種風尚,身邊朋友間的故事就有一籮籮。譬如有經常在FB互動的R小妹,去年才見她幸福洋洋地披上婚紗,之後也經常在FB上放閃她為丈夫親自下廚的溫馨美食照。但幾個月前卻突然收到她的私訊,問我一些關於離婚的問題,才知道她發現丈夫在婚後多次與前度秘密旅行,而這位前度的身份既是人妻,也是人母。作為虔誠教徒的R決定忍痛斬纜,並問我要不要向女方的丈夫告發。我的建議是若然上天要讓對方丈夫知道,他自然便會知悉。若告發的目的純為報仇,那就不如將仇恨放下,待他朝再見時誰抬得頭的才是贏家。 最近見她在FB上又恢復了以往的活躍,搬回娘家後所post的照片亦充滿正能量。在此祝福她活得比他好! 電郵︰[email protected]
自從女兒 Julia 去了澳洲升學後,我亦多出了些時間參與閨密及友人聚會。這些閨密見我已將自己的故事出賣得八八九九,怕我沒法將這專欄再寫下去,便在有意無意間,紛紛為我提供了不少靈感泉源。 這個星期姐妹淘談得最熱烈的話題,除了大劉傳出的婚訊外,便得數到林丹的婚外情了。聚會的女性友人堆中有人羨慕甘比從此有名有份做大劉最後的女人,更多的卻是為謝芳不值,其中直爽的 M 更咬牙切齒地認為太太在懷孕時出軌的男人,是最最不值得原諒的衰人,大家紛紛點頭同意。 突然間我見到M望著S時露出了尷尬的表情,她伸了伸舌頭,做了個不好意思的鬼臉,而 S 則聳一聳肩,笑說她早已沒事。她倆是我近幾年才開始經常見面的朋友,所以到近日才知道原來 S 的丈夫也曾在她剛生兒子的前後有過一段婚外情。 S說那段時間她發現丈夫埋頭於手提電腦時經常會露出溫柔的笑容,這引起了她的懷疑。有天晚上她實在忍不住了,便半夜偷偷起來打開丈夫的電腦,才發現他們之間有了第三者,對方是丈夫公司的新同事,還曾經一起去上海出差。但S沒有馬上發難,而是失眠了好幾有夜晚後才戰戰兢兢地質問丈夫。但她丈夫堅持與第三者只是好同事,並說如果 S 覺得心裡不舒服,那他就搬出去幾個月待她冷靜一下。 「那後來怎樣呢?」我急著問。「後來……讓我想想……其實我已經沒甚麼印象了,只記得他說完會搬出去後,我就沒出聲沒再提,而他也沒有搬走,這件事就好像不了了之。直到去年我們一起看林海峰的《有一天我們會飛》,丈夫一整夜……尷尷尬尬的沒和我說話,我半夜才想起他也有過相似的一段過去呢。」聽完她的說法,我瞪大了眼睛,心想這位大姐是真傻還是假懵呢? 後來聽S的剖白,說她當時剛生完小孩後體力還沒恢復,不想將老公趕走後要獨力照顧寶寶,所以便索性不去理會,當沒有事發生。往後十幾年過去,她與丈夫還經常打情罵俏,她有信心自己會是丈夫最後的女人。 所以有時別看S總是以傻大姐的形象行走江湖,也許她才是舉世最有智慧的女人呢。正在努力學習獨立生活的熟女一個。電郵 [email protected]
近日炒得最熱烘烘的花邊新聞,先有某報前社長夫人當眾辱駡交通警,後有大劉登報與呂小姐斷絕關係的聲明。 兩位都是厲害的角色,只是一位得罪全世界後仍有丈夫力撐,另外一位擁有20億身家卻被舊愛公開數落。老實說,我其實挺羨慕這位前社長夫人的,無論怎麼刁蠻任性野蠻潑辣,背後都有個男人撐著!也許她這副模樣就是她丈夫寵出來的,就如有些男人要養肥老婆一樣,可以安安心心的將她放在身邊,以免其他男人靠近。但有時寵過了頭,就出事了。 認識一對夫婦朋友,女方叫她做C吧,本身家境不俗,父母都是生意人,可是她從來沒工作過,年紀很輕就嫁了大她十幾年的丈夫。P先生是某上市公司副主席,遇上活潑的Candy後決定離婚,然後再婚,婚後他們生了兩個孩子。 C小姐曾是我們朋友圈中最令人羨慕的對象,因為她從不用為開門七件事或是兒女功課煩惱,而且C是個性情中人,與P溝通的語氣也甚為豪邁,經常令人側目,但P卻對她極溫柔,喚她太太前太太後的,在外人眼中,簡直侍奉她如女王。剛開始我們還擔心他倆關係可會和睦,但十幾年過去,一個願打一個願捱,生活愈趨穩定。 直到大概兩三年前吧,有天C突然找我問心理治療的事,才知道原來P先生已離家搬走了。事緣Candy年紀漸大,開始擔心 P會有包小三的想法,覺得要掌握家中財政大權才安心,便要求P先生將所有房產、基金、保險等資產統統轉到她名下。開始時P當然有反抗,但在吵吵鬧鬧一輪後便終於低頭,去律師樓簽了所有轉名文件。但之後不到一個月他便突然搬走了,留下的電話訊息是:「你要的都給你了,我要回我的尊嚴和自由。」 講到這裡C小姐已哭成淚人,說情願有小三也不希望P先生離開她。這刻我不懂得怎安慰她,只能開玩笑說她已是「離婚界」中的上等人,不用打官司已要錢有錢,要撫養權就有撫養權,還有甚麼好投訴呢。結果當然是受了她好幾下粉拳。 最近再見她,似乎C的靈魂還是被困在以前的日子裏。看見她的樣子,我不由得想到,當一個男人願意無條件配合一個女人的要求時,除了是因為愛,也可能是因為死心:我對你再無所求了,只願大家在對方面前快快消失吧。不知大L先生可也是這麼想? 正在努力學習獨立生活的熟女一個。電郵 [email protected]
由答應編輯先生的邀稿開始,不知不覺在 《am730》 的 Fresh 網頁版已寫了七個月的《離婚女人筆記》。由開始時丈八金剛不知從何說起,到一直寫完了數十篇文章,將自己這十五年來的婚姻歷程娓娓道來。正當故事快要完結也到了準備收筆之際,卻忽然收到編輯先生的的通知,說他準備將我這專欄由網頁版轉到報紙版繼續刊登。世事也真夠湊巧,就在之前的故事宣告落幕,我的人生與這個專欄也該翻到新一章之際,我們迎來了 11 月 11 日的光棍節。 回想當初接下這專欄的初衷,是想從個人的離婚經歷中回望過去,準備將來。現在移師至報紙版,亦想趁機會建立起一個平台,讓我可以分享一些非我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又或者讓有相似經歷的讀者可以分享他們的故事與感受。七個月前我曾經說過:聚與散,離與合,從來都不是憑藉理性的計算去取決,而是由我們的情感來導向的,而情感往往都需要某個渠道來宣洩。如此一來,就讓我們將這小天地當作是大家宣洩情感的渠道吧,若它能為我與讀者起到某種療傷的作用,那麼它的存在才不算是白費呢。說到底我們都要緊記:離婚女人只是一個臨時的身份,要活得比舊時好,才是我們共同擁有的真正目標。 執筆時剛好發生了兩件新聞。第一件是見到艷光四射的鍾麗緹小姐以 46 歲之齡懷上了第四胎,第三次披嫁衣的她嫁給了小自己 12 歲的丈夫。第二件是神憎鬼厭的特朗普竟贏了希拉莉當選成新一屆的美國總統。第一件喜事令人覺得人生充滿希望;第二件則是繼英國脫歐後再次證明世界無奇不有,人心才是世上最難控制與預測的。 大概在婚姻關係上亦屬如此吧,我們有開心幸福的快活時光,也自不然會碰上天有不測之風雲,大家唯一能做的就是安定自己的心,並讓自己懷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去過每一天。 正在努力學習獨立生活的熟女一個。電郵 [email protecte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