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記勁曲金曲分獎典禮」近日熱爆網場,其實可視為版權修定法柔性抗爭的延伸,如此精彩的二創節目,怎可想像在修定法通過後,便因可能觸犯條例而從此銷聲匿跡? 我致力主張新聞應以不添加形式實事實報,但更撐百花齊放的二次創作,原創當然需要尊重,但在不影響原創利益下進行的二創,則同樣值得鼓勵。 事實上,我亦有不少原創被抄襲的經歷,1993年加入一份報章後,我開了一個股票專欄,名為「天下第一倉」,寫作模式是在進行股票分析之餘,亦同時加列一個模擬股票投資組合,且每日就模擬交易更新,結果大受歡迎,這是當時首創的寫作模式,結果其後被一本最暢銷的周刊,一字不改地照搬成為其新專欄名稱,列倉模式亦更完全一樣,並一直沿用了20多年! 另一例子,便是當時我又在報章上開闢新的股票投資版面,經苦心思量後,度出了「追揸沽」這個新版名稱,主要是就買入、持有及沽出的三個炒股歷程為讀者提供意見,結果又大受歡迎,然後某份財經報章,又一字不改地以同一名稱、同一模式開了相同的新版面。 這兩同行其實是抄襲多於二創,朋友都不斷問我有否想過採取行動?我一直只笑而不語,我的創意能夠獲同行賞識及兼收並蓄,其實是我的光榮,而且更可起到互動雙贏的效果,一來讀者多了比較的機會,二來心水清者每看見這欄名及版名,便應會想起原創出處,大收宣傳之效,何憂之有? 毛記分獎典禮令人看得捧腹,可能無綫電視會咬牙切齒,但結果肯定是相得益彰,沒有無綫的原創,毛記典禮的幽默抵死便難惹共鳴,相信亦有不少人看完二創的毛記典禮,才會反過來重看無綫相關節目,意即兩者收看率都同受刺激,懂得商業運作道理者,不單不應封殺,而且還應加以鼓勵。 鬧得熱烘烘的版權修定法,引起了公眾兩大分歧,其一是流會及拉布連場,令議會效率大受影響,連帶亦令其他政策執行受阻;其次則是深憂修定法通過後,便沒有了二創的自由、及公眾繼續欣賞二創的僅餘鬆弛神經空間,其實這兩大分歧,都可透過政府行多一小步便可大大拉近。 我們絕對尊重版權及原創精神,但更加珍惜公眾二創及欣賞二創的自由,只要將隱藏無形掣肘的「公平處理」原則改為「公平使用」,以及加入個人用戶衍生內容條例保障,便足可將截圖、歌詞二創、及打機串流等具爭議性的網上行為納入安全網,更何況「公平使用」這模式就連新加坡都已行之多年,作為被視為更開放的香港政府,又怎可反較另一小龍倒退一步? 高山行~股場人生,儼如高山行走, 稍開一步,別有一番景緻在 心頭。
李波事件竟燒到了新聞界的頭上,事緣無綫新聞報道了吳亮星發表的嫖妓論後,廣管局登時接獲數千宗投訴,指摘無綫不應報道這段他們認為極具誤導性的新聞,個別更將憤怨直接算到新聞報道員的帳上。曾幾何時,無綫新聞亦獨家報道了七警傷人事件,大眾均拍手叫好,認為無綫敢於將真相公諸於世,同樣地,無綫今次亦只是將吳亮星的言論原文照錄,為何又竟落得如此南轅北轍的反應收場? 美國的Donald Trump一向以hate speech出位言行見稱;何君堯認為美國政府都曾越境追殺拉登,政治凌駕法律事件何足怪哉? 盧寵茂聲稱陳文敏從沒向他問安等等令人反感的言論,我們又有否見到公眾會將其不願聽、不愛見類似新聞的氣憤,統統發洩在報道這等新聞的傳媒之上? 新聞報道最重實事實報,報道者應致力將最真實版本向受眾展示,若發表者的言論涉及誹謗、煽動或謠言散播,當有法律作嚴格規管,吳亮星是金融界議員,其言行必受矚目,至於他發表的飲鉛水可延年益壽、及書局事件失蹤者有傳先後坐「洗頭艇」偷渡回內地嫖妓論等言論,對錯與否自有公論,君不見論政者及網友已連日全力聲討?相反,若非有傳媒將這等事件實情報道,我們又怎可獲得食花生、及對公眾人物作公道評價的機會? 港人一直致力爭取維護新聞、言論及出版自由,李波事件剛好涵蓋了三大範疇,事件的複雜性直到今日仍不斷發酵,越是多些實情報道,便越可接近事情的真相。一段好的新聞,是能夠將事情始末作多角度的真實交代,而不宜作出選擇性、加入主觀判斷、或感情投入等個人元素,可是不少讀者及觀眾們已被個別傳媒或網站等的報道形式潛移默化,這等新聞影片以致文章報道,都動不動也加入了嘲弄、戲仿、諷刺及嘻笑怒罵的輕挑個人評述,起初無疑真的可以吸引一點眼球,惟看多了已覺千篇一律,平情而論,又有多少人會對這類報道認真及感到信任可靠? 市民都希望李波只是暫時意外失蹤,最終可以平安回家,繼續可在銅鑼灣書店發售書刊,這是你跟我都想看到的理想新聞內容,但現實則往往事與願違,我們的最後防線,應致力爭取新聞界能作真實及不作篩選的報道、爭取公眾無懼發聲的權利、及爭取看到洋洋灑灑的書籍放在書架上任君選擇,這三大自由,才是力求真相的基石! 逢交易日刊登 高山行~股場人生,儼如高山行走, 稍開一步,別有一番景緻在 心頭。
行了32年的聯繫匯率機制,竟然有人主張在這時脫鈎,要麼便是此人無知或對香港當前金融體制全不理解,要麼便是有人想趁火打劫或大食花生,無論哪個出發點都令人不寒而慄,正正就是這個時刻,我們絕不可移動這定海神針分毫! 主張脫鈎者,來去都是一個理由,便是香港正陷中美兩地所謂鉗形夾擊,早輪已飽受人民幣及美元匯價強勢衝擊,形成資產、物價高企及出口能力削弱的冰火二重奏,如今又要面對人幣大逃亡的超級巨浪,實在是吃力不討好。 但如何兇險,亦遠不及脫鈎後要面對的窘局!先不論當前兇險形勢,1997年香港政府若非堅守聯繫匯率,相信早已成為索羅斯繼肆虐亞洲後的另一美味點心了,亦顯示這機制已非單單只屬香港的事情,而是與周邊地區環環相扣,唇亡齒寒,何況更處當下危急存亡之秋? 30多年前所下的掛鈎決定,其實已預示未來必然面對的風風浪浪,若真的要改,最佳的時間應為2004至2007年的相對風平浪靜日子,亦慶幸當時沒有真的下了這個決定,否則早在今日祖國拼死頑抗之時,恐怕香港已先行沒頂了! 先衡量我們風險系數,香港外匯儲備有近2.8萬多億元作為支撐港元的籌碼,加上打大鱷時已設下不准沽空港元的規限,形成牢不可破的掛鈎機制,意即所有港元都可以全部任意兌為美元,有了這個實實在在的保證,外資便可從容地自由出入,無數國家地區對這機制要羨慕也來不切,還遑論要將其任意摧毀? 聯匯另一個更重任,便是截擊中國向外逃逸的資金,當前人民幣及股市已潰不成軍,內地資金正千方百計以任何代價調走,而香港則可成為這等資金的第一個停泊地方,就算不可減輕中國走資大趨勢,也可阻止這等資金向歐美市場四散流走。請千萬不要視此為香港的偉大救國行為,更重要的是令祖國先穩、香港才有機會連隨獲救。試想想,若這刻沒有聯匯護航,香港金融經濟亦必被中國當前亂局連消帶打,本土資金亦勢必跟隨中國資金外流,屆時香港經濟恐以大崩潰終局。 事實上,國際資金的眼睛,從來亦只會認著停泊地方的安全度及回報率,刻下國際市場亦正處政經失衡,與其冒險將資金調到歐美等地,倒不如先停在具備聯繫匯率保護的香港市場為佳,當風暴停頓後,又可留下未來重返內地的安全渠道,怎計也屬化算! 人民自由、法治、聯繫匯率、及資金自由出入,是香港近30多年來的四大重要支柱,誠然聯匯確有一定缺點,但其優點、特別是此刻所發揮的定海神針作用,則遠遠掩蓋其缺點,還是在風波過後,才重提匯改話題吧! 逢交易日刊登 高山行~股場人生,儼如高山行走, 稍開一步,別有一番景緻在 心頭。
港股跌破兩萬點大關,朋友的飛電急訊此起彼落,硬要我作些分析,惟有投其所好,即管跟大家研究一下。 今次港股大跌市,其實活脫脫是由中國帶動的環球股災其中一幕而已,說來可真諷刺,從來只有強國跟隨其他國家走的一份兒,今次這個不光彩的領頭羊則偏偏由中國擔任,果真宿命! 救火先尋源頭,明知火頭源在中國,但餘下可用板斧已經不多,了斷熔斷機制,只是重回正軌的一小步而已,若中央不盡快將近期干預市場的劣等低招盡快撤銷,恐怕怎樣管制資金或連番降息降準亦盡徒然,解鈴還需繫鈴人,港股以致環球股市的未來命脈,完全取決於中央願否回頭是岸的態度,再次希望國家考慮一下向首富及私募基金招安借運兼借庫的構想,否則跌勢仍似難止! 主導權一切在中國手上,港股只有被動陪跑的份兒,關鍵只是如何將風險盡量減低而已,就算想入市亦應以分段而行。事實上,早於去年8月初恒指處24,000點水平時,已提出分四注入市法的建議,若閣下有幸在此刻才是切入點,則只需分兩注行事,嚴守紀律便可。 環球股市基本面變化已受中國決策主導,餘下只可向技術分析尋求線索,刻下港股市盈率為9倍多,若計及去年略有增長的藍籌業績,港股預測市盈率更低至7倍多水平,而2015年市帳率更已跌近或甚至低於1倍水平,不僅遠低於歷史平均市盈率12倍、及市帳率1.73倍水平,還更雙雙挨近歷史低點,故此表面吸引力已是不俗。 不過,平又並不一定等於抵買,蓋計及中國及美國元素,港股風險系數亦同時增加,並正深深反映在疲不能興的指數上,故真正底部只有市場先生獨知。溫故知新,2011年大跌市自高位回落的累計幅度為36%,將此套落今次跌市計算,暫時理論底位應為18,240點,亦剛好貼近最低平均市盈率的7倍水平! 亦因為此,去年8月初已建議由24,000點至18,000點間,平均分四次入市,意即這次跌破2萬點大關後,便是履行分段吸納的第三次,而最後一次設在18,000點,再跌破的話則要收手了,以免墮入無間深淵。若一心長線的話,不要想太多,單買盈富基金便可,刻下已有4厘多回報,就算再跌,每年坐收股息亦足聊補安慰,更重要的是買盈富不會出現博錯藍籌的惡夢,要麼便是與市場共榮辱,守得亦心安也。 逢交易日刊登 高山行~股場人生,儼如高山行走, 稍開一步,別有一番景緻在 心頭。
全力主張中央押重注拯救股市!而且還要跟港股一齊營救,但要幹得聰明、幹得有效,找齊中、港首富家族們幫手,便大有借力打力兼借運之效! 「大時代」電視劇出現經典一幕,方展博找來四大家族買貨兼買期指,結果挾死了丁蟹,這個橋段在現實上絕對可加以優化應用!最新公布國家外匯備約26萬億元,而內地股市總值則為54萬億元,惟大部分已由國家持股六至九成,故餘下流通市場的A股總值最多十多萬億元,若可一聲令下,找齊首富們一致行動,再加上財雄勢大的私募基金聯手,應足與淡友抗衡,最重要是強強聯手可產生巨大信心效應,連隨帶動股民走向好友的一邊,屆時淡友勢力便自然瓦解,這較一味死幹的暴力救市有效得多! 中港首富何其多!中國更年年都有新星誕生,包括萬達集團的王健林、阿里巴巴的馬雲、娃哈哈的宗慶後、騰訊的馬化騰、小米的雷軍、及百度的李彥宏等等,家財共數以萬億元計,若向他們招安及聯手買入深滬市場的成分股和股指期貨,必定效力無窮。 其實,港股市場在中國救市期間亦可擔當一個重要角色,既可幫阿爺、亦可拯救自己,雙雙發揮協同效應。猶記港府在1998年救市一役,股場大鱷索羅斯來勢洶洶,迫得港府從銀根、匯率及股市方面著手嚴陣以待,其時亦找來各大藍籌大股東齊齊入市力撐,結果在眾志成城下,再加上一點運,終於精采地贏了漂亮一仗,而港府買回來的股票,最後更化作盈富基金以優惠價售回到市民手上,股市其後亦見底回升,最終形成多贏之局! 無疑,四大家族當前勢力已是今非昔比,亦多得大陸鞋童的幫忙,令我們的李超人對中、港政經已感意興闌珊 ; 郭氏兄弟中有成員更陷囹圄;四叔正以逸待勞,而彤叔則忙於資產重組作分家準備,無論心、力都大不如前,惟四大家族則一直是香港的精神支柱,每行一步均對市場有重要啟示及牽頭作用。國家存亡,匹夫有責,這亦是四大家族彰顯愛國心之時矣,只要願意聯手買入恒指成分股及期指,當起重大信心效應,亦可同時為中國股市打氣。 中央與其虛耗龐大資源大肆拉人封艇,落得民怨連場,何不反過來將精神放在籠絡富豪們人心方面?政治鬥爭的交易成本實在太高,勞民傷財,聯手集中財力救市則得民心,更可得天下! 高山行~股場人生,儼如高山行走, 稍開一步,別有一番景緻在 心頭。
中國爆發金「熔」風暴及人民幣勁插危機,若果我係阿爺的話,我會…… 很明顯,阿爺目前主策仍期以政治主導經濟,但無論內政外交成效均欠,刻下危急存亡之秋,經濟反過來將對政治更具主導影響力,救國應先救經濟,惟刻下中國經濟火頭四起,若每一火頭都要撲救則恐顧此失彼,故建議全押重注力撐股市及人民幣,股幣一穩,民心必穩,一切信心自然來! 中國當前外匯儲備大約為27萬億元,這筆子彈必須好好運用,首先速向股市埋手,而出手前又要先捨得放手,本周生效的熔斷機制便應來一個閃電了斷! 其次則從速放棄所有幼稚非常的限沽規條,必須清楚告知外界,中國市場是開明開放的,然後再利用外儲作不定時及不預告式入市,傳達的市場訊息只有一個: 當中央認為市場估值合理時,便會隨時果斷買貨,但行動時間、規模及對象都要保持神秘,盡量予人感覺阿爺無處不在!至於買回來的股票,則可化作一如盈富基金的長線投資工具回饋股民,實行以近水來救長火,在另一角度而言,其實亦是一場切切實實的心理大戰! 至於人民幣方面,未來無論升跌,對中國都是雞肋,匯率下跌有利出口及輸入通脹,對內部經濟當有一定刺激; 反過來若保持升勢,則可在國際貨幣基金內的特別提款權中擔當一個顯赫位置,對未來人民幣進入國際大舞台大有幫助,惟以目下政經窘局而言,保持幣值穩定已較任意下跌重要得多,故外匯儲備的另一出擊戰線絕對是人民幣,訊息只亦一個:中央將不惜任何代價保持幣值穩定! 兩大戰線當然需龐大彈藥支持,但花了的錢則可在市場穩定後多倍奉還,最重要的是產生借力打力的槓桿效應,當人們眼見阿爺入市手影無處不在,便會慢慢移步到好友的一邊,令股市加速回升,屆時企業又可利用市場進行資本化融資,效應肯定亦會擴散到面對全世界的港股市場,既可連隨強化港股信心,又可利用港股作為國企紅籌的另一重要融資渠道! 人民幣亦然,一旦匯率撐得堅定,國家絕不愁沒有發行國債及加印銀紙的出路,屆時便可一如美國般,以債養債模式來化解長期金融危機!阿爺,你可否聽聽意見? 逢交易日刊登 股場人生,儼如高山行走, 稍開一步,別有一番景緻在 心頭。
一國兩制精神,是港人一向拼老命希望堅守的底線,惟近年的種種政經事件,都不斷掀起無窮爭拗,萬科企業事件一股兩制、兩市兩制的破天荒安排,則充分體現了港交所獨立執法精神,為政者可有好好參考? 萬科只復H股而續停A股事件,令不少股民大感質疑,現實亦見股價復牌後遇到沉重沽壓,眼見H股在A股出貨無門下成為單一提款機,無疑令股民繼周一熔斷A股而觸發港股重創後,又再閃電勾起了二重陰影! 多年來從未見過一隻國企會出現參差停復安排,萬科今次已打破往昔定律,同時亦對港交所進行了一次嚴峻考驗。先弄清楚,國企主分內資股及H股兩大類,而內資股則包含非上市A股及上市A股,A/H股同權同值,只基於中港股市大有不同,致令A/H股一直存在巨大價差,一般而言,A股都較H股高水甚多,只有個別同價或較H股折讓。 萬科上月停牌,主要涉及掀起疑似股權爭奪戰後,迫使創辦人立刻迎擊,連隨部署資產大重組計劃,事件確是變數多多,故此先行停牌處理完全正確。至於H股先行復牌,主要便是以已在確認重組意向後、已再沒其他需要披露訊息為由;惟A股則在深交所條例下,仍需有待重組初稿敲定方可審批復牌,最後便形成了當前這個參差掛牌怪象。 其實,萬科H股按香港證券條例要求先行復牌,對香港股民而言應屬百分百喜訊,當前中國政治力量大軍壓境,中方交易所大可要求萬科H股繼續與A股雙雙停賽,又或由港交所自動跪低跟阿爺步伐一致,而無需落得當下的爭議連場。 個人對港交所沒主觀傾向,反過來更一直對高管們的高薪厚祿頗有意見,惟單獨以此事件來看,決策者勇於批准萬科H股單方復牌,則充分體現了香港股市的獨立法制精神,當值一讚,亦希望未來可繼續勇於履行自決原則。 跟一國兩制一樣,一股兩制、兩市兩制亦何等重要,萬科事件應可成為重要案例,不期然亦應推演到,目前港交所正深入研究跟隨A股行停板及熔斷機制,亦根本完全站不住腳了! 逢交易日刊登 股場人生,儼如高山行走, 稍開一步,別有一番景緻在 心頭。
甫踏入新一年,朋友們的第一個話題,便是A股怎看?看來這問題已難再迴避,答案亦可分不同層次及角度解構。 八卦方面最吸大家眼球,首先是近兩日吹得正盛的通勝密碼啟示,地母經中竟出現*人民率暴終*的5個直排字樣,這可有兩種演繹,其一是人民*率*先暴終,其次則是人民幣匯*率*暴終,要命的是人民銀行竟在開市首日便將人幣匯率中間價下調,進一步觸發短期必見7算的恐慌預期! 幸好八卦角度亦有正面的,話說市傳王菲在年初便會與霆鋒再婚.....翻查王菲感情生活,的確隱藏與A股掛鈎密碼訊息!1996年,王菲與竇唯7月結婚,A股從753多點漲到2,245點;2005年,她與李亞鵬也是7月結婚,A股從998點一路高歌,暴漲到6,124點;2014年底,王菲與霆鋒傳復合,股市從去年初始爆漲到5,178點。結論: 若王菲年初真的再婚,A股應又有新希望了! 重返正經……A股今年走勢與中國經濟表現息息相關,說到尾,中國經濟前途主繫兩大問題,其一是由產能過剩引申的資產泡沫,其實這個問題並非神秘,而中央亦一直積極解決,首先是盡谷以房產為主的內需,其次則透過一帶一路大國策將供應輸出,並不惜提供財務支援將泡沫向外釋放,但在複雜的國際政治環境下,產能泡沫輸出仍存不少障礙,反而是催谷內房市道則幹得有聲有色,惟在鬼城處處的龐大供應現實底下,這個好心慌言終會有夢醒的一日! 相對而言,國策執行理應更易掌握,尤其一黨領導的強勢管治應可大大強化執行力,可惜我們只見執行者不斷犯錯,遠因有7月股災的救市手法,一錯在強迫國企增持及打擊合法沽空及沽貨活動; 二錯則竟在賭檯上列明入市籌碼跟外資賭沙蟹,令數萬億元入市資金在短短幾日便用光; 三錯則是周一正式生效的熔斷機制,將本已不成熟的股市機制再狠狠向後拉一大步,市場恐慌反應,已完全道明政策連番失誤構成的重創! A股前途如何?完全取決於適當的產能過剩處理手法、及從速修正謬誤國策的誠意,執行者能否醒覺、認錯及改過?…… 逢交易日刊登 股場人生,儼如高山行走, 稍開一步,別有一番景緻在 心頭。
不知從何開始,借殼上市活動已成為洪水猛獸、邪魔妖道,不止個別傳媒對這類活動大肆抨擊,就連監管當局亦都煞有介事表明必須聲討改例的立場,一下子,這類有益及有建設性的市場行為竟被打成地底泥,而行之已久的積極不干預精神亦被進一步破壞,老高實在不吐不快,勢要擔起維權分子之責,為借殼上市討回一個公道。 首先聲明,認識老高者,都知本人一向獨立獨行,深閨簡出,最重聆聽市場聲音,絕不會被第三者左右觀點,為借殼維權抗爭並非為他人打鑼打鼓,而是以稍開一步的角度作中肯分析而已,既然是有益市場的活動,要大加表彰也來不切,何況現更被無故打壓? 事實上,無論從哪一角度看,借殼上市活動都是正面的,而且可說是通贏的市場行為。首先應理解殼是甚麼?簡單而言便是上市公司的市場地位,這個上市地位大有其用,可透過市場為公司集資發展及提高知名度,故一直炙手可熱,而爭取這個上市地位,亦成為所謂借殼上市的俗稱。 站在殼股買家立場而言,能夠以一個公平估值購得一個上市地位,可省卻了輪候及審批時間,亦可免卻業績紀錄掣肘;站在賣家立場而言,既然本業已欠再發展空間,將上市公司交由有心有力的新買家來重新發揮,亦是一項德政,而自己又可溢價套現脫離熱廚,賣得心安理得!至於我們最關心的小股東們,更是何等大樂事,無數成功賣殼的例子,股價表現都是脫胎換骨,小股東賺得笑逐顏開,大家有否看過小股東對借殼上市投訴過半句?! 又站在監管當局立場看,可能最大的損失,其實只是買家少付了一筆上市費用而已,若真的要維繫所謂公平原則,無妨向殼股買賣雙方索取買賣印花稅也。事實上,部分市場中人看不過眼的主因,可能是借殼活動引發的股價大波動場面,惟只要嚴控內幕買賣及做市等不法行為,任何股價波動其實都是為市場參與者提供出入機會而已! 別的不提,最新便有中國電力新能源(735)成為國投核電借殼上市對象,由一隻80億元的股份變為未來身價在600億元以上的旗艦,股價更是逆市連日報捷,連國家隊都在做這件事,你還有其他反對理由嗎? 逢交易日刊登 股場人生,儼如高山行走, 稍開一步,別有一番景緻在 心頭。
寫文章這麼多年,大都純以股票分析主導,無論是寫作或投資,一直追求的,亦是希望做到與時並進,尤其可在新舊媒體交替、及股市不斷前行進推中站於適當位置,但知易行難,沒有無窮毅力智慧,當是寸步難移。 很偶然的機會,好友把我跟AM730聯上了,本來對於再寫股票分析這類專欄已非太熱衷,但社長及老總則給我任意發揮的高度自主權,無論是股場人生、政治及經濟,總之自己喜歡的便可隨筆一揮,這就令我精神一振了,亦難得給我一個機會及原動力,以另類角度作好好學習、及從來未用過的模式盡抒己見。 從未公開透露過,沿用了20多年的筆名——高山行,究竟從何而來?說來有點慚愧,名字其實出自司馬遷詩句: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明知是難以達到的高峰境界,但在沿途追逐及追求期間所見的種種景緻,已足令人神往萬分!股場人生儼如高山行走,太過淺望眼前風景便難窺全豹,只需稍開一步,當獲更精準清晰觀點,只需稍轉角度,便可進一步接近事情真相,這對落手投資及作出任何人生抉擇,都是極為重要的第一步! 自己一直在舊媒體做事,因緣際會,最近加入了一家新股票媒體的網站工作,朋友們對此大惑不解,一來付出與回報並不相稱,二來網站工作對我而言絕對是一項艱辛嘗試,何苦來哉?此言非也,老高一向追求活學活用,更嚮往原創及二創,這網站以異動股票實時分析及即時拆局為主,市場從未一見,可謂極具挑戰性及創新意念,亦是新一代潮流所需,能夠參與其中,當是何等樂事,至於股場當中種種百態、體會及見解,容後再行細談。 送舊迎新,股市近期展現了三大特性,雖則指數表現疲憊,惟期間每見不少二、三線、創業股竟可勇闖年來甚至歷史新高;其次則是半新股成為炒賣溫床;其三則是殘爆股紛見抄底而上,形成2015年尾底三大動力,相信這趨勢會在年初持續,令個別情景生氣盎然。 很失望地,紅籌國企這兩大傳統熱點,則在近數月來一直尋底,估值雖廉,惟看勢仍是兜底未盡,只有個別有國策關顧及具行業特色的股份,如中航工業系方可跑贏同儕,看來紅籌國企整體還應暫再觀望,暫應盡量趨吉避凶。 逢交易日刊登 股場人生,儼如高山行走, 稍開一步,別有一番景緻在 心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