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得最多男性肉體 & 女性胴體的時間,必定是(我最血氣方剛的)九十年代初。 1.因為多得三級片。 2.這裡所指的三級片,不是《黑太陽731》那種,而是由葉玉卿《情不自禁》作起點,繼而被狂拍濫拍終於拍到爛晒的鹹濕三級片。 3.我先認罪。在鹹濕三級片風起雲湧之際,我擺明未夠秤,未能入戲院場內觀看,但好彩,可以租LD。如果你經歷過LD年代,自然知道一隻LD的半徑是很長的,以致圓周也很長,總之,相當大隻啦……所以當我每一次成功騙過租碟舖老闆娘(事隔多年後回想,該名老闆娘應該知道我未夠秤,但見我咁持之以恆地勇氣可嘉,才不揭穿我),租到一隻我未夠秤觀看的三級片LD時,我必定非常淆底,淆底在驚返屋企途中遇到警方攔截!所以,每一次都必定以「一秒」都不敢停下來的摩打腳飛返屋企(我點會估到廿幾年後的今日,一秒鐘,就隨時換來無情情的一棍)。 4.那段時間真是癲的。non-stop地有鹹濕三級片上映,換言之non-stop地有鹹濕三級片租賃,也換言之non-stop地有電影業人士在拍鹹濕三級片……同樣換言之有男女演員在Non-stop地剝衫,演繹各種做愛做的事…… 5.鹹濕三級片不是AV,是需要劇情的——當然不少AV也有劇情,但劇情從來是副,動作戲才是主。九十年代的港產三級片,即使必然包含男女肉體相遇後的各種交鋒演繹,但還是有一個OK完整的故事,而因應不同故事,當年的鹹濕三級片更有著多種類型:多多鹹多多趣的荒誕喜劇(像掀起三級波瀾的《情不自禁》、令男人從此對鄰居爆水喉充滿錯誤幻想的《三度誘惑》、狂玩男女身分顛倒錯摸的《哎吔女朋友》)、是緣是債是場夢式都市愛情(像我極度喜愛的《太太的情人》,借用了少少《風月俏佳人》條橋但又加入辦公室喜劇成份、中間仲唔覺意攝咗場大型槍戰的《卿本佳人》)、(偽)科幻(真)技擊(但只得一齣,《女機械人》!)、古色古香的古裝情色(首選自然是由頭離譜到尾、最後更離譜地以道德包裝作結的《玉蒲團之偷情寶鑑》)、結合社會實況(例如突顯中港矛盾但最後失驚無神變成心理驚慄但同Leon首歌無關的《我來自北京》)、警匪罪案(但最後異變成殘虐片的《賊王》,施虐的一方,是由李修賢領導的警方)……嘩!實在不能盡錄吖,但無論邊種類型,總之叫得做三級片的,就必定有露的。 6.或許當年的我正值青春期,在鹹濕方面實在太過鹹濕,以致但凡被列為第三級影片的film我都好想參透,以致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不停租借……而因為睇得多,做足功課,總算歸納到那年代港產鹹濕三級片的少少特點。 7.A:大部分粗製濫造,毫無誠意;B.Sex Scene拍得唔好,甚至稱得上差,以為拍住一男一女剝晒衫在狂郁猛郁勁郁便叫做Sex(《太太的情人》除外,即使其中一場明抄《九個半星期》);C.不少男女主角,都是演藝事業停滯不前…… 8.真正憑三級片闖出一片天,由始至終只得葉玉卿,有一些,拍了一齣半齣,叫做掀起過少少話題,但更多的是,拍了好幾部都冇運行,直到永遠……能夠領銜主演的也尚且如此,那些只能做第二或第三女配角的,連名都冇人記得——而這一班女演員,卻幾乎是當年三級片的鐵腳,每一次都在粗製濫造下重複做著相同的事,重複的被粗製濫造地對待…… 9.幾年前的某一夜,我在銅鑼灣街頭遇上一位當年經常出演三級片的女演員。當晚劇凍,她包到成隻粽,跟兩位女性朋友邊行街邊閒聊。我望著她,狂望著她,好想走上前跟她說:我看過你的大量演出,我記得你的名字;我以前覺得你唔靚,但原來你真人靚過上鏡——我當然冇咁做,只目送著她漸漸遠去。 10.那是道德淪亡的年代嗎?在這個高舉道德旗幟的敗德年代回看那個鹹濕時代,竟然感到一種政治不正確的真誠和可愛。 90年代,可能是我們最後的快樂時代。 撰文:月巴氏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atmoonba blog: http://fatmoonba.blogspot.com/ email: [email protected]
如果12月7日晚上黃家強在那個乜民聯晚宴上說:Beyond是一個我又愛又恨的名字…… 1.……如果我不是這個名字的一員,我應該可以更幸福。所以,依家為大家獻唱一曲《驚恐症》~(Sorry,家強芸芸作品中我只識呢首。) 2.如果係咁,會點?我們當然永遠都不會知道(唯一知道的可能是譚志源會唱得冇咁亢奮啩),事情發生了就是發生了,再沒有如果的餘地。 3.如果命運能選擇。Beyond或許不會選擇去日本發展,那麼便不用錄那個唔知為乜的遊戲節目,那麼家駒便不會…… 4.我不是Beyond fans。即使他們好多歌,我都能夠在唔睇歌詞情況下唱出來。 5.Beyond撼動我的第一首歌,已經是1992年夏天的《長城》。那個暑假我是個等待會考放榜的中五學生,期間去了火炭一間蠟燭廠返暑期工,每天屈在攝氏35度的「冷氣廠房」(勞工處的簡介是這樣形容的,但原來冷氣只存在於廠房裡的一間小Office),滴住汗,聽住收音機,每當聽到家駒在喊「矇著耳朵,那裡那天不再聽到在呼號的人」我便零舍激動,激動到跟住嗌。Why咁激動?我不知道。 6.或許這就是搖滾的力量。搖滾不像流行曲——流行曲當然也能令你感動,但流行曲所要展示的,通常跟負責演繹的歌手無關,於是一個歌手並不需要好似傳說中咁純真才有資格去唱《純真傳說》。而搖滾,卻是樂隊態度的延伸,貫徹著樂隊的意志,不然,就只是假惺惺的擺姿態,好難頂,會俾人藐。所以聽《光輝歲月》我們會感受到一個黑人在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的奮鬥;聽《俾面派對》會觀照到香港樂壇/娛樂圈的不知所謂;聽《Amani》,會不期然心生一種對和平的憧憬……而這些都是家駒踏入九十年代後,對於他所置身處境的所思所想和所感。 7.當家駒一去不返、Beyond剩下三人後,我開始買Beyond的碟,直至1999年解散。滾石時期Beyond的6張專輯,問心,我都極度喜歡——即使有人總是說自家駒離開後,Beyond已不再是Beyond,但由1994年的《二樓後座》到1999年的《Good Time》,每一次都讓你聽到三人在音樂上的嚴謹追求(但不得不承認創作上的確以黃貫中為主導),當中又以1995年《Sound》、1997年《驚喜》以及1998年《不見不散》表現最好,呈現了不同於家駒時代的音樂面貌外,尤其當置放在那個魚蛋K歌充斥市面的混沌時期,更加彌足珍貴。我是因為這時期的Beyond,才掉番轉,回溯家駒時期的Beyond。 8.然後Beyond的歌成為了我每次唱K必點的K歌,既然是K歌,誰都有權去唱,誰都有權把(未必有關的)意義無限添加,可以是K房裡讓你宣洩情緒的歌曲,可以是社會抗爭讓大家合唱的主題曲,也可以是乜民聯晚宴的娛賓助興工具……歌曲的原始意義已不復存在,寫下這些歌曲的樂隊也變成一個被過度使用、用到近乎無關痛癢的名字。而我點都估唔到,「Beyond」這名字原來也構成了家強本人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陰公。 9.各有各的方向與目的,只是一直秘而不宣。我邊聽著《灰色軌跡》邊打這篇文,我聽到一種從前聽不出的悲涼和空虛。 10.是的,音樂從不在社會運動中缺席,但請不要再唱《海濶天空》了。Beyond的歷史任務晨早超額完成,剩餘價值已被扭曲用凸。 撰文:月巴氏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atmoonba blog: http://fatmoonba.blogspot.com/ email: [email protected] 月巴氏~90年代,可能是我們最後的快樂時代。
今周,簡直是城城周。 1.感情一直低調但而家思想成熟的城城首度公開戀情(兼且仲有新戲上畫)。 2.城城五十而知天命的大膽創舉,感動了我,我決定把已寫好的稿臨時抽掉(留待下周出),對最憎打字的我簡直是莫大懲罰!懲罰已足夠吧?懲罰已足夠吧…… 3.《雨中感嘆號》。因為呢首歌,令我在中六某個放學後,連波都唔打,連女都唔溝,拎著死慳死抵的零用,仆去沙田好運中心搶購城城《沒有妳的愛》CD! 4.(梳著甩漏版城城頭的)我,望著精美紙盒封套上城城那一滴(用上特別印刷技巧精製而成的)淚,渾身起雞皮,但我叫自己鎮定,因為零用錢已完美地用晒,連搭Bus的車錢都冇,要行返屋企。那一段路很折磨。明明想行快兩步,但雙腳實在有點乏力——畢竟成日未食過任何固體嘢,只生吞掉大量飲水機的水充飢(為了買城城CD,寧願捱餓)……我同自己講:不要倒下!捱到返屋企就有得聽城城! 5.嗱嗱嗱,呢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我從來冇向外界透露,因為實在唔好意思……但城城的一句話摑醒了我:「唔好睇番以前做過乜,每人都有過去。」我終於有勇氣把這段過去和盤托出。多謝城城! 6.作為四大天王,城城總是給人一種敬陪末席的感覺——A.三大天王好似爭咁啲嘢喎,咦城城好似OK喎,加埋佢入去填夠四個啦;B.問題是,城城影視表現及不上華仔(當時未叫劉華)、俊朗度及不上Leon、歌藝又肯定及不上學友……(但Why揀城城而唔揀李克勤?This is a question) 7.無奈是,當時冇人明白「生活唔係戰場,唔需要一較高下」呢個大道理,以致城城長期感覺掹車邊,但其實我們都睇漏了一點:城城至少有一點,改變/改造了其他三大天王的營運模式——從來不以跳舞為己任的華仔Leon學友都要跳埋一份。 8.當城城由台灣紅返香港、1992年加盟華星推出首張粵語專輯展示他的第四晚心情,同一年,華仔高唱獨自去偷歡、Leon宣稱我來自北京,學友呢,則只想今晚擦著愛火花——過程中不再企棟棟,而是配合(你睇幾次便會記住的)舞步(和手勢)。 9.九十年代的城城也有著一個變化歷程,變化是透過他的舞去呈現——《對你愛不完》靠的自然是那記右手擰四下的招式,然後經歷《第四晚心情》和《雨中感嘆號》,到《狂野之城》是一個轉變,再到《鐵幕誘惑》成就了一個高峰,一個香港歌手舞蹈表現上的高峰——基於我本人唔識跳舞(加上一個月睇唔到30本書或雜誌,唔夠醒),為免寫錯,我不能夠如實用一啲Term去闡述以上每一隻舞,但我有眼吖嘛,點都睇得出箇中轉變以及排舞所付出的心力。 10.由於本欄Set定只寫九十年代,城城日後的事不寫了。只能說,他後來經歷過好一些低潮,講過一些好搞笑的說話(例如話自己流百事血……),演繹過一些深刻角色,兼且Well,揸過不少靚車……作為一個中年男人,其實OK羨慕城城。至於過去沒有被城城公告天下的戀情對象,只能送上一句:相愛~原本~總是~這~麼~難。 (補充一點:打這篇稿時冇人用左手拖實我右手。這樣打稿可以快一點。) 撰文:月巴氏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atmoonba blog: http://fatmoonba.blogspot.com/ email: [email protected]
說出以上一句(洋溢濃厚人生智慧)金句的人,是黎明。 1.對於四大天王我的態度是:冇一個我超迷,但每一個都有啲嘢令我OK迷。立場,是有點騎牆。 2.像Leon。我的感覺是場夢。九十時代,無可避免地點都會睇過Leon的戲、聽過(兼識得唱)Leon的歌——而我承認,我仲買過Leon的碟。我係咪好任性吖。 3.回到九十年代初某一個上課天的小息時段。有堆女同學聚埋班房一角,臉露愁容,正在談論著甚麼……我八卦,走埋去聽——原來她們正在集體戥Leon慘——嚴格來說是戥Leon在《人在邊緣》個角色慘,因為前一晚劇情講到(有型又靚仔兼不羈反叛兼而有之的)他慘遭酷刑,打!藤! 4.這是我如實經歷過的一個奇妙年代。女同學會為一個虛構角色的虛構遭遇而戥佢慘,甚或幾乎喊。看在眼裡,不明就裡。 5.更難明是後來連坐我隔籬的男同學也迷上Leon金曲《夏日傾情》——嚴格來說是迷上一個廣告。廣告中,一位少女因拗柴而未能去聽Leon演唱會,只能扁晒咀咁匿喺屋企……奇蹟出現了!佢個女仔friend好好心地,把電話交給Leon,Leon情深地說:「May~點吖~」一句情深說話,讓May開心到好似識得行!問題是,坐我隔籬個男同學究竟迷上呢個廣告的邊一Part?拗柴May?定Leon?佢唔肯講。 6.這是一個序幕。Leon跟某電訊商正式開展了一個在香港前所未有的廣告企劃:一年一歌一Ad,用MV說故事賣廣告,必備的,除了Leon的清深演出和深情金句,還有一個叫阿May的女仔。當中最勁應該是1994年《那有一天不想你》,飾演阿May的,是(當年迷倒不少男人男仔的)童愛玲。廣告(定係MV?)一開波,率先送上Leon一句「有緣嘅,我哋會再見」,and then音樂響起,抬頭望雨絲,夜風翻開信紙……1995年《一生最愛就是你》,成本更高玩埋爆破,問題是,首歌太想食《那有一天不想你》的剩餘價值;1996年《情深說話未曾講》改玩親情,「有時我都唔明,我哋之間,究竟隔咗張枱,定係隔咗幾個世代?」,Well,我覺得OK喎。 7.最離奇是《只要為我愛一天》。有當年好紅的楊采妮和被認為好靚仔的XXX(我唔想寫佢個名),其實我唔太明箇中人物關係,只知高潮位是當Leon好型咁講咗句「要贏人,先要贏到自己」後,便一躍而下——玩笨豬Jump。呢個廣告(定MV?)的Concept實在太玄妙(定好笑?),下一年《我這樣愛你》的情侶嗌交,小情小趣(即使Budget明顯好大),反而更得我歡心,當Lee Ann因衰任性搞到二人被困雪山時,(明知故問地)問Leon:「我係咪好任性吖?」好一個Leon,置身冰天雪地依然處變不驚定過抬Oil,情深款款答道:「係,不過係我揀嘅。」問你 /妳死未? 8.以上每一首歌,都絕對是流行商品(而且真的流行喎),由歌詞到MV,統統經過精密計算(咁當中也有高低之分),因為作用就是Sell緊另一件商品,是廣告歌(每一首歌詞不同但主題相近),Sell的純粹是Leon本人的有型&深情。或許塵世間真的有timing這回事,這些廣告這些歌,真的在那年代掀起勁大迴響,然後成為一個年代的反映(估不到今時今日有信用卡找來唯唯賣廣告,迴響仲驚人!)。 9.寫到這裡,不禁自問:Why曾幾何時的香港咁風光?Why今時今日咁坎呵?是我們在風光時太過老定不思進取?抑或可以把一切賴晒timing? 10.勿灰心,因為Leon話俾我哋知:坎坷過後有艇搭!—Really? 月巴氏~90年代,可能是我們最後的快樂時代。 撰文:月巴氏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atmoonba blog: http://fatmoonba.blogspot.com/ email: [email protected]
九十年代。一開始如夢似幻,到最後急速墜下。 1.我由1990年的苦悶中學生,到1999世紀末,成功變成「社會的齒輪」。 2.「社會的齒輪」,余鳳芝在1992年某個落大雨午後無奈地說。 3.1992年的我,肯定冇咁傷春悲秋。我一邊擔憂著《龍珠》故事發展,同時亦為自己個髮型擔憂——How to梳一個殺死女的「城城頭」?結果,掹車邊地完成了,望著鏡中的嗰條友,未殺死女前先殺死自己。 4.所以睇《哪一天我們會飛》時我難免疑惑:Why裡頭冇一個男學生梳「城城頭」?難道(讀Band 1學校的)他們統統沒有聽過《火熱動感lalala》? 5.而我好記得那一年,某天早上返到學校,(從來不曾為學術展開任何討論的)同學們正在熱烈討論這一首歌——是的,我們都不能夠唱晒成首歌,但必定記得那幾個關鍵位:A.狂loop的lalalalalala——注意,不是唱「啦」,而是唱「奶」;B.一到夏季個Key升高——當第一次唱到「一到夏季氣勢升高」呢句時,記得將個Key有咁高升咁高,否則便唱不出Sammi神髓! 6.仲有C——Sammi在MV中不時露出的香肩(以及搭在香肩上的吊帶),以致我和不少血氣方剛男同學首次覺得:咦Sammi其實都幾正喎。 7.1992年,冇人會開口埋口提你廣東歌不死——因為從來冇諗過會死。這麼一個香港樂壇黃金盛世,這麼一首由某商品(法例規定這類商品不能賣廣告,不寫出來了)同華星合作的勁歌,是多麼的勁;那個梳著「城城頭」的城城(城城唔梳「城城頭」梳乜頭?),舞姿是多麼的有型;就連梁漢文許志安也恍如受到城城感召,型埋。至於Sammi,則以唔知高出幾多度的歌聲,為這首本來已經好好聽的歌再Add了無盡的Value。作為「乜乜Red Hot Hits」頭炮,《火熱動感lalala》絕對是九十年代的亢奮註腳。但你問我首歌其實講乜?唔知喎,我只知誰若想歌唱放心唱,要開夠六千場。 8.「乜乜Red Hot Hits」從此成為香港樂壇年度盛事,並由華星過戶到(當年雲集最多紅歌星的)寶麗金。1993年,《熱力節拍Wou Bom Ba》,關淑怡 + 兩名寶記小花湯寶如劉小慧 + 草蜢主唱,問心,以歌論歌,是擺明及不上《火熱動感lalala》,但同樣熱熱鬧鬧,那個玩街頭籃球Concept的MV,也食正當年NBA熱潮。《鼓舞飛揚》則有點打茅波,只是將當年寶麗金金曲重新編曲再合體的串燒歌,但個MV好睇嘛,一個MV就俾你睇晒當年寶麗金的男女紅歌星。《非常夏日》不玩大堆頭,只得一男一女合唱——但那一男一女是張學友和王菲喎,夠殺啦。然後《打開天空》,則交由當年寶麗金副線正東力捧的四位新人去唱——已經OK紅的陳慧琳、好Q高音的邱穎欣、始終紅唔起的陳建穎,以及「從旋律裡講說話」的陳曉東(呢句唔知點解地唱得特別低音,低到令人難以忘懷)。 9.打開天空後,香港樂壇由盛世開始步向衰落。有人話是因為金融風暴,有人歸咎翻版當道;有人埋怨九十年代大量生產魚蛋K歌累事,有人更一口咬定,廣東歌不再好聽。 10.今時今日香港還有樂壇。沒有快歌,只有中慢板歌;沒有火熱動感,只有冰冷的傷感。唉好悶。沉悶的一切最需要你的美麗狂想,偏偏我們無力得連狂想都不能。 90年代,可能是我們最後的快樂時代。 撰文:月巴氏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atmoonba blog: http://fatmoonba.blogspot.com/ email: [email protecte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