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兩天逛超市,看見一道道朱古力牆,一座座曲奇餅塔,再配上響亮賀歲歌,又提醒大家是時候辦年貨了。實不相瞞,年貨我不會買太多,因為每年都會檢視一下年初一、二收到的禮品,合適的話會在幾天後拜年時轉送出去,剩下的會捐到各慈善機構。這並非為省錢,來來去去都是那些糖果餅乾,一家幾口沒有這個胃納,另一方面禮品沒甚特色,過目即忘,轉送總比留在家中封塵好。 數年前開始購買社企和慈善機構的賀年禮品,我一向認為,既然要花錢,何不讓這些錢花得更有意義,也添加特色?今年我不吝嗇,跟大家分享一下資訊。曲奇餅一向是拜年送禮首選,東華三院的ibakery推出賀年曲奇禮罐;明愛天糧推出精美曲奇外,亦有笑口棗和酥角等;扶康會的康姨曲奇禮盒可讓顧客自組不同口味;聖公會康恩園為精神病康復者和智障人士提供復康服務,旗下社企樂融融烘焙推出賀年全盒,有曲奇亦有果仁。如果你心儀糖果,比利時朱古力Leonidas香港總代理是一家社企,收入扣除開支會用作支持庭恩兒童中心,為低收入家庭有語言障礙的兒童提供治療;聖基道兒童院亦義賣以本地著名插畫包裝的朱古力禮包,不失為年貨好選擇;好好社企也推出果仁、全盒和福袋等賀年禮盒;聖雅各福群會則推出以「藍屋」為主題的慈善賀年禮盒,善款會用於推動文化保育。 社企的營運模式簡單,資源不多,加上背後的製作人員不少均為殘疾人士,因此需要較多時間去處理訂單。想入貨的話,快點行動吧!周四刊登
我老闆成立了一個慈善基金,基金辦公室掛著一幅字畫「誠則明」,下款是「東」。我每次抬頭都看到這幅字畫,一直不知道其出處,才疏學淺的我甚至經常想,到底是「誠則明」或是「誠則朋」。直至這天遇上廖東梅,才發現原來我一直與這字畫的藝術家這麼接近。 東梅出世時就像被一股陰霾籠罩著,她卻用毅力為生命展現了色彩。她出生時因為腦部缺氧,導致四肢痙攣,亦無法以言語溝通,因此從小喜歡以畫畫來表達所思所想。不過,她每次一用力提筆,全身肌肉便會不由自主的抽搐,經常把一盤盤顏料翻倒到地上。東梅的父母眼見她掙扎於堅持與無奈之間,於是從小訓練她,要她學習撕報紙,甚至把沙包繫於她臂上,強化手部肌肉。最後東梅用了十年時間學會提筆和落筆,逐漸地無論畫貓、狗、金魚都難不倒她。廖爸爸說:「每次畫畫她都大汗淋漓,但是卻從沒有說過放棄。」 東梅畫畫時筆觸有力,色彩對比鮮明,充滿生命力和感染力。除了繪畫外,近年她也涉獵書法、舞蹈和陶藝,嘗試以不同創作去突破自己。她早於97年舉辦首次個人畫展,今天的廖東梅已是著名的展能藝術家,獲獎無數。從前不敢面對群眾的她,近年開始走進社區和學校等地,向不同人士分享自己的藝術創作歷程,親身展示如何克服身體障礙去畫畫,成為有力的生命教育。 創業軒致力推廣殘疾人士工作能力,作者為執行委員。 (https://www.facebook.com/SEPDHK)周四刊登
聖誕新年過後,我5歲的大仔已經急不及待地問我:「媽咪,幾時包利是?」 哥哥十分喜歡包利是,可能在這個人人都使用八達通和信用卡的年代,接觸「銀紙」的機會實在少之又少,每年歲晚包利是在我家都是一個恍如食團年飯般的盛事。不過,相信不少人跟我一樣,每年要挑選啱心水的利是封也實不容易。銀行、百貨公司送上的利是封多的是,不過,不是紅噹噹的大桃花,便是金光閃閃的生肖動物,甚至是大大個公司標誌。今年我十分幸運,一早已經找到了心水利是封,即將可以跟兩兄弟展開這項歲晚特別活動。 這些利是封是由社會企業「藝全人」推出。利是封的設計採用了兩位著名展能藝術家廖東梅和高楠的畫作。廖東梅出生時因為腦部缺氧導致四肢痙攣,克服無數困難後走上成功藝術工作者之路;而高楠則是一位聽障畫家。他們分別以瀑布、密林和蓮花為主題,設計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利是封。如果大家想為今個新年添加上一份藝術氣息,再送上一份向展能藝術家致敬的心意,這些利是封實在是不二之選。 順帶一提,由今年1月開始,每逢星期六創業軒都會在中環天星碼頭七號碼頭舉行展銷市場,出售殘疾人士的各類手工藝品。這陣子熱賣的當然是賀年手工藝品,除了別出心裁的利是封外,還有不少精緻的揮春和賀年擺設。未計劃好這星期六有甚麼節目嗎?不如就去天星碼頭逛逛吧! 創業軒致力推廣殘疾人士工作能力,作者為執行委員。 (https://www.facebook.com/SEPDHK)
近年自閉症的確診個案越來越多,自閉症人士一般在社交、言語和溝通方面都出現障礙,與其他人相處通常有困難,也因為各種發展遲緩的原因,一般無法在正常環境工作。但自閉症人士的特性是一旦找到他們喜歡的事情,他們可以比一般人更投入和專注地去做,做事亦十分工整,甚至會要求絲毫不能偏差,這正正是紙雕工藝所需要的特質。 偉成今年廿八歲,個子高大,患有自閉症和輕度智障。他個性沉靜,社工說他剛到達心理衛生會時,對事事提不起勁,也不願意和別人合作,經常因為小事發脾氣,大喊大叫,到處彈跳,與今天我見到的偉成有天壤之別。今天的偉成一拿起剪刀便全程投入紙雕,有時甚至需要社工叫停,休息一下吧,偉成才會放下剪刀,閉一閉目,伸一伸腰。試想像一張3R大小的維港照片,相中的帆船大至船身,小至只有一粒米的旗幟,都是偉成一刀一刀地剪出來。要有立體效果,相中物品就要有前後之分,經過兩年多的鍛煉,偉成現在足以自己判斷哪些東西在前,哪些物品在後,達致最理想的立體效果。試過有公司找偉成製作一批紀念品,偉成看著照片,思索一番,把公司標誌拆解成多個圖案,由大而小,由前而後地剪裁出來,令人嘆為觀止。 自閉症患者一般喜歡獨來獨往,活在自己的天地中,和其他人都較缺乏情感交流。這天我對偉成說:「你的紙雕好靚!」本來低頭剪紙的他,立即抬起頭來報上一個微笑。一個紙雕,打開了偉成的一片天空。 www.facebook.com/SEPDHK 創業軒致力推廣殘疾人士工作能力,作者為創業軒執行委員。
早前我參觀了一個很特別的藝術展(圖),地方不大,現場作品也不算多,大部分畫作都是以十分生活化的東西作題材,如椅子、梳化及自畫像等。不少作品背後的創作人也在現場,他們的父母、導師也在一起分享喜悅。一聲聲鼓勵和道謝,在那微涼冷雨的晚上,這小小的空間充滿了溫暖。 「今天是星期五,昨天是星期四,那麼三天後是星期一,是嗎?是嗎?」其中一位創作者小溫一見到我便緊張地問。 小溫五年前突然患病,腦部功能萎縮,記憶力逐漸衰退,當時他正在英國求學,不得不停學返港求醫。現在他每天與退化的記憶競賽,他無時無刻計算著今日的日子、時間,每天重複著同一行為和動作,以喚醒他自己對身邊每一事物的認知。他甚至連自己是誰也逐漸忘記,每天靠照鏡子,尋回自己。他喜歡畫畫,看著鏡子,拿著畫筆,透過畫畫來確認自己的存在。而他的重複行為,成為了他創作的主要風格。小溫的筆觸有力,有規律性地重複圖案和顏色,而在這繪畫的過程中也舒緩了不少小溫心中的不安情緒。 這個藝術展由磐石協會舉辦,凝聚了一群有特殊學習需要,例如智障、自閉症和肢體殘障年輕人的藝術作品,充分彰顯他們的天賦潛能。磐石協會也會出售他們的藝術作品,賺取收入為其次,更重要是讓這班年輕人的能力獲得別人的肯定,就如讓每天徘徊於認知和忘記之間的小溫,繼續發光發亮。 創業軒致力推廣殘疾人士工作能力,作者為執行委員。 (https://www.facebook.com/SEPDHK)周四刊登
我和丈夫都是經常做運動的人,我們有兩個小孩,我一直堅持要培養他們做運動的興趣和習慣,最直接的願望是強身健體,另外是我相信做運動的人,意志力、毅力和耐力都是十分強大的。這種性格日後可以在他們的學習、工作及人生各種際遇上,幫助他們勇闖不少難關。今天我經朋友介紹下認識了Jac,再次印證了我這個想法。 Jac是運動狂熱分子,上至跳傘,下至潛水,她都試過做過。不過連她都沒想過,有一天她健康的身體會毀於一個平平無奇的運動——單車。兩年前的一天,她如常地配備了標準安全裝備踏單車,誰知一瞬間惡運降臨,單車的前輪突然飛脫,她的頭部撞到地面再向前打了個筋斗,到她醒來時,頸部以下的身體已經動彈不得,即是「癱」了。出事後,醫院立即在她的頸椎進行了大手術,術後她亦只有一根手指能稍為可動。之後她留院半年,日以繼夜地進行物理治療。出院那天,她已經可以用拐杖緩慢地步出醫院,康復速度之快連醫生都感到詫異。 更幸運的是,Jac的老闆和同事十分包容她。Jac由於神經線受損,身體不同肌肉經常會不由自主地抽筋,因此不能坐著、站著或重複同一動作太長時間,這無疑令她工作效率下降。公司不但繼續聘用她,更請了一位兼職同事分擔她的工作。意外發生後,Jac的同事也更加學懂關心別人,他們努力去體會Jac的難處,學會在工作上如何配合她的能力和速度。所謂有失必有得,公司或許失去了一個原本高能力的同事,但賺回來的,卻是無價的團隊精神。 創業軒致力推廣殘疾人士工作能力,作者為執行委員。 (https://www.facebook.com/SEPDHK)周四刊登
「好緊張呀,我個心卜卜跳,一陣局長會在這裡,一定好多人啦!」傑文十分緊張地說。 傑文今天會參與一場社企開張儀式的舞獅表演,他擔演獅頭的角色,這是舞獅表演中的靈魂人物,不容有失。加上今天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會參加主禮,這是他眼中的大人物,傑文心情愈是緊張。 表現開始了,傑文隨著隊員的鑼鼓聲起勁地揮動著獅頭,在手執葵扇的大頭佛引領下使勁搖擺,獅頭被傑文一上一下舞動時,隱約地看到他的面已經通紅,大汗淋漓。但是他那股勁沒有減弱,直到最後一刻表演完結,傑文舉起獅頭,氣喘吁吁地露出驕傲的笑容。連張局長看到傑文和隊員落力的演出,也立即把他們拉到身旁合照。 這一場舞獅表演雖然沒有步步驚心的梅花樁,沒有令人目瞪口呆的一柱擎天,但傑文背後卻用上12年的時間去練習。傑文是智障人士,從2003年開始在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盛愛之家庇護工場接受舞獅訓練。他比任何人都認真,經常晚上在宿舍走廊來回練習舞獅的步伐。縱然努力,傑文也試過表演途中獅頭跌在地上,滾到嘉賓的腳旁,幸好他懂得執生,導師急忙把獅頭拾回給他後,他繼續表演下去,最後贏得全場掌聲。 這裡的舞獅團隊有15人,全部由智障人士和精神病康復者組成,現時平均每兩個月有一場表演,大多數是慈善團體和老人院的活動。導師打算未來把團隊帶到商業機構表演,希望為他們賺取的不是一份收入,而是一份自信和認同。我曾經是他們的觀眾,相信我,是精彩絕倫的。 創業軒致力推廣殘疾人士工作能力,作者為執行委員。 (https://www.facebook.com/SEPDHK)周四刊登
看著報紙,每年各地因各種原因被遺棄的孩子多不勝數,因為智障、殘障,絕症,我甚至聽過嬰兒出世時因為臉上長有大大的胎印,父母因此把他遺棄在醫院。回頭看,香港的小孩子確是幸福,我接觸過不少殘疾人士的父母,對子女們都愛護有加,有些甚至過分溺愛。 「依家請人真係好難,我們之前有位碼頭水手阿麟,是智障人士,負責小輪到岸時繫纜工作。他早年退休了,我們想繼續聘請殘疾人士從事這個崗位,一直都無人問津,其中一個原因是父母們覺得這工作除了要長時間體力勞動外,也要輪班當值及面對不同人,怕仔女們被人『蝦』。」 創業軒其中一位委員是來自天星小輪的。公司一直十分支持殘疾人士就業,例如阿麟過往也需要輪更工作,為免阿麟混淆了上班的時間,每次阿麟轉更前公司都會通知他媽媽。不過公司有心,父母或許無夢,不少殘疾人士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從事文職工作,可以留在辦公室,環境舒服一點,工作輕鬆一點,不需面對太多人。最後呢?想子女們跳出庇護工場去見識社會的父母會發現,他們還是像樹蔭一樣為子女遮風擋雨,但子女抬起頭來仍舊看不見真實的天空。 香港實施最低工資後,人人揀工做,有一些技能較簡單但不太討好的工種例如洗碗、清潔等,長期請不夠人手。不少企業都開始伸手向殘疾人士市場招聘,某程度上造就了他們有更多的工作機會。但事實是殘疾人士的父母們,不少都捨不得讓子女從事這些「粗重」工作。 爸爸媽媽放手啦,我得㗎! 創業軒致力推廣殘疾人士工作能力,作者為執行委員。 (https://www.facebook.com/SEPDHK)周四刊登
走入沙田乙明邨這間便利店,貨品種類繁多。雖然沒有奪目的店面設計和裝潢,但卻有濃厚的人情味。到來的顧客大部分不是公公婆婆便是操不太流利廣東話的媽媽,還有坐著輪椅的殘疾人士。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彷彿重拾七十年代士多辦館的感覺。 這間便利店叫家園,是一間社企,經營方針是以低價向弱勢社群包括長者、殘疾人士、低收入家庭、新來港人士和少數族裔等出售糧油食品,在這百物騰貴的年代解決基本生活所需。現時已有八間分店,今次這新店再加入新元素,不只顧客,即使在店內工作的,也有殘疾人士。這間便利店聘有八位僱員,其中五位便是精神病康復者和長期病患者。 店員小芬二十多年前患上躁狂抑鬱症,多年來病情反反覆覆,由新生精神康復會跟進。她從事過文職、食物工場等工作,但都不及這份工作做得開心。「呢份工經常可以同好多街坊傾偈,成個氣氛都好親切。」小芬說。 早期的社會大家都把殘疾人士隱藏,認為他們沒有貢獻;到六十年代政府及復康機構開始以庇護工場的模式,利用殘疾人士的生產力,但畢竟這是「庇護」,他們都在一個缺乏與人交流的環境下工作;到近年有不少聘用殘疾人士的社企成立,除了實實在在地提供工作機會外,更希望通過一個用心經營的工作環境,讓殘疾人士可以面對社群,學習應變,最終目標是把他們推向公開就業市場。這間便利店,便發揮這個作用。 或許有一天,你會在其他商場的超市或便利店,看到小芬為你提供服務。 創業軒致力推廣殘疾人士工作能力,作者為執行委員。 (https://www.facebook.com/SEPDHK)周四刊登
我每年出席各類型的公司宴會、頒獎典禮多不勝數,當中的表演節目包羅萬有,唱歌、打鼓、耍劍、變臉,說實話有哪個表演會令觀眾們難忘。直至上個月我出席了某一機構的周年晚宴,我被一個魔術表演吸引住了。男魔術師拿著一個布袋,女的優雅地把幾條絲巾逐條放進布袋中,然後魔術師把布袋反轉,得意洋洋地展示絲巾不見了。女魔術師隨即報以一個疑惑眼神:「絲巾究竟在哪裡?」,轉頭拿起一個透明盒子,媽呢媽呢空,盒子裡立即變出剛才的幾條絲巾。台下觀眾拍案叫絕,台上的兩位魔術師顯得有點兒靦腆但驕傲。 他們兩人都是來自香港心理衛生會的唐氏綜合症和中度智障人士榮德和翠兒。別看這些把戲看似簡單,訓練他們的社工說,魔術是一個舞台表演,要他們學習和理解如何用五官去演出驚訝、疑惑等這些表情實在不容易。再加上表演魔術的過程中需要他們牢記當中的步驟和細節,如何走動,每一個台上的表演,榮德和翠兒都是經歷數以千次的練習,尤其是唐氏綜合症人士年過40歲後,體能和精神會明顯下降,這種日以繼夜、重複性的練習,對於44歲的榮德來說更是一個毅力的挑戰。縱然他們感到疲憊時,偶然都會像小孩子一樣發脾氣,但是每次演出後,總會返到中心跟朋友們說:「好開心呀,今日好多人呀,個個都拍手!」 下次大家在籌劃企業活動時,與其花數萬元請歌星唱歌,何不考慮邀請榮德和翠兒,讓他們大展身手? 創業軒致力推廣殘疾人士工作能力,作者為執行委員。 周四刊登
「我真的好鍾意廚房,一入到廚房就好開心!」小慧發自內心的喜悅,在臉上表露無遺。看見她那燦爛笑容,很難想像她走過足足十年嚴重抑鬱症的道路。 1997年小慧剛二十歲出頭,便聽從爸爸命令接手家族製衣業生意。後來遇上金融風暴、沙士,生意一落千丈,公司不斷裁員,不少人唾罵她,資金也周轉不靈,她承受著無可告人的壓力。試過年關沒錢出糧給員工,她苦苦哀求客戶快點找數。精神最崩潰的時候,她試過拿著大疊帳單到警局,慌張告訴警察這些人欠錢不還。在沒完沒了的壓力下,她最終患上嚴重抑鬱症,自始每天服用十多種精神科藥物。直到有一天陰沉灰暗,她心情也如天塌下來一樣,她選擇自殺。 小慧獲救大難不死,她想:「難道我就與藥物共度一世?」這時她嘗試尋找精神寄託。她一直很喜愛烹飪,只不過這興趣一直埋沒於繁重工作中。她重新走入廚房,拿起鑊鏟,鑽研中菜。她在煮食過程中找到多年來未有過的平靜。隨著情緒穩定,她嘗試停藥,還到煤氣烹飪中心自薦做導師,中心聽過她的故事,毫不猶豫聘用她。她也開始創業,提供到會煮食服務。就在烹飪陪伴下,嚴重抑鬱不藥而愈,至今已3年沒有服藥了。 今天的小慧是一個全職廚師及烹飪導師,她的生活就如珍饈百味,充滿驚喜。 創業軒致力推廣殘疾人士工作能力,作者為執行委員。 (https://www.facebook.com/SEPDHK)周四刊登
每年年底不少公司都忙於舉辦聖誕派對、周年晚宴。這些活動過後,通常我的辦公室就會堆放著一大堆的「手指仔」、相架、電話套等的小禮品。再實用的東西,收到十個之後也會變得不實用,更莫說記得哪家公司送過哪些禮品。就是這種經驗,我也不想自己公司也是送這些「為送而送」的小禮品。 我在一家上市公司從事企業傳訊工作,每年舉辦的活動多不勝數,送禮品的需求也確實不少。數年前我們開始採購殘疾人士的產品,其中我們訂購了一批馬賽克飾物盒,是由香港明愛的精神病康復者親手製作的,每一塊彩色玻璃都是由這些康復人士逐片逐片剪裁再貼上去。產品質素不但高,而且那種蘊含的心血和意義,令這些禮品彷彿套上了光環。 要訂購殘疾人士所造的禮品,唯一要注意的是要有耐性。由於他們身體的缺陷,一般生產力都較低。就如我訂的馬賽克飾物盒,用了差不多四、五月的時間才收到一百件貨。但哪又如何?一般情況下籌備大型活動,都應該有足夠的時間去計劃這些細節,又或者正因為這種等候,令到這些禮品顯得更為珍貴。 有一次媒體聚會,有位記者拿著這個盒子細賞,我在第二天的報章上看到:「公司採購殘疾人士禮品顯愛心」。當然我不鼓勵大家為了獲得宣傳效果而作出良心採購,但既然每年預算中都計劃了一筆費用採購禮品送給客戶,一方面何不令這些錢花得更有意義,另一方面令賓客留下深刻印象?「市儈」的講一句,送禮時多個talking point都好! 創業軒致力推廣殘疾人士工作能力,作者為執行委員。(https://www.facebook.com/SEPDHK)
早陣子在茶餐廳食午飯時,聽到隔籬枱的男人說:「我公司近來請了個殘疾人士工作,我們今次都算做了件善事!」我心想:「做善事是不計回報的,你公司真的沒有回報嗎?」 上次提到患有脊髓神經肌肉萎縮症的Carmen,被捷成旅遊聘請為見習票務員。經過兩個月在辦公室的培訓後,她便可以返家以電腦工作,省卻了她坐輪椅舟車勞頓的麻煩。 「我第一日到辦公室上班時,早上刻意不飲水,那麼我便不需要麻煩別人幫我去洗手間,等到我中午下班回家後才解決問題。但是社工跟我說這不是一個可持續的做法,自己亦會很辛苦,影響工作表現,於是我想著想著,便提出我需要人幫我去洗手間。」Carmen說。 Carmen的同事Lillian第一次與殘疾人士共事,體會良多。「看到Carmen克服身體上的障礙,努力工作,自己也變得積極起來。對我們來說很多事情理所當然,口渴去飲水,想抖擻一下精神去洗手間洗個臉,但對Carmen來說,可能連喝多少水都要計算著,她的加入的確帶給我們不少正能量。」Lillian說。 「說實話,Carmen的學歷可能比我們一些同事更高,她的學習和工作能力亦很高,現在是她實實在在地幫我工作,解決問題,而不是我在幫她。」Carmen的上司Tiffany續說:「Carmen加入了我的團隊後,我感覺到同事之間更加團結。由公司知會我們將有一位殘疾人士加入,到現在我們不但認同公司的做法,而且大家好像有了一個新目標,朝著這個方向一同做好,這種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說,有時企業別把自己放得太大,覺得自己奉獻了,幫助了沒有工作的殘疾人士。須知道這是一個雙向付出、互惠互利的過程。你在幫助殘疾人士發揮所長的同時,除了分擔工作這實質好處外,公司內部那種無形的得益,同理心、凝聚力都同時大大提升。 創業軒致力推廣殘疾人士工作能力,作者為創業軒執行委員。
去洗手間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經常做、每天必須做的事。但是就是這何其平常的事情,令到Carmen的工作遇到莫大的挑戰,甚至不敢出外上班。 Carmen 3歲時確診患上脊髓神經肌肉萎縮症,到中一開始需要坐輪椅。Carmen並沒有因為身體的障礙而氣餒,於2004年在中文大學畢業,獲得學士學位。本來以如此的學歷,找一份匹配的工作是多麼容易,但Carmen努力不代表周遭環境會配合。畢業後她一直以自僱人士身份在家工作,翻譯、補習等,足不出戶。 「其實自己最大障礙是去洗手間,因為我手手腳腳都無力,所以一定要別人幫忙才可以去廁所。我之前試過找工作,但是肯聘請殘疾人士的老闆不多,願意的話,公司又未必有無障礙設施讓我這些輪椅人士使用,還要人家幫我去廁所,唉!加上一般老闆對Home office(居家辦公室)也有所保留,我也只好呆在家中找些工作做。 」 直至近年創業軒成立,其中一位委員牽頭把他公司捷成旅遊的辦公室重新規劃,建造無障礙設施如上落地台及殘疾人士洗手間等,Carmen才首次踏足「辦公室」這個地方。Carmen任職見習票務員,主要接聽和解答顧客的查詢和利用電腦系統訂購機票、酒店等。Carmen在這裡進行兩個月的培訓,一星期上班三個早上或下午,之後可以利用電腦在家工作。這不但解決了去洗手間問題,也省卻Carmen每天由來回屯門和北角共三個多小時的路程。 在香港這個資訊科技發達的大都會,不少崗位已經可以完全利用電腦和通訊設備在家中工作,我們用社會資源栽培出Carmen這樣的人才,卻因為不少企業的傳統和守舊做法,無法容納到Carmen這些高能力的肢體傷殘人士,實在值得反思。 創業軒致力推廣殘疾人士工作能力,作者為執行委員。(https://www.facebook.com/SEPDHK)周四刊登
近沙田醫院有一條路叫亞公角山路,與世隔絕,沿著小山路一直蜿蜒而上,兩邊全是精緻的矮房,路的盡頭有一個地方叫怡欣山莊,是鄰舍輔導會轄下一個康復服務中心,李雪青便在這裡「工作」。雪青出世時因為缺氧,影響腦部發展,從此手腳及身體多處痙攣。但天生樂觀的雪青擁有一個健全的腦袋,亦從沒有放棄自己。 未到工場,我已經聽到一陣陣洪亮的笑聲。雪青因為痙攣,連說話也不能,但卻無礙她用笑聲表達她的快樂。她十分喜歡畫畫,但這個本來平平無奇的興趣,對雪青來說一點也不容易。她四肢因為痙攣,經常不由自主地抽搐,那畫畫時如何拿畫筆呢?唯有用口吧。但這也不容易,因為頸部連帶頭部也會抽搐,她於是用口咬著一支用牙膠固定了的畫筆,深呼吸一口氣,穩住自己的頭部,一筆一筆地畫畫。她的頭頂有四把電風扇吹著,但她仍是滿頭大汗。但想不到的是,在如此的身體條件下,雪青仍可畫出一幅幅細緻的作品,大樹、花海、草莓,一枝一葉都精細地呈現在眼前。 雪青已畫了五年畫,大部分畫作都是繪於布袋上,社工會把這些布袋出售,為雪青賺取收入。看著雪青這些用才華與汗水繪畫的作品,我也買了一個布袋送給我兒子,希望他也沾染到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創業軒致力推廣殘疾人士工作能力,作者為執行委員。 (https://www.facebook.com/SEPDHK)周四刊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