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索菱股份突然大跌,有賣方分析師認為,這與中郵基金被大量贖回有關。雖然該評論很快被撤回,但還是在市場裡掀起軒然大波,在我看來,該分析師是說了句不該說的大實話。據公開資料顯示,中郵旗下各基金持有大量樂視網流通股及限售股,在樂視網再次遭遇生存危機時,中郵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不僅是索菱,其他中郵重倉的品種在上周也都是走勢慘淡。 樂視是創業板最大權重股之一,中郵基金這幾年來始終重倉小票,其頭牌基金經理江湖人稱「創業板一哥」。因此,樂視和中郵的困境實際上也正是今年創業板的真實寫照,截至上周五,創業板指數今年累跌超過22%,是所有指數裡表現最差的。從2012年開始起步的創業板大牛市,其核心邏輯是中國經濟轉型創新及通過不斷定增的外延式增長來維持業績的高成長,尤其去年初李克強提出「互聯網+」後,創業板幾乎成為大多數基金經理,特別是八十後基金經理們首選。但今年第二季以來,創業板牛市的兩大邏輯受到重大挑戰。首先是政策導向,「供給側改革」取代「互聯網+」成為年度宏觀經濟熱詞,其中政策含義不言自明;其次是鼓勵定增的寬鬆政策環境也有明顯改變,不少官員和學者開始去反思定增,要求加強約束和監管,另外,監管層也大幅放緩定增獲批節奏。 未來創業板還有沒有機會?這是臨近年底一個熱門話題,尤其那些對創業板有「情懷」的投資者,更是希望創業板能否極泰來。對此,筆者認為在總體估值逾70倍大背景下,創業板想要走出困境,必須要原有邏輯被修復或有新的邏輯,否則,再美好的「情懷」,也只能引來短線脈衝式的反彈。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
在上周二晚間,上海交易所公告,有機構在3天內買入中國建築77億元人民幣。 市場普遍認定這是安邦在繼續買入,正當市場熱議安邦究竟是在上周四還是上周五再次舉牌,最終是買到15%還是20%的時候,從上周三開始,中國建築卻戛然而止,股價掉頭向下連跌3天,直到上周末,安邦也再沒有任何公告出來。 安邦怎麼突然收手了?不少人開始疑惑,這一疑惑在上周末有了答案。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上周六的基金業協會會員大會上做出了異常強硬的表態,明確反對野蠻舉牌、槓桿收購,「從門口的野蠻人變成了行業的強盜」,並斥之為「集土豪、妖精及害人精於一身」。 據在會議現場的人說,劉主席這些話是脫稿講的,因此有些人質疑這是不是劉主席的即興發揮,只代表個人意見。 這種質疑毫無道理,在我印象中,劉是個極其「講政治」的官員,絕無可能會在這種場合發表個人意見,至於脫稿,用我在上周六和別人討論時的話來說,「一般講政治的人脫稿,往往是做複讀機……」 顯然,有理由相信,安邦上周後幾天是主動或被動地「講政治」了,所以,可以得出結論,險資掃貨已經被強行踩了煞車。 而這一腳急煞車勢必會在本周造成市場的劇烈波動,道理很簡單,那些搭順風車的各路資金在本周也很可能會奪路而逃(事實上,在這兩周時間,身邊有太多的游資在這些舉牌概念股裡炒得不亦樂乎),由於這些舉牌概念股大多是大盤權重股,這也肯定會對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圳成分指數帶來巨大的回檔壓力。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
安邦又舉牌了,而且一舉就是兩次。本月17日和24日晚,安邦先後兩次公告,持有中國建築的股份分別達5%和10%,與此同時,安邦還在周末明確宣布,將繼續增持不超過35億股,即最多增持至21.4%。安邦的大手筆再次啟動A股市場上的大市值藍籌股,無論是安邦已經持有的金地集團、招商地產,還是其他保險公司舉牌的吉林敖東,乃至格力電器、中國鐵建等,都遭到「哄搶」。 14年的民生、15年的萬科,這幾年來,每到年底,險資總會在A股掀起軒然大波,究其原因,是保險公司特別是以萬能險起家的民營保險公司快速擴張後對高收益資產的渴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資產荒」。為了能獲得「重要股東」地位,從而可以按照權益法來做會計核算,「買買買」幾乎成為險資在A股市場上典型特徵。 或許是出於時間成本的考慮,險資的掃貨舉牌多數集中在第四季度,因此,在接下來的幾周裡,掃貨效應所帶來的藍籌股行情還會延續。不過,需要提醒的是,一旦進入新年,隨著險資暫時收手,這個板塊或將面臨著調整壓力。關於這一點,大家可以去看看金地、民生舉牌後的走勢。 而從中長期看,未來這種「資產荒」尚難緩解,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不僅是保險資金,規模更大的銀行理財資金也同樣面臨著巨大的資產荒。隨著前幾年高息債的陸續到期,純債的投資組合已經無法滿足銀行理財資金的收益要求,據內地媒體報道,已經有不少基金開始設計所謂「收益增強組合」,也就是在債券組合裡添加股票頭寸,試圖通過股票的收益,來提升整個組合的收益水平。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
中國證監會於周末公布了新一批的14家IPO名單。這已是11月以來的第三批IPO公司,與前10個月每月兩批的節奏明顯加快,相對應的,發行家數也由10月的28家,上升至38家。 以往IPO的節奏一般都與市場的熱度有關,牛市快,熊市慢甚至暫停,但今年卻出現明顯變化,不管指數漲跌,IPO速度一直保持穩步加快。其中主要原因是新股發行方式的改革,去年股災後,新股發行方式做了調整,尤其是網下申購方面,開放了以個人為主的C類投資者,只要帳戶上持有一定的市值,就可以參與網下申購。由於收益率遠超預期(今年首季時的年化收益率近50%),對資金產生了巨大吸引力,愈來愈多人去排隊申請。隨著合格C類人數快速增加,帳戶市值要求也從年初的單個市場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提升至3,000萬元,且有進一步提高的趨勢。但這依然阻擋不了眾多的申請熱情,截至目前為止,排隊帳戶數仍逾3萬個。 目前市場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按照3,000萬元單個市場,每個帳戶6,000萬元來推算,那理論上將有逾兩萬億元的資金入市,規模堪比國家隊。因此,他們對IPO速度加快毫不擔心,甚至樂觀地認為,這會成為良性循環:IPO加速——網下申購收益提升——申購人數增加——配置市值需求帶動入市資金增加——指數上漲。我對這種觀點一直持懷疑態度,這種永動機式的所謂良性循環,只是一種美好的幻想,事實上,一旦收益率無法覆蓋市場波動所帶來的市值損失,這些「市值」就必然會有變現離場的壓力。所以,我比較擔心這種不斷加快的發行速度,如果這種態勢持續,很有可能在某個時點,會由量變引起質變,帶來市場的劇烈波動。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
雖然我在上周的文章中特意指出:特朗普當選造成的波動是一個很好的買入機會,但客觀的說,上周全球市場的波動之詭異還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在上周三亞太股市崩盤,美指期貨暴跌的背景下,美股居然從上周三開始大漲,道指甚至創出歷史新高。 而到了周末,內地幾乎所有財經媒體的焦點都集中在了上周五商品期貨夜盤的閃崩上,「血洗」、「強平」、「爆倉」這些字眼此起彼伏,而最奪人眼球的段子是:10萬元從年初開始滿倉做多焦炭,到上周變成3億元,然後晚間漲停板滿倉做多棉花,5分鐘一切歸零……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A股市場上周期股再次走強,有色、建築、鐵路等板塊都有著出色的表現,這和美股上銀行、鋼鐵的傳統產業類股的強勢相互呼應。有人做過統計,美國股市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列根政府開始,基本都是民主黨執政期間新經濟盛行,而共和黨則是傳統產業的天下。因此,周期股的崛起,反映了全球投資者對特朗普未來4年執政思路的預期。 對於這種預期,我給我身邊朋友的建議是:無法證偽,積極參與。雖然特朗普競選時的那些「大嘴巴承諾」能否兌現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但目前顯然還無法證偽,加之共和黨政府對傳統產業的偏好,以及內地自身供給側改革的推進,當下應該是從年初開始的周期股行情的高潮期。相對應的,由於周期股在上證綜合指數所佔的高權重,短期內指數有望繼續走強,向上去攻擊3,300點。 當然,高潮過後,難免散場。中期而言,我對周期股並沒有那麼樂觀,不過這是後話了。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
先說件和A股無關的事。隨著人大釋法和《人民日報》的批判文章,香港的港獨議員宣誓事件也正在被愈來愈多的內地人所了解。在這件事上,無論左右,當然也包括我,大家的態度是空前一致的,畢竟「支那」兩字觸及到了幾乎每一個中國人的底線。我比較好奇的是,這究竟是怎麼樣的兩個奇葩,居然會如此授中央政府以柄,給自己、也給泛民挖了如此大的一個坑,甚至讓我懷疑他們是不是當代「余則成」。如果香港新一代民主勢力都是這樣毫無政治歷史常識的小學雞,那香港的前途讓人悲觀。 回到A股,上周說過,上周一到三是一個很好觀察期。從實際走勢來看,上證綜合指數只在上周一早盤跌23點,就止跌回穩,市場對政治局會議所傳遞出來的流動性收緊和去槓桿兩個利空消息反應極其淡定,上周四指數發力上攻,上周五更創了3,141這一年初熔斷後新高,強勢特徵初現。 近期A股還有一個較微妙變化,就是連續漲停的「妖股」數量明顯增加,來伊份、煌上煌、瀘天化……。面對今年以來最為兇悍的炒作潮,雖然也有幾家臨停,但總體上看,監管層態度溫和,並沒採取諸如視窗指導甚至暫停帳戶交易等管制措施,這被市場認為是管理層默許個別股份炒作升溫一個信號。利空不跌、炒作升溫,這都是市場走強跡象,投資者顯然更看重「核心」的中期利好,接下來A股或將階段性走強。市場之前擔心的美國大選,我覺得可參考6月英國脫歐,如特朗普當選引發市場短期波動,向下砸出一個大坑,那也是很好介入時機。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
上周四六中全會公報出爐,細讀後,筆者認為,唯一亮點有九個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這九個字,各界有不同看法,左右觀點截然對立。我想說重點不是左右,而是時點。自從習上台後,「核心」是遲早問題,但「核心」推出的時點還是有些超出預期,畢竟經過年初「這個核心」的波折後,坊間一般認為,核心二字或要在明年十九大上才出現。不管左右觀點有多麼對立,有件事是確定的:核心就意味著大局已定,整個高層的人事布局或已基本完成,對於股市來說,無疑也是一件好事。有人說,核心一出,就意味著A股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得以消除,就長期而言,我不敢苟同,但中期來看,我還是基本同意這個觀點,「人事人事,先人後事」,人確定後,對「事」的預期不妨可以適當樂觀一些。 因此,與前期相比,我對A股中期判斷相對樂觀一些。但短期方面,周末政治局會議討論經濟,有兩點重要變化:一是貨幣政策,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注重抑制資產泡沫和防範經濟金融風險。以我對官方語境的理解,這句話可解讀為流動性的充裕要合理,而且要注意流動性過度充裕或帶來資產泡沫和經濟金融風險。換而言之,這次政治局會議或將是階段流動性收緊的拐點;二是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等取得進展,去槓桿新舉措開始實施。這意味著,前三季去槓桿進展緩慢甚至無進展,接下來,去槓桿或成為下一階段經濟工作重點。按照經驗,流動性收緊及去槓桿,都對A股帶來負面影響。中期樂觀、短期利空,這是近期難得一見的基本面背離。因此,本周前三天走勢可能是很好的觀察點,看看市場究竟是偏重中期還是短期。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
最近國產片《湄公河行動》紅遍大陸,不僅口碑很好,連票房屢創新高,截至上周末已突破10億(元人民幣)大關。從故事情節、敘事手法及拍攝技巧各方面看,它就是「二流商業片」水準,之所以能異軍突起,我認為主因有兩條,一是超預期,這是一部按照真實事件改變的「主旋律」電影,卻顛覆了以往主旋律電影的「偉光正」而拍成按照市場規律行事的商業片,且拍得還算認真;二其實還是超預期:審核尺度超預期。刑訊逼供、娃娃兵、私殺犯人……,各種以往在主旋律影片裡絕無可能出現的鏡頭出現在影片裡。在一部電影上費那麼多口舌,是因為在我看來,從某種意義上說,認真按市場規律辦事、放鬆管制,這些《湄公河行動》的成功之處也正是A股要走出困境的關鍵因素。 客觀說,這幾周A股表現強於我預期,指數在人民幣新一輪貶值潮中頑強抗跌;以鐵路股為首的「一路一帶」異軍突起,成持續活躍熱點。據我和周圍朋友溝通,該跌不跌後,市場似重燃對「慢牛」預期。確實,慢牛一直是管理層孜孜以求目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人民日報》在社論提出「穩中有漲、漲幅有限」。二十年過去,這次慢牛能實現嗎?能否「慢牛」我不知,但我堅信想要迎來A股新一輪牛市,真改革是必須的前提,也就是我上面說的「認真按市場規律辦事,放鬆管制」。說起放鬆管制,今天開始召開的六中全會是不錯觀察點。我以前多次說過運動式反腐結束是「真改革」啟動唯一前提。此次全會主要任務是研究從嚴治黨,修訂黨內監督條例,這有否可能成反腐由「運動式」轉為「制度式」一個轉捩點?如是,則成A股一個長期利好。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
上周一,國務院公布《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槓桿率的意見》,新一輪債轉股正式啟動。數月前,我仔細研究過傳聞的債轉股,結論是AMC將是其中受益最大行業,港股中的中國信達(1359)、中國華融(2799)和A股中的海德股份是市場上僅有3家AMC,我買了其中兩家,信達和海德。結果,從上周二開始,海德連續漲停,全周漲43.69%,信達幾乎對消息毫無反應,當日高開沖高回落,全周跌1%。這大概是目前港股和A股最大的區別。 但客觀的說,這幾個月來,港股總體上遠遠跑贏A股,因對資產荒和貶值擔憂所造成的資金持續南下,尤其對貶值的擔憂,成為眾多散戶買進港股的主因(事實上,對貶值的恐慌也同樣是內地此輪房價暴漲的一個主要推手)。當然,如果問我,我還有一個純主觀的猜測:在當前香港複雜的經濟社會環境下,各路官方半官方資金或許正在有意識地增加港股投資,以獲最終接管港股的話語權。我較同意這一種推測,未來港股將逐漸A股化。 回到A股,這幾天,身邊關於「維穩」論調又多了起來,據說這次是維下周六中全會的「穩」。我覺得挺有意思,因這莫名其妙的維穩背後實際上說明市場信心不足,PPI同比轉正未能令市場興奮起來,靠維穩能漲?好吧,就算是維穩,那會議結束後呢?我還是那句老話,今季市場面臨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加,國內方面,樓市調控加碼對經濟的影響、年末年初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國外如美國大選、聯儲局加息及G20峰會後對全球央行貨幣政策反思,都制約市場上行空間。故如本周市場真因為「維穩」而上漲,那或許是一個不錯逢高減倉的機會。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
對於10月乃至四季度的行情,市場存在著不小的分歧,經濟資料好於預期以及上周五的地量成交額,成為資料派和技術派看多者最有力的支援。 對於第四季A股,筆者並不樂觀。首先,我不認為依靠行政化去產能去庫存而出現的經濟反彈能夠一直持續下去,尤其是房地產,幾乎已經成輿情的眾矢之的。就在國慶前最後一周,杭州、北京、天津、南京等多地連續推出房地產調控措施,這背後顯然有著高層的視窗指導。如果房地產被調控,那資料還會一直好下去嗎? 當然,我並非研究宏觀經濟的行家,所以,我更看重高層對A股的態度。近半個月來,每當有人問我可否買股票時,我建議他們去默讀下面這句話:堅決糾正脫實向虛自娛自樂。在我看來,劉士余主席上月初在上交所會員大會上所講這12個字已充分說明管理層對當前市場的態度,一方面是對近在眼前的三輪股災心有餘悸,堅強監管、防範風險依然是監管政策的主基調,另一方面,目前經濟的焦點集中在房地產的泡沫上,管理層或許並不希望看到股市有甚麼異動,不管是向上還是向下,「一潭死水」可能是管理層最願意看到的走勢。 所以,我認為,整個第四季,A股賺錢效應很可能作為「自娛自樂」而被「糾正」掉,像上月這樣窄幅無趣波動,或小幅陰跌可能是主旋律。如非要說有甚麼機會,那應該主要來自於「奉命娛樂」。甚麼是「奉命娛樂」?比如市場遇到類似英國脫歐之類的黑天鵝,比如當指數跌到管理層的心理底線,管理層需市場做多、指數向上,以避免引發系統性風險。只有在這些時候才值得進場做多,娛樂一番,也才不會被批為「自娛自樂」。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
9月20日,央企ST寧通的一紙公告激起了軒然大波:該公司將出售位於北京的兩套學區房。根據北京當地媒體透露,這兩套房的市場價將近3,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如果成功出售,公司獲利超過2,000萬元,而公司上半年實際虧損2,235萬元,顯然,公司此舉是為了扭虧為盈,保住上市公司的「殼」。有媒體為此做了統計,根據上市公司的中期報告,今年前6個月,上市公司淨利潤在1,000萬元以下的超過600家,也就是說,有近兩成上市企業的淨利潤還買不起一套北京的學區房。上一輪房價暴漲的時候,市場就在瘋傳:企業老闆一年辛苦打拼,結果收益還遠不及「太太炒房團」的炒房收益,而現在,主語換成了上市公司。 上周A股出現了反彈,但市場交投清淡,雖然步入新財富拉票季節,賣方竭盡全力路演、推票,但市場依然缺乏賺錢效應,追漲被套者比比皆是,市場討論的焦點也還是集中於房價的暴漲。目前社會「輿情」集中於房價高燒,根據以往經驗,也根據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庫存變動情況,我個人覺得,第四季度,甚至國慶前後,高層出手干預房地產的概率正在快速增加。有人認為,如果房地產被干預,那資金將會重回A股,在我看來,這純屬A股投資者一廂情願自作多情。 由於無賺錢效應,進入9月後,身邊已經有不少朋友外出旅遊,朋友圈裡也貼滿了各地的秋景。本周是國慶長假前最後一周,面對即將到來的9天長假,市場更加無心戀戰,估計這種趨勢將會進一步蔓延。 輕倉,安心過長假吧。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
這個中秋小長假,身邊幾乎所有朋友都不淡定了。朋友圈、微信群,同事間、朋友間,甚至孩子學校的家長群,都在熱議這幾天杭州房市的火爆情景。「溫州炒房團100套公寓一次性付款」、「溫州炒房團直接一次過購買兩幢總套數176套」,「杭州遠郊某樓盤價格從6,000跳漲至10,000」,各種半真半假的傳聞刺激著人們的神經。 不僅是杭州,在一線城市被限之後,買房潮正在向二線城市擴散。雖然耳邊也會飄過一些「調控」的聲音,但在低利率低首付鼓勵下,資金還是義無反顧的沖向房市,最新公布的信貸資料顯示,和前幾個月一樣,房貸依然是8月新增信貸的主力軍,佔據了超過五成的比重。 在7月政治局會議口口聲聲要「抑制資產泡沫」的時候,我寫過一文,認為房地產是中國核心資產,政府很難真正下決心來抑制房產泡沫,現在看,似乎被我不幸言中。 面對牛氣沖天的房價,「脫虛向實,房地產就是如今中國最大的實」成了證券圈最流行卻也是最無奈的段子。在沒有完成槓桿由企業向居民和政府部門的轉移之前,我估計當局很難出真正有力度的調控措施,「抑制資產泡沫」短期內恐怕依然只是一句口號。 對股市來說,房地產的火爆肯定不能算是個好消息,一方面,樓市泡沫愈大,市場對「真改革」預期就愈悲觀,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雖然流動性寬鬆,但資金無法滿足股房雙牛也是個不爭事實,暴漲的房價勢必使資金「脫虛向實」流向房市。 因此,估計股市的低迷弱勢還將延續一段時間。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
上周最沉重的新聞是甘肅一家6口因貧窮服毒自殺。一個80後的媽媽,由於貧窮而對生活絕望,在殺死自己的4個未成年孩子後服毒自殺。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就在周末,中國證監會宣布資本市場扶貧新舉措,開啟貧困地區企業IPO綠色通道,免排隊,「報即審、審過即發」。證監會此舉是講政治,是為回應國家扶貧戰略,出發點當然是好。只不過,我比較擔心,如沒有完善而嚴格監管,再好的也易被念歪。就在消息公布後不到24個小時,網上已有好事者在設計如何鑽空子,雖只是段子,但也應該引起監管者的重視,不然,最終除了養肥一大幫鑽空子的大小非以及給A股留下一堆垃圾公司外,很難使得貧困地區真正受益。 回到A股,G20結束後雖沒有出現明顯下跌,但與牛氣沖天的港股相比,A股續橫盤震盪。以至於有人在感慨,僅僅用了不到1年時間,國家隊就成功把巨幅波動的A股變成死氣沉沉的港股。 從去年股災進場救市開始,國家隊已在A股市場存在一年多。從相關股份這一年多股東變化分析,國家隊是在用高拋低吸方法強行「熨平」市場波動。這種完全違背市場規律的做法引起很大爭議,但周末證監會主席劉士余一席話似透露「熨平」市場初衷:任何時候都要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堅決糾正脫實向虛自娛自樂。如何才能不「脫實向虛」?如何糾正「自娛自樂」?,資金都是為利而來,沒有波動,沒有賺錢效應,自然就沒有「娛」和「樂」,也就不會有多少資金進到股市這個「虛」裡來。只不過,這種裁判員親自下場踢球格局究竟能維持多久,它又對市場長期發展帶來甚麼影響還是未知數。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
8月30日,深改組再次開會,習近平發表講話,強調要按時間表路線圖推進改革,會議還通過了多項深化改革的意見。奇怪的是,市場對這個會議毫無反應,微信群朋友圈裡也極少有人談起這個話題,偶爾談到的也是淡淡地說一句:看落實吧。 對利好不敏感,這是熊市最典型的特徵。但仔細想想,好像又不僅僅是熊市特徵這麼簡單,「看落實吧」,這短短的4個字,多少透露出市場的一絲失望情緒。想當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公布後,我非常尊重的一位經濟學家曾經說過,三中全會這改革60條只要有2/3能落實,中國就「不得了」。 快3年過去了,就我個人的主觀判斷,我認為這60條落實進度是遠遠低於預期的,尤其是在經濟方面。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僅僅只是我一個人的感覺,不過,從A股市場股災後這一年多的走勢上看,最起碼有一點是肯定的,市場已經從「無法證偽」演化到「需要證實」階段。投資者對「檔型利好」的追捧力度正在愈來愈弱。 回到短期A股,上周A股市場波幅明顯收窄,盤中熱點凌亂、交投清淡,市場對G20後行情存在不小的分歧。樂觀者認為,去年的閱兵,今年上半年的兩會,都是在所謂「維穩行情」結束後指數才開始漲的,這一次會不會故技重演,在9、10兩月走出一波中級行情?我遠沒有那麼樂觀,還是堅持自己之前的謹慎觀點。當然,我也會對自己的觀點設好「止蝕點」,比如下面這條: 上周六,習近平在G20工商峰會上主旨演講,再次向世界宣示「把改革進行到底」。今天的A股會做出怎麼樣的反應?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
這幾天朋友圈漸被各種「西湖躺」照片佔據。為迎接G20,從20日開始,杭州對西湖邊實施封閉管理,限制機動車入內,沒想到,空曠的街道竟然在一夜間成為好攝一族的背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或坐或躺,在馬路中間留影,「千年躺一回」儼然成為上周的西湖一景。當然,要「躺」要趕緊,隨著G20臨近,9月1日開始,這些區域完全停止開放,自然也就無法再躺了。 是啊,作為一個杭州人,確實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G20愈來愈近了。6月的時候,我曾經有過一個判斷:7、8兩個月份將迎來G20的維穩行情。現在已是8月底,回顧這兩個月,指數在震盪中逐漸盤升,也算是基本達到了維穩的目的。那麼,隨著本周末G20會議的召開,維穩之後怎麼走?既然是維穩行情,那就意味著維穩結束後,市場的不確定性會有所增加。近期A股資金面上風波不斷,先是中國人民銀行重啟14日回購,導致隔夜回購利率顯著上升,國債期貨大幅波動。 而後又是保監會出手限制以萬能險為主的「高現價保險產品」,引發上周四盤中恐慌性下跌。中國人民銀行和保監會雖在上周五出面做進一步說明,多數市場人士也認為流動性寬鬆和「資產荒」局面都仍將繼續,但在我看來,不管是流動性還是所謂的資產荒,它們的寬鬆「邊際」正在發生變化,而這,遲早會對市場的情緒產生重要的影響。當然,上周五耶倫和費舍爾(美國聯儲局主席及副主席)的偏鷹表態,也難免會波及到短期A股。 因此,我給很多朋友的建議是,在接下來的一周,降低倉位,不管是坐是躺,反正先出來休息觀望。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