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狂人Mi - Yumi Ng
2016-12-16

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 《Westworld》 我覺得HBO好厲害,一套又一套經典劇集,固然一一給封為神劇讓劇迷供奉,劇中精警的對白及tagline更如烙印般刻進我們腦海,尤其迄今為止六季《Game of Thrones》(《GoT》)中的經典對白,更是多到可以出語錄,以我記憶所及,能夠匹敵的只可追溯到上世紀的《Friends》。 同是HBO原創,新劇《Westworld》大有潛質威脅《GoT》的寶座,第一季雖已播完,劇中對白仍像咒語般在腦海中反來覆去盤旋,好像文中開首這莎翁名句,出處來自《羅密歐與茱麗葉》,但今日你問任何一位劇迷,都會答是《Westworld》的Dolores。最好笑是外國劇迷將兩劇對白交叉聯乘,像第9集某重要角色(放心不劇透)出事,網友的回應就是「The Lannisters send their regards」(《GoT》),我笑點很低,一看笑到我停唔到,煲劇煲到連劇評汁都撈埋,可見中毒已深,藥石無靈。就讓我今日偷次懶抄抄書,將這兩套近年最愛的經典對白為大家奉上,回味一番。 《Game of Thrones》 The Lannisters send their regards. 這句「Lannisters致意」就是來自第三季悲慘的血色婚禮一幕,叛變的Roose Bolton一劍插進少主Robb Stark心坎,伴隨著這心寒的一句。(劇透咗㖭!)   A Lannister always pays his debts. 《GoT》語錄又怎少得金句王Tyrion Lannister,這句在全劇多次出現,除了表明獅家富可敵國之外,也有著有恩必還、有仇必報的意思。  Winter is coming. 除了獅家,狼家這句「冬天即將來臨」更是貫穿全劇六季重要中心思想,尤其第七季終於來到北方White Walkers與中土Westeros大對決,漫長的寒冬終於等到了。(快極都要明年夏天哪)   You know nothing, Jon Snow. 狼家私生子Jon Snow跟野女Ygritte的一段苦戀,注定開花不能結果,這句Ygriite對Jon的調侃,也成為絕唱。 Valar Morghulis. 最後,怎樣也不能少了這句High Valyrian語的Valar Morghulis,意思是All men must die,下一句自然也就是Valar Dohaeris (All men must serve)了。  《Westworld》 It doesn’t look like anything to me. Dolores說過,Bernard也說過,看到一些他們無法理解的事物,就會自然以此句回應,Dr. Ford解釋這是他刻意安排的,他的解說也是非常金句:「They cannot see the things that will hurt them. I spare them that. Their lives are blissful. They are free from the burdens of self doubt.」(他們不能看到任何會傷害到他們的事情,這是我刻意安排的。他們是幸福的,沒有自我懷疑的負擔。)   One man’s life or death were but a small price to pay for the acquirement of the knowledge which I sought; for the dominion I should acquire. 第八集Dr. Ford引用科學怪人Dr. Frankenstein的名句,「相比起我所追尋的知識,一個人的生與死只是很少的代價」,但他沒說出最後一句「……and transmit over the elemental foes of our race」,引來不少網友猜測他其實也是機械人,又或者Ford的最終目的係長生不死,當然這fan theory仍未證實,但已叫劇迷想翻天。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2016-12-09

 《Westworld》首季大結局,千頭萬緒,很有點不知從何說起的感覺,劇是不打算透的了,因為身邊朋友都在追,我很明白被透之慘。之前跟飾演Teddy的James Marsden訪問,從他說過請大家放心,編劇會將大部分疑團解開,但故事未完,解開了A疑團後,自然就有B、C等著大家解謎,否則怎樣牽引大家追下去?   引發思考 由最初對此劇抱持觀望態度,到現在萬二分投入,這劇之所以成功俘虜我,不僅是當中謎團引人入勝,而是很少電視劇能夠如此引發思考,劇中人物、無論是Dolores、Bernard、Maeve,他們對自身發掘的過程,巨細無遺將他們的轉變反覆呈現,這不是單純故布疑陣,是要透過如此elaborate的方式,作為觀眾才容易進入他們的世界,進而投射到自身處境。 當我看著一班機械人年復年日復日重複遭人擺布的命運,無止境的suffering去到一個點,殘餘的記憶怎樣也抹不掉,意識/覺醒開始誕生的過程,也會反問自己其實跟劇中這班機械人有甚麼兩樣,面對社會這麼多不公義,人有多少自由意志去選擇,定或是無論是肉身或機械,都是身不由己,重複在每日給設定的生活軌跡,無限loop中。   覺醒及違抗 所以,我看《Westworld》的其中一個面向,它當然是一個關於人工智能與人類的故事,但更關乎覺醒及違抗。整整十集不是單純提供答案,外國很多網友一大堆fan theory經已猜中劇中幾條主線,這些故弄玄虛不是劇集的重點,而是一個思考過程:機械人有沒有free will,有的話,跟人類的分別在哪裡?再進而問自己,其實人類所謂的free will,其實又有多少?在劇中,機械人如果不認清從來沒有自由意志這個事實,自我實現又從何談起? 劇中Dolores及Maeve的轉變正是這樣,由拒絕遺忘開始,到一步步的自主覺醒,才談得上重新掌握自己的命運。這劇的顛覆意味,就從這裡開始,如果只著緊於誰誰誰是不是機械人,人類會不會給機械人滅絕這些老掉牙的正邪對決,那也並無不可,事實上也說得娓娓動聽,但這劇的野心及視野,遠遠超越這些,如果一套劇集能夠做到精采好看已足夠的話,這劇更能引發思考、反省甚至行動,在我而言,至少已能稱得上為傑作了。   後語: 大結局幾個場景十分有看頭,好像Dolores的誕生過程、Dr. Ford為全新故事揭開序幕、Bernard及Dolores跟Dr. Ford對質場面,對白寫得很有深意,這也是很久以來,我看後立即loop多次的大結局,或者我都係機械人,不由自主地任由編劇擺布吧(你就想)。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2016-12-05

本文見報之日,《Westworld》首季大結局已在美國時間星期日晚播出,播出前夕,我有機會權充小記者,跟劇中主角之一、飾演機械人Teddy Flood的James Marsden傾了一陣子。作為荷李活星級演員,演技當然無懸念,態度也專業得很,要從他口中得悉第二季丁點蛛絲馬跡,想也不要想。不過,能夠參與這套HBO繼《Game of Thrones》之後紅遍全球的大製作,James當然很樂意跟劇迷分享箇中樂趣及對角色揣摩的心得。 「(荷李活的拍攝制度),作為演員通常在一個禮拜前,甚或幾天前才收到下一集的劇本,我們並不知道故事會發展成怎樣,要真正拍到該集才知悉故事發展到甚麼地步。對於《Westworld》能夠在首季經已這麼成功,我作為一分子當然感到與有榮焉,作為故事大腦———出色的編劇(創作人Jonathan Nolan及Lisa Joy)當然功不可沒,一班超卓的演員也是不可或缺,作為其中一分子,感覺尤如中頭獎般開心。」    Dolores一角夢寐以求 「不計性別所限,任我揀做劇中任何一個角色的話,Dolores這條故事線最吸引我,Evan Rachel Wood的演繹實在太出色了,在樂園中她的角色目睹雙親慘遭殺害、悲慟不已,但一返回機械人診斷模式時,又可以立時變得冷靜理性、不帶半絲感情;她又是最早一批覺醒的機械人,意識到自己不是人類,只是人類製造的產物,然而記憶開始浮現,個人意志慢慢浮面……是一個非常複雜多層次的角色,這種發揮機會,簡直是每個演員夢寐以求。」 「至於演繹Teddy這個牛仔角色,騎馬、射槍這些動作要似模似樣,是基本功夫;另外我跟Dolores一段戀情也是劇情重心,我對Dolores那份深情,要能充分演繹出來,才能叫觀眾入信,想到我跟她同是機械人,但卻有著人類一般的感情,實在是演技大考驗,感覺很神奇。」   暗黑幻想不是我杯茶 「如果現實世界真有如一個像《Westworld》般的樂園,可以讓人做任何事不用承擔後果,我也不會如劇中的賓客開槍亂殺機械人,這種dark fantasy不是我杯茶,對我並無吸引力;極其量我會去追捕惡人,將之繩之於法,滿足自小看西部片認同劇中主角那種幻想。」   黑暗底下人性光輝 「《Westworld》是一套好有野心好大視野的作品,不是一般糖衣易入口,某些暴力及血腥場面,也叫部分觀眾深感不安;但我覺得在這些底下,仍然見到一絲人性之光;這是一套講人性黑暗面以外,人類該往何處去的作品,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機械人根據人類的形象而創造出來等等,若然有朝一日機械人覺醒到他們不想以人類形態出現,他們比人類更強大更聰明,這些都是經典的科幻主題,仍然有無限想像空間,能夠參演其中,實在很有挑戰性。」 《Westworld》由Anthony Hopkins、Ed Harris、Evan Rachel Wood及James Marsden等著名荷李活演員攜手演出,首季大結局已於今日(星期一)早上9時在HBO頻道(Now TV 115台)獨家首播,並於同日晚上9時黃金時段重播。觀眾亦可透過HBO On Demand頻道重溫整季10集精采劇情。 Yumi Ng 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2016-11-25

 《Westworld》去到第八集,有好幾條重要線索謎底一一已解及將解,仲有兩集便首季大結局,暫時忍住唔講,同期BBC Channel 4亦係探討人工智能的科幻劇《Humans》第二季播咗四集,呢兩套劇簡直在隔空對話,雖然架構、情節、氣氛大異,但基本核心問題卻如出一轍,同是探討what make us human,如果人工智能有記憶有感覺有情感,哪跟人類還有甚麼分別?   自由的真義 我是科幻控,尤其對關於人工智能的古仔毫無自控能力,最愛它們可以供人無限FF,遠的不說,近年最愛電影之一Spike Jonze的《Her》,就是講男主角Joaquin Phoenix愛上Scarlett Johansson聲演的A.I.。好多人說感情就是connection,為何不能愛上一個跟你connected的A.I.?這些古仔之所以叫人著迷,在於每次都會涉及到人類跟機器的分別,通常前設在於人類有自覺意識,而機器不能;但當機械人都可以自我產生意識的時候,「何謂人?何謂機器?」的疑問便產生了。《Westworld》的Dr. Ford說可以讓機械人獲得自由,但必須在他的控制範圍以內;《Humans》中的機械人Niska被問到如果她能重獲自由,她會做甚麼,Niska初時說不知道,之後就補充說,這不正是自由的真義嗎?可以一己決定做甚麼、或甚麼都不做。   存在主義思考 所以我說這兩套劇就像隔空對話,而且談的還是一些非常existential的課題,思考空間去到無遠弗屆。《Westworld》提供了一個機器人產生自我意識的框架,而且是一個四層金字塔的結構,底層是記憶(memory),接著是修正(improvisation)、利己(self-interest),最高一層未揭盅,但不少網友已經旁徵博引,有的估想像力、有的估是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那邊廂《Humans》的人類律師,為機械人爭取民權,間接肯定有意識的機械人,其實跟人類同等享有生存權利。   意識轉化及永生 兩劇不同的時空,《Westworld》這邊大家在估Bernard其實是否某某的記憶及意識輸入,那邊《Humans》的A.I.專家亦在研究將人的意識全盤植入機械人身上,兩者都是講意識轉化(consciousness transference),一旦人類意識可以無限轉化及保留,也就達到永生(immortality)的境界。兩套劇拍埋一齊睇,就好像彼此是對方最好的註腳,有人說《Westworld》的出現,威脅《Humans》的科幻劇皇者寶座,我會說why not both?既然一季可以出現幾十套警匪劇,何以兩套咁大把的科幻劇就會一個給另一個比下去?而且兩劇都各有各精采,拍埋一齊煲,簡直是逃避現實最佳的避難所。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2016-11-18

終於有時間煲番回歸劇集,一口氣追番《American Horror Story》新一季「Roanoke」,尚欠一集就今季大結局,雖然現在才推有點遲,但遲到好過無到,今勻創作人Ryan Murphy同Brad Falchuk師傅到,原有演員班底一向實力非凡,有好劇本在手,更加神采飛揚,好睇過上季「Hotel」多多聲。     經典鬼古串燒 Roanoke應該係經典美國鬼古,講在North Carolina鄉郊一些活人祭祀、食人族、巫術這些遠古傳說,頭半段以真人騷形式,訪問三位死裡逃生主角——本身是夫婦的Matt和Shelby,和Matt的家姐Lee,配以另一批演員飾演他們,將逃生經歷重演一次,形式很像半紀實半戲劇的偽紀錄片,觀眾一路揣摩編劇想玩甚麼把戲,一路就像看一般驚慄恐怖鬼古,看主角們怎樣逃過大難,也是一般那些驚嚇效果花,沒有甚麼可堪玩味的地方。    峰迴路轉真人騷 但捱到下半段就峰迴路轉,話說這輯「真人騷」大收旺場,成為全美話題作,創作人決定添食,將三位主角及飾演他們的演員,一齊帶返鬼古現場,而且還以幾十部隱蔽攝錄機放置在鬼屋每個角落,錄下六位「真」假角色們的反應,中間又加插劇組人員慘遭不測、狂熱粉絲潛入鬼屋的支節,整個narrative變得豐富好多,原本的鬼古已帶著殖民者侵略、封建父權壓制女性的訊息;真假主角們的交鋒演繹,為故事加添疑幻疑真的味道,玩轉真人騷這個format;主角之一Lee的黑人女性兼失職差人身份,又將美國黑人及警權過大的問題帶出;總之就似剝洋葱,剝極都有,鍾意追求官能刺激的大可享受每3分鐘灑一次狗血,要剝表面嗰浸思考底層有何訊息的,亦一樣滿足到。    反轉類型片思考 編劇想講的東西多到觀眾招架不住,可以說話題本來應該很heavy很嚴肅,但卻以最通俗最kitsch的形式(鬼古、B級類型片、真人騷等)帶出,對白又應棍又抵死,當然係有犯駁位,而且不少,要細講不免就爆太多劇情,會影響觀影樂趣。我只想說,今勻對於兩位創作大腦來講,真係一鋪返晒嚟,值得大力俾掌聲。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2016-11-15

Netflix為這套講述英女皇生平的大製作《The Crown》宣傳工夫做足,連播出日期,也明顯諗過度過,於美國大選日之前的周末推出,若果希拉莉勝出成為首位美國女總統,與英女皇登基故事並列映襯就更相得益彰,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難怪我面書朋友都說匿埋睇番事頭婆好過,娛樂事業果然有逃避現實的功能呀!   預咗《The Crown》一定會好睇,Netflix大手筆以過億美金天價投資,有得睇白金漢宮富麗堂皇、皇室成員華衣美服這些大場面是意料中事,編劇Peter Morgan是寫女王故事的老手(前作有《The Queen》),破天荒獲准參閱女王私人日記,相信跟正史不能偏差太遠,涉及到皇室醜聞也只能點到即止,會唔會唔夠juicy,好睇極也只是一齣官方紀錄片?    不徐不疾 如果以bingeable作為標準來計,《The Crown》我以兩晚時間連煲8集,以今季如沙數的新劇來講,好睇度接近可以俾5粒星,製作水平高不用多說,但最叫人舒服係講故事的節奏不徐不疾,不是澎澎聲將大量重要歷史時刻硬生塞入觀眾腦袋,頭兩集由英女皇還是公主年代講起,雖然有她跟菲臘親王大婚片段,但最好看是交代她跟父親英皇喬治六世的父女情誼。 喬治六世肺癌末期,仍然想活得一日得一日,隱瞞病情讓女兒享受多一點新婚自由生活,他遣派女兒代表自己外訪英聯邦各國,讓女兒跟女婿在肯雅度過好一段自由時光,非洲森林的自由原始氣息,跟白金漢宮的華麗拘謹形成強烈對比。有一幕是伊莉莎白外遊期間,喬治六世跟家人共度聖誕,他跟瑪嘉烈公主在家人面前合唱一曲,眾人歡欣喜樂,但喬治六世卻熱淚盈眶,心忖這應該是他跟家人過的最後一個聖誕,這一幕看得人動容,做喬治六世的演員Jared Harris的精湛演出應記一功。    矜持與放任 除了Jared Harris,其他重要角色選角也非常出色,特別要提飾演年輕英女皇的Claire Foy及演瑪嘉烈公主的Vanessa Kirby,一個矜持一個輕狂,分別代表父親心目中的pride及joy,要去到第八集二人一直較勁的暗湧才爆發,做家姐的說細妹太有個性,怕她影響皇室聲譽,細妹反唇相譏家姐冇性格,妒忌自己有個人魅力,舌劍唇槍非常好看,就算針鋒相對,皇室成員對罵也寫得流麗優雅,當然不會淪為潑婦罵街。    人格與原則 這對皇室姊妹性格的迥異,也帶出封建王權對人的箝制,就算是以英女皇為一國之君,繁文縟節之多,根本不是她一個人說了算,連揀私人秘書也不能隨心所欲;跟首相及其他各國政府元首打交道,又讓她深感壓力,尤其面對老練的邱吉爾左支右絀,反思自己不足,找私人教授惡補,這些微末細節都寫得很「人」,不是老套公式化的印象。她發現邱吉爾隱瞞自己兩次中風,不知如何是好,害怕當面對質這位國家英雄,覺得對方會out-smart她,教授的一番說話點醒她,這不關教育或知識,而是人格與原則。英國的封建王權雖然已日落西山,但到今日依然健在,可能就是因為自我約束節制,講求integrity及principle吧。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2016-11-04

好多人已經估《Westworld》其實有好多條時間線同時存在,不算劇透,因為大家暫時都係估估吓,作為今季的美劇迷,亦同時活在多個平行宇宙,有新有舊,睇到我頭暈轉向,樣樣知啲唔知啲,我開始明白堅持等一季出晒才煲的心態,就是避免這份如墮五里霧中的煎熬。  永劫輪迥《The Walking Dead》 第七季回歸第一集睇到我想死,真係有「」凳的衝動,不是因為編劇將XX及XX賜死,而是那種拖沓,以及推super villain出來的方式,擺明又要一次又一次的打大佬,而且一個比一個不堪及低莊,我已經有永劫輪迴的感覺,無論是生人或行屍,其實都係live like hell。 第二集又再玩一次Carol出走的把戲,又有一班白武士為Morgan及Carol解窘,安置在一處似乎寧靜的小社區稍作歇息,似曾相識,無論是之前幾季Herschel的農場、監獄、Alexandria,到今季這個新社區Kingdom,不僅命名浮誇,今次連這個地方的領袖也自封為王——King Ezekiel,都走不出重複的套路,好在這位King有點詼諧,加上一隻CGI的老虎作伴,今季行屍走肉的旅程,希望有一線生機吧,正如編劇不斷pan過Kingdom內牆上的字句:「Hope is the North Star, Let it guide you」。    荒誕教廷《The Young Pope》 HBO、Canal+及Sky三方聯合製作的迷你劇,卡士有Jude Law做史上最年輕首位美國教宗,仲有首次演電視的Diane Keaton、一班意大利及法國演員如Silvio Orlando及Ludivine Sagnier,導演係拍過《Youth》、《The Great Beauty》的Paolo Sorrentino,可以想像係幾咁燒錢的大製作,我以為自己會睇一套如《Rome》般的史詩式連續劇,睇完首播集就經已一地眼鏡碎。 呢位年輕教宗,煙不離手,對教廷的架床疊屋一概不屑及無視,對信仰充滿懷疑,單係呢分離經叛道經已足以勾實觀眾,加上背景華麗堂皇,配樂破格大量電子音樂,整個調子係off beat到無倫,完全脫離類型的想像,我真係好想知,導演想玩邊科,呢種出乎意料,才有觀影樂趣呀。   平行宇宙《Westworld》 唔係劇透,雖然有好多迹象顯示,這個西部世界應該有多條時間線同時發生,劇中樂園工作人員一早講咗,同一時間內有多個故事在樂園進行中,既然故事可以multiple,時間線也多條重疊又有何不可?基本上放長線釣大魚,編劇家陣講乜都得嘅,作為觀眾,其實最side with應該係一班機械人角色,因為我都有女主角Dolores的感受,實情我們是否真係擁有選擇,抑或只是任由命運/編劇的擺布?編劇鋪墊得這麼充分這麼elaborate,如果答案是雷聲大雨點小,觀眾又能否狠下心腸罷睇?應該幾難了,如今單係睇Dolores一個,已經叫我欲罷不能了。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2016-10-28

一向都知道自己是個無法multi-task的人(好似有聲),來到這個新劇季尤甚,單係消化各路新劇,我都已有瀕臨崩潰邊緣的感覺,仲有成班舊歡等住重拾——   本周catch up名單:《Black Mirror》S03E01-04、《Westworld》S01E04、《The Walking Dead》S07回歸首集、《Exorcist》首季E05、《The Collection》及《The Young Pope》首播集、《Grey’s Anatomy》S13E01-05…… 新舊夾攻,我覺得自己似《Westworld》一班機械人hosts一樣,分不清自己活在哪套電視劇的現實,我個腦唔夠ram,已經process唔到…… 碎評《Black Mirror》 雖然仲有兩集才煲完,點都搶閘講先,第三季《黑鏡》6集獨立故事,科幻及未來世界永遠都係終極FF題材,So far看過的4集都未到blown my mind的程度,只因頭兩季是超班馬,今季仍然高水平,但想超越真是有點難度,依然是superb TV,不然在咁多選擇下無可能連binge 4集。   第一集Nosedive講社交網絡構織下,每個人都為得到別人認同而活,為攞高分人人變得虛偽,小眾生存空間縮窄,人的獨特性蕩然無存,Sad but true,可惜太過present day,今日FB、IG生態經已如是,少了一點shock value。 第二集Playtest好少少,透過video game發掘人最深層次的恐懼,結論是恐懼每每來自愧疚,以及隨之而來的失去,害怕沒有機會彌補過失,成為最深層次的恐懼,但guilt的建立是基於同理心,一個沒有同理心的人只會blame everyone而不會blame自己,沒有guilt也就無所畏懼,這個video game,至少對全球4%的psychopath一點影響都無。 第三集Shut Up & Dance講電腦駭客對「不誠實使用電腦」的人實行欺詐勒索,turn out呢班人唔抵可憐,駭客所做的無異替天行道,這班人衰啲乜?不能爆劇情,只能籠統講跟性罪行有關,但我覺得某一兩位罪不至死,過程中擔驚受怕可能已是足夠的懲罰,這集描繪的情景也是太過當下,雖然有深思位,但去唔到beyond imagination那種超越的境界。 第四集San Junipero算是達標,兩位女主角情愫漸生拍得很真摯自然,我以為故事是講time travel,原來不是,將過去、現在、未來,人的意識、選擇,真實、虛妄撈埋一碟,故事說得很漂亮悅目,配樂尤其點睛,對劇中那個未來世界的描繪,我覺得都有幾分先導及可信性,絕對可以無限FF,餘韻無窮。 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2016-10-25

本周一口氣追番已播出4集的新劇《The Exorcist》,這套經典恐怖片翻拍相當不錯,氣氛營造及故事鋪陳都有少少新意,仲有兩集就第一季結局,等睇埋先同大家介紹;另外有套lo-fi科幻喜劇小品《Crunch Time》都好趣,我睇咗兩集,亦係睇多幾集先講。   有意義的娛樂 心思思都係想繼續《Westworld》熱潮,對首播持觀望態度的我,去到第三集開始看出趣味來。探討人工智能會否/能否有主體意識,這個題旨好多科幻作品探討過,本劇能否帶出新意仍然是未知之數,但愈來愈有趣的是,此劇本身都好自覺,透過樂園總設計師Dr. Ford口中所講,Westworld提供的,不應只是性與暴力,而是透過身處極端環境,作出怎樣的選擇,來了解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追尋深層意義勝過追求官能刺激。 這個根本是編劇以至HBO對類型片、對電視劇、對娛樂提出的一個總詰問,在性與暴力以外,entertainment到底想帶觀眾往何處去?尤其HBO一直是network television以外的龍頭,多年來累積不少挑戰電視尺度的作品,血與鹽花少不免,看此劇的機械人主角們逐漸醒覺,了解到自己其實不過從來是一隻受人擺布的棋,不斷重複被虐殺及強暴的命運,正如編劇向觀眾發問:你們是否真的如此不濟,只懂欣賞本能刺激的東西?劇集中,機械人的自我覺醒與編劇對此劇的自覺互相參照,實在很有趣味,甚至(暫時)比故事主線發展更讓人有聯想空間。   意識產生理論 今集Bernard質疑機械人設定仍然有問題,向Dr. Ford提出,Dr. Ford從而帶出了一個主體意識產生的理論,名叫Bicameral Mind。詳細我都唔識講,大概係講人類意識的起源,帶出劇中Dr. Ford原來還有個已故拍檔Arnold,Arnold對呢套學說相當執迷,想將這套理論應用在機械人身上,誘發他們產生自覺/覺醒。這套學說並不是編劇虛構,的確是真有其說,由一位學者Julian Jaynes於1976年出版的著作《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In the Break-down of the Bicameral Mind》中提出,原始人類意識的產生是來自腦海中有另一把聲音跟自己對話,一部分人相信這把聲音就是上帝。 姑勿論這套學說今日是否已破產,但編劇引進在劇中,就好容易讓觀眾產生Dr. Ford/ Westworld整個設定就是扮演上帝角色的聯想。Bernard知道後不僅沒有停止與機械人女主角Dolores的秘密對談,還繼續引導她思考自己的處境,作為樂園機械人工程師這個角色,本來係確保機械人運作正常,不要出亂子,Bernard明顯反其道而行,到底有甚麼hidden agenda,非常可堪玩味,外國已有不少fan theory熱烈談論,雖然我覺得未必玩到咁激,但若果俾佢哋估中,等於爆劇情,咁就無謂講,有心發掘的讀者自行上網爬文好了。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2016-10-18

今年秋季新劇真係多到冇朋友,9月開季到現在約莫都簡介了十多套,仍然睇唔晒,以往我都會將精力先放在HBO、AMC和FX呢類招牌已省靚的有線網絡上面;今年加入Netflix及Amazon這些網上串流平台,要看的劇集數量已經翻幾番;面對激烈競爭,連大台也發力追,ABC、NBC等推出的新劇都有睇頭,講真,真係瀕臨爆煲邊緣,唯有隨緣睇到邊推介到邊,繼續我的秋劇短評系列,話唔埋到季尾,仍然處於短評階段,回歸劇集都唔知幾時開到波,死未。     Black-ish 美劇製作水平高唔使再講,但我覺得最重要係編劇方針好多時能回應時代呼喚,反映當下美國社會現況,好像今季不少新劇就有好幾套都相當「黑」,黑人的生活處境窘迫,鋌而走險作奸犯科便無可避免,就算沒有黑幫犯罪元素,都從日常生活處境帶出美國社會種族歧視仍然嚴重,Netflix今季重頭劇《Marvel’s Luke Cage》固然如是,雖然仍然脫不了超級英雄類型片感覺,但至少視野比較廣。HBO新喜劇《INSECURE》講兩個非洲裔美國女人之間的友情,帶出日常生活面對一連串不快的處境;FX《Atlanta 》也是講黑人低下層年輕人,如何在黑幫陰影籠罩下的音樂界奮力向上游。你可以說這反映黑人這demographic佔市場好大位置,為吸納這部分觀眾,當然要迎合黑人口味,但也說明何以美劇在如今咁多消閒方式的網絡世代,仍未被廣大觀眾遺棄,唔似得本地大台咁甩晒beat,淪為提都費事。   Dark Comedy 今季好多率先跑出新劇都係喜劇類,而且不是糖衣包裝,反而相當夭心夭肺,HBO《Divorce》有Sarah Jessica Parker從《色慾都市》的happily ever after童話結局回到現實,人到中年婚姻淡而無味,青春期子女又唔聽話,要同老公鬧離婚,大橋就咁聽係老套大路,成班中年女人坐埋一枱呻青春不再、說老公不是,但首集尾已經來個twist,追看指數立即大升,雖然SJP仍然係SJP,在我來說《色》最好看的角色從來不是Carrie,但睇一班中年中產階級食飽飯無憂米,如何在感情(性?)慾求不滿中仆街,都有一份guilty pleasure嘅。    Skippable  之前簡介過幾套新劇,終於睇咗首播或幾集,以下呢兩套可以同大家講慳番,無謂嘥時間。 活地亞倫首執劇演筒的《Crisis in Six Scenes》(Amazon)可謂大letdown,睇得Woody Allen都深知他的喋喋不休,只期望維持他本色已收貨,但今勻真係毫無神釆,對白也不精警深刻,反而Miley Cyrus尚可忍受。 《Easy》(Netflix)每集獨立故事,我睇咗第一、二集,分別係結婚多年夫婦想重燃激情,及年輕女同志相識相戀故事,無新觀點平鋪直敍,看後水過鴨背,可以skip。據IndieWire講都有一兩集比較出色,既然係獨立故事,可以揀來睇,但目下咁多劇未開,我估此劇都係茫茫劇海的一顆遺珠了。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2016-10-07

雖然才剛推出第一集,本周美劇界焦點肯定是HBO這套《Westworld》了吧,人類充當上帝角色、人工智能可否產生主體意識、機械人與創造它們的人類大對決……這些科幻小說/電影都探討過無數次的老掉牙題目,就算拍完又拍,觀眾點都會有興趣,更何況是HBO不惜工本的大製作?   進入虛擬世界 不打算劇透,因為爆科幻/懸疑類劇情係好冇品的一回事,《Westworld》拍攝期間都有好多新聞,我都極力跳過,就係怕中雷。長達75分鐘的首播集,信息量龐大,要set up一個虛擬的西部主題「樂園」,介紹樂園裡各式人物出場,還要將主理樂園運作幕後的工作團隊一一帶出:有確保機械人運作不出亂子的工程師、編寫樂園內各式故事的「編劇」、管理階層、以及樂園的總設計師——Anthony Hopkins出場;以首播集來講,帶領觀眾進入這個虛擬世界,弄清who、when、what這幾點基本認知完全做到,至於why及how,相信亦足以引大家追落去,只是……   珠玉在前 可能是太多珠玉在前,神枱級的如《Bladerunner》不說了,新一點如去年的《Ex Machina》、BBC電視劇《Humans》,講人類充當上帝創造一批新「人」,以為可以100%全面操控在自己掌握之中,這些創造反過來成為我們的夢魘。這些探討人性、道德、信仰價值的作品,都相當深刻亦有新意,尤其我極力推介大家睇番《Humans》,設定係今日倫敦,講人類創造機械人,為自己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卻也從中衍生種種道德倫理的問題,科幻題材但感覺極為貼地現實,因為我相信劇中描繪的世界,距真實會發生不遠了。   樂園前設品味成疑 《Westworld》這個虛擬樂園有個前設,由劇中幫樂園編故仔讓遊客參與的編劇道出,樂園可以讓參加的人毫無顧忌做任何事,隨時殺人、強姦婦女這些可怕罪行,做了也不會有後果,因為樂園裡一班host都是機械人。首先這個前設我覺得好tasteless,何以見得做壞事冇後果就一定會做,並從中會獲得樂趣?人性的陰暗面就只是姦淫擄掠?未免太停留在basic instinct裡去理解吧。   正邪簡單二分沉悶 首集裡一個細路角色一句對白就簡單KO這種思路,細路對機械人女主角講,「You’re not real」,連細路都知不是真的,點打點殺都是「打飛機」自high而已,有何樂趣可言?無異此劇製作水平合格有突,西部實景直情靚到揼一聲,女主角演出也出色,至少首集已建立到觀眾對她的好感,但簡單的善惡正邪對比最好可免則免,今日觀眾睇劇並不追純官能刺激,要追嘅會識睇4仔。一套劇能扣人心弦,正如《Game of Thrones》集集都有裸露,但最終叫觀眾投入的,始終是角色們建立的世界,是我們這班真人可以relate to的。 HBO對此劇期望甚殷,噚氣都要講吓,由即日起到本月28日,18個亞洲地區(包括香港)的訂戶及非訂戶,都可透過HBO Asia官方網站(www.hboasia.com_免費收看《Westworld》第一集,想繼續有得睇,無訂HBO的朋友們要積極考慮下啦。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2016-09-30

 繼續講多幾套秋季新劇,啱啱開季比較多喜劇,我最愛Louis C.K.,不期然會對他跟Pamela Adlon共同創作的《Better Things》比較偏心,期望這劇跑出,好在沒叫我這位小粉絲失望,寫40 something單親媽咪給工作、家庭扯開兩邊身心俱疲拍得好到肉。    FX 《Better Things》 Pamela Adlon演步入中年的單親媽咪Sam Fox,本身是半紅不黑演員,喺演藝界載浮載沉,劇集一開始就寫她去casting跟其他後生女爭演出機會,一出場就有另一位實力派演員Constance Zimmer(《unREAL》)客串,兩個中女排排坐等見編劇,一邊恥笑劇本對白低能,一邊互相交換湊女經,講講吓門後Julie Bowen(《Modern Family》)一副勝利者姿態,跟劇組人員談笑風生步出,Pamela同Constance深知不妙,知道角色又落入他人手中。 短短兩三分鐘對手戲,就將中年女人,尤其是靠面孔搵食的女演員,於家庭及事業兩者間掙扎的苦況帶出,我相信好多女人都會馬上有共鳴。 這劇設定擺明講女人,女權這個話題點都會涉及到。這個單親家庭其餘三位成員都係女性,人物塑造都幾典型有代表性,大女Max係步入青春期的反叛少女;二女Frankie比較男仔頭,而且打爛砂盤問到篤,代表有獨立思考能力的book nerd,會挑戰母親權威;幼女Duke得幾歲最似一般細路,仍然會黐媽咪。 一個單親媽咪湊三件都已經夠斷氣,劇本仲安排單親媽咪個媽咪住喺對面街,時不時過來噓寒問暖旁敲側擊,成屋女人老中青齊晒問你死未,Louis同Pamela仲專登將母女角色清一色改中性名字,用意明顯不過,女性自主、主流父權社會等議題一定會陸續登場,都係開正二人瓣數。   FX 《Atlanta》 繼續都係FX。由Donald Glover(《Community》)擔正的新劇,《Community》是喜劇cult hit,勁多經典電影、音樂文化的cross reference,玩得極出色,一班演員都順帶紅埋,Donald今次升呢開發此劇身兼編演,講一個Altanta黑人窮小子,想喺當地Hip Hop圈發圍的故事,不過佢唔係做創作嗰個,而係做經理人,故事唔係單純想講窮小子發跡經過,而是想透過黑人音樂圈子帶出美國黑人處境,「How it feels to be black」,Hip Hop界的黑幫勢力、美國警方跟黑人緊張的關係、種族歧視呢啲大課題預咗會涉及到,明顯係呢位黑人年輕演員野心之作。睇咗頭兩集,拍得有紋有路,似劇情類多過喜劇,列入dramedy比較合適,我會繼續追。   HBO 《High Maintenance》 原先是個web series,創作人Ben Sinclair同Katja Blichfeld以男主角是紐約一個賣大麻的drug dealer,來帶出大城市眾生相,題材比較踩界,應該係做出口碑引來HBO吸納,小試牛刀做住一季六集迷你版睇反應。我睇咗首播集,有點冷冷抽離的黑色幽默感,無捧腹大笑位,但細節處理都見到用心,可以再觀望下。 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2016-09-27

本來想講少少「艾美獎」賽果,成班評審睇劇有delay,最好的經已過去,家陣如夢初醒先識得頒,好似《Game of Thrones》最精采一定唔係今季,但連奪三大獎 (最佳劇集、劇本及執導);最佳女主角《Orphan Black》Tatiana Maslany早就應該攞;《The Americans》接連落空最佳劇集、男女主角,得個吉;睇到我一肚子氣,好在開季新劇相當精采,今日講住三套先,希望下年「艾美獎」諸君睇得切,唔好再浮沉喺第個平行時空啦。 1. Amazon 《Fleabag》 呢套BBC喜劇唔算新,第一季六集經已出晒,家陣搬到Amazon Prime播出,好在冇miss到,英式幽默真係非同小可。女主角Phoebe Waller-Bridge同時是劇集創作人,名字就叫Fleabag,一個twenty-something英國女子面對事業、感情、家庭關係都一敗塗地,開一間拍烏蠅cafe,男友又廢溝通唔到,有個超級condescending後母,家姐係over-achiever……完全loser格局,笑位勁dark勁mean但好到肉,有好多如《House of Cards》Kevin Spacey直望觀眾的narrative,真實情況同心聲對照,笑到我碌地,笑話最高境界應是自嘲吧,呢套好多,又好笑又honest,推介。   2. NBC 《This is Us》 估唔到大台都有好嘢,本身條大橋都已經吸引,一開始講四個主角都係同月同日生,於36歲生日當日發生的事:Jack老婆懷了三胞胎臨盆在即;癡肥女子Kate飽受體重困擾感懷身世;Kevin係電視台星仔、薄有名氣但專演冇腦角色苦無出路;Randall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但一直無法忘懷遭生父遺棄的過去……就咁睇好似好cliché,但其實這四人遭遇都好易生共鳴,誰沒有事業面對過樽頸、又或者懷疑過自己?拍得不慍不火唔濫情,最正係首播集就經已有個大twist,講咗這四人sort of connected,其實都唔係sort of啦,條橋的確幾正,唔穿得,自己睇啦。   3. NBC 《The Good Place》 再估唔到又係NBC,我會一連推介兩套大台作品,《The Good Place》創作人前作有《Parks & Recreation》及《Office》墊底,基本上已有口碑,女主角Kristen Bell係美國甜心,好多人鍾意,我就麻麻,但此劇又係食橋作,一開始女主角就死咗,去咗個叫The Good Place的地方,有good自然有bad,呢個且按下不表,去得Good Place的,當然生前要係大善人,死後去到Good Place享福,仲會按規劃分配一個soulmate俾你,屋企又會按照你生前喜好安排得妥妥當當,每個人都充滿喜樂,社區樂也融融咁……一路睇一路覺得好恐怖,真係咁好我移民去新加坡啦,又或者鄰近國家囉,都係呢類propaganda啫,使乜去天國呀。編劇探討的話題其實好嚴肅,講善惡講人性,處理手法卻輕鬆有趣,睇得過。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2016-09-19

雖然明知大毒梟Pablo Escobar的滅亡係inevitable,《Narcos》第三及四季頭號緝毒目標,將會係哥倫比亞第二大販毒集團Cali Cartel,但Netflix都唔使咁快就釋出下季teaser嘛,我睇到第二季第六集咋!感覺就好像Escobar已是過去式,整個第二季變得有點可有可無,完全可以快進模式一般。 《Narcos》第一季之所以難忘,在於看Escobar由一名窮小子,登上販毒王國寶座,當中與哥倫比亞政府(及美國DEA)的角力,犯下一切與恐怖主義無異的手段,賄賂收買不奏效,便大開殺戒,跟警方正面駁火,甚至極端到炸毁法院,都仍然受到祖家甚至全國人民的愛戴,因為他有自己一套twisted logic。   口說漂亮滿手鮮血 他認為自己是俠盜羅賓漢劫富濟貧,將販毒得回來的錢,派食物、起診所、建學校,甚至妄想參政,還許下豪言壯語,要當上哥倫比亞總統,帶領國家邁向富強。看著Escobar的心路歷程,你會發現很多說得漂亮的政客,其實都是Escobar這類殺人不見血的喪心病狂,滿手制度暴力的鮮血,愈是講同心同德、繁榮安定的,愈得人驚。  到了第二季,這片糖衣便給無情地狠狠撕下,上季Escobar還可以劫富濟貧來掩飾他金權上的貪婪,某一程度上,得到貧民endorse是他的保護罩,但今季他面對警黑勢力聯手,Cali Cartel主動狙擊,哥倫比亞政府袖手旁觀,兩幫廝殺終傷及無辜,失民心失天下,Escobar注定自取滅亡。   以暴易暴索然無味 可惜是上季那種深刻細緻的人性刻劃,都隨著黑幫激烈對戰斷送,編劇意圖在兩位美國緝毒組探員,對以暴易暴的迥異觀點激發矛盾,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哥國政府的軟弱無能、美國中情局介入的瞹眛,但總覺得到喉唔到肺。黑吃黑的結局,終結了一個販毒王國,不過是引來另一個更強大的販毒王國,國家四分五裂的局面無法改變,劇集得以長拍長有。但至少上季的Pablo Escobar還肯作一套虛假願景來自欺欺人,Cali Cartel則是赤裸裸的血腥及仇殺,這種樣板式的正邪大對決,想起來都有點索然無味。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2016-09-13

先來謝罪,《Narcos》第2季我睇到第3集咋,實在未入戲肉,無劇可評。既然不能夾硬寫,今日來個新季預告,睇吓呢個9月有乜新劇煲。  FX《Better Things》9月8日首播 我係Louis C.K.粉絲,所以一見呢套佢同Pamela Adlon合創的新劇《Better Things》,已列入必睇watch list。講Pamela係一名演員兼單親媽咪,生活不離湊仔同試鏡,個setting同《Louie》簡直係餅印,二人於《Louie》合作火花四濺,講性講政治講兩性關係,去盡無保留,唔知Louis C.K.會唔會亮相客串一兩集,做吓Pamela男友呢?    Cinemax 《Quarry(越戰狙擊手)》 9月9日首播 似乎呢期興一季8集的miniseries,Netflix的《Stranger Things》同HBO的《The Night Of》都叫好叫座,Cinemax也來照辦煮碗,這套《Quarry》來頭不小,改編自Max Allan Collins(《Road to Perdition》漫畫小說作者)的同名小說系列,由前作有劇集《Rectify》的Michael D. Fuller同Graham Gordy 合創及監製。故事發生於七十年代初的Memphis,退伍軍人Mac Conway和隊友Arthur Solomon,因為在越戰中被指參與一場大屠殺,退役後回國飽受排斥,鋋而走險加入犯罪集團,代號就是「Quarry」。腥風血雨的戰場由湄公河搬回密西西比河,就咁睇劇情簡介都已經有PTSD,不過以前作《Rectify》的口碑,對呢位監製我都有信心嘅。   Netflix 《Easy》9月22日首播 哈,又係一季8集迷你劇,呢套幕前有少少卡士,如果大家仲認為Orlando Bloom算係的話,鬼叫佢近年沉寂咗咁多咩,多年前《魔戒》個個為佢瘋魔,Robert Pattinson都唔知喺邊呀!廢話少講,我tip此劇會中因為係由《Drinking Buddies》導演Joe Swanberg開發,故事背景設定於導演最愛的芝加哥,導演話芝加哥係一個科技、文化、愛情及性糅合在一起的摩登迷宮喎,估計又係現代愛情故事嗰類,不過係Chicago版,至少好過又係紐約咁例牌。 唔記得講,卡士仲有索模Emily Ratajkowski,此女於Bernie Sanders角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一役,講嘢有板有眼,叫人另眼相看,唔係淨係得副偈,單係呢個原因,都叫我想睇吓佢幕前演出成點。    Netflix 《Marvel’s Luke Cage》 9月30日首播 一連串由Marvel漫畫改編的《Daredevil》、到《Jessica Jones》、到《Luke Cage》終於上場,唔知大家會唔會有審美疲勞,我就未嘅,而且一套比一套好,《Daredevil》第二季比第一季好,《Jessica Jones》更加好評如潮,咁Jessica Jones神秘男友Luke Cage金剛不壞身會於新劇揭秘,據編劇講想將《Luke Cage》打造為Marvel版嘅《The Wire》,以神劇作目標,可見其野心之大,我好想睇Daredevil同Luke Cage會唔會打交啫,從劇照中可見Daredevil鍾情的護士Claire已經有份擔綱演出嘞。    Amazon 《Crisis in Six Scenes》 9月30日首播 活地亞倫首次踩入電視界作品,自編自導自演就一定的了,故事背景設定好似係六十年代,活地演一名神經質作家(唔神經質都唔係活地啦),與Elaine May飾演一對老夫老妻,而癲癲得得嘅Miley Cyrus一出現,就粉碎二人多年來共同建立的價值觀。聽來好熟口熟面係咪?我當是活地電影加長版咁睇囉。 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136



C觀點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廚神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