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西式的餐廳裡,當未有Main Menu時,總會有Drink Menu放在枱上。過了數分鐘,一定會有一位友善的Waiter / Waitress問要不要先來一杯飲品。看遍整個Menu,心血來潮,想來一杯Cocktail。 所以叫了Strawberry Martini Sorbet。友人們呆了的樣子,然後便對我說:「酒精不是很高熱量的嘛?」 我不會否認這個事實,所以便會邊微笑,邊回答:「對呀!」有時便會多加一句:「單是這杯已有約200千卡,有成一碗飯的熱量!是不是很高?」友人們便會顯出嚇怕了的樣子。 其實,有時候,我很不喜歡當營養師。特別是吃飯的時候。有些朋友會在一餐飯中,問我數十條問題。 「這個(指著食物) 是不是很肥的?」 「這個熱量是多少?」 「吃完這餐一定肥死,有無瘦身餐單?」 「這餐熱量過唔過500?」 ……………………… 當然,為了滿足友人的求知慾,我都會一一解答。 但總會不厭其煩的令他們明白,在外吃飯的意義在於一同談天說地,交換近況,互相認識和了解。不應再想著減肥的事宜。尤其是你無那個的必要。何必令自己加上一重壓力呢?Cocktail我不會經常叫,更不會在每餐飯添上餐飲或餐酒。但當與友人、家人、愛人一起的時候,又何妨叫一杯Cocktail,增加愉快的心情? 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Mandy
「營養師,我到底應該食幾多嘢呀?」 其實這是一條不簡單的問題。 除了年齡、性別、身高和體重會是考慮的因素外,個人的壓力狀況及活動量也會決定一個人應該攝取多少熱量。所以,有時較為簡單、直接的解答方法,我會教對方「幾點食嘢」及「點樣食嘢」,而多於「食幾多嘢」又或者需要多少卡路里。 在我們每一個人中,都有著一個屬於自己的生理時鐘。曾有研究也指出,日間的時候,胃部感應飽肚的感覺較遲鈍,所以能夠吃多一點,吸收多點能量來應付日常活動。而晚間的時候,胃部對「飽」的訊號較敏銳,所以較快會覺得「飽」。因此,為健康又好,令到容易啲瘦身都好,記著「Breakfast like a king. Lunch a prince. Dinner like a pauper.」即是早餐應該吃得最豐富,午餐吃得平淡一點,而晚餐則應該是吃最少、最清淡的。 若果你的飲食習慣剛好是相反。沒有吃早餐,消夜又最豐富。那就多多留意自己的磅數及腰圍寸數的變化。 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電郵:[email protected]
從生活及工作中,發現不少人的健康問題是從「無心之失」而引起的。人人都知道蔬菜水果是有益;加工食品、煎炸食物、零食等是營養甚低的食物,但知易難行,原因就是沒有Mindful地揀、Mindful地吃。 由未畢業,跟隨註冊營養師學習,到畢業後自己作為營養學家,想做的理念從未改變過,就是推廣健康飲食訊息,令大家可以吃得Mindful一點。 現時,香港的「營養師」制度並不完善,「營養師」名銜沒有監管,人人皆可自稱為「營養師」。在無王管的情況下,營養資訊更加是滿天飛。 有見及此,自己希望能夠把所學的、所知的、所發現的、所分析的,紀錄下來,以「營養共享」為理念,把正確的健康飲食分享開去。 我並不太著重食物中的「卡路里」,只講求食物是否合「營」合「理」。希望盡量能結合有根據的科學文獻,融入生活中,把營養學的概念深入淺出,教大家如何吃得活得更Mindful。 如想取得更多資訊,可上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Mandy 或在Facebook搜尋:營養學家 Mandy Wong 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FB: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Mandy
營養師的工作從來都會使人好奇。亦因為每位營養師都會叫人「多菜少肉」、每日最少要「2+3」、「飲食宜清淡。每餐少油、少鹽同少糖」,所以亦會給人「營養師真多餘」的感覺。 其實,要改變一個人的飲食習慣,是一件令人勞累的工作。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要踏出第一步,更是困難。因此,要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最好就是從小開始! 「家嚐」,是一個為家長提供小朋友健康飲食及有關親子資訊的平台。由營養師與社工組成,首度糅合營養學、教育理論及兒童心理學,將理論融入生活中,家長可輕易為孩子的健康建立穩固基礎。 在「家嚐」的活動中,我最喜歡一個,就是教小朋友如何透過五感──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及嗅覺來認識食物。當一個人懂得運用自己的五官感受每種食物,才會理解食物的意義,對食物的要求亦有所提高。會吃壞身體的撇除,有營養的才吃。雖然,「家嚐」針對的對象是家長,但其中的資訊,絕對適合任何人士閱讀。 在7、8月「家嚐」會在不同地方舉辦家長講座和親子工作坊,欲取更多資訊可上:https://www.facebook.com/savorhut 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電郵:[email protected]
每次當看到有朋友吃著不同維他命補充劑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口問個究竟。 到底是飲食不均,以致要服用營養補充劑,或是身體上的問題,而食「丸仔」。 往往得到的答案總是: 1. 擔心自己營養不足;2. 聽人說多吃維他命對身體好。 在現今講求速食但又要健康的社會,不難看見過分地推廣營養補充品的現象。 營養補充品行業愈做愈多,更有泛濫的情況。 而吃的、喝的,為了吸引顧客的購買慾,便經常看見加入了X及Y的元素。 就連汽水,也加入了維他命及礦物質,成為「健康行列」。當然,產品變得更「有營」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食物本身是不健康的,再加更多的營養素,始終也是不健康。 就以汽水為例,本身含有高糖分,多喝會致肥。即使是使用代糖,也有研究顯示也不會有助肥胖人士成功減磅。而且汽水中的磷質偏高,有礙鈣質吸收,更可能會導致鈣質流失,令骨骼變得脆弱。加上,汽水中定必會有食物添加劑! 所以,多選「看似健康的」不健康食物,也只是為自己找個藉口吧! 同樣地,多吃營養補充品而忽略最重要的飲食習慣,也會無補於事。 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電郵:[email protected]
在大顆兒吃飯而又想吃得健康一點的時候,總會有人提議「打邊爐」。 那時候,我便會按不住那營養師的口吻,說出「打邊爐」的危機。雖然食材是用清湯滾熟,但大部分人總愛吃「肥牛」,又有人會把雞件、魚頭等含脂肪量高的食材一併丟進鍋內,把原本健康的冬菇、金菇、唐生菜及粟米等,都吸入不少油分。而且「打邊爐」向來是多肉少菜,如果想吃得「素」一點,那些食材我大可以輕易在街市買到,還要比食肆的更新鮮。 所以對半素食者的我來說,對外出「打邊爐」會有一定的保留。 但同事說「小肥牛」推出了一系列的素火鍋,可滿足一眾素食朋友。原本以為又是主打蔬菜、菇菌類、豆腐和腐皮等毫無新意的食材,但原來「小肥牛」很有誠意地自創了4款素餃——分別是紫椰菜餃、松露雜菇餃、雪菜肉燥餃及紅番玉子餃。自己也有包素餃子的經驗,知道素餃餡料由於缺乏肉來鎖水及維持形狀,所以要做得好食而又不易散開,其實很考功夫。這麼費神的事,我還是提議去「小肥牛」。可以滿足食肉獸之餘,也可滿足素友! 地址:銅鑼灣軒尼詩道418至430號友光大廈4樓全層 (全線分店均有提供) 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電郵:[email protected]
要享受食物的真正味道,首要做的,就是要不時不食。 剛剛逛街市看到,有一箱翠玉瓜剛開箱,亦有不少市民在選購。我當然也「唔執輸」,買了一個回家。 不想開火,又沒有其他的食材配搭,所以只有用懶懶的方法,就是切片後拿去焗。先將翠肉瓜洗淨及切成自己喜歡的厚度(我愛有口感,不愛太腍,所以會厚身一點),排列好後,就在瓜面上灑上少許鹽、黑椒及松露橄欖油,最後就拿去焗。焗的時間,我沒有太注意,約是10至15分鐘吧! 如果不太熟悉焗爐,又或者不想用大焗爐(因為之後要清潔),可就像我這樣,以小型烘多士的焗爐代替。基於小型焗爐不複雜,不用校溫度,亦不用校時間,可以令瓜焗燶的機會可以說是零。我是校了「使用兩條發熱線」,以及分開兩次扭上5至7分鐘,就已製成。味道果然清新香甜。後悔只買得一個。 而營養價值方面,雖然以100克翠玉瓜計算,其纖維含量較綠葉蔬菜低,但由於瓜果免卻了粗纖維,往往較易入口,特別是對不喜歡吃菜的朋友。因為吃得多,其纖維總攝取量分分鐘多於吃又硬又粗的菜! 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電郵:[email protected]
每每翻開舊照片,看見這張充滿五顏六色的相片,都會夾雜著各種的「味道」。 回憶起拍這張相的時候,正是個人成長最快之時。身無親人,甚麼事也要親力親為,自己解決,當中的「苦味」,不能盡錄。 找到工作後,務求把工作盡快上手,每天都找時間;十五分鐘又好,三十分鐘也好,一一把不曾看到的蔬果英文名詞記下來,並嘗試分別其不同的種類及品種。雖不算是甚麼辛苦的事,但或多或少,總會有些「酸澀味」。再甚者,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隔天便買一種不常吃的蔬果,嘗嘗它們的味道。 烹煮蔬菜的方法,我通常只會做沙律、用熱水灼、加少許鹽及香草焗或加蒜頭及薑快炒。而甚少使用腐乳醬、辣醬和海鮮醬等作調味。細味之下,每種蔬菜其實都有其獨特的香味、甜味、甚至是回甘的味道。只有簡單的製作,才可享受食物真正的味道。食材新鮮,根本不需要很重的調味料,便已能刺激味蕾(如味蕾還沒死去)。只有那些劣質的垃圾食物,才需要增添大量添加劑修飾及包裝。 現在看見這張相,也只能「回味」。回味那時自由自在的時間、回味那時天天在學習的日子、當然,還有回味那時常常可吃新鮮蔬果及真正食物的時候! 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電郵:[email protected]
正念飲食,我認為是營養師必修科。可惜的是在香港,並沒有大學開辦此課程,而以此為題的講座也是少之有少。 正念飲食並不是節食。沒有任何竅門、菜單或食譜。要做的就是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食物產生的味覺、嗅覺、想法、感覺和義意上。 打個比喻,同事們看見我的午餐飯盒,總會說「營養師真係注重健康,成日都帶飯」。無可否認,帶飯的一個目的,的而且確是只有自家製的飯盒,才可確保我有充足的蔬菜量,而且絕無味精。但其次是,我並不想做成浪費。外賣用的器皿大部分是不能分解的發泡膠,而且,茶餐廳的食物總是滿滿的一碟飯,即使叫了少飯,也有一碗多。吃不完,做成食物浪費;吃得完,也浪費了欣賞其他食物的quota。自備的午餐才可乎合經濟、環保及健康的元素。 正念的飲食,不需要很高深的學問,但絕對需要時間來自我思考及把習慣慢慢建立。我的營養師理念中,最希望做到的,就是如何把健康思想帶到飲食中。以「健怡可樂」代替「可樂」,只是暫時的解決方法。確切要明白的是,為甚麼非「可樂」不可? 很多時,我們都把情慾帶到飲食之上。開心時,會食;憤怒時,又會食。悶納時,會心思思;有壓力時,又會想吃。當了解自己對食物上的動機及對食物中的意義,健康就是由此起。 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電郵:[email protected]
雖然我不可稱為素食者,但每餐都會多菜少肉,一星期還會有2至3日只吃豆類或蛋奶類作為蛋白質主要來源。所以,我絕對是Green Monday的Fans。 吃素,從來不是主要為健康。因為若選擇不當的素材,反而會有損健康。選擇多吃素,無疑是個人想為地球多出一分力。要知道,令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最大的元兇就是來自人們常吃的肉類。當中以羊及牛的碳排放最為嚴重。一塊約3安士牛扒的碳排放就等於一輛私家車行駛10.5公里。 若不是當我在backpacking時到Whole Food Market(WFM)工作及多參與當地以環保及健康為題的展覽,相信我還是個只會計卡路里和知道食物內各大營養素的營養學家,而不會對食物展開別的思考。所以,「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在WFM工作的八個月,感受到的不只是公司Conscious Leadership文化,若員工有興趣學,公司有大量資源給員工自我增值,還有,每位同事對工作的熱誠和對知識的渴求,以教育顧客。 從2年前認識Green Monday,便有一種親切的感覺。而得知Green Monday第一所概念商店Green Common剛剛開幕(本月11日),當中的創辦人David Yeung(楊大偉先生)說亦是被WFM所啟發,我更可以肯定顧客在Green Common不但可以找到有保證的「素」材,還可以學懂更多與環保及營養的知識! 地址:灣仔皇后大道東222號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reencommon 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有時,大家會覺得,需要減肥的,就等於要斷六親、無朋友。又或者會認為不可以出街食飯,一定要在家烚菜。 但其實這樣的減肥方法,即使減了,也不是太健康,特別是心靈上的健康! 是日,與兩位朋友見面。知道其中一友人要秘密(但經這篇文章後,應該不再是秘密了,哈哈!)減肥,當靚靚新娘子,我當然樂意相助,擔起「點菜」的工作。 雖然進餐地點是大牌檔,但也難不了我。三人行的我們,點了椒鹽九肚魚、霸皇雞半隻、蒜蓉蒸中蝦、金銀蛋莧菜及兩碗白飯。我最推介的,當然是金銀蛋莧菜(少油少鹽)!但若果要減肥及要注意膽固醇攝取量的,就要少吃鹹蛋及皮蛋了,或可換成上湯浸時蔬。 至於蒜蓉蒸中蝦,就通常會偏鹹,所以要把部分蒜蓉撥走。 霸皇雞,相比炸子雞好得多,去了皮及選胸肉,也算得上健康!椒鹽九肚魚,不用我說都知道了,這是到大牌檔必點的不健康菜式給不用減肥的人享用。 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電郵:[email protected]
當你「口痕痕」,想食少少嘢嘅時候,會否想吃一支蛋卷? 是晚,當我在看電視的時候,想起有位客人,每天的食物日記都寫著「蛋卷一支」。 原來,家人買了一罐蛋卷回家,要「趁新鮮」食。 這天,媽媽剛巧參加了元朗一天團,買了一盒蛋卷給我做手信。所以我也「趁新鮮」的一口氣吃下2支蜂蜜蛋卷。 吃過蛋卷後,計一計數。 啊!1支蛋卷有114千卡、7克脂肪、11克碳水化合物、2.6克糖………我口癢癢、心思思和「趁新鮮」吃的2支蛋卷就給我帶來1碗飯的熱量、3茶匙油分及1茶匙糖分。 當然,如果不需要體重管理時,間唔中食2支蛋卷是無傷大雅。但如果你是需要體重管理的,就要注意「口癢癢、心思思」的時候! 還有,我吃蛋卷時數過,不消5啖,便吃下1支。所以,2支共用了10啖左右。而時間,不需5分鐘。那5分鐘的滿足,那額外的一碗飯,害我要多跑半小時的步! 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新年期間,去探望了年過90歲的婆婆。 婆婆身體十分健壯,堅持每天自己煮飯、洗衫、做家務。也堅持每天讀報紙及練字。即使現在不常探望婆婆,她總記得我探望她時的細節。 經歷過戰亂的黑暗時期,也嘗過人生百味,婆婆所說的話是影響我最深的。 「飲食宜精,運動宜勤」這八個大字,是婆婆養生心得。 食,要嘴叼,不要把會吃壞身子的食物放入口中。所以,即使更多珍貴的食材在面前,婆婆總會在早上吃自家製泡飯,肚子容得下食物時,才淺嘗一、兩口。「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更好吃的食物,也得適可而止。 運動要天天做。即使不是在健身室做到汗流浹背,也得多動身子。婆婆每天都會記著要「多行」。早上行公園做早操,然後上上落落三層樓到市場買餸,吃過午飯,又再做家務。在天氣不佳的日子,也會從屋頭行到屋尾,又由屋尾行到屋頭,數十,甚至數百遍。「行下好呀!行氣活血!」是面色常帶紅潤的婆婆用她響亮的聲音說的。婆婆在我心目中是最帶智慧的一位。 她的說話、她的故事,總令我反思及反省。 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電郵:[email protected]
從工作及生活中,發覺不少人都喜歡「飲茶」。 即使不是喜歡,總會一星期到茶樓一、兩次,貪其可以坐得耐,又可以得閒「食個包,飲啖茶」。彷彿是每個周六周日的例行公事。 在眾多的點心中,一粒粒晶瑩剔透的蝦餃會是我的心頭好。蝦餃的熱量其實並不是十分高。 一隻的熱量平均約50卡路里(咁樣會容易啲記)。但其熱量及脂肪含量,會因應茶樓所運用不同的蝦及肥膏的比例而有很大分別。就以這家為例,這個蝦餃的皮不錯。唔太厚亦唔太薄。亦唔會一夾就爛! 不過,其「肥脂」也不少!有幾多?這是兩粒蝦餃之中我能分辨到的「肥脂」。 我想有一半是的蝦餃餡是「肥脂」來的!當然,那些肥脂能增加蝦餃的爽口性及油脂香,偶爾吃一、兩隻也不過份。但如果經常去酒樓,就要小心跌入「肥脂」陷阱。 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電郵:[email protected]
做營養師,最怕就是給客人問:「營養師,你係咪食得好清淡、好健康㗎?點解會Keep得咁好?」 因為每次聽完,都會想想自己吃過甚麼。 其實營養師只是對食物與營養知識有多些研究吧! 跟個人體形沒有太大關係。而且,健康的指標也不是可以用眼睛去判斷。 身體略胖不一定會令身體出毛病、不一定是跟吃得差有關;而身形瘦削也不是指健康、飲食沒有問題。 但如果要說,說到底,營養師(或者在我來說)對食物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觸覺。加上,經常接觸健康飲食資訊,一定都會被潛移默化,不自覺地做出一些健康的行為。就以甜點為例,我會以「少吃多滋味」為原則。 一件少少的Donut, 只有士多啤梨般大,正好制止了飯後想吃甜點的慾望。 需知道吃飽飯後,已有足夠的能量,生理上是不需要再吃東西。但心理上,總是要「飯後甜品」才完美。加上,若吸收過多糖分,體內產生的胰島素會把多餘糖分轉化作脂肪儲存之外,此身體變化也有可能令血糖降低至一程度,令身體誤以為要再多吃。 所以,在於生理及心理的角度,如飯後想吃甜點,選個小小的、兩口子的,就已滿足了! 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電郵:[email protecte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