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JOY‧LIFE - Mandy Wong
2016-12-16

快踏入新一年,不少計劃明年結婚的朋友已開始進行減肥大計。而大家最常用的一招,便是「吃沙律」! 但經過兩個月,朋友的體重不跌反升,於是便急著問個究竟。細問之下,發現朋友有時在吃的是醬,而不是沙律。「在家整沙律時會烚粟米,之後會加入番茄及青瓜,然後拌勻沙律醬囉!」這就是朋友口中的「沙律」。但要知道的是現成沙律醬、千島醬、蛋黃醬,甚至芝麻醬等大部分屬高脂類別,脂肪含量可高達超過五成!即是說,每加入一湯匙的醬,可含有1.5茶匙的脂肪! 「如果出街食沙律,我咪會揀生果沙律,又或者凱薩沙律。有時會揀下薯仔沙律。」聽後,第一個感覺就是這些沙律營養有點不勻衡,所以我便接著問:「這樣吃夠飽嘛?」不出我所料!結果就下一餐補數。中午吃不飽,就會加插下午茶的環節。若然工作繁忙,回家吃晚餐時,就將瘦身大計劃擱置了。 要懂得利用「沙律」減肥,首先亦要吃得均衡!不少人心目中的沙律是菜加入水果,往往缺乏了蛋白質,但就攝取了大量果糖。懶惰精挑較健康的醬,亦不自覺地吸收脂肪。所以,要吃「沙律」,不妨選擇有豆的沙律!紅腰豆及鷹嘴豆與綠葉蔬菜也很夾,又或者可以用鷹嘴豆醬,來代替肥肥的沙律醬啊! Mandy Wong~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Mandy

2016-10-28

不少朋友選購產品時,當見到有「低脂」、「低糖」字眼的產品,就會放入購物籃。當然作為營養師的我都會被這些「低」及「少」的聲稱吸引!畢竟,都會想找到較健康的選擇! 但有時「低脂」、「低糖」並不代表一切! 曾經有同行就「低脂」食物,向大眾宣傳過一款大牌子的低脂奶,更聲稱兩歲以上的小朋友,已經可以開始飲低脂奶。但眾所周知,那個產品是屬於水加奶固體的牛奶飲品,而不是真正的牛奶。而且,小朋友正屬生長期,身體需要脂肪,新陳代謝亦比成人快,除非有減體重的必要及要在專業人士指導下才需要減少脂肪攝取,否則家長不必要為小朋友選擇低脂產品。雖然鮮牛奶中的脂肪含量不低,亦有飽和脂肪,但如果體重正常,一杯半杯純鮮奶,不是導致體重上升的主因。況且,奶中的脂肪有助增加飽肚感,減低進食垃圾食物的意欲。個人認為,相比牛奶飲品來得天然及健康。 至於「低糖」產品中,很多時其甜味都來自代糖,阿斯巴甜(Aspartame)亦是數一數二有害的代糖,過量地攝取可出現頭痛、情緒低落及心情不穩等問題。加上,很多研究已證明阿斯巴甜雖然熱量極低,但無助減肥,反而會增加嘗甜、貪吃的意欲。所以,即使「低糖」,也不代表是好的食物! 下次看見「低脂」、「低糖」時,不妨再多看一眼食物成分表,真正了解你到底在吃甚麼! 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Mandy

2016-10-14

從我當營養師以來,經常性被問到要「食多啲」的問題。 「我想減肥呀,要食多啲咩呀?」 「我要增肌肉,應該要食多啲咩呀?」 「我想吸收多啲鈣,預防骨骼疏鬆,應該食多啲咩呀?」 其實,想改善身形及健康,不應只偏重「食多啲」的問題,「食少啲」的問題同樣重要。 流行中的果汁排毒療程,傳聞可以一星期瘦5磅。有朋友仔試了,體重不跌反升,問個究竟。原來飲食中仍然毫無節制,療程期間反而每天多「飲」上高達20茶匙以上的果糖,體重當然不會因為「飲多啲」而有下降。 另一邊廂,有朋友骨質密度偏低,所以日日吃下鈣片,希望改善骨質問題。但經過一年,情況沒有怎樣改變。原來,仍然餐餐喜歡大魚大肉,早午都愛喝特濃咖啡,平時又無做運動。 這過量地攝取動物蛋白質及咖啡因的飲食習慣,就已經可以是鈣質流失的主因。加上缺乏負重運動,骨骼密度亦會減低。所以,若不在飲食及生活上作出改變,骨質密度的問題亦不會有改善。 在物質富裕的社會,我們或許習慣了要「得到」,甚至乎會有「愈多愈好」的心態,經常以為「多吃」、「多補充」,就會身體健康。但其實有時要做的,反而可以好簡單,「減少」就是了。下次與其只問營養師「食多啲」的問題,都可以同時問「食少啲」的問題喔! 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Mandy

2016-09-30

自從開始有facebook page、出書,甚至在此寫專欄,我都以營養學家(Nutritionist)來稱呼自己。而間中亦有不少人問,到底這即是不是「營養師」。 在香港,「營養師」這個叫法其實沒有監管。說真的,人人都可以自稱「營養師」。我亦見過有只上完3個月課程的人都自稱「營養師」。如果實際上要分,香港暫時有監管的叫法,只有「註冊營養師」(Dietitian)及「營養學家」(Nutritionist)。 註冊營養師及營養學家的分別在於註冊營養師需要經過臨床營養學的實習,多在醫院工作,處理病人的飲食治療。而營養學家多是推廣社區營養。 但到底註冊營養師會否較營養學家專業?我認為視乎工作範疇吧!註冊營養經過臨床營養學的實習,有的專業當然在於醫院的範疇。 而「營養學家」,亦要讀畢認可課程才可稱之。香港暫時亦只有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舉辦認可的營養學士學位。而且,畢業後的營養學家亦可透過進修不同學科,如:社區營養學(community nutrition)、輔導心理學(counseling & psychology)、公共衞生學(public health)等,令自己在某一範疇更專業。  不過專業與否,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在商業社會,專業的「營養師」仍然能夠客觀分析食物及營養,同時亦會運用自己的專業,不但令大眾愈來愈關注健康,更會影響生產商、製造商及進口商,把更多有營養的食物帶給市民。 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Mandy

2016-09-09

自從開了Facebook page,在緣分帶領下,認識了一名又一名blogger。每位blogger各有專長,具有個人見解,亦是用心打下每一隻字與人分享自己的故事。而眼前右手面從網絡認識的叻豬,就是不得不提的一位。 一眼望下去,就是一位眼大大的靚女。我也被她是兩女之母而大嚇一跳!也別以為她是剛嘗做媽媽的滋味,她的大女早已讀中學了!叻豬之所以「叻」,原因就是與她單靠自己意志及毅力,正確地從飲食和運動著手,一共減去兩個碼,是一個成功從肥師奶變索女的例子。(有興趣可自行在Facebook「叻豬健康瘦身俱樂部」看看叻豬瘦身前後的分別!)    每每認識到自行減肥大成功的人,我總會好奇是甚麼促使她們堅持。「一切都是在於心態上的取決,充滿正能量就是首要的條件。」是叻豬的秘訣。 作為營養師,很多時可以提供可行的瘦身飲食方法或及運動計劃,但做與否,是需要客人的配合。所以往往必需要了解客人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將改變減至是最容易達成,繼而漸漸地把陋習撇除。別人成功的例子,我亦喜歡拿來作為別人的借鏡及努力前進的動力。 一步一步,把已有的負能量轉為正能量! Mandy Wong~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Mandy

2016-08-26

「人比人,比死人。」要減肥,都不要與人比較。 每每有人減肥,看見磅數一星期後都沒有下降的時候,總會心急地問個究竟。繼而,有些人會搬出某某朋友「好似瘦得好快」的說話。  當然,別人成功的例子可以作為借鏡,亦可以化為動力。但絕大部分的時候,就會形成無形中的比賽,心理壓力也隨之然增加。不少負面情緒,如:焦慮、擔心及急燥等由此而生。更甚者,為了看見成績,就誤服減肥藥物,胡亂節食,結果身體變得愈來愈差,及後更易反彈。 不健康的減肥方法,都是出於「比較」兩個字。與其要同人比較,我倒會贊成只與自己比較。須知道每個人的體質、家族病歷史、過去的健康狀況、個人生活習慣等都不同,所以減肥進度也不能一概而論。與人不公平地比較,只會自己「急」自己和自己「炆」自己。 同樣地,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著重與人比較,影響心情。即使如我在學習瑜伽的日子,都與自己比較好了。每日一小步的改善與進步不易察覺,亦不需要每天量度。只要每隔一段時間檢示一下就好了。 因此,要減肥的朋友,我不建議每天無意義地去磅重。要磅,最多一星期一次好了! Mandy Wong~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Mandy

2016-08-12

這一張圖,是我近期講與減肥有關的講座時很喜歡用上的一張圖。 這正好說明,要fit要索,磅數不一定要低。盲目追求磅數,不一定會使身形變得更美。真正健康美,除了由心而發之外,身體的肌肉與體脂比例是十分重要的! 當有人要減肥,第一件事就是會告訴我希望體重能減至某某磅數,或者可以減去幾多幾多磅。但數字不是美的準則。我親眼見過有朋友為了追求心目中的數字,把有營食物減掉,所有脂肪性的食物撇除。每天所攝取的卡路里都寫下來,希望明天可以再減少熱量攝取。結果真的減到理想磅數。但換來是皮膚乾、甩頭髮、面色差、無氣無力的情況。更甚是,維持不夠3個月,磅數反彈,節節上升,影響心情。 不少人想身形更苗條,就是想靚。但這種方法瘦下來,不但不持久,我相信還會令人看上去更衰老。 想擁有健康美,不一定要減食,但就一定要注意營養攝取。碳水化合物不可少,因為它是能量的主要來源,但就要多選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較低的食物;蛋白質好重要,因為它能夠維持肌肉量,而且體內的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等統統都需要蛋白質;脂肪莫忽視,因為身體需要好脂肪來製造靚細胞,而且部分賀爾蒙是由脂肪形成的,若缺乏脂肪攝取,有機會導致內分泌失調。所以,還是從均衡飲食及恆常運動這兩個不二法門真正地得到健康美吧! Mandy Wong~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Mandy

2016-07-29

由決定開Page,再次向文字出發,宣揚更多營養上的知識、對食物正確的態度以及希望帶出一點點正念思想之後,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首先,就是得到書商的賞識,在毫無預算及計劃之下,我成為作者,出了一本結合營養知識、生活實例及簡單食譜的生活書籍,務求一書中可以解答大眾對食物中的謬誤,對飲食上作出一點改變。 其次,就是有不同公司都以KOL (Key Opinion Leader)來稱呼我。其實一開始,我不認識甚麼是KOL。由始至終,初心仍在,就是將值得分享的事情寫下來,從沒有想過要怎樣「宣傳」自己。 有趣的是,各方好友大力支持,亦不吝嗇地與身邊親戚朋友分享,在我個人幾乎「零」宣傳底下,《飲食陷阱──30個愈食愈Fit的食物營養知識》 居然在多間書店的暢銷書排行榜(健康及生活類)中佔上一席。出書後一個月內,出版社亦說會再版。 當然,心機、精神和時間沒有白費是高興的!但令我最感動的是,原來大家還是很關心自己健康。讀者正面的評價,亦為我打了一支強心針。深信只要用心做好手頭上的事情,多花精力在豐富自己知識,把更多資訊傳揚開去,marketing的事情就不用擔心,有大家幫忙呢! Mandy Wong~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Mandy

2016-07-15

夏天到,又是瘦身的季節。如果要減體重,就必定要做到「入不敷支」,身體消耗的熱量高於攝取的,就是最簡單的方程式。所以,在非常時期,必定會有人日日節食,讓身體吸收少了熱量來達到減磅效果。又或者大家都會用「卡路里」作為指標,不斷地去計算自己每天不要超過1,200千卡。 曾經身邊有不少減肥朋友,都是「重量」(指熱量)而「不重質」(指食物的營養價值)。看見她們天天在找機會減少吃澱粉質,晚上盡量不吃飯,午餐的米線又只吃半碗,但在口痕痕時,卻會看見她們在吃薯片! 「一包細薯片熱量都係200千卡左右,咪同碗飯差唔多熱量!我計掂數就得啦!」 想不到,大家對減肥還是停留在「卡路里」!而且,還要中伏於「卡路里」中! 的確,「卡路里」的數字上,一碗白飯與一包細薯片差不多,但在營養價值上,就有差天共地的分別。白飯的熱量主要來自澱粉質,而身體亦需要這一類碳水化合物來有效地產生能量,以應付日常工作。至於薯片,至少一半的熱量是來自脂肪。身體不會很直接動用脂肪,所以會很自然地將脂肪儲存,待身體有需要時,才會轉化成能量。如果直接一點說,吃完白飯會有氣有力,相反,吃完一包薯片,就是攝取了最少2茶匙油分啊! Mandy Wong~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Mandy

2016-06-30

從不少網上健康飲食又或是關於減肥的論壇或群組,不時都看見大家互相分享。凡是低熱量及低脂肪的食物,都必定會引來一股瘋傳。 作為以前的營養師,我也愛看「卡路里」。反正大家都關注減肥的問題,任何食物只要低卡、低糖、低脂,我都會列入「可買可食」之選。然而,經過一年在外國專賣有機及有質素食物的whole food market工作,及閒時會到當地farmer market體驗生活後,發現,原來從前對食物的認識很膚淺,根本未了解「食物」。 40千卡的雪條,當然引來哄動。我也忍不住經過便利店時,有想買的衝動。但翻後一看,只有3個成分我看得明,包括頭兩項的水和糖,及後的濃縮接骨木莓汁,其餘的成分,便是增味劑、色素、抗結劑等。若對食品添加劑有點認識,E120的紅色色素,是從昆蟲提煉而成。雖然不至於有害,但我最後便二話不說放下,亦從未建議想吃雪條,但又要減肥的朋友購買。 食物的背後,不應只在於「卡路里」,即使沒有熱量,但我也不想吃下合成而出的食物。雖然,所加的食品添加劑合乎食用安全標準,但若吃下的每件產品都含化學成分,加加埋埋,超標都不自知。再且,即使沒有明文說明含化學成分的食品添加劑一定對身體有害,但同時,也沒有指出有益。 大熱天時,想食雪條,還是自己動手吧! Mandy Wong~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Mandy  

2016-06-17

由中學開始,便想當個營養師。總認為均衡飲食及適量運動,是健康的不二法門。所以順理成章,畢業後,便向著「營養之路」進發。大學選修學科時,亦二話不說挑選了食物及營養科學和運動科學這兩個學科。 一路上,我的確很喜歡自己所讀的科目。但讀書和工作,根本是兩碼子的事。於是,放眼世界,決心當一個流浪者,讓心靈、腦袋放空一下,重新整理思緒。 在外地的一年,很感恩地到了北美數一數二的大型連所超市whole food market工作。閒時不論多遠,大大小小的食物或健康展覽,能去的就去。還記得連續三天,每天來回加上起碼3小時車程,也會去聽一連串的健康及營養講座。一點一滴地積累起知識,眼界大開之餘,思想也開放了。 那一年的時間,對我最大的啟發就是如何當一個更好的營養師,如何把知識更有效地宣揚開去。進一步修讀社區營養學,原來很多人想健康,但不知從何做起,於是便再次向文字進發,建立專頁,分享生活、運動及飲食點滴。 意想不到,可以出一本出於我手寫我心的營養書籍。把自己不重視「卡路里」的理念,以營養角度分析,利用實用例子、飲食小貼士等的形式呈現出出。 如果你進一步想知道書中的內容及想知更多「飲食陷阱」,亦歡迎你明日蒞臨機會難得的分享會! Mandy Wong~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2016-06-03

講到我最鍾意的早餐,一定要數「茄蛋麵」!  但我吃的「茄蛋麵」,當然不是用上油炸即食麵做麵底,以及含額外添加劑的番茄。而是媽媽特地早起床,為我預備的愛心「茄蛋麵」! 製作「茄蛋麵」的食材很簡單,只有用少許糖及鹽煮成的新鮮番茄、一隻煎蛋及一撮五穀麵。以鐵碟盛著,沒有其他花巧食物配襯,也沒有加入超級食物,但已經集齊一餐所需的營養素。麵能提供碳水化合物,為新的一天注入能量;煎蛋含豐富蛋白質,可維持飽肚感;番茄則含纖維素,有益腸道健康。加入少少油去煮番茄,更能釋出茄紅素。這屬油溶性的抗氧化物,與蛋黃及油脂同吃,更易吸收。 雖則媽媽不懂營養學,也不懂甚麼食物配搭,但她卻已經為我準備好有營早餐,好讓我一天有一個好開始!所以,每當媽媽問及「第二朝早餐想食咩?」,必定會想到「茄蛋麵」! 即使她已經煮倦了,問我:「吃麵包、三文治可以嘛?」 我都會堅持:「其實屋企有無番茄?無的,用上菜心、生菜也可以。」因為我就是愛吃得飽、吃得好!「在家千日好」,有媽媽煮食的日子,不用吃下外面添加了大量調味料的食物。 但近日工作忙了,我想這一刻我最掛念的,就是這碟用鐵碟盛著新鮮番茄、煎蛋及五穀麵的「茄蛋麵」! Mandy Wong-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Mandy

2016-05-13

天氣轉熱,最近連瑜伽中心都出動,標榜「做瑜伽,可減肥!」。 自己一向有運動的習慣,近年來亦開始學習瑜伽。加上大學時也有選修運動科學,所以對如何有效地以運動減肥,都算得上有認識吧! 要是你想以瑜伽減肥,也得看瑜伽的類型。但大部分瑜伽屬於伸展性,不會消耗很多熱量;而有一類高温瑜伽,雖然會令人汗流浹背,但這一種身體自我調節體温的流汗,也不是真正消脂!或者你都有聽過power瑜伽,但對初學者來說,還未模清正確的動作,其實也很難跟上。如果單純的認為跟著瑜伽的動作,就可作為減肥的工具,未免會令你失望。不過,從瑜伽中最大的得著,可以令人減肥的原因,反而是在「冥想」(Meditate)中的時間。靜下3至5分鐘,讓腦袋休息,不想任何事情,你會發現,之後思維可更清析。更有研究指出,靜坐能有效減低壓力及由情緒引起的「情緒性飲食」(Emotional Eating)。 從瑜伽練習中,也可以透過身體上的變化,而反思個人行動,包括對食物的選擇。聽落的確很玄,但亦親眼見證過瑜伽朋友講述瑜伽如何令她對飲食的覺悟,減少吃零食、每餐多菜少肉。再從最簡單的角度去解釋,瑜伽不繼在宣揚「正念」訊息,當個人正面一點,我深信健康身形亦會隨之而來! 所以,大家都不防每天靜坐3至5分鐘,讓腦袋及心靈放空一下吧! 畢業於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科學 及運動科學,現職營養學家。愛運動、愛自煮、愛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Mandy

/136



C觀點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廚神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