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真的有不少藝人沒有「編採自主」這個概念,而當中大部分也不是本土。文化差異就是如此,明明《唐頓莊園》中,那個封建社會已存在的事情,來到今天,有時還會聽到有些經理人逕自要求,媒體在訪問後需要把稿先交來給他們確認才可刊登,當中大部分是來自跟香港一線之隔的地區。 或許那個國度的影星們都習慣由官方主控媒體報道,或許他們都認為,能夠在刊登前看一次那篇文章是正常不過的事,但世界並非如此運行,試過有次宣傳人員收到經理人有這個要求,只好跟他們表示香港傳媒無法做到這事。要求將挑好的專訪照片交給經理人看的藝人均有不少,媒體大多讓步(當然大前提是看那位影星值得與否),但「文章」方面則實在無法配合。於是,宣傳人員跟經理人表示,香港媒體是編採自主,因此不能將文章預先交予審查,他們還表示不能接受,這樣的話他們無法配合訪問行程。噢!又到了鬥大的時刻,權衡輕重,且看是影星熱切地想接受香港媒體訪問,還是香港媒體非常渴望採訪該影星了。最後決定跟影星表示,如果你們不能接受香港媒體不會「被審查」的話,那就把整個行程也取消吧!最終,他們表示明白香港媒體的習慣並決定跟隨和配合。 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很多人都說,跟前輩演員工作很開心,較少麻煩。因為前輩演員都是在數十年前的影圈浸出來的,他們的思想很直接,做宣傳時總會自己落手落腳,很少假手於人。多年前跟鮑姐做宣傳,她就這樣一個人走出來接受專訪,連助手也沒有,說要替她挽手袋,她都說「不用不用,真的不用」。即使大鼻功夫巨星民望持續低位,但不得不說,他竟然會在公開活動中自行移動桌子到台上,方便傳媒「擺陣」準備採訪,行動比酒店任何一位職員還要快。看見前輩們總會親力親為,而且甚少有助手跟隨,令人覺得跟他們工作,就好像跟自己長輩接觸一樣,較有人情味和親切感。 時移世易,行規愈變愈誇張。7年前,我跟隨2個當時還未成為影帝的演員工作,每人也只帶一個助手,出外公幹亦然。當時整個電影宣傳團隊,就只有我1個電影公司代表與2個演員,以及2個助手及導演共6人。其後,因為發現每個演員身邊也有1個經理人、1個助手、1個化妝、1個髮型、1個造型師,或許還有1個司機,成了一股氣勢。基於「輸人唔輸陣」這個原理,原本不需要如此多人陪伴工作的影星,也日漸增加身邊人的數目,一個團體一隊兵走出來,才像個風頭一時無兩的架勢堂!然後據聞,7年前合作過的兩位未來影帝中,其中1位現在已有整個團隊貼身為他服務,此乃氣勢。 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所謂新媒體,實質在市場上已運行了一段時間,港人習慣使用的,其實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如關於飲食餐廳資訊的、在臉書上最多人分享的趣聞平台、佔據全港最多毒L的討論平台,又或是近年最流行的純港產法式旋轉型生活潮流雜誌兼免費網上電視。有些新媒體公司自命有著滿腦子創意,想出很多天花龍鳳的點子,將你手上的貨品以全新概念包裝,創造新鮮感。噢!不少高層聽到這樣充滿新鮮感的陳述,也覺得這就是與年輕人接軌的方法。對了!這就是能夠擠入新媒體的渠道!貨品在他們手上好像是充滿光明,卻又忽略了創意之外,其實最強大的新媒體是要懂得如何散播作品。 能夠想出好點子固然好,但最重要是,如何將你的構思發揚光大。在比大海更茫茫的網絡海裡,最難的是將訊息散播,那些所謂「好的構思」,其實都是要貼近生活脈搏,方能引來網民的共鳴,從而令大部分看到此訊息的網民也肯分享,成為一時佳話。「毛記電視」可說是新媒體的表表者,開台未夠一年,不少年輕人都要追看它的節目,因為知道它掌握著最新、最潮及最熱的話題,而且能融入一些政治熱話,以嘲笑角度惹起關注,未嘗不是暗地裡為社會履行責任。新媒體也有先鋒及主流之分,別誤以為所有新成立的媒體也能為自己的產品作有效宣傳。 心雨~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近年愈來愈流行新媒體,前輩們都紛紛湊熱鬧,一眾老闆、投資方也知道,自己的電影要靠「新媒體」作為傳播媒介,才能讓更多人留意。但最有趣的是,他們其實還未太懂到底新媒體的定義是甚麼,一味說要新要新。其實新媒體泛指利用網絡及電腦傳播的資訊,以家用電腦、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接收到的資訊,也算是新媒體。 其實新媒體並不是「新誕生的媒體」,不是你開了一家全新的公司而同時又是搞網上宣傳的,就代表是非常有利於傳播訊息的「新媒體」,而在新媒體的群組內,亦有受歡迎與較少人留意之分。有些甚少接觸新媒體又想趕上潮流的離地高層,或許連這個概念都沒有,於是總覺得只要開個臉書粉絲專頁,就代表與新媒體全然接軌,又或者覺得,有個新媒體開設的平台便能進佔主流新媒體界別,然後令全部有上網的人也能看到你的作品。 所謂新媒體,來來去去其實差不多,將宣傳集中於此並不代表大海撈針,還是有方法集中地將訊息廣泛傳達給網民的。有些高層往往誤以為要分散投資,這裡花點錢那裡花點錢便能讓資訊滲透全城,其實不然。因為新媒體暗地裡也受主流影響,只要在網絡大氣候內有某些聲音崛起,便會成為全個網絡世界熱話,而這類熱話來得快亦走得快,難以持久。 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在娛樂圈打出一片天的秘訣是厚顏(好似係)。這的確是快捷途徑,且看你肯不肯豁出去。這行業也要靠點花言巧語才有人記得你,就像某大導演舉辦一個十周年電影回顧展,將不少愛情作品都放進去,外人看到會覺得好威威豬啊!原來他已有10年資歷!業內人士卻有不少感到驚訝且難以置信。所謂的厚顏,絕非指此大導演未夠資格做回顧展,他的作品膾炙人口,赤裸裸地將現代愛情觀以極坦盪盪的姿態揭示出來,產量之多誰與爭鋒?做回顧展是應該的,但大前提是,有更多值得舉辦回顧展的導演卻從未這樣做。於是,這樣一個電影展,外人聽著「10年」好像很久,但業內人聽著「10年」會覺得,這算甚麼?要講資歷,總覺得未輪到你。只要臉皮夠厚,無視冷言冷語及同行側目,你絕對能做你想做的事,忠於自己。 記得一次為某電影首映禮找義工幫忙,於是便找了學院的電影學會成員幫手,某義工完成工作後,轉個頭出去跟人說那首映是他負責的。如果根據他的指標,當時全個電影業或許有超過一半的首映禮,沒有他便搞不成,行內人心中有數,但不熟行情的人乍聽之下,必會覺得其成就不凡,自然會有些工作落到他手上請他幫忙,今時今日還算有成就。所以,某些人的成功就是這樣闖出來的,如果你不夠禮義廉,請不要眼紅別人的成功。 心雨~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有些導演,天生就能接受multi-task,除了拍戲,還很懂得捉觀眾心理。有雞先定有蛋先?不重要,反正他們天生就知道大眾愛看甚麼,知道應該以那條公式攻陷觀眾的情感禁區。當然,大部分導演也希望自己拍出來的作品能夠得人歡喜,但就是有些導演特別懂得捉觀眾心理。 成功例子有陳可辛,他除了導演功力好之外,算術科的確好勁。一部電影的起承轉合,哪個位能夠觸動觀眾,哪個位能激起情緒,捕捉得相當精準。演員運用的計算亦見精確,劇情又計得準確,明知那些位置觀眾有反應就朝那裡挖進去。當年《如果.愛》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十月圍城》、《中國合伙人》亦然,令其作品本身已有一定話題性。 懂得自我宣傳的導演,近代表表者應該是彭浩翔。他本身擅長文字創作,能夠以其網上平台作為與外界溝通的渠道,在網絡世界早已打出一片天。他能掌握年輕人喜愛的事物,將一些大家還未想到的點子,先聲奪人拍出來,在網絡上形成大氣候,同時亦知道甚麼類型的廣告,能夠一擊即中目標觀眾。近年很多導演都愛主導宣傳,連原本不屬於他們,但對電影有相應作用的範疇也要包攬,如果每個喜歡主導市場宣傳的導演也能像彭浩翔般有市場觸覺,實在不錯。而另一位江湖地位顯赫的杜琪峯導演則是「I don’t give a shit!」的表表者,不論是電影抑或宣傳均屬強烈理念型,非常有型。 從事電影宣傳工作。愛電影、愛生活。一直醉生夢死於光映之間,只求長醉不醒。
電影業青黃不接好一段日子,想找個新臉孔的演員也難,台灣數年前因為《那些年》難得地彈了個柯震東出來,可惜吸毒事件又令他立即被雪藏。現在台灣面孔依然是彭于晏、阮經天、趙又廷、張孝全,而楊祐寧更是少人認知卻又出道多年的小生。香港同樣面對此問題,有票房吸引力的,依然是梁朝偉、劉青雲、古天樂和張家輝等,連劉德華亦有失手時候,證明不是有演員便能有票房保證。這一代男演員,個個年過45,依然有些小生角色要他們演,全因青黃不接。年過30的,數來數去只有謝霆鋒和余文樂,但霆鋒已北望神州,只剩余文樂這個選擇,似乎亦太少。 近日上映的《王家欣》,黃又南再次飾演年輕少男情懷未褪的角色,反正是20歲左右的角色,十多年前的《一碌蔗》選的是黃又南,今時今日依然是他,時光就像停了似的。又南其實已年過30,可見市場上的選擇是有多局限。 不過,這陣子港片似乎有不少新血,《同班同學》是才女陸以心首次執導且由3位新演員主演。以新演員擔正的電影,永遠能為影壇帶來一點新血,《哪一天我們會飛》、《我的少女時代》亦然,暫時《我》片因為做過多場優先售票場,令戲中男女主角已成功跑出,不少女觀眾更迷上王大陸。希望接下來幾部港片正式上映後,香港影壇也能有多點新面孔。 從事電影宣傳工作。愛電影、愛生活。一直醉生夢死於光映之間,只求長醉不醒。
習慣只看結果的人,總忘了每件事誕生前都經過無數試煉,當然,意指有心做的事。像近日一部關於走鋼索的電影《命懸一線》,未入場前大家都在想:「成部戲就看主角在世貿雙子塔之間走那條鋼索?有咩好睇?」但看過後才知道,原來真的很好看!電影節奏緊湊、絕無冷場,交代他如何萌生念頭、找合謀者和拜師過程,然後如何潛入大廈,再以何種方法運送鋼索到另一棟大廈,在有限時間內暗地裡裝好鋼索,原來需要很多工夫。之前一直忽略這些基礎工序,只在想:那條鋼索10分鐘走完了吧? 宣傳工作亦然,從來大家只在意接收電影資訊,總認為電影宣傳就只是有部電影誕生,然後發放出街便有人知!不知道背後需要多少工夫。有時你在街上瞄了一眼的15秒電視廣告,背後可是花了很多心力斟酌字眼用詞、畫面選擇等;你在揭雜誌時停留了兩秒看標題的演員訪問,背後可是需配合演員檔期安排,外地演員更要安排機票、酒店、待遇及接待,再安排媒體時間及商量刊登日期,還有記者們的準備工夫,要研究訪問角度及新話題,還得花時間寫好那篇訪問,最後才有機會令讀者瞄了3秒的時間。你人生看過的每一秒事情,或許都是別人花費多時的心血。 從事電影宣傳工作。愛電影、愛生活。一直醉生夢死於光映之間,只求長醉不醒。
宣傳是被動的,等於飯來張口,要接到一件貨,才能想盡辦法令它變得有聲有色,一切都有待接到手上那件貨,然後再決定宣傳策略及觀眾群。 每間公司製作的作品都有其特色,通常某些公司較有保證,為那些電影做宣傳,感覺或許較得心應手。但如果手上有部值得一看的電影,看似滄海遺珠(通常有水準),而宣傳最終能把它帶給更多觀眾,成功感則更大。所以講到尾,最重要是貨品本質,如果電影超難看或不入流,即使宣傳多賣力,結果亦可以好慘烈。難以引起話題的電影,只能盡量找些城中有地位的人美言兩句,但效果不大。從來宣傳都是極力遮瑕的,始終電影本體特徵,無法透過宣傳完全扭轉。 其實今日這個網絡自主的世代,明星效應已經減退很多,不會再因為某名人說了某句說話,而令全城一窩蜂衝去看,最多只能令更多人留意有這部電影,至於會否入場,還是會信身邊朋友在網上發表的實感,多過信有點距離的明星。宣傳得多好,最終還得看上映後的街客反應,如果有人一直讚好,電影必有後勁,有質量的作品,時間許可的話,最好能多做優先場,令電影在上映前已建立一定口碑,但此策略只能運用在超好看的電影上,因為口碑不能瞞騙,而現在的口碑傳播速度 ,真是快到你唔信。 從事電影宣傳工作。愛電影、愛生活。一直醉生夢死於光映之間,只求長醉不醒。
宣傳部通常會收集意見,而往往在此過程中,會將某些根深柢固地植入自己腦中的事推翻,這個過程是有趣的,是對世界的一份認知。有些事情,你以為全世界人都明白,原來真的有人不明白。近日一個較深刻的體會,就是在構思某電影海報字句時,copywriter提議用「回憶的小確幸」,本人認為這句也滿有感覺的,而且,小確幸正正是我們這一代一直追求的幸福,要求很簡單,而且跟戲中情節頗貼近。 正當決定用此字句時,卻發現內部有不少人提出疑問:「甚麼叫小確幸?」我內心驚訝不已,因為「小確幸」一詞,在我心目中已是個人人都懂的詞彙。是的,或許它是近年興起的一個詞彙,不是香港自創,而是日本引入,然後台灣人不斷用,繼而在我的日常生活中,讀到的不少文章裡都有提到這個詞,不知不覺間,我已經記不起自己是哪年哪月開始認識這個字。但在我腦海中,這個字就如「幸褔」、「快樂」、「喜悅」般的常用字眼,卻沒想到,原來有不少人對這個字的認知近乎零。 小確幸,意指微小而確實的幸福,是從村上春樹的作品中冒出來的。他經常強調,生活中的小確幸才是最大幸福,亦是一種生活態度,不少台灣人及偽文青都很喜歡這個詞,並認為,這些小確幸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從事電影宣傳工作。愛電影、愛生活。一直醉生夢死於光映之間,只求長醉不醒。
跟一個天生懂得綻放光芒的演員合作宣傳,是賞心悅目的。謝霆鋒,由內到外都是明星的材料,跟他合作時,正值他的事業沉寂期,但絕無減少其光芒。反正他有一副「世界與我何干」的處世態度,難受外界影響。未合作前,以為他是目中無人的家伙,一經接觸才發現,原來他人好得很。 謝霆鋒沒有故意跟任何人打交道,只會跟他想聊天的人聊天。宣傳前,他的經理人會對媒體名單謹慎審查,但在現場受訪時,他會態度合作,沒有不能談的事,沒有一副不願做的模樣,十分尊重工作。他有chok的一面,亦有貪玩的一面,性格是立體的,要不像個大細路般,在片場玩得瘋狂,又有著爛仔般的隨性;靜止狀態時,又真的能夠chok到盡,即使在保母車上,依然保持那些型格甫士。而他身旁的隨行人員又是爽快之人,合作起來暢順無比,更令人欣賞的是,他身邊沒有一隊隨行人員,甚麼髮型師、化妝師及造型師等,俗稱「屎忽多過人」的情況出現,基本上,他是毫無破綻,令你對他有任何不滿。跟他合作過後,其星味沒有被摔破,他的星味,不是單從外表發放,而是內涵修養的德行,包括最基本的尊重別人。不過,始終明星還是保持距離,才能保留夢幻感,因為不是每個演員都能在合作後令你更欣賞他。 從事電影宣傳工作。愛電影、愛生活。一直醉生夢死於光映之間,只求長醉不醒。
自從投身電影宣傳行列,不少外行朋友會以為,我們這份工作很好,因為能夠經常見明星。其實,不見比見好,因為當你愈見得多,你可能會對「明星」2字更失望,皆因不是每位都能發熱發亮,如真正的「明星」呢。 如果是向來普普通通、不寄予厚望的影星還好,若然跟自己偶像合作,就大鑊。當年我試過要為電影《証人》宣傳,未入行前,謝霆鋒一向都是我偶像,於是在籌備時,內心異常忐忑。首先,你不能讓上司知道你是狂迷,否則他一定怕你失禮人而作人手調動。其次,我會想,從小到大一直欣賞的藝人,如果發現其真人原來乞人憎得很,工作態度差得很,對人態度囂張得很,又或者毫不尊重工作人員的話,那我過往十幾年的傾慕之情,不是全部倒落鹹水海?當時的心情,既興奮又好驚,另外,還得保持專業工作態度,以免令任何同事或上司,對我有一絲懷疑。 最後,該電影的開鏡拜神活動,成為我人生首個參與的電影宣傳,可說是double緊張,於是我惟有表現得更冷靜。最後冷靜到……同事問我:幹嘛總會突然發呆?不過當時我還未知道,到底自己在往後的合作中,會否對這位演員改觀,或是,再進一步接觸後,會否對其印象徹底打破。 從事電影宣傳工作。愛電影、愛生活。一直醉生夢死於光映之間,只求長醉不醒。
當香港人在抱怨香港電影千篇一律,只懂拍警匪片、動作片時,有沒有想過,自己何曾支持過創新的小眾電影?我們日復日、年復年看那些拍到膩的題材,然後又說,這個城市只剩下警匪、動作和愛情片,甚或那些沒有誠意的電影,但當你看到小本製作時,又不想入場看,因為覺得付同等價錢,理應看荷李活動作特技。當我們一味只追求大場面時,問問自己,你的世界又如何容得下其他新念頭? 香港電影市場從來不能列為多元化選擇之中,即使有另類選擇,也是非常限量。這亦是市民口味的摸索,能夠理解的,又怎能怪荷李活一直致力炮製大製作?因為大眾都愛這口味。於是我們的選擇狹隘,思想被羊群控制著,今天我們已經不信明星效應,香港逐漸沒有明星,不是一個影星跟你說,哪部戲好看你便會走去看,但你會相信朋友,如果很多朋友說某部戲好看,你會相信,但這是更嚴重的羊群心態。 運動片一向市場窄,《狂舞派》也是經過多年壓抑而成,我們要為小本經營出一口氣,本土電影被打壓太久,我們要支持。《紅VAN》如是,《雛妓》亦然,本土電影就要由港人去撐,再不支持題材獨特的作品,我們便再無新元素可看。只要是用心製作的電影,不論規模大小都理應支持。 從事電影宣傳工作。愛電影、愛生活。一直醉生夢死於光映之間,只求長醉不醒。
有時會抱怨,為甚麼香港電影公司不購入某些好看,卻未必賣座的外語片。但即使電影公司有心購入,還得看全港有多少戲院會上映;即使會上映,又得看每天有多少場次。有時有些好電影,很想看,但實在要講緣分,不是你想看就能看到的,尤其那些小眾電影,錯過了首周上映的黃金時間後,上映的院線便所餘無幾,可能要走到無雷公咁遠才能看到,而問題是,那些場次根本不是給人類看的。甚麼?只有早上11點場,周末或許只得早上9點場,雖則我對電影有熱誠,也不是誠心到此等程度吧。 背後操控著全港觀眾能夠看甚麼片的,就只有十多位院線人員。他們看過電影後,會憑專業分析去決定,該齣電影在自己的院線排多少間戲院及場次上映。全港觀眾的選擇,全然操控在不足20人手中,還得承認,這個行業的行頭的確很窄,求神拜佛也希望,院線專員的喜好能夠跟自己相近,能夠排更多自己喜歡的電影。百老匯電影中心對影迷來說是一片福地,因為其他戲院總會排大眾化電影,而它則能滿足另類觀眾口味,那些被外界遺忘的藝術片,都能在這裡欣賞到;UA的Cine院線原本也是走這個方向,但依然商業味較濃,希望它將來也能給予觀眾更多另類選擇。 從事電影宣傳工作。愛電影、愛生活。一直醉生夢死於光映之間,只求長醉不醒。
打開求職網JobMarket、Recruit,看到的工作都是採購、銀行和市場部的工作,就是沒有電影公司的招聘廣告。閒時聽到人問:做電影公司要如何入行?其實一切皆緣分。這行業結交的是人脈,行頭窄,很少公開表明哪間公司請人,免得全行也知道某公司某某人遞了辭職信。電影這個行頭全靠收風,有人收到風某人離職,有人收風某人將會入職哪裡,全都是靠人傳人。請人亦然,通常問人有沒有介紹,卻甚少如此公開招聘。 外界看電影公司似乎很神秘,又不清楚內裡運作的是甚麼部門。身在電影公司,又覺得這個行頭很狹窄,尤其是公關,因為較少接觸其他產品的市場營銷部門,像跟外界的市場部隔絕似的,整個世界只有傳媒朋友。這裡可能入行會有點困難,同樣地,要離開這個行頭亦需要很大勇氣,因為我們的世界太狹窄了。 電影宣傳近年多了一個渠道入行,就是讀書時加入電影學會。因為電影公司每逢首映或任何活動,都會在這些學會裡找學生幫手,可以為電影宣傳增加人手之餘,又能增加學生實習機會,將來電影公司需要請人時,自然就會想起常來幫手的學生,從而增加就業機會。 從事電影宣傳工作。愛電影、愛生活。一直醉生夢死於光映之間,只求長醉不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