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寒戰》一鳴驚人,兩個陌生的導演名字陸劍青、梁樂民製作出一部似乎煞有介事的陰謀論電影,整體製作認真、意念創新,加上參與演員全部粒粒巨星,令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兩位導演更憑此片摘下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寶座,為影壇帶來一片新景象。 當兩人第二部作品《赤道》一出,同樣群星拱照,而且張家輝、張學友二人擔正,港人對兩位演員具有異常親切感,期待度大增,電影最後卻似乎令不少觀眾大失所望。到了兩位導演合作的第三部作品,是當年響朵之作的延續篇《寒戰2》。繼續大玩政府架構內之驚天大陰謀,繼續群星拱照,不少人也帶著「放長雙眼」的態度來看這次兩位導演可以有甚麼招式使出,看看會否有如《赤道》般令人大跌眼鏡。 政治角力 事實證明,這部續集明顯見得人,將上集的瑕疵帶來堪稱圓滿之解說。故事結構較為紮實,亦比上集講得更通透,今次不止是玩衝鋒車失蹤與劫財,將陰謀推往更高層次,警務處處長的戰場並不局限於警局內,而是走入更深的政治層面。 全個香港你玩晒,似乎很兒戲,但想深一層現實不也是一樣?看似複雜的架構,實質上可能來來去去也只得幾個人話事,到底誰是話事人?是《黑社會》的高官版,更明顯地揶揄政治架構之崩壞。整個香港是否只有小圈子玩晒,講得政治就有無限灰色地帶,全片沒有一個大賊要令你看著他被拘捕才能放下心頭大石,但每一個位也可以暗藏地雷令你下一刻就出局無得玩。 劇情發展精密,比兩位導演過往作品更顯穩紮,少了過去著重型格而忽略情理的情況發生,似乎這次新加入的編劇吳煒倫有為故事注入更紮實結構,令情節更精密,將上集未能說通的事情帶來合理化解說。全片型格依然而且場景全都美輪美奐製作費明顯比首集更強,地鐵爆破凝造緊張氣氛。 演得用力睇得累 郭富城、梁家輝繼續延續上集經典鬥咀場口,成為兩位導演風格之一。彭于晏上集的驚喜今集已經適應,未再帶來突破。新加入的發哥周潤發,是久違了的認真演戲態度,演出資深大律師當然具有說服力,但主要演員的演繹均略嫌過分用力,每每煞有介事的感覺令人覺得有點累。文詠珊今次飾演發哥的下屬,發揮不算大,絕對比不上《赤道》打女型格的驚喜。反而飾演彭于晏同黨的台星楊祐寧即使在彭身邊亦未有失色,壞男孩造型甚為吸引。這部從頭到尾均要鬥智鬥力的電影,整體而言比上集更為出色,看得出編劇下了不少苦功去豐富每個情節的背後意念。至於能否扣人心弦,則要視乎香港觀眾的政治觸覺來定奪。 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愛,可以做出很多難以預料的事;愛,可以變得義無反顧,甚至忘記道德底線。《偷天換愛》是兩年前在多倫多影展已經看過而又記憶猶新的電影,當時一直希望這部片能在香港上映,下月終於上映了,可惜只能在電影中心作有限度場次放映。 為愛換子 《偷》這部丹麥外語片劇情精彩豐富,人物性格刻劃完整,情節雖然看似天馬行空,但每步都能令觀眾理解,由事情發生直至最後難以收拾的殘局,每一步都有因由。此片劇本絕不馬虎,是非常值得看的電影。劇情講述一向正直的幹探Andreas,在一次任務中看見毒販家中的嬰兒被疏忽照顧,棄置在衣櫃內,手腳冰冷滿身污垢,這令Andreas擔心嬰兒的安全,可惜政府機構表示,由於嬰孩未受到明顯生命威脅,所以不會將他交由社署照顧。一向活在幸福家庭的Andreas,此時卻因同是嬰孩的兒子突然夭折,令其妻精神崩潰欲尋死。他決定把心一橫,將自己的嬰孩與毒販家中的嬰孩對調,至少能令毒販嬰孩得到安穩生活,同時又讓其妻失而復得。但這樣的決定,是否真的能夠為所有人帶來幸福?有些事是否只是自己一廂情願? 這令人想起一個故事,有兩兄妹在雪地用雪砌出一個小女孩,一道魔力令雪女懂得活動,3人在雪地玩得興起,此時,兄妹的媽媽看到雪女衣衫單薄,硬要拉她進屋,讓她坐在暖爐旁並給她熱飲,沒多久,雪女便化成一攤水。很多時我們都在做自以為對的事,卻沒有想過去理解別人的需要,以及事實的全部。 道德判官 《偷》片導演蘇珊比爾曾獲奧斯卡及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項,其舊作《愛有新世界》同樣是主角自行當判官,報復那些欺負他的人。《偷》片男主角亦然,自行判斷自己的家庭更有愛,但實則是否如他所料呢?當毒販妻子發現自己的骨肉已死時,她堅持那不是自己親生的,只是,外人認為嬰孩死了都是一個模樣,小看了母愛的力量。編劇令故事中所有角色都非常立體,每個角色最初予人的印象,都會隨著故事推進而變化。探討人性的善惡本質,以及道德與法律之間的界線時,灰色地帶該如何處理?有時我們一直以為因為愛而做著對的事,卻往往誤入歧途。 該片男主角尼可拉高斯達華竇,在瘋魔全球的美劇《權力遊戲》中,與親姊亂倫並願意為她做任何事,情癡角色深入民心,而他在《偷》片內因深愛妻子而做了錯事,兩者毫無違和感,貫徹情癡形象,到了電影結尾,真相大白的一刻,更令觀眾對事件有著更透徹的理解。有時避過了界線,一直靠主觀角度判斷自己行為,可能早已恨錯難返,該片帶觀眾遊歷了一場道德之戰,在模糊的角度裡,以情感分辨真相又能否成功? 心雨~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FB:MoonriseRainy
當愛消失後,還有勇氣再愛一次嗎?其實消失的不是愛,而是對再愛人的信心。《尋找父女情》橫跨兩個年代,從八十年代一段父女情,到現代女兒已經成長,要有自己的生活,卻一直活在過往的陰霾中,這是一個關於如何放開懷抱、接受自己的故事。 父女情Vs母女情 有關父女情的電影不多,而多數受父親寵愛的女兒都有著一貫的任性,戲中女主角姬蒂亦然。電影的開端,故事設定了她的父母親因為駕駛時吵架而分心,最終導致車禍令姬蒂失去親母,不過觀眾並未有見到女兒太傷心。坦白點說,其實不大感受到她的悲痛。不過該片不時透露,姬蒂媽媽不是容易相處的人,可能因為這點而令她對失去母親未有太大的反應,反而,她在其父戴維斯發現患上癲癇症要入院治療被迫分離時,便能看到姬蒂眼中的不捨,她甚至寸步也不想離開父親,那種沉痛與她之前失去母親時,有著天壤之別。看著看著,有時甚至有點神遊,在想像這兩父女其實或許有著如淺野中信的《養慾之恩》般的情感,只是戴維斯沒機會看著女兒長大,否則難保這對父女會有著甚麼更深的情感。 因為任性所以不懂愛 我得承認,實在難以用完全純潔的心去看著那些愛得有點執迷的親情,因為小女孩無論有多懷念父親,總也不會在父親離世後,變得連與人正常交往的勇氣都沒有。畢竟其父亦沒有對她做過甚麼,或許就是對她太好,令小女孩從小已習慣任性妄為,又完全不用負責任。但小女孩畢生也非常幸運,基本上,她身邊不乏異性,每個男人也像來乞求她交往卻不遂似的,而姬蒂只一味用「我不懂再去愛人」作為藉口,的確看得人有點扯火。一個連自己也不懂得真心待人又任性的人,本來就不值得有人愛。不過,戲中的她卻遇到了摯愛金馬倫,雖然對於兩人的火花如何擦出,解釋欠奉,但當下一刻只覺得,有人能夠完結姬蒂的所謂心事,讓事情快點過去便好了。如果世間上每個女子也能有著姬蒂的幸運,那麼,每個人也可以任性而行,不顧他人感受;這種任性更甚於《布魯克林之戀》的女主角,兩部片似乎都是用來縱容女孩子的幻想,滿足她們的一己私慾。如果能在情感方面著墨更多,觀眾便更能理解主角的情感。 羅素高爾飾演慈父,非常入格,而雅曼達施菲依然明亮照人,而且笑容永遠甜美,要演活這位女主角而不令觀眾憎恨,觀眾緣相當重要,情況就像《暗色天堂》的林嘉欣一樣,角色原本有點令人討厭,但因為演的是她,觀眾便原諒了。至於神級美劇《絕命毒師》的艾朗保羅,今次在戲中演回情深男子,似乎更切合他本人好好先生的形象。 心雨~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騙人的伎倆,我們都聽過不少。愛情,從來都是靠謊言堆砌而成的浪漫。《紐約紐約》說的就是關於欺騙,但又好像不是完全的欺騙,至少當中有人找到想要追尋的夢想,只是大家追尋的並不一樣,渴望擁有的生活亦不一樣,為一段本應天造地設的戀情帶來無奈與遺憾。 才情橫溢的香港導演關錦鵬,近年甚少擔任導演,反而監製了不少別人的作品。《紐》這部關於九十年代在上海追尋美國夢的電影,由阮經天、杜鵑及苗僑偉主演,背景集中於九十年代正經歷改革開放的上海,當中所發生的事,全都不是我們這代人能夠想像的,惟獨那種希望到外國生活、一切重新開始的心態跟現在沒兩樣。 離地感重 有趣的是,看著內地導演拍攝所謂的「美式生活」,對白之間都喜歡強調:「這裡是紐約。」但環境、氛圍和生活節奏等細節,卻感覺不出那是一個真正的紐約,那種距離感難以言喻卻最明顯不過。這是在一般荷李活電影或電視劇都看不到的紐約,瀰漫著一種悲情的狀態,陌生得令人咋舌。該片跟《北京紐約》拍出來的感覺挺相近,就是那種,中國人生活在紐約就是異鄉人,不習慣紐約的生活節奏的感覺,反正就是離地感極濃。也對,面對紐約繽紛璀璨、自由自在的生活,中國人要一直拼命地說服自己,上海很美好,生活哪裡都一樣,不一定要到紐約。那種又愛又恨的心態都寫在臉上了,酸溜溜地把紐約的環境拍了出來,當然就是充滿悲傷。對白之間的空洞,無力且不接軌,都似在暗暗申訴著命運的不公,字裡行間每個人都透露著強烈的自卑,一輩子也活在「就是怕別人看不起」的狀態。想愛又不敢愛,想走又不敢走,想靠男人又不敢說出口。 坦白地彆扭 片中阮經天與杜鵑的感情線是整部電影的主線,卻一直都是漫不經心。兩人的相遇,基本上,一個眼神交錯已交代了,不用多作解釋;其後的感情沒有爆發激情,卻又好像兩人都認定對方是非常特別的一位。多情公子會吃醋,一直強調會靠自己雙手生活的杜鵑,跟這位酒店服務員在一起,似乎沒有違背甚麼人生目標,兩人的生活似乎能夠好好過下去,兩人的唯一差別是,女的希望到紐約生活,而男的並不這樣期望。電影甫開首,已把兩人的相遇全都推到命運身上,無力感特重,但到最後,女的原來一直在扮清高,說甚麼要靠自己生活,原來一切都是裝出來的。之前一直說不會靠男人,該是因為未遇到一個能夠令她生活十分美好的人,而這種心態上的無所適從,是必然的,因為女人連自己想要甚麼也不敢承認,只在暗暗追求。這也是社會整體的價值觀,暗地裡沒有底線,只是嘴巴不誠實。電影將整體內地價值觀都清晰地表現出來,毫不矯揉造作,坦白地表現了彆扭的民族情懷。 心雨~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明顯《魔獸爭霸:戰雄崛起》只是個開始,三部曲題材,充滿魔幻元素的一部電影。該片故事來自全球受歡迎遊戲系列《魔獸》的世界,充滿想像空間,畫面、特效和場面之巨大,絕對不用懷疑,是一部甚具趣味性及強大視覺享受的電影。此片更有港人熟悉的吳彥祖參與演出,至少不用看內地演員,而他在戲內出現亦毫無違和感,不過要落足眼力才能留意到誰是吳彥祖,因為他飾演獸人那邊的壞蛋,全程靠特技化妝,未必能輕易認出他。 近年流行此類群起冒險、守衛家園的魔幻實體化題材,並注入不少視覺特技效果,大玩魔幻世界,但當中的電影,似乎還不及電視劇來得受歡迎。近年的《哈比人》系列三部曲,口碑平平,反而HBO電視劇《權力遊戲》,6年以來一直受美劇迷追捧,雖有不少人認為《權》與《魔戒三部曲》的感覺相近,但電視劇當中的愛恨情仇及角色人物建立相對來得更立體,幾乎所有角色支線以及配角都好看,雖然是不會說話,只會發兩個音的配角,都佔據觀眾心中某一席位;當角色突然遭遇不測,觀眾也會有種可惜與痛心疾首的感覺,這就是此劇為何能長期成為全球熱話的原因,亦是電影在局限時間內較難做到的效果。 兩面不是人 《魔獸爭霸》似乎想走《權》的路線,戲中的族群基本上只有兩個,較為簡化,但如果希望群眾追看,則需要在牽動觀眾情緒方面再下苦功。要做到令觀眾投入故事,必須將情節搞好,否則,再多特效也只能帶給觀眾一陣子的官能刺激,卻無助情緒推進與建立。戲中看似分了人、獸兩派,其實也要雙方合作才能保衛家園,情況跟《權》的Jon Snow需要與野人合作才能抵抗外敵甚為雷同。獸的狂妄,令某部分獸看不過眼,為了保護自己的家,誓必守護到底。這個看似講述獸與人的電影,其實兩族界線略帶模糊,當中女主角更是半獸人,兩邊看似屬於她的族群,但其實她甚麼都不是。 談身份認同 這種身份認同問題,今日社會亦有相似情況,經常對自我身份地位感到迷惘,未能於任何一處環境紮根。其實身份根本不是最大問題,人們大多只喜歡以表面數據分正邪,最終發現,身份乃前人留下來的識別記號,從不影響你內心意向。清楚自己意向後便會突然醒覺,自己應該為甚麼而戰,又該為甚麼而活。電影洋溢著一片戰鬥色彩,如果能在劇情方面加強對抗背後的目的,相信戲味會更濃。在妖氣薰天的時代,看一部關於人與獸的電影,也算應景。 心雨~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FB:MoonriseRainy
多得芬蘭遊戲公司發明了憤怒鳥手機遊戲,令此鳥風靡全球,現在更推出同名電影《憤怒鳥大電影》,由《藍精靈》的費高韋利與《無敵破壞王》基里奇蒂斯兩位導演共同執導,製作出這部充滿故事性與趣味的暑期電影,大人與小孩都適合觀看。 大人細路啱睇 要製作出一部適合任何年齡人士觀看的電影,毫不簡單,像彼思動畫製作室如此高質的動畫公司,也不能保證每部成功,而且,幾乎只有成年人才看得懂的如《太空奇兵‧威E》,看得小朋友呵欠連連,無論當中的訊息如何警世,小朋友也未能理解。如目標觀眾群都不能理解,那電影就失去某種意義,與觀眾溝通接軌是最基本步;相反,有些電影故事太鬆散,大朋友又可能會覺得有點悶,《迷你兵團》票房一時無兩,只是不少觀眾看過後,除了記得迷你兵很可愛之外,故事已依稀模糊得可憐。《憤怒鳥大電影》則是一部娛樂性豐富,又令大朋友小朋友都看得很開心的電影,故事簡單又帶有一點訊息,內裡的角色全部都可愛得很,令人愛不釋手。能夠將手機遊戲角色變成電影故事主角,絕對能令這卡通更受觀眾喜愛。 原來憤怒鳥本身並不憤怒,牠的憤怒,其實都是在有需要時才發洩出來,那是人類也會有的情緒,絕對不是「唔理三七廿一」先行憤怒的衝動小鬼,但在其居住的世外桃源中,牠又的確是比較憤怒的一群。於是,牠要上一些心靈雞湯課程,藉以訓練自己的EQ。在課程中,牠認識到經常處於亢奮狀態的Chuck,以及稍一激動便會爆炸的Bomb,3人不知不覺中培養出友誼。 看破世情的率真鳥 而且,憤怒鳥更醒目過人,比其他村民早一步意識到危機,不理會村民想法,自己先去阻止那堆看似天真無邪,其實打算將村內資源偷走的綠色小豬。跟手機遊戲一樣,壞蛋就是這幫豬頭。而憤怒鳥同樣以丫叉將同伴射過綠豬地盤,以進行高空襲擊,過程充滿趣味性又好看,令人突如其來閃過著名電影如《閃靈》及《變種特攻》系列的經典鏡頭,看得人很過癮,而起義場面又很有熱血感覺。憤怒鳥最討喜的,其實是牠毫不虛偽又看破世情的性格,牠的憤怒來自對世俗的不滿,但如果要牠等慢行的婆婆過馬路,即使如何不耐煩,牠也不會亂發火。牠害怕與陌生人表達無比親切的無謂社交,其實牠一點也不憤怒,而是充滿真善美的率真鳥,必要時會向惡勢力反抗起義,為自己爭取應得的東西,何算憤怒之有? 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人生,有多少次重來的機會?有時候,人生的一些意外,除了會帶來極大改變之外,更是一個契機,給自己一個機會,重新面對自己的人生。生活,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只是我們選擇了其中一種生活方式,隨著惰性跟著一種路向走。其實你可以改變或保持現狀,人生沒有甚麼規限,一直規限著你的,原來就是你自己。《愛情上半場.完》的故事由一個自動販賣機失靈開始,如此小的事故,卻能為主角的人生帶來極大改變。因為一部機器,他認識了一些本來在他的生活圈內永遠不會遇上的人,兩個本來平行、沒重疊的人就此交會,人造衛星脫軌便能遇上另一航線的事情。 拆屋重建人生 娜奧美屈絲不少電影都是出色的小品,卻總被香港觀眾忽略。像《玩轉4字頭》那種渴望回到青春的心態,中年人士看到必會有共鳴;另一佳作《我愛你媽》,在香港更是沒有多少家戲院上映,但其實是一套極唯美動人的電影,與羅賓活麗一同散發著柔情的女性美,步入中年卻依舊美艷,令戲中兩人即使戀上彼此的兒子,亦毫無違和感。只是今次在《愛》片中,她要飾演一個生活艱難又滄桑的女人,帶著兒子承受著男人的粗暴對待,整體造型亦顯得嚇人,老態盡現。 一個這樣的女人,竟能為積佳蘭賀的角色帶來極大的改變。兩人的相遇,是個乍看完美的男人遇上一個生活求其的中女,以整體package來計,必然是男的取勝。然而,男人的人生因妻子在車禍喪生後而徹底崩壞,在他接到妻子已死的消息那刻,他想在自動販賣機買一點零食,而零食卻因壞機而出不來。本來的情緒累積成怒氣,於是他去信客服部門投訴,娜奧美屈絲正是紓緩他情緒的一位員工。積的人生自此得到改變,他不想再過那些看似完美的假生活。生活需要重建,就要來一場大破壞。積開始學習破壞,跟著那些裝修工人學習拆屋,整部電影的高潮位就是,他帶著娜奧美的兒子去拆掉自己那間令人羨慕又嫉妒的大屋。家中一草一木、電視、焗爐無一倖免,同時,他更發現妻子生前的重大秘密。很多事情,我們都自以為理所當然,原來不然,之所以認為理所當然,只因自己視而不見。 小演員搶鏡 積在戲中的演出恰到好處,與娜奧美的對手戲亦見默契,在一部主張淡然的電影當中,兩人的演出世故自如,毫無挑剔空間,但他們都被小演員猶大路易斯的鋒芒蓋過了,飾演問題兒童的他,出色的演技為電影畫上一抹神來之筆。 導演桑馬克維利前作《狂野行》,同樣是關於審視人生的歷程,這次則將過程從大自然拉回現實,把平日的生活拆件,再重裝自己的人生,得來的就是戲中主角的心路歷程。《愛情上半場.完》比《狂野行》精彩,當中有些事難以預料,看罷此片,令我也想來個休假。當一切完結時,就代表人生有另一個新開始。 心雨~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當你昏迷過後,醒來之時被困密室,困著你的人告訴你:「外面的世界已嚴重污染,這裡的空氣淨化系統才可保你命,你就乖乖地接受此地,跟我共度餘生吧!」你會信抑或不信? 《末世街10號》的故事以此展開,影片繼續充滿謎團,跟以往J.J. Abrams監製及執導的影片相似,在官能刺激及營造驚慄氣氛方面,布局一流,同時為觀眾帶來無限問號。到底世界面臨甚麼重大危機?政府在極力掩飾甚麼驚天大秘密?其實到電影結尾也不會知道。對於定必要追尋真相,否則寢食難安的觀眾來說,看過後會忿忿不平;但對於看慣《行屍走肉》的觀眾來說,相信已習以為常。世界謎團太多,解得通一個,接下來又有10個要拆解,永遠也有謎團衍生。 廉價版《Ex-Machina》 《末》片女主角是《死神再3來了》的瑪莉伊莉沙伯雲絲迪,外形吸引,容易令觀眾投入。她飾演的美雪遇上車禍後,一覺醒來已被關在密室,腿上被鎖鏈扣著;然後,由《才子夢驚魂》有驚人演技的胖子尊古曼飾演的侯活告訴她,世界有「毛病」,屋內更有《新聞工作室》尊加歷加飾演的單純小子艾密特。3人共處一室,互相猜忌的氣氛像廉價版《Ex-Machina》,同樣是兩男一女,兩男勢力高下立見,小子同樣受女色所惑,女子同樣希望逃脫。 艾密特是那種最普遍的人,一早聽聞要世界末日,於是安心窩在安全區,從沒想過離開,他的人生,從來沒有突破框框這回事。美雪則代表求知慾旺盛的一群,別人說的話,她往往有所質疑。片中暗示,她從車禍到昏迷直至再醒過來,時間其實相距不遠,美雪不相信世界在一刻鐘全然變樣,她對於遇到的所有事都存有懷疑,即使目睹密室以外的人皮膚腐爛甚至死亡,依然會想辦法如何逃走,並能應付外面世界的危機。 不解疑團 片中的人心猜疑,看著總是令人著迷,即使劇情有情理不通之處,如沒有必要出現的腳上鎖鏈,侯活不可能察覺不到2人密謀逃離之計,但整體依然充滿娛樂性,同時盡現人性。世間上有多少「人講你就信」的人呢?政權叫你聽話,因此製造恐慌,告訴你,一旦這樣做後果便不堪設想。社會的確有很多人乖乖聽命的人,但他們從沒想過,到底「不堪設想」的後果是甚麼?有沒有更多可能性? 玩弄人類好奇心 J.J. Abrams這次沿用相同手法──外面世界到底發生何事?到結尾也不開古,主角自己亦不知道,就如你和我,這大概是他的世界觀。即使知道了又如何?人的好奇心是無止盡,永遠無法滿足,這亦是Abrams向來玩弄的人性弱點。有人說,這是《末世凶煞》的續集,其實戲中世界又有多恐怖呢?中國的空氣污染才是《末世街10號》的前傳,而我們則正步入戲中世界。 心雨~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FB:MoonriseRainy
莎士比亞經典劇作、四大悲劇之一的《馬克白》,是揭露人性惡念的經典文學作品,至今被多次搬上舞台以不同形式呈現,而改編電影亦不計其數。風格上,經典和後現代的都應有盡有,是最新版本則由導演積斯甸高索執導。在未有任何經典作品面世,亦未見強烈個人風格下,導演塑造影片的力量可以很強,就如此片,導演以最根本的方式呈現經典,沒有刻意改動劇情,尊重原創。 影片未有像波蘭斯基大導演重拍出來的版本般,滲透強烈個人風格,更將自己的看法融入故事當中,表達不一樣的事情。波蘭斯基選角,必定選靚人,片中的馬克白夫人更有性感演出,最後暗喻類似的篡位事件必定會繼續發生,一切都是天理循環,明確地,他對英雄主義及所謂「和平正義」的到來是抱著譏諷態度的,而那些維穩的意念,在波蘭斯基充滿創造性的鏡頭下,明顯減少多了。 超高檔次藝術路線 來到今次,由型男米高法斯賓達及優雅美人瑪莉安歌迪娜上場演活馬克白夫婦,性感鏡頭欠奉,但走的卻是超高檔次的藝術路線,是高水平的劇目製作,令觀眾感受到那種遠遠的距離。電影裡的文學水平高深,繼續沿用老式英語,觀眾未必句句聽得明,但的確,每分每秒也滲透著濃濃的文化水平。故事耳熟能詳,通過心理作用及政治鬥爭等方式,道出盲目追求權勢而背信棄義的邪惡人性,是人性最根本和難以抗拒的誘惑。一旦你相信這個「祝福」,就是逐漸邁向滅亡之時,權力能令你成功,亦能把你摧毀,如何拿捏人性應有的氣度,才是令你得到真正成功的要素。 萬物壯麗更顯人類愚昧 電影某部分令人想起《復仇勇者》,鏡頭同樣在表達大自然有多浩瀚,人類在大自然面前顯得何其渺小。《復》是講在大自然面前,即使你復仇之心如何強烈,最終結局其實都是在造物者的手裡;而《馬》顯現的自然壯麗景觀,則顯得大自然是個旁觀者,靜靜地看著你們這些狂妄無知的人類在做些可笑的事情。為了一個皇位就這樣爭來奪去,篡位後的不安與惶恐、內心的責備無日無天,就是為了一個可笑的權勢。片中的馬克白兩夫婦根本繼後無人,卻如此迷戀於權力更顯得可笑。你今日得到的成功,時間短得很,得到了,又如何?今日屬於你的皇位,明天可以屬於其他人,沒有子孫繼後,卻要花費如此力量來爭取,俗一點說就是用錯力,導演更偶爾將鏡頭聚焦於萬物浩瀚,就更顯得人類的瘋相可笑。 男女主角是片中靈魂,兩人的演繹無懈可擊,只有演技精湛才能駕馭這角色,將觀眾輕易帶入戲內,而以舊式英語來唸對白,他們也算演得相當自然,而且兩人氣質雷同、充滿貴氣,為此經典故事劃上新的里程碑。 心雨~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FB:MoonriseRainy
邱禮濤導演、李敏編劇、杜汶澤監製這個鐵三角組合自《雛妓》開始成形,當時效果理想,合作自然無間。三人各有特長,掌握最敏感的社會政治命題、有最商業的寫手、以及最懂得製造話題性成功引起大眾關注。去年的《雛妓》因為蔡卓妍講了句粗口而引起全城關注,今年《選老頂》由戲名開始已充滿爭議性。爭議得甚至令所有投資公司也敬而遠之,最終只有杜汶澤自己的公司夠膽承認這是自己製作的電影。 一看演員陣容,杜汶澤、黃秋生、王宗堯全都是政治惹火人物,演得之餘亦具話題性,整體電影立場清晰。邱禮濤導演再次對當權者作出回應,故事像是《同門》前身,有杜汶澤的參與似乎令電影增添不少杜汶澤式喜感。戲中他左右逢源感覺極爽,尤其兩幕他與新人陳意嵐的激情演繹令人咋舌。秋生在戲中以沙啞聲線演活一個不向命運低頭又看破全局面的阿爺,所有事情似乎都掌握在他手中,只是你不向命運低頭亦不代表命運會放過你。王宗堯與洪卓立的男男關係算小驚喜。姜皓文這次的演出型格萬分,似突破到另一層面。其餘演員如冼色麗亦與角色非常合襯,最突出的演員必然是飾演阿澤兒子的小演員劉小華。 題材惹火結局無望 原本的戲名由於被電檢署駁回,不過這是意料中事,皆因當年杜琪峯的《黑社會》本來亦改了雷同名字,如果當年名字都被彈回,今日必定只有尺度更緊而已。《選老頂》從一開拍已經惹來全城關注,是看準時機,尤其在本年度上映更為適合,全民投票的一年。這部電影打正旗號是講述在黑社會的世界當中也要「一人一票」選話事人,同樣以幽默形態講述社團恩怨,不難令人聯想到莊文強的《飛砂風中轉》。但以幽默感來說似乎莊文強的劇本較為完整,而以金句出現的頻密程度來看則是《選》稍勝一籌。最神傷的是一人一票在戲中未能實現,結局帶點灰暗。 劇本看來似乎未算最完美,相對《樹大招風》的嚴密程度,這裡似乎較側重於掌握時代的脈搏。時代都在分秒改變,尤其是今時今日社會資訊發達,每天瞬息萬變,過分琢磨劇本或許導致與時代脫軌的狀況。理解到訊息傳達時機的重要性,便會原諒劇本的瑕疵。一直以為電影宣揚一人一票的訊息,但看至最後,或許會令人對事情的質疑,其實當權者亦毋須太害怕人民希望自主的權利吧。反正每個時代的人民對政治的反應,都是看著當權者對人民的態度而作出相對回應。當權者一日如是,即使今天有持反對聲音的人民倒下來,隔天亦會有別人接替。時代總是一雞死一雞鳴,哪怕這段時間的主角有甚麼不測,他不存在後總會有其他人補上他的位置,繼續回應時代對我們的追擊。香港能否走出困局是人民每天的問題,希望電影能夠帶給港人更多奮勇力量而非純粹洩憤作用。 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電影,從來離不開政治,要將它與政治劃分,等同殺死電影。五十年代的荷李活電影,看似星光璀璨,政見迥異的創作人及演員卻在背後不斷被打壓。香港導演邱禮濤日前接受訪問時表示:「所有創作人的作品,都是對時代作出回應。」近日有兩部電影包括《荷里活黑名單》及《萬千星輝綁架案》均以相同年代作背景,講述一些左翼被打壓導致手停口停的慘況。前者的認真劇情比後者的胡鬧瘋狂更勝一籌,將當事人的難處及永不妥協的堅持一一表現出來。 《絕命毒師》(Breaking Bad)一度成為美劇界神作,凡看過的人都對戲中角色Mr.White讚口不絕,由演員拜仁鈞士頓飾演,亦即是《荷里活黑名單》的男主角。他的演技絕對毋庸置疑,更憑此片獲提名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雖然最終不敵里安納度亡命演出而痛失寶座,但以內心戲而論,拜仁的演技絕對是在里安納度之上。 被打壓的黑暗日子 故事以「編劇」作為主角背景的《荷里活黑名單》,令人感動不已,一部電影成功與否,取決於編劇功力,是作品的致勝之道。但現實卻經常忽視編劇的存在,當電影成功了,有多少人會在意由誰編劇? 《荷里活黑名單》卻以荷李活四、五十年代著名編劇特朗普為故事藍本,講述他因政治立場與國家為敵,持續被打壓的一段黑暗日子,情況與今日香港不謀而合。他最終為了糊口,唯有隱姓埋名以別名繼續寫作,豈料其作品卻屢獲獎項,但不能以真身上台領獎,當中包括《金枝玉葉》及《風雲群英會》均有獲奧斯卡最佳編劇獎。 無形恐懼 人類最大弱點 《荷里活黑名單》充滿黑色幽默和喜感,是拜仁駕輕就熟的演繹方式,大大豐富了角色。他因著對工作的狂熱而忽略家人,女兒更因在意他而引發衝突,拜仁與艾麗芬寧飾演兩父女充滿火花,當中一場爭吵場面,兩人七情上面、青筋暴現,相當入戲。本片導演積路治處理得生動有趣,如果熟知當時的電影及影星,應該能看得更津津樂道。全片更盡量將當時的複雜狀況簡化,令觀眾容易消化故事情節,尤其在特朗普身為共產人士這個立場,導演都在極力淡化其左翼思想。始終時移世易,共產並非現時世界主流,這種處理似乎最好。 而電影主要訊息還是在於當被社會強權打壓時,我們可以如何從夾縫中找到生存空間,同時又不背棄理想,而最諷刺是,其實政權可以做的並不多,唯有不斷靠嚇,以不同方式騷擾你。特朗普的女兒一言驚醒夢中人,令父親發現,其實他可以站出來,其實沒有任何實質恐怖事在發生,強權根本不能控告他。因為,如果可以的話,當權者老早對他作出行動了。黑名單是令你恐懼的籠罩,退一步便發現,黑名單只不過是張白紙,根本毋須畏懼。 心雨 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殺戮戰場,危機處處,情感從中發生,更覺珍貴。將型格注入經典文學,取得意想不到的化學作用,說的是《傲慢與屍變》。電影由中文片名開始已經一絕,一見片名加那位穿著十九世紀優雅服飾,卻有著一臉駭人的喪屍咀臉,當中的對比成了非常具體的衝擊,一看已覺玩味十足,急不及待要衝入場看。 話說此戲是由《吸血鬼獵人林肯》作者,美國年輕作家賽斯葛雷恩史密斯的另一本《傲慢與偏見與殭屍》改編而成。基本上,他保留了大部分原著的情愛劇情,只是在前前後後加入喪屍擾城情節,已經能夠成為一部大熱暢銷書,並再次引起現代讀者對《傲慢與偏見》這本原著的興趣。 美女睇得又打得 該片畫面尚算優美,在保守傳統的十九世紀時期加入殺喪屍環節,令原來的愛情故事,多添了三分緊張氣氛。原著故事中,經典男女主角達斯先生與麗莎班納的感情錯摸,咀裡說不心裡卻很愛的拖拉,本來再看已覺婆媽又煩人,但他每每在煩人的拖拉情節中,加插喪屍出沒注意的劇情,令人精神為之一振。而且,當有喪屍徘徊在彼此之間,兩人的情感演化會更為深厚,始終他們嘗過英雄救美,或是逆轉的美女救「雄」,令兩人對彼此的態度不言而喻,靦腆感覺驟降。故事將珍奧斯汀原著中那5位等嫁的女人,變成個個練得一身好武功,幾姊妹又睇得又打得,更會大戰喪屍,幾位女生全都不是省油的燈,每每有動作場面便穿著那條明明已長到拖地的裙,活動自如地個個化身瀟灑姐,片中更出現「孫子兵法」,突如其來的中文對白,令笑位又多增一個。原本沉寂的故事,現在處處有高潮,分分鐘都(或許)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令人看得十分過癮。 演員全部亮麗俊俏 片中角色造型性感又優雅,閒時有爆衫場面,視覺大送冰淇淋。女主角是《仙履奇緣》與電視劇《唐頓莊園》的莉莉詹絲,樣貌、身材同樣出眾,而且有著親切可人的氣質,甚具潛質。男主角森萊利曾經參演《黑魔后:沉睡魔咒》,這次他比前作更添好感,或許是達斯這角色本來就討好,任誰演都能提升吸引力,情況跟《吸血新世紀》的愛德華一樣。其他演員如《木昇戰紀》及《驕子會》的德格拉斯保夫與《怪誕黑家族》貝娜希夫卻德,同樣收亮眼之效;另外亦有《權力遊戲》好戲之人查理斯丹斯及連娜赫迪,令戲味更濃郁,觀眾看來更感興奮。 喜見故事改良方式迎合現代主義,女性主義當然亦已全然抬頭,跟珍奧斯汀年代相距甚遠。而顛覆舊有制度,並不一定要將舊作全部毀滅、焚書坑儒,只要多加點幽默感,便能將舊有的改良成為現代人能夠欣然接受的新派作品,此乃極具智慧之改編佳作。 心雨~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FB:MoonriseRainy
一個房間,一對母子,說出一個關於改變的故事。世界很大,要走出你的安全範圍,才能看到更多,並得以成長。《抖室》明明是個被禁錮7年的悲慘故事,理應慘絕人寰,但電影卻拍得像《真情》般溫情、溫馨。這種強烈對比,的確令電影變得特別,卻同時令人忽略女主角在過往7年所承受的痛,這是該片刻意淡化人性陰暗面所得的效果。 過分淡化禁錮惡行 在陰暗的世界看得見光明,同時亦反映房內房外全然不同的世界,令主角難以適應,這一切都令大家對這部電影大力嘉許。能夠將一個密室禁錮事件拍得像個童話故事,是觀眾入場前無法想像的手法,影片以小孩的角度出發,從小就生活在房間內,未能踏足外界,母親唯有哄他,令他覺得身處這個環境下是正常不過的。一個只有小孩和媽媽的世界,兩人日對夜對,感情十分要好,每次在「男人」走來房間跟媽媽睡時,他便將小孩「放」進衣櫃,務求令他看不見大人們在做的事。男人看見他們造生日蛋糕,更跟女人說,如果她跟他早點說便會買禮物給孩子。這些都發生在一間房裡,即使孩子躲進衣櫃,依然清楚聽到他們的對話。原著小說以孩子作為第一身,清楚交代孩子對男人的恐懼與憎恨,這種心態,我們清楚明白,但電影似乎更有意將此仇恨淡化,只令禁錮他們的男人,變成個潦倒又衰格的丈夫而已,禁錮的痛苦感覺變得相當弱。而男孩更加對這位生父感到好奇,未至於討厭,反倒像是被迫要討厭這個男人,因為媽媽討厭他,未免將禁錮事件美化得太嚴重,帶點離地感,但這點又同時令觀眾更明白,小男孩其實很愛這個房間,一旦踏出此地,他便會開始懷念。 片中的逃走過程有點草率,重點是,之後迎來的新生活。母子二人均感到難以適應,孩子更常埋怨母親很少陪他。當世界擴大了,當有其他事情注入二人的相處關係時,事情必然變得複雜。不過,較缺乏說服力的一點是,他們被禁錮的房間有電視,即使母親之前幾年一直跟孩子說,電視的東西不是真實的,但孩子依然會輕易接收到當中資訊,本應對他日後適應社會有點幫助,可惜故事卻依然將他當成一個從來只有四面牆的空白腦袋,這難免令人有點抽離。 小演員表現出色 女主角貝兒娜森的演技相當不錯,但談到影后又似乎有點過譽,似乎是故事帶動投票情緒,令人將票投給她。反而更值得讚揚的是小演員雅各川伯尼,從他的神情中完全看到恐懼、激動、不信任、依賴、惶恐不安及充滿好奇,對於年紀小小的他來說,實在是個很大的考驗。此片將最殘酷的慘況,以最溫馨的角度拍攝,再冷血的故事都有充滿愛的一面。不過香港人看著可能覺得可悲,人家被禁錮的地方其實跟香港的劏房很接近,細小的房間,難以令港人感到驚訝,再小的我們都見過,此情此景,只有悲上加悲。 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昆頓塔倫天奴的電影有著強烈個人風格,今次《冰天血地8惡人》可說有增無減,將其密集式對白盡情發揮,外國不少影評將此片評為塔倫天奴最佳作品,是有因由的。他的作品一向多對白,即使是當年由東尼史葛執導,他負責編劇的《浪漫風暴》都極富個人風格,令該片感覺是塔倫天奴的作品,而非東尼史葛呢!可見編劇對於一部電影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冰》片其實可以成為一部舞台劇,因為場景大致上只有一間屋仔,8個人就在此處面面相覷,對足兩小時,只有前面一小段——賞金獵人帶著女強盜到紅石鎮領取獎金,路上遇到黑人中校,黑人宣稱自己有林肯總統的回信,好奇心驅使下,賞金獵人就讓黑人上馬車,其後又遇上新任治安官。天寒地凍,4人來到驛站小屋避寒,小屋的老闆不在,倒有個暫時看管小屋的「管理員」,還有一個脾氣壞透的老將軍、一心想與母親過聖誕節的牛仔,以及一位紳士型的劊子手在屋內,似乎已逗留了一陣子的格局。於是,8個人就這樣在小屋閒聊,喝喝咖啡,但平靜中,依然感到每個人的內心也在蠢蠢欲動、各懷鬼胎。這種努力裝出來的平靜,任何人也能看到,但就是猜不透下一步的劇情發展。塔倫天奴就是靠著一連串的對白來交代人物角色性格,推進劇情發展到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步。 繼續種族與性別歧視 雖然驚喜略嫌不足,因為塔倫天奴的電影有著好劇本,似乎都是意料中事,觀眾對他的故事嚴謹度都有一定認知。今次的劇本比《黑殺令》精彩,更見心思,而且火力更集中,他依然繼續考驗觀眾耐性,並以此為樂,相信他要令觀眾感到躁動,開始頂唔順他便暗中叫爽。不得不承認,他在預測觀眾的耐性上實在精準,正當觀眾待不下去時,他便冷不防給你一個高潮位,令大家再次聚精會神追看下去,而對白實在是他的至寶,當真相逐步揭開,不免讚嘆其對白設計之精密程度。 即使故事如何不一樣,某些塔倫天奴的中心思想,依然強烈滲透在劇本上。基本上,從《浪漫風暴》的故事中也可見到,他心底的種族歧視言論,以及對女性有暴力傾向的心理,今次繼續有森姆積遜代表黑人族群,他拿著林肯的信件,代表他自知要靠點鬼主意才能融入白人世界,要不是他有此信在手,應該沒有一個白人會理他。而戲中唯一的女主角亦即女逃犯,由始至終都被各人暴力對待,兩個黑白賞金獵人亦對她拳拳到肉、絕不留手,這就是塔倫天奴筆下的女性新世界,對待女性的暴力程度,甚至比男性更甚,看得令人受不了,相信這亦是塔倫天奴深信的世界,女人似乎是唔打唔安樂的。 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禁色」永遠是最好看的題材,因為人就是藏著那顆反叛之心,愈是被禁的事情愈想看。本來你不以為意的書,一聽到是禁書,就想看。本來不以為意的自由,一聽到被禁,就想爭取。同性戀在過去還未有彩虹勝利之前,全部的戀愛都發生得苦不堪言,為世所不容,像怪物般被看待,反正就是一些不道德又見不得光的事情。 今天看著那個時代的同性戀,新一代或會問:「幹嘛要戀得如此辛苦?」對,因為他們未嘗過當時「禁色」的滋味,如果你今日才看坂本龍一與大衛寶兒的《戰場上的快樂聖誕》,或許還會驚訝,那個只是一個親吻面頰的goodbye kiss,有多震撼呢?但在八十年代,配合當時社會狀況,是震撼到不行的,於是,《卡露的情人》說的是一個五十年代的故事,兩個女人的愛情,無論如何也不會像《接近無限溫暖的藍》般赤裸坦白,直接又情色,而是不動聲色地讓你心痛。痛,全因那些不能說出口的愛。 五十年代的自由意志 托迪希恩斯曾執導《七人一個卜戴倫》,感受到他的靈魂深處,有著強烈渴求自由的訊息,靈魂都被愛所牽動,亦需要借助愛情才能燃亮生命,這是從他的電影中感受出來的濃濃氣息。他再次與姬蒂白蘭芝合作,讓她從型格到不能的卜戴倫轉化成一顰一笑都散發強烈女人味的卡露,簡直迷死人。只要有姬蒂的演出,她必定能夠成為銀幕焦點,而這次,她遇到勁敵。美版《龍紋身的女孩》的朗妮瑪娜亦有著無法形容的優雅氣息,像《珠光寶氣》的柯德莉夏萍般,眼神精靈又天真,對著卡露的世故成熟,感覺就如同女版《藍宇》般,故事同樣動人。卡露與泰麗詩(朗妮瑪娜飾)的相遇,令泰麗詩的生命有所不同,價值觀全然改變,卡露像是為泰麗詩開眼一樣。找到一個令自己開眼的人,當然會令她永誌難忘,而卡露亦能在泰麗詩身上得到恬靜的溫泉,2人各取所需,成就出彼此需要的渴求。 靚人靚景 《卡》片散發著濃烈的愛情氣息,美指(美術指導)亮麗得令人不捨得眨眼,兩位美人襯托美景是絕佳配搭,慢板節奏令絢麗停留,床戲優雅媚惑。兩位女主角放在一起,已是吸睛組合。愛情需要借助漂亮的軀體去詮釋,兩人絕對是合適對象,令戲中的愛情更添迷人氣氛,其實他們的愛情發展得很含蓄,又要交代社會對同性戀的看法、世俗的眼光以及身邊人的看法,本來已婚的卡露,與好友曾經迸發出愛火,令其丈夫總是戴著有色眼鏡對待她所有同性朋友。為著爭取孩子的撫養權,卡露要埋藏對泰麗詩的愛,社會是畸形的,唯有將本來的自己扭曲去遷就,假以時日,發現原來忠於自己才是最重要,畸形社會終有一天會歸正的。看!今天,彩虹滿天,誰人還在歧視同性戀都會被視作不入流,要走出陰霾,原來最重要的是敢於面對自己的意願。 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