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常開 -
2015-02-03

要達致十年興建48萬個單位的建屋目標、滿足經濟發展所需的工商業樓宇用地需求及應付各項大型工務工程,我們努力覓地之餘,也要確保建造業有足夠的技術工人配合,才能相輔相成,推進香港的長遠發展和提升競爭力。 一直以來,政府與香港建造業議會在培訓工人、提升工人技能及強化業界的健康和安全意識方面都不遺餘力。面對本地建造業人手短缺,議會積極從多方面著手、切實應對,包括由2009至2014年底,培訓了逾13,000名半熟練技術工人。另針對某些人手短缺、嚴重老化及難以招募新人的工種,推出「強化建造業人力訓練計劃」,至去年底已有逾6,000名半熟練技術工人畢業。除了上述計劃外,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Build升宣傳計劃」,希望透過塑造建造業的正面形象,吸引有興趣的年輕人入行。 雖然各項措施具一定成效,但議會的人力預測報告指出,未來數年業界仍需增加10,000至15,000名技術工人。僧多粥少下,如何找到足夠的人手滿足未來需求呢?即使去年我們已推出針對建造業公營工程項目的優化「補充勞工計劃」,卻也未能填滿空缺。因此,我們將會按業界特性進一步優化計劃,例如容許輸入的技術工人替同一承建商在多於一項的公營工程工作,而這些工程正是社會上所急需的公營房屋、交通和基建配套設施等,但這些優化措施仍有待業界與勞工界磋商細節。此外,我們會成立「建造業招聘中心」,並向議會注資一億元,加強培訓工人至半熟練技術水平,目的都是以本地工人就業為優先考慮,照顧勞工階層的利益。 發展局副局長馬紹祥

2015-01-27

近日有朋友問我為甚麼鼓勵年輕人「行船」;行船這行會不會太out? 我這幾年確實常鼓勵青年和學生考慮未來工作前途時,不妨想想行船及航運這方面。早一段時日,很多人包括家長,都認為行船辛苦、危險、驚風受浪又無前途,故此即使香港船東掌控船隊按噸位之多計全球第四,行業活躍,加入本港航運業的青年卻為數不多。 但今時不同往日。試看看,大學生一般而言畢業後工作十年,工資平均每月三萬至四萬元多。相對於航海,入行不必一定要唸過大學,高級文憑便可以(那已省了兩年光陰),政府還提供培訓資助。只要一邊做一邊學一邊進修考試,如是者約十年可以考得遠洋船長資格,月薪起碼在六、七萬元之上。過來人說,考上船長不太難,勤奮肯學便可以。 當了船長,真的是海闊天空,專業終身,既可四海任縱橫,又可在海港內當領港員,待遇高之餘工作又有挑戰性。又或憑著船長資格上岸,投身航運業相關的高增值服務,如管理船隊、船舶買賣、融資、保險等;又或加入海事處,都是機會處處,前途無限。 最近我出席海員工會的活動,看到有一批年輕人入行,他們不論對現時的學習或工作前景,都表現得樂觀進取,並願帶引師弟師妹闖新天地。在下月初舉行的教育及職業博覽,香港航運發展局將設有攤位,大家或許到場走走了解一下。 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

2015-01-13

剛過去的假期,帶孩子看了本地博物館精心策劃的一系列精彩展覽,想不到讓孩子最感雀躍的,竟是歷史最久遠的敦煌故事,陪伴她們上了穿梭中古歷史的藝術課,又是有關生命教育活潑豐富的一課。 是次香港文化博物館開館以來最大面積的展覽,是本港歷來最大規模的敦煌文物展,當中按照原尺寸比例複製了三個敦煌洞窟,配合昏暗燈光效果,讓觀眾有如置身石窟真實場景。如此逼真有趣,難怪剛升讀小學的小女兒拿着展覽提供的小電筒,一次又一次請求︰「媽媽,我們再從第一個洞窟開始探險吧﹗」結果整個下午我們一家樂也融融來回探遊於洞窟之間,初看壁畫、再看雕塑、然後花磚、3D動畫,欣賞不同年代的藝術風格變化,以及敦煌訴說着的歷史故事。 敦煌在東西方人文交流史的地位舉足輕重,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鎮,吸取了各朝代和地域的文化和藝術養分,因此,展覽的珍貴文物除了西夏文《觀音經》孤本等佛教經卷外,還有元代的敘利亞文《聖經》紙頁,讓孩子想起早前曾看過的「聖殿、經卷與使者:羅馬時代以色列地區之考古發現」展覽,逐步學習融會貫通。 全場展覽的展品均由敦煌研究院借出,院長樊錦詩曾分享,敦煌和香港兩地像有着一份莫名的緣分:「古代的敦煌,就是現在的上海、廣州、香港。它是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東西文化的彙集之所,融匯了中國的文化、藝術、歷史、宗教,是世界少有的寶庫。你看它現在好像很偏僻,但當時很繁榮,每天都有幾個集市,可熱鬧了。」當日如此盛景,為何日後大哲陳寅恪先生曾感傷「敦煌是中國文化的傷心史」? 今天的香港也是中西交融薈萃之地,借古鑒今,在區域內「一帶一路」的新發展格局下,如何固守香港的地位,創建更美好的未來,實在值得我們這代與下一代人共同深思探索。 展覽期直至3月16日,歡迎大家與家人朋友一同參觀,既為往後真正的敦煌之旅作熱身,也從歷史文化角度思考香港未來。  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

2015-01-06

政府在推行政策上可以讓市民了解多一點。 舉例說,內地及國際間對我們如何處理空氣污染問題一直關注。在解釋我們的工作時,我們不能否定這個問題,在說明面對的挑戰時,更要讓市民信服政府正視問題及推行持續的改善措施。最近,一群醫學專家及扶輪社會員向我了解現行的政策和措施,竟說不知道原來政府已下了那麼多功夫。 廢物處理問題亦然。香港正面對迫切的廢物問題,我們要讓市民明白,雖然日後仍有大量要處理的工作,但憑藉我們的努力及多元並行的措施,我們必定可以化危為機。 隨著未來推行廢物按量收費,商界已轉變其思維模式;有大型商場開始統計產生的廢物量,結果喚醒了他們對問題的關注。政府與商界已展開共同協力減廢。 我在一個討論氣候變化的場合提及香港應變計劃遠比紐約準備充足,傾談者都感到驚訝,他們總會認為香港所做的比其他先進城市遜色。 去年11月的氣候變化研討會上,政府多個部門代表出席概述相關的風險和周詳的應變計劃。這次經驗很值得參考,在構思怎樣去說明各項應變措施時,我們發現部門之間以及商界的相關持份者可以進一步做好協調工作。 政府要加強與民溝通,讓他們更好了解我們的工作,但政府解釋政策時往往較為保守。其實不論是普羅大眾或政策批評者,都希望了解政策推行的情況,儘管大家可理解關注團體甚少表示滿意政府已做的工作。向前看,我們要提醒自己多做一點,致力完善各項政策。 加強與市民溝通有助建立互信,讓我們與各界有更鞏固的合作基礎。 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

2014-12-16

精神病患者在康復的路途上,會面對不少障礙和起伏,要協助他們重拾信心和希望,社區伙伴的支持和合作實在不可或缺。 我最近出席利民會黃大仙友樂坊「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開幕禮,正好見證友樂坊與社區伙伴和居民的良好合作關係,如何成為康復者「希望的鑰匙」。 友樂坊座落慈樂邨。開幕當天,該區的區議員、民政處及互助委員會成員踴躍出席。友樂坊在該邨設立,一方面有賴他們鼎力支持;另方面,居民亦歡迎友樂坊提供到位和貼心的服務,讓有精神困擾的居民得到適切的幫助。坊眾表示友樂坊已成為他們發揮鄰里互助的聚腳點,中心同事、服務使用者與居民融洽相處,和諧互動,居民一方面轉介有需要協助的人士到中心,也同時協助中心把精神健康的訊息帶入社區。 我們在2010年開始引進以地區為本的一站式服務模式,提供精神健康社區支援服務,並把有關開支由2009-10年度成立社區中心前的每年6,500萬元增至2014-15年度的2億500萬元。 在此,我特別要感謝中心的同事努力耕耘,由新模式開始至今,逐步克服缺乏永久會址,地方和人手不足的挑戰,堅守信念和發揮專業精神,讓中心在黃大仙落地生根,贏得居民的認同和支持。 我同時欣賞精神病康復者和家屬發揮助人自助的精神,積極參與義工服務,成為同路人堅定的友伴。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蕭偉強

2014-12-02

近期不少青年因販運毒品而被捕,其中一名年僅16歲的中四學生,更因販運接近三公斤、價值超過40萬港元的氯胺酮 (俗稱K仔),而被重判入獄11年4個月。政府十分重視打擊毒品罪行,警方和海關均一直積極執法,從源頭出發,透過情報收集工作,適時與海外機關進行聯合行動,致力遏止販運毒品的活動。因應年輕人被利用販運毒品的情況,政府也會加強宣傳教育,讓年輕人明白販毒是嚴重罪行,以防青年被利用販運毒品,提高對不法分子利誘的警覺。 近年流行的危害精神毒品,大部分都是合成化學物,除了K仔和甲基安非他明(俗稱「冰」)依然最普遍,也出現了一些新興毒品。此外,也有不法之徒把毒品製成各類型產品,意圖減低年輕人戒心,引誘他們吸毒。為遏止各類毒品活動,政府一直密切留意吸毒趨勢,並定期檢討法例,適時將新興毒品納入法例規管。過去數年,便先後把喵喵(俗稱)、鼠尾草和合成大麻素等物質納入法例規管,並剛於十一月底把兩類化學物質加入管制範圍。立法和執法是禁毒工作的重要一環,我們會繼續做好把關工作,全力打擊毒禍。 吸毒不但觸犯法例,更會上癮,並對身體造成損害。聖誕及新年將至,我呼籲大家切勿過分沉醉於節日氣氛之中,要時刻保持警覺,對抗毒品的誘惑。 保安局副局長李家超

2014-11-25

上星期五,我出席了母校的畢業禮。畢業多年,我很高興有機會以另一個身份出席畢業禮,勉勵一下學弟們,鼓勵他們按自己的興趣尋找理想,為升學及就業做好準備。 自從出任教育局副局長以來,我經常出席不同學校的畢業禮。典禮的安排各有特色,有些氣氛較為莊嚴,有些場面溫馨感人。部分有宗教背景的學校也會包涵宗教儀式,而不少學校亦喜歡加插表演環節,展示同學在學術以外的卓越潛能。部分較大規模的辦學團體會舉行聯校畢業禮,讓屬下的學校互相觀摩交流,一同見證一年來的工作成果。故此,畢業禮的安排確實反映出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歷史傳統,亦體現了學校發展的傳承。 對學生來說,參加畢業禮是人生其中一個難忘時刻,象徵將要踏入新的發展階段。此時此刻,既要回眸過去,更要展望將來。因此,不論家長、老師和校友都希望參與其中,分享畢業生的喜悅,並鼓勵他們努力邁向下一個里程碑。同時,畢業生亦應藉此機會感謝家長及師長們對他們的付出及支持。 最近,有小部分學生選擇在畢業禮上撐傘表達意見。雖然大家可以理解這些同學的訴求,但同學們是否一定要在這個莊嚴的場合表達政見?我衷心希望同學可以思考畢業禮對他們的意義,以及考慮其他同學、家長和觀禮者的感受。  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

2014-11-18

香港地處亞洲中心,亦是航運樞紐,以往我們只著重貨輪業務,未有開發潛力無限的郵輪市場。此情況隨啓德郵輪碼頭去年6月啓用以來已徹底改變,加上皇家加勒比郵輪於6月底宣布在2015年7月至10月期間旗下海洋航行者號以啓德郵輪碼頭為母港,並在港設辦事處,負責香港的銷售業務,為郵輪業務注入新動力,結合原有的海運碼頭,香港正式進入郵輪旅遊新紀元。 筆者上周日和家人到郵輪碼頭吃晚飯及順道暢遊平台公園,當晚選了中式酒樓就餐,晚餐吃得愜意,服務水準不錯,高樓底設計,令人身心舒暢,另一意外驚喜是竟然碰到朋友亦同場用膳! 飯後與妻女夜遊平台公園及其他商舖,剛巧當晚有一郵輪靠岸,遂與妻女研究郵輪旅遊的種種樂趣。雖已過立冬,但秋意仍濃,海風輕拂,與妻女漫步談天,偶見情侶成雙,喁喁細語,一片祥和,誠樂事也! 其後信步至2樓A區,零售商店雖已關門,但咖啡座及餐酒香檳吧仍營業,內裡格調氣氛不錯,應是作家醞釀靈感的不二之選。憑窗遠眺,鯉魚門波光粼粼,剎那「煙士排里淳」(編按:inspiration)如潮湧現,疾筆振書,驚世巨著,信必一揮而就? 三兩知己相聚於餐酒香檳吧輕談淺酌,品嘗佳釀,不亦樂乎?一時想遠了,回頭發現,咖啡座及餐酒香檳吧對出是一露天花園,如在此安排一晚間小型音樂會,在波影星空下輕彈淺唱,必易引發共鳴。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梁敬國

2014-11-11

電子煙是各地政府及控煙組織近年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備受社會關注。電子煙是通過加熱溶液以傳送氣霧供使用者吸用的電子裝置,而溶液的主要成分包括:尼古丁(如有)、丙二醇,可能還有甘油和添味劑。 現時,國際控煙專家對電子煙的看法分歧。部分專家認為使用電子煙有助戒煙,而另一些專家並不認同,更認為電子煙會破壞社會各界致力建立的無煙風氣。 不過,世界衛生組織(世衛)已明確表示,短期和長期接觸電子煙的二手氣霧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並指出現時未有足夠證據指電子煙可有效用於戒煙。世衞更提出一些管制電子煙或相關產品的建議範疇,包括:管制在公共場所使用電子煙、禁止廣告、促銷和贊助及向未成年人銷售等。 在香港,根據《吸煙(公眾衛生)條例》第3條,任何人不得在禁止吸煙區內吸煙或攜帶燃的香煙、雪茄或煙斗,而「吸煙」亦涵蓋吸電子煙或相類產品所產生的煙霧。在法定禁煙區內吸用電子煙,可被定額罰款$1,500。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於2012至2013年進行的調查發現,約有1%的中學生曾經使用電子煙。為了更深入瞭解電子煙的使用情況,政府將於下一輪的主題性住戶統計就本港吸煙情況的調查內加入有關電子煙的問題。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及跟進相關發展和世衞進一步的建議,以保障市民的健康。 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陳肇始教授

2014-11-04

我在8月份的專欄中談到香港急需增加中、短期的土地供應,以回應市民迫切的上樓訴求;但其實維持長期和穩定的土地供應,建立土地儲備,對滿足長遠住屋需要和確保未來香港持續的經濟發展,同樣重要和刻不容緩。 立法會新會期已展開,今個立法年度各部門合共有近90個項目需要尋求工務小組的撥款支持,當中不少屬發展局的項目,與民生、經濟及土地供應亦關係密切。在地區層面上,這些項目都有其迫切的民生需要,且得到地區人士的支持,例如白石及落禾沙第二期道路及渠務工程、堅尼地城綜合發展區建築物及煙囱拆卸工程、屯門第54區的土地平整、道路及渠務工程第一及二期等。有部分項目則與促進社區活動、保育及活化歷史建築有關,例如活化必列啫士街街巿為香港新聞博覽館、前粉嶺裁判法院為領袖發展中心,以及虎豹別墅為虎豹樂圃。 此外,多項研究長遠土地供應的項目,也極待審批,以滿足下一代的住屋需求和未來的經濟發展。它們包括中部水域人工島策略性研究、欣澳填海的規劃及工程研究,以及城市地下空間發展先導研究等。這類研究往往需時十數載去推展,絕不能臨渴掘井,亦不可再磋跎歲月。沒有這些長遠的研究,又如何確定項目在技術、環境和財務上的可行性。若今天再受到拖延,推遲了起動的步伐,最終受害的將是香港下一代的年輕人。 發展局副局長馬紹祥

2014-10-28

香港作為國際城市,香港人可與紐約人、倫敦人相比,與國際間的交往和交易,有着同樣的方便快捷,有賴這個城市的兩項重要基礎建設,讓香港具有其國際性格。一是香港的接連全球的通訊設施,另一項便是我們的國際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去年接待六千萬人,是香港人口的八倍多。香港人到外地工作、休閑旅遊、求學、交流、探親,又或各方的外地人來港工作、旅行消費、做生意或轉機至另一目的地等,赤鱲角機場都是大家出入的大門。今時今日,香港人的生活,由工作到文化到經濟到貿易,香港國際機場都是或缺不了的部分,只是我們平常未必完全意識。香港出入境的行動自由和方便,正正可從我們機場運作的效率上反映出來。 香港的獨有優勢是擁有通達全球的運輸網絡,因而成為商務和消閒旅客前往中國或世界其他地方的中轉站。香港跟62個國家和地區簽了雙邊民用航空協定,超過100家的航空公司,每天提供超過1,100航班往來香港國際機場與全球約180個航點。現時,香港國際機場已成為世上最繁忙的貨運機場,也是全球最繁忙的客運機場之一。 過去三年,香港國際機場的客流增幅平均達6%;若以飛機起降量計,去年已達37萬架次,較1998年赤鱲角機場剛啟用時的飛降起降量增加2.3倍。按這個趨勢,現時機場的雙跑道系統在未來數年將達至飽和,加上區域內其他國際機場已陸續落實擴展機場的計劃,要維持香港的長遠競爭力,落實三跑道系統計劃變得刻不容緩。 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

2014-10-21

在過去十年的努力下,今日香港已經成為全球最大 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充分發揮作為中國金融開放改革試驗田的獨 特優勢。 計劃中的滬港通是一項創新的互利互惠措施,除有助內地進一步開放資本市場,離岸人民幣持有人亦可以通過香港直接投資上海股市,必須注意的是計劃下的交易總量及每日額度上限,以及上海股市在交易時間、稅務、交收安排等不同的地方。而為滿足市民以人民幣北向投資的需要,特區政府及監管機構一直與內地相關部委保持密切溝通,努力爭取落實放寬香港居民日兌換兩萬元人民幣的限額。事實上,中央政府一直大力支持香港金融業的發展,在2011年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更首次將香港納入在內,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 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正積極跟進《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中的各項政策。例如在計劃中的中港基金互認安排下,兩地投資者將可直接投資中港監管機構認可的基金產品,使兩地居民進行跨境投資更為便利。 作為一個世界級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金融業迅速發展,成就空前,是全球第六大的股票市場;如以首次集資金額計算,香港更連續十二年排名世界前五位。今日香港金融業的成就實在來之不易,值得所有人珍惜。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劉怡翔

/136



C觀點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廚神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