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份筍工,懸空了好幾個月,起薪點大約4萬鎊一個星期,如果表現好,隨時可以叫雙倍甚至更多,唯一是老細要求高兼且有性格。招募過程十分公平,獵頭公司會主動接觸合適的人選。 以上空缺,來自英超球隊車路士,職位是中堅。今季車路士後防暴露嚴重問題,中堅位不穩是一大頭痛,而且泰利遲早要退下來。最近歐洲轉會窗關閉,車仔只能買到一位二線中堅,估計暫時也會是出場第四選,補充後備而已。世界上踢中堅的職業球員數以萬計,可是能夠達到車路士正選要求的,應該不到三十人。這個例子,正正反映出現今社會的供求實況,供應表面上過剩,可是質素方面,卻達不到需求一方的要求,形成大批資源在閒置,消費者亦得不到滿足。 最近港匯轉,明顯是香港人將人民幣投資拆倉所致。單單是計存款,未計債券,香港便有接近一萬億元人民幣,預計這個拆倉過程會一路持續,市民等到手上人民幣定期存款到期之後,就會轉回港元。這個現象,代表香港人很可能有過千億港元計的資金,會從人民幣回流,重新配置到其他資產,嘗試爭取回報。 所以市場上的資金絕對充裕,但資金充裕一樣可以有股災。當買股票看來似是死路一條時,是完全不會有需求,正如車路士是不會對中國隊中堅有興趣,如果派出場的話,只會成為球隊的負累。金融海嘯之後,美國靠量化寬鬆化解了危機,形成了一個錯覺,以為只要大印銀紙,就可以催生股票牛市,可是大家都忽略了美國公司在質素上,和其他市場是有頗大的分野,這一點是未必能夠照辦煮碗的關鍵。 中國股票的困局,是舊經濟股負債高回報低,欠缺差異化能力,遇上宏觀逆境公司價值隨時大幅度下跌,新經濟股有概念亦可能有前景,可是才剛剛泡沫爆破,估值仍高而持股者屍橫遍野,根本不用心急去買,等二、三年慢慢觀察會是上策,正如當年美國科技股爆煲,也要搞好幾年先可重回升軌,Priceline跌了九成幾之後,才開始救贖之旅,回升幾百倍創新高。 現時的狀況,正如中超土豪班主強行抬高了中國球員的身價,令到他們欠缺提升自己向外闖的誘因,同時間亦完全失去外國市場。其實資產市場就如球員市場一樣,超級兩極化,高水平的公司估值會超貴,而中庸以下的公司,幾平也無人問津,不要再傻,以為中國球員可以踢車路士。 作者為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經過一輪苦戰之後,8月份總算是塵埃落定,大約要輸半成鬆少少。對比同行應該不差,自己卻看成錯失了一次機遇,感覺相當不爽。人民幣貶值幾日之後,已經感應到市況危險,想通市場會認為中國企業借貸成本大幅上升,出現關鍵基本面變化,是有機會大跌,而且中國可能輸出股災。分析全中,執行卻不及格,賽後檢討是有幾個問題。 第一是撤退時拖泥帶水,策略上主力只是用淡倉對沖,不捨得大幅拋售長期持股,尤其是美股那一邊。始終DNA是長倉基金經理,變得不夠徹底,而且整體注碼大,總是覺得無理由十上十落。今次由察覺危險到市場崩堤,只有大約三天時間,決心不夠便走避不及。下一次遇上相若情況,應該硬性規定現金水平要去到三成以上,同時要加快動作立即行動,不容觀察。 第二是淡倉坐得不夠深。造淡的竅門,是要把握市場的恐慌,時機掌握十分重要,很少可以長空萬里。何況自己對中港睇得淡,卻認為外圍只是調整,所以一路是戰戰兢兢,淡倉中不少部分是鋪鋪清。其實期指淡倉且戰且走是無可厚非,要更有效對沖,是應該坐住一堆put去頂,這樣便可以有更佳收穫,而要坐住put,重點是要趁引伸波幅未急升時早買,同時要有交保險費的心態豁出去,這方面今次可以說是衰孤寒。 第三是香港中小型股陀衰家,跌勢極其強勁。其實完全不買,損失不大,可以說是贏粒糖輸間廠的遊戲。假如真的想透過中小型股爭取回報,重點是只買上市超過十年的公司,近幾年香港新股平均質素之低,絕對是嚇死人,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經濟環境在一直惡化。歷史悠久的中小型股,畢竟和股東經歷過風風雨雨,在逆境時拋售壓力相對較細,不似較新的上市公司,投資者未太熟悉管理層,斬倉時往往毫不留情。 是偶然會中一隻東瀛遊(6882),可是拉勻一個組合計,投資香港新公司肯定是輸到嘔的一個方法。而且在目前的環境,像東瀛遊業績交足功課都無用,未儲夠往績紀錄,如果不是人為因素亂咁炒的話,大升並不容易,所以悉數迴避肯定除笨有精。即使自己一向以注碼控制風險,也不宜小看香港中小型股的殺傷力,太容易一隻輸三、四成,加上成交差無法走避,往往會構成心理壓力,影響其他股票留放,因此一定要戒。 (基金持有東瀛遊) 作者為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逢周一刊出
上周五是近期初次認真出手博反彈,是一擊即中,反而得不償失,好景維持的時間實在太短,連同歐洲開市初段計,頂多3個小時左右,即市炒賣是贏少少,可惜不小心,信心過大,加多了的過夜持倉,就要輸到嘔。今次失敗教訓,搶雞胡就要義無反顧,不能因為短期勢好而改變主意,真的要過夜的話,就盡量只用call。 當時精神為之一振,是因為終於見到部分持股出現似樣的反擊,特別是恒基地產(012)。其實一旦擺脫陰乾格局,回升走勢是可以又快又勁。雖然好友不外乎是零星反攻,但至少不再是一面倒捱打,自己憧憬陸續可以有大型股份揭竿而起,所以將早前套現回來的注碼,大約一半重新投入了市場,今日看來唯有是硬食,希望頂得住然後快將有轉機。 大市勢頭是相當差,不過,自己對於香港部分傳統藍籌並非太過擔憂。價值破壞製造出來的一沉不起,通常是源於欠缺財政紀律及投資眼光,在不適當的時機舉債投入欠缺回報的項目,然後被迫賤賣產品或者資產來償還,從這個角度看,中資股是可以有排跌。由於香港公司經歷九七年一役已經學乖了,不存在這樣的風險,衰極會有個譜。 繼四叔之後,自己對於誠哥寄望甚殷,尤其是長江和記實業(001),希望公布業績之後一樣可以大翻身。純粹用大股東增持的概念來衡量,其實恒地硬淨得多,因為誠哥視野更闊,考慮較複雜,未必一定會出手,無謂浪費珍貴的彈藥。不過,由於長和業務方向有變,以穩健投資作主打,是有增加派息的條件,有些機會去沖喜。 而從價值上的考慮,財政紀律及投資眼光才是真正重點。由於長和信譽昭著,在目前風雨飄搖的環境,更加凸顯出優勢,很簡單,銀行家以及債券投資者相信都願意買個安心,寧願借平錢俾誠哥。集團近兩年方向明顯是撤出中港,移師歐洲,時間已經證明了一切,眼光的確獨到,此刻歐洲資產價格下滑,對於集團而言是上佳的機遇,很可能大展拳腳。 買長和,就是買誠哥的留放。既然認為集團利率成本隨時不升反跌,機會又處處,與其自己亂咁搞投資,倒不如交託誠哥和他的手下。從長期角度來看,投資價值會比四叔更高,雖然四叔托價應該會來得更硬橋硬馬。上周幾隻大股有力突圍,證明好股未必一路受困,長線固然可取,短線也不妨投機一試。 (基金持有恒地衍生工具及長和正股) 作者為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人民幣忽然貶值,幾日之內,市場恐慌情緒已經平復。理由很簡單,說是要國際化自由化,可是人民幣始終是一隻受操控的貨幣,今次是自願貶值,而不是受到狙擊。中國人民銀行要企硬的話,人民幣短期再跌的空間不大,中國有龐大外匯儲備,實力雄厚,試想港幣何嘗不是偏高,可是,聯繫匯率還不是好地地,如果香港守得到中國要守卻守不到,未免太不合邏輯。 消息公布之初,市場是以人民幣會繼續崩盤作為行動假設,但未幾看來已經修正睇法,改為即使要再跌,也會是一段時間之後的事情。外圍市場復元的能力相當好,尤其是美股。當時被人民幣拉跌是有兩個理由,第一是出口中國的營收將會受到人民幣貶值所打擊,第二則是擔心中國企業競爭力提升,此消彼長,近年的優勢將會削弱。現在看來人民幣短期貶值幅度有限,營收損失不大,中國企業競爭力依然不足為懼,而且美元加息的進程,很大機會因而放緩,成為額外的利好條件。 在今次反攻的過程中,美股明顯最勁,港股則相形見絀,這個大趨勢看來未來幾年也不似會改變,即使美股表面上遠比港股貴,千萬不要扒逆水,人民幣貶值很可能是最後一個wake-up call,提醒我們投資股票一定要向外闖。美股長久而來的優勢,包括科研能力强,品牌影響力大,企業資產負債表健康,現金流入源源不絕,大批上市公司不斷回購,股票愈來愈少,而由於市場開始擔心中國經濟很可能比表面數據差得多,歐洲及日本等地,是需要擔心被中國這個主要出口市場所拖累,相比之下,美國本土市場的規模夠勁,中國風險相對便較低。美股之勁,是因為進一步拋離歐洲及日本,特別是倚重汽車業的前者。 至於港股乏力,固然是擔心中國經濟差,又欠缺國家隊托市,更重要是市場看人民幣短期不會跌,長遠卻很可能依然再要貶。 假設企業核心競爭力沒有改善,這種段落式貶值帶來的好處有限,反而令長期持有人民幣甚至是港元資產的風險提升,減少資金流入。既然外圍今次一齊跌,當然是先追回瑕疵最少的美股。對港股的最終期望不要太高,貶值後風險增加而實質助力細,是不似會大跌,上落區間卻會向下移。既然中港公司價值創造力不足,又多了一重風險,真的要迷途知返,減低港股比重,寧願去高追長期看似搖搖欲墜的美股,記住「好嘢會貴,平嘢係廢」。 作者為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今年NBA自由身球員簽約身價嚇壞人,當中最令自己驚訝的應該是達拉斯小牛隊以4年7,000萬美元(約5.4億港元)簽入韋斯利馬菲斯。一個剛剛嚴重受傷的二線頂球星,也可以有一份如此肥美的長約。明年每支球隊的薪酬上限將會大幅提升,今年看似不合理的合約,明年就可能覺得是超值。 球員身價暴漲,近因當然是勞資談判成果,遠因卻是聯盟電視轉播權收入大增。可反映出不久之前,有線電視營運商依然是相當睇好業界前景,才夠膽如此投入,亦難怪當迪士尼表示ESPN前景有陰影,訂戶開始有流失跡象,股價直線插水,因轉變來得十分突然,例如轉播權這種經營固定成本已高企,一旦收入下滑,對盈利的打擊極大。 上周外圍娛樂股大跌,基本上完全是出於客戶「剪畸寶」的憂慮,ESPN主打體育盛事,已是最有影響力的內容供應商,尚且要走下坡,其他業界處境更堪虞,何況外國不似香港,不會有希特拉都剪唔到的畸形現象。有失就有得,提供網上串流服務的Netflix就反方向抽爆機,投資者情緒趨向極端,認定傳統媒體玩完,新媒體已經崛起。 從NBA球星身價之中,可以看出娛樂事業的價值鏈,最值租依然是能夠提供精彩內容的表演者,而不是載體。今時今日內容供應有如洪水氾濫,但當中少過1%的內容,卻可能吸引到全球至少一半人以上的注視率,物以罕為貴,當然是這些人最值錢。迪士尼跌而Netflix升,自己實在不予苟同,Netflix雖然也有能力製作出《紙牌屋》這種標誌式劇集,但在內容影響力方面,還是遠遠不及迪士尼,尤其是在環球市場。 傳統電視業務大約貢獻迪士尼半數盈利,但對於股價估算上的支持,頂多佔三、四成。迪士尼近年之所以成為蓋世股王,賣點是電影製作及相關產品,這方面前景繼續是愈來愈好,業績股價跌十美元以上,應該看成電視業務估值至少跌了兩成半,已經是相當強勁的跌幅,估計不會再跌太多。其實率先反攻的娛樂股是沒有有線電視絆的獅門(LGF),便反映出大家對內容依然樂觀。 當然迪士尼市值大過Netflix3倍以上,較值錢是毫無疑問,但以迪士尼管理層的領導能力,對於受阻之後,抽出外檔再上的機會,應該可以睇好,《星球大戰》以及上海迪士尼落成等催化劑如箭在弦,要補償有線電視的損失,其實不會太難,畢竟估值上佔最大份的還是創意及銷售能力,這方面從未有變。(基金持有DIS) 作者為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A股救市之所以一鑊粥,主要是因為兩個字:貴和廢。不要被表面估值所蒙騙,A股絕對是貴,指數表面上不算貴的原因是平均數被地產銀行等板塊所拉低,較有希望的新經濟股其實比美國納斯達克交易的股票更貴,而中國人的創意是差得多,所以A股絕對是貴。 至於從技術角度來看,港股已經重返去年12月的水平,但是現在滬深300比當時高出大概40%。現在與去年12月相比,投資環境是惡化了,當時海闊天空,信心澎湃,現在蟹貨重重,對政策沒有憧憬,而數據亦顯示整個經濟正在失去動力,尤其是製造業板塊。中國股民的熱情只不過是從2014年開始,在這之前經歷了長達7年的熊市,即使最終對大市回復不聞不問,其實並不出奇。 銀行地產股之所以平是因為廢,投資者覺得這兩大板塊並沒有特別前景,尤其是銀行業,既有利率自由化和資產質素惡化長期影響,又有互聯網金融的挑戰,銀行業不似會有估值的提升。 當年美國救市最終之所以成功,同樣有兩個理由。第一,美國政府是在低位出手,普遍投資者本來已經覺得有得博,加上政府的入市多了一層保障,增加了信心,相反中國政府在高位出手,股票並沒有太大防守力,一旦救兵撤退,就會失去保障,所以兩地股民的心態上大有分別,形成中國政府軍在股市中要孤軍作戰。 第二,美國政府救市既治標又治本,量化寬鬆的同時,降低匯率和利率,當上述兩大經營成本下降,即使原本廢的股票都會有改善空間,但是中國政府的救市方法只不過是托市和偵查沽盤,基本因素沒有特別改變,廢的股票就繼續廢,重複拋出「一帶一路」和「互聯網+」等提出已久的概念,是不能再提起股民的興趣,這是兩地救市另一個關鍵的分別。 中國救市可謂前路茫茫,政府不夠膽讓股市漩渦式下跌,股票價值卻無法短期內追上已經泡沫化的水平,所以A股只會淪為投資者互相短線博弈的賭場,沒有辦法可以再次大升。 A股變成純粹是中國人Party未嘗不可,中國有一億股民,幾十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市值的股票,每個股民平均只要投資幾十萬元就可以買起整個股市,無法泡沫化反映中國人也不相信中國股票,不過,他們不信亦不能怪誰,只能怪中國的營商文化。 作者為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逢周一刊出
中國PMI(採數經理指數)數據差,居然要在十幾個鐘頭後,在美股時段才發揮威力,拖低大市。今次經驗值得記存,說明兩點,第一是在中港運作的外國勢力可能是有限而已,或外資操盤手技術深不可測,以美股時段所展現的情緒,港股竟可無聲無色慢慢出貨,非但沒有製造恐慌,反而營造出守得好感覺。第二是環球市場的投資氣氛,始終以美國馬首是瞻,今日亞洲區股市的表現,必然跟隨美股向下。 今次自己不幸中伏,以上落市為前提假設,誤判上周五壞消息應跌不跌,加上接近月尾,想博大市收高。賽後檢討,也不算犯大錯,博輸無話可說,唯一是注碼應較細。港股成交低,本地薑打法以搶雞胡為主,通常不夠膽主動出擊創造趨勢,上周五尾市期指掃高,看來只是即日鮮淡友平倉不過夜。若外圍好淡決出勝負,港股往往跟隨,因大家準備不足,形成突破趨勢初期也可行得較遠。博突破無問題,只是要有心理準備,屬贏得大輸得大遊戲,用注碼控制風險十分重要。 亡羊補牢,現時市場擔憂中國經濟前景,港股或有排無運行。中國政府托住A股,在外人眼中,只會淪為私人派對,未被邀請無謂入場,何況隨時拉人封舖兼被標籤成邪惡搞事分子,所以不應該亂買。策略上不妨鎖定部分股票買put作對沖,最正路當然是資源股,這個板塊全球都弱勢,在知識型經濟中被唾棄,低處看來還未算是低,可以繼續追擊。 另外,也應該考慮put濠賭股及中資證券商股,同樣都是過氣周期股。濠賭股上周有起色,但如果市場憂慮中國經濟,肯定是彈散格局。只要用常識去推敲便可以,路氹那邊的消費水平明顯偏高,對於本地人及香港人吸引力已經不夠,一般香港人肯定寧願改去泰國或者台灣。澳門的檔次及成本結構推了上去,回不了頭,所以國內VIP客消失對澳門的打擊是難以彌補,前景依然不樂觀。 至於券商股的服務根本上是同質化,股價表現完全是視乎行業盛衰,即使不認同A股價格泡沫已爆破,成交泡沫爆破卻是無可置疑,券商前景已蒙上陰影。何況在今次救市中,更半推半就落場賭埋一份,以市場一向估值標準,這樣被迫投資肯定要打一個大折扣,相信會逐漸重複濠賭股昔日沒落之路。選擇性攻擊幾瓣估計會是弱中弱的板塊,好處是可避免被指數衍生工具扭曲走勢的風險,亦不必太擔心A股的干預。資源股AH股背馳已久,正好說明外資是根據自己看法行事,對中國不賣帳。 作者為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殺低A股,摑了現任管理層一大巴,要有這種動員能力,背後一定有重大政治陰謀。不過習李也並非省油的燈,肯定可以戰勝邪惡,鞏固勢力,所以A股應該值得大力睇好。」朋友再度陰謀論上腦,發表以上的偉論。 上述例子,正正說明了在中港投資,是相當容易學壞師。這位朋友炒了十幾年,毫無寸進,就是因為不斷用陰謀論推敲,長期胡亂追逐政策方向,誤信(或者應該說是誤判)國家,落得成手廢股蟹貨。今年以為終於有運行,結果還要增加痛苦,蟹貨清單愈來愈長。 用陰謀論測市極之危險,是因為基本上無路可退。朋友心目中今次這一場正邪之戰,到底要怎樣才需要認輸,其實是完全無答案,這亦是手上蟹貨不斷囤積的主要理由。 陰謀論恐怖之處,是永遠自圓其說,可以將決勝點無限拖延。假如A股上升,是邪不能勝正,繼續睇好,不幸下跌,則是邪惡外國勢力陰魂不散,要俾更多時間管理層做嘢,重返正軌只是時間問題,所以要死守甚至是加碼。沒完沒了,一味淨係得睇好,可惜中國股票不是人為泡沫就是周期股,長揸死亡率極高。 要出淤泥而不染幾乎是無可能,自己當然也會用陰謀論,但大前提一定是要加上時間限制,以速戰速決為原則,如果幾日之內無運行,就要自我推翻,宣判陰謀不成立,去避免無限拖延的弊病。舉一個近例,上周三及周四自己買了一堆A股博反彈,理由是當時A股萬一再跌,又會陷入恐慌,加上兩桶油逆市升,國家隊已經再現手影,而上周五是A股期指結算,很可能萬眾一心去挾高。這次建基於陰謀論的行動無論勝負,都會在上周五有個了斷。 這一刻陰謀論還在延續,不過,戰場則轉移到港股。最近港股忽然間沽空盤急增,造就了挾倉的條件,最關鍵是外圍科網巨企紛紛急升,創造出來的市值以百億美元計,投資者忽然間相當認同大公司的優勢,畢竟互聯網是贏家大納(winner take most)的行業,巨企才是贏面大兼且贏得大的目標。 香港這方面的選擇只此一家,騰訊控股(700)一旦發力,順道拉動期指挾淡倉的機會看來相當樂觀。又是集齊了天時地利,如果兩日之內假如不見功,就要減倉撤退。想用陰謀論行事,先決條件是要有打閃電戰的心理準備。 (基金持有騰訊) 作者為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逢周一刊出
因為對中國的不信任,上周在市況最惡劣時,自己組合並非太差,但同樣亦因對中國的不信任,當中港股市大舉反攻時也追不了多少。如和同行相比,整體表現應屬於中上,可是做得基金經理,競爭心態一定相當之强,那種失諸交臂,平白錯失一個大勝良機感覺,仍然一直在纏繞。 今次經驗說明要擺脫心理前設並不容易。4月大時代起步位自己能及時反應,是因市況在長期拉鋸局面出現突破,北水南下的概念提供新動力,要從長期淡友身份變節輕而易舉,但今次是由極淡氣氛絕地反擊,要成功把握難度實在高得多,上周三還在追擊外圍,博中國大跌拖累全球,在美股日股造淡取勝,上周四就已要面對市況大逆轉。無辦法高速到幾個鐘頭後就要打倒剛才的自己。 主要教訓是窮寇莫追,造淡動作要快。一旦跌得又快又勁,反而要加緊警覺,把握機會平倉,否則像今次一樣,大部分利潤見財化水。這個年代,投資者見慣世面,要出現集體超級恐慌其實並非太易,例如希臘債務危機,與5年前相比影響差天共地。A股之所以出現股災,是因為市場槓桿太勁,下跌時產生強勁死亡漩渦,這種客觀條件在其他市場已經十分罕見。斬倉盤製造出來的低位,停留時間會十分短暫,而且由於嚴重超賣,第一次反噬的力度一樣會極之強勁。 其實自己也衰在貪心翻叮淡倉,恃住跑贏大市,反彈中段已經忍不住再出手。不錯,經歷今次事件之後,中國股市的長遠前景大打折扣,可是要斬的都已經斬咗,剩餘大部分投資者的思考角度,都是相對上靜態,不是用圖表作參考,覺得打了五折以上一定是相當抵玩,就是看大市被內銀及資源等廢股拉低了的平均市盈率,他們的心態都是見了底不怕坐。像自己用泡沫爆破反過來有損基本因素的思維,肯定只是少數。投資是少數服從多數的遊戲,的而且確當價位一低,就會有一大班接盤俠現身,改變了市場博弈的方向。 往者已矣,一份原本可以攞A的作業,因為後半部收筆差,結果攞C已成定局,最重要是下一份作業如何去部署。已經不會再有接盤俠,A股下一步走勢的關鍵,是在於會否有第二代的孖展俠,去接替不幸已經殉難的第一代孖展俠,正常估計並非容易,孕育二代孖展俠也要時間,理應逐漸歸於平淡,所以自己的策略是降低中港股票的比重,將資金外移便算。 作者為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心理學上,人在處理哀傷痛苦事件時會經歷「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5個階段,及早認清及接受A股已死的現實才可修正策略,繼續作戰圖利,否則只會被情緒蒙蔽理智,愈炒愈傷心。 評論所見,不少人仍處最初階段,否認A股有問題。如指股票佔國內人資產配置比例太低,有大量儲蓄資金可流入,中國政府行政能力高,要風得風,甚至搬出07年上次暴升圖表,當年在爆煲前,也曾出現過類似目前幅度的調整,牛市急回是正常,至少尚有終極一升。上述理據相當薄弱,現在硬銷A股程度已和祈福黨無分別,普羅市民應覺得自己好幸福,不必去買股票。政府是一定搞得掂,問題是願意付甚麼代價如最簡單有效救市是人民幣貶值,政府又未必肯。終極一升更只是發夢,樓上重重蟹貨,孖展倉又再不可能浪接浪,根本完全無條件大反攻,將心比己,彈一成已沽都沽唔切,怎麼有機會創新高? 開始遷怒外資,又要嚴懲造謠者,代表部分人踏入憤怒這個第二階段。憤怒並無建設性,即使拉人封艇,對個別投資者而言,根本全無幫助,股價不會因此有起色,只不過心理上好過一點。唯一好處是精神上有寄託,想揪出真兇,而不會像處於否認階段時,還繼續想加注。 稍後時間,大眾主流的想法應是唔好再加,但也不要沽,耐心等待反彈才斬倉,即是討價還價的第三階段。但個個咁諗,反彈有邊個會去追?其他市場的熊市反彈又快又勁,是因狂挾淡倉,偏偏A股淡倉比例太低,這個最大利好因素存在,討價還價的心理只會延誤撤退時機。 至於沮喪,主要是屬於情緒層面,而當市場集體踏入這個階段,成交萎縮,波幅將會收窄,大家聞股色變,倉位不減也不加。屆時會是證券商股和交易所等等的地獄,君子不立危牆下,自己對於這些板塊,已經採取先走為敬的行動,甚至伺機造淡。 唯有是及早去到最後階段的接受,才可以盡快重新上路。明白A股已死,短炒無妨,卻一定要嚴守紀律,到位要斬,至於中長持倉則可免則免,無謂逆水行舟,衡量股價高低的指標,開始用去年11月升浪的起步位,因為在爆煲後,股市及經濟的前景都比當時更差。當自己心理上作出調節,豁然接受往者已矣,將會發覺眼界大大不同,有能力作出合適對應。 作者為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逢周一刊出
悔不當初,是這個6月份苦戰之後的最大感觸。營營役役,左穿右插,還不如一早坐定定住自己上年talk show提供的組合。迪士尼、時代華納及Facebook等股票,既可以買得大又能夠安心,無端端為了追回報,在中國及香港艱苦經營。 所謂投資,正道應該是在於新價值的創造,上述那些美國企業,既有龍頭優勢,亦愈做愈強。可是在中港股市作戰,卻是背棄了這條大原則,重點只是追動力,炒財技,根本對企業的發展欠缺信心。在升浪當中,由於更大的傻瓜供應上源源不絕,贏錢的確有如斬瓜切菜,可是泡沫爆破之後始終要還,經過這個6月的洗禮之後,在中港股市的收穫,不外爾爾,和付出的心血不成比例,要記住是長期在擔驚受怕的環境中經營。 中國救市、希臘公投,是眼前的焦點,當然有影響,卻只是雜音,並非真正關鍵。價值一百萬元的終極問題應該是:自己究竟認為A股泡沫是否已經爆破,再因應答案作出部署。要留意上述問題核心是關乎自己的信念,而不是A股泡沫是否已經爆破,因為這一點一定是留待歷史發展去考究。筆者的答案顯而易見,是已經失去了信心,便要根據這個前設來行動。 泡沫爆破,不代表要全軍撤離,亂世中依然會有好股,但整體上投放在中港股市中的資金比例要調低,要收窄長期持倉的範圍,減息減準帶來反彈,正好是清理門戶的時機。偶爾繼續炒動力不是問題,卻一定要加強紀律,嚴守速戰速決的原則,不能再像早前般輕言坐貨。假如希臘公投為外圍股市帶來壓力,正好是將資金轉移至美股的時機,當然那邊廂正在最高位,即使回調幅度看來也不會大,但真正的價值投資,是在於新價值的創造,過去一年的經驗說明了好公司能夠不斷超越市場的期望,帶來超級回報,不易出現中國式大瀉。 過去3個月,背棄原則,在中港股市中參與渾水摸魚,主要原因是不能被同行拋甩。目的達到,回吐的利潤仍然在控制範圍以內,而且中港股市動力已減,不似有能力再次勁升,便是回歸正道的時候,花更多時間及精力在海外尋找有創造新價值能力的項目,否則長期戀棧中國,只會走火入魔,投資變得毫無章法。 (持有FB、DIS及TWX) 作者為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牛市調整又快又勁是十分正常,累積升幅大,一旦回落,低位持貨者願意獲利了結,短炒高追又會被迫斬倉,所以容易造成漩渦效應。即使強如Facebook,當日大升過程中,亦有兩三次回調兩成左右的調整,最終依然是迭創新高。 可是對於此刻的A股而言,感覺上卻是泡沫爆破,一去無回頭。大家心知肚明,中國股票基本因素根本充滿瑕疵,之前大成交買上,只不過是政策推動,一班又一班投機者接力入場,動機完全源於一個貪字,無人會相信基本面轉好,前途一片光明。一旦找不到愈來愈蠢的接棒者,股價便無以為繼,急跌之後,從此一沉不振是大有可能。 這個A股升浪中,也有過幾次急速調整,但今次走勢是危險得多。之前幾次急跌後,高速回穩,故穩定了軍心,今次卻是逐漸愈跌愈有,人心惶惶,而且水位高了,成交再大了,即是股票的風險增加,街外又蟹貨重重,難以反攻。表面上短線跌得急,可是假設未見過高位的話,以3個月前的標準而言,目前的水平絕對算是相當高,不是特別大平賣。不要忘記,A股是人類歷史上最大孖展倉的股市,斬倉壓力大,不能低估風險。 自己當然有份輸,過去兩個月靠A股增加組合回報,「出得行,遲早要還」,在泡沫中操作,最後一個浪要輸,是天經地義,市場頂部永遠是事後才知道,不會在高位抽身而退。 目前工作是不能盲目博反彈,繼續增加在A股市場的風險,愈買愈多的話,隨時淪落到由贏變輸。當全部股票一齊跌,可能有去蕪存菁機會,自己目前只對兩隻A股會有信念,第一是平保A(601318),跌得比H股快,而且比H股平,第二是上海機場(600009),是滬港通以來第一隻因外資買得太多,要曾暫停滬股通交易的A股,證明外資睇得最好,目前水位比外資買爆倉時只是高一成,不算太多。自己可能會忍痛斬其他A股持倉,集中在這兩隻便算。 能冷靜對待今次A股調整是因一向對A股持倉量設限制,不致重傷,而且近期在其他地方的投資有些貢獻,歐股反彈,美股接近創新高,早前趁市場去槓桿化趁低吸納的長江和記實業(001)亦終開始回。分散投資令回報下降,特別是限制參與在泡沫膨脹期市場的額度,卻是防止陣腳大亂最好方法。中國股票絕大部分是有動力無價值,側重作為重心,賭博成分太重,心理壓力太大,故宜有限度參與。即使今次未必是已爆煲,風險也肯定愈來愈大。 (基金持有Facebook、上海機場、平保A及長和) 作者為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逢周一刊出
一般香港散戶學投資,最易犯的錯誤是過分集中兼太有紀律,動輒就止蝕。輸少少就斬,不錯可保命,但頻頻出入或有損士氣,而由於每次容許出錯的空間太細,縛手縛腳之下,反而更加難去贏大錢。 以上周市況為例,先有過千隻港股下挫,二三線大調整,再有新沙士疑雲,恒指忽然急跌。當時自己在港股方面的持倉當然是全捱打,可是不但沒有恐慌止蝕,而是把握機會再加注,沒有因盲目驚輸,白白浪費一個入市機遇。如當時低位沽貨,現時高位追番,萬一港股不幸跌過又要再斬,結局只會是人都癲。 斬倉的原意,是控制風險減少損失,但一成不變純粹以價位上落作準則,其實並不合理,尤其是港股是一個衍生工具主導的市場,非常容易超買或超賣。正確的打法是要判斷面對的風險的本質,今次因自己完全不認為新沙士會帶來股災,故相當積極去迎戰。換句話說,證據是重要,卻不及故事劇情的背景重要。 對比止蝕,更加重要的風險管理是注碼控制及分散投資。自己低位可以果斷行動其中一個原因,是審視過當時的狀況,即使手上好幾隻二三比5月底收盤價跌了一至兩成,整個港股組合也只是跌了3個巴仙,而計入海外市場持倉的話,損失縮減至兩個巴仙,以今年累計表現,這個回落幅度暫時仍然可以接受,所以不怕繼續去冒險,甚至將注碼加大。而能夠輸得少的理由,是高位肯食胡,早前鎖定部分利潤,海外持倉又有些進帳,沒有因為過度看好港股而一早持倉太重。 同樣道理,自己也認為希臘危機最終可以平息,就算出現最壞狀況要脫歐,只要當作是個別事件,震盪也應該相當短暫,所以手上的歐股持倉也沒有變動,正在硬食目前的調整。唯一和香港不同的地方,是不敢貿然加大持倉,因為脫歐的話會算是史無前例,不似疫情市況,我們至少見過沙士豬流感伊波拉,知道影響是有個限度。萬一持貨過多,歐股出現急跌的話,屆時唯有被迫減持一途,沒有死守或加注的彈性,故要管理注碼減低風險,寧願睇中的話贏少一點。要冒險才會有回報,風險管理的工作,是確保自己在輸得起的狀況去出擊,但盲目一味只懂得用止蝕位,是可能會落得隨波逐流。價位一跌就要為斬而斬,對財政健康沒有好處。分散投資控制注碼,是減低了贏大錢的機會,卻可以增加犯錯的空間,提升勝算,對一般人而言更為合適。 作者為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數最不受歡迎股票,長實系在輪商心目中肯定穩佔首位。今次世紀重組,一月公布時先輸一次大大鑊,以為一切塵埃落定,股價已反映,怎料當長實地產(1113)掛牌後,又要再輸多一次,難怪上周四當長江和記實業(001)窩輪復牌,莊家開價非常之差,期權莊家同是將生意拒諸門外。 由於要等長地上市後重新調節行使價,所以長和窩輪在5月26日後停牌,直至6月4日才恢復交易,窩輪持有人無端端被迫發達,利潤之豐厚是超出任何人想像。以現今股市文化,有食當然要食,何況利潤大幅高過預期,故在6月4日當天,長和窩輪有沉重沽壓,當莊家的對沖盤拆倉,會拉低正股。原本情況不至太差,但由於輪商為控制自身災情,當日開價極差,相關窩輪只會有人賣無人買,形成對沖盤肯定要一路在市場中拋售正股。不要小看這度沽壓,以窩輪街貨量推算,即使用較保守的對沖值,也有千幾萬股要沽,等同當日半日成交量,而且當日的成交是特別旺。 因此長和及長地兩隻股票,是將會經歷一次非常罕見的去槓桿化後再度槓桿化的過程。上周四衍生工具有出無入,高槓桿操作者紛紛撤退。可是這個星期開始,陸陸續續會有新輪登場,而期權莊家在上周五態度已經回復正常,差價偏闊,至少肯開,價錢亦尚算可以接受。因此當市況逐漸平靜,預期高槓桿操作者又會重新魚貫入場,對正股股價會帶來支持。 從上述角度看,長和及長地都有吸引力去作趁低吸納,在去槓桿化的過程中受壓,希望在重新槓桿化的過程中回揚。最大瑕疵是兩隻股票合計的套裝價,就算已經算是大幅回落,也要182.05元,以重組前的價格相比當然是貴,所以入市的前提,是要相當相信今次重組釋放出來的價值,而這個也是非常罕見的例子,沒有歷史可以參考。 自己二揀一去博選了長和,一來是已經有現成衍生工具,不似長地還要等,要再度槓桿化可以比較快,二來是物以罕為貴。港股中不缺大型地產股,而且長地近兩年在香港近乎完全按兵不動,有出無入,長遠北望神州,又不見得有特別優勢,反而長和除了看成綜合企業之外,也可以看作投資控股,利用資金成本上的優勢,去選購尤其是來自歐洲的項目,誠哥的眼光才是獨特的品牌力,所以更值得信任。短炒再度槓桿化之外,長和同樣可以作為長線持倉的核心。(基金持有長和及長地) 作者為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逢周一刊出
最近個多星期,自己的睇法剛好和短期市勢相反,絕對不是天生包拗頸,盲目擁抱相反理論。相反理論是有其吸引力,賠率較佳,而且一旦命中,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心情,令人相當享受。所以要警惕自己,即使這兩三場戰役最終可能都得勝而回,卻不能踏入這個心理陷阱,否則反而會學壞師,種下禍根。 上周二把握基金互認消息大舉撤退,是因為過去跑大陸的經驗實在太差。今時今日,內地股市旺到飛天,時移世易之後,香港人要開拓內地基金市場只會更難,而且一向認為主動型基金已經是夕陽工業,ETFs(交易所買賣基金)才是大勢所趨。正如香港人買A股,絕大部分都是透過幾隻熱門ETFs,如果要令內地民間資金南下,最好的方法是在A股市場內搞活港股ETFs,威力比基金互認隨時大幾倍。所以當時市場的表現是過度熱情,極速無以為繼,是因為像筆者想法的行內人應該頗多。 急回之後,傳媒紛紛轉向,著重於最壞打算,可是最近兩個交易日,中港股市所展現的氣氛,其實是相當鎮定,如果不看指數表現,只看個別股票,會覺得升市依然持續,例如近期炒得火熱的用友(600588)及中直(600038),上周五都從低位大幅抽升,前者更升停板。至於香港方面的二三綫,也沒有絲毫散水跡象,反而買盤看來進一步集結,蠢蠢欲動之勢十分明顯。 其實正如近期債券市場走勢一樣,一輪急跌之後,未必會繼續惡化,跌得急不外乎是清理孖展倉,弱手離場之後,壓力便會減輕,而且上周五是MSCI調整指數比重的日子,大部分指數權重股要捱沽,令到今日起步位原本已經偏低,更加提高了趁低吸納的值博率。歐美股市上周五下跌,也不妨看作是令今日初段有比較好的水位去出擊,畢竟外圍的影響已經愈來愈細。 今次買貨卻不會賭得太大,始終近期中港股市高位成交大,要消化一批蟹貨,向上阻力並不少。而且市場如果要轉風,是可以相當之快,尤其是牛氣主要是由二綫熱門股份所散發,這些股票一旦要逆轉,速度可能會比大盤更快。策略是部分作上落市操作,有反彈便食胡,部分則見機行事,可能博大升。 以相反理論行事,都只是巧合,完全是周邊證據都指向逆市行動,千萬不要誤會相反理論會是一條財路,否則萬一遇上一次大趨勢的話便會沒頂,贏埋未必夠輸。 作者為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