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呀,我知道有些人是有粗口潔癖,對粗口敏感。但我和林雪早前接受《黑紙》訪問時說的一樣:「虛偽,比粗口更骯髒。」(原文是有粗口的)雖然我不是時時刻刻都說粗口的人,但必要時是不介意的。例如,要形容現時社會中的一些人和事,唔用個「7」字真係唔知點講。 品牌在Facebook專頁中嘗試著抽水,希望透過拿別人來開玩笑,博取大眾的Likes。但抽水這回事嘛,《100毛》和《毛記電視》算是半個專業,有時真會抽水抽著火水,我們當然也有試過,那就更要小心處理了。 好像「美麗華旅遊Facebook」最近就中了招。因為盧寵茂倒地抱腳的行為實在太搞笑,動作也太有喜劇感,而且他的敵人是正宗廢青,那就引來「全城廢青改圖大賽2015」冠軍爭霸戰。「美麗華」的Facebook admin應該也是廢青,於是加入戰團,改了一張也蠻不錯的圖,說盧寵茂在他們公司門口倒地了,然後admin寫「不用那麼趕著落分店報團嘛!上網搞更方便!」之類的話,得到很多廢青的Likes,而同時又得到藍絲的指罵。不知是「美麗華」怕藍絲?還是高層自己就是藍絲?他們決定刪Post,才真正引來了大量廢青聲討,說「永不幫襯」。公關災難完美示範,7得很。 這出事在於,這完全是自己製造出來的風波。一早不出Post抽水就沒事,出了Post就不要因為怕藍絲而刪!因為網上世界主要是黃絲的陣營嘛,有甚麼好怕?但最7的還在後頭!他們後來還出了一個道歉啟事,當然又惹來批評,然後……他們再次刪去自己的「道歉啟事」Post,再衰多一次!!!媽,好7呀!!!同樣的錯連續的犯,夠錯了吧? 怎麼刪也刪除不了的,應該是本性了。
我們從來不會等靈感來的,因為創作等待靈感,就好像買股票等內幕消息一樣,沒有消息的話當然不知方向,但即使有消息,也可能是不可靠的山埃靈感。因此要是你也喜歡創作,你要學的是技術性創作。新同事一上班,最常出現的就是類似「沒靈感」之類的問題,於我們幾個已經進化成「長輩」的「幼老餅」來說,這根本不是問題。 抱歉我真的只曾打過一份工,所以我又要引述自己做電台時的經歷——在電台,很多主持人每天都要唱咪講足一至兩小時,星期一至五,再加一個周末工作天,哪他們可以說「今天想不到有甚麼好說,不說話了」嗎?其實我有時都會聽到前輩這樣說,但當直播室的紅燈一亮(代表直播中),他們又會講個不停。又例如,才子陶傑,一個月不知有沒有寫100篇文章?星期一至五晚上還主持《光明頂》,哪他會說「沒靈感啊」嗎?不會的。我們都做過電台,是不可能等待靈感這些不可靠的內幕消息的。 創作的其中一個小小法則,就是把兩件事巧妙地連結在一起。我問新同事,你有看甚麼嗎?很多時新人都謙虛的說自己看得不太多,其實這就是大問題了。我們做技術性創作,一看到甚麼,腦內就要有足夠的聯想和關聯,例如最簡單的劉江華和垃圾埇,劉江華和劉江,劉江和劉華和江華。平常作息時(做創作其實沒有休息),就不斷吸收這些原料,將來用不用得著還不清楚,但終於要聯想的時候,腦袋不能空。如果你腦空,你就只能放空,等待靈感,那你就注定創作失敗。 從事職業創作,初級的沒有很考天份,只要夠勤力就可以成功。我從沒見過懶人創作成功,他們只能創造出一個黯然的下場,沒有其他。 [email protected]/此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叻人做咩都叻啲」這句說話,當然不是由我這類低等生物能說的,那是來自一位電台大大大大大大前輩的,而能夠匹配有六個「大」字的「前輩」,其實都沒幾個。當然,他正正就是一位叻人。 這句說話似乎很簡單,但當中包含了對其他人很大力的勉勵,尤其是對初出茅廬的小伙子。除了娃娃舜之外,沒有很多人會犯江華口中的「最大問題就是太有自信」,大多數人都是不夠自信,需要慢慢透過時間累積經驗和信心。 在我們搞《毛記電視》之前,我已經很同意「叻人做咩都叻啲」,但開台之後我感受更深。你們知道嘛,例如說《六點半左右新聞報導》,寫稿的人就是東方昇,演出又是東方昇,最後跟剪接的又是東方昇!怎麼可能一個人可以有這麼多天才?又例如說《勁曲金曲》,幫忙填詞的同事,竟然自己也幫忙唱歌,還要扮學友扮得很似!周杰倫又是他!而且寫稿技術就已經超越我們三位腦細一段距離了。怎麼可能?怎麼可能?公司內好多人就是周身刀,張張都好利。 「叻人做咩都叻啲」,並不是說「叻人做咩都『最』叻」,只是「叻啲」,但很多時「叻啲」就夠了。不少人覺得,同事應該專心做一個工作,寫稿就寫稿,演出就演出啦,自從Internet壟斷宇宙後,我就覺得要跟住走,每個人都應該超級多元,甚麼都懂甚麼都要試,而只要你懷著「叻人做咩都叻啲」的想法,再相信自己也是叻人,你就有信心去做很多新嘗試。然後一開金口,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是歌神。 此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社會內每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廚師就只為了煮美食,司機就只為了接載乘客和貨物,清潔人員就為了打掃……又再放大其中的一個崗位來說,泰式飯店的廚師就煮泰菜,上海飯店的就煮上海餸,甜品師傅就搞甜品吧。嗯,就是這麼簡單。 竟然有人問:「《100毛》和《毛記電視》除了抽水,還有甚麼?」吓?還有甚麼啊?甜品除了甜,還有甚麼啊?嗯,不同層次的甜!但你可不要強求甜品還有藥膳的效果,甚至以甜品來果腹也很不智。你要營養你去吃媽媽煮的菜,你要腸胃暢順你該吃菜,但不要問甜品師傅「為何你搞出來的食物沒有令我大便?」也就好像你問司機:「為何坐你的車,我沒有學到好的語文?」一樣,九唔搭八呀。 我們一向是為了讓大家從壓力中舒緩過來。我們想做按摩師,而不是醫師。對,醫師似乎地位比較高,但醫師也取代不了按摩師。假如說金庸的小說在文學角度比較重要,我也會很同意,只是《天龍八部》依然沒有能取代其他文字出版。 最近股災來臨,我看到大家在Facebook樂此不疲(真是樂嗎?嘿嘿!)的寫「排隊上IFC天台的人龍快要排到過海了」,這個黑色笑話有養分嗎?沒有!就是希望大家在輸掉身家時,還能苦中作樂,笑中有淚,活於當下。或者真的有人想過去跳樓,但他看見別人都拿這個當笑話,就把邪念化了正面,僅僅給活下來了。除了抽水,還有甚麼?有時大家的信念命懸一線,想著快要放棄時,面前出現一份毫無營養的甜品,原來也是一種求生意志。《黑紙》、《100毛》創辦人周五刊登
公司一直長大,雖然暫時未知是否好事,但風勢來了,現在不把握一下,不知道何時再起風,所以我們現在還沒很刻意讓自己停下來。那若然有天風勢轉向了,沒所謂啊,那就再跟著變吧。說了這麼多,其實是解釋我們一直在請人。 公司人多了,自然好人壞人也遇到過。有位元老級同事,我們說要加人工和出Bonus給他,他竟然答:「你們能負擔嗎?負擔不了的話,不加我人工也可以。」我們當場崩潰了。世上哪有這樣的員工?我們馬上表露出很感激的樣子,然後他又說:「你們搬辦公室也是為了同事工作得舒服一點,你們花費了這麼多,如果真的負擔不了就出聲吧。」神人呀!神人呀!他工作盡力不特止,還是替你設想。這樣的員工我們會不珍惜嗎?(最後補充,人工當然有加,之後還決定再多給Bonus,因為他太好了) 壞壞的也有遇上,但太多,總結來說,好的同事仍然有不少。不過最近請人時,又遇上了個怪怪的。 話說我們在建立一個拍攝的自家團隊。少少幾個人。最近見了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感覺他技術不到家但可造,於是向他提出了Offer。怎料他收到我電話時,聲線不帶任何高興的感覺也都算了。然後我滿有誠意的向他解釋完一頓,再溫柔問:「那你願意加入我們嗎?」他回答:「嗯,我要考慮一下,想跟家人傾傾。」考慮不是問題,雖然我已經帶不爽,但告訴上司你工作要跟家人商量,就顯得你還是個小朋友。商量不是問題,但不要說出來啊! 最後,他晚上WhatsApp我,要我再補充一些資料,例如OT有多少補貼之類。我不想回他了。他再給我短訊,說「如果可以,請錄音給我」,媽呀!如果他進了我們公司,我怕他會倒過來成為我上司!於是我在第二天就打電話給他說「似乎這份工作不太適合你,抱歉」。人才真的很難尋,但正常人也不是易找啊,唉。
一直以來,我放棄了不少有關日期的定義。於我來說,周一和周三、周五和周六……也同樣是上班的日子;聖誕與新年、生日與周日……傳媒也是不會休息的。媒體人就是有種24小時全天候開機的預設。 這種精神和很多打工仔不同。有些人工作就一定要在公司,例如廚師、司機、以至銀行的出納員……只要他們不在現場,就很難發揮才華;亦有些人同時只能在辦公時間內工作,例如警察、售貨員、理髮師……只要他們放工了,不就是放工了嗎?放工不帶走一點雲彩,公餘時間完全不用考慮工作上的問題,因為他們只能在上班時努力。 可是我都當了所謂的「媒體人」10年了,以上的概念我全沒接收過,相反還是另一種極端。我上班時腦袋要轉,放工時也要去吸收,時時刻刻在想「這個東西很有趣,要記住」、「這個事情我們Facebook應該第一時間講」……這其實令人很累,因此大家都說,不愛做傳媒的人,決不可當傳媒。錯配的人會當媒體是地獄,而且還是24小時開放。 不過,自我和伙伴們一至五早上830am都要回公司開會創作《六點半左右新聞報導》(下午再做其他創作),每天我們都把自己Burn Out才可成事,我就很期待周末的來臨,那種「快點讓我到周末,多睡兩小時」的慾望非常強大。只是我和伙伴終究是Natural Born的媒體人,我們是很享受自己被Burn Out的快感,永遠把自己推向近痛苦的崖邊,才能夠做到好一點的東西。你的工作不夠痛苦,差不多可以證明你的東西不太好,因為你竟然有時間休息而不去Fine Tune你手上的東西啊。 《黑紙》、《100毛》創辦人
在免費報章內談賣廣告,似乎就很適合,起碼報紙老闆和編輯們看完此文章可能會感動流涕。大家試想想,為何你手上會有份免費的《am730》?為何你能免費下載一個叫《am730》的App,讓你分文不收的閱讀?很簡單的原因,你也一定明白,就是因為當中有廣告。 這個道理真的很簡單,但有時就是道理太簡單,大家就更沒有放在心。那就好像今個星期日的父親節,是用來提醒大家父愛偉大,大家真的要多多孝順父親,看來孝順就很不簡單似的,但本來孝順就應該與生俱來。如果不刻意提醒一下,真的,如果這裡沒有廣告,這個傳媒就生存不到,請大家不要那麼狠的罵「又賣廣告!」吧。 道理很易明白,但也不是賣廣告的人就沒責任,這亦是一個相向的事情。為甚麼大家怕廣告?我武斷一點說——因為很多廣告賣得太差了。內容令人煩擾,沒新意,沒幽默,沒美感,永遠只懂得不斷放大自己品牌的特點和Logo,轟炸式的……你又叫受眾怎樣不討厭看廣告呢? 這一直是我們公司的暗方向(明方向就是內容的直接方向),就是如果協助客戶拍攝廣告或者撰寫廣告,必須盡自己所能令其成為一個真正吸引人的內容。當然,有些時候還是會失敗,但以你看我們的其他內容,大概猜想到最終成品的微調,都是客戶拿主意的。「好嘅嘢佢哋就係咁Ban,衰梗嘅就係咁要加……我有咩辦法?」這是有份跟進廣告的同事說的。 聞說我們已經是全行最有堅持(但他們說是寸咀)的人,有些廣告不想做就會推,但其實我們真的不是寸咀,而是希望盡力讓廣告成為內容,最後得著的就是觀眾、我們以及客戶。只要有一天,你看香港的廣告時,就好像在看日本廣告般快樂,客戶的功勞肯定是最大的。 《黑紙》、《100毛》創辦人
剛剛過去的星期三,「毛記電視」又推出新節目《星期三港案》。這是我們芸芸節目中,最為認真的一個。不只是製作認真,而是態度認真,節目簡介是這樣的:「良心發現,認真製作,緊貼時事,淺入深出。毛記電視新聞部出品,每集1至5分鐘不等,真.韋家晴聲音導航,超微型新聞紀錄片。」對!真韋家晴!就是真陳志雲先生!在此再次感謝大師支持我們。 我全力跟進首集節目,也是我自《你睇我唔到》(我離開電台前的個人節目)後再次訪談街頭巷尾隱形人。所謂隱形人,就是他一直存在,你卻一直沒有注視過。只要你懂得發現他們,只要你嘗試親近他們,他們的故事就明明很動人。 第一集的入題是由劉浩龍的污糟手論開始的,最後同事找來一個憑一雙污糟手養活一家的資深汽車維修員新哥,娓娓道來他毫不激情,卻深有感動的人生故事。「倒垃圾好,掃街也好,都是骯髒的……但你又不去做,哪誰做?有人做完了,你覺得街道很乾淨……但你怎會不知道有人努力過?」他這句話,好好的回應了那些總是看不起別人的人。這話由雙手總是髒髒的他說出來,分外使人感動。 從前做節目的感覺又回來了。那時我常常去訪問人,表面上我是散播信念的人,但其實我才是吸收別人信念維生的人。在社會生存過程中,好像誰都會面對自我信念一天一天被磨滅,但那時我靠著受訪者的信念,相濡以沫,才得以堅持走下去。 《星期三港案》是我很推介的一個節目(雖然我其實每個節目也推介),並不是要宣揚甚麼,只是想大家相信著「總有人和你一起在努力的」。
初出茅廬時,誰都幼稚過。像我這種自小就自以為思想比別人成熟的傢伙,更特別幼稚。小時候只會對鏡做人,眼內都是自己,看見的就是自己身上的長處、自信、以及(自以為獨特的)才華。每每在工作期間遇上一些「於某方面比自己(應該)差一點」的人,就覺得自己比別人優秀,看不起人。回想起來都自覺羞愧。 從前常常想不通的是,為何我在某些方面(假設是唱歌)比同輩叻,但跑出的又不是我?我得到的機會總比其他人少?「你識擦鞋咩?你識就唔係咁啦!」年輕時的我聽到這句說話,像火上加油,更為氣結。「就係囉!我就係做唔出呢啲咁Cheap嘅嘢!我靠嘅係實力!公平咩?」現在終於明白那句說話的更深層意義。 要明白的只有一個想法——只有你才做得到/做得出的,就是你的才能/才華。如果唱歌是一種才華,擦鞋也是。至於唱歌還是擦鞋重要,則要看你是當哪一行了。公司需要每位員工貢獻的才華也不一樣。世界有時候其實好公平,你的才華被需要,你就重要。如果你只是位公司PR,任你唱歌再好聽,還是沒有用。 最近網絡瘋傳朱古力品牌戲謔別人講錯嘢的廣告,你猜想到我們內部總有討論過幾句吧。「其實呢啲橋唔係好難度,最難係要個客受。」多希望你同意《100毛》算僅僅夠資格評論這類創作「其實唔難」吧。「要個客接受呢條橋,就係呢個Campaign最難嘅地方。佢做到,人哋做唔到,就係佢勁嘅地方。」雖然很羨慕這個Campaign的成果,但無論如何還是替這廣告成功而高興,因為他們越成功,下一個客戶就更易明白——其實而家個世界究竟係點樣轉。 《黑紙》、《100毛》創辦人
寫了兩星期自己公司的《100毛》和《毛記電視》,今個星期也就停一停(但竟然還有辦法如此借故提一下,我真是很無賴),還是忍不住想多口講兩句「懷仔事件」。 人會變,月會圓,我承認我以前都是個大中華左膠,每每讀到有同情位的新聞,我都真心膠出赤子之心,感慨世界為何不能多點愛?以無限寬容的大愛心看透世情,差點以為自己是善良到極點的教徒。可是世界一直變,香港的樓價一直升,旺角的E出口一直迫,香港政府以及建制派議員一直派膠(事實上,有時也包括泛民)……我跟好多人一樣變了。 好像情人之間分手,總不代表從前的愛就是假的。我變成今天這個模樣前,也是真心覺得大愛無敵。例如會說,有問題的是中國政府,人民只是被她操控或教育而成的,我們要生氣的話就針對阿爺好了。可是人就是人,我是有感情的。眼前的腳趾公被內地來港自由行大篋一拖,我還哪能沉住氣安慰自己應該對爺不對人?我可不能,我會忍不住即時破口大罵,而且承諾必然含粗口。 如果「懷仔事件」是發生在03年自由行來港之前,我猜我還會戴著光環的說——「何解大家不給予小朋友一個機會呢?只要你先愛他,他就會改變……」但喺呢個Moment,我要爆喇!人餓的時候,就不想分享(我又沒有搶別人的);人窮的時候,就不能捐獻(我可是繼續落力的自己賺);我們已經受夠了阿爺的氣,那我就懶理你的孫仔是誰,總之見到就頂唔順! 其實事情大概就是如此簡單,喜歡不喜歡,和道理無關。TVB都有教啦:感情嘅嘢,真係唔可以勉強。 《黑紙》、《100毛》創辦人
香港年輕人中,有不少廢青;而我公司當中,則全部都是廢青。大膽告訴你,在見工面試時,我們三位腦細有時真的會問出口:「咦?你係黃絲定藍絲?」如果不是廢青,我們差不多會即時踢他走。「廢青與否」肯定是招聘基本條件之一。 你心目中的廢青是只會埋怨社會、埋怨上一代、埋怨天、埋怨地的嗎?我見到和遇到的卻很不一樣。他們對社會很有想法,很有抱負,甚至還有種「唉,你哋越搞越差,不如畀機會我,我幫你搞啦!你行開啦!」的不知天高地厚。很自我,卻又很可愛。只不過他們越呼喊,年長一輩越裝聾,繼續坐享社會其成。 我公司每一位廢青都很廢。而我們三位腦細更廢,常常為了偷懶,就把很多非常重要的工作交給廢青代勞。譬如,早期的《100毛》封面訪問,仍然是三位腦細負責的,但過了一段時間(創刊少於半年),我們就以「要分身去擴張公司業務」為由,連封面訪問都交棒給廿來歲的廢青了。當初他們知道安排後很驚慌,怕遇上大明星會被刁難。他們真是大傻瓜,首先訪問大明星真的沒想像中難,二來我們三個其實也常常被刁難,習慣了就好。 從此,我們一步一步,把所有重要的工作都交給廢青。他們有多大?沒多大,還有不少是90後呢!大家還敢說年輕一輩的不是?我才不敢!你看,《100毛》有出問題嗎?最近他們主力搞的《毛記電視》有出岔子嗎?才沒有,還搞得很好。只要你先相信他們,他們就會相信自己。要不是這班廢青,我們就不能專心地聲稱要分身擴張公司業務了。我們樂與廢青為伍,講完! 《黑紙》、《100毛》創辦人
在《100毛》推出初期,即是兩年多前,人們常常問我們「為何還要搞紙媒,而不搞網媒?」,我們仨都會回應:「唔……似乎還未是時候。」這個答案並非人人都管用,因為YouTube和Facebook於當時已經雄霸網絡,誰都手執手機平板電腦,大家開始只用WhatsApp連通話都快被戒掉……所以對很多大公司來說,那一早是時候啦,只不過對我們來說未是時候而已。 沒甚麼破格前瞻的原因,純粹就是因為太窮,我們計算過自己未必能蝕得過「網媒開業期」,因為很多生意都要煲要等,要等一段時間後才開始追回本。再加上香港總比美國慢,美國在多年前已經資訊發達成熟,可是兩年前的香港仍算是「網媒發展期」,即代表「客戶開始把金錢放一點去網」但「只靠那一點,又未夠收支平衡」。不想蝕(蝕不起),所以未是時候。 兩年後的今日,紙媒和網媒的比重進一步改變,相信也不用誰說,同時誰都不能否認。於是我們終於比很多人慢了很多步(雖然自覺時機很適當)搞網絡,並成立「毛記電視」。我們以「原本想申請免費電視牌照,但因為懶得填Form,所以轉戰網絡電視」為由,即將在下星期一,5月18日開台。首日有花生資訊節目《六點半左右新聞報道》以及重頭師奶劇《犬時代》。 說真的,要不是要搞「毛記電視」,我不會更肯定兩年前真的未是時候搞啊。現在我們只是搞兩個「三分鐘」的節目(其餘沒有東西播放的時間,我們會放《人魚樂無窮》),已經要額外多請了十多位同事!如果客戶的Budget還未Shift去網絡,我們是死定的。而至於我們今天死不死,除了看客戶Budget和看我們有多努力,還要看你啊,希望你支持一下,我哋真係唔想死住…… 《黑紙》、《100毛》創辦人
你知道最近在網上洗版的那個「依你相片中的樣貌去評估一個年歲」的How Old小遊戲吧。大家都知道那個年歲毫不準確(難道你以為是真的?如果是,你的心理年歲應該少於10歲吧),但這也可以看出很多人的可愛心理。 首先,我想借故又來說兩句老套話——這就是21世紀的網絡世代!如果這個遊戲推出前,我問你這遊戲會大熱嗎?心理年長的人總不相信,「咁無聊點會Hit呀?」而當它真Hit了,他還是不明所以。這沒有說明誰進步了誰退步了,只是這足以分開兩代人。 大家有沒有發現人們較愛分享自己「估算年齡比真實年齡細」的結果?大家似乎很想借那個結果去告訴別人「睇吓,連佢都話我睇起嚟好Young呀!」,縱使你我他都知道這是假的。比較少一些人喜歡把「估算年齡比真實年齡大」的圖放出來,放出來也是用來攻擊和嘲笑朋友「看起來很老」的居多。這不就反映著人類的心理麼? 而當你能預測大眾心理,譬如,如果我是這個How Old遊戲的設計者,我會寫程式時預設較多的結果是「年齡少」的,只是偶爾會出「年紀比較大」的結果。因為這就會使更多人幫忙Share結果,這遊戲就更有機會大熱了。 我猜,有些人甚至傾向相信「估算年齡比真實年齡細」的結果是準確的,而「估算年齡比真實年齡大」的才是失誤。這又反映著另外一種心理——如果那是對自己有利的,就說成是自家的優異;如果那對自己不利,就推說那是別人的問題(例如考試成績好就覺得是自己聰明,成績差就覺得只是溫習時間不足之類,從不會相對地想可能是因為自己笨)。無論這個小遊戲有沒有趣,人類集合起來總有有趣之處。 《黑紙》、《100毛》創辦人
由於公司一直長大,截至今天《100毛》大概有40位員工了。公司不小不大,但當我們三個面對住幾十個同事,決不可還是常常當公司是遊樂場,我們始終要裝作得成熟一點(其實一點不成熟),世故一點(其實一點不世故),散發著一點「嗱,我哋見過下世面,你聽我講啦」的態度(其實從沒見過甚麼世面)…… 初辦公司,我們約花九成時間來傾創作,一成時間搞公司事務。可是發展至今,公司事務我們就要花五成時間來處理。例如,誰適合升職?誰適合多做哪類似工作?誰要被讚?誰要被炒?……或者你會以為我們覺得這些事很麻煩很浪費時間似的,但其實我是個蠻懂得安慰自己的人,在我眼中「想辦法管理同事」也是一種創作。很多人眼中的創作是狹窄的,我們眼內的創作是生活,它用作解決世上一切問題,當然包括公司管理。 世界上最最水火不容,勢不兩立的兩大力量,絕對不是黃絲和藍絲,而是腦細和員工。員工絕對不會用腦細角度思想,腦細亦覺得自己沒必要事事替員工著想。例如一位同事要求加人工,他一定覺得自己做得很好所以才有此要求,但腦細決定加人工與否,不一定只和同事能力有關。如果上司加了下屬人工,他出上司房間後必然會跟同事分享吧(跟同事分享自己人工是天下間最蠢的事,但員工就是喜歡這樣做),其他同事又跟著敲門如何?腦細的考慮,員工不會想;員工也不過想加一千幾百,腦細又不明白員工的要求只是很卑微……試想一下,天天要為這場博弈思考,似乎很辛苦(這就是腦細工作之一啊),但其實又幾過癮。 管理公司,其實就是管理人性,所以解決紛爭的方法,永遠都是——希望雙方都學習如何更有人性。嗯,而人性就是自私,所以這場博弈似乎是一世的。《黑紙》、《100毛》創辦人
最近我家樓下大堂的牆上,貼了一張通告:「管理處巡查發現本座11樓後樓梯有糞便在地上,屬缺德之人所為。為此,本處勸諭有關人等,立即停止這些缺德行為,切勿在公眾地方隨地便溺。敬請合作!」這通告令我沉思了良久。 首先我要解釋,我沉思了良久的原因,並非我就是真兇於是我正反思自己所作所為。我在想,究竟那位仍然在逃的大便人士,何解要這樣做呢?可能性其實概括有三:(一)他是傻的,或者他在惡作劇(也代表他是傻的);(二)他是被指使而來的,情況就好像有人欠債,黑社會被指使去淋別人紅油一樣;(三)當時他便意太濃,比Expresso更濃,他實在等不及回家,已經要在街上隨地沖製Expresso。 而由於我在這裡住了兩年以上,這可算是初次發生,平時我也不見怪人出沒(比較怪的反而是保安員),因為我暫時推翻了(一)。接著我又覺得指使別人去後樓梯拉便,卻又沒留下其他針對性言論,似乎也要推翻(二);比較大可能發生的是(三),而且想起來其實還同情了他一下。 此外,我其實更不明白這張通告的無聊語調,似乎意味著那大便人士真的會聽你勸說似的。難道你真以為那狂徒看到通告,會內疚的想:「嗯,又係嘅……咁又係臭親人哋嘅……嗯,好啦!下次返屋企先屙啦!」誠言,我覺得一個會去後樓梯大便的狂徒,性格應該比較堅持己見,愛迎難而上卻不自滿——就像689一樣——他是不聽勸的。 因此,這通知活像那些濫用「強烈譴責」「表示遺憾」的公營機構,總之有事就出來表達一下遺憾或者憤慨,然後?然後就等狂徒再大便後才再作打算吧。 《黑紙》、《100毛》創辦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