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你會聯想到甚麼?終日臥床、瘦弱無力?還是勇往直前,挑戰自己,完成10日共1,100公里的單車旅程,希望鼓勵正在患癌的朋友,你也可以活得精彩。8位抗癌勇士在本會支持下今日啟程台北,參與當地一項環台單車活動,10日的單車旅程,長達1,100公里。 參加者之一Marco,5年前突然發現頸部有腫塊,檢查後確診患上第三期鼻咽癌,不煙不酒,平時亦多做運動,更沒有家族病史,癌症卻偏偏找上門,他感到很失落,家有父母,亦有妻女要照顧,若這樣離開,確實心有不甘,故此馬上接受治療。但治療期間出現口腔潰瘍、吞嚥困難,需要插鼻喉等,Marco曾想過放棄,但在病人的支持及鼓勵下,他重拾意志。患癌讓他深切體會人生定有起伏,但只要堅持信念,一定可以克服的。 另一位環台單車遊的癌症康復者Jennifer去年小試牛刀,參與了3天的環台單車遊,她說,「患上癌症也可以活得精彩,去年看到有完成半年療程的抗癌勇士也參與環台單車遊,我希望藉此鼓勵香港的癌症朋友,勇敢面對癌症。」 作者為香港防癌會傳訊及籌募主任
42歲的周先生(化名)是中港貨車司機,一向自覺健康良好,經常誇口自己「捱得」。數天前,他如常放工回家休息,半夜突然感到心絞痛,久久未見改善,遂在其太太的陪同下,前往急症室。醫生檢查後,發現他急性心肌梗塞,三條主要血管中,兩條已有八成及百分百阻塞,情況危險,急急為他「通波仔」。在翌日巡房時,醫生遇上周先生的家人到訪,竟然看見一張熟悉的臉孔。 這張熟悉的臉孔,正是周先生的哥哥,亦正是多年前一位接受「通波仔」的病人。他們家中有四兄弟姐妹,其中三人曾「通波仔」,當中包括年紀更輕的妹妹。這樣的巧合,斷非偶然,而是他們其實患有家族性高膽固醇。 以周先生為例,他年齡不大,而且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在年輕時已開始有膽固醇問題,與一般人至中年甚至年長時才有膽固醇問題的情況,截然不同。後來,醫生安排他接受基因測試,也證實有基因突變,導致家族性高膽固醇。 目前,香港並無家族性高膽固醇的發病數據,但外國數字顯示,此症是最常見的遺傳病,每250人之中,便有1人患上。可惜,本港對其認知不多,不僅病人本身未有察覺,有時醫生也會忽略。其實,這類病人出現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一般高膽固醇患者更高,必須及早管理有關風險。如發現家中有超過一人在50歲前患有心血管病及高膽固醇問題,便應向醫生查詢。現時,已有新一代藥物可以針對此症。 作者為心臟科專科醫生
踏入秋季,街角飄來炒栗子(圖)和煨番薯的香味,頓時讓人感覺溫暖。栗子於秋天當造,去殼和去衣後便可食用。 營養方面,栗子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佔超過四成的重量。由於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少,需要控制血糖的人士要注意進食量。每進食兩粒栗子,便等於一份碳水化合物食物(即一滿湯匙飯)。 栗子同時含大量纖維,每一百克栗子有八克纖維,有助增加飽肚感。此外,栗子含胡蘿蔔素和維他命C等抗氧化物,對提升免疫力有一定幫助。 除炒栗子外,大家可考慮以焗和烚栗子作為小食。另可將栗子壓爛或磨成蓉作為麵包和蛋糕的餡料。栗子的味道清甜,因此可以入饌,例如栗子炆雞便是很多家庭常見的菜式。作者為該學會執行委員
筆者在寫這文章時,正身在四川成都參加「2016愛滋病學術會議」。談到內地,愛滋病的疫情仍然相當嚴竣。據國內的官方數字,截至2015年,國內約有五十多萬感染者。但中國幅員廣大,以人口比例推算,國際組織如世衛、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等都估計數字絕不止於此。 說實在,因地域毗連的關係,中港兩地注定也「糾纏不清」。愛滋病疫情的蔓延自是這種糾纏關係中其中一樣需認真面對的問題。 香港自回歸後,兩地民眾來往頻繁。從經濟活動、文化交流、旅遊方式等各方面,國內人士也許曾帶給了港人極大的壓力,但香港也有為數不少的人北上旅遊。這些被稱為跨境旅客(cross border traveller)的人士一直是我們基金會高度關注的目標群眾。何解?因北上的人有一部分是以光顧內地的娛樂場所為主的。萬一場所經營的人士及在內地耍樂的市民都欠缺安全意識,這些場所難免會變成性病、愛滋病的溫床。在酒精及/或藥物的影響下,人們面對愛滋病的來襲就會變得脆弱。基金會的跨境外展工作從來都沒有鬆懈過,就是為了遏止愛滋病在兩地蔓延。 作者為該會總幹事劉婉雯([email protected])
「濕疹」的醫學名稱是「異位性皮膚炎」,屬嬰幼兒常見的皮膚問題,患者的皮膚屏障功能出現問題,導致鎖水功能下降、同時令致敏原容易入侵皮膚,導致患處因發炎而嚴重痕癢,若因搔癢而刺激患處,皮膚更會變厚變粗。若受感染的金黃葡萄球菌含量處高水平,更可能引發各種併發症問題。 「修復、紓緩、保護」是濕疹皮膚護理的三大要點,但要留意的是,在處理兒童濕疹個案時,醫生在外塗藥物/潤膚膏的選擇上,會特別留意,避免含防腐劑、香料添加劑或苯甲酸酯等成分。另一方面,當皮膚沒有發炎時,醫生亦會盡量避免使用含類固醇成分的藥物。 家長在選擇兒童濕疹潤膚膏時,應避免輕信廣告宣傳︰曾有患者購買一些聲稱是「濕疹專用」的沐浴露,最終發現當中含高致敏度的防腐劑;如家長有所懷疑,可考慮諮詢醫生意見。現時已有一些獲美國食品及藥物安全局(FDA)批准用於濕疹護理的非類固醇潤膚膏,同時兼備上述「修復(提升皮膚屏障機能)、紓緩(減輕炎症及痕癢)、保護(提升保濕作用)」的效果,在毋需使用類固醇的情況下,對改善病情有較穩定的幫助,詳情可向醫生查詢。 作者為皮膚科專科醫生
咬手指和搣手皮是一種普遍的行為現象,但如果重複出現而引起損傷,或是重複控制自己但不成功,而且導致社交、工作或個人功能障礙便視為病態,而且該行為的出現不是因為其他病患例如幻覺或妄想等;有研究指出病態搣手皮行為的病發率為百分之5.4,但在這調查中有超過六成受訪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搣手皮行為,反映情況極為普遍,大部分人都不會尋求幫助;但如果是病態的話,及早治療才是正確做法。 研究同時指出,病發年齡可以由兒童至中年,壓力、緊張、焦慮、和無聊時都是一些高危因素和時間,情緒起伏不定更加是重要關鍵,有時候皮膚的顏色、起伏和受損的表層都是可能的引發因素,而有部分患者更加是不自覺的作出行為,就算患者明確知道病情,求助個案還是少數(調查結果是少於兩成),部分患者更同時有強迫症狀。 家族遺傳是另一高危因素,而搣手皮和拔頭髮很多時更會同時出現,如果病況嚴重,有機會出現皮膚發炎反應,治療包括藥物及行為治療都能有效處理、控制和改善病情。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都市人長時間對著電腦屏幕工作,放工後則變成「低頭族」,長時間對著發光屏幕,容易造成眼乾和眼睛疲勞問題。都市人往往以為眼乾只是小事,忽略了乾眼症有可能對角膜構成傷害。 較早前在奧比斯世界視覺日的活動上,香港眼科學會會長梁裕龍醫生(圖)表示:「研究顯示,當我們近距離凝視手機屏幕時,我們眨眼的次數會減少,以致眼睛淚水的分泌不足,令角膜表面出現乾涸點,造成眼乾、眼睛發紅、產生異物感等。 如果患者長時間身處濕度低的冷氣房、並配戴隱形眼鏡,眼乾問題會更嚴重。一般乾眼症患者可以透過處方人工淚液治理,但如果長時間眼乾而不加以治理,便有機會對角膜造成永久性損傷。」因此,梁醫生提醒都市人要緊記20-20-20原則,使用電子產品時,每20分鐘遠望20呎以外的事物20秒,讓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上星期二是世界肥胖日,根據衛生署的數據,雖然香港小學生的超重和肥胖比率有所下降,但中學生的比率卻正上升,現時每5名中學生便有1名屬超重或肥胖。研究顯示兒童和青少年時期肥胖,會大大增加成年期肥胖的機會,同時肥胖也會增加患上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的風險,最終影響健康。 健康飲食應從小培養,縱使生活繁忙,平日也最好盡量在家煮食,一來可以奉行少油、鹽、糖和高纖的飲食模式,另可讓兒童和青少年習慣較淡味的食物如蔬菜等。 早餐最易被學生忽略,與其以撈麵、燒賣、腸粉(圖)和紙包甜飲品作早餐,倒不如吃花生醬麥多士、番茄雞蛋三文治、燕麥方脆、低脂奶和低糖豆漿等,更有營和方便。 此外,電子產品的普及,大大減少活動時間,因此假日應多安排運動以增加熱量消耗。作者為該學會執行委員
還記得上次提到「愛滋病病毒抗體測試(簡稱HIV測試)」嗎?我提到大家應以平常心看待,甚至視為定期做身體檢驗一樣。如果你還是認定做HIV測試好誇張好嚴重,在在說明閣下非常out。 我們一直向公眾呼籲,要有效預防感染,莫過於在 「保護自己」及「預防」上好好把關。 「保護自己?避免遇人不淑和濫交就可以啦。」對不起,我只想跟你說,這些觀念或取向純粹是個人決定,任何人的生活方式只要不影響別人都不應受到干預。重點是,你要懂得真正地保護自己,所以才有上次提到的要堅持使用安全套方好進行親密行為。 「空窗期」又是甚麼?當然與HIV測試息息相關。當人體受到愛滋病病毒入侵,免疫系統會產生抗體,用以對抗愛滋病病毒,但因應病毒的特性,抗體不能將病毒完全消滅。HIV測試就是要檢查血液內有沒有這種抗體,以確定一個人是否受感染。「空窗期」就是指這段身體受病毒感染後、直至檢驗出抗體的一段時間,醫學界普遍認為需三個月。 所以假如你擔心感染了病毒,還是要耐心等候大約三個月的時間才可進行測試。如果你真的很擔心,可以先致電詢問有提供測試及輔導服務的機構,釋除疑慮。 作者為該會總幹事劉婉雯([email protected])
不少家長關注的兒童濕疹問題,正確學名為「異位性皮膚發炎」,患者的皮膚出現鎖水功能問題,令皮膚乾裂易敏感,接觸致敏原後,更會出現發炎反應,皮膚痕癢不已。隨著發炎愈久,皮膚變得更粗糙,痕癢加劇,臨床上更有個別嚴重患者,在嚴重濕疹下出現細菌(如金黃葡萄球菌)或病毒感染,治療更加棘手。 「濕疹」這名稱常引起家長誤解,以為子女的皮膚發炎問題是因濕度太高而起,其實正好相反,濕疹會在皮膚乾燥的狀態下更為活躍。此外,部分家長一聽到治療上會用到外塗類固醇,都擔心藥物的副作用問題;更有家長在子女濕疹發作的情況下,仍堅拒讓他們用藥,只以坊間偏方嘗試紓緩病情,結果可能因此耽誤及早治療的時機。 作為兒科醫生,我們不時以「救火」、「防火」的比喻向家長說明處理兒童濕疹時的重點︰在皮膚炎症活躍時,應及早以藥物作治療,包括以類固醇抑制炎症問題,避免病情惡化及增加其他併發症風險,就如緊急「救火」一樣。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年齡、濕疹嚴重性等,處方不同劑量的類固醇,並緊密監察其用藥時間與效果,家長毋須過於擔心。 至於如何「防火」(即預防濕疹復發),「保濕潤膚」是重要的步驟。現時有針對濕疹患者的潤膚膏,有些是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認可、有科學證據支持其鎖水、減低皮膚炎症、紓緩痕癢及減低濕疹復發機會等功能。醫生會因應不同的個案狀況,在潤膚膏的使用時間、次數及份量上有不同建議,詳細可向醫生查詢。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
上期談到子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癌症一種,大家又是否知道子宮體癌呢? 子宮體癌雖然知名度較低,但卻是本港最常見的婦科癌症,根據醫院管理局最新統計數字,2013年有942宗新症個案,幸而子宮體癌的死亡數字每年低於100宗。 「子宮體」是指子宮頂端和子宮頸之間的部分,目前雖仍未確定子宮體癌的真正成因,但醫學界相信肥胖是最大「元兇」,根據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指肥胖是子宮體癌的成因;與健康女士(BMI少於25)比較,過重女士(BMI 25至30)患上子宮體癌的風險多出2.5倍。另外,糖尿病患者患上子宮體癌的風險較非糖尿病患者高四至八成,而患有代謝綜合症(如過重/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壓)的女士,比一般人患上子宮體癌的風險高近四成。隨年齡增長及未曾生育的女士亦有機會患上子宮體癌。若每日食用一百克紅肉,患上子宮體癌的風險會增加51%。 由於子宮體癌有較明顯的早期病徵,故可在早期發現並治療,例如絕經後出現陰道出血、未收經的女性忽然出現經期紊亂、陰道分泌惡臭膿血等,一旦出現以上情況,應盡快接受檢查。 作者為香港防癌會傳訊及籌募主任
寫文章時,正身處丹麥哥本哈根出席歐洲腫瘤學會(ESMO)年會。今年會議出席人數超過二萬,是歐洲最大型的腫瘤會議,有很多重要臨床研究的結果都是在這個會議發布。當中包括肺癌、乳癌、腎癌、頭頸腫瘤和皮膚癌都有新的治療藥物。醫生們都十分雀躍,期望能盡快掌握這些新知識幫助病人。 免疫治療亦繼續成為會議焦點,有更多的資源放在研究不同的癌症種類。小弟有幸獲邀替一些國際臨床研究提供意見,會議中各個地區的醫生都有不同想法,要求同存異,是科學藝術和大局細節的平衡。我的目標相對集中,就是告訴他們香港病人和醫療系統獨特之處,務求研究的設計能應用於香港,讓病人更快可接觸到嶄新的癌症藥物。 在彼邦開會,也是一個好機會去聯繫其他醫院的同事朋友。在香港時大都疲於奔命,在丹麥,空氣清新,步伐緩慢,大家都可以暫時放下手頭工作,談談近況和未來發展。 最後一提,丹麥連續數年被選為全球最快樂的國家。水質是他們自豪的地方,在丹麥飲tap water,絕對比香港飲bottled water乾淨。 作者為中文大學腫瘤科副教授
踏入秋季,天氣漸轉乾燥,很多人喜歡飯後吃糖水滋潤一下。最近消委會與食物安全中心測試了市面糖水的糖含量,發現超過一半樣本含糖量,相當於每日建議攝取上限五成或以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般成人每日攝取的游離糖應控制在50克內,這包括食物的添加糖分。攝取過多糖分容易引致蛀牙和肥胖,長遠增加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風險。 測試發現楊枝甘露的平均糖含量最高,其次為番薯糖水和綠豆沙。糖水的總熱量也不容忽視,大部分糖水的熱量,每碗可等於一碗飯或以上。由於堅果和種子含有脂肪,因此合桃露和芝麻糊的熱量最高。 想吃得滋潤有營,糖水應淺嘗即止或與人分享,同時避免額外添加糖分。另外,不妨選擇以新鮮水果為主(如西瓜涼粉),或可自行添加糖分(如豆腐花)的糖水。想更簡單直接,新鮮水果配低脂乳酪也是不錯的甜品。 作者為該學會執行委員
上次提到AIDS如何與你扯上關係。原因很簡單,沒有高深的學問在裡頭︰任何成年人(不論其性取向)只要曾發生性行為,而過程中沒有使用安全套(或稱避孕套);或曾經進行過一些高風險的行為 (意指在藥物或酒精下進行性交兼且不用套),就有機會「與AIDS扯上關係」。因為,只要你的性伴曾經患有性病,甚至是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或俗稱帶菌者),你就有機會被感染。 要避免自己去到這處境,當然是有辦法應對的︰ 一、要進行性行為就必須堅持用安全套。用condom這回事,可能一向被視為避孕。今後你會對它另眼相看︰因為套的功用,原來多於一途。 二、嘗試了解及進行「愛滋病病毒抗體測試(HIV Antibody TEST)」。正如大家都會定期往診所作身體檢驗一樣,HIV Test也一樣平凡實用。無論你擁有幾多性伴,無論你的性生活如何,無論你有沒有堅持使用安全措施,你都可以定期前往有提供相關服務的機構如衛生署或非政府組織要求協助。我們有時會建議人們一年作一至兩次的檢驗。 篇幅所限,我下次再為大家分享多些「愛滋病病毒抗體測試」需注意的事項。而大家也無需過分擔心,愛滋病病毒不會經由日常生活接觸而傳播的(不會經唾液、汗、眼淚、尿液傳播)。而性接觸仍是目前最主要的感染途徑 (即不安全性行為)。 作者為該會總幹事劉婉雯
賽馬活動從來都不是我杯茶,但近日在朋輩和各社交網絡平台都同時談及一個名字「巴基之星」,這是一匹3歲的德國馬,在比賽中出閘反應最慢,沿途都是大落後,正常來說應該和冠軍甚至是三甲都完全沒有關係,但牠在最後直路上逢馬過馬,在衝線前超越了一共13匹參賽馬成為冠軍。 這件事能夠讓家長們有一個反思,究竟小孩子是否一定要贏在起跑線,如果在人生旅途中起步慢了,是否就沒有反敗為勝的機會?有甚麼重要因素能令小孩進步,迎難而上?重點在於要有一個樂觀正面的態度和想法,如果因為在比賽中只是一時落後於人,很快便覺得自己給其他人比下去,能力不及和勝利跟自己越來越遠的話,那麼鬥志和推動力都會隨之減退,腳步也會放慢下來,自我完成一個失敗的經驗,失敗的陰影更有機會影響跟著的比賽和學習考驗,帶來惡性循環。 如果我們能夠擁有正面思維,面對困難的時候只會激發我們的鬥志和衝勁,明白任何困難和問題都可以有解決方法,還沒有解決只是時間問題,保持爭取勝利的決心,最後一定能夠完成定下的目標。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