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特區政府明日推出第二輪諮詢,政改方案是否依樣畫葫蘆?抑或有一些新亮點?社會大眾不妨待謎底揭盅再下斷語。泛民議員上周搶閘推出自家版的民情報告,自吹自擂多月街頭抗爭的結果,卻以抗衝今日出台官方版民情報告,其實佔領亂局潰不成軍,又不得民心,已是不爭事實,不容狡辯。 不過,泛民卻未能以史為鑑,對佔領敗局沒有反思,對政改立場仍是執迷不悔,重申杯葛政改諮詢,要求重啟政改,推倒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全是老掉牙的舊調,而雙學亦重提已被槍斃的公民提名,迷途不知返。為成為歷史罪人,免孭起扼殺普選的臭名,一些溫和泛民近日為普選盡盡人事。陳弘毅教授更是一番苦心,提出「白票方案」以至「名單制」建議,其實衍生變數極多,更賦予公眾實質的否決權,特首選舉極可能因而流產須重選。試問中央、特區政府以及建制派怎會同意在8.31決定外再節外生枝?看來一切只是一鍋無米粥。 佔領亂局暫告落幕,中央與泛民原先一紙信任早已風吹了,而全國人大常委副秘書長李飛8.31後提出的政改討論空間亦已喪送了。後佔中看似是偃旗息鼓,政治氣氛其實劍拔弩張,中央在政改立場更寸步不易,更重要是捍衛國家安全及一國兩制的憲制秩序,只能按照《基本法》及人大有關決定的基礎上稍作微調,規行矩步。借用「鐵血宰相」卑斯麥的名句「政治是可能的藝術」,最高境界是透過政治互動爭取最可能實現的結果,一切關鍵在於以民為本,兼顧及政治現實的各種約制,在政治考量及互動間作出取捨,進退有度,憑着智慧、勇氣、胸襟以及堅毅的意志,締造一個最大公約數。 作者為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政府於下月七日推出第二輪政改諮詢,泛民已揚言杯葛政改諮詢,並堅決否決政改方案,香港的民主進程,是緩是急,要看泛民能否看得透,若偏執一意孤行的確很容易,令普選行人止步,絕對是不可推卸的責任,當然要負起「歷史罪人」之惡名,遺臭萬年,但是若能夠忍得住眼前個人得失,擇善固執,支持政改方案,才是勇敢和艱難的抉擇。 經歷79日的佔領亂局,已經令政改之路更難走下去。在整個佔領行動,泛民及雙學「只破不立」,只有要求重啟政改,執意把全國人大常委8.31決定推倒重來,除此之外,連公民提名、國際標準都已不了了之,事實人大宣告「公民提名」違反《基本法》,早已宣判這政治訴求死亡,至於佔領行動期間的各項訴求,一言以蔽之,都是衝着「一國兩制」而來,提出「命運自決」,完全偏離泛民長期爭取的「民主回歸」。 民主是一步一腳印,《基本法》起草當年,早已糅合泛民與社會各界別各階層的不同訴求,回歸後泛民發動各式各樣的示威遊行,十多年向中央及特區政府爭取的普選時間表及路線圖,香港社會對推動政改的訴求亦與日俱增,中央於2007年作出莊嚴承諾,答應香港於2017年以一人一票普選特首,往後再進一步落實立法會普選的辦法。若泛民放棄今次普選良機,重蹈2005年否決政改的老路,把一路走來,中港互動的成果一風吹了,不符合香港整體利益,泛民二十多年的努力亦終成泡影。 香港社會向理性再出發,近日出現一些可喜的跡象,一直收斂的泛民內部返回理性務實的思維,溫和理性聲音漸漸甦動起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政改不是「袋住先」與否,而是活在當下,普選能否水到渠成,一切在於一念之間。 作者為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各界為「佔領行動」蓋棺定論,佔中三子、泛民及雙學等以爭取普選之名,其實提出「命運自決」、「去中國化」,激化中港兩地摩擦,而本土主義及分離主義更迅速蔓延擴展,這場意識型態之戰因為進退失據,潰不成軍,但充分暴露了「一國兩制」的偏廢及失衡,年輕一代更受到蒙蔽、誤導。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末發表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典禮致辭講話、在澳門探訪民情以至接見特首梁振英等多場講話,既訓勉澳門特區政府,提出四點改善澳門施政希望,又重申中央堅定不移支持「一國兩制」這基本國策,提出讓一國兩制走得對走得穩,一國兩制均不能偏廢。習近平在澳門的講話正值持續79日佔領行動落幕後的5天,這位中央最高領導人的講話,對一水之隔的香港,更具有現實意義,不但向特區政府和七百萬市民放話,表明中央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特區則享有高度自治,更話中有話,向外部勢力嚴正表明,中央不容有人干預香港事務,或企圖把《中英聯合聲明》推倒重來,作不切實際的幻想。 相信未來日子,中央對香港的政策必定更善於作為,扭轉過往泛民在社會及學校鼓吹忽視一國,強調兩制差異的做法,撥亂反正,讓市民大眾溫故知新,給年輕一代上一堂國情及公民教育課,全面認識香港回歸的歷程,解釋香港的憲制地位是源於中國《憲法》和《基本法》,向公眾及學生明白積極解釋一國兩制原則,推廣《基本法》條文、精神以及整個諮詢、起草及頒布過程,市民享有各種自由,亦須承擔各種義務。 不過一些民間智囊及學者近日預測,中央日後會以「釋法」糾正香港人對《基本法》詮釋,其實一切都言之過早,既然中央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治港,相信香港只要加強推廣《基本法》,便已足夠,非不得已,毋須動輒提升到中央層面,釋法茲事體大,更勿輕言提出,否則挑動不少人的敏感神經,必定推波瀾,無風起浪,演成另一場風波。 作者為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人心所向,反對佔領行動,巨大民意支持下,特區政府阻止了港獨及外國勢力在港肆意妄為,不過這場暴民政治只是暫時受控,反共反華亂港的勢力仍是陰魂不散,必定捲土重來,在港掀起更激烈的抗爭行動。 中央政府及民間智囊紛紛為「後佔中」研判死因,謀定而後動,坊間因而有各種揣測,中央或許收緊對港政策。前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陳佐洱上周六毫不客氣指斥英方無權插手香港事務,理直氣壯,有理有節,是其是,非其非,這確是中國在「後佔中」對香港政策的正面示範。 英國國會議員打算來港監督《中英聯合聲明》落實而被拒入境,他們事後猛烈批評,陳佐洱則公開反駁,英方無權干預香港事務,更無任何監督權。對於有指《聯合聲明》已經失效的傳言,他則指中國政府信守《中英聯合聲明》承諾,長期不變,中國作為大國,說到做到。他又補充九七年後,在港英資企業並未被中資企業取代,香港三間發鈔銀行其中兩間是英資,英資大行太古、怡和及金門仍在港經營航運、商業及地產業務,證明《聯合聲明》給了英方很多照顧。 從中英談判到香港過渡期,陳佐洱一路走來,退休後擔任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仍事事關心。他亦主動提到英國一段歷史的恥辱,二次大戰日軍侵華,前港督楊慕琦無條件投降,貪生怕死,日軍攻佔聖士提反書院,屠殺大批傷兵及醫務人員,這段歷史恥辱英方不敢重提。他質疑,英國當年對香港有何道義責任?今天卻向香港說三道四。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本地青年不熟悉中國近代史,國家民族觀念薄弱,被利用作非法運動的先鋒。政府「後佔中」爭取通過政改方案,改善經濟及民生之餘,更要做好人心工程,加強青年及公眾對中國歷史、《基本法》及「一國兩制」教育,才是真正治本,對症下藥。
金鐘清場在即,雙學昨日終於宣布退場部署,呼籲中學生和長者首先撤離,大學生殿後,並預計有人受傷,須要協助摻扶離場,恍似如臨大敵。 已持續逾兩個月,對市民大眾造成極大不便,政府正式宣布全面清場,已經不再是懸念。警方不但要協助執法禁制令,開通金鐘部分馬路,這些僅佔不足三分之一金鐘佔領區,全面清場才能回復金鐘正常狀態,全社會都不能容忍佔領區變成常態。 一多月來政府多次警示,勸退佔領者,警方今次將出動七千警力,並揚言清場必定會勢如破竹,警方預早放風並非虛張聲勢,政府連日來苦口婆心,只為區分溫和佔領者及激進者,不忍心傷及無辜圍觀途人,或傷及青年示威者,令成千上百個家長傷心,更不忍心香港社會付上沉重的代價。 其實不少金鐘佔領者是普通市民,但自從旺角清場後,不少滋事分子移師金鐘,當中不乏黑道中人,他們明顯較為暴戾狠毒,若長此下去,法紀蕩然無存,港島恐怕淪陷為黑幫勢力範圍。這些激進及滋事分子不少是「鍵盤戰士」,把佔領清場看作一場轟轟烈烈的街頭毆鬥,他們為最後死纏爛打而感到光榮,完全忘掉法治,沉迷在自己的國度裡,拚死頑抗,幻想是烈士戰士的化身,衝擊警方變成是熟悉的網絡遊戲,那裡沒有死傷,沒有法治,沒有忠奸,只有敵我,只有輸贏,只有你死我亡。 從上次雙學圍堵政府總部,暴力衝擊警方,不少佔領者全身重裝備,如戰場殺戮。佔領迄今已造成四百多人受傷,當中不少是前線警員。清場,警力從不成問題,但政府必須先管理公眾期望,令人人都有心理準備,清場絕不可能不流血,但若能和平結束,才是香港之福。
繼前晚公開發動包圍堵塞政府總部,雙學昨午初步總結戰況時,學聯秘書長周永康承認圍攻的部署失敗,正部署下一步行動,學民思潮的黃之鋒則矢口否認是暴民。只見他們在鏡頭前神態自若,高談闊論,與記者的答問更狡辯一番,全無悔意,全無異樣。 其實剛過去二十個小時,當政府總部外發生連場衝突,警方與示威者互相推撞追、暴力衝擊、流血受傷、殺聲震天,這些都是名副其實的暴民政治。周永康和黃之鋒等則施施然進入立法會,在九樓會議室作為指揮總部,外間的暴力衝突都因他們而起,但他倆卻相安無事地吃着杯麵,看着電視新聞直播,上網發號施令,外間的紛擾彷彿與他們毫不相關,一宗小事而已。 雙學明知法院判決的大限將至,高等法院昨日下午判決金鐘佔領區的臨時禁制令申請,於是精心部署一場「退場大龍鳳」,在前晚九時發動衝擊位於金鐘的政府總部,預計若衝擊政總,警方必定猛力還擊,給予雙學一個轟轟烈烈的退場理由,一切變成順理成章。 不過不少泛民對這場流血的退場機制,都不敢苟同,卻又不願公開批評雙學,於是佔中三子躲起來,推波助瀾的泛民議員劃清界線,閃閃避避,只有激進如長毛當然舉腳支持,更包庇雙學以立法會作指揮中心。 偏偏不遲不早,過去六十四天一直不衝,直到不得不退,才部署這場「好戲」,請君入甕,苦了無知的示威者及嚴正執法的警員,大家都不知就裡,陪他們假戲真做。這些充滿政治計算的,計準時機和地點,雙學不單是暴民,更是徹頭徹尾的暴民政棍。 今天旺角及金鐘都爆發全面衝突,香港由一個經濟城市變成政治鬥獸場。有參與衝擊的示威者在網上留言反駁,現時肢體碰撞輕傷流血,是大家少見多怪,仍未算走上暴民之路,否則警方早已死傷無數。從這些充滿暴力的言行,可以預見暴動將會一觸即發。看來政府「不流血,耗下去」政策必須即時停止,全面清場已不再是懸念。 作者為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由學聯、學民思潮、泛民政黨在各區啟動「雨傘民意日」,前日於全港設21個街站。移師戰場,另萌出路,由堵路搬到社區,既可試試水溫,看看民情走向,又乘機消弭一些民怨,各政黨更趁機作區議會選舉熱身。一切看似是一個如意算盤。 不過雙學部署退場,再戰江湖,其實談何容易?換來是當眾被指罵,淪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從網民錄影整個過程,落區被「柴台」、被狙擊,眾人都一臉尷尬,慌忙閃避。曾幾何時,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的能言善辯,成為傳媒寵兒,更躍升成為美國《時代》雜誌封面,今天他被當街擲水彈、辱罵、推倒、驅趕。 泛民多年玩弄民意,年年上街數人頭,挾民意以自重,向特區政府及中央施壓。民意不可欺,這把雙刃刀,其實十分可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佔中民怨日益,社會上下都怒不可遏,偏偏雙學喜不勝收,不認真看等待響亮的警號,仍堅拒退場,不知輕重,不顧大局,不懂反思。一些激進分子更趁退場時把行動升級,坐馬路等拉,提倡迫爆港鐵,早前更有人鼓吹佔領機場,把非法霸佔當成樂此不疲。 人心,被佔中激起,連沉默大多數也怒吼,坐輪椅的老婆婆專程到黎智英的佔中帳篷「皇座」,痛罵他連累看病路難行,一名金融才俊當街與李柱銘舌戰,直斥非法堵路橫蠻無理。一面倒反對佔中民意刻在牆上,一切都覆水難收。 凡事都有代價,可以預見,佔中搞手將逐一被民意沒頂,這不是秋後算帳,而是大浪淘沙,為了收拾佔中爛攤子,戀棧多年的泛民老手勢必退場,讓一些平和理性聲音上場,佔中加速泛民換血,香港政治光譜不能越走越窄,變為只有兩極化,泛民巨變正好切合歷史潮流的多元方向。
「佔中」持續52天,一天未壽終正寢,香港仍在淌血,內傷內裂內耗。不過最令人氣憤,是給外國勢力可藉口干預香港。政改是中港互動議題,干卿底事?但外國政客卻絡繹不絕,借佔中大肆抽水,急不及待來港張牙舞爪。 先是美國在台協會現任及前任理事會主席來港,接着民主黨及人權監察代表赴日內瓦,要求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介入香港政改。本月初近50名英國、芬蘭、菲律賓、泰國等多國領事及國會議員到金鐘非法佔領區,以自由國際及亞洲自由聯盟成員身份指指點點。 接着,北京中美元首對談,香港無端端又上了國際政治舞台,美國統總奧巴馬向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再狡辯,指美國沒有參與在佔中,此地無銀三百両,美國參議院醞釀重啟《美國─香港政策法》,本周狐狸又露出大尾巴。這條鹹魚翻生的法案,從1992年訂立,至2007年終止,休眠多年,民主黨參議員布朗發動跨黨派在參議院中國問題委員會提出《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建議修訂《美國 — 香港政策法》,新法案極可能獲通過,重新賦法律權力,可動用國會人力財力,可重新檢視香港人權和民主情況,賦予總統批准給予香港任何新的優惠政策前,須先核實香港享有足夠的自治。美國日後便出師有名,繼《美國——台灣關係法》向北京施壓,手上又多一張皇牌。 殿後的英國下議院於上周舉行聽證會,前港督彭定康作供,公開支持佔中。於下月英國會外交委員會十幾名英國下議院議員訪港,高姿藉口「調查」《中英聯合聲明》英國政府執行情況。香港回歸17 年半,中英聯合聯絡小組於2000年解散,英國在港無任何角色,前任港督衛奕信爵士在上議院發言,或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私人助理鮑威爾爵士報章撰文,這些「中國通」都證明《聯合聲明》執行良好,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亦多次公開勸喻英國會勿干預港事。 不過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英美想染指香港事務,把香港淪為中美、中英的博弈戰場,但香港不再是英國殖民地,更從來不是美國的屬庸國。中國這頭睡獅已經睡醒,外交攻勢接連不絕,習近平堅毅剛強,對於英美國這些雕蟲小技豈會屈服? 作者為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正當各界靜待在北京舉行亞太峰會後,特區政府會否於日內清場?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昨日透露,特首梁振英一直堅持和平結束這場非法佔領行動。 繼兩周前主動發聲呼籲「佔中」學生回頭是岸,董建華昨日再次苦口婆心,勸告學聯代表應有勇氣帶頭結束佔領行動,回歸理性,積極回應與政府對話,當天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接納政府提出的兩點要求,包括向中央提交香港最新的民情報告,並成立一個由多方參與政改平台,探討2017年後普選的後續問題。 據知,中央對「後佔中」的調研早已展開,而且早有對策,特區政府亦準備一連串後佔中措施,一切還待佔中結束後,才陸續出台。這位首任特首昨日牽頭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會」的任務,正是為香港面對中長期挑戰尋找出路,尤其要研究探討「後佔中」各種措施,包括爭取政改草案如期立法會通過,佔中能早日和平結束,並修補中港關係,佔中損害兩地互信和衝擊法治,也暴露本港年輕人對國情的誤解和偏見,須重新檢視青年政策,加大教育和職業培訓,令年輕人可以發揮創意創新創業。 昨日是董建華的大日子,他與記者答問,四両撥千斤,機靈幽默,成為全日的壓軸好戲。加上無官一身輕,為結束佔中開腔,更是理直氣壯,自然舉重若輕,揮灑自如。近日有人在社交網絡上載了董伯伯在2003年立法會答問時,在舊立法會會議廳當面訓斥前民主黨主席李柱銘「唱衰香港六年」的精彩片段。跟七年多任內飽受泛民圍攻逼迫,經常有口難言,簡直判若兩人。 基金會是這個董伯伯的baby ,智庫八十八名顧問全是由他親自邀請,他形容是「有心有力、熱愛香港的朋友」,泰半是政經猛人,年輕新血佔少數。昨日大會特地安排兩名「後浪」發言,基本法專家李浩然和城大資訊科技應用學者張澤松兩位年輕博士初試啼聲後,不少嘉賓會後紛紛邀約,更有大學校長即場挖角加盟。
一場違法的佔領運動,滋擾社會一個多月,香港主流民意已經怒吼,一百八十三萬名市民簽名聯署「還路於民」的要求,市民喝令二、三百名「路霸」早日回家,國際傳媒早已悄然撤離,佔中兩子宣布復教退場,但泛民議員、政治社工學者仍充當幕後軍師,明知不能撼動人大決定,仍樂此不疲,厚顏地不願撤離。 過去一周,學聯及學民不斷「叫價」,當中到北京上訪最「出位」,旨在趁APEC會議搶盡全世界的眼球,足見這些新世代的狂妄自大,天真無知,一派胡言,完全不知天高地厚,難怪前局長馬時亨寄語他們不如組黨。而公民黨黨魁梁家傑的開價更是極之可笑,建議縮細佔領區範圍,但條件是政府先釋出善意,不用發動辭職公投,又可減少民怨,最重要是保住佔領運動,留下一個基地,進可攻,退可守,身為大狀竟把違法行為變為常態,更自圓其說一番! 學聯芸芸建議令人目不暇給,五花八門,日日新鮮,看得人眼花繚亂,哪門才是真貨?哪門是虛招?學生哥未能深思熟慮,陣前隨意叫價,天馬行空,一時一樣,千變萬化,有說是為了打破悶局,有說是為了以守代攻,不理任何理由,都是天真有餘,認真慎思不足,不識國情,當今七位政治局常委,先後三位被點名要求回應,究竟哪位才是對手? 學聯又吹捧立法會議員辭職搞變相「公投」,頓時令泛民陷入內訌,人心惶惶,未顧及泛民各黨各懷鬼胎,對此極為推搪,不論是全體總辭、五區請辭抑或超級區議會功組別議員請辭,泛民都不願深究,孰優孰劣。眼見學聯瞬間分裂了整個運動,街頭佔領者也被弄得暈頭轉向,軍心不穩,泛民「金主」黎智英連日來大力發動文宣機器,力陳請辭各種流弊,盡早消滅這建議於萌芽階段。只有激進政黨主張玉石俱焚,亦趁機夾擊民主黨,熱烈附和辭職建議。 今天泛民搞亂香港,懶理民望插水,漠視法庭禁制令,破壞法治傳統,還在議會大肆破壞,發動「不合作運動」,杯葛施政報告諮詢、政改第二輪諮詢,又矢言否決政改方案,距離下屆區議會選舉尚有三百多日,這場立法會選舉的前哨戰,沉默的大多數市民牢記這筆帳,屆時必定票債票償。
一場「佔中」亂局瞬間把香港由一個國際金融中心,變成一個「國際戰場」,國際傳媒絡繹不絕,連戰地記者把旺角鬧市看成置身戰場,跳上私家車上拍照,因而惹上官非。最矚目的還是一些英美「稀客」,在「佔中」爆發後急急來港,雖然內地官方媒體及國務委員汪洋將矛頭指向美國政府,但這些英美政客仍毫不避嫌,一睹這場顏色革命的對決。當中以大使級的現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Raymond F. Burghardt)最出位,特地到金鐘佔領區拜訪泛民金主黎智英的帳篷,互相惺惺相惜一番,高調展示他對佔領的態度。 對中美角力甚有研究的前AIT主席卜睿哲(Richard C. Bush III),現任布魯金斯學會東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無獨有偶也應中大公共政策社會科學碩士課程邀請,講解美國外交政策與香港的關係,一方面矢口否認美國是佔中幕後黑手,但承認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等機構由美國國會設立,並持續獲國會提供資金,職工盟和香港人權監察等收取NED的資助亦並非秘密。 佔中僵局持續近一個月,佔領組織者是撤是留,正面臨艱難抉擇。下月九日北京亞太經合會議後,奧巴馬將與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非正式會面,香港將躍升成為在中美議程上,佔中下場如何,還看中美角力定奪。 今年正值《中英聯合聲明》簽訂三十周年,英國國會訪港代表團下月來港,打着調查《中英聯合聲明》在港實施情況為名,實情是急不及待,趁着佔中敏感的時刻,來港指指點點。當年英國開價以主權換治權,結果無功而還。香港回歸中國十七年,若有人妄想推倒重來,爭奪香港的管治權,實在是癡心妄想。 雖然中央再三解釋,香港普選特首安排涉及中國國家安全,但很多香港人卻不明所以,相信經歷這場佔中亂局,大家必定恍然大悟。這場有組織的政治運動,佔中三子、學聯及泛民甘願被外國勢力操控,犧牲七百萬人的福祉,在香港掀起一場顏色革命。特區政府及中央領導人都公開指出,外國勢力在港干擾不休,迄今仍按下不表,相信要待一切雨過天青,才能和盤托出。 作者為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在全社會渴望佔中僵局能早日破解,政府與學聯代表終於在今日傍晚假黃竹坑醫學專科學院舉行公開對話,各自釋出善意,各方對會面都不厚望,即使破冰不成,亦不會激起反彈。這看似是走過場的政治秀,其實政府認真對待,開宗明義對話不等同不清場,免得日後被指出爾反爾,對話是苦諫學生解開心結,勸喻溫和示威者早日撤離,更是面向全民,爭取民心,說理動情,宣之以法。 學聯代表明知跟政府立場南轅北轍,亦自願尋找下台階,因為他們心知肚明,佔領人數縮減,軍心動搖,四分五裂,早已是強弩之末,撤離才能保住政治籌碼。 上周五旺角街頭卻有數千名激進示威者有備而來,全副武裝,蒙面帶同武器,衝擊、辱罵挑釁警方,迄今警員築成人鏈仍持續對峙。連日來社會湧現巨大民意支持警方依法辦事,表揚他們忍辱負重,過千名市民到維園集會撐警。警方巧妙開通馬路,未有激起衝擊,應記一功,防暴警察使用警棍只是掃走雨傘硬物,並無蓄意狠狠迎頭重擊,未有造成重大傷者,表現極為克制。 其實非政府不想流血收場,激進分子這些負隅頑抗,其實是不堪一擊。不過因為佔中是極其複雜,政府及警方一方面嚴陣以待,卻只能特事特辦,步步為營,如履薄冰,以勸喻代替拘捕,沒有強行清場,不欲挑起更大矛盾。不過警方過度忍讓,以靜制動,以柔制剛策略,並非所有市民都認同。 政府及警隊的苦衷,卻不足為外人道,是民意走向尚未成熟。經過三星期發酵,民意開始對佔中鼓譟,商界聲討賠償,市民勸喻撤離,可是全社會尚未到一面倒、槍口一致喝停佔中。若強行全部清場,只會激起猛烈反撲,激起溫和市民湧入聲援。 特首日前首次公開指出,收到情報知悉有市民打算自行清場。為免清場時殃及池魚,官員盡最後努力,免得形勢變得危急,到不能挽救境地,政府不是怕警民衝突,而是不欲看到釀成社會武鬥,爆發暴動,便一發不可收拾,香港沒有暴動的本錢,更不能給予外國勢力干預香港藉口,這些路霸暴民佔領街頭,能夠如虎添翼,全賴背後源源不絕的物資正是來自外國勢力,香港不能成為外國顛覆中國跳板。
佔中持續半個月,民意出現逆轉,市民支持學生的激情褪減,近日佔領集會人數亦逐步減退,佔街人數寥寥可數,旺角街頭怒火亦看似一片平靜。不過,佔領這顆毒瘤正在社會滋長擴散蔓延,佔領種籽更埋下深遠毒害,眼前更是危機四伏,說香港成為一火藥庫,並非危言聳聽。 香港社會儼如一個壓力鍋。昨日金鐘便險些上演一場暴動,怒氣沖沖十多名的士司機,數十黑衣蒙面的金毛青年,不約而同到走上街頭自行清場,佔中示威者則力拒鐵馬路障被移走,兩軍對壘,夾雜着大批記者在場追訪,警察則忙於分隔人群,實在險象環生。去年8月粗口老師觸發一場街頭對峙,昨日場面更懾人情緒更激烈,怨氣更大。 佔中激發一場亂局,大部分沉默的大多數仍然啞忍着,默默承受各種生活上的不便,不過首當其衝的商舖食肆,生計嚴重受損,捱貴租金又要支薪給員工,停業半個月,客人流失,不少面臨倒閉。叫苦連天的職業司機路路不通,兜路被客人罵,一樣滿肚怨氣。中西區幼童校車保母車無法接送,學童家長一樣苦惱。中環金融食肆關門,白領返工繞路上班,食環清潔工人垃圾幾級跳。其實佔領區內自行清理垃圾,但仍難掩陣陣微弱惡臭。 平靜十五天的佔領集結,警方昨日在破曉時分,悄悄地障礙物成功開通了旺角、金鐘及中環一小段馬路。這一小步看似微不足道,其實已打破僵局,馬路開通多少得多少,正常秩序恢復多少得多少,靈活巧妙又不動聲色,避開正面衝突,但有志者事竟成。自從佔中首日爆發衝突,警方施放催淚煙,警方變奏變陣,過去十多天,只能以柔制剛,克制忍讓,一直劍不出鞘。昨警方反守為攻,轉打游擊,你縮我谷,敵退我進,證明街頭角力必須用上街頭智慧,不能坐着等運到。 立法會一直是佔領學生大本營,最高峰時三百多人留守,明日立法會動議辯論佔中,後日特首答問,議事堂頓成為最高危地帶,隨時上演《木馬屠城記》。這段日子香港人活在鬱怨中,看不到曙光,社會沉默大多數只祈求社會早日回復安寧,不要出現大件事,港鐵東鐵不要壞車死火,否則一個星星火花都足以燎原,只祈盼悲劇不要來。恐怕不能撐得太久,平和的人會關門倒閉,但激動躁動的或會燃起心中一團盛怒的烈火,把不滿向他人投射。 作者為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過去一星期,香港人真的活得很累,每一日都太長,也太惱人。佔中製造香港亂局,一場場街頭巷戰,佔中會否流血收場?全港七百萬人的神經都拉得繃緊。 每當電視鏡頭全天候播映着各區佔領場面,每當遇上街頭衝突,都看到警察很艱難地執法。不論在分隔兩批衝突的人群,或抱頭毆打,或互相破口大罵,他們都竭盡職能,成為推撞雙方的人肉盾牌。示威者歇斯底里的叫囂,還不及警察急救車被搜查令人匪夷所思,更及不上警員餐車被阻令人氣憤。 最令人屏息靜氣,首推特首辦門外這一個難忘的片段,一場推撞後,前路受堵塞,只見二、三十名前線警員從遠處停泊的警車,沿着解放軍駐港部隊總部門外,搬運一箱箱槍彈裝備到政總特首辦內,只見他們如履薄冰。若有任何示威者趁機衝擊,擦槍走火,後果真不敢設想。幸好警方一直無怨無畏,盡顯其專業克制。 佔中組織者高喊「和平非暴力」,其實早已害得人人都心緒不寧,「非暴力」?其實是強佔公共地方,強奪道路,強搶通道,強加個人意願於他人身上,強人所難。推鐵馬、擲水樽、以雨傘攻擊警員,跟警方對峙,衝擊警方防線,漠視多次警方警告,示威者高舉兩手、唱唱歌、拾起地上垃圾,但仍然是強行佔據馬路,便是違法行為,破壞社會秩序,困擾平民百姓生活生計,這便是非暴力。 連日來千方百計為化解這個漫長的僵局,各派各方呼籲佔中者早日撤退,以對話代替對抗,大家都苦口婆心,但示威者卻一意孤行,充耳不聞。其實佔中蔓延各區,外國勢力樂觀其成,更推波助瀾,他們滿以為把佔中冠名「雨傘革命」,更可漁人得利。其實前港澳辦副主任陳佐洱說得最明確,一語道破這是一場管治權之爭,中國政府不會逞強,但絕不示弱,中央承諾堅定不移支持對港基本方針,留給特區政府及香港警方自行處理。 公民黨的國師關信基也承認是叫價太高,若只為民主發展,不應訂立特首下台的條件,行動更升級為包圍、圍堵政府機關,癱瘓政府機關運作,關基信承認「雨傘革命」拖累這場運動,出師不利,觸動了北京的神經,澄清這絕不是一場政變。必也正名乎?任何運動正名極為重要,不難解釋為何《人民日報》一連五天炮轟佔中背後的推手,更點名黎智英才是一手策劃佔中。
連日來示威者衝擊馬路,佔據港九鬧市心臟,自從上周五晚罷課集會變為衝擊政府設施,佔中三子周日凌晨更乘機抽水,令香港政局急轉直下,佔中這場噩夢,敲碎了香港的安寧,這場對決,香港人都是輸家,市民都憂心忡忡,心急如焚,渴望知道何時終止這場對峙。 很多市民至今未能揮腦海的一幕幕場面,驅趕示威者衝擊警方防線,制止示威者推開鐵馬,或阻止示威者以鐵馬阻擋警車前進,結果數十多次警告後發射催淚煙霧四起,示威者爭相走避,有人嚇得嚎啕大哭,警方嚴陣對付衝擊,一場場警民的硬碰硬,結果觸發更多市民走上街頭。 今次警方成為眾矢之的,前線警員執法,精疲力竭,卻飽受批評,實在替他們不值。今次問題在於與公眾卻溝通不足,市民根本不理解何謂衝擊警方防線,市民更看成是小事,但警方卻絕對不能容忍,警方執法更視發催淚彈是驅散人潮的有效而最低的武力;香港遊行示威一向都守法有序,市民不明白為何警方偏偏對佔中嚴陣以待,不少市民為聲援罷課學生前往示威,卻被迫變為佔中參與者,走上街頭的成千上萬在人海,警方更難以區別是佔中死士抑或是平民。 平心而論,佔中三子最不負責任,發動佔據馬路,令各區頓時陷入癱瘓,他們興奮萬分,振臂高喊,高喊佔中永不撤退,把市民自發上街的不滿及激情,務求把佔中變為曠日持久的政治資本,把香港人的痛當成自己的樂,無視對不少各區佔領行動受影響的商戶、銀行及市民的損害,正是你請客,香港人埋單,損人利己,極不負責任,建議各損失商戶應向佔中者追討經濟損失。 外國媒體樂得把今次衝擊形容是「雨傘革命」,香港沒有動亂的本錢,示威遊行可以,卻萬萬不能變質甚麼革命、反政府運動。關心香港普選,不值得為政治爭拗斷送香港社會的前途,今後如何收科?是大團圓?抑或悲劇收場?你跟我都有權決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