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情,當時我曾經想力陳己見,最後選擇了沉默。我認為沉默是必要的。 今天風和日麗,我和一名中學校長在校園內散步,不其然地討論起一條歷久不衰的教學問題:「中學生應否談戀愛?」校長秉承香港教育的傳統,認為這條問題只有一個標準答案:「絕不應該!」作為戀愛小天后,我內心頓時熱血沸騰,忍不住和校長「討論」起來…… 「校長,戀愛是人的天性!」「小天后,孔雀開屏也是男人的天性,但作為一個受過教育的男人,我們就必須對這天性收放自如,甚麼時候開,甚麼時候關,要由腦袋控制,而不是由……咳咳,由荷爾蒙控制。」 「但校長,戀愛是人的權利!」「小天后,有權利就有義務呢,戀愛無疑是人的權利,但學生也有遵守校規、保持純良校風的義務啊!」 「校長啊,家長們不是高舉『贏在起跑線上』的座右銘嗎?要避免新生代成為未來來的『宅男』、『盛女』,少艾時期就開始談戀愛,才是避免他們輸在起跑線上的王道啊!」「小天后,我們要揀一條有價值的起跑線來贏,例如,『貞潔』這條起跑線,就比『衰十一』這條起跑線有價值得多!」 我發現,原來我和校長在說不同的語言,我在說人類的語言而校長卻在說「那來自星星」的外語,就在我構思如何在這場討論中力陳己見兼力挽狂瀾之際,校長再下一城:「小天后,讓我贈你兩句——做愛不合時,抱恨終身啊!」校長這兩句說話猶如醍醐灌頂,令我腦海一陣暈眩,就在我快要失去知覺的時候,我勉力呢喃:「校長,是戀愛,不是做愛……」然後我就「噗」的一聲昏了過去,順理成章沉默了。 哎呀,做愛這種事情怎麼可以這樣公開地被討論?我認為沉默是必要的。 www.facebook.com/littlelovequeen 周一、四刊登
《愛回家》走文藝路線的三角關係──思思、木偶哥和馬子仁,終於走到純愛故事的「高潮」,出現了這條問題:「一個可以觸及你的靈魂深處,一個無條件地深愛著你,應該選那一個?」聽故不駁故,先不去探討「觸及靈魂深處」是否一定就是「百年一遇」的珍品愛情,也不去深究一直被愛最終會不會悶出鳥來,再假設作為女生的我們竟真的會遇上這樣的選擇題,那要怎麼辦才好? 似乎,這條問題順理成章地只有三個答案:A)選珍品愛情,即靈魂伴侶;B)被愛是最幸福的,選那個自身有條件卻無條件地愛我的;C)兩個都不選(咳咳,走文藝路線是沒有兩個都選這個選擇的);縱橫情場的你、你、你,面對這三個選擇,還是覺得難以下注吧? 當然,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所以選的答案也不會相同;就用《Sex and the City》四個女人為例, Charlotte會選A,Miranda會選C,Samantha會選床上功夫好的那一個,而Carrie大概會一腳踏兩船,直至爆煲為止。 不知為啥,愛情故事以至真實生活裏的靈魂伴侶好像都是三餐不繼的(亦舒的故事除外啦),牌面上,選靈魂伴侶似乎非常不實際,有點經歷的人(例如你阿媽)都會說:「過多兩年你就知死!」但假如我們完全可以獨立生活,甚至連他的生活也可以照顧呢?我知我知,到時男人那「該死的自尊」又會把一切都搞砸;不過話說回來,就算選愛自己的那個,幾年後,大概也會有個很愛他的小三出現,因為失衡的關係,總需要有所填補,到時候,你就是那個不了解他的正印。 說了這麼多,那究竟要怎麼選啊?好啦,我替你選吧,就選那個乾乾淨淨的吧!甚麼?不懂嗎?唉,反正都是亂選一個,就隨便找個基準來選囉,反正選那一個也好,最終你也會後悔的──隔籬飯總是香一點,這是不變的愛情定律。周一、四刊登
上篇說了一位母親用「互不信任管理術」來管理八個子女幾近一生的故事,不少讀者閱後都說,職場上愛耍這招的管理人其實不少,是的,這篇要說的就是一間小企業的故事。 企業管理個案:情願少賺一個億,也要員工之間互不信任。假如是某大企業的管理層,以「互不信任管理術」來治理他的下屬還比較容易理解,說到底,管理層也不過是高級打工仔而已,令下屬之間互不信任,團隊鬆散,進而沒有任何一名下屬能夠突圍而出,也確是令自己穩坐高層位置的方法之一,畢竟又不是自家生意,少賺一千幾百萬和自己又有何關係?但朋友說的這名管理層,不是甚麼高級打工仔,而是這間公司的老闆! 跟上篇的八兄弟姊妹不同,這間公司大部份員工都是新人,因為都在摸索階段,怎也保持著最低程度的溝通,數個月後,各人陸續發現老闆的「怪異」行徑——他會和市務部經理說銷售部沒有人懂得品牌策略,所以公司未來必須依靠市務部全力護航,但隨即又會跟財務部說市務部最愛背著他自把自為,所以公司需要財務部大力Say No,最後又會跟銷售部說你們部門是最重要的,所以有任何市務上的支援需求都要盡力向市務部說明;幾個部門的同事懷著不能盡信彼此的心情,兼互相矛盾的指令,像麥兜媽媽在「早餐、常餐、午餐、特餐、晚餐」之間循環打轉,最後落得一事無成。「他這不是愚弄我們,是在倒自己米啊!」無法理解老闆的行為,員工最後都一一離職——所以這間公司經年都充滿新人。 職場老鬼說這是缺乏自信的表現,怕微小的人因為互信而連成一線對抗自己,所以在上者雖然有財有權又有勢,還是要花盡心思令我們互不信任;就像一個男人擁有正印、二奶和三奶,總會令到這堆女人之間毫無信任,只有如韋小寶般充滿自信,才會讓七個老婆成為好朋友,一起助他一次又一次化險為夷。 周一、四刊登/ www.facebook.com/littlelovequeen
應該沒有任何一位管理學大師曾研究並發表過一種管理術叫「互不信任管理術」吧?要令一個群體的創作力和生產力達到更高效率和質素,就要令團員之間有更大的信任——這是常識吧?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會恣意利用「互不信任管理術」這種有違有效管理目標的方法來進行群體管理,我來跟大家說幾宗真實個案。 家庭管理個案:一名母親用「互不信任管理術」來管理8個子女。一名年邁的母親育有8名子女,這8兄弟姊妹幾十年來未曾互相親密過,他們成長在生活資源捉襟見肘的環境下,本來,電視劇都有演「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互相幫助、互相調適可以舒緩資源不足,但不知何故這名母親卻極度缺乏安全感,遂以令到子女之間互不信任來牽制自己的親生孩子;如何令這8名擁有血緣關係的小孩子從小就互相懷疑?很簡單,這名母親跟每名孩子說的話都有點兒不同,例如跟長子說:「你是我第一個孩子,我會把最好的都給你」,跟次子則說:「哥沒你聰明,女孩子長大後都外嫁,媽會好好培養你」,跟大女兒卻說:「媽知道女兒才可靠,而且你看你的兄弟,全都讀書不成,要不是你父親重男輕女……」 日積月累,8名子女想要達成甚麼心願,都只能到母親跟前說項,如此這般,這名母親不但可以知悉每名子女心底所思所想,更可以透過「私下」給予所謂的「特別優惠」來操控子女們的生活;你會問:「這8名兄弟姊妹之間不會談話的嗎?不會發現母親『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嗎?」事實卻是,8名孩子的年齡相距甚廣,20歲的大哥確實不會想到要跟5歲的弟弟溝通,分別是15和17歲的兩姐弟,又在爭奪家裏僅有的資源;8名兄弟姊妹要到最年幼的弟弟都四十多歲了,才慢慢體會到母親的「心思」,然而大哥都過世了,其餘兄弟姊妹也各自生活,沒在幼時建立的情誼,此刻再也追不回來。(再續)。
「重口味」其實並非這個年代的產物,人類本來就有各種隱藏癖好,不過「癖好」一詞帶著嚴重貶意,例如古時以「斷袖之癖」形容男同性戀。總之在人類世界,凡是少數人的天性或喜好(就算只是用左手寫字),必定經過漫長的被歧視排擠歲月,才可從衣櫃走出來;想想你認識多少個左撇子被父母強迫改用右手,最終成為見人用右手(執筆拿筷子)、躲起來用左手(刷牙拿刀)的隱藏左撇子? 左撇子一早見光了,同志亦陸續出櫃,說明一些「癖好」經過時代洗禮可獲平反,並且成為「日常生活」。如此說來,大家認為「食經血」會有平反的一天嗎?哈!有女生在Facebook公開感謝男友肯為她食經血,cap圖黨當然不會放過瘋傳機會,重口味之聲此起彼落,再惡搞成「一生只為尋找一個願意為我食M血的男人」。Well,今時今日,食經血的確依然是「暗黑癖好」,而正如古人看待同志和左撇子時,實在沒法想像有一天同性戀和用左手執筆會是日常生活。我們現在也沒去想像有一天男人們很causal地說:「係呀,噚晚食咗女友嘅M血炒蛋飯,飽到呢……」 我卻不由得從食經血聯想到吞精液,「食經吞精」本質上是friend來的,不是嗎?但吞精液的支持率遠超食經血,不少男人都視願意為他吞精的女生為真正深愛他的女人,並會在朋友圈子炫耀一番,這種行為跟那個感謝男友願意為她食經血的女生又有甚麼分別? 我不是支持女生公開和戀人的私密癖好,想說的是,食經血可以是大師級電影的情節,毋須變成社交網絡的內容,不影響別人的癖好其實一點問題也沒有,但沒有品味的陳述卻著實影響了別人。 周一、四刊登
日本劇作家佃典彥專門寫日常生活中不可能發生,但在他作品裡卻會突然發生,而故事主人翁必須接受且順著「騎呢」情況生活下去的胡鬧荒誕劇,香港話劇團前年改編佃典彥的作品《脫皮爸爸》大受歡迎,最近重演還有點一票難求。入場前我只知道這是有關家庭關係的故事,沒想到所謂「脫皮」爸爸,原來真的是爸爸把皮整層脫下來! 82歲有點腦退化的爸爸,如廁後倒下來,兒子手忙腳亂之際,發現爸爸只剩下一層皮!然後「新爸爸」從大門走進來,是60歲的爸爸!如此這般,每隔幾天爸爸便「脫皮」,每脫一次年輕十年,於是40歲的兒子有機會跟60、50、40、30、20歲的爸爸對話,而家裡也堆積了很多爸爸的「皮」。兒子跟60和50歲的爸爸說了真話,一些他小時候不敢說出來的事實,然後發現那個跟自己同年的40歲爸爸超討厭;而30歲正處於高峰狀態的爸爸,對他來說已是完全陌生的青年,一個他無法跟自己爸爸連在一起的人物,卻在20歲剛服完兵役的爸爸出現時,重新對爸爸生出尊敬。 確是一齣有關家庭關係的故事,可最讓人觸動的一幕,卻是男主角剛去世的77歲母親,以17歲的皮囊回到家裡下廚,煮出熱騰騰的烏冬給6個不同年紀的丈夫享用,一個女人用了60年和一個男人相處,把他的皮每十年剝下來,就看到這個女人一生的甜酸苦辣,他曾經視她為奇蹟、他曾經背著她和第二個女人偷情、他曾經一事無成、他曾經讓她毫無安全感,最後卻依賴著她度過晚年。 一生一世也許太漫長,把愛人的皮脫下來吧,你會看見一段又一段讓你曾經依戀的愛情故事。
我們會否愛上一個陌生人? 更甚是,我們會否愛上一個對我們很不友善的陌生人? 會的,假如是在偶像劇裏,這種事情更加理所當然。 在偶像劇裏,這個陌生人會是阮經天、陳栢霖或鄭元暢(還是要改成都敏俊了?),總之就是「高帥富」,他驕傲又自我地出場,看不起眼前任何一個向他拋眉眼或笨拙地表現自己的女生,偏偏一大群女生死不要臉地蜂擁而上,讓「高帥富」更加……寂寞。 是的,「高帥富」內心很寂寞,無敵是最寂寞嘛,他在等待一個能夠看穿他這副「高帥富」皮囊的人,一個了解他內心世界的人,那個人就是你了,你靜靜地在遠處,你了解真正的他(因為劇情有交代他其實是怎樣的一個人),並且毫無條件地守護著他,卻從沒想過要得到他;簡單來說,「高帥富」就是一個華麗而寂寞的公主,等待著善解人意的王子(今時今日,這王子可能是從外星來的)……呃,說到這兒,變成有點boys love味道的故事了。 在偶像劇裏愛上一個陌生人是很浪漫的一件事,但假如這種事情發生在現實生活裏呢?當事人只會覺得自己得了精神病。 有個可愛的女生寫信給我,說她毫無理由地牽掛起一個陌生人來,她與這個陌生人只有兩面之緣,沒交談過,且聽說這人還嘲笑過她的外表,可是,她無緣無故竟牽掛起他來,這份牽掛更令她失控地胡思亂想,幻想和他瘋狂地拍起拖來!女孩子向我求救,問我她是不是有病了?這個病要怎麼醫治? 女孩子,安啦,幻想是我們的天性,只要一切停留在幻想裏,這是否病態一點也不重要,除非你變成另一個愛上劉德華的楊麗娟,否則幻想其實有益身心呢;真要醫治的話也不太難,趕快去看《來自星星的你》吧!我打賭你那個他怎也不及都敏俊!很快,你會忘記這個你連名字都不曉得的陌生人,肆無忌憚地投入都教授的懷抱,就算你不能夠完全忘記這個陌生人,你的幻想也會變成周旋在兩個陌生人之間,應該會更加精彩! www.facebook.com/littlelovequeen。周一、四刊登
上月在工作的地方收拾雜物,發現一本被印刷商拿來當印刷紙樣辦的圖書被丟在一角,我是患有嚴重文具病的紙品控,對漂亮的紙品筆記本等總愛不釋手,禁不住拿起這本書細細「品嘗」,一頁一頁的翻過,發現以「印刷精美」來形容這本書已不足以描述出版這本書的人的「變態」——這本書製作之漂亮,足以賣一本蝕一本! 不過製作包裝並不百分百反映書的可讀性,這本書共有292頁,有很多照片,但有更多文字,我開始一頁一頁的細讀,轉眼就讀了幾十頁,沒想到,書的題材本來並不是我特別喜好的範疇,內容所細說的物品有很多也非我所熟悉的,但這本書卻好看得令我一直追看下去,因為作者寫的並不只是一件又一件衣裳,而是一個生於機會處處的年代的故事——一個可以敢作敢為的時代;透過記錄二十年來的時裝潮流,她記錄了自己從少女成長到少婦的故事,也記錄了香港那段我們曾經以為會永恆不變的繁華。 讀著她的文字,我發現那一代人的文字都帶有亦舒的味道,一種內在驕傲但外表依然含蓄的味道,這種味道在今天已經開始變得「古老」了,現在的流行文化必須走通俗以至低俗路線才能大行其道,而且早已不流行長篇的文字了,是的,所謂時代巨輪,每一個潮人都有被淘汰的一日…… 由上個月開始每天把這本《時裝‧時刻》讀一點,讀到第187頁有關Chanel那一段時,駭然傳來作者離世的消息,我撫摸著這本漂亮的書,想起作者她在一篇訪問中說:「中年人都倒瀉籮蟹!」是啊,我們都倒瀉籮蟹,香港也正在倒瀉籮蟹。 周一、四刊登
大學唸的經濟社會學早被拋到腦後,僅存下來依然印象深刻的,是當時呂大樂教授說的一個有關合約效力的例子。 「你們認為,是甚麼令一些合約比另一些合約更有效力?」呂大樂問我們。同學們紛紛發表意見:合約所涵蓋的範圍啦、合約條文的細緻度啦、簽署合約時有第三者作見證人啦等等;結果呂大樂教授只給了我們一個兩個字的答案——信任。 「任何一份合約都會有漏洞,世界上沒有一份合約是可以涵蓋所有情況的,一份合約之所以會比另一份合約有效,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簽署合約者之間的信任,彼此相信這份合約將會成為有關行為的規範,並相信假如有任何意想不到的爭議,監守這份合約的第三方會負起公平處理的責任。」然後呂大樂舉了一個例子:「兩份合約,一份在香港簽的,一份在大陸簽的,你說那一份有效?」整個教室驀然靜了,大家都頓然明白了這一課。 沒有信任,就算合約內容撰寫得天衣無縫,這份合約還是跟廢紙無異;江湖術語「牙齒當金使」,就是以信任維繫的口頭合約,效力可以巨大至一代接一代傳承下去,只要信任依然存在於接棒者之間。 香港的所謂完善法治制度,其實不過建基於「信任」兩個字,然而彈指之間,當年呂大樂教授在課堂舉的香港合約和大陸合約對比例子,竟變得岌岌可危,瀕臨不能成立的邊緣了;這個城市不是準備要變天,而是已經變天了,「現時的香港已經不是我所熟悉的香港。」下一步,想清楚,究竟要怎樣走,才可免於活在沒有信任的世界裏,沒有信任,將不會再有生活,只剩下生存。
執筆寫這篇稿子的時候是我的生日,可以在生日繼續寫文章是一份非常珍貴的禮物,這樣說驟耳聽來很官腔,但作為有了一點年紀,並且是由一個時代過渡至另一個時代,曾經以為暢所欲言是理所當然的寫作人來說,今天,這份生日禮物已經變得非常奢侈。 近年由日本擴散到南韓、台灣的「美魔女」概念,成為不少香港熟女的人生新目標,所謂「美魔女」,根據維基百科,就是「35歲以上仍然才貌兼備的女性,就像女巫般施展魔法使自己看起來年輕美麗」,這註解,雖然一來就說要「才貌兼備」,但誰也知道「美貌」佔99%,就所讀過的「美魔女」專訪,魔女們分享的,都是維持美麗臉蛋和姣好身段的長期作戰攻略,套用亦舒的舊話:「一個人的時間用在哪兒是看得見的」。 今天生日的我,只要透過攝影角度,加點手機美肌app效果,勉強也還可以在Facebook展示一下童顏,偽裝一下「美魔女」;每當遇上「究竟你點樣keep㗎?」這類問題,我一直都非常「行貨」地回答:「我每星期都去美容院做facial,仲有我幾乎唔食油炸食物㗎!」並非我不願意分享養顏秘方,只是假如我直接在問我的人面前說出真實答案,恐怕那人會立即「O嘴」;趁著生日,我現在就把這秘方公開吧! 要延緩皺紋出現、保持皮膚彈性,我的秘訣是把真實的自己和經包裝的自己的距離盡量拉近,另外,戒掉陰謀論思維,令笑容都能由心而發,整個人看起來就會年輕得多! 我曾經以為以上的生活態度,就像曾經的暢所欲言,是理所當然的,也因此,我以為我的童顏是上天賜予的;今年的生日,我不得不面對眼下殘酷的現實,這些「美魔女」秘方,原來比起任何美容產品,都要來得昂貴,而未來,我們或許已經奢侈不起了。
「一世人,總會撞到幾個控制狂。」我笑著跟女友說。 「我不是留戀他,當我確定他是個控制狂後,我已經立定決心要離開他。」「那麼,問題是……?」我想起Julia Roberts主演的《與敵同眠》。 「他身邊的人說,跟他分手的女人,都要被他折磨一番。」我不禁揚起眉梢,「『折磨』這形容詞可大可小,你不會有生命危險吧?」我沒說出來的是,作為控制狂的女朋友的女朋友,連我也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即即即是這樣,朋友拍個拖啫,唔係搞到我連命仔都冇埋卦…… 「在他的字典裡,沒有『分手』這兩個字。」我翻一個白眼,「他的字典印漏這兩個字,還不是分了一次又一次?」 「他剋扣著我一筆錢……」「吓?他不是很有錢的嗎?」 「在他的圈子來說,算是不錯吧,所以我沒想過他會打我的錢的主意。」我認為,控制狂最終是會把錢歸還給女友的,刻下他只是拼最後一口氣搾盡投放在女友身上的控制慾,利用製造在女友身上的不安,令這個女生的情緒繼續受他的控制,以盡量延後自己「被飛」的時間;但控制狂是非常要面子的,不要忘記女友說最初的時候,他表現得風度翩翩,揭開他的底牌後,你便曉得他的風度翩翩,除用來吸引女生入局外,還是用來耍面子的;只要女友不怕「樣衰」,作勢失控地在控制狂的朋友圈內哭鬧遭人「騙財騙色」,那這名控制狂就會被reset回「風度翩翩mode」。 我沒有官腔地跟女友說「下次要帶眼識人」,很多時候,根本跟我們的眼睛沒關係,百分百是時運低而已。www.facebook.com/littlelovequeen
女朋友慧詰可人,可是運氣一直不佳,最近還碰上一名控制狂。控制狂的言談外表跟非控制狂沒有兩樣,初結識時,控制狂表現得風度翩翩,既體貼又懂得欣賞她的優點, 曾經歷幾番顛沛,女友以為終於遇上平實穩健的關係,輕易就和他開始了。 就像所有關係,伊始總是美好的,否則,又怎會開始呢?如常愉快地交往幾個月後,這名控制狂突然露出真身;根據女友描述,他的真面目並非「循序漸進」地暴露出來,而是突然之間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例如,突然要求查看女友的電話、突然要求她事事詳細彙報,而最令女友驚愕的,是他出言侮辱踐踏她,如說她「沒sense!」、「甚麼都不懂!」、「不知道你以前是怎樣和人相處的!」因為這轉變來得太突然,女友最初還當是他偶然心情不佳、或是他遇上甚麼她不知道的煩惱事情,直至男人身邊的人告訴她:「他的女人,大概都享有三個月至半年的蜜月期。」 「然後呢?」 男人身邊的人反問女友:「你認為,一個人可以為了甚麼而談戀愛呢?」 女友這才有點明白了,是的,誰說一個人只能為那些像是偶像劇上追逐的感覺而談戀愛呢?有人為錢、有人為名份,亦有人為滿足某些慾望。 旁觀者總是清醒的,男人身邊的人繼續扮演智者的角色:「你看見一個人在經營一盤生意,順理成章以為他為了賺取最高的回報,其實誰知道呢?也許他不過為了替黑幫洗黑錢。」 女友失笑地說:「他談戀愛,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控制慾?」(待續) 周一、四刊登
曾幾何時,香港很流行「扮唔識中文」。點扮呢?通常都是:「我中三後就去咗英/美/加/澳讀書,中文得中三程度咋,之後成十年都冇用中文……」言若有憾,心實得戚之,說出這段話時,還以「竹升腔」廣東話來說,彷彿中三後,就連說了十幾年的廣東話都要接近不行了!那時,「中文得中三程度咋」代表家境富裕、朋友圈都是說英語的「上等人」。 當職場吹著這樣的風氣時,我在不同電視台的外語頻道之間轉換工作,撞口撞面都是這類自稱「我中文唔好」的外國回流大學畢業生,每次聽到他們自覺優越地說出以上那段話時,我都需要費很大的勁來忍住不反駁他們:「中文得中三程度好差咩?我中三時中文都已不知幾咁好,喺香港讀到中三,都成十五歲啦,學到十五歲嘅中文就咁冇晒?連中文字都認唔到?咁都幾得人驚噃!」當時「扮唔識中文」,除了是身份象徵外,還是「吞pok」的超好藉口,我在明珠台工作的時候,因為全組人除了我,一律「唔識中文」,所有在翡翠台播放的明珠台節目宣傳稿,都由我包辦!當時同組有一名在香港完成中學課程才到美國升大學的男生,跟來自華裔小姐選美的正牌「竹升妹」一起堅持「唔識中文」,令我首次看不起一個男人兼每天上班都無名火起!有一天,發現他躲在辦公室角落鬼祟地看中文周刊,我終放開懷抱,「友善」地拍拍他的背,在他神色慌張地轉頭時「溫柔」地笑問:「點啫?今期周刊有咩猛料爆啫?」 時移世易,現在職場風氣已變成「扮識講普通話」。中文字這麼漂亮,廣東話蘊藏著我們這麼豐厚的感情,一個人是要多麼看不起自己,才會這麼輕易放棄唯一可真正表達自己的語言。
商場美食廣場出現傾斜椅子,食客量度斜度為17度;然後有人在Facebook上載另一張露天休憩空間的傾斜座椅照片,它跟美食廣場的不一樣,像小朋友畫屋頂般,一張椅有兩個傾斜面,你可跨坐在上面,應該有……騎馬的感覺。 須知道,傾斜是非常浪漫的!就以大家都很熟悉的意大比薩斜塔為例子,一代又一代的工程師和比薩斜塔纏綿角力,務求令它不倒塌下來,這場角力像一場穿越時空的戀愛,足足持續了八百年!說真的,假如比薩斜塔不斜,你還會看它一眼嗎?還有米高積遜的45度傾斜舞步,讓他成為傳奇天皇巨星,每次他施展這傾斜魔法,觀眾都忍不住要尖叫!承認吧,你也曾經為他的傾斜而神往,對不對?傾斜的浪漫之處,在於那將倒卻未倒的曖昧,這未倒的一刻,可能是它的最後一口氣,所以每次跟傾斜相會,都有一種「見佢最後一面」的浪漫! 所以啊,香港已默默地由動感之都變成傾斜之都,呃,抱歉,是浪漫之都才真;別的地方有斜傾八百年而不倒的偉大建築、有超越人體能耐讓人眩目的斜傾表演,而我們則全民傾斜!傾斜地吃飯、傾斜地休憩,配合那不知在甚麼時候已經傾斜的人心。 今晚就和戀人去傾斜一番吧,想像一下,你倆背對背,各自坐在斜傾座椅的一面,配合座椅的斜度,看遠方的星星(還可以順道訓練腹肌),偶爾互相斜視對方一下,是不是很浪漫?直情就是林憶蓮的「傾斜的雨絲、傾斜的你與癡、傾斜的親我;傾斜的鏡子、傾斜倒掛襯衣、傾斜偷窺我!」 周一、四刊登
移民台灣成為熱話,說明不只從事「文創工作」的香港人對台灣生活有憧憬,那當然,誰說上班一族不渴望慢活一點的生活?尤其是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幹著全公司份量最重的工作,每天忙到七竅生煙,有功沒得邀,有「鑊」沒得卸,過去十多年沒升過幾級,也沒漲過甚麼工資,但單是午餐開支已增近三倍;中層管理人養成了一套中產生活:一天一杯Starbucks、一個月幾餐飯局,女的每個月做兩次facial、每年買一個兩萬元的包包,男的兩個月理一次頭髮、每兩年買一枚六、七萬元的腕錶;拿著三、四萬元月薪,十年前通縮好好使,現在每個月入不敷支……月光一族不是初出茅廬的小子才有資格加入的嗎?怎麼人到中年才變成月光一族? 然後聽說,五百萬台幣就能移民台灣了,台灣要帥哥有帥哥,要美眉有美眉,有山有水有票投,一口歪歪地的國語,對台灣人來說就如香港人喜歡聽「竹升妹」說廣東話,夠sexy!把在香港未供斷的樓賣出,點只得五百萬台幣?有得諗! 可是,要把五百萬台幣投資在甚麼行業呢?咖啡店?台灣的咖啡店還會少嗎?而且中產一族只知道Starbucks咖啡;民宿?長年累月應付公司老闆,對真正的待客之道真的毫無研究;書店?自己根本沒看書……算了,求其搵啲嘢投資,然後在台灣找份類似在香港一直幹著的工作就是了——產品經理、市務經理、客戶經理之類——憑著比台灣人優勝的英語能力,應該可以吧? 吓?堂堂一個經理在台灣只有萬多港元月薪?雖說只要住得比較偏遠,就算是台北也只需數千港元月租,但,一方面在香港保值的樓房變成可能在台灣蝕掉的投資,另一方面,以萬多港元月薪維持每月的生活,那Starbucks呀facial呀這些,不是都要一併戒掉嗎?而且,明明是想去過慢活式生活嘛,怎麼又變回上班一族? 不移民,只移居就成了啦!移居就是每三個月出入境一次,很多「文創工作」者其實就只是移居而非移民台灣;但中產一族習慣穩定,要變成沒穩定收入的旅人嗎……唉。 不夠「文創工作」者窮的中產一族,對移民台灣這項選擇,就是沒有「反正不會比在香港差」的推動力,所以這話題炒是炒起來了,但實際移民台灣的香港人,應該沒增加太多吧?而且說時遲那時快,現在投資移民台灣要一千萬台幣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