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聯網相繼流傳出國內遊客在自助餐搶吃海鮮及在國內賞櫻花時不愛惜環境的影片後,由於片段內容太震撼,故此網絡上的回響也相當激烈。 有人指出,港人也有不少陋習,不應該隨便取笑別人,國內開放不久,人民的文化還在進步中,我們理應體諒,及予以友善的支持。 這一點,我表示贊同,隨意嘲笑別人的人也不見得高水平的到哪裡,所以筆者沒有參一腳到那帖子的留言欄裡。但這也不代表筆者的個人修為高尚,重點是他們並不是在我的地方搞事,甚至那是香港以外的地方,真心說句,這很自私,但關我鬼事! 筆者認為,港中矛盾的源頭並不是港人歧視國內人的文明水平低劣,而是港人的文化主權經常受到侵犯。 文化的差異是一項比較主觀的感覺,而港人厭惡國內同胞的不文明行為未必代表港人旨於排斥內地文化,但守護自己的「文化」主權是理所當然的。 談及「主權」,大家或會立即敏感起來,香港的主權應該屬於中國。但管治主權與文化主權是不相同的,管治主權屬於國家事務,而文化主權則屬於人民的生活模式。如國內流行大媽聚集廣場跳紅舞唱紅歌,這是屬於她們的文化一部分;而生活節奏急促的港人習慣吃個午飯也不需15分鐘就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兩者無分對錯,只說主場市民是否接受?如不接受而排斥,這只不過是在執行保護文化的主權。 www.facebook.com/cyhhk
近日全城熱論Google研發的超級電腦AlphaGo三勝世界棋王李世乭,人類已經敗於電腦了。在本港接連發生在學青少年輕生問題下,筆者倒是想藉此事提醒一下各位望子女成龍的家長,人怎能和電腦比較呢? 人與電腦的最大分別是,電腦是機械,沒有感覺、沒有情感、不會感到疲累,簡單一句電腦是死物,所以沒有學習,它只會按照系統中被安裝的程式執行人類輸入的指令,故此作為血肉之軀的人類要跟電腦作比較,是有點不智。 許多父母或因為眼見手上拿著的那部平板電腦,隨手按一按便下載了幾個翻譯外語apps,便以為學習外語很容易。然後再隨手按一按便又下載了幾個apps,便以為學習新知識很簡單,之後望一望身邊的兒女,便心裡想著輕輕按一按,孩子也像平板電腦一樣輕輕鬆鬆學識千百種知識,而且樣樣精通,這種想法完全不現實。 希望大家別把這場人vs電腦大戰看得太簡單,畢竟這台電腦接連互聯網中人類共創的知識,當然包括所有圍棋高手創下的奇招妙法,所以真正與李世乭對決的不是AlphaGo,而是人類共同創造的智慧。因此,電腦與人並不是對手,電腦應該是人的助手。 www.facebook.com/cyhhk周三刊登
媒體終於都報道,專欄作家終於落筆,就是吳局長還不知是否正在努力完成他的30本每月讀書清單,而還未現身。各位朋友,本學年至今已經有19位學生自殺輕生了,夠未?還是該等破20大關? 3年前,筆者首先發表了一份有關青少年對自殺想法的調查,當時的背景時自8月份起至11月已累積超過10宗學生與青年人自殺的事件,當時我們已經從調查結果發現,25%受訪者有過自殺的想法,當中逾半提出學業壓力是引致原因。隨後兩年亦一直有不同關注青少年自殺問題的機構發表相關調查結果,25%的結果一直被維持著,但有誰去理會呢? 筆者一直相信尋死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質疑的人可自行到澳門玩一次笨豬跳感受一下)不是被迫到絕境,絕不會選擇這種最後的解決方案吧?他們不是患絕症,不是欠債,而是因為學習而自尋短見。儘管現今的青少年的抗逆力的確是下跌了,同時間現今的家長給兒女的學業期望也變得超越現實,不得不說的是教育局的教育政策亦愈見數字化,失去人性的政策,如TSA或殺校政策等都只會不斷地增加校方、老師、學生及家長的壓力,如今壓力爆煲了,19單自殺個案的背後還隱藏着許多「不成功」的個案,大家還希望見到第20單嗎?筆者希望大家正視的不再是數字,我正在談的是人命,開學不到半年便有19位學生輕生,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希望大家重視。 www.facebook.com/cyhhk 周三刊登
奧斯卡焦點落在4次失落小金人的里安納度狄卡比奧最終能否奪獎。那一刻,坐在電視機前看直播的我也站起身歡呼喝采,真心為他獲獎而興奮。 兩年前,里奧憑著《華爾街狼人》的精湛演出第三次獲提名最佳男主角,大家都認為他必勝,卻遇上在《Dallas Buyers Club」飾演愛滋病患者的高手馬修麥康納希,里奧再次失落影帝,筆者即在此撰文抒發內心悲傷,替里奧總是遇上高手不值,希望他能夠堅持下去,遇到更佳劇本(當時認為那劇本已經太好),再接再厲。 「堅持下去再接再厲」,正能量打氣話說得可容易,但實行卻太難。我們做粉絲的,當然容易旁觀者清地吃花生,但多次出席頒獎禮目睹得獎者不是自己的是里奧,忍著失落心情繼續挑戰自己的也是里奧,這次更抵受雪嶺惡劣環境完成這部《復仇勇者》,他正是完全挑戰極限的里奧。所以他最終獲獎的時候,贏得的不止是全場掌聲,大家都起立以表敬佩。 里奧受歡迎的原因,不單是出色演技或英俊外貌,而是其不屈不撓的堅毅力,這一點絕對值得我們學習。 www.facebook.com/cyhhk周三刊登
「為了加速掃盲和減輕兒童學習負擔,現有的漢字還必須再簡化一批,使每一字盡可能不到十筆或不超過十筆,盡可能有簡單明瞭的規律。」當時國務院因為這個原因而創造及推行簡體字,那對香港的中小學更不能教簡體字。 首先,香港的小孩基本上是沒有文盲的,我們的免費教育即將覆蓋至幼稚園,即3歲便有書讀,而且不計算課後的「興趣班」,課堂的基本要求是兩文三語,經消息人士透露,K2的學生已經懂得書寫「龍馬精神」及「啤梨、蘋果」等中文字,到部分K3學生甚至能以中英文作文,故香港的小孩何須折墮得要使用簡體字來脫盲呢? 第二理據是減輕兒童學習負擔。Come on,當你閱畢上一段後,還忍心讓小孩再學一種簡體字的話,若你不是怪獸家長的話,便必定是個虐待兒童的死變態!今天的幼稚園已經在教小學的東西,小學生在做中學的功課,現在還要多學一種字體,你不體諒孩子們,也理解一下家長們的苦況,大家都夠累了,TSA都未搞掂,便要大家學寫簡體字,別再為我們製造壓力吧! Moreover,要快要精簡的話,簡體字都快過時了,我們應該推廣emoji 嘛!年輕新一代都是用emoji來溝通的,每一個字體簡單得不用兩筆,按一下就好,明白我的意思嗎?See,真簡單! www.facebook.com/cyhhk周三刊登
難民問題,從一個無辜的敘利亞小難民浮屍希臘海岸起,從整個歐洲都充滿同情,樂意接收無助的難民,不足一年,為何歐洲國家的居民(citizens)對難民的包容已經變成排外的情緒呢? 以上問題好像太遠,但其實大家卻面對著這個問題,我們曾經也包容過內地人,對南亞裔人士也沒有惡意,但如今大家都變了,從包容變成了排斥。 我想說這變化其實很合理,就算你很愛國也好,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就是一個香港人,這說法並沒有惡意,因為習慣了寫繁體字和說廣東話,不習慣對著國旗流眼淚,習慣了上街示威罵政府,這是香港人自身的獨有文化(culture)和社會規範(social norms),這是沒有對錯之分的。 為何如今港中矛盾如此深呢?因為許多香港人感到自身的利益及文化正被侵犯,例如:水貨客讓香港人更難購買日用品、自由行把街道弄得太污糟、樓價被國內土豪炒高了、內地學生在香港的大學要求教授以普通話授課等,這都嚴重影響了港人的日常生活模式,包容是有一個限度的。 歐洲的大愛忽然消失,那是因為難民加重了政府的經濟負擔,也帶來了不少犯罪問題,而重點是受害者是歐洲的本國人。就算是歧視也是事實,受害人是外人的話,我們能夠客觀地依法辦理,但受害者是自己人的話,「你這xx去死吧!」同意嗎?所以包容為何消失了,不需社會學家來解釋,也能心照! www.facebook.com/cyhhk周三刊登
香港忽然降至零度,許多人立即起鬨上山觀冰(賞霜),這絕對是香港精神,大家都貪新鮮!儘管連才子陶傑也罵,香港人又不是沒看過雪!香港人最愛到鄰國日本和南韓旅行,大家都見過雪,何解硬要擁去大帽山賞霜?重點當然是因為香港第一次被「冰封」嘛!大家都覺得很新鮮! 記得我的潛水教練曾經說過,如果香港忽然發現鯊蹤,肯定有大量潛水的遊客包圍該處水域。不怕被鯊魚襲擊嗎?竟然,我認識的潛水友都深信鯊魚是不會攻擊人的!能夠成為一班「唔識死」的人,我認為真的幾幸福,因為他們不會面對死。 一位因被阻登山而罵警察的女子,她更幸福,第一,顯然她穿的衣服肯定很保暖,而那位力阻她登山的警察一定沒她穿得那麼暖;第二是,儘管她沒有自由登山,但她擁有自由隨時離開,而那位警察仍須留守「冰封」的崗位,當然還有一班消防員也在那裡執行他們的救人責任。 大家真的很幸福,因為我們的嚴寒只有一兩天,結霜對我們來說是一件新鮮的事物,大雪絕不會發生。新鮮過後,我們仍穿著羽絨,走進餐館打邊爐吃煲仔飯,十分溫暖。希望幸福的我們還會記得感激在冰封地協助「被困的新鮮人」的一眾警員和消防員。
黃安舉報周子瑜舉台灣國旗是宣揚台獨訊息,這樣拿一個女孩來開刀也是真.無恥了。作為娛樂圈的老前輩,卻公然作出這種行為,還說自己愛國,他要不是豬一樣的隊友的話,便是有心靠害。 王安在娛樂圈打滾了這麼多年,總不會像追星的少男少女般不知圈內規矩,理應知道藝人總是身不由己。拍攝過程中,除非你屬劉德華這類級別,不然就得乖乖聽話,導演讓你拍甚麼,你就得按指示完成,否則輕則被送入雪櫃,重則永別娛樂圈。16歲的周子瑜身在超着重論資排輩的南韓娛樂圈,大家認為在鏡頭前舉起一支台灣國旗是誰的安排呢?若果她擁有話事權的話,她也不會被.公開道歉吧? 愛國等於必須在微博亂舉報,愛到用說是非來誹謗其他藝人,這種愛國態度絕對不是真.愛國吧!本來這只不過是屬於好無聊的講人是非,但為何會變成國際新聞呢?因為現在並不是一個人在罵,連國內的網民都跟著一起罵,還讓人家被迫為莫須有的罪名公開道歉,大家猜子瑜在被道歉後便會真的立即愛中國嗎?不恨就奇吧! 其實愛國是用口說的嗎?說自己是中國人就是愛國了嗎?特別是那些站在批鬥別人不愛國前線的人,偏偏他們不也是拿著外國的護照嗎?他們是中國人嗎?其實他們正是「首先是中國人」,然後便是海外移民了。 www.facebook.com/cyhhk
我想許多人或有同感,為何立法會變得越來越糟糕?一批議員整天重複地點名?開會好像從不齊人?但每位議員卻仍是收足人工? 對眾多打工仔女來說,返工返到身心俱疲的狀態時,我們還懂得「射波」,但進行射波的動作至少還需要付錢見醫生、一張醫生紙、及還有有薪病假的quota,當然入球時須緊記絕不能在Facebook分享自己的慶祝動作,但實情是儘管你是真病,放假後的一天隨時還需要被老闆照肺。因為收得人工,就要返工,這是老闆心入面的大道理,不然就是曠工。 故此,我實在不明白各位尊貴的議員,明明是受薪於公眾,但卻夠膽經常「公然」缺席或遲到,而且連一封warning letter也不會收到?還能夠大言不慚地訴苦,說自己份工比精神科醫生還辛苦呢?明明自己的人工比許多精神科醫生高,但工時卻比人家少很多,而且自己還可以經常公然射波。 別罵我偏幫泛民拉布,人家起碼解釋到拉布的政治理由。甚麼理由不重要,政治一向不是非黑即白,要是拉得不合理的話,選民定會送他們走,這點我比較肯定,因為他們的選民從不是為了蛇齋餅粽而投票的。對於罵人拉布的保皇一族呢,Where are you?上次已經因為要等埋「遲到的」發叔,而全體「缺席」了?衰過一次,也不好好改善!小心別人又偷雞成功後,被老闆罰坐洗頭艇! www.facebook.com/cyhhk周三刊登
網絡或通訊軟件轉載的訊息一向習慣傳閱斷章取義的cap圖,消息多數不盡不實,故此我早已習慣有source才有真相。 前天通訊軟件傳來了標題名為林鄭司長的神回覆訊息:「記者:司長,銅鑼灣書店的失蹤案,政府是否會不關注此事呢?會怎樣去處理? 政務司司長:各位傳媒,踏入2016年,我在這裏祝大家在未來一年工作順利、萬事如意、身體健康。」 閱讀訊息後,我先「X!」了一聲,原因是感覺這回答真的很X,如果我是訊息中問問題的「記者」的話,我真心想打人。但正如前文所說,cap圖訊息信不過,故直接上政府新聞網搵source,再閱,我又「X!」,原來是真的。 記者再追問:「銅鑼灣書店那宗事件,其實已經不止一個香港人在外地失蹤,今次更懷疑在香港本地被人綁架回大陸。其實這件事……」林鄭司長才官方地回應:「特區政府非常關心香港人無論是在本地、在外地的福祉,所以這個案我知道警務處已經在做工作。」 筆者也認為作為政府高官向公眾發言不應語帶假設,但真心覺得她的回應很無情。我重申,那只是「主觀的感覺」,並不能代表事實,但人就是主觀情感的生物。對人說話,可否用回「人話」?現在有5個在同一間書店工作的香港人失蹤,大家也在擔心的時候,我絕不希望從高官口中只聽到一句「新年快樂」和「警察做緊嘢」,起碼能否讓大家看得出政府很緊張這件事呢? www.facebook.com/cyhhk
準備踏入2016,對80後來說,最年輕的都快要面對成家的一步。要離地說句勵志話容易,但面對現實卻是艱難險阻。 上月,我在電台節目訪問了一位生了七個孩子的媽媽,她的年齡不算老,接受訪問的時候,她還抱著剛出生的女兒。重點是她並不是七時衝動亂生了七個小孩,也不是為了追兒子而狂生,也不是為福利而生,丈夫和小孩的生父是同一人。在我看來,她是一個神人,見面的時候,我帶著羨慕的目光問一句,「妳是怎樣養活這些小孩的?」 訪問結束,她和另一節目主持人(3兒女之母)不放過推動小孩出生率的機會,追問我可時生多一個。我真心的想法是,我和太太也想生,但養多一個是難題。以目前的社會環境來說,單是自己的朋友圈子裡見到的,有些朋友連生一個都已經是一大難題(不用「重擔」一詞的原因是連擔也擔不起了)。 正如這個案例,兩個80後結婚後,總收入大約3萬元多一點左右,二人一邊租住殘舊的唐樓單位,一邊儲錢買樓,終於快要儲夠首期,忽然有小孩了,怎麼辦?他們也很喜歡小孩,但生下來後應如何照顧呢?他們的收入剛好超過了申請福利的收入上限,二人不同時工作的話,連生活也成問題。 倒數過後的2016年,交通費、物價、租金繼續上漲,80後連談生存也步履艱難,還怎樣談生育呢? www.facebook.com/cyhhk
小孩子罵人,因為詞彙及知識所限,故詞不達意的情況經常發生,甚至殃及池魚傷害了不關事的群眾,例如,小孩罵人的時候會形容對方為白痴、低能、智障、黐線、神經錯亂、青山出來的等……或許是因為我是主修心理學的關係,以上被用作罵人的形容詞,傳到我的耳朵裡則變成了病症或病徵的名詞。 我十分歡迎精神科醫生們在蔣麗芸議員(博士)於立法會的錯誤發言傷害了精神病患者而發聲保護病人的尊嚴和權益的行為。我相信蔣議員的言論並非有意中傷精神病患者,但我反而認為無心才更加可怕。如她是有目的地罵精神病患者的話,這或許只是單純的攻擊行為,但如此失言則可能表示了她本身的價值觀就是認為精神病患者是一種困擾,這就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歧視了。 為何這樣說呢?當我們罵人時(明顯地那時候蔣議員也是在罵人),說話必定是帶著惡意或攻擊性的,所以蔣議員把要攻擊的對象比喻成精神病患者的話,那麼她的想法也明顯地把精神病患者與她腦袋中的厭惡對象寫下了一個等號。作為一位民選的議員,卻如此毫無保留地表達了這種歧視無助的病患者之心,這是不能接受的。 小孩失言,還可以說是知識所限,大人失言,則是流露了個人的信念和價值觀,在此呼籲各位在罵人的時候,切記慎言。 www.facebook.com/cyhhk
TSA的風波鬧得沒完沒了,從家長向教育局抗議,到各政黨參一腳圍剿教育局,然後中小學校長老師發聲表示受教育局壓力而被迫催谷學生做練習,現在的形勢變成教育局把責任推在老師一方,到受冤的老師發聲了。 搞政治搞了這麼久,始終仍然受壓力攻擊的依然是那群無辜的小孩子。 小孩子受壓力,我之前也說過,TSA消失後,他們的壓力也不會消失。要消滅他們的壓力,家長就必須有心理準備,要真心讓孩子去玩。何謂真心?即是家長讓孩子去玩時,心裡不會覺得「唔抵」! 其實家長也很有老闆心態,就是有時間必定要用得有價值和用得盡!孩子上課的生活要「充實」,功課量也要「充實」,放學後的時間也要過得「充實」。坦白說,上課就說要等放小息,連放學後回到家中也要每練習一句鐘才放15分鐘小息的話,我想那不是人的生活,而是奴隸的生活。 看現在的形勢來說,TSA消失的機會的確很大,但是想起我們這群80後也好想終結那些5選1的學能測驗,但說不知考試還會一山還有一山高,當我們推倒TSA後會出現甚麼新測驗,才是我擔心的。
聽吳局長分享讀書心得,便會明白現今許多學生都不喜歡讀書的原因了。要培養閱讀的興趣,豈可以量來測量呢? 閱讀可分幾種,一是功能式閱讀,如為了搜尋資料,坦白說,為了研究而閱書的話,我一天也得閱30本,我說的不是「能夠」,而是死也得讀完它們;二是為了滿足好奇心(也可說是因為八卦),如吳局長所說,閱讀雜誌很容易,我隨便走一轉便利店就已經閱畢數本了;三是為了解社會發生的事情,簡單來說,閱報是每天的必要的工作,自己身處的社會,怎能不去了解。 第四,為了娛樂而閱讀的書,這些多數是小說,一個能夠引起興趣的故事,通常也會讓你一日到兩日左右便會一氣呵成地讀完了;第五,是為了獲得智慧,我沒吳局長這麼幸福,能夠擁有這麼多機會周遊列國,但坐飛機的時候,我總喜愛帶一本名人傳奇、或哲學書籍閱讀,但閱讀這些書籍的原因往往不是量,而是質,你從故事中領悟到了甚麼?學習了甚麼?也得需要花時間來消化。 閱讀和飲食一樣,要健康就要吃多一點有益的食物,同一定律,一天閱十本書(或雜誌)的話,也有可能會吃不消的,搞到腦部消化不良就「唔得掂」了! 最後,我想借這裡為一班有心為視障人士服務的年輕人宣傳一下他們的計劃,有興趣了解的可到以下網頁一看究竟。 https://www.fringebacker.com/zh-tw/projects/cafe-des-lebens/ 周三刊登
其實我真心不認為TSA是摧毁孩子童年的罪魁禍首,因為TSA只不過是收集研究數據的工具而已,我膽敢推算,就算家長們贏了,教局真的取消了TSA也好,我們的孩子也未能贏回他們的童年。 TSA是死的,人才是生的。其實家長們擔心的只是排山倒海的功課量已經壓得孩子們透不過氣了。但真正影響孩子的壓力來源在哪裏?是沉重的學習壓力,要搞清楚,最需要訂立最高工時的群組正是這班小學生,他們早上8時已經開工了,不計留堂或補課的話,放學時已經差不多4點吧。 對上班族來說,比OT更令人討厭的是要把工作帶回家裡繼續做吧?但對學生來說呢?放學回家做功課及溫習就是硬道理,那放學不放學有甚麼分別?這也未計算補習,還有修讀其他技能課程(又名興趣班)的時間,這根本就像人家下班後再去做幾份兼職的生活狀態一樣,難道這也是算是有童年嗎? 所以我才認為考不考TSA從來都不是一個問題,重點是當我們成功推走TSA後,該如何保護我們的孩子受到最高工時的保障? 周三刊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