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幫襯過一家咖喱餐館,本來當然是去吃咖喱,卻被它餐牌上的天下無敵超辣拉麵吸了睛,拉麵還很仔細地分出各種辣度,不是「BB辣至勁辣」那麼簡單,而是像九品中正制般,大中小辣都細分1至10級。好啦,穩陣起見order個中辣4級啦!不久後,大廚煞有介事跑出來說:「真係好辣個喎!我哋開張咁耐得一個人食到大辣咋!」於是讓他替我選辣度。 麵來了,真係兩啖都食唔到。那種辣,是死辣,完全沒有我們中國人對辣所要求的香、酸或麻等等層次,應該是用了墨西哥鬼椒那類一味追求高SHU值的辣椒烹製,難食到暈。 SHU,是量度辣椒素含量的指標,墨西哥鬼椒的SHU大約577,000,而世上最辣的「斷魂椒」,SHU更高達1,041,427。日前有不少朋友都吃過的胡椒噴霧,SHU是500,000,未至於令人魂斷,也堪比吃下兩三個鬼椒了。 嚴格來說,pepper spray/OC spray應該譯作辣椒噴霧,因為它的活性有效成分是辣椒素而不是胡椒素。差人今年所用的16安士大支裝Sabre Defense,所用的辣椒素的SHU高達2,000,000,而因它只含10%的Oleoresin Capsicum和0.33%的Major Capsaicinoids(不是傳聞中的1.33%,1.33%的是品牌另一系列Sabre Red),SHU才能大減四分三,否則長毛早就盲了。只是,大支裝的噴射力、噴射量、覆蓋範圍比舊版大得多,中椒的朋友當然會覺得更痛更辣。 不過唔怕吖!Sabre也有賣解辣劑,為了香港的未來,團購喇喂:http://www.sabrered.com/servlet/the-template/LawEnforcement-dsh-SABREDeconCleanseandSoothe/Page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我沒追看電視在播的《三國》,不知道播到今日曹丕死了沒──很不巧,今天正是曹丕的死忌,死時才四十歲,可謂英年早逝。 一講曹操,曹操就到,咁,一講曹丕呢?逼漢獻帝退位自立為帝?洛神?煮豆燃豆箕?以後一講曹丕,大家可以先想一下「葡萄」。 我們迷戀的,或者是惠比壽麝香葡萄,曹丕迷戀的,是真正吃得入口的葡萄。葡萄由出使西域的張騫帶來中國,到了三百多年後曹丕身處的年代,譯音仍然很多,蒲陶啦蒲桃啦蒲萄啦(「葡」是後來造出來用以fit番「萄」的字),曹丕用的是「蒲萄」,他曾寫過一篇嘢,同群臣分享他的蒲萄體驗,他這樣說(原文是文言文,好鬼深,容我譯作口語):「中國好多生果,不如等我講下蒲萄啦。最正係八九月爭秋奪暑嗰陣,之前嗰晚飲大咗,第二朝起身仲wing wing哋時啪番幾粒,甜得嚟唔係死甜,脆得嚟又唔酸喎,冰涼得嚟又唔會凍到『魂井』赤赤痛,汁多味香,解渴祛煩;嘩拎嚟釀酒仲正,釀出嚟嘅酒靚過高粱,又唔太烈,飲多咗都唔怕第朝上唔到早朝………講講下已經流口水,何況真係擺入口呢?所以寡人認為蒲萄先係果中之王,榴槤行開啦!」 榴槤那句是我加的,但不減曹丕對葡萄的熱愛。 請留意這篇嘢是一篇「詔書」,是皇帝向臣子發表的官方書面講話。如此煞有介事,可見他確是個葡萄X(粗口字,不便出街,請自行填充)。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 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我是個任何事情都可賴在「緣份」上面的人,譬如剛從提款機提來的紅衫魚,五分鐘後便拿去餵飽八達通增值機,我便會想:「港鐵加價,搞到我同你嘅緣份咁淺……」等等。 忘了是哪一套戲,Michael J. Fox說自己對一切事物都有感情,連去廁所大解,完事後也會轉身低頭看一下、跟自己的「產物」say goodbye。不知道他跟它/它們道別時,會不會看到粟米? 有幾種食物,老外戲稱為「see you tomorrow」,粟米即是其中之一。為甚麼要跟粟米說「明天見」呢?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經驗:今天吃過粟米,明天去便便的時候,粟米們會齊齊整整原粒地重見天日?老外就經常觀察到這個現象,所以會跟粟米開see you tomorrow的玩笑,還有人弄了圖中的tee來賣呢,世上的商機實在無限。 也還不止粟米,另有些植物如韭菜、茶樹菇、金菇等等食物,亦是「明天見」黨的黨員,你把一條金菇送進肚裡,就等於送它去旅行,讓它盡情遊歷「你裡面」,出番嚟時仍然毫髮無損,是因為這些明天見食物的纖維極高,也含有人體無法消化的木質素(lignin)。要是吃金菇時你沒有仔細嚼爛,等著明天見吧。 而又有誰吃金菇吃粟米時會細嚼慢吞呢?你們的緣份還未完,See you tomorrow!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乍看上圖,你以為自己在看《普羅米修斯》吧? 這種異形般的生物,大名叫「八目鰻」,學名叫「七鰓鰻」(兩眼後面整齊地排列七對鰓,遠看以為有八對眼,故名)。你看牠一張有幾層尖牙的嘴就知道牠非善男信女,原來牠是靠吸食其他魚類的血維生的,所以在20世紀初,牠唔知點解由英國移民到美國的大湖區時,立即就令湖區內其他魚數量急降,可謂魚界嘅吸血殭屍。 而有誰想到會去吃牠呢!睇到都唔開胃啦!不過人類就是世上最大的吃貨,好吃的話,誰管你生前靚過公主定醜過老鼠。英國告士打市的塞文河盛產淡水八目鰻,八目鰻批(Lamprey pie)自然是當地名物。自中世紀以來,當地就以這種批進貢中央,例如皇室各種喜慶、紀念日,告士打人都會精心焗製八目鰻批以饗皇親國戚──剛剛慶祝登基60周年的伊利莎白二世女皇,今年便收到下圖這個批,造型是告士打市內逾900年歷史的教堂。 其實八目鰻在告士打市早因為過捕而數量銳減,成為了法例保護動物,所以十年前英女皇登基50周年時他們已經要用從美國大湖區入口的八目鰻來炮製皇室貢批;今年也不例外,必須用上美國貨,才弄得了教堂咁大的一個批。 白金漢宮不像港府,對女皇如何處理禮物有極嚴格的限制,她無論如何都不能拿禮物去換錢──即使收到個批時心諗:「唉,呢班友又嚟!」,仍要強顏歡笑啃咗佢,至多小心啲唔好食到鰻頭。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因為我看了受害者沒了大半邊臉皮的照片。 邁亞密一名男子A在公路旁被另一名男子B狂咬臉龐,警察到場擎槍也喝不停B,連轟多槍才能把這位「老饕」擊斃,可憐A由額頭至上唇大部分表皮和肉都被吃掉,眼球差點也保不住。 警察向外講的,是B服食了一種叫Bath Salt的新型LSD,所以狂性大發;但民間流傳的故事,則說驗屍報告顯示B的DNA與人類不符,而且這已是當地今年內第三至四宗人咬人事件,所以大家都說喪屍襲地球的生化危機年代來臨了。 邁亞密跟喪屍的其中一個發源地──海地,是那麼的接近,難怪他們會恐慌。 海地盛行巫毒教,20世紀初,人類學家們在那裡曾訪問過一個「喪屍康復者」。他說因為與弟弟爭產,弟弟請巫師「炮製」他:巫師用雞泡魚和蟾蜍的毒液令他進入假死狀態,家人以為他死了便辦葬禮啦,埋葬一段時間後,巫師派人將他挖出來,再為他注射由曼陀羅花提煉的藥物,他便完全成為一隻無自主意識、無記憶、只聽巫師命令的「zonbi」──後來傳到美國,變下變下才變成今時今日的「zombie」。 他和一班同被整成喪屍的人受巫師命令,在蔗田工作,日出做到日落,每日只得一餐飯食(是呢他說喪屍能講能聽能吃,他們下班後就在墳場一帶「hang out」)。直至18年後巫師死去,他們才重獲自由,其他人全部失憶,只得他一個記得所有事情,並且找回家人團聚。 失憶的行屍走肉,香港也有很多,你是不是其中之一?星期一晚見。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 《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還以為,會在電視新聞直播看到新界諸位鄉勇義士、在被逼得走投無路時、跟來強拆牌樓的官府惡棍上演一幕「浴血荔枝莊」。除了赤手空拳和鐮鋤犁耙,他們還預備了人類最原始的武器──糞水呢! 一台拋頭顱灑熱血慷慨就義反抗到底的好戲,上映一日便落畫,糞水只敢潑外判工人、不敢向官差大灑楊枝甘露,可惜可惜。 別說你不想看差人被淋屎。 這麼好的有機肥田料,用來做武器實在暴殄天物,拿去澆花淋菜不就很好嘛!一直覺得,大便之所以臭,是造物的那位在告訴我們:「這不能吃!」後來不知是哪位天才想出用不能吃的來滋養能吃的,我們現在才有有機食物可吃。 偏偏,這不能吃的東西,有時還是得吃。在中醫世界裡,其中一種極hardcore的診症方法,正要求把它放入口。《二十四孝》裡有個故事,說南齊士人庾黔婁(駢文大家庾信的伯父)的父親臥病,大夫說:「想知好咗定差咗,食便便啦!」庾先生果然孝義,親嘗老父便便,發覺竟然是甜的──甜即是沒救,苦才能回天。好了!可以慳番body check錢了!叫你的子女盡點孝道吧! 後來雖然庾先生跪求北斗星希望代父去死,但老父陽壽已盡返魂乏術,他便在父墳旁居住守孝,守足三年才再做官,得以成為中國歷來最孝順的24人之一。 人中黃是中藥大家知道吧,原來它不是直接從馬桶撈來的,而是把甘草磨粉放入竹筒內密封,再浸在糞水中幾個月而成。又是哪個天才想出來的呢?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喜歡吃茶餐廳的朋友,相信無一不佩服近年好立克和利賓納的可塑性──加檸加薑汁加綠茶加胚芽,充份發揮香港人乜都夠膽死、飲唔死人就乜都溝得埋的創意精神。而事實上這兩款百年飲料亟需創意來活化,畢竟現在可樂成癮的人愈來愈多,倒沒有聽說過有人罹患「苛瀝癮」的。 看到哈利王子的北極慈善行,便想到好立克。這款麥芽奶類飲品在1873年由William和James Horlick兩兄弟發明,最初是給BB吃的,後來在一片極地探險熱潮中脫穎而出,Robert Peary、Robert Falcon Scott等等著名探險家的團隊都在南極北極「寒天飲苛瀝」,一時間令Horlicks聲名鵲起,皇室還急急為James Horlicks封爵。 大概因為這個極地情意結,Horlicks公司後來直情當上探險隊的贊助,所以現在南極洲上有一座「好立克峰」,就是紀念探險家拍門找贊助時、好立克公司說:「好!立刻!」的慷慨。 令好立克真正紅起來的,是一次和二次大戰。當時物資短缺人人食唔飽自不待言,Horlicks便攜、便沖、便宜,而且又有麥芽又有奶,飲一杯頂一餐,在前綫和後方都大受歡迎。我們現在當零食的好立克糖,在二戰初次登場時,是設計給盟軍士兵即開即食的能量補品,空軍的逃生包裡也有它的一份。 沒錯我是贊成保育舊嘢老嘢,不過,由你們去保育好了,Horlicks在1969年賣給了西藥廠──我是最憎西藥廠的。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本周最搞笑的事,莫過於某位議員的維基百科介紹頁面被人惡搞,說他是「被公認為香港最無恥的人」,well,他是否無恥稱王,要在他夜闌人靜捫心自問時才知道;我想說的,是我們香港的政客實在太悶蛋了,維基百科除了可以介紹你們最無恥、擅長捉老鼠、媽媽紮過腳,還可以寫些甚麼?你們能不能有點娛樂性? 甚麼是娛樂性?例如在1979年今日上任的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她在人民大會堂的石級幾乎仆直固然甚有看頭,而她在從政前做過的一件事卻更堪世人玩味──她在牛津大學唸化學,畢業後除卻參加保守黨活動,也要搵食的嘛,她在一家塑膠廠做過一段短時間的研究員,後來加入了大食品公司J. Lyon & Co。其時是1950年代,人們很快就忘記了二次大戰的傷痛,因為:天氣實在太熱了。不要問我支持工黨還是保守黨,誰給我雪糕,我便支持誰。 戴卓爾夫人(那時她未嫁,閨名Margaret Roberts)在J. Lyon正是從事幫大眾降溫的工作:研究加快雪糕的「出貨」速度。她跟研究團隊最終製成了一種乳化劑,讓人可以將雙倍空氣打進雪糕裡、也令雪糕「發」得更均勻軟熟。於是,世上出現了一種前所未見、人見人愛的東東:軟雪糕。軟雪糕配上史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便是我最喜歡的交通工具,雪糕車了。 「原來戴卓爾夫人有份發明軟雪糕」,這就是娛樂性。你們發明不了軟雪糕,算,那就承認自己最無恥嘛!何苦難為維基百科刪除事實呢!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今日,是切爾諾貝爾核電廠大爆炸26周年紀念。 有看過去年一系列25周年紀錄片的,應該知道那個地方到現在仍然是死城乙個,甚至有說,月頭證實患上白血病的英超球隊阿士東維拉隊長S柏度夫,患病亦是因為兒時受到切核的輻射影響──而他明明住在保加利亞,成長地跟切爾諾貝爾相距一千公里以上。 去年的311福島事件再次提醒我們,核能是把兩刃劍,不單止在發電層面,用在飲食上更加是爭論不休。我們早在20世紀初已經用輻射來處理食物,無論是水果蔬菜、鮮肉穀物、以至預先包裝的罐頭和調味料,經放射線照一照,就起到殺菌殺蟲防腐保質的功效,總之有病醫病冇病強身,對於當時需要很遠水路運載食物的人來說,煞是方便。 這裡要說一下漢字的偉大。經放射線消毒殺菌的食物,英文叫irradiated food,其實可以直譯作「輻射食物」;但你將心比己嘛,看到這四個字,你要先吃多少個豹子膽才夠膽買來吃?於是有聰明的漢人把它譯做「輻照食物」,照者,射也,至少聽起上來沒那麼恐怖就是了。 不過改一個字掩蓋不了事實,事實是:輻射喎!行內人會說:「唏!輻照唔等於輻射㗎!食物唔會有殘留㗎!」不也有很多西醫跟病人說疫苗無害、而他自己卻不敢打嗎? 目前呢,中國是全球第一大輻照食物生產國。認住圖中的輻照標籤吧,雖然我不覺得他們會bother去貼。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同條鹹魚有乜分別? 而如果你患上「魚腥綜合症」,即使你滿有夢想,即使你總是45度角地跟你的女神/男神對望,你還是注定要孤獨終老──你的氣味跟鹹魚一樣耶! 昨天的報紙說英國某女子罹患此症,一天沖10次涼刷20次牙,身上還無間斷散發死魚腥味,直如一個可移動的筲箕灣魚類批發市場。怪病令她不敢與人交際,足不出戶整整一年,後來求醫方發現身患三甲胺尿症,經過改善飲食最終脫臭成功,還瘦了兩圈。 死魚症,是來自一種叫「膽鹼」的物質。膽鹼進入人體經消化系統來到大腸,會被分解為有死魚味的三甲胺;之後三甲胺會被送到肝臟,由三甲胺氧化酶改造成無味的氧化三甲胺,再被代謝出體外。有死魚症的人,就是因為肝內的三甲胺氧化酶出了問題,三甲胺的死魚味便會循汗、尿、口腔,慷慨、無私地分享給家人朋友和路人。 所以啊,若然你某日發現身邊的人都以看著魚類的眼光來看你時,你可能需要考慮減少吸收甚至戒掉膽鹼(Choline)──咦?Choline咁熟口面嘅?對呢,你一定在奶粉廣告上看過它。很不幸,Choline是人體必需的維他命,Choline不足會直接引致柏金遜症和脂肪肝,你最多可以吃少一點蛋、豬膶、黃豆這類食物,戒晒膽鹼的話,等著老人癡呆吧。 Anyway世上總有逐臭之夫,冤豬頭總有盟鼻菩薩,一身魚味的你,信我,遲早會遇到餐餐冇鹹魚唔得的另一半。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上星期為拜山而幫襯衣紙舖,東西價錢翻了幾倍不在話下,最大開眼界的是,現在的陰司紙不單有港幣美金歐元人民幣,還有幾款大如A3紙的,銀碼由幾千萬至幾萬億不等。 由銀碼來推論,津巴布韋的大部分人,都等於生活在陰間。幾年前他們的通脹率如甩繩馬騮般爆至幾億%,貨幣急速貶值,還買得起食物的人們,去麵包舖買條方包食,也要推著幾百萬銀紙;要買些肉來送麵包嗎?要call架雞記車幾億過嚟先得。 當地政府索性斬腳趾避沙蟲推行貨幣改革,推出大面額鈔票,大到十萬億都有。鬼佬見到14個零會很訝異,我們中國人從小就被大銀碼嚇大──不就是陰司紙嘛!所以他們現在都不用本國的陰司紙了,市面流通的,是美金英鎊南非蘭特甚至是小國博茨瓦納的貨幣。 「還買得起食物的人們」已夠痛苦,更多的是飽受饑荒、連陰司紙都冇得用的人。而這一切,都要算在他們的大總統穆加貝的帳上。 Forgive me,今日講的跟飲食沒太多關係,只是當有消息指穆加貝在新加坡就快釘蓋時,我們能不開香檳慶祝嗎?非洲小國的獨裁者關我們甚麼事?他在大埔買了豪宅、他的老婆在香港打人、他的女兒在城大讀書、根據高登的資料,她的未來夫婿很可能是香港人、他的家族有大量資產轉移了來我們的地方。我們間接令津巴布韋人舉國使用陰司紙──雖然不是我們親手燒的。 祝願這個大壞蛋早日歸西。他死,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但,至少解決了最大的問題。 阿鼻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我女朋友說我揀飲擇食,因為我不吃矮瓜苦瓜榴槤雞籮柚豬大腸乳豬皮以外的動物皮,以及大部分動物內臟,例如牛波子、豬開心等等。 怎樣?這樣算不算揀飲擇食?我覺得不算囉,我認識的很多人,不食魚、不食菜、不食生果、不食甜嘢,以人來比喻的話,我只不過是憎地球上某幾個人,他們憎的是一整個種族呢! 這才算得上揀飲擇食嗎?還是小兒科。上星期不是有則新聞說「英國少女8年只食pizza」嗎?Selective eating disorder(SED)的患者才算是最後大佬。他們往往唔知點解只肯食幾種甚至一種食物,有些還病入膏肓到揀牌子:當他就快要餓死,你拿一塊Pizza Hut的pizza希望救他,他會把那七層芝士乜乜物物批放埋一邊,用最後一啖氣跟你說:「Pizza……我只食Pizza Box!」然後斷氣。 我有幾位男性親人可能也是SED患者,例如有一位他把自己99.9%的胃口都奉獻給麵筋(對呢打邊爐用的那種啡黃色球狀食物),他也不是完全拒絕其他東西,只是,要阿媽又求又西,才肯夾嚿魚食嚿雞。另一位,一年才跟他吃一兩頓飯,吃的都是家族大圍酒席。算他厲害,他能夠一直埋頭打機,直至隻雞嚟到時才起筷,一起筷便幹掉大半隻雞,還有單尾的炒飯是他會吃的另一樣食物,所以其實用雞來炒飯就能養活他一生。 以上兩位,皆是被父母慣壞之輩,父母從沒處理過他們的偏食問題。如你想把孩子培養成SED之霸,今日開始就只餵他吃偏食配方奶粉喔!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最近有位朋友跟她丈夫的關係有點緊張──她丟失了結婚戒指,傷心欲絕,老公不敢罵,一邊安慰她還要一邊思考如何善後:買過一對新的?抑或索性大家都不戴婚戒了?設若丟失婚戒的是男方,就算人頭不落地、也要膝頭落地跪求原諒吧? Anyway,這令我想起一些迷信嘢。他們的結婚蛋糕,跟近十幾年大部分新人所用的結婚蛋糕一樣,都是假嘢、道具,純粹供新人作狀切一下,讓賓客拍個照放上FB,既然不是真的,大家也就沒得食了。 但傳統上,結婚蛋糕是一個婚禮的焦點所在,在古羅馬時期,賓客會將麵包(那時還未發明蛋糕)搣碎拋在新娘頭上,寓意為新人帶來好運(這是哪門子的寓意?根本是玩新娘吧?);到了中世紀的英國,蛋糕造得很高,一對新人要站在蛋糕的兩邊、在蛋糕頂上空親吻,沒弄壞蛋糕的就會子孫滿堂家族繁衍;17世紀時,甚至會為新郎新娘各預備一個蛋糕,白色的那個代表新娘的貞潔、深色那個則是代表新郎……代表佢邪惡嗎?不得而知。 無論如何,結婚蛋糕的重點,從來都是「要食」。當一件蛋糕遞上來時,到賀的賓客必須接受、即使怕cream怕甜怕肥,一口兩口也要吃,否則會被認為對新人極度不敬,無論你做了幾多錢人情,都會被鄙視。而吃剩的蛋糕,新娘的姊妹們會拿回家去,放在枕頭底,那麼她當晚就會夢見自己命定的如意郎君(翌日起來當然要記得洗枕袋)。 現代婚姻不少以離異告終,迷信一點地講,就是因為大家都用膠蛋糕所致。 Anyway啦,婚戒身外物啫,祝福他倆無戒到老。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雖然我不知道自己還能憑甚麼能自稱為細路,但,真的很不明白那班大人,咁多黑材料在手,為甚麼不拿去造Oreo? 有看廣告的也就知道今年是Oreo百周年餅慶,相信在座各位對Oreo都會有感受,我的感受則是「甜耶耶,冇乜必要唔會食」。偏偏很多時放了第一塊入口之後,便好像毒癮發作般停不了手,係咪落咗罌粟㗎? 講笑咁講啫。Anyway,這塊黑色嘢已經風行百年,是美國歷史上銷量最高的餅乾。根據歷史時間線,Oreo最初其實是隻copycat──比它早4年的1908年,市面上就已經有售一款叫Hydrox的餅乾,正是兩黑夾一白的格式。可是這原創款式很不爭氣,在Oreo面世後便一直捱打,你知啦,做生意呢啲嘢,即使外形一樣味道一樣,也可在包裝呀marketing呀各方面上分出高下。結果Oreo享盡榮華富貴,Hydrox漸漸退出零食舞台──家樂氏後來買下了Hydrox的recipe,並且在它100周年時的2008年推出限量復刻版,期間不斷收到客戶訴求、要求將Hydrox重新上架。不過大概因為Oreo太強勢了吧?復刻版只賣了不足一年便又消失了。 關於Oreo的另一樣過癮嘢,是它為甚麼叫Oreo。聽說就連Oreo的生產商Nabisco的董事對這個問題也說不清,有說是來自法文的「Or」(解作「金色」,Oreo初期的包裝色)、有說是希臘文的「山」(Oreo最初的造型是山形,而我不知道一塊餅點可以係山形)、還有說董事局開命名會時,一個董事剛放Oreo入口就被問意見,他含住塊餅說「I dunno」,發音像煞了Oreo。 是但啦,咁好賣,即係冇改壞名囉。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當葵花雞和增城菜心或許能為你帶來爵士勛銜,牛扒封爵又有甚麼好稀奇古怪的?更何況那是香港人耳熟能詳的西冷扒? Sirloin我們譯作西冷,這塊肉正確的位置是牛腰頂部的脊肉。幾百年來,英國人對這個字樂此不疲,說英皇亨利八世某次前往蘇格蘭途中,受到某人以一塊「牛腰頂部脊肉」款待,這位既是國王又是美食家的Henry對這塊肉大加讚賞,吃到一半便忍不住拔出龍劍、劍尖搭在肉汁四溢的肉上,將它封為「腰爵士」(loin解作腰)──爵士我們都要喊Sir的,這塊肉便順理成章被叫Sir Loin,搞搞下,便變成sirloin。 這傳說的主角有時也會換成其他英皇,查理二世呀占士一世呀亨利十三世呀──而英國從來沒有一個Henry能去到十三世。為西冷封爵將西冷擬人化,是英國人的阿Sir情意結。 那麼,點解阿Sirloin係阿Sir呢?細個跟老竇去波士頓(是餐廳啦!不是那美東城市),餐牌裡有兩個名字是很纏繞人的,西冷是其一,另外一個是免翁。看著老竇明明識讀(其實波士頓的waiter全是唐人,不知道他為甚麼這兩個字要講英文),問他他又不知道何解,只說是法文來的──的確,西冷和免翁都是由法文改過來,西冷法文叫作surlonge,longe是「腰」、sur是「上面」,傳到英國變成了surloine,到了18世紀才改寫成sirloin。不關爵士事喔! 免翁則是由filet mignon譯過來,不過在法國多數是指豬的里脊肉,如果要說牛里脊呢,應該叫作filet de boeuf。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