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鬼」跟「怕自己變成鬼」這兩者比較起來誰更可怕?趁萬聖節就到,不妨細心想一下。 而有一些恐懼,比這兩者更可怕,例如今日要講的「烹飪恐懼症」。 這是種真正的病症,英文叫Mageirocophobia(睇英文,成件事即刻真晒係咪?),不是現代人經常claim的「好怕喺屋企煮飯,煮完洗餐死,成間屋都油煙味」,而是真真正正地害怕將食物由生煮至熟的過程。 烹飪恐懼的「恐懼」也分成幾種:有些人老是懷疑自己在處理食物時會出錯,弄出來的東西一定會食到人病;有些是害怕食譜很長很複雜,確信自己一定會miss咁一兩個step;有些人害怕自己不能將食物煮熟,即使明明已經煲到爛,他仍然怕別人吃了會拉肚子;還有些人,根本就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將A食材、B食材和C調味料融合而成為一道菜,甚至你只是要求他將最簡單的公仔麵+味精湯粉包撈埋一碗,他也會覺得「冇可能!我邊有咁叻可以做得到!」 這種恐懼症,基本上不會死人,也基本上不會影響生活,大不了成世人出街食和叫外賣就是。問題是,跟很多恐懼症一樣,如果你縱容它變得愈來愈「惡」,是會引致抑鬱、焦慮等精神病的。例如患烹飪恐懼的人,有可能漸漸會變得不敢接近或進入廚房,要是你的洗衣機不幸放在廚房,咁除咗要出街食,也要出街洗。 有好些朋友從來不在家煮食,連飲水也靠樽裝水解決,而他們也確實經常焦慮不安──梗係焦慮啦,除番勻個廚房都成百萬,一次都冇用過,白供了。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不知道Red Bull有沒有送他一對翼,至少有給他一個降落傘。 又不是自己跳,我卻跟其他很多人一樣看直播看得鬼咁興奮,Felix上升到平流層頂那兩個半小時明明冇嘢睇,也在電腦前坐定定等,不斷問「幾時跳?仲未跳嘅?」 贊助這次世紀之跳的紅牛,近年紅火火得很,多得賽車和太空跳等等運動,也多得酒吧拿它來溝酒。相反,能量飲料的老祖宗力保健,近年就垂頭喪氣得很,我甚至不知道香港市面還有沒有它出售。 童年時──真的是很童的童年──大概被「衝勁盡表現,全靠力保健」毒得太勁,除了奶,喝得最多的便是力保健──的確,士多老闆看到一個小學生每天都來買那地盤佬、貨櫃車司機才需要的能量飲料,是嚇了好一大跳的。加上它根本一點也不好喝,為甚麼每天都來買?根本就係上咗癮。 幾年之後,力保健旁邊出現了競爭對手:紅牛。我是很賤格的人,用開Canon便永世不掂Nikon,去開惠康便一世杯葛百佳,沒有商量餘地。看著那瓶紅牛(當年還未有罐裝),心也沒動過一下,繼續捍衛對力保健的忠貞。有人指出紅牛大hit力保健死死下,原因是後者太保守,人家都大搞形象工程,瘋狂贊助各種活動,他們還死守住那個似咳藥水樽多過似energy drink的玻璃瓶。 所謂「冇公關,屎都冇得食」,兩個牌子同樣有四五十年歷史,源自泰國的紅牛卻比日本人的力保健更懂得變通,看來要等內地瘋傳力保健可以豐胸、防癌、致富,他們才翻身有望。 對了,紅牛是泰國嘢來的,下次試試用來溝椰青吧。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 《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還記得第一次在《am730》寫稿便是寫競食,隨著時代巨輪不斷推進,競食已不再限於熱狗餃子蕎麥麵,愈來愈追求以參賽者的痛苦來娛樂觀眾──誰不想看比賽完後冠亞季軍齊齊勁嘔呢?所以出現了不少很多很extreme的競食賽,例如伊利諾伊州的六旗主題樂園,去年就曾搞過鬥快食蟑螂大賽,獎品是樂園入場券;同樣是去年,阿拉巴馬州的某個科學館亦辦過鬥食蟑螂大賽,這次是吃活的,獎品也不過是該館的家庭入場套票。 最近的一次大家都知道:邁阿密有個男子參加活蟑螂競食比賽,勝出後即時倒地死亡──獎品是條幾千塊港幣的球蟒蛇,聽起來好像比較值得,而且他是為了贏得蟒蛇送給朋友,聽起來也比較有義氣。 事發之後專家們議論紛紛,究竟是因為曱甴有毒?曱甴翼碎片跑進他的肺裡去?他對曱甴敏感?其他人都有生食曱甴啊,怎麼他們就沒猝死? 專家估計可能是敏感,我估計,是因為生食,而且overdose了。 食蟲在歐美國家是件怪事(所以才有那麼多娛樂節目拿食蟲來整人),但在世上80%的民族都有食蟲的傳統,問題是人家吃的蟲都是熟蟲,大陸常見的蟋蟀串、蠍子串、百足串,統統炸到熟透、幾周前講過的非洲蜉蝣餅也是煎香煎熟才吃的呀! 我阿嫲生前最常講的一個二戰回憶,就是捉曱甴來吃。即是那是戰亂之世,他們吃曱甴也很講究,堅持要用大滾水煮過才食。 至於題中的「蜚蠊」,就是曱甴的雅稱。即使有雅稱,仍然是不適合生食的。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在公司哪有一天不被老闆ban idea ban proposal?難得放假一心想來個《羅馬假期》,撞佢個鬼的市政府卻剛剛頒布了法例,全日禁止在萬神殿、那弗納廣場和鬥獸場等名勝附近進食三文治、pizza、panini,說是要保護古蹟之餘,也對遊客進行「再教育」。 別自己呃自己了,聽到這種禁令,你第一時間會想的是「肯定係針對中國人啦!中國人最鍾意喺名勝食嘢」。 不過,只禁幾種食物就能難倒中國人嗎?我們還是有帶埋電飯煲在鬥獸場門外洗米煮飯的能耐。 也不過,這肯定不是針對中國人之舉,這是意大利各地政府喜歡ban這ban那的九牛一毛。 意大利各個市政府都喜歡周不時搞新法例來擾一擾民,之前已有城市全面禁止使用膠袋、膠樽、禁止在公眾地方吸煙。你說,OK吖又環保又健康!陸續有來:有海邊城市禁穿迷你裙、某個海灘度假勝地禁止堆沙、全國司機不准在駕駛時跟接吻、禁止出售馬肉等等。 咦?馬肉?從來只知道日本人會吃馬,原來意大利也不遑多讓,長期以來都是銷耗馬肉最多的歐洲國家,煙馬肉絲(圖)、生馬肉片、馬肉湯等等傳統名菜都膾灸人口。 我們不常會想到要吃馬,因為馬自古以來就有很高的工作、運輸價值,重要得甚至可以納入「寵物」之列,而且牠們把飼料轉化成肉的比率很低,所以,唔到窮途末路,唔會劏匹馬嚟食。 而當然啦,強國之所以能稱強國,就是連馬肉銷耗量也不輸人後,連年高踞榜首。 最後,祝願逝者安息,生者平安。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 《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頓營養豐富的早餐,能夠給你足夠的精神和力量去開展每一天。 說起來當然好聽,但對像我這種雞啼才上床的通頂之鬼而言,早餐,就像月餅一樣,一年只能吃上幾天。倒是近月來因為女友轉返早班,我可以乘著通頂之便,為她準備早餐,每天沾她的光吃上幾口,也多少領略到弄早餐並不比整九大簋來得簡單。 但怎也不比巴基斯坦的婦女辛苦。他們有一種傳統的早餐美食,叫Siri Paya,直譯的話就是「頭腳湯」(不過我覺得「腳頭湯」比較順口,好比好腳頭)──Siri不是那個寸嘴的蘋果software,而是烏都語裡的「動物的頭」;Paya自不待言,正是解「動物的腳」。這款美食用上牛或羊的頭和腳(是一小段小腿連蹄,不包髀)來熬製,成品大約相等於我們所謂的「燴」,頭肉和腳肉浸在大量的汁裡,庶幾近於牛尾湯,再用饢(naan)蘸來吃。 要弄一鍋好的腳頭湯、讓老公明天幹起事來充滿幹勁,巴國的婦女集體地冇覺好瞓,尤其以前還是燒柴燒煤的時候,因為腳頭湯動輒要煮五小時以上,婦女們要漏夜爬起床,甚至睡前就開始煮,將炒洋蔥、番茄、蒜頭、各種咖喱香料煮成湯底來燴頭和腳,明早雞才剛剛啼,湯才剛剛煮好,老公便嗌肚餓、要食siri paya了。 但,正如午餐肉不一定在午餐時吃,這腳頭湯也可以當lunch和晚飯食,故大街小巷都有如圖中的專賣羊頭羊腳牛頭牛腳的小販在叫賣。而他們一定不會掛羊頭賣狗肉,在他們的宗教裡,狗是跟豬一樣污糟的。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罷買日貨!罷食壽司!但因為蒼井空是全世界的,所以繼續「用」她的都不是漢奸。 最近反日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而咱們每次跟日本有齟齬,都會拿「抵制日貨」這支旗出來舞動,由五四到二戰到保釣,日本一豎起條狐狸尾,咱們就不買日本嘢──咱們跟越南、菲律賓也有主權爭議,怎麼沒有人罷買他們的貨?這證明了,日本嘢實在已經滲透全屋、全街、全國。 「杯葛」這回事當然不是中國人的專利,全球都有為了人權、公義、動物權益等等理由而發起的杯葛行動,杯葛對象多數是國際大品牌,也有些是國家,例如島國毛里裘斯因為不斷捉猿猴來賣去做動物實驗,所以一直有團體呼籲世人不要去該國旅遊。 另外一個搞了很多年的抵制運動,關係到加拿大人獵殺海豹的傳統。加拿大整個國家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冇乜嘢吖!好似幾easy going」,她的動物保育工作也似乎做得不錯,唯獨在殺海豹的quota上卻是寸步不讓,每年都批出400,000個許可,即是在今年11月至明年3月期間,獵人可以殺最多40萬隻海豹。多年來,英國等地因此而杯葛加拿大出產的海鮮,卻似乎成效不大,加國獵人仍然專揀剛滿三個月的小海豹來殺,剝其皮賣其油,好賺過賣海鮮。 義憤不食壽司、誓死不用日貨、對日本發黑色旅警?Keep到一個月已算是很愛國的了。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 《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近年在香港大行其道的,除了froyo和pizza,burger亦係開到成行成市,百幾蚊買兩塊麵包一嚿肉和幾片生菜,仍然大受歡迎。 你有沒有吃burger時吃到蟲的經驗?如有,你應該會將證據拿給店員看,向他投訴:「喂有隻蟲喎!」但如果你幫襯的是非洲維多利亞湖(Lake Victoria)湖畔一帶的burger店,你投訴的應該會是「小二!冇蟲嘅?」 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的淡水湖,位於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三國邊界,湖面上經常會無端端有一條條好像小龍捲風一般的水氣舞動──睇真啲,原來那些水氣竟是一大堆、數目根本數之不清的湖蠅(mayfly,牠我們古代有個更優雅的名字,蜉蝣)。而不單止湖面,岸邊也不時有大量湖蠅亂飛,形成一層昆蟲煙霞。 俾著是香港人,看到屋企附近有如此景象,一定會同管理處投訴,或直接call食環來滅蟲。可該地的居民想法很正面:嘩!阿仔!爸爸請你食burger! 說時遲,阿仔們已經拿著一個個不鏽鋼兜,跑到屋外向著蠅群亂揈──有時候他們會在兜底塗點蜜糖用來黏湖蠅,更多時候是甚麼也不塗,讓湖蠅直接撞在兜裡死掉。不多時兜內已積了厚厚一層「蠅醬」,爸爸便將蠅醬弄成漢堡形狀,放在簡陋的鐵板上煎熟,一塊100%純蠅肉的漢堡扒便可以上枱了。 如看完上述文字,你腦海裡沒有畫面的話,可以上Google輸入「蚊餅」,便能找到有相關片段。但記著,人家不是蚊,是蜉蝣;那不是蚊餅,是蜉蝣漢堡。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現在的父母說「生嚿叉燒好過生你」之後,接著的一句已不再是「叉燒至少可以食落肚」,而是「叉燒唔使上國民教育堂」。 是的,從這麼一句平凡卻極為普遍的鬧仔女俗語,便可看出叉燒對粵語系地區的人而言是多麼地重要──父母愛子女之心天下皆同,但他們寧願生一條叉燒出來,趁它淌著血水、羊水、連著胎盤時吃來填肚,也不願意把你帶到這世上來,可見叉燒的地位何其高。 當然,要是阿媽真的生叉燒,老竇又會懷疑老媽子有戀物癖。 也當然這些都是講笑的啦,子女的位置不能與叉燒相提並論,只不過叉燒實在太常見,隨口拿來就用罷了。 叉燒甚麼時候由誰發明已經考據不出來,我們卻不能否認發明者是天才──不過就是醃過的豬肉拿去叉著燒、臨燒好時塗點蜜糖,就像我們燒嘢食之嘛!為甚麼能夠咁好食?能夠到現在仍然是斬料的頭號選擇? 除了「生嚿叉燒」,我們也常拿叉燒來做俗語,雷禮義以「叉燒」來譯chance固然是信達得來夠通俗;說女生「扮叉燒」便是指她扮高竇吊高嚟賣;連猜包剪揼,也要加個叉燒包進去;更別說由「噴火女郎」張仲文原唱的名曲《叉燒包》,將嘢食通街唱,此曲可謂經典。 國民教育科,其實是條有骨叉燒。看完教材以為很容易食很容易消化的家長,當心子女讀過幾年後同你講:「有你啲咁嘅老竇,我認嚿叉燒做老竇好過!」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常常在街上看到《am730》的巴士車身廣告,望著「公器公用」四隻仿宋體大字,我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公筷。 咱們中國人,沒了一雙筷子,可以話係死得。有些活得很hippy的朋友,家裡從不舉炊,杯盤碗碟都欠奉,甚至連食水也不煲,天天去買支裝水飲,但廚房總有幾雙筷子──買外賣回家吃到底也要用筷子吧?萬一人家忘了給你即棄筷子呢? 俗語也有云「多個人多雙筷」而不說「多個人多碗飯」,可見筷子在象徵口腹之慾上是多麼地位崇高。而這象徵意義延伸至人倫關係之上,傳統上中國人一家人食飯很少會用公筷,還會你夾條菜給我,我回贈一隻雞髀給你,互相食對方口水尾,即使有客人來亦照做如儀──除非是官家貴冑請客吧,一般平民百姓,主人家夾餸給客人,是以免客人客氣見外,唔敢起筷的社交舉動。 後來招待外國人來吃中國菜時,畢竟老外在飯枱上一向都是各自為政的,看到你們的筷子在餸裡插插翻翻,都眉頭大皺吃不下去。這造成了不少外交問題,於是政界便興起提倡用公筷母匙的風氣,傳說蔣介石就是個嚴格執行食飯用公筷的領導人。再後來,不用多說吧,因為乙型肝炎的關係,不少尋常人家在請客時都用起公筷來。我平生第一次見識到公筷,便是有位表哥患了乙肝,一家人吃了一餐很雞手鴨腳的飯。 我到現在仍然跟公筷很不friend,幾乎每一次在外面用餐遇到公筷,最後都會把它放埋入口,將公器變成私用,對不起《am730》了。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現在釣魚台的問題鬧得沸沸揚揚,咱們強國最後會不會跟日本人開戰,誰也說不定。而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自古以來開戰打仗,不用打對方主力,燒他們的糧倉最實際。 那麼,我們還是先了解一下敵人行軍時會吃些甚麼。除了拉麵、壽司,咖喱飯也是日本人最常進食的食物,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開始引入洋食,咖喱飯就是在那時候引入的:英國海軍苦於長期在海上營養不均衡,遂引入殖民地印度的傳統咖喱,一方面咖喱可以長時期保存,二來也補充了各種營養,於是麵包點咖喱汁再加蔬菜和肉,便成為不列顛海軍的常餐。日本人將這條recipe引進軍艦上的廚房,稍稍作了些改良──麵包換成白飯,又用法國人的方法,用奶油炒小麥粉造成芡汁,讓咖喱汁濃稠一些,在船上即使遇到巨浪也不會咖喱四濺,如此就發明了流傳至今的「海軍咖喱」,不單止風靡全國,更加有不少人為了吃這味咖喱而加入海軍和後來的海上自衛隊。 直至現在,他們的海上自衛隊仍然會每逢星期五便開咖喱大會食咖喱飯,讓身處海上(甚至是海底)的士兵知道:「啊,一個星期又過去了!」不同部隊之間也會有獨家的recipe,時時都要比併誰家好吃。在最重要的海軍基地橫須賀,甚至常常搞咖喱街、咖喱節等等活動,推廣基地的海軍咖喱。 如此這般,咱們有的是錢,買斷全球所有咖喱粉,斷他們海上自衛隊的糧,咪得囉?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 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早前不是有酒樓搞了一系列三國宴嗎?某晚有朋友專程去吃,並且為菜式拍照放上FB,草船借箭三顧草廬苦肉計逐道逐道來,當看到三英戰呂布時,我實在笑咗出嚟──不就是四個印了劉關張呂的雞肉包子嘛!戰甚麼戰? 中國人都有將事物說得很美好的習慣,為菜式起名堂是其中一種體現。先父每次吃豆角炒牛肉,總喜歡說它是「亂棍打死牛魔王」、看到阿媽整牛肉餅,又會寄調一下咱們偉大祖國的國歌、唱番句「蔥菜牛肉剁爛,剁爛再分兩餐」,好似唱過後碟餸會好食咗。 今日講的菜也有這個特性:韓國的「部隊鍋」(Budae Jjigae)。乍聽名字,好像很專業,吃完好像便會很有力氣上沙場殺敵對不?其實它不過是一個在辣椒湯底內放入腸仔、餐肉、煙肉、芝士片、年糕、洋蔥及公仔麵等等食材,煮滾了便吃,像煞了我們的「一品鍋」(這名字也是「說得動聽」的表表者)。 這道菜是出自韓國首爾附近的「議政府市」,這城市在韓戰結束後有一個美軍基地,基地不時會有剩餘的食物扔出來,而其時因為肉食短缺,附近的居民便會撿拾這些美國大兵吃剩的雞肉腸呀、SPAM餐肉呀,再用辣椒湯底煮熱來吃,因為食物來自軍營,便美其名叫「部隊鍋」。 它的另外一個名字叫「詹森鍋」,話說是時任德州參議員、後來當上總統的詹森有一次到訪此地,伙頭兵便發明了這味美韓fusion菜來招待他。 其實,會否是伙頭兵藉此告訴他:「快啲撤軍啦!我哋想返去食老麥同KFC呀!」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倫敦奧運如火如荼,報載15萬個安全套五日用完,可見國家隊級運動員胃口真的大。 游泳項目也如火如荼,焦點除了葉詩文和孫楊,還有破了個人總獎牌數目的菲比斯。但其實與上屆相比,菲比斯已經是今非昔比斯,今屆看美國隊,要看洛捷特(Ryan Lochte)。 洛捷特一直活在菲比斯的陰影下──其實又有誰不是呢?──不過他是企得最近的一個,尤其在上屆京奧,場場都敗給菲,得到的金牌,一個是菲也有份游的4 X 200自由式、一個是菲豪俾你唔參賽的200米背泳。今屆輪到他招積了,在拿下男子400米個人四式冠軍後,洛捷特還特意戴著一副美國旗圖案的bling bling閃石牙套上台領金牌。這行為其實很貫徹他的性格,平時除了練水,他基本上是個頑童,爬樹踩板跳break dance,運動員都很易受傷,他沒試過練水練傷,出去玩時斷手斷腳卻是家常便飯。 他的餐單也很頑童,08奧運時就經常撕掉營養師準備的餐單,選擇進出奧運公園內的麥當勞──事實上他自己也承認,多年來「一日三餐都麥記搞掂」,唔覺得有乜問題。由於他早已是明星級的junk food lover,所以在08年後,「Ryan都係咁食啦!」成為許多人食垃圾食物的藉口。 為備戰倫奧,洛捷特決定戒掉老麥,提升狀態,以趁菲比斯病時攞佢命。現時早餐不再吃早晨全餐了,而是吃四隻蛋、三塊斑戟、一堆煙肉、一碗麥皮、一杯奶和一杯橙汁,以符合每日需要攝入上萬卡路里的要求。 Ryan都戒咗,你呢?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紅黑紅紅黑,我諗唔到有幾咁簡單。最不簡單的是,無糖,為何仍然會甜? 大家都在擔心孩子會被洗腦,其實,只要有開放、自由的互聯網,我還是相信好奇的孩子會自發去找資訊,自己界定甚麼是進步、無私、團結。 有這樣一位好奇的孩子:女朋友的同事有天在公司收到還在求學的女兒來電:「阿媽!我上網睇到,原來代糖係大腸桿菌嘅屎嚟㗎!」我們常說的「一啖砂糖一啖屎」,原來要改成兩啖都係屎? 科學家很早就發明了各種甜味劑,有提煉的有合成的,用來代替天然的蔗糖。甜味劑不單是糖尿病人專用,我們日常吃的許多預先包裝食物,都加了甜味劑──當然少不了汽水的份兒。 有一種叫阿斯巴甜(E951)的代糖,它的甜度比蔗糖高200倍、熱量卻極低、而且保存期長,所以在四十幾年前面世後,便大量被用來做代糖,令很多食物飲料能有甜味之餘,還可以大大聲說自己「無糖」。 阿斯巴甜的製造方法,在1981年的一份專利權申請書內寫得清清楚楚,首先將大腸桿菌的基因改造一下、再大量複製、然後餵食它們。它們飲飽食醉後排洩出來的,便是阿斯巴甜了。因為這方法很便宜,世上超過一半的阿斯巴甜都是用這方法製成的。 蜜糖不也是蜜蜂的嘔吐物嗎?喝大腸桿菌的屎水又有甚麼問題? 道理同洗腦教育一樣,你甘心被洗,是沒有問題的。 不甘心的話,後天街上見。別帶無糖汽水。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最近有一部機在美國引起熱議,正是一部叫「美極薯蓉機」的機器。這款薯蓉機分布在馬來半島各大小7-11,顧客拿著紙製小杯放在機器底部,按一個鍵,底部的管子便會流出薯蓉,然後再自動澆上醬汁,一元半塊一杯,很受學生歡迎,除了7-11,聽說不少學校canteen都有引入,讓年輕人盡快適應這個節奏急促的世界,及早訓練他們10分鐘內填飽個肚再開工的能力。 這款機器是由我們熟悉的美極Maggi製作,原理是機內一格放薯蓉粉、一格放醬汁;有客人按掣時,便讓薯蓉粉和熱水混合,送到小紙杯內,隨後再吐出一堆醬汁便是,就係咁簡單。 而這種機器,早在七、八年前已經登陸馬拉、新加坡等地,近兩年連大陸也已有了,卻不知道為甚麼美國人最近才開心大發現地發現此機,電視清談節目主持人調侃說,美國身為快餐王者,當地7-11竟然沒有薯蓉機,這次真的被新加坡落晒面云云。 然後,在網上自然又是一番爭議,說你那些不是快餐是垃圾食物、你美國怎麼連人家的便利店也要管、你們新加坡人就總是喜歡投訴一個玩笑也玩不起等等。 但這些是重點嗎?重點是:粉溝出來的薯蓉會好食嗎?會有益嗎?進駐「學生酒吧」7-11不特止(別說你沒試過放學後跟同學仔去7-11 happy hour),還要滲透入學校canteen,從根本改變、清洗學生的味蕾,實在是很毒的一招。 你喜歡你子女的味蕾被這樣清洗嗎?還是,你本身也很喜愛粉溝的薯蓉?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又是另一個黑色星期五。現在也沒有太多人相信這是個又邪又黑的日子吧?有的,要是你今天衰到貼地,你自然就會相信。 13在許多西方文化中都是不吉利的數字,因為12代表了圓滿:12小時、12月、12星座、12生肖、12門徒,湊夠了一打,人彷彿就會自我感覺良好。13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和諧氛圍。 還要加上星期五。耶穌受難釘十架那天據說就是星期五(那天偏偏又叫作Good Friday,有點吹脹),到了14世紀,風行英國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又大講特講許多發生在周五的不祥故事,令西方人對星期五自有一種避忌(意大利某些地區的人除外,他們比較怕周四;我們打工的,比較怕周一)。 兩種不祥相加,造就黑色星期五這集體迷信。這迷信又是避無可避,起樓尚且可以把13樓skip了,日曆總不能擦掉碰上星期五的13號,大家唯有自求多福。 但有一種邪還是可以辟的:在最後晚餐裡,同枱食飯的是耶穌加上12門徒,總共是13人吧?最後當中還是必須要死一個、來達成齊頭12個的圓滿局面吧?於是便又有一種說法,說13個人食飯/開會/gathering,就有一個很快會死掉。要避免這一下場很容易,多個人多雙筷吧! 以前的法國上流社會很沉迷這說法,於是衍生了quatorziens(第14人)這種「行業」──當你開富豪飯局,坐低飲wine時才驚覺「咦點解得13個人咁邪?」時,便可以找這些第14人來戥腳,以拯救其餘13人的性命。 Anyway相比起認為是日不祥,我估更多人會覺得Thank God it’s Friday。Weekend ROCKS! 全港最憎旅行的Ex旅遊記者,對飲食最沒要求的飲食專欄撰稿員,請同時關注《新假期》周刊每期連載的「飲食字典」。 微博 http://t.sina.com.cn/nosecho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