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自唱 - 劉銳紹
北京牌多 只欠信心
下屆特首的選舉委員會塵埃落定,民主派取得三百多席,成績比預期好。此外,曾俊華已辭職,作好參選的準備。光看這兩點,有人認為北京已失去對形勢的駕馭能力,因而焦慮不安。
我倒認為,其實北京手上仍有很多牌,可以隨著形勢發展而隨意選用,關鍵只是用得好看還是突兀而已。此外,目前的形勢只反映北京在背後的操控沒有那樣事事順心而已,但它仍然是絕對掌控。以前,它是百分之一百控制,但如今也能控制百分之八十,皆因整個選舉制度和過程,以至背後的條條框框,都有利於北京控制大局。我不是說它有道理,而是政治現實未改,所以要努力爭取改變。
舉例說,當曾俊華向有關方面表示將會參選的時候,已有人想辦法阻止他參選,包括以「照顧香港經濟大局」的理由,不批准他辭職,或者晚一點才批准他辭職。這就可以減低他「去馬」的可能和氣勢。不過,有關方面又有另一個評估,如果用這類方法阻曾俊華入閘,他大可在白天繼續財爺的工作,晚間競選,這樣反過來會增加市民對他的同情分,認為他在北京的「紅燈」之下仍然一往無前,更值得支持。這對北京反而不利。
我不知道到時的結果會怎樣,因為北京的決策就是一個鐘擺,甚麼時候擺向那裡,不到最後時刻,它自己也許不知道。
至於葉劉淑儀參選,從北京的角度來說,也是手上的牌。種種跡象顯示,她不一定是北京目前的首選;假如一切按北京的盤算發展,葉劉到時也會被自然淘汰;但假如北京的劇本出現甚麼差池,北京也可以接受她。對她來說,「去馬」就是機會,日後即使輸了也沒有損失。
所以,說來說去,其實只是北京看見眼前的變數比以前多,有點信心不足。但只要改變思維,一切仍在掌控之中。例如,北京過去有兩個盲點,一是一次投票就要定出結果,二是特首須高票當選,否則就是「沒有威信」。其實,為甚麼不可以有兩輪投票(第一屆特首選舉就是兩輪投票)?為甚麼得票剛剛過半就是「沒有威信」?說到底,就是因為制度不公,才令北京思維紊亂,要靠堆砌門面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