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理 -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按摩治療運動痛症
2016年12月09日
運動按摩治療結合不同的按摩手法,透過對運動員身體肌腱的評估,設計並進行適當療程。正確的按摩技巧可以有助減低肌腱過度繃緊所引法的痛症,防止受傷,改善體態。
長跑運動員常會出現的脛骨痛,即小腿前側疼痛,成因與小腿長時間受壓,肌肉勞損和過緊有關。於運動比賽前進行五至十分鐘按摩,可以有助改善情況。按摩時先以輕撫按摩手法(Effleurage),把按摩油推開至整個小腿上,輕輕按摩讓肌肉放鬆。其後以手掌和手指揉捏法(Petrissage),重複加壓於小腿肌肉,令繃緊的肌肉放鬆和增加血液循環。最後以輕叩按摩法(Tapotement)來喚醒肌肉,以快速按摩去增加肌肉的活力,減低受傷機會。
對於跑步、踏單車的愛好者,因重複進行單一動作,會令大腿外側連接著盆骨與膝蓋外側的筋腱不斷磨擦致發炎,構成外膝蓋痛,出現骼徑束症侯群。按摩時應先以輕撫和揉捏法讓表層皮膚和淺層肌肉放鬆,待肌肉適應後,可加大力度並以深層按摩手法(Deep fiction) 將筋膜的沾黏打破,促進組織愈合。完成後緊記以輕叩法放鬆筋膜,讓身體適應。進行運動按摩後,應飲用適量開水,但緊記運動受傷後48小時內不宜進行按摩,否則會加速血液流動,導致「傷上加傷」。
作者為於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實習學生林凱澄及周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