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政聯想 - 鍾劍華
遲來的「安老服務長遠規劃」
2016年12月08日
上次提到,行政長官在2014年施政報告提出要為安老服務發展作長遠規劃,因此委安老事務委員會籌劃一個「安老服務計劃方案」。安老服務委員會接了這個任務之後,委聘了香港大學的顧問團隊向持份者收集意見及草擬報告書。有關工作分三個階段來進行,第二階段的討論文件剛於不久前發表,諮詢過程目前仍在進行中。
不少社會福利界及安老服務業內人士讀完那一份討論文件之後,都慨嘆多年來提出的問題及對服務發展的意見,都沒有得到重視,更遑論要落實甚麼長遠有效的安老政策。到了今天,仍要把這些議題重新再諮詢及討論多一次。也不知道這一個諮詢再諮詢、討論再討論的循環要到何年何月,才有機會令安老政策及服務向前發展多一步。不要說去應對未來急速老化中的人口及相關需要,想在合理時間之內解決嚴重的服務短缺問題、滿足已經出現了的需要、及解決現時服務上各種各樣的操作困難及流弊,已經會是一個工程浩大的工作。
這個專欄談了不少次退休保障的問題,也寫了幾篇論及香港安老院舍服務發展如何走上歧途,導致今日問題叢生,醜聞不斷。最近也談過了香港的「長期照顧護理政策」有多落後及有甚麼工作要急起直追。借這一次籌劃「安老服務計劃方案」之機會,從今天起,在未來幾個星期內談一談香港安老服務的整體問題。
首先要從人口老化談起。根據香港統計處2016年11月份的「香港統計月刊」,2016年中香港人口總數已經達到734萬多,其中117萬已經是65歲或以上,佔總人口的15.9%。毫無疑問,香港已經是一個高齡社會。香港的人口老化並不是新出現的問題,回歸後香港幾分人口政策報告書,都已經反覆對此提出警告。政府統計處的人口推算報告,也一再提出具體數字。到今天才說要為安老服務進行長遠規劃,是不是明顯遲了一些?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