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政聯想 - 鍾劍華
「長期照顧保險」的市場效應
2016年11月30日
去年底,出席了一個由跨國保險公司舉辦的地區業務發展研討會,談及了長期照顧保險。很多人以為保險業界都不願意政府做太多,如果要搞一些具有社會保險性質的項目,市場參與者都會反對,希望把相關的保險業務留給私人公司來營辦。不過,這一種觀念在長期護理保險範圍卻並非事實。對於台灣將於明年落實推行長期照顧保險,保險業界的反應可以說是頗為正面及積極。
由政府帶頭推動具有社會保險性質的、普及全民的長期照顧保險,一方面可以針對人口老化及不斷增加的長期照顧需要,還可以建構一個平台讓私營服務得以發展,情況就如同日本在落實介護保險制度之後,很多服務都由市場營運者提供一樣。社會保險為人人都準備了支付服務開支的部分資源,持有保險戶口的人士因而也無必要長時間輪候公營服務。只要收費合理,符合制度定下來的水平,市場上的營運者就可以從而得到參與服務提供的機會。而且,保險戶口持有人如果個人條件許可,甚至可以在保險的基數上額外購買一些質素更高的增值服務。只要政府的監管工作做得好,有一個統一的收費標準,市場營運者就可以在規管下得到發展空間,市民也可以多了選擇。
保險業界也可以在社會保險的基礎上,為經濟條件較佳的長者提供增值的保險產品,理論上也是可以針對個別的差異和不同的期望,增加長者的選擇,也可以推動私營長期照顧服務的發展。因此,市場人士不但不反對政府推動長期照顧保險,甚至會認為只要這個基礎奠定下來,就會協助業界作更明確的市場定位,製造更大的商機,對市民也更有利。
結果是否一定如此,當然仍得視乎很多因素。但無可否認,在日本也好,在台灣也好,長期照顧保險制度的落實,確實是為私營服務及市場上的保險機構打造了另一個更實在的發展平台。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