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

 

社政聯想 - 鍾劍華
「長期照顧」政策的融資安排

2016年11月25日
   

 

今年初,當香港政府進行全民退休保障諮詢的時候,負責的官員不止一次在不同的場合說政府每花五元,便有兩元是用在長者身上,以說明人口老化對公共財政造成沉重的壓力。這一說法看來似是有點水份,現時政府公共開支中用於醫療及社會福利的便佔去了約三分之一,就算全都用於長者身上,也沒有五分之二這麼高。假設其他社會政策項目,例如房屋,有部份都是長者受惠,加進去也應該不致讓長者用去五分之二的公共開支。具體數字可以斟酌,但人口老化確實會造成沉重的財政壓力。正因如此,政府需要為長遠的人口老化作財政上的準備。單以經常性開支來支付與長者福利金、其他福利項目以致長期照顧的支出,不但會造成沉重的經常性財政開支壓力,長遠也難以維持。
 
 長期照顧及相關服務是勞動力密集的操作,而且隨著人均壽命延長,每個人需要依賴長期照顧的年月會不斷增加。可以肯定長期照顧開支會是未來社會服務裏面一個最沉重的部份,如果不及早作出籌謀,後果不堪設想。可能會造成政府的財政危機,有可能掏空政府的盈餘,也可能令有需要的長者及其他殘疾人士因為服務不足而面對更大的困難。
 
前文都提過,就算在家庭制度相對較穩健的亞洲地區,例如日本及南韓,都已經設立了長期照顧保險,作為長遠為長期照顧服務融資的方法,台灣也會於明年推行這一種制度。香港政府過去二十多年都不斷高唱人口老化是社會發展的挑戰,可是一方面不斷叫狼來了,另一方面卻不願意為這個挑戰作出準備。可能因為醫療融資改革問題還未能解決,政府沒有能力,也不想挑起其他爭議,所以長期照顧保險雖然有迫切的需要,但總是排不上政府的政策議程。一般香港市民也忽略了這個議題,所以「長期照顧保險」這個政策概念甚少成為社會的關注焦點。

回首頁      列印

 

/120



C觀點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廚神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