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交流手記 - 區智欣
交換生的必修課:家務
2016年11月22日
在佛羅里達州上了四天學,便收到通知要轉到北卡來羅納州的接待家庭,也因此要轉到一所新學校。感覺這新學校的同學比較親切點:大概是因為那時學校有八千人,現在的學校卻只有一千人吧。
這裡一年教的八個科目分兩個學期學,每個學期教四科,一天只有四堂課,天天一樣。我因晚了五個星期才到達,西班牙語缺課需趕上;加上我在香港本是升讀中四,現在卻被安排入讀第十一年級(相當於香港學制的中五),所以有些課還是不時需要姊姊課後幫助我,才能跟得上教學進度。雖然如此,放學回家後,一樣要幫忙做家務。
在美國只有很少家庭會僱請家庭傭工,因此一家人必須合作做家務。我每天放學後回家首先做的是把洗碗碟機內清洗乾淨的碗碟餐具放回指定位置; 乾衣機內的衣服要拿出來分別整理,放進各家庭成員的乾淨衣服籃子,然後把洗衣機洗好的衣服放進乾衣機。做好了這些,我才會開始做功課。
當母親在傍晚七時左右回家時,我便要幫忙準備晚餐。母親因工作繁重,沒時間去買菜,只能在網上訂購一些晚餐套裝。每天公司便會把食物材料及食譜寄來。我們只需簡單切洗加工,按照食譜的指示烹調,美味的晚餐便可上桌了。
在香港時,我和大部分同學一樣,放學後有很多作業、測驗、課外補習、興趣班等,我在香港作為一個中學生實在忙得不可開交。來到美國,和當地青少年一起學習和生活,少了功課,多了家務,反而更令我能關心周邊的事物、增加與接待家庭的溝通。 即使有時也會覺得累,我還是認為「做家務」是交換生在美國學習時不可缺少的一課:這可能比課堂學習的收穫更多,對我今後的成長影響更大。 香港學生中三後前往美國交流一年。
周二刊登
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