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

 

法證健言 - 薛健鋒
淡市用指數牛熊及商品外匯輪作避險

2016年11月07日
   

 

最近港股明顯進入調整期,10個交易日中,有8日是跌市,成交金額亦大幅縮減。面對此情況一般股民多數只會守株待兔,採取觀望態度,望個市總有一日會再向上。
當然此方法並不是最理想,萬一遇上如2015年中的大幅調整,手上資產隨時被縛幾年。有部分較為有避險意識的投資者,會選擇在大市回吐前減倉套現,懂這樣做的,當然能夠減低萬一遇上不利走勢時的投資損失,但要全部套現一來不是隨時做到,二來買賣股票成本亦非便宜。
其實如果對衍生產品稍有認識,便知道其實透過賣出恒指期貨或買入恒指熊證便可以於指數下跌時獲利,以抵消持倉股票上的損失。有一點要值得一提的,就是就算投資銀行也難以做到100%避險,更何況是一般股民?因此,在避險操作時,心裡盤算一個可接受風險程度,然後才計劃避險操作所需的買賣。
除了香港股票之外,當環球金融市場動盪時,很多流通性更好的資產如油價金價和外匯更可以作睇好或睇淡部署,如最近資金撤出美元避險,日圓歐元英鎊匯價轉強,利用外匯窩輪便可以透過較少的資金捕捉外匯波動機會,做到風險分散之餘又可在淡市中尋找獲利機會。   
作者為法國巴黎銀行上市衍生產品部聯席董事、金管局持牌人,以上純為個人意見。本資料由法國巴黎銀行香港分行刊發,其並不構成任何建議、邀請、要約或遊說買賣結構性產品。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或擔保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分或全部款項。產品價格可急升或急跌,投資者或蒙受全盤損失。投資者購買時所依賴的是發行人及擔保人的信譽。有關資產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牛熊證備有強制贖回機制而可能被提早終止,屆時(i)N類牛熊證投資者將不獲發任何金額;而(ii)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可能為零。投資者應仔細查閱基本上市文件(包括基本上市文件增編)及補充上市文件內有關結構性產品之相關風險及詳情,自行評估風險,並諮詢專業意見。法國巴黎證券(亞洲)有限公司為結構性產品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其唯一巿場參與者。法國巴黎證券(亞洲)有限公司、法國巴黎銀行香港分行及其聯屬公司均不對結構性產品: (i)能否於預定上市日上市及(ii)其上市後之流通量,作出任何聲明或保證。

回首頁      列印

 

/48



C觀點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廚神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