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油一樽 - 方俊傑
喜歡趙學而的人福
2016年10月07日
晚晚失眠,吃了重劑量安眠藥也睡不到,一淺睡便發惡夢驚醒。這個時候,你走出客廳喝一杯水,開開電視,然後看到《皆大歡喜》的重播。你會有甚麼感覺?
我會見到趙學而與梅小惠不停爭風呷醋,然後,想起趙學而的能屈能伸。跟梅小惠不同,梅小惠甫出道,拍《蓋世豪俠》,拍《他來自江湖》,已經註定諧星位置,拍落去,像理所當然。趙學而在《皆大歡喜》前,還是位專唱情歌的歌手,由《每隔兩秒》開始,到《輸給戀愛的女人》,到《尋人》,到《尋開心》,到《據為己有》,就算不是大紅大紫,至少產量與受歡迎程度走勢穩定。一個轉身,突然變成處境喜劇的配角,心理應該要調整。
其後,離開電視台,趙學而試過自資出唱片,演舞台劇,好像離開了,又好像不是。這樣單打獨鬥接近十年還未放棄,足夠做宣揚正能量的教材。看見她有機會主唱大熱電視劇《綠豆》的插曲,再乘勢舉行人生首次個人演唱會。實在要鼓掌致意,同時似為自己打氣。
這是現代版本的鐵柱磨成針。不是嗎?很多人都很想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大部分人做不到,但選擇接受。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堅持到行落去,可能還是迫不得已的死頂。有其他誘惑有其他較容易行走的道路在你側邊時,仍然能夠相信自己,就困難了。
記憶中,趙學而從來不是流行榜或頒獎禮的寵兒。你說記得她的歌,可能還不及記得她跟謝霆鋒的姊弟戀。事隔廿年,境況又不同了。我常覺得趙學而當年唱的歌曲是比歌手成熟,那個時代的小朋友不明白「你贈我體溫 我贈你興奮 男或女來製造愛 我不關心」或者「你令我有歡慰 才是實際」。成年人很明白,應該會認同,但看見是年僅廿五身形骨感的趙學而主唱,又好像投入不到。結果,往往紅歌不紅人。今時今日不同了,等都等到歌手的閱歷與歌曲的意思銜接成絕配,身邊不少朋友,尤其女性,一早已表明必定購票入場支持。做得我的身邊朋友,都不是十八廿二了。就是在趙學而身上找到一份共鳴感。同為英皇女歌手,趙學而的發展當然遠遠不及容祖兒,可以去到唱side track都開到演唱會的層次。才凸顯出趙學而這場演唱會的難得。在現時的社會,在現時的市道,就算不是趙學而,都會擔心自己變成趙學而,總要面對由盛轉衰,要裝出笑臉演活林玉露的一日。
沒有所謂,見到趙學而終於支撐到成為台上的女主角,「我們還有甚麼可以恨?」壓力太大心情太差睡不到睡不好,不打緊,一日未死,一日還有反彈到更好的希望。是有點盲目,但沒有更好的辦法,就只好這樣說服自己。
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現職商台,偏愛西片、
西劇、中日韓美女。
利物浦悲慘球迷,
娛樂與感性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