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常開 - 發展局副局長馬紹祥
「為誰辛苦為誰忙?」
2014年08月12日
七月份,有社區組織帶着一羣住在劏房的朋友來到發展局反映住屋難的問題,他們訴說了每天所面對的惡劣生活環境和負擔高昂租金的苦況。一個公屋單位對他們來說不單是一個安樂窩,更是一個改善生活的希望,因為省下來的租金,可以讓他們提升生活質素,亦可投放資源在孩子的教育和其他方面。
當我在不同場合接觸年輕人的時候,也聽到不少大學畢業生要住在劏房,一些年輕人成家卻不能立室,好些中產家庭渴望換樓改善環境,但不能負擔高昂的樓價。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希望,就是可以分配到公屋、購買居屋或私樓。
面對他們的訴求,我不期然自問:「我們可以為他們做些甚麼呢?」
眾所周知,香港山多平地少,可以發展的土地實在不多。「樓價高,租金高」,主要在於供求失衡。為解決這問題,發展局的同事不斷絞盡腦汁去增加短、中、長期的土地供應。但新市鎮和市區已經發展成熟,可發展的土地已近用罄,發展新一代的新市鎮動輒也要十年八載,所以選擇真的不多。改劃土地用途作為中、短期土地供應的措施,縱然未必是最理想,但在權衡利弊之後,還是必須推行。各部門忙碌地覓地建屋,為的就是回應劏房戶和年輕人的房屋訴求。
希望市民能體諒土地供應的困難,一同解決房屋供求失衡的挑戰,為下一代設想。
發展局副局長馬紹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