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

 

門常開 - 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
與持份者合作是成功關鍵

2014年07月15日
   

 

合作是成功的關鍵。持份者與市民對新政策的支持,能左右大局。
其中一個好例子就是立法規管遠洋船在香港泊岸轉油。政府在政策上牽頭,航運界提供技術及商界意見,以至非政府組織支持,三方攜手合作提升香港空氣質素,保障市民健康。我們會在今年內提交條例草案,預計明年實施,令香港成為北美和歐盟以外首個立法地區。航運界及非政府組織亦正向內地特別是廣東省大力推薦這項措施,以減少區域污染。
另一個成功例子是香港七人欖球賽。今年,環境局、主辦機構及多個持份者合作在賽事中源頭減廢,收集約1.5噸剩餘食物作捐贈、約1噸廚餘作堆肥、以及約400公升廢食油、約5.6噸玻璃樽、8噸廢紙和3噸廢塑膠作回收。展望明年,所有持份者將加大力度減廢回收。而去年推出的「惜食香港」運動將多個飲食業機構連成一線,透過改善採購程序、廚房管理及廚餘收集等,共同出力減廢,稍後會再接再厲,更將成效具體量化。
以上兩項環保工作有一些有趣的差異。前者,不少國際船公司在北美及歐洲已跟隨有關做法,對措施已有相當認識;但對減廢而言,持份者眾多,包括芸芸飲食業界的從業員,各界當中不少持份者對相關工作陌生。
改善香港的廢物處理,是政府、商界以至社區的重要民生演進過程。或許,有人對我們進行的工作方向或成效存疑,但無論如何,我們會承擔結果。顯然,合作的好處,就是各方秉持正面態度共同努力,造福香港。
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

回首頁      列印

 

/56



C觀點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廚神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