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

醫管局月底推出新系統 統一顯示急症輪候時間

2016年12月12日
全部 > 健康
  • 目前部分急症室需要人手更新等候時間。

    目前部分急症室需要人手更新等候時間。

  • 病人可透過三個平台,查閱輪候時間。(莊振邦攝)

    病人可透過三個平台,查閱輪候時間。(莊振邦攝)

   

 

即將踏入冬季流感高峰期,這也是公立醫院急症室的求診高峰時段,但急症室對於非緊急個案動輒要等候數小時,為了讓病人可在到達醫院前,已預知等候時間,若有需要可選擇附近的私家醫生求診;醫院管理局研發新系統,市民可從各急症室大堂、該局網頁及手機應用程式,查閱各急症室候診時間,新系統將於本月底啟用。


屯門醫院及博愛醫院急症科顧問醫生劉柱良(圖左)表示,急症室設有分流機制,包括第一至三級的危殆、危急及緊急,另有第四及五級的次緊急及非緊急,因急症室會優先處理首三級的病人,而且這些病人的情況一般較複雜,治理時間較長,醫護人手分配亦會較多;而根據過往的數據顯示,急症室高峰求診時段主要為每日約早上9時開始、假日及假期後工作日,以及每年兩次季節性流感高峰等。
第四及第五級病人的一般等候時間會較長,部分更動輒要數小時,但各急症室的候診時間顯示方式有異,故醫管局決定於本月底統一顯示方式。醫管局急症科統籌委員會科技及服務發展小組主席雷俊達(圖右)表示,目前各醫院的顯示方式不同,有些更是以人手預測及更新顯示,未必可即時反映突發人手變動或調配,而且亦需要花人手處理。雷俊達稱,新系統以參考目前的急症室資訊系統(AEIS)內的數據,顯示過去3至6小時該醫院的候診情況,市民可在急症室候診大堂、醫管局網頁及應用程式「HA TOUCH」,查閱第四及第五類病人的候診時間。
劉柱良強調,有關系統並非「叫病人唔好嚟急症室,因為病人唔會知自己嘅情況」,但起碼讓病人到達醫院前已有一個預計,可以有其他選擇,以及「知道要排幾耐,唔會同期望差好遠。」

回首頁      列印

 

 

/64



C觀點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廚神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