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華的理財哲學 - 曾俊華有意選特首,我接觸的商界朋友普遍表示可以接受(有別於一定支持),主要是因為他相對保守,似乎不會大有作為。商界最怕來一個有偉大理想的特首,那商界就得為配合他的鴻圖大計而付出代價──交更多的稅。 特朗普主張大幅減稅,就是因為他認為把錢留在商界手裡,會勝過留在政府手裡。商界有錢,就可以增加投資,就會增加就業機會,就會帶來GDP的增長與人民生活的改善,其成效會好過由政府徵稅搞福利。 曾俊華任財政司長期間,沒有加薪俸稅,也沒有加利得稅;但一樣年年有盈餘,為特區政府的庫房增加了不少積累,大大增加了香港社會在遇到逆境時的應變能力。 《基本法》107條要求:「香港特區政府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曾俊華可謂是《基本法》107條的忠實執行者。 大部分政客都喜歡拿社會的錢去扮好人,派街坊。曾俊華能夠在庫房水浸的時候,仍能夠忍手,顯示他是一個懂得節制的人。沒有一定的理財哲學,很難頂得住花別人的錢去增加自己受歡迎度的引誘。 有人或者會說,曾俊華不是沒有加稅,他加了多項物業轉讓的印花稅,而且稅率超高。不過,加印花稅與理財的需要無關,而是調控房地產市場的需要,財政司只是予以配合罷了。曾俊華或許在這方面做過參謀,但不應是政策的起動者。 地產業行內有不少人有幻想,認為如果由曾俊華取代梁振英做特首,很快就可以有機會調整現時嚴重偏高的印花稅。但我覺得機會甚微,以曾俊華保守的性格,他需要等條件很充分的時候才會行動。這是缺點,也是優點。我寧願政府行動緩慢一些,也不想政府過度輕率,胡作妄為。 社會上對曾俊華的主要微言,是說他是一個守財奴,只懂得積累,卻不懂得把錢用作需要的地方。 其實,曾俊華可謂是歷任財政司之中「派糖」最多的一個。他試過直接派錢,亦試過退稅,免差餉、免公屋租金等,得益者十分廣泛。有人批評,這些都是一次過的,而非經常性的保障,曾俊華似乎缺乏為基層作長遠承擔的勇氣。 曾俊華的解釋是,政府現時的財政收入並非全部都是經常性的,有些是今年有未必代表以後都有,所以不能因為這類收入增加了,就立即增加政府的經常性開支。他不想將來無以為繼,成了社會的包袱。 我基本同意這種保守的處理角度,但現時的政府財政盈餘已愈積愈多,已有八千多九千億港元,等如兩年多的政府開支。這已超過實際的需要,為何不把部分政府以後也不容易用得着的閒資退回給市民?這不會增加政府的經常性負擔,卻一定可以令市民皆大歡喜。
選委會選舉結果的啟示 - 今屆選委會選舉創出兩項新紀錄。一是投票率達46%,較上屆超逾18個百分點;二是非建制派奪得325席,較上屆大增121席。進一步分析如下。 首先,46%的投票率代表約10.7萬名選民,而絕大部分是在專業界別的個人。換句話說,逾九成有資格在立法會地區選舉投票的選民不能投票選出可以代表他們提名及選出特首的選委會成員。這是上回大部分港人不接受中央對普選的831決定把選委會原封不動變成提名委員會的主要原因。 除了把絕大多數港人拒諸門外,選委會的「廣泛代表性」其實存在不少不公平、不合理的因素。例如,無論從經濟貢獻、就業人數等角度看,一個正常智商的香港人很難接受漁農界應該佔60席,較例如會計界、工程界等界別的席位多一倍。 此外,大部分席位是不容許個人票,例如保險經紀沒有資格在保險界別投票。因此,在38個界別中,有13個界別,共401人自動當選,佔1,200名選委的三分一。看到上述情況屆復屆一成不變,民智高的香港人,特別是透過互聯網熟悉外面世界的年輕人,怎會服氣? 今次泛民大勝,真的要多謝梁振英領導的政府在過去幾年來有意或無意地讓社會嚴重撕裂,把市民簡單地劃分為支持或反對政府。結果是在市民可以運用自由意志,而又毋須恐懼的投票上,他們便一面倒地選擇旗幟鮮明的非建制派候選人。這是非建制派在全部專業界別拿到絕大多數席位,包括在5個界別全取席位的原因。又以不可能是反中亂港的醫生界別為例,明言爭取真普選的競選團隊以高票當選,而全部表態支持過梁振英的候選人,儘管在行內聲譽好,盡數落選。得票最少的是政治最正確的「反港獨」團隊。 我希望中央及下屆特首認真思考絕大多數專業及知識分子在今次選委會選舉上表達的反建制及求普選訴求。同時,當權者應該感受到沒資格投票的大多數市民愈來愈不接受這個小圈子選舉。這個矛盾不解決,香港社會難以長治久安。
來吧飛更高 向夢前行 - 我昨天路過理大圖書館門口時,聽見幾個男同學開心地唱著:「百千次/再多次/也只差一次」。 我很開心這首理大校慶八十周年的主題曲「Shape the Future」推出不久,已經大受同學歡迎。我也很喜歡這首歌,除了因為它音調輕鬆明快,容易上口之外,更重要的是歌詞很適合今日香港的社會氣氛,是「獅子山下」的現代版本,也同時體現理大一貫的實幹、創新和向前看精神。 香港在近兩年彷彿烏雲密布,政治、經濟、社會、民生各個範疇都有不同程度的困擾,年輕一代總埋怨沒有發展機會,中產階級覺得「上車」很難。 「獅子山下」鼓勵大家和衷共濟,面對困難時要「理想一起去追、攜手踏平崎嶇」,這固然重要,但這世代還必須要有創意,所以由C AllStar創作及主唱的主題曲第一句是提醒大家要「靠創意去覓我資格/撰寫新故事;靠智慧去突破想法/奏出新句子」,只要大家有創意和有智慧,前路如何困阻,一樣可以使「這世界由我改變/ 創出新發展」。 其實任何年代都有它獨特的問題,「獅子山下」的年代,市民生活一般都很艱難,所以歌詞說:「人生不免崎嶇/難以絕無掛慮」。今天,我希望不單理大的學生,而是香港所有青年人都能夠做到「Shape the Future」的歌詞: 「靠著遠大眼光/每碰到困阻/心開放 仍舊向前看/憑藉我實幹/成長裡我展開翅膀 我願繼續發光/靈魂寫出堅與壯/道更光/路更光」 歌詞中,其中有一句我特別有感觸——「我要以我學養一戰/再抓緊信念」,學識和修養其實同樣重要,希望香港社會今日和明日的領袖都是才德兼備。香港理工大學校長 (理大八十周年網頁: http://www.polyu.edu.hk/80anniversary/) 周五刊登
恒隆二代陳文博 貼地搵食 - 恒隆數學獎昨日頒獎,恒隆地產主席陳啟宗大仔陳文博(Adriel)亦有出席。Adriel上個月中剛剛升咗做執行董事, Ray昨日接過佢張新卡片,順道恭喜下。Adriel話工作方面無大分別,但責任同壓力就大咗。其實Adriel負責範圍包括建設同成本控制方面,都係相當實務的工作,一D都唔離地,例如稍後動工升呢嘅山頂廣場,佢亦有份參與,而家做緊最後設計,佢話呢個唔單只係普通商場,仲係重要旅遊景點,所以要考慮周詳,未來兩年商場會一邊做生意一邊改建,風格要現代得來又能提升顧客購物體驗,聽落都唔簡單。 至於平日,Adriel鍾意周圍搵貼地美食,佢話自己唔算食家,但就喜歡周圍去嘗試地道嘢,例如天后華姐清湯腩,佢都有試食心得,話唔定有日Ray於深水埗搵本土美食時,會喺食店同佢踫踫頭。 投身傳媒工作多年,由市場研究做起,一直與公關、廣告、新聞界結下不解緣,心境永遠青春。
太興引入越南錦麗牛肉粉 - 越南近年積極開拓旅遊業,Ray早前去越南小休,嘗過當地牛肉粉,總覺得味道比香港一般的越南食肆更有風味,心諗有無商人會引進當地品牌到香港,等大家可以享享口福。原來太興飲食集團早有此主意,將會引入越南最具人氣之一的牛肉粉品牌「錦麗」進軍香港,並為旗下首個越南牛肉粉專門店品牌。新店最快下個月在觀塘apm開業。 錦麗在1970年於越南創立,被譽為越南最好食牛肉粉品牌,最高紀錄於一天售出超過3,000碗牛肉粉,深受歡迎,華爾街日報讚錦麗係越南胡志明巿最好吃牛肉粉,全球最大旅遊網之一的TripAdvisor評為2,355家胡志明巿餐廳中排名第23,香港著名美食家蔡瀾更曾到訪並大讚:「沒有食過錦麗的牛肉粉,便等於沒有到過越南。」而前高官兼識食之人葉澍堃亦讚其牛肉粉湯香濃甜熱,比食高級法國大餐過癮。講到咁犀利,可能關鍵就係專注,40多年來專注製作越南牛肉粉,堅持用心煮好每一碗粉,湯底清甜醇香,以多種材料精心熬製,是其靈魂所在。講真,Ray好期待安坐香港而能品嘗到優質地道且價錢合理的越南美食。 投身傳媒工作多年,由市場研究做起,一直與公關、廣告、新聞界結下不解緣,心境永遠青春。
丘成桐頒數學獎 - 講番今屆恒隆數學獎,仍然由獎項創辦人及名數學家丘成桐教授(右一)坐鎮,場面隆重。金獎由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的梁辰楷同學(右二),以專題研究On the Summation of Fractional Parts and its Application奪得,培正中學余梓丰、黃梓駿、林翠怡同學獲銀獎,拔萃女書院鄭慧中同學獲銅獎,連同5組優異獎得獎學生,接受合共100萬元獎學繼續進修。 好多讀者可能同Ray一樣,連個題目都睇唔明,但唔緊要,據丘教授話,自此獎2004年舉辦至今,參賽學生的水平不斷提高,今年最後12強隊伍中,有多隊的研究題目都涉及一些知名的數學理論,學生們表現令人鼓舞。至於今屆水準,佢話可媲美碩士論文,以中學生來講,已經超晒班。 投身傳媒工作多年,由市場研究做起,一直與公關、廣告、新聞界結下不解緣,心境永遠青春。
北京牌多 只欠信心 - 下屆特首的選舉委員會塵埃落定,民主派取得三百多席,成績比預期好。此外,曾俊華已辭職,作好參選的準備。光看這兩點,有人認為北京已失去對形勢的駕馭能力,因而焦慮不安。 我倒認為,其實北京手上仍有很多牌,可以隨著形勢發展而隨意選用,關鍵只是用得好看還是突兀而已。此外,目前的形勢只反映北京在背後的操控沒有那樣事事順心而已,但它仍然是絕對掌控。以前,它是百分之一百控制,但如今也能控制百分之八十,皆因整個選舉制度和過程,以至背後的條條框框,都有利於北京控制大局。我不是說它有道理,而是政治現實未改,所以要努力爭取改變。 舉例說,當曾俊華向有關方面表示將會參選的時候,已有人想辦法阻止他參選,包括以「照顧香港經濟大局」的理由,不批准他辭職,或者晚一點才批准他辭職。這就可以減低他「去馬」的可能和氣勢。不過,有關方面又有另一個評估,如果用這類方法阻曾俊華入閘,他大可在白天繼續財爺的工作,晚間競選,這樣反過來會增加市民對他的同情分,認為他在北京的「紅燈」之下仍然一往無前,更值得支持。這對北京反而不利。 我不知道到時的結果會怎樣,因為北京的決策就是一個鐘擺,甚麼時候擺向那裡,不到最後時刻,它自己也許不知道。 至於葉劉淑儀參選,從北京的角度來說,也是手上的牌。種種跡象顯示,她不一定是北京目前的首選;假如一切按北京的盤算發展,葉劉到時也會被自然淘汰;但假如北京的劇本出現甚麼差池,北京也可以接受她。對她來說,「去馬」就是機會,日後即使輸了也沒有損失。 所以,說來說去,其實只是北京看見眼前的變數比以前多,有點信心不足。但只要改變思維,一切仍在掌控之中。例如,北京過去有兩個盲點,一是一次投票就要定出結果,二是特首須高票當選,否則就是「沒有威信」。其實,為甚麼不可以有兩輪投票(第一屆特首選舉就是兩輪投票)?為甚麼得票剛剛過半就是「沒有威信」?說到底,就是因為制度不公,才令北京思維紊亂,要靠堆砌門面補救。
首置利益最大化 - 息口正式上調,樓市前景莫衷一是,惟首置及換樓客仍暫可逃離新辣招的緊箍咒,如何達到利益最大化,是一個切切實實的有趣話題,恐怕再遲些,連這不公平的最後優惠也保不住了。 豁免條款潛藏著爭議細節,其中換樓客便先行出事,三年多前有業主以「二換一」換樓申請退稅不果,本透過司法覆核獲判勝訴獲退還稅項,但最新發展則是稅局上訴得直,定明只有「一換一」的業主才可獲退稅,成為首宗案例。 不過,這邊廂則見首置客盡出奇謀,有人透過以一份買賣合約方式一次過大手掃入大批新盤單位,由於屬首置身份,故可施施然只需繳付基本印花稅率,一次過慳了數百萬元稅項,這當然又向稅局交出了新的難題,若拒批,則會被指不按例行事,若照行過關,該首置客便公然佔了辣招及公眾的便宜,結果如何都是吃力不討好,亦反映高官們制定這套辣招時的粗疏態度。 四太替女兒以13億元掃入了4伙豪宅,其後大鴻輝集團大老闆又好辛苦地成功投得3伙,並聲言以首置身份買入,即稅率為4.25%,只需繳付五千多萬元稅,相比加辣後需按15%繳付稅項的非首置客,便足足慳了億多元的稅,已可用作購入另一高質豪宅有餘了。 同屬首置客,稅項優惠差別可以只涉十數萬元,又可高達數以億元計,若首置豪客以一張協議書掃入一幢住宅多個單位,稅差之大更是天文之數,故單從數字上看,首置客應盡量追求利益最大化,樓價買得越高便越有著數,死慳死抵的首置上車客,則只好為些微甜頭雀躍張羅,徒然落入了另一個專為富豪們而設的貴賓優惠。 相信高官們亦不會看不到這個潛藏問題,亦大膽推斷將來料會在首置稅務優惠中設定分段稅率或以銀碼計算的上限,所以有錢佬要享受首置優惠的話更應莫遲疑了,趕快爭取你們的利益最大化吧!周一、三、五刊登 股場人生,儼如高山行走, 稍開一步,別有一番景緻在 心頭。
且聽學棍一言 - 話說小弟聽日有幸獲中大哲學系校友會邀請去做作客,講學術。真係慚愧,我其實都唔係一個好及格的學術人,依家居然有幸同一些前輩老師面前班門弄斧,真係唔好意思,講得唔好,唔好叫柴台回水也。 我仲係響度適應緊做研究者的生活。過去十九幾年,除了粗口爛舌之外,搞學術都係冇乜方向,乜嘢都寫一餐。直至六年幾七年前,老師叫我去搞有關「妾」的法律研究,所以有一段好長嘅時候,我都係花響呢啲搵唔到食嘅嘢,而且亦寫了一篇論文咁大把。 嗰時,《思想》仲約稿,林載爵及錢永祥老師仲同我地作者群食飯,好鬼有誠意,結果我就整咗篇講「妾」的文章,同佢地提出嘅「本土」議題的論述好唔同。我真係好sorry,因為我嗰陣時間唔夠,唯有用呢篇文章頂住先矣。趁呢個機會,我真係唔好意思! 但點都好,呢幾年都冇間斷過,仲會等埋香港檔案公開之後,就可以動筆了。中間有個小插曲,就係翻閱咗晚清資政院的會議速記。真慚愧,呢本嘢擺咗去迷你倉好耐,最近迫倉,於是乎就搬返辦公室。 響搭車期間,睇到裡面的討論,特別係關於法律與道德嘅討論,真係幾著迷。我係好驚訝,因為當時資政院係清國晚期之類似國會組織,應該係現代意義上嘅第一次國會辯論及討論法案。大家會睇到,佢地嘅討論水平,同依家立法會比,佢地仲高幾皮,而且關於法律與道德嘅辯論亦係相當高水平。唔好忘記,當時西方法律同埋教育,都係到咗清國十幾二十年嘅時間。 當時佢地爭論嘅嘢好多。其中一個主題,就係究竟應唔應該將「和姦」呢個罪行(「和姦」即係一男一女有consent的姦情)後來同前輩傾開,都係忍唔住將呢個討論,連埋搵番一啲清末縣官之筆記同埋《清律》的討論,又抄又炒又參又考咁樣,最後用埋芡炒埋一碟。於是,就四圍去「」學術期刊刊登咁樣。我一直響度認為,全地球究竟有幾多人有興趣去讀呢篇嘢,因為好似我呢啲學棍,日日響度複製論述,真係會唔會係浪費緊人地之寶貴光陰。 不過anyway, 唔知點解,張燦輝教授又有興趣,仲話請我去講talk,我都嚇咗一跳。張老的錯愛,我驚佢會託付錯人,因為……其實……由於篇文呢,係用英文寫的(我好務實,賣國貨用英文,先至會博到有得響期刊登,先至係香港定義下的「學者」),依家要用番中文嚟講出來,又要變番中文,真係想喊,同從頭寫過冇分別。 咁樣啦,希望聽日唔會悶親各位聽眾。聽日講下好學術嘅「和姦」,仲用粵語去講,真係幾有挑戰性。 點都好,點解哲學系校友會有興趣去聽一個法律人講條文呢,一直都想唔通。
未來特首的條件 - 自從那個689被執包袱後,全民大喜,包括已經宣布以及即將宣布會競選下屆特首的人。這個星期,大家還正式討論起政綱來了,特首選戰氣氛越來越熱。 不同的人講政綱,目的就是為了告訴大家(其實不是大家,只是1,200個選委):我是現在最適合當香港特首的人,因為我會做這做那。但其實群眾都是人,除了做與唔做之間,還有很多空間。就像很多人上班,並非是只挑人工高的,有時會看看和同事合不合得來,老闆是不是癲的。 我覺得「未來特首的條件」之中,有一個大家很少提及,而其實又很重要的——幽默感。再之前的都不說了,689就肯定是毫無幽默感的人。幽默感也不是叫他主動說說笑,會主動說笑很基本(還暫不討論好不好笑),更重要的是他會接納別人的笑話,最必要的是他能夠在亂世中看到一些令人放鬆的現象。如果沒有觀察錯誤,689就是那種說笑話完全不行,聽別人笑話亦唔識笑,更甚還會板起塊面及指控別人。這個人就令到香港人這幾年來,情緒低落至極點。 一個沒有幽默感的特首,跟他共存是沒有放鬆的,他會令全部人都精神緊張。又要崇優起來了,叫大家看看美國,人家的總統選戰,候選人除了論政還常常上不同Talk Shows,配合主持搞怪。你們有看Donald Trump給Jimmy Fallon亂捽頭髮來證明自己頭頂非假髮的片段嗎?我幻想著那些未來特首,一張張認真的臉,就想再次跳入網絡看YouTube欣賞香港領袖風采算。《黑紙》《100毛》《毛記電視》共同創辦人
「息魔」殺到!美國聯儲局一如市場預期加息0.25厘,更揚言明年可能加息3次,利率有機會加至最高1.5厘。美國掀加息潮,觸發股匯債樓商品齊挫,港股大降近400點,美元兌亞洲貨幣走強,倘本港未來跟隨加息,勢將影響樓價、按揭供款成本上揚。不過,滙豐銀行、恒生銀行(011)及中銀香港(2388)維持最優惠利率5厘不變,而東亞銀行(023)則維持5.25厘。 聯儲局一連兩日議息後,委員一致通過加息0.25厘,利率升至介乎0.5厘至0.75厘,為去年12月以來再度加息,亦是10年來第二次上調利率,主席耶倫(上圖)稱,因經濟表現理想、就業市場續增強及通脹邁向2%目標,故決定加息,更透露明年將加息3次,若每次加息0.25厘計,即利率將升至介乎1.25至1.5厘,耶倫解釋,是按最新經濟狀況而調整,但亦有委員認為新一屆政府政策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因素。聯儲局同時調高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0.1個百分點,至1.9%及2.1%;今年通脹預測上調0.2個百分點,至1.5%,明年維持1.9%不變。耶倫又指,曾與候任總統特朗普過渡團隊接觸,以確保新一屆政府順利過渡,但未有討論貨幣政策問題,她重申,將留任直至2018年2月任期結束。 無意撤樓市辣招 特首梁振英發表網誌指,若美國加息令香港樓價下跌,這不能解決房屋問題,因沒有增加供應,房屋供應仍短缺,居住環境仍不會改善,故他強調絕不會因加息而減少土地供應,在遏抑炒賣需求、投資需求和外來需求問題上,重申也不會減辣。 署理財政司長陳家強指,美國加息周期開始,若其他地區仍採取寬鬆政策,將加快資金回流美國,對市場帶來不明朗,倘加息步伐加快,亦會影響匯率及息率等,同時亦對樓價有一定影響。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指,將港元貼現窗基本利率調高0.25厘,至1厘水平,而美元利率正常化肯定影響全球資金流向、匯率和資產市場,在聯繫匯率制度下,自2008年以來已有逾1,300億美元(約1萬億港元)流入,貨幣基礎龐大,為本港銀行提供大量流動性,銀行同業拆息推至相當低水平,但近日1個月港元銀行同業拆息已抽高至昨日逾0.66厘的約8年新高,倘美息續升,港美息差將擴濶,促使港元資金兌換為美元,屆時港元將觸及弱方保證的7.85,令貨幣基礎逐漸收縮,導致同業拆息攀升。陳德霖料港息漸進向上,重申要提高警覺,應對美元和港元利率正常化帶來的市場波動和風險。 明年料加息3次 恒生投資服務首席分析員溫灼培認為,美國通脹自8月以來穩步向上,支持美國加快加息步伐,除明年加息3次外,他料2018及2019年每年亦會加息3次。 中信里昂證券中國內地及香港策略研究部主管張耀昌指,美國加息將影響本港樓市,加上政府樓市辣招壓抑交投,料樓價明年將跌一成。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認為,如本港銀行跟隨加息0.25厘,供樓負擔比率將維持四成以下,若加息0.25厘,供樓負擔比率將升至37.6%,仍處健康水平。每月供款額方面,以20年還款期計,加息0.25厘後,每借貸100萬元,以最優惠利率(P)按的供款計,將每月增加120元,同業拆息(H)按的供款每月則增加118元。另外,英倫銀行昨議息,則維持利率0.25厘及量化寬鬆規模4,350億英鎊不變。(相關新聞見A.72)
美國加息周期掀序幕,美元再展強勢,亞洲貨幣走軟,日圓兌一美元曾低見118.5,瀉1.2%,兼見10個月以來低位,每百日圓兌港元一度跌穿6.6,報6.5606,跌逾1%,分析更料未來只兌6港元。每百港元曾兌89.34元人民幣,迫近90水平。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指,聯儲局首次用「強硬加息」語句,亦未有釋放鴿派訊號,相信強美元仍會維持一段時間,看淡日圓明年走勢,兌一美元最差見118,每百日圓兌約6.5港元,但明年德法大選,存在風險,日圓仍具避險功能,或回升見110水平以下。 高盛料日圓兌1美元未來1年貶值至125;法巴預測最熊,兌一美元恐見128,即每百日圓僅兌約6港元;渣打料日圓兌一美元明年首季試118,兌換日圓要看準時機了。 美匯指數曾升1.3%,報103.14,近14年高位,人民幣兌一美元中間價又跌261點子,報6.9289,創8年半低位,離岸價(CNH)早段一度跌穿6.95,報6.9516,下滑0.4%,在岸價曾報6.9346,減0.3%;南韓圜兌一美元曾瀉1.1%,新台幣跌0.5%;泰銖下滑逾0.2%。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昨正式宣布參選下屆特首,她以「贏返香港」為競選口號,直言希望香港能重回正軌,她並公布9大政策範疇的政綱,其中針對港人最關切的住屋問題,提出18項短中長期措施;政制方面,她提出以人大「831」決定為基礎重啟政改,並為《基本法》23條立法,同時認為應讓非建制派議員參與政府管治。當年出任保安局長因推銷23條黯然「下台」的葉太,承認當時表現不好而自感「好慚愧」,強調個人形象有改善空間,會聽取意見爭取支持。 葉太昨在會展舉行宣布參選大會,今次是香港回歸19年以來,首次有建制派政黨代表參選特首,其競選口號為「贏返香港Win Back Hong Kong」,與新民黨參加9月立法會選舉時的競選口號一樣,標語以藍色和紅色為主色,與該黨徽號用色一致。造勢大會未見重量級名人站台,其競選團隊包括前布政司鍾逸傑及「蘭桂坊之父」盛智文等,兩人擔任葉太的特別顧問,前女高官趙崇幗出任競選辦主任,但她昨因家事而缺席。 台下則坐滿逾200人,包括香港聖公會教省榮休大主教鄺廣傑、「紅籌之父」梁伯韜、教評會副主席何漢權、名廚楊貫一等;政界只有立法會議員謝偉俊;另有多位前高官,包括前工商局長周德熙、前地政總署署長劉勵超、前食環署長梁永立、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何鑄明,前消防處長盧振雄及前懲教署長單日堅,而信德集團董事總經理何超瓊只短暫逗留數分鐘便離場。 納非建制派參與政府管治 葉太先發表競選宣言,她指近年香港社會前所未有地撕裂,加上「港獨」思緒滋生,情況令人痛心,她希望香港能重回正軌,「喺呢個關鍵時刻,我決定參選。」她認為要促進和諧,首要處理核心的管治問題,認為下屆政府須放下成見,延攬非建制派加入管治團隊,讓他們成為「忠誠的反對派」,並廣泛與市民接觸。 她並發表政綱,認為下屆政府首要工作是解決土地房屋問題,建議增建公營房屋、檢討賣地機制、成立法定的土地發展局,為政府建立「熟地倉」等。她並建議重組政府架構,設立土地規劃房屋局,整合及理順覓地建屋工作。 為23條立法是憲制責任 另外,她提出以「831」框架為基礎,重啟政改,並認為應履行憲制責任,為23條立法。政綱中亦批評政府的理財方針過度保守,只擔當良好「掌櫃」而無扮演經濟領袖角色,認為政府應善用盈餘,振興經濟,矛頭指向已辭去財政司長職務的潛在對手曾俊華。不過,她回應記者提問時強調,有關的經濟政策是對事不對人,又指歷來的財爺審慎理財,為下屆政府留下9千億元盈餘。她又提及下任教育局長必須有能力將教育重回正軌,她無回應是否不滿現任局長吳克儉,亦無透露人選,只說相信香港有很多有能力的人。 記者提問的焦點,集中在一旦當選後是否立即重推23條,葉太承認過去處理23條的表現不好,「我好慚愧!我今日睇返電台重播新聞,我嘅表現自己睇到都好尷尬!」她指有要需填補「分裂國家」行為的法律真空,但認為市民毋須擔心,立法會日後會詳細審議。另外,她無透露現時手握多少選委提名票,強調正努力爭取提名。(葉太競選網站http://winback.hk/ce2017)
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葉劉淑儀,為預備參選特首,昨早向特首梁振英辭任行會職務,並獲接納。特首梁振英發信感謝她一直在行會就各項重要議題提出真知灼見,反映社會意見,協助政府有效施政,以及兼任立法會議員,成為政府與議會之間的橋樑;並讚揚她對公共事務竭力盡心,對香港作出了寶貴貢獻,亦深信她會繼續熱誠服務香港,為市民謀求福祉。 葉劉淑儀其後在個人Facebook網頁,上載與梁振英的合照(圖)、其辭職信件,以及梁振英的致謝信,並感謝梁振英4年前委任她入行會,令她有機會再次參與特區管治。葉劉淑儀透露,梁振英在會面時分享了選舉經驗,提醒要注意身體,因為未來數月的特首選戰壓力很大,隨時有突發事件,所以一定要保重身體。她非常感謝梁振英的鼓勵,並祝梁日後工作生活事事如意。
特首梁振英及律政司長早前入稟高等法院,司法覆核劉小麗、姚松炎、羅冠聰及梁國雄的立法會議員資格,4人正申請法援,要求押後審訊。高院法官昨日聽取各方陳詞後,認同案件涉及重大公眾利益,應該盡早審理,但亦要給予答辯人合理時間尋求法律意見,故安排明年2月初開審。 政府一方由資深大律師余若海代表,他陳詞時指,案件涉及嚴重及巨大公眾利益,法庭應盡早處理,但代表姚松炎的資深大律師余若薇反駁指,法庭應給予4人合理時間尋求法律意見。余若薇又認為,本案與梁頌恆和游蕙禎的案件不同,本案4名涉案人已完成宣誓,並正履行議員職責,包括明年投票選出新一任特首。法官區慶祥反指,選特首是行使權力,更加要盡快處理案件,裁定他們是否有權履行議員職責。 羅冠聰 梁國雄指案件無迫切性 劉小麗、羅冠聰和梁國雄則未有律師代表,昨日選擇自辯。梁國雄表示,看不到案件有急切性,而且立法會已正式運作,梁振英亦指官員不至於不回答4名議員提問,即是不至於否認議員的投票權。劉小麗自辯時則指,自己沒有打官司經驗,就如何撰寫誓章和自辯,均需要諮詢法律意見,希望法官給予合理時間,讓她對抗政府星級團隊。羅冠聰亦陳詞中表示,因經濟能力有限,需等候法援審批,否則無力負擔訟費,聘請律師應戰,並認為案件沒有迫切性。 法官同意案件涉及重大公眾利益,認為本案理應盡快得到法庭裁決,但亦顧及4人應得到合適的法律意見,故先安排一個正式審訊日期,初步定為明年2月6至10日期間排期開審。 不過,劉小麗、羅冠聰和梁國雄均指,先訂立審期對他們不公平,因為他們未獲批法援,而即使獲批法援,但仍須配合所聘請的律師時間表。姚松炎亦認為,明年2月是辯論特首施政報告、監察政府的重要月份,不宜在2月開審。但法官仍然認為,在明年2月6至10日排期開審,是最合適的做法,要求4人在明年1月19日之前向法庭呈交誓章,而政府一方則於明年2月1日前呈交誓章回應。至於立法會一方早前表示對此案持中立意見,申請不出席審訊,獲法官批准。
已宣布參選特首的退休法官胡國興,前日宣布競選政綱時,未有支持者為其站台。他昨日表示,是刻意不安排任何人站台,因為覺得無此需要,並形容自己在樹仁大學公布政綱,是「最唔離地」。他說,曾將競選政綱摘要交予中央,但中央未有回應,笑言自己「乜嘢燈都無」。 胡國興認為,特首梁振英宣布不競逐連任後,社會氣氛好轉,政府應趁機修補撕裂,重啟政改。他質疑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希望延續現屆政府施政理念的說法,認為這樣不會獲得支持。他又不點名批評財政司長曾俊華,任內年年錯估預算,又指政府可動用財政盈餘推行全民退保,便無需加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