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修正讀者們或初相識的朋友不要稱我為「老師」,而是「同學」。首先,香港人其實沒有多少「老師」的概念,以前讀書叫老師做「先生」,背後是尊敬的意思。譬如我們會叫孫中山先生,而台灣對老師一直沿用這個先生的稱號。十年前開始在內地演講做活動時,一直被叫作「素黑老師」,我以為是他們對尊敬的人的尊稱,事實上應該是,不過,當我發現其實他們對幾乎誰都稱老師時,便知其實只是被濫用的稱號,很多時候對對方並沒有甚麼尊敬心。 近年香港常套用內地的語法,開始用「老師」這禮貌的稱呼,還算用得較溫和,包含敬意,所以暫時不算被濫用。不過,我還是不太希望別人叫我做「老師」,因為有點受不起。明明自己不過是個生命成長的學生,嚴格來說,愈是看得多,體驗得多,經歷得多,傷痛得多,自會感悟,原來自以為是的自己很無知,談不上能教人甚麼,充其量只能說是分享經驗和心得,即使是我的寫作,我的課程或演講,不過如是。馬奎斯有本書書名改得很好,叫《我不是來演講的》,而我也常說:「你不是來看我,你是來看你自己。」大家最終的得著不是來自某個人,而是從是否準備好開放自己,能不能消化和感化所接收的,喚醒自己潛藏或壓抑的悟性。花會不會開不靠誰,而是靠那個肯灌溉的自己。 真正的學養是謙虛。 萬物都是我們的老師,我們不過是彼此的同學。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在愛戀關係裡,逞強、偽裝、得意、霸道、隱瞞、盲目和疲憊後,難免走到一個失重點,令你在愛侶前暴露自己一直深藏或掩飾的虛弱和無能。這是愛情特有的功能,讓你看清楚、翻開自己最爛的一面,逃也逃不了。面對自己最難堪的一面時,正是最好的修行機遇,看自己想選擇突破天性的局限,還是寧願龜縮當個假強人,借身邊人的包容和愛來坐大軟弱。 這時,你要不為了面子惱羞成怒,沖著要當大男人大女人,以「愛侶應有的權利」要求對方遷就、呵護和包庇你的幼稚和野蠻;要不選擇軟弱到底,無力於抬起頭來承擔愛的風度與責任,無賴一樣要伴侶承擔著憂心你又無能為力的孤獨。第三個選擇,當然是好好地修養自己,訓練面對軟弱的勇氣,為愛你的人立志改善自己的不足,不要令對方再為你擔心難過。 自我改善是為自己也是為別人,令自己強壯一點,是為愛你的人減少一點孤獨和難受,本身便是學習愛的必修課。再逞強的你也得承認,在愛面前你其實相當弱智和無知。 軟弱對關係和感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沒有性別之分的。令自己變得強壯不是必然的戀愛關係道德觀。需要更強壯是為平衡和減低在關係中因為自身的軟弱而對對方造成的傷害。愛著一個發爛、逃避和退縮的伴侶是很辛苦、無助和孤獨的。戀愛中不需要逞強者,但你不能恃弱凌人,變相靠剝削對方的包容來包庇自己,這是欺負,不是愛!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前幾天,在八月創傷記憶的常態回歸折騰下,我安撫著舊重傷患的那邊自己,同時堅定地把另一邊自己帶上路,恭敬地上了兩天茶課。 上課不是刻意的安排,沒有預知要療傷,但踏出門還需勇氣。在最痛時候,茶感悟我做人的智慧。尊敬心令上課時能集中,不落壞情緒。老師是天使,容我重新訓練提起與放下。這不就是泡茶的潛景觀嗎?老師提到日本茶室三呎矮門的設計,進入前須先彎腰,像嬰兒出生的姿勢,喻意再出生一次。這跟我在自己的課裡示範「新體道」(Shintaido) 的兩個動作一脈相承:出生與歸土。同樣的瑟縮姿勢,提醒我們要謙卑,先向生命鞠躬,為敞開和分享做準備。 一切負面情緒(或記憶)都是亂了心、偏離生命中心點的結果。在關注悲傷的內容、激發點和感受時,也可沉著回應,擁抱所有跑出來亂跳的老朋友,感恩這是修煉寬容的時刻。守住它沒用,反抗它更笨。修復有時,要對萬念慈悲,給餘地,打開門,讓它過,急不來。 悲痛與希望可以在同一時空內並存,這是生命給的本能,正如我們一直與病毒同在一樣,別只費勁去除病驅魔。尋找與它們和平同在的方式,給命運多開一扇門。療癒可有不同的步伐,但沒有定局,沉溺的痛苦只會自製絕望。難受、放不下時,請去修學,因為學習能長新細胞,更生自己,把自己變回嬰兒,然後便是重生。 讓悲傷與達命同在,照顧好自己。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明明他暗示過、明示過對你有好感,一直等待你的確定。而你,明明身邊沒伴侶,希望談戀愛,偏偏不想進一步。 細數條件,他一表人才、待人和善、積極向上、飲食健康,對你分外付出和關愛,是那種假如你願意,他會為你改變,逗你開心,你快樂、他便快樂的理想伴侶,可以付託終身的好男人。 就算他不是那種明確地表示喜歡你、願意為你付出的人,可能只是不太懂得表達,或者他的表達方式沒有吻合你預期和期待的熱情和黏性,他也真的是你目前最適合靠近和談一場戀愛的人選。你卻很猶豫,未有足夠的勇氣和他多踏出一步。 儘管誰都看得出他對你好,你沒理由拒絕大好的情緣。即使全世界都覺得你太挑剔了,還要求甚麼?都已經幸運能遇上了,為何不願意打開門讓他進來,難道你真的想自己一個人過下半生嗎? 怎麼說都好,你就是無法和他再進一步,做朋友已足夠,已踏底線了。 到底是甚麼令你無法和他親密,超越那只差一步的界線呢? 答案很簡單,也很直接,不用想太多,就是四個字:不合眼緣。 愛情可以很夢幻,更多時候很實際。合眼緣很重要,對方甚麼都好,就是沒能擦出愛火的話就是沒辦法。還有假如對方太被動,回應慢,令你猜不透,要你等,這種期盼也太磨人,容易淪為虐待,也是令你退卻進一步的合理原因。 親愛的你沒有錯,能不能愛上,還是要隨緣。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兩年前,她因為臉上瘋狂爆痘,心情非常不好,不敢見人,不幸男朋友也出軌了!她說:「我從小皮膚白皙,追求者眾多,一直沒有拍拖,直到遇見他。付出了真心,卻換來這樣的結果。我有身體和精神潔癖,無法原諒他這樣的行為。從那以後變得不想說話,做事沒勁,容易胡思亂想,非常自卑,都是他害我的。」 別把壞際遇都全怪在別人身上。 事實上,臉上長痘變醜連她自己也接受不來,脾氣、情緒大變,影響感情關係是正常事。只能接受男朋友選擇離開,也該反省自己,也許不只是外貌令人離開。一個和自己內在打仗、連自己也無法接受和愛自己的人,令別人遠離是自然事,不能全怪誰。 當心別把付出過真心變成自憐的藉口。付出本是理所當然的,即使失戀了也應感到自豪而非自憐。有些人像她,以一直沒有拍拖只選了他為由感到受害,可實情不過是自己的選擇,不是為了他而放棄誰,別搞錯邏輯,混淆視聽。這些人並不是遇上不幸的際遇,他們只是不甘心,轉化成身體和精神潔癖的病態,還希望前度能承擔和扛下,這不是虐待是甚麼?是愛嗎?別自欺欺人了。 請給自己重生的機會,別只埋首於自戀和自虐於不幸和受害者的心態裡,避開原來一切還是要自己負責任的人生必修路。 際遇是上天為修煉我們而設計的功課,別依賴他人來調順你的命運。沒有人欠了你,有的也是你自己。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她,一直在渴求能找到能給自己心動感覺的另一半,比如,對方很帥很有氣質,愛她,適合她。可是她現在的另一半,雖然對她很好,但她對他並不心動。於是,她被所渴求的心動感覺擾亂,感到難受。問我有得救嗎? 有種戀人懂得做令對方心動的事,可是大多數戀人都不懂,這是現實。 希望能遇上懂得令你心動的人時,你應心裡清楚,這是奢侈的希冀,能遇上是幸運,未能遇上倒是正常。假如你為了想得到幸運而被擾亂心智的話,你便很幼稚。就像你為了沒有中彩票而終日發愁難受的話,你就是病人。你要是覺得未能遇上令你心動的人,而感到你的愛情有缺陷的話,也應馬上尋求醫治,因為,你已患上由欲望變成的心癮,上癮一樣渴求電視上看到的那種屬於俊男美女的浪漫愛情,以為真的應該發生,擁有才能令愛得到健全。 上癮的人分不清真實與夢幻,捨不得放下幻覺。進入愛情的人都應該趁早學懂一個道理:愛情並沒有完美,正因為不完美才會出現愛情劇裡那些美麗的主角,甜到入心的情話,控制你的心動指數。這是會上癮的,上癮後便成魔咒,令你不能自拔,自製不幸。 本來無一物啊! 真心愛你的人,他的存在,在你身邊的當下應該足夠令你心動了。檢視一下自己是否太追求外在的東西,心難打開,失去感動的能力了?當你懂得珍惜時,你的心會隨時被打動。說到底,還是你不懂得愛。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世上能走在一起,互相共振,相守到老的人沒幾個,而能走在一起到老的伴侶,也不一定是因為同頻共振,更多可能不過是逃避面對長期的問題,拖拉著、懶惰著、死執著才離不開、放不下,早已沒有愛,沒甚麼好羨慕的。 我們是否真的需要另一半?問這個問題意義不大,我早已在《最放不下愛》書內詳談了我們對所謂另一半的迷信和誤解。說到底,每個人都需要靠自己完善自己,目的是為了裝備好自己做個合格的人,能處理問題,能度過人生難關。在人生路上能遇上知己、朋友、戀人、伴侶是未知數,能遇上應該珍惜,未能遇上也是合理的際遇,上天沒有特別虧欠你。 有機會借別人幫助完善自己是福份,也沒甚麼對不對、好不好,別偏執必須靠自己不能靠別人,人生路上有人能幫幫自己,提點自己,愛愛自己,照顧自己同樣是福。更別迷信必須遇上另一半才能令自己變得完整的畸想。人生是否完整,視乎你的視點針對著甚麼,內心盛載的是欠缺還是滿足。遇上能一起走的人請感恩,未能遇上便修煉怡然自得,別讓負面想法和情緒打擾自己和別人。少為別人添麻煩,少為地球添垃圾,大概是你更需要注意和追求的人生方向,而非執著欠缺了另一半自找困苦。 活得好不是為了誰,這不過是做人的基本功。際遇不好便修養心態,情緒不好便學習調整,令自己成熟起來,這樣活,夠好了。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她問:「我已讀了你很多書,包括剛出版的《踏踏實實愛自己》,你說的我都懂都認同,我也因為你而在失戀後學習活得好。不過,我不夠勇氣,近日和前任嘗試復合卻失敗,心情像感冒,低落而悲傷。我已努力調整作息,認真工作,好好吃飯,做好每一件小事情,學著從過去的關係中尋找彼此的優缺點,更好的認識自己。可是我還是不很確定一件事:即使我不斷努力地提升自己,圓滿自己,也無法準確地在一堆音叉中找到那個與自己共鳴的音叉。是否因為我自身能量不足,才想借助另一個人的力量去完善自己?是否最終共鳴的音叉其實不過是自己?我們是否真的需要另一半?」 自愛目的,不是為能找到準確的另一半的。 當你嘗試從生活作息中去調校自己,活好每一步時,你便是一個準備好去愛和被愛的人,這是為了自己好,不是為了誰。但活得好後,是否能遇上和自己同頻、能共振的伴侶是另一回事,輪不到你去查詢、發問或要求時間表。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應該給予一個答案。一個人可以靠自己完善自己,能有緣和另一個人一起完善是緣分,但是否能同步也是另一個問題。即使你已遇上能和自己共振的、對的人,也要準備好面對人事無常,你和他會不時的改變,改變意味著重新調頻,這一刻和你同頻的人,下一刻可改變頻道。 準備好去愛,不等同適當的人便適時出現,這是無奈的現實。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最出色和成功的喜劇大師大都經歷過沉重的傷痛,甚至患有長期嚴重的抑鬱症。或許只有他們最清楚,人在最最最深的傷痛中的自然反應不是哭,而是笑,這原是身體在受到極致毀滅的威脅下自動反射的求生本能。 笑是一種自我拯救的嘗試。生命再爛,再難受,外在世界也不會按你所需要的來救贖你,你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動搖正在陷入的厄運。在痛哭過後,不忘跟傷害你的人說個笑話。在超越了能承擔的痛楚極限時,你只能以反高潮的笑來抗議命運,包容慈悲,為生命守住最後的尊嚴。 悲劇是不是因果或命定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對傷痛時你能如何自處,可以的話,加倍愛自己。畢竟,成熟的人會對自己的情緒負全責。 當你感到悲痛難過時,請你嘗試大笑。方法有很多,譬如選看搞笑的節目。看到笑點,請你大聲、誇張、放膽地笑出來,哇哈哈哈地笑,傻瓜一樣地笑,保持15秒,然後停下閉上嘴,保持微笑。 這時候你的心可能還在悲傷中,可身體卻向相反的方向運作,減低抵抗力下降的幅度。這,是能從悲傷中走出來的黃金關頭。 單靠把問題想通,等待誰變好,所謂明白道理或不知何時才來的醒悟,你不知還要沉溺多久才能從傷痛回到穩定。可以的話,讓笑成為你忠誠的醫生,從調校身體的情緒信息開始,重設你的悲喜平衡線。 以笑回應悲喜人生,真的沒甚麼大不了。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我的新書《踏踏實實愛自己》剛出版了。在自序文裡,我提及關於「最痛」。 過去十多年,我經常需要處理別人的創傷,同樣也需要處理身邊人和自身的創傷。 成長,是在充滿創傷中掙扎的過程,而成熟,是從成長掙扎出來後的穩定。 有種宗教認為,你所受的苦難都是前生作的業,今生需要還的債,接受了才能踏上解脫之路。假若你不願意相信因果論,甚至開始跟這種說法爭論,結果不但沒有為創傷療愈帶來正面的啟示,反而變得更複雜,勾起了為此爭拗的負能量和希望扶正的道德慾望,令自己在處理問題和療愈創傷時加添難度和複雜性。 我能寫出女人的痛,特別關心如何面對和處理創傷,也花特別多的精力研究治療方法,因為我是女人,遊歷在女人自找的、被投進去的痛苦海。 記憶中,最痛的經歷曾給予我兩種嶄新的反應:一是想嘔吐,反胃地想嘔;二是感覺麻木了,雙眼自動會流淚。如斯情感絕境,比悲慟更極致和無助。它們是重要的,我一一記下來了,為進一步認識自己,認識傷痛後遺症。沒經歷過,我們其實對一切都無從知曉,也不可能深入和具體。這些反應是很私密的,只能自己面對,難以也沒必要跟誰細緻分享。我可分享的倒是這個:在我最悲傷時,我會逗自己和對方開心,說個笑話,幽默一番,哪怕對方正是帶給我災難的元兇。有可能做到嗎?有的。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專頁: 素黑(Su Hei)
她在演講會上問我:「素黑,當兩個人是很好的朋友,但沒有感情,大家一心想為對方好,希望為對方做點事,大家都是好人,最後他們結婚了,你覺得這段婚姻會好嗎?」我說:「我也希望你好,有可能的話我也願意為你做點事,相信我和你也是好人,但我們就因為這樣而結婚嗎?結婚最重要的條件到底是甚麼?」 兩個很好的朋友,關係就保持很好的朋友便夠了,犯不著越界變成夫妻,這是天大的傻事。想對方好,陪在身邊,有需要時幫助他,這就足夠了,友情最寶貴的不正是這樣嗎?知己再鬧翻也不較計,也會不離不棄,但不會有太多的慾望和佔有慾。友情能恒久不變也是因為這樣。愛情卻不一樣,愛情有它獨有的功能,不只是想對方好,結婚更不是找個好人就有保障的。 她說她就是捨不得,跟他的關係好像應該很親密,只做朋友欠了些甚麼,做了夫婦又欠了些甚麼。 是這樣的話更不要把婚姻押上去,因為當你們沒有真正的愛戀感情時,在沙地上蓋建的關係比其他關係都鬆散和脆弱,容易崩塌,大家都傷不起。覺得很想走在一起,可能是同情、憐憫,或者是因為對方和自己過去的某段記憶或經歷有著交叉的接口,所以覺得特別有緣。可感情用事只會敗事,做生死之交比做對難以深愛的夫妻更能細水長流,起碼較少機會遺憾收場,抱憾終身。 別對好友懷感情錯覺,尤其是當你很想珍惜對方時。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那些在愛中受的傷,都是修行》等。個人Facebook專頁:素黑(Su Hei)
在鄭州開課兼到充滿森林氣息的品味書店「紙的時代」做了一場新書發布會。負責安排和打點活動的是個原本讀理科的二十多歲男生,後來投入書店當文職。這男生比很多女生都細心十倍,甚麼都事前交代好,再三確認,沒有多餘的話,聲音相當溫柔。 他特意帶我到素菜館吃飯,活動前也特別安排了簡餐,怕我吃不慣油膩中菜,搞不好拉肚子會影響活動的表現。送別時帶我去吃較適應的西餐,一坐下來便跟我說書店要和一劇團合作,有個話劇想在書店演出,問我意見,應如何做會做得更好,因他知我曾經是劇場的專業。我樂意跟他分析,也告訴他他這樣的人真難得,處處為書店著想,照顧好貴賓。沒有人教他這樣做,他說只要用心去做,哪怕不是自己的專長,也會變得細心,體貼別人的需要。 聊著時,他看到我弄污了嘴角,馬上遞紙巾過來。我上廁所去,他會在附近等我,帶路讓我回到餐廳包廂去。在去機場的路上,他開著車和我聊到一半,也不忘交帶還有多少時間的路程,我可休息一下,座位可以調低一點的,機關在哪裡,又不時說活動照顧得不夠好,請我多多包涵!我問他的細心是向誰學的?他真的認真地去想,純真地回答:沒有啊!我笑說我有女兒的話,一定很安心讓她嫁給他。修養這回事,教也教不來,得靠自己發自內心去修,謙虛自己,自會懂得從最細微處去體貼。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那些在愛中受的傷,都是修行》等。個人Facebook專頁:素黑(Su Hei)
有些女人不知為何,就是喜歡別人崇拜她,覺得她甚麼都是最好的,不能有半點批評或微言,就算人家眼裡帶著「並不怎麼樣」的暗示也會令她感到「受傷」,討厭對方的「優越感」,對對方產生抗拒、敵意和排斥,而往往這種敵意會轉化為嫉妒心。你會很容易從她的眼神和嘴角發現這負面的轉化。 尤其是對方是女人的話便更加反感,勾起莫大的嫉妒控,沒事實根據地覺得對方是衝著她而來的,要把她比下去。 這是嚴重且普遍的女人心病。本來,喜歡人崇拜和奉承自己的人其實都是欠缺對自己的肯定和欣賞所致,嚴重地欠缺自信,得靠外界的討好來肯定自己,可這是很低層次的滿足感,而且很短暫也沒保證,因為沒有人真的能持續地去崇拜本來真的不怎麼樣的你。 當一個女人特別容易嫉妒其他女人時,反映的是她不夠愛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完美,靠排外心態平衡心理,這是小氣的心胸,只會令你變成小女人,欠大氣。 只看到別人比你強,才會覺得自己不夠強。為甚麼要在意其他女人的一切呢?你眼裡的她們都不是真相的全部,她們再比你美、再出色,你也總有比她們優勝的地方,是你的心製造了她們。只要把目光轉回自己身上,假想敵便會消失,她們不過是你軟弱的心投射出來的妖怪而已,真正威脅你的,原是恐懼。 修養自己很重要,當你容得下一個你接受的自己時,也有空間容得下其他女人。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愛在136.1》等。個人網站:www.blacksoblack.com
上星期喜然在am730的幸福講座上,和盧覓雪小姐及馮振超先生對談關於幸福和快樂的話題。 相信很多人都渴求知道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不過其實我們平常很少去想所謂「幸福是甚麼」、「我現在幸福嗎」這些問題,反而會很在意是否快樂。日常生活中我們少會提幸福這個詞,你會祝朋友旅行玩得開心一點而非幸福一點。不過我們往往把幸福和快樂混為一談,以為有幸福就是快樂。 幸福是一種感知、願境和夢想,達到了你便有幸福感。所以幸福是由你自己來釐定的,它是一種價值觀,因人而異,你的幸福不等同我的幸福,它更多是個人修為的呈現。有人會覺得父母還健在,有屋住有工開有收入,行得食得兼睡得,有朋友,有人喜歡你,有喜歡做的事,有錢有時間去旅行等,這已是相當幸福。可是有些人對於這些並不以為然,覺得還欠缺甚麼,所以,再「幸福」還是感到不快樂,因為更想要的還未能得到。 說到底,知足就是幸福,但別以為擁有幸福便會快樂不悲傷,因為在幸福的條件下,你還是會遇上令你不快樂的事情。譬如你已擁有以上提過的一切,可就是得不到愛情,你會因為這而不快樂。當你是個知足的人,提醒自己已擁有其他福分時,你會因為知足而少一點執著,多一點快樂,這就是修養。能知身在福中自有幸福感,活在欠缺感中不知福的人,擁有再多也不會快樂。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那些在愛中受的傷,都是修行》等。個人Facebook專頁:素黑(Su Hei)
她是一個有才華的畫家、插畫師,個性自我,理財混亂,常常需要朋友的幫忙過活。她有個到雲南寫生的創作計劃,可惜沒有經費。有位新相識的朋友,覺得她很有天分,想幫助她完成心願,介紹了雲南一個簡樸的農村朋友給她,對方非常熱情,願意免費提供食宿接待她,而朋友則贊助了她的來回機票。 成行後,她在美麗的環境和朋友的照顧下完成了作品。不過,一個月的旅程,她不但沒有分擔家務,熱情的媽媽做好飯,她坐下來吃完便回房間上網。媽媽有個6歲的兒子很喜歡畫畫,有次把兒子的習作給她看,請她指導一下,滿以為只是舉手之勞的事,誰知她一口拒絕說:「不,我不看兒童畫的。」 媽媽臉色一沉,大為不悅,怎麼這個女生如此沒禮貌呢!即使虛偽也可說句:「已經畫得很不錯啦!」她只按自己的原則打發正在無條件照顧著自己的人,令人反感。爸爸知情後曾想教訓她,被媽媽阻止了,說給朋友留面子。剩下的日子,這家人也稍收起了熱情,她卻大感不滿,覺得沒必要看人家的臉色,某天突然通知他們明天提早回去,沒說聲謝謝便離開。 你追求理想,別人幫助你,要知道感恩圖報。只取不給,心態自私,目中無人,卻曉得討便宜,這種人心術也不正,再有才華也是浪費。我們可以做好人,但有些人真的不要對他太好,以免鼓勵他們剝削成疾。把有限的資源留給懂得感恩的人更環保。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那些在愛中受的傷,都是修行》等。個人Facebook專頁:素黑(Su He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