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 - 素黑 - 素黑
2016-10-24

她是一位三歲孩子的媽媽,婚後生活和想像中一樣瑣碎而平淡,和先生的關係也因為七年的相處而變得無味,對婚姻的守護責任比情感大,有時候感到這樣的婚姻很沒意思。她說:「難道我的一輩子就要這樣過了嗎?婚姻到底還是一個牢籠是吧!」 婚姻是再現實不過的相處方式,跟純粹的愛情關係不一樣。假如你未準備好,或者因為流於過分浪漫而步入婚姻的話,你便是個大笨蛋。又或者你是為了滿足世俗的要求,不想承擔單身女人的社會壓力而結婚的話,你也得承擔為此而結婚的代價。 生活若是缺乏經營和管理的話,不管是不是婚姻生活,也會容易變得平淡和枯燥。沒保持戀愛的新鮮感,沒發展感情寬度的話,無味的婚姻生活便不是因錯選了對象,而是你和對方的懶惰。 婚姻不是牢籠,它可以是充滿喜悅和驚喜的快樂窩,假如你懂得為家庭保鮮,製造情趣,和伴侶持續戀愛活動,沒有淡化性生活的情趣,重視健康和精神的狀態,雙方能保持經常溝通,有商有量,沒有化大瑣事,縮減感情的話,你們還是可以像初相識時一樣相親相愛的。 兩個人決定走在一起一輩子,不是神話也不能只靠短暫的激情,更需要長期的熱情保溫。別等對方先改變,你可以先調教生活,預留和計劃二人世界的時光,做一點傻事,製造婚後的浪漫,享受一點「偷情」的刺激。別給自己沒時間、沒心情或不可能的理由。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2016-10-21

你有潔癖嗎? 可能你的第一個反應是沒有,腦海裡想著有潔癖的人家裡都是全白的,穿過外出的衣服要馬上清洗,要不時從口袋裡掏出消毒酒精抹手,在公眾場所寧願忍著也不去廁所,永遠不會吃別人吃過喝過的東西,即使他是你的至親或愛人。不養也不碰寵物,不到街市買菜,鞋面甚至鞋底也要保持乾淨。 這種畫面你能理解或同意是潔癖吧。但有些行為和習慣也可能是一種潔癖,患者也不少。譬如,有些人連接吻或做愛也覺得很髒,總覺得自己或伴侶的口有異味,很骯髒,導致他們和伴侶的關係出現問題,有的甚至因而鬧分手鬧離婚。 有些人對健康或環保這概念也存潔癖,由覺得肉不能吃,因此只能吃素,進而只能生吃,再進而求學會只吸風飲露和曬太陽便可不進食也不死。有些人稍吃垃圾食物便心不安感到內疚。有人背後大套理論,看到別人跟他不一樣便覺得別人這樣吃是罪,是毀滅地球的根源,助長資本企業家的幫兇。同樣坐車坐飛機用衛生巾也是罪。 有些人是思想潔癖,通常是道德迷執者,如因不能殺生的信仰導致吃甚麼都覺得是罪,連呼吸也因吸入微生物而感到罪過。也有連別人偶爾說笑說粗口也不行,視之為口孽。或者想一下色情,動一下貪念,轉一下惡念都不容,更不能忍受人的行為和思想稍有不一致,覺得這是虛偽,沒品德。潔癖這回事,真的不只是求乾淨問題,可以是挺暴力的強迫症。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2016-10-17

有些人,真的不自覺自己正在做甚麼。有人是因為老了,記性不好,腦細胞也老化了,不自覺地重複著某些行為,說某些話,嚴重的甚至可以在3分鐘內重複三遍或以上同樣的話題和句式。這種情況,老人家較普遍,你可不能批評他們為何要這樣,不能閉咀嗎?到你有天老了,你也一樣。可能你現在不過40歲已經是這樣啦。這種不自覺地重複的行為,也不能說是病態或甚麼,趁後生調好腦活動能力和記憶力,多注意運動,攝取足夠的DHA吧。 有人卻不是因腦細胞退化,而是因心胸,簡單的說就是沒「修」,前世無修,今世也無修。不管年紀多大,經歷過甚麼,他們就是以自我為宇宙的中心,只關心自己,只求取受,不願付出、愛埋怨、惡言、兇念。這種人的特徵是不會放過你,不斷在你耳邊說別人的壞話,甚麼都不滿,個個都是衰人,無人幸免,除了他自己。當然,在你面前他說別人,在別人面前他說你,一個圈的惡言,沒完沒了的負能量,轟炸你的能耐,令你厭煩,很想遠離他,後悔跟他見面或通電話,或無助地割不離親密關係。他們的人生充滿垃圾,也不自覺地令別人變成垃圾收集站,臭氣薰天。公司裡,家庭裡,樓下的看更,食店的伙計,菜市場裡,按摩院裡,醫院裡,學校裡,都一樣。 最慘是,你竟然潛移默化變成了他們也不自覺,又變老又無修無養。還是先好好看自己。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2016-10-14

上星期在一個講座裡,我分享了新書裡談如何調教自己的自愛實用篇,譬如要認真地處理家庭事。 在我的臨床治療經驗裡,很多表面風光的人,背後都有不願意處理或羞於宣之於口的親密關係問題,或者是和父母的長期心結問題。你會發現你的上司、老闆、同事或朋友都不會坦然地告訴你他們處理不好家事,不願透露和伴侶的關係出現了問題,尤其是男性更是絕口不提,給人的感覺是他們沒有家事問題,可這都不是事實。愈成功的人遇上最難解決的其實都是家事,可他們視而不見,選擇先逃避,不去處理,一拖再拖,結果便釀成家族大災難,如面臨婚變、爭孩子撫養權、分配或爭奪家產問題等等。走到這不堪的地步時,更不想跟誰說,也說不出口。這種事情,就像滿車廂都塞滿便秘的人,可他們不會告訴你,但每個人暗藏著排不出的毒一樣,有苦自己知,卻又難於療理,或下不定決心去處理一樣。 這些事情重要嗎?相當重要,因為在你真正學懂並以行動照顧好自己和家庭關係前,你是沒法真正平衡家庭、個人生活和社會成就的。 再談下去就是喝好一杯水和調整睡眠的問題。講座後排隊提問的人都是關於失眠和淺睡的困擾,可見這真是人生大問題。我還現場替一位白髮婆婆做了按頭穴示範改善睡眠呢!我在書裡有詳盡介紹改善兩者的方法,希望大家照著嘗試調校自己,踏踏實實愛好自己和家人。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2016-10-07

處理過不少在愛戀中受到傷害的個案,傷害不管是自製還是他害的,有當事人在氣憤下希望對方死了才能心息,甚至有真的設計令對方死的案例。 而這些想傷害過自己的人死的「受害者」,最終都沒有因為對方死了或者幾乎死了而真的達到預期的、想像中的好過或甘心。他差點真的死了,可為何看著他死裡逃生的樣子,心裡還是那麼難堪和不甘心呢?對方死與不死,怨恨還是留下來了,已滲進每個細胞裡,可得不到的東西還是得不到。原來怨恨不是解決痛苦的答案。 我們對死亡一直只有想法和幻想,很少有具體的體驗。死不過是一個用語,用來加強情緒表達力的慣常用語。我們在憤怒時都愛說晦氣話,會對令自己不悅的人說:「去死啦你!不要讓我再見到你」、「死出去吧不要再回來」、「你唔死都無乜用」…… 不過是為了泄憤,也真的沒細想過他死了到底意味著甚麼。「你去死吧」說得多順口,可你真的沒想過,他就死在你面前,從此合上眼睛不會再動了,不會再和你吵架,不會再惹你生氣了,你會有甚麼感受,會不會比現在更難受。 處理過一個個案,惡毒妻子殺夫不遂後看到丈夫躺在醫院裡,心情非常難受,深深感到想他死和他真的會死原是兩回事,都於事無補,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反而加添多一重的不安感,發現原來自己可以不堪到做出這種邪惡事,沒有心涼,只有心寒,何苦呢!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2016-10-03

在面書上轉發了一條短片,醫生替一名在敘利亞戰地被炸斷手的孕婦生下嬰兒,可嬰兒出來後已沒心跳。醫生花了20分鐘才令嬰兒能心跳,第一次睜大眼睛哇哇大哭。醫生開心地笑了,看的人都動容落淚。我寫了記語:「能活著非必然也非偶然,我們相親相愛,好好活到盡頭,別再彼此傷害, 好嗎?」 同一條帖放在微博上,讀者反應冷淡,發帖後不出幾分鐘便有典型的負面留言:「救他幹嘛,繼續經歷災難嗎?」慨歎繼續經歷災難的無奈無可厚非,可重點在前面那句的語氣:「救他幹嘛」,心態才可怕。他沒深思過應不應該救嬰兒,可這句即時的回應反映了他潛意識裡對生命和世界的怨恨,也流露出晦氣和憤世嫉俗。 這裡無需評論他的想法和觀感是否正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同一個人在前幾天才回應了我另一段帖子:「你是甚麼人,想成為甚麼人,自會看見甚麼,成為甚麼。」有人回應:「然而經歷可能會改變你的想法和將成為甚麼人。」而這位讀者便回應他:「說得真好,如果沒有察覺,就會不知不覺轉變。」 他不是說中了自己嗎?沒有覺察到自己對生命的否定和變得涼薄,選擇不去肯定挽救生命的神聖,管它世界有多爛,人性有多悲涼。是甚麼令他選擇執著災難,不欲看到生命同時帶來的喜悅和希望呢? 抽離地說關於覺知的道理太容易,可在實事上自打嘴巴的人多的是。我們都跟他一樣。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2016-09-30

她的男友和不同的女人同時發展關係,她開始自殘。他信誓旦旦說不會再犯叫她信任他,會和她結婚,可還是捉姦在床。她情緒崩潰,多次自殺未遂,最後一次跳樓,是他拉住她的手臂救了她,但被送上救護車後他就鬆手了。他提出分手。只要他回來,她願意接納和寬恕他,他卻手機號也改了。她說:「六年初戀,他為何狠心傷我這個在精神上、經濟上支持他度過人生低谷的單純女生?我痛不欲生,為甚麼還是愛著他?」 愛情裡沒有早知,但有遲早會知道和知道了比不知道好的定律。愛上原來是個騙子的男人不是你的錯,但知道錯愛後,以死對峙便是自己害自己。愛很多時候不過是生理激素的盲目作動,不是甚麼驚天動地的真情真愛。尤其是當對方已擺明拋棄你時,你還要乞求他回來便是自作孽,傷痛便是自己給。死不放手是病不是愛。 問一個賤男為何要去傷害你是最笨的問題,去寬恕一個不知道自己有錯的人也費勁,把寬容留給自己和更值得你去付出的人就好了,沒必要繼續糾纏。被騙的愛情關係沒所謂捨不捨得,還心痛,對他還有感情是正常的餘溫,也不見得不可取,把回憶收放好就是,但別浸淫其中,變相自虐。你死了他也是照樣拉屎睡覺和泡妞,偶爾想起你會內疚一分鐘然後關掉記憶繼續打(飛)機,別問他為何做得出,是你做不到而已。不值得為一個賤男作賤自己,自毀珍貴的生命。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2016-09-26

我在臉書上轉貼了一則報道,關於一名奧地利女孩因不滿父母在臉書上傳數百張她自11歲開始的私人照如沒穿衣服、坐在馬桶上等,令她十分難堪與痛苦,多次向父母要求撤下照片遭拒絕,決定告上法院,希望讓父母知道自己有多認真看待這件事。 網友的回應大多同意父母不應為了晒孩子的照片而不關顧將來他長大後的感受。當然也有人會認為是子女小題大做,有人說難為天下父母心。他們明顯沒有看明白問題所在,只覺得父母的行為不過是出於愛,想分享喜悅。其實問題的核心是父母必須注意孩子成長時的心理變化和社交尷尬問題。當你晒照片跟親友分享自己的孩子有多可愛時是娛樂自己,孩子長大後看到心裡會怎樣?被同輩看到取笑時會難受。這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上。 成長期的女孩尤其在意自己的形象和別人怎樣看她。父母放孩子照片上網公開並沒有問題,問題是放甚麼,應有甚麼底線,待他們稍為長大後,應得到他們的同意才放上去。將心比心,若孩子把父母在家裡不願意曝光的私生活照如廁後拉褲、醜陋睡相和穿內衣煮飯等放上朋友圈公開的話,父母的感受又如何? 沒有人是誰的附屬物,即使是朋友間的聚會,若沒有共識可拍照公開的話,也應先問准才晒網,這是基本的禮貌和尊重。說到底,孩子都是來幫父母看清自己的,做錯了,向孩子認錯也是常識。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2016-09-23

人其中一個可悲的現象是失去判斷力,甚麼都模稜兩可,靠上網借眼睛借耳朵,隨時同時認同和反對同一個人、同一段說話、同一件事件,連自己的分裂和搖擺都看不出,分不清。 你也可能除了個人利益外,所關心的只剩下娛樂新聞和嘲笑政局,人們說甚麼你都回個讚,或者在搞不清楚客觀事實便惡意中傷或說風涼話,不負責任也不管人格地肆意咒罵誰。 你又有可能感到無奈,無力改變甚麼,再不如意、不認同也寧願跟大隊啞忍。早已習慣逆來順受,跟著誰辱罵善者弱者,畏怕當權者,保護自己同時又出賣良心,然後自辯說:大家都一樣,為何只針對我? 親愛的,大家變成怎樣,不代表它應該怎樣,或者應該縱容它繼續那樣,更毫不需要放棄自己去順應、接受或認同。隨機舉個簡單例子。眼見某流行歌手連唱歌不應走音的最基本條件都做不到時,你應該能分辨出和表示介意,當你盲目追棒一個這樣的歌手,自然會出現下一個、第無限個,變成代表我們的文化。你能容忍甚麼,社會便變成甚麼。 我們毋須也難以刻意改變世態,但要裝備好自己不做低能人。別問是為了甚麼,因為這是應該的!我們有義務磨煉對人對事對世態抱持合理的、提高水平的要求,和培育能看出有問題的判斷力和敏感度。我們不需要成為精英或議員,但也沒必要變成白痴。當你有份參與社會的退步和墮落時,哪有資格批評誰?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2016-09-19

小時候被要求去學琴。老師沒心機,不時叫我自己彈,她卻走出琴房吃薯片。有次她告假,來了一位代課老師。她沒有叫我彈琴,先逐隻手指替我按摩,溫柔地說彈琴最重要是身體準備好。那是我一生第一次知道好的老師原來有多好,可以改變一個學生的世界。  後來無法忍受懶老師的馬虎,更不值為了考皇家琴試一年死練兩三首曲的荒謬,提出退學,自彈自學就好。離開懶老師和琴譜後,一生第一次感受到鋼琴親密地融進我的靈魂和身體。 小時候不喜歡練音階,沉悶、枯燥,沒有旋律彈來有甚麼好聽呢?經歷過悲喜人生幾十年,回頭再彈最基本、單純的音階,甚至只彈一個音,聆聽一個休止符,竟是天上人間最美的交感。 西摩伯恩期坦,本世紀其中最出色的鋼琴大師和老師,他把鋼琴視如人生修煉,一生謙虛地創作和教學。謝謝金像級男星伊芬鶴基為他導了這部扣動人心的紀錄片《人生樂師:西摩傳》,拍下西摩如何擦亮每粒音符,細膩地教學生如何把本來硬硬的鍵變柔,回歸安靜。他說每棵樹都不一樣,所以每個琴鍵都有它獨特質感,你要把它摸出來。彈琴是為發掘感覺,老師不是教學生彈樂曲,而是幫助他們打開情感的反應。片中最後一句至觸動心靈:「我一生都沒想過原來可用雙手接觸到天堂。」 音樂是通往天堂的秘道,西摩是上天的使者,提醒你人活著,有些東西值得花一生去追隨。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2016-09-12

每個人來此生都有一些奇異功能。所以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長處和弱點,身體、眼界、智商和智慧都有局限。脾性是你的阻礙也是你的裝備,用得好能助你發揮才華,用不好便是成功的大阻力。三歲定八十不是解作一切沒彎轉,而是在3歲到80歲之間,你有77個轉變的年輪,每個都是重新定向的機遇。 你想變成怎樣的人,過怎樣的生活,都是由你選取的。細看自己和別人,幾乎每個人都有特別關心的事。你把關注點放在哪,自能看見甚麼,你的眼界便是你的世界觀。每個人都是一個小世界,加起來便是五花八門的大千世界。 譬如說,有些人能見到鬼,他們的人生自然會被見到鬼這回事影響。假如他們非常執著這能力,他們的一生便會和鬼打交道。事實上這些人後來可能成為捉鬼師、驅魔人,或者自己變成魔!那些不被影響的,過幾年便再也看不到鬼了。 有些人專門看見疾苦,人的苦,動物的苦,後來他們可能成為醫生、拯救動物的志願者、善終服務義工,或者成為抑鬱症患者,迷執在痛苦中走不出來,甚至把痛苦的負能量傳染給別人,為別人帶來痛苦。 有些人總會看到美善,再爛的人都能發掘對方的美,幫人看見人性本來有多美。他們可能是天使,成為治療師、宗教家,或者是盲目沒腦的情痴、太入戲想做聖人的自戀狂。 你是甚麼人,想成為甚麼人,自會看見甚麼,成為甚麼。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2016-09-09

她告訴我願意等他處理好幾角關係,他會回來跟她在一起。明白他需要時間,不能給他壓力,想急也急不來。只能磨煉自己的耐性,她深信,這是上天派他來讓她有機會修行的旨意。 用「修行」兩個字多漂亮。女人要等一個男人時,總能找到高尚的靈性理由,壓抑著應有的動物性本能和智慧,連應該有的怒氣和理性都壓下去。連孩子都能看穿真相,就是她一個人盲了眼,不願面對現實,自欺欺人。 曾經寫過一段這樣的話:「女人花一生去守候和期待,男人花一生去許諾和忘懷。明知他不會守諾,為甚麼還寧願相信他,還等他?這是女人的弱點和優點。優點,對,至少女人認真地等待過,單純地信任過,這是需要承擔的。男人用頭腦和器官去愛,女人卻多了一個心,永遠滿懷希望,也難怪永遠失望。等待的英文wait有且慢、停留和延遲的意思,和 『待』的意思貼近。如何等得灑脫一點,需要『等而不待』的智慧,搞不好便變成weight,叫生命太沉重。」 等一個人容易變成死守,白白浪費生命。等一個人回頭,必須符合以下基本條件才好,就是對方要有心、行動和意志,真心想兌現承諾,並且是君子,不會再讓你白等。是這樣的話,等他吧,值得。不然,快跑,這個人由始至終都在騙你,不想背起衰人的惡名。等只是花了時間,待卻是停滯了生命,令自己玩完。再愛誰,也得等而不待向前走。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2016-09-05

好多愛侶關係能走到白頭,不是因為表面你們以為的互相遷就、包容、恩愛、照顧,甚至如某女明星曾經說的所謂「慈悲」。以為他們排除萬難,好不容易走過了幾十年,不是情比金堅的話不能撐下去,真是惹人羨慕。可大部分真相,可能不過是兩人早已感情凋謝,男的怕麻煩,不想回家,或搭上過三五七段婚外情;女的天天埋怨,從他踏進家那刻便不斷發問不停口。他逃避溝通,她強迫對話。彼此傷害過,心痛過,絕望過,暴力過,自私過,狠毒過,原諒過,放棄過,死心過,死守過,離開過,回頭過。最難聽的話說過,最不應做的事做過,最不能忍受的忍了,彼此花了一生互相折磨,不是因為諸多跟愛無關的理由的話早已分了手。可惜有子女、要面子,還有千絲萬縷的家族關係或各種利益,誰也不願意理虧,押上單身的自由。爭持不下,誓不低頭,結果,死執之手,與子偕老。 白頭到老不過是同歸於歸。 四十多歲死執不放,五十多歲煩透後累到各自逃避,六十多歲身體壞了幸好當年沒意氣用事,房子在基金在保險在退休金在,互相得益。子女都大了,出軌也累了,胃口變差了,行動不便了,需要有人陪在身邊。多少年了,他還在,認命吧,突然感性對他好起來,再怎麼樣也要和他一起老死了。一對白髮老伴在街上手牽手,被還在關係糾結期的你偷拍到,晒在網上離地幻想,「見證」細水可以長流的愛情。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2016-09-02

她和他1月份認識,5月答應做他女朋友。上周末她在他車裡發現兩個避孕套,他的解釋是他的車上周借給他的戰友了,應該是他們用的,絕對不是他的。後來才套出他最近和兩個戰友北上按摩,去了他們稱為「大保健」的地方。他承認現在是看著她的照片在家自慰的。 她說:「他的行為觸犯了我的底線,無法原諒他。那些避孕套到底誰用的我也並不完全相信,對於他結交的朋友,他的色情慾,我實在難以接受,是我太保守還是想多了?」 發現伴侶的車上或隨身物有安全套是很多女性難受的經驗,難受是因為在不知情和沒溝通過的情況下,伴侶不顧自己的感受跟其他人發生性關係,且行為偷偷摸摸不光彩。難受是合理的,因為沒有被尊重。 事前溝通好彼此對於性的自由開放底線,先談好才做愛和戀愛很重要。好性是天性,有固定伴侶的人別迴避問題,也不應縱容偷歡心才是對伴侶的尊重。伴侶之間可有很多性生活的可能性,包括專一的、可容許各自有不同性伴侶的、可和第三者三人行性愛的、可容納不同性別的性伴等等。多元性關係可能性太多,處理得宜也可以是穩定和平的關係,不一定是縱慾,在乎你有否管理好慾望,和伴侶先談好,達到雙方都舒服和自願的共識,對性負責任,同時保護你的性伴侶們的安全和健康。兩個人相愛應保持溝通、坦白和開放。甚麼能做不應做,兩個人談好就好。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2016-08-29

那天去了朋友薛嘉弢在觀塘新開的「人間世茶會館」,令人驚歎。 薛是資深藝術家、茶人、餐廳主持,他博覽古籍,精茶道,懂美學。他首家在太子的茶食館「好雪片片」的品味裝潢,早已是傳媒爭相採訪甚至借來拍攝的好地方。如今,取名莊子的《人間世》,於繁囂中創造隱世桃源。極致的禪風,偌大的空間,天籟的音樂,為你填得滿滿的日誌多留一點奢侈但應份的白。進來,慢食,慢坐,慢泡茶,安一刻靜,正是《人間世》內教你以「心齋」之境應對艱難世態,摒除雜念,專一心思,從用耳聆聽轉到用心領悟,最後虛無空明,才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如何修煉得來?從禪進茶世界開始吧。親耳聆聽沸水聲,親手提壺注水,以靜交心,把時間泡成茶。同一泡茶,多一點、少一點時間、茶葉、水溫和專注力都能改變茶的型格。茶讓你放下其他,安身於此時此刻,和自己、和朋友分甘同味,別有天地在人間。 假如可以,請選一款古樹茶,跟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樹隔世對話,讓她告訴你活著的智慧。茶提醒你人與自然的根源,拉近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和幾位好友來午餐,分享一泡茶,輕聊天,靜品飲,這是茶樹給的、不能取替的人情愛,更不是只能單杯獨飲的連鎖店快速飲料能給的微妙能量。把喝不完、未泡的茶葉帶回家再泡、回味,延續共飲回憶美。而回味,才是人間世最窩心的風景。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踏踏實實愛自己》等。個人Facebook頁: 素黑(Su Hei)

/136



C觀點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廚神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