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稿前,聖馬丁(482)仍停牌,因跟公司建議公開發售及發行新股有關。除我在友報專欄提及披露問題外,聖馬丁無啦啦要搞股本活動集資,必有其因。查看下,是因公司資不抵債和有持續經營的考慮。 據聖馬丁2015年年報,核數師立信德豪在獨立核數師報告的強調事項有這樣的講法:「在並不發表保留意見的情況下……貴集團於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年度產生綜合虧損淨額108,912,000元……貴集團流動負債超過其流動資產29,137,000元……顯示存在重大不明朗因素,或會對貴集團的持續經營能力造成重大疑問。」雖然核數師並不發表保留意見,但不代表公司無事,因核數師身份獨立,也要明哲保身,考慮到聖馬丁上年蝕過億元,又有流動負債問題,故對核數的基本假設「going concern assumption」有重大疑問,算做預示聖馬丁可能爆煲的序幕。 據聖馬丁在8月29日公布的中期業績,情況似乎未有改善。雖然公司有5.12億元資產淨值,但當中包括3.02億元存貨和4.01億元應收貿易帳款、應收票據及其他應收款項,經營狀況非常惡劣。為改善balance sheet,公司曾短時間做過兩次配售集資動作,包括於今年1月13日以配售價0.5元配售合共1.04億股配售股份,集資淨額約5,120萬元;也於6月14日以配售價0.4元配售共7,500萬股。雖做過兩次股本集資活動,但公司基本因素未見改善。 同時,公司約1,580萬元的銀行存款、帳面值約5,040萬元的租賃土地及樓宇及約1.23億元的投資物業正作抵押。估計那些存貨、應收帳等都不是一時三刻可收到數,如果咁唔好彩公司被人追抵押大數,公司可以直接清盤玩完。大概有董事局中人嗅到味,公布中期業績後不足一個月,就有獨立非執行董事跳船。 雖然聖馬丁本身已有資不抵債風險,但它的財務動作仍進取,在今年9月21日續借錢給2個借款人。也由於借款金額太大,突破five-test,故要依上市規則第14章作披露。借款人一借4,170萬元,借款人二的協議比較複雜,共借1.58億元。問題來了,公司本身已經好唔掂,仲要愈來愈差,連核數師都有懷疑,但今次加埋俾人借了2億元出街,哪有這麼多錢,仲有所有借貸都無抵押品,會唔會太過分?更大的問題係,借款人二成為公司的附屬公司之前,聖馬丁持有借款人二的11%股權。這樣把1.58億元借給自己的附屬公司,會唔會太明顯,又會唔會做得太狼死呢? 作者為兼職上市公司ED(Executive Director),正職係90後廢青、偽文青 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法治不彰,則公義不顯,法治不單止係香港文明的基石,也是香港金融、股票市場制度的基石。香港的金融人表面明白,心裡不明白。現在睇香港新聞,訊息量太多,負面麻煩新聞太多,愈睇愈頭痛。梁頌恆、游蕙禎兩位年輕的候任議員「支那」宣誓,官場個個義憤填膺,殊不知更大的憲政風波在後。 官場之外,金融人也有所行動,離不開公開譴責、聯署,連同立法會的商界、金融界、金融服務界的議員都有跟隨大隊離場,引致立法會再次宣誓時流會。金融人是商人階級,投機性格,他們的行動到底出於道德民族大義的感召,還是出於計算,我不推測。 我自己活躍圈子的金融老闆,講梁、游兩人,都係破口大罵,我很犬儒,只會納悶,不會出言反駁。我跟梁、游同齡,自然是同情、諒解多於其他觀感,因為我們這一代對中國、華人民族認同係極低。當我選擇去做金融落得滿身銅臭,專心賺錢做港豬;他們卻是民選代議士,要負上議政責任,代表了年輕人,佢哋去了做政治這些dirty work,我心裡有點戚戚然。 「支那」對錯真係難講,字詞考據、訓詁有一個角度,華人身份認同是一個角度。我能夠認同譴責、聯署、要求道歉等,是文明社會做法,但我不能夠接受行政借司法之手,去破壞立法機構。一講到道兒,不得不提清末思想家梁啟超。 梁啟超對大中華派的貢獻是近代引入了「國家」、「中華民族」概念的先行者,「支那」這個民族用字的廣泛運用,跟此君不無關係。討厭「支那」的朋友,應該要讀讀他寫的;不過,中國思想之外,其實梁啟超都係一個「財演」,佢都會講股票市場的運作。例如,他曾經講過股份有限公司必須在強而有力的法治國家才能生存,在白話文章《敬告國中之談實業者》,有提過相關想法。何謂法治?小學雞都知道,行政、立法、司法三權獨立就是法治社會的建構組成部分。如果法治被破壞,咁仲玩咩股票?大戶鬥惡鬥巧取豪奪就可以了。 另外,見到那個在性侵智障院友一案走得甩,但無罪假定、受害人無法作供是法治,市民會憤怒,但也認同這是局限,是法治一部分。除了祈求蝙蝠俠出現,我們也只能尊重這個法制的設定。然而,律政司出手,卻是踩過了界。我也不知道,跟特首選舉、背後的利益版圖權鬥有無關係,但這是憲制危機。最可憐的,不是憲制被破壞,而是一個風波吹過來還懵然不知,更熱烈歡迎風波的襲來。 到底一句「支那」重要,還是法治的核心價值重要?我永遠都係選擇後者。你可以討厭梁、游,可以用文明方式對付他們,但不能賠上香港的核心價值。 作者為兼職上市公司ED(Executive Director),正職係90後廢青、偽文青 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逢周二、四刊出
坊間對於梁君彥擔任立法會主席的批評,都係搔不到癢處。要知道梁公可以登上權力寶座,背後是有「老闆」的祝福和加持,因此那些「18間董事」、「唔啱投票程序」之流的論述係得啖笑,因為「老闆」神通廣大,事前一定已經知道,也默許了這些情況。要讓梁公知難而退,唯有令其「老闆」覺得他不忠無能,這才是王道,一切要從「老闆」立場出發。 不妨從「老闆」角度去分析一下梁公這位打工仔,國籍問題是一個大缺口。例如梁公一直屬於愛國愛港陣營,但卻持有英籍多年不放棄,「老闆」多少一定唔高興。 又例如,梁公有商人投機的性格,也令到「老闆」填appraisal會扣分。梁公一直在穩操勝券的功能組別跑出當選,找他做立法會主席一職,一定早在今屆立法會選前很久已部署定,可是梁公偏要等建制派歸大邊,主席之位十拿九穩的情況下才肯放棄英籍,老闆看在眼內,心裡不是味兒,不過,這尚未算大殺傷力武器。 更大殺傷力武器在於放棄英籍後能否拿回?這兒有一個很有趣的講法。因為我想向某位崇優崇英的才子自薦做文案,所以委託了前輩作中間人安排飯局,才子提到英聯邦國家想到一個後殖民地時代扶植政治買辦的安排。當地持有英籍的居民可能為了從政需要,被迫短暫放棄英籍,但事前可以向英聯邦國家的領事見面協商,表示這是逼於無奈的政治現實,因此被迫放棄國籍,但承諾當選後會繼續效忠英聯邦,不傷害宗主國利益。如果領事覺得無誤,又無傷害宗主利益,下台後還是可以重新申請英籍。梁公在放棄國籍過程中,實在又太多疑點,例如梁公獲批的行政效率遠快於一般申請,不排除梁公跟英國有秘密協商,朱凱廸去英國,也應該要查一查這件事。更重要係,梁公雖然放棄英籍,但無向老闆承諾過唔會拿回,老闆也沒有方法guarantee梁公不會拿回。 建制派有外國國籍,口裡說不,身體很誠實是常態。要知道老闆眼中,梁公的階級定位是商人,不是最根正苗紅那一幫人,但梁公不是嘍囉小卒,他在祝福下攀到如此高位,也不對老闆坦誠,實在枉費了老闆多年來的栽培和信任。 在老闆角度去睇,梁公處理梁頌恆、游蕙禎的誓詞風波也不夠強硬。的確,截稿前他有委託大律師覆核劉、羅的誓詞,但劉、羅只是「嘍囉」,最令愛國愛港陣營痛心疾首的是梁、游的辱華、港獨言論和立場。建制派已自發開工,梁公卻偏偏冷處理,大概是新官上任,想低調也想跟非建制陣營打好關係吧。本來梁公上位已在老闆眼中屬名不正,現在連老闆眼中的第一任務也hea做,你估老闆點睇?再者,比梁公更忠誠,同為老闆心腹的手下,又點睇呢? 作者為兼職上市公司ED(Executive Director),正職係90後廢青、偽文青 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逢周二、四刊出
自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公布後,竟然無乜評論人講,前日因失眠以及興之所致,竟然把今屆諾貝爾獎的資料看了一遍,出奇地諾貝爾那份官方長49頁的報告也不深,數學屬本科生能力範圍。我自問不是學者,無謂班門弄斧,太深的演繹要交由學者處理,既然無人講,咁我講淺白、簡單有趣的部分吧。 今屆得獎人分別是Bengt Holmström和Oliver Hart,另一主力講經濟增長的Paul Romer繼續大熱倒灶。Holmström和Hart今次憑著在契約理論的貢獻獲獎,Holmström的貢獻在於「Informativeness Principle」,Hart則在於「Incomplete Contract」。 先講契約的原理,簡單如買賣合約,一買一賣自然看似無乜問題,但社會人文活動的合約方式各有不同,例如勞工合約,計時薪定跟表現計錢已經大有學問,例如常見的問題就是Moral Hazard(淺白講:即事與願違,好心做壞事)和Principal-agent Problem(淺白講:即老闆食爽棍或下屬揸流攤),原因係因為合約持分人的利益出發點唔一致。Informativeness Principle的貢獻就係針對這個問題,意圖在合約設計上參考打工仔的表現。好像一間上市公司的CEO,他的人工唔應該純考慮會計指標的改善、公司股價等,而係所有可以觀察到的因素都包落去,例如對手公司的股價。 Informativeness Principle有指導一些有趣的含意,所謂最優化的打工仔合約設計應該係考慮了「一籃子因素」,變成一個指數(index)去量度打工仔的公司表現,因此現實好多CEO就係「paid for luck」。 跳出象牙塔的框框,現實好少公司有人咁好心機去用指數概念去釐定CEO人工,呢一種指數定人工的方式在有單一控股股東(Dominant shareholder)的公司會比較常見,同時亦都俾到學者一個insight去了解企業管治(Corporate governance)。 讀書時有讀過Holmström-Tirole,大概係講借錢、揸流攤、誘因的經濟模型。2014年得獎者Jean Tirole同Holmström有一直合作做研究,也同是MIT背景,應該係朋友。 至於Hart的貢獻是針對Hold up Problem,淺白講即係明明合作可以最優化,但合作又驚俾自己友反咬,所以就利用產權分配方式定立契約,變相講公營、私營之類的課題。好友徐家健教授指,這個做法跟張五常同出一源,的確份報告有引用張五常個老師高斯,同埋提及過transcation cost economics這類字眼。相對地我是覺得Holmström指導出來的含意比較有趣。 作者為兼職上市公司ED(Executive Director),正職係90後廢青、偽文青 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長假期適逢撞正十大傑青,成個面書都被人洗板,其中一位姓黃的得獎者竟然不是分享自己的公益慈善、為香港貢獻之類的心得,而是搶先分享自己的買樓上車心得,恍如上車買樓就是傑出青年的代表。淪落至此的十大傑青,頗丟人現眼,希望日後會有改進空間。 胡兆康獲獎是實至名歸,他是抗癌勇士,在保齡球方面屢為香港爭光。傑出青年的定義可能各有差異,因為「傑出」這個字係含糊。雖然又未至於「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先天下之憂而憂」咁陳義過高,但又點估到大家原來傑出在現今的標準,係鬥資產、鬥快上車、鬥持有幾多物業,莫非佢作為傑青代表就無買樓上車以外的貢獻?有其他更值得別人尊重的地方? 我不是酸葡萄,以現在的資產收入,樓我是供得起,我也是上市公司董事,商界地位不差於那位得獎人,只是辛棄疾話「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劉備是看不起這些在動盪時代只想買田買家,志氣咁小的人。 近十多年開始,傑出青年開始頒獎給藝人、歌手,演藝事業成就係咪傑出青年,真難說,如能多一分人文、社會關懷或者會更佳,例如Emma Watson推動女權運動,就真係世界傑出青年代表囉。例如張學友,四大天王,也是香港代表吧,卻難與外國傭人相處。 傑出青年的報名表格有一項問到底參加者有無犯罪紀錄,其他形式的罪案我不清楚,不過,講到金融、股票界惹上官非的,歷年傑青之中倒有幾個熟悉面孔,例如蔣麗芸議員的姊妹蔣麗莉,可見傑出青年也是會違反社會秩序,算是一個諷剌嗎?至於歷年得獎者當中,也包括梁特梁振英。嗯,我沒有補充。 「傑出」固然難定高低,但沒想到「青年」都係令人搔不著頭腦。十幾歲是少年,也算青少年,二十幾歲當然是青年啦,三十多歲就勉強說得過去,但四十而不惑,四十歲怎講也是壯年吧。不知怎解,近年得獎者竟有四字頭的人,大概是香港的向上流動機會不足,錢和買樓成為了核心價值,所以青年的各方面發展有限,出不了頭,只有讓那些買到樓、沒有靈魂個性的人做傑青吧,連得獎年齡都可以搞到咁荒謬,真奇哉怪也。 作者為兼職上市公司ED(Executive Director),正職係90後廢青、偽文青 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商品大王羅傑斯(Jim Rogers)表示,人民幣是唯一能夠長期挑戰美元地位的貨幣。他認為,終有一天全球所有人都會使用人民幣。為甚麼我會覺得羅傑斯係手天使?因為我覺得佢好神聖而手天使本身也是神聖的義務工作,因為手天使係要透過一雙手,去幫無能為力的朋友,去解決朋友最逼切、最切身的需要。 如果從一個哲學命題去睇「終有一天全球所有嘅人都會使用人民幣」,呢句係一個近乎套套邏輯(tautology)的恆真命題,因為無可能錯,也無可能被驗證,因為「終有一天」係唔知幾時,可能一萬年、一億年後。正如凱恩斯的名句:「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到底long run有幾長?無人知。 要處理到底人民幣會唔會挑戰到美元這個問題,首先要處理人民幣的流通性問題。 人民幣是不能在國際間自由兌換,如果要挑戰美元,首要解決這個問題,否則乜都唔使講。 貨幣係交易媒介這個入門概念,係一個普通中學生都明白的道理。美元之所以盛行,係因為有很多美元計價的產品,除了中國本身的內部消費,相對少的貨品、服務輸出要以人民幣計價,因為貿易方都係公認美元係最可靠的貨幣計價單位。至少有這兩個問題,人民幣要先處理掉。 用一些比較「喱民」的講法,貨幣都有「錨」。美元以前是行金本位,黃金就是那個「錨」。至於中國有很大段的人民歷史都係以銀做本位,例如明朝曾經有大明寶鈔,但後期也是用金花銀被民間取代,又剛好在禁海運前,撞正世界殖民地、大航海時代,從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的船隊輸入了不少白銀流入中國。 現在美元的錨是其國債,就是賭其不爆煲,賭其強大信用,賭其軍事力量。人民幣要取代美金,條路還很遠呢。 中國政府、中國資本家會多謝羅傑斯,因為佢嘅工作係厭惡性,更難得佢係一個外國勢力的代表。 羅傑斯現在收了山,定居新加坡,佢睇中國可能同一個普通旅客睇中國可能相差無幾,因為佢見到的總是最好的一面。就算睇住堆冷冰冰的中國官方數據,也難驗證其真偽。講到尾,由外國人去endorse中國,總係零舍有說服力嘛。 作者為兼職上市公司ED(Executive Director),正職係90後廢青、偽文青 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逢周二、四刊出
上星期講過一些「對賭」性質的合約安排,今個星期剛好有一個孖沙出擊。李嘉誠父子及旗下3個慈善基金會透過認購股票掛鈎票據(ELN),取得相當於中國郵政儲蓄銀行(1658)H股11.62%權益。這一種ELN就是誠哥跟發行商場外對賭的合約。 依我理解,ELN的零售市場不算大,而且比較集中在內銀股,大概係內銀股的公眾形象相對吸引,不及細價股波幅太大,容易公平開價;而且又有押倉價值,所以用來做衍生工具對賭的underlying asset,買賣雙方都唔會有太大懷疑。今次郵儲行的上市可以話係星光熠熠,保薦人、帳簿管理人都是地球上最強的bulge bracket、中資大行,亦都只有這些超級大行的配套和網絡,才能直接跟誠哥去做這一單過百億元的對賭協議。 誠哥今次對賭的ELN一定比市價更吸引,條件更優厚。第一,因為單刁的額夠大,大刁有折扣是中四經濟學八股文教落的「規模效益」。第二,郵儲行屬新股,不像其他內銀股ELN有成熟的場外市場,業務表現和股價有往績可尋,因此風險一般較高,也較難量度,所以比市價平是合理的。第三,最明顯不過是今次班deal maker係要借誠哥的名人效應,因為誠哥向來少出手,今次借了個「金漆招牌」去做marketing做公關宣傳,媒體大肆報道,不知多少基金落搭入股,淨係呢樣都要計平個價俾誠哥啦。 因此,這也解釋了,既然誠哥真係睇郵儲行,點解唔直接做基石投資者用真錢入股,而要同投行搞場外對賭呢?因為場外對賭的錢輸贏都只係合約雙方輸贏計數喎,除非合約內容另有安排,又或者與之對賭投行本身有權操作那15%的綠鞋額外配股權,否則贏輸對賭的錢以一般ELN的安排,是不會落入郵儲行口袋中。以現在上市公司的披露要求,這些對賭刁的具體內容不為公眾所知,所以真係無從判斷。 ELN的特點是升,就本金利息同你計,又或者同投行場外搞掂贖番;跌,一係就埋單計數,再唔係以接貨價勁溝貨。以誠哥跟超級大行的關係,就算真係唔好彩穿了價要埋單計數,都係睇條數點「對」啫,平常大家咁多刁來往,總有方法左對右對去擺平。 今次郵儲行上市係一個好的教材,金融市場有名人效應,趙薇啊、翠如BB啊等等。有時細心留意,王敏德和羅霖等都經常出席上市敲鐘,咪又係博有人報道,做好公關。歷史沒有如果,假如當初澳至尊(2031)請得到代言人蔡少芬夫妻落力幫手搞公關,可能就唔使第二次上市了。那陣時國際配售只需要逾1億元,是但搵個專業投資者入一張較大的「飛」已經搞掂,何況唔使實數入錢,間行會提供孖展嘛,又或者三、四個人入中型的飛都已經搞掂,咁簡單都上唔到市,當中應該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作者為兼職上市公司ED(Executive Director),正職係90後廢青、偽文青 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逢周二、四刊出
新聞見到滙豐控股(005)委任英國招聘公司Russell Reynolds尋覓候選人,有意找下一任的滙控大班接班人。 以現在滙控的規模和志向,不難預期下一任的接班人只係一名高級打工仔。例如,傳統名牌大學畢業、有大行或國際級諮詢顧問公司歷練、公關印象不錯、可能有一些公職等等,僅此而已,跟以前的大班,自然不能同日而語。 獅子銀行係百年老舖,屹立在殖民地主義盛行,英國大舉在世界搶地盤的時代,一間銀行自然不是一間普通跨國企業咁簡單,要有東印度公司的覺悟,搞生意之餘,也要做政治任務。 例如清朝左宗棠西征、甲午戰爭的軍費周轉融資,就是獅子銀行包辦。清末開始輸入鐵路技術,既有物流生意目的,也有戰略意義。咁起鐵路的錢從何而來?自不待言,又有獅子銀行的份兒。 一百多年前的泰國銀行發鈔,日本金融的諮詢,都要依賴獅子銀行的助力。所以,獅子銀行的大班,不單止係一公司的話事人,更不單止做外交工作,直程係外國勢力入侵別國的代言人。 因此,做滙控大班都係英國信得過的人,藍血啊、爵士啊之類。控制了一個國家的金融,就代表控制了其經濟命脈,不論和平日子定係戰爭狀態,都要向你獅子銀行打招呼。獅子銀行的大班,就像咬住別人喉嚨的獅子一樣般咁強悍。 說到香港植根的大班,不少都是跟政治沾上邊的人。最慘莫過於日佔時期,死在赤柱軍營的Vandeleur Grayburn,佔領期間被迫幫日本人印錢。打份工,可以打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很有當代諸葛亮的影子。 去到英國和中國講主權回歸的重要關頭,當時有政治目光的滙控大班沈弼,提出主權換治權,也周旋在華資之中,既幫包玉剛收購九龍倉,也幫李嘉誠做vendor financing,吞掉和黃,定下李氏企業的基石。 可惜,江山後代無人出,像這樣的一號人物,都不復見了。獅子銀行經歷這麼多年的洗刷衝擊,現只剩下一個品牌形象,去到美國就成為別人的提款機,三不五時巧立涉嫌洗黑錢的名目抽水;就算想遷冊香港,落地生根,試問又點夠中資鬥?過往的政治能量,俱往矣。所以,獅子銀行的下任大班,都係一個逗份糧的打工仔而已。 作者為兼職上市公司ED(Executive Director),正職係90後廢青、偽文青 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由於最近在市場上幫忙跟進的幾份合約刁,都有一些「對賭」成分,今次借題發揮講一講金融市場上「對賭」合約的本質。「對賭」係口語上的講法,相對學術的講法叫「風險轉移」。好像Swap,其中一方以浮動現金流交換另一方的固定現金流,因為雙方各自承擔的風險不同,有人想進取,相反有人想保守,所以就有刁傾。不過,這些合約本質上是對賭的,也就是零和遊戲,即一方贏意味另一方要輸。 窩輪在特定情況下,也是零和遊戲。假如underlying asset的價格突然波動,窩輪發行商無法對沖Delta或其他風險,如果發行商又咁好心唔延時開價,咁嗰一刻散戶和發行商就屬對賭關係,一方贏即意味另一方要輸,無得齊齊贏街外錢。再複雜點,去到「I kill you later」這類合約,就更加是對賭到不得了,連上市公司高層如榮氏,都可以著這道兒,中信泰富的故事相信炒股資歷夠厚都一定聽過。 至於去到上市公司的財技層面,也有一些類近「對賭」性質的東西。好像利潤保證,也算有對賭意味的合約條件。一般上市公司收購項目都會面對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就算做足due diligence都未必知道項目的真偽及其盈利能力。分期付款是其中一個保證買方的處理手法,不過,現在比較流行是利潤保證,即項目舊主保證每年會達到一定的盈利目標,否則就會把差額倒貼給買方,這是保障雙方的處理方式,買方可以收足錢,同時賣方又可以有誘因睇實件項目,增加大家埋到刁的可能性。不過,想深一層,這些利潤保證的刁,除了給予買賣雙方信心外,也是給予市場信心,增加項目本身的可信性。 又例如put option,也是上市公司常見的對賭財技,上市公司有時做好形象,增加市場知名度,會找上策略性投資者。不過,策略性投資者好像大孖沙、大基金等不是省油的燈,不會貿然入股,可能會要求上市公司老闆本人發一手put option跟他對賭。如果上市公司股價低到某個水平,大孖沙、大基金為確保自己不輸錢,就會行使put option,向上市公司老闆討回差價。 至於如何知道上市公司有無參與這類對賭?可以有幾種方法,衍生工具的對賭可以從年報的入帳方式睇到手影,不過,具體合約內容不會完整公布,而且坦白講,咁細微的資料好少人會睇足,就算分析員都唔會,通常要到爆煲先知自己中了伏。另一種就係睇聯交所披露易,但正如我所講,具體合約內容按現時的上市規則的披露要求,不必完整地公開,只用公開淡倉或借貨部分而已,所以都係靠估推斷出來。 對賭非萬惡,好像中信泰富咁,可以因此輸大錢;但亦有例子因為輸對賭合約而被迫追貨買上,令公司股價升上幾十倍,所以站在散戶立場,這是雙面刃。不過,有一樣東西是必然正確的,就是有關對賭安排的合約,最好愈披露得多愈好。 作者為兼職上市公司ED(Executive Director),正職係90後廢青、偽文青 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交稿時,有關梁特和財爺曾俊華的聯合記者招待會尚未開始,事態發展何去何從確實未知,不過,官僚權鬥已經打到白熱化,卻是可以肯定。到底由1.7萬伙單位,改成4,000伙單位係咪涉及好大利益?當然大,但未到想像中過萬億等級數般大。 問題當然是出在程序公義,到底邊個有權去改變土地規劃?如何改變才合程序?當中又是否涉及利益輸送?搞了大頭佛是誰家的責任? 這點是主流報章的報道都有提出的疑點,更重要是現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都有「山高皇帝遠」這些封建特質。原來香港政府要發展,是敵不過當地的土皇帝。 候任立法會議息朱凱廸的團隊盤根這麼多年,當選後卻乘勢爆了這個問題出來,睇嚟選舉的確係議題的催化劑。事情本身不簡單,尤其接近行政長官選舉,所有東西就變得更加複雜,自然會多了幾分陰謀論的猜測。本地簡單的土地發展,都可以搞到滿城風雨。 有意競選的朋友,除了要跟北京打招呼,也要跟既得利益者打招呼,因為要贏就要make a deal。 「上市諮詢文件」係一個刁,「橫洲」也是一個刁,這個前哨戰已經打到如火如荼,到真正打泥漿摔角入閘後,仲唔打到花生指數上升去到52周新高?這一年只怕同類的事件,會陸續有來。 行政系統現在成為了權鬥的角力場,市民係輸家,既得利益者係輸家,整個官僚也是輸家,點燃火藥引的朱凱廸係輸家,大概連fisherman lok的球隊橫洲工業都係輸家。 行政內鬥,政府如何管治呢?每一次去到這些大混亂的事件,總叫人想起毛澤東「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各持份者互相打擊,互相制衡,在大操盤手眼中這才是最均衡的管治狀態。 有時政治不用講到太複雜,可以借鑑於瘋魔一時的港產片系列《古惑仔》,一些好簡單道理係可以從中領悟得到。 《古惑仔》講黑幫,也講權力,更講社團組織點樣運作。次次陳浩南、山雞唔夠打,都會叫「外國勢力」幫拖,例如台灣的三聯幫和日本的山田組。今次呢壇嘢搞了個名堂出來,叫「官商鄉黑」,看似很有道兒。 我比較有興趣的是,到底最後會有甚麼外力參與,去對抗所謂的「亂港四人幫」,嘿嘿。 作者為兼職上市公司ED(Executive Director),正職係90後廢青、偽文青 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逢周二、四刊出
我又要再講證監會同港交所(388)的諮詢文件了。不過,文件內容已經講無可講,只要稍有智力都能一眼看穿當中不合理之處,道理都已經講完。今次這場諮詢文件風波已經上升到官場鬥爭、大孖沙角力的level,所有這個level的人都已歸了邊,捍衛著自己的既得利益的盤口,反而講講當中的政治角力,就會發現趣味。 首先,一定要把credit送給友欄《免費早餐》的徐家健教授。此君觀察力強,講出了一個無媒體報道,但又舉足輕重的論點,就係史美倫主理的金融發展局公開表示反對諮詢文件,內容跟主流的反對論點相若,只是在歷史遠因、架構上再寫得複雜一點,有興趣可以查看。 政治有趣的地方出現了,金融發展局的當然委員就係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陳家強過去個半月多次公開支持諮詢文件,說這是「微調」、「可以提升效率」、「平衡市場發展」等,今次有陳局長參與的金融發展局公然反對,即是摑了陳家強一大巴。被摑面不只陳局長,還有證監會。現任的證監人員,包括歐達禮、唐家成當然出聲支持,連離了任的梁定邦也出聲支持,不過,睇嚟證監自己一派人的口徑都未統一,因為史美倫係前香港證監會副主席,今次卻利用金融發展局這個平台反對。 反對時機可謂恰到好處,金融發展局的表態在證監延期之後,也在梁伯韜、李君豪及羅家瑞等商人高調反對之後,即是所有官員、商人歸邊之後。順帶一提,史美倫除了係香港證監會前副主席,也是前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出身上海史姓一系,家世顯赫,跟中央關係良好。在一般傳媒印象中,她跟不少bankers、大孖沙也關係良好,這些背景都很有參考價值,說明了「一些」道理出來。 至於講到金融發展局,在官僚架構是一個四不像,這是梁振英政府的產物。梁特上場硬推五司十四局不成,但政治酬庸還是要做,所以搞了一個無財委會批budget,可接受民間捐款的諮詢組織,非常耐人尋味。至於梁特跟史美倫的關係如何、跟史美倫背後的「朋友」關係又如何?是否梁粉?我不敢說,也不好說。 諮詢文件內容複雜,就算有財金底子的博士級官員都睇唔明,但無可否認,稍有政治智慧都知道諮詢文件是涉及幾萬億元的利益關係,是一個可以make deals的大殺力政治資本。現在1,200人嘅特首選委開始有人備戰,特首前哨戰也如箭在弦。財爺曾俊華向來主管政府的財金系統,今次陳局長表了態支持諮詢文件,架構上都相對獨立的證監也支持,官僚外圍友好馬時亨也支持,又說明了「一些」道理來。至於金融發展局背後的利益集團反對,也說明了「一些」道理來。 政治真係叫我這些25歲自以為金融精英的廢青大感頭痛,講到尾我只係想風花雪月,賺賺閒錢,倒不如學凌凌漆話齋:「打打殺殺嘅嘢唔好預我,我睇鹹帶好過。」 作者為兼職上市公司ED(Executive Director),正職係90後廢青、偽文青 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逢周二、四刊出
選戰過後,關於選舉後的新聞依然不絕,朱凱廸、劉凱龍團隊人格高尚,之前文章已寫過了,全香港也在新聞知其一二。周永勤的風波要執手尾,不過,我最大感覺係新民主同盟的分裂。 因為4名黨成員幫鄭家富站台,破壞黨內團結,所以被開除了會籍。國有國法,黨有黨紀,新民主同盟的做法對錯,是價值判斷;但從實在形勢來看,新民主同盟革走了這麼多長期紮根的區議員,如同自毀莊腳,是弊大於利。因為新民主同盟這個「大台」不穩,這班被革走的區議員人才會被其他組織吸納,是長了他人,削了自己。 政治界這一、兩年,很講「拆大台」,傘後學聯是一例,主張拆大台的朋友跟我是同一個年代、同一個成長背景的人,我很明白他們的想法。因為在「大台」,聲音會被騎劫,權力和話語權會被歸一,而主張拆大台的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本身也有其影響力,不少是KOL,自然拆之而後快,情願自己另起爐灶。 把自己歸邊、寄放在「大台」,很多時要自己計一計數,因為往往得不償失,大台會把你的才能、名氣、人物關係用盡,但未必給你合理回報,成個餅由大台食晒,就像寄生蟲把一個健康成人的營養吸乾。 我有不少在財經界有才幹的朋友,都是被「大台」吸取精華而吸乾的。最好的處理是幫自己樹立品牌,建立個性,捧自己做KOL,這才是對自己的事業最有回報。就算傳媒界,自從「大台」退下來的主播,個個都撈到風生水起。 講番熟悉少少的金融世界,一樣有很多大山頭,有很多「大台」。至於散兵游勇,單打獨鬥的團隊和人才,還是在市場上活躍做刁。「大台」也是會想吸納這堆人才,有時明明一單刁可以自己獨食成個大餅,但還是會分一點給這些人才,目的就是為了養住個關係。因為人才獨立、自主,就算「大台」吸唔到佢哋加盟,至少也不讓人才流入外人手中。 好像我一出道就非常敬佩的偶像H君,佢成名之時,我還是小學生,所有現在台面台底一等一等的大孖沙都跟他交過手。現在跟他熟了,比較多私下交流的機會,他一直很神秘,但我知道佢跟這兩年彈得很起的J老闆有持續合作,J老闆跟雙馬同級。不過,佢一直無加入大台,只屬外圍組織。他跟我說:「我知大老闆跟KL不對口型,就算KL私下有刁俾我做,我本身也是單打獨鬥,為了大老闆也會推掉。」 政治同財經世界一樣,埋堆和拆大台是一個曖昧又有趣的關係,因為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又必合,正如很多獨立候選人,又會被講成西環契仔西環契女,千絲萬縷的關係是有得解釋的。 作者為兼職上市公司ED (Executive Director),正職係90後廢青、偽文青 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逢周二、四刊出
有報道指堪輿學家麥玲玲開不到戶口,因為現金大額出入有可疑,甚至被要脅凍結戶口。我笑了,好像麥玲玲這些銀行監管下的受害者何其多,只是因為麥玲玲名氣夠,所以被煲大了。 風水顧問服務以現金交收,是常識,你知我知,其實銀行打電話嘮叨麥玲玲的銀行職員也知,只不過Compliance麻煩,KYC要求多多。為了份工,只好頂硬上。大額現金、開唔到銀行戶口係呢幾年都係商業世界面對的大問題。政黨香港眾志、黃之鋒開唔到滙豐,以為係政治打壓,實際上係因為外資行被美帝當提款機咁罰錢罰到怕,情願少一事,做舊客也不做生客生意。 調番轉,青年新政開到中銀戶口,卻被講成投共,這是缺乏商業常識之故,因為現在地球開戶難度達到十級,而中資開戶尚有一線生機,自然個個中細企仆著去開戶,英國佬唔做生意,仲有中資嘛。不過,前提都係要識個RM,否則都唔係穩開得成。 想起都覺得無奈,如果一個經濟體系排斥現金、拒絕開戶,咁點營運落去?這已經不是普通商業問題,已經是政治問題了。有商會更頂唔順,早前要求政務司長林鄭和金管局介入關注。權在官手,連戶口咁細問題都做唔好,去到上市億億聲的利害關係,如何取信於它? 難怪諮詢文件搞到業界唔信任囉。 去到渾水熟悉的殼股、Corporate finance圈子,一樣遇到排斥現金問題。一般賣殼都要fund proof證明資金來源,現在好多大陸水都有錢,但因為資本管制搬唔到落來,由以前常用的內保外貸到現在的保險操作,交易成本愈搞愈高。就算勉強落到來,又遇到開戶問題。 至於在金融圈的「現金資產公司」更是打壓不少有現金需要的公司集資。參考《上市規則》第14.82和最近的指引信,只要集資後「現金」多過總資產50%,更會被交易所要求停牌。這兒的「現金」不止講到現金,還包括證券、債券及票據等。 這是極不合理,因為做生意有周期,個別公司要度過行業難關,留幾手現金等待投資機會是合理商業決定,咁樣干預一般公司運作去到國際商業,真係俾人笑到面黃。 現金流動是金融世界的命脈,貨幣理論QTM也有提過貨幣流轉速度(Velocity)和經濟增長的關係,連馬克思的經濟思想都有講貨幣的流動本質。水至清則無魚,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哪有這麼矛盾?官僚政客口徑一致說要搞好經濟,見微知著,一葉知秋,不必搞大白象工程搞一帶一路,做好小處已是成功和重要一步了。 作者為兼職上市公司ED(Executive Director),正職係90後廢青、偽文青 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金融市場很特別,吹水佬非常多,由於本人比較怕醜也比較不喜歡吹牛,所以注定我比較難靠把口搵食。有一種流行講法,就係個市場好多人都話「邊隻邊隻殼係我搞」,不停認親認戚。初出道,當然很容易被騙到,因為個「搞」字,可以有幾重意思,參與隻殼的財技一部分可以是「搞」,本身擁有ownership的殼主也是「搞」,甚至乎策略投資者也可以說是自己有份「搞」,可真叫人摸不著頭腦。後來百練成材,會自動當聽耳邊風,見怪不怪了。 其中—種「搞」殼的方式,是提供上市公司的顧問服務和諮詢服務。我們這些投資者睇殼股,自然把它看成投資投機的產物,用來炒炒賣賣,不過,站在殼主的角度卻不同,殼的營運是要成本,維持上市地位要求專業的會計、法律和財務知識。 尤其是這2年,很多新殼王冒起,這門生意就愈見有商機。對,殼是買了回來,但買回來也要一個團隊去打理嘛,這些顧問諮詢團隊也就因此應運而生。這些團隊提供的服務幾周全,包括一般公司秘書服務、印通告及處理文件細節等。 現在分析一下這個business model的好處,因為殼主要組新班底打理隻殼都幾費神失事,倒不如把這些日常工序外判,只要個團隊領袖識到好老闆,基本上長做長有,需求甚殷。 第二,因為團隊會直接知道所有文件工序,項目推行時間表,所以有利「偷跳」、做春江鴨。第三,殼股市場的資訊不夠透明,好像我這些港仔,自問已知道七成香港線的運作,但大陸線我真係一般般,所以這些資訊不對稱下就容易渾水摸魚。例如團隊領袖可以亂吹話自己「有份搞邊幾隻殼」去立牌頭,搵生意,因為團隊真係有接觸過那些殼的日常運作,所以就算外人問起,也會答得頭頭是道,而且一時間不易拆穿。 第四,一般刁maker遇上市好當然日日close deal,日日大魚大肉,但現在這些爛市,個個食風等運到,如果有一些經常性收入,至少可以幫補下,養活自己個班底,所以專業知識的優勢就此發揮出來。 靠這個business model生存的包括著名的D君,因為D君跟新晉殼王有很多合作,有時會聽到D君話隻殼自己有份。後來再三打聽,原來就是我上面大段字所講的一回事。我個人很佩服D君,因為D君成名很早,自己也做過殼主,而且經驗豐富,又有人脈,總之好識營運一隻殼啦,也難怪他在這個business model也吃很香。淡市中,這是比較穩陣的business model。 作者為兼職上市公司ED(Executive Director),正職係90後廢青、偽文青 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逢周二、四刊出
今次立法會選舉結果令渾水大失所望,因為很多的票,都成了deadweight loss,被浪費掉。香港的選舉奉行比例代表制,就算整個陣營的總得票夠多,也不代表可以獲得夠多的議席,要有效獲取議席就要有良好的配票機制。這也是建制陣營永遠出奇制勝的地方,因為建制派無論在樁腳的運用、電腦選票的演算、票站外人口調查的資料搜集都日漸成熟,泛民輸幾十班。今屆泛民的配票策略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就是「臨選前退選」,以及戴耀廷的「雷動計劃」。 「臨選前退選」被黃絲認為是值得respect的行為,客觀事實是多了浪費,因為總有盲毛會投已公布棄選之人,又有人會渾水摸魚,假消息吸納這批空了出來的游離票等。 我覺得這操作最好的比喻是新股上市,申請人(立會候選人)在入上市A1 form前(入紙參選),都會先做pre-ipo審核(黨內競爭),再由保薦人(所屬政團)包辦上市處理(競選活動),然後就是新股認購和分餅仔(拉票和搵樁腳配票等)。 最近新股澳至尊(2031)又減價闖關,再意圖上市,結果新股依然乏人問津,責任就自然落在保薦人無睇清楚股票的底蘊,硬推上馬。 道理是相通的,何解有候選人要退選?就是因為政黨對候選人的審核功夫不足,明明缺政治能量也硬推上馬,浪費了資源,出現自己人互打的情況。 政黨同保薦人一樣,有責任處理候選人和新股上市等事宜。相對地,同期的易緯(3893)卻底子十足,做室內設計的業務有賣點,結果引資96億元、超購過千倍,手法上比澳至尊做得更精彩,也更易令股民信服,投下其有信心一票。正如建制派一早知邊個候選人有料,哪用「監選前退選」?一切盡在掌握當中。 另一個「雷動計劃」則證實了泛民樁腳配票的失衡情況。一般新股上市都有國際配售部分,澳至尊是近年少有的例外,樁腳的運用可看作成國際配售找專業投資者(P.I.)去認購新股。明顯的,建制的樁腳由家教會、宗親會、商會、地區組織、立案法團及護老院等掌控,正如證券行長期有一班可動用又可靠的PI認購新股,也方便Equity Capital Market等中央處理。泛民就是敗在沒有這部分的基建。 題外一講,我跟新界西票王朱凱廸有過一面之緣,中大有次我無厘頭跟了他去菜園村、又聽了他保樹立人的堅持,觀感不錯。至於朱的長期戰友「大龍」劉海龍,則是我讀書時期的宿舍導師,多次對我與宿友的頑皮行為格外開恩,出名品格高尚,他本身又有政治能量,今次沒能排在朱的名單後博入閘,甚為可惜。能讓何君堯冷手執個熱煎堆,讓黃浩銘、黃潤達、李卓人互相票,建制派會感激雷動計劃。 作者為兼職上市公司ED(Executive Director),正職係90後廢青、偽文青 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逢周二、四刊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