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唔捱世界……》一文後,某同行非公開指出,他關心一問題:未生過去幾年是否沒有進步?包括以前的自己在內,投資者大都對老千股很重視,因為收入及積蓄不多,感到投資是遙遠的事,眼前有其他問題需要處理。未生以過來人表示,幾十年後,投資者最大遺憾之一,是沒早點放棄投資老千股。 關於老千股這問題,答案多是模稜兩可,但「投資者是否投資老千股」這問題,我夠膽肯定投資者絕對不應該把任何可投資的資金買老千股,你沒聽錯,零巴仙,0%。 老千股跑輸大市的邏輯是兩個字:呃錢。近年的老千股其實濫用港交所(388)上市條例漏洞,進行先配股後進行大比例供股,其後用所得資金購買無本業且高估的股票,及用於放貸,甚至以高價收購持續虧損的業務,但當中並無產生任何價值,或有部分以賤價發股購買實物資產,但因長年賤價、大折讓供股,小股東股份也會嚴重攤薄。買股票等於買經濟,巴菲特這麼多年苦口婆心教導投資者,擁有股票即擁有上市公司一部分。但實際上,這些老千股大股東和小股東的分別是,前者掌控著董事局、操控投票,把小股東利益視之無物。老千股雖未必能杜絕,為維護香港股市質素,修改現行上市規則是必需的。 未生認同前述同行反對上市公司大折讓配股及證監會對重大交易有否決權的建議,但是細節上應有少許修改。如何釐定大折讓這界線,個人認為應在有形資產淨值和市價以較高者為準的折讓20%較佳。 另外,在特別授權的配售、供股及重大收購情況,除大多數股東同意外,還需限制在1年內不得進行配售股票的行為,並應加入一種如私有化般的10%以上非利害股東投票反對失效的機制,增加小股東制衡權。另需加強其對集資用途的披露,如集資購買的股票名稱及額度及對放貸的目標的最終受益人等。 買股票一定好,是指整體市場表現,內藏的陷阱是,不是買每一隻股票都好,除了極少數專業投資者,絕大部分投資者欠缺選股能力,加上具有一定偏見,導致選股錯誤,其中買入老千股是多數,如果能減少老千股問題,買中好股的機率就能提高,至於未生的進步,應該只是在於對付老千股的能力。「輸盡吧,老千股」,記得老千股害人不淺,只要持之以恆,幾十年後,你會記得這篇文章。 財經Blogger,從小學起對股票已產生興趣,遍尋香港股票資料,賺錢的目的為找尋生活中美好的東西。
上星期五,未生叔叔去了建溢集團(638)股東會,有了奇遇。 未生叔叔當日去股東會非常趕,幸好職員仍讓我進股東會。經過基本上已成定局的股東表決後,到了問答時間,一位朋友開始發問撥備的問題,主席稱會減少,氣氛還未熱絡。直至未生叔叔不停追問關於在貴州的補貼問題,管理層還是用一些藉口不回答,最終甚至主席說他上年已想全部入帳,已經知道是會計師的問題,相信尚要一段時日。 其後,幾位老年股東開始發炮,了解到公司摩打業務開始賺錢,但玩具業務卻沒起色,至於機械人業務雖會受壓價困擾,預料本年仍平穩。至於房地產業務,本年停產的韶關廠土地是自己的,但開發仍需時,貴州房產銷售仍困難,另外,深圳寶安區的吸塵機械人生產基地約5萬方米,但擴建遇上困難,但遷廠卻未有時間表。整體來說,未生認為實際價值相信較帳面值低很多,現時公司帳面值約2.18元。 但其實今次得著並不於此。今次股東會其中一位約60歲的怪叔叔記憶力驚人,當大會散會後,雖然想多找老闆多聊幾句,但還是忍不住問怪叔叔,未生的猜測是否正確,結果聊了2小時仍意猶未盡。 他稱他本來是中電控股(002)高級職員,在2004年退休取得豐厚退休金後,除購買自住的美孚新邨物業外,同時投入大量資金投資股票,多數均是具有資產且有大折讓。當股價下跌時,他會繼續買,非常有投機性。但是由於有部分是未生認為是老千股,所以對他的方法敬而遠之。 結果除太平洋恩利(1174)導致全部損失外,其他如威華達(622)及中國醫療網絡(383)賺大錢,加上其他本地地產股在近年升值下,他身家已達至逾1億元,據他所稱,他組合約有60隻股票,其中持建聯集團(385)3%股權及同系公司股權,及麗新系、新世界、聯合系等折讓股票。 他的成功,一是來自他有巨大的現金流、二是來自他的信心,三是來自其耐性,但未生本錢少,且不愛老千股,加上工作在身未克參與這麼多股東會,故未能如他擁有這麼有多信息和具有強大的信念。但對於本錢大,但不懂炒股的老年人士,卻是一種不錯的投資和保持年輕的方法,一來投資折讓的股票容易賺錢,二來參加股東會又多是老人,具有差不多的股票話題,可保持腦筋活躍。三來股東會在酒店舉行,環境很不錯,真是一項不錯的消暑活動呢。 財經Blogger,從小學起對股票已產生興趣,遍尋香港股票資料,賺錢的目的為找尋生活中美好的東西。
前兩周,未生和家人途經荃灣,午餐去「一生一世」,排隊的人少了,可能近期和電視「區區開伙」介紹其他地區的餐廳關係,人們多去嘗鮮的緣故。未生叫了午餐,加錢換了新的檸檬冰,點知覺得檸檬冰很淡,即刻問侍應,他說是低糖,所以會無味,感覺他欺騙我。 吃飽後和怪獸老婆在荃灣行行,去到一個小商場,見到有間永旺(AEON,984)旗下Living Store,入到店舖,音樂雖不再「Jusco, Only at Jusco」,但有「誰人及我驚天動地」,真是很貼地。音樂貼地,產品也不差,心中更惱恨自己為何上次在裝修的黃埔店買更貴,但差不多的產品。 上周無意中和怪獸老婆又去另一家分店,裡面的超級市場實在非常實惠,部分產品也見所未見,更有捉Pokémon GO精靈拿現金券的遊戲,真是很好的市場觸覺。未生和怪獸老婆不停的買買買,結果滿載而歸,最後外出吃更變為回家吃了。 本周看到永旺業績,在香港的分部虧損,感覺也不意外。在香港,AEON店產品價格一直較其他日式百貨店如Uny、City’super低,但承受相同租金及工資,經營壓力相信不輕。近年以店舖偏遠化和小店化以降低租金成本,收效仍不大,但AEON開始改裝位於中產地區如康怡、黃埔及荃灣店舖,以提高產品檔次,確實是做對了。近期人民幣幣值下跌和租金回落,以他採購的產品多來自內地及持續增加多分店的方式,為未來業績打了一支強心針。 至於在中國,主力是廣東省業務,雖保有盈利,但近年網購陸續興起,公司仍以大店模式為主,相信會受打擊,但他以超級市場為擴張方式,在生鮮速遞尚未真正興起的時間,相信仍有一定生存空間,但在經營成本續升和銷售未變為電商化下,相信生存時間不多。 但以其擁有約26億元現金情況下,實為其堅強的後盾。近期,AEON宣布不按盈利水平派息,中期業績揭示其派息更趨激進,加上未來較進取的購入物流中心及擴店投入約12.6億元,剩下的現金可能只有現在—半。未來的估值,視乎業務能否繼續擴張,增加其現金水平,及能否提升盈利,至於派息,只是短暫用於提振股價,並不具很長遠作用。但未生作為消費者兼投資者,可能會考慮趁股價位於多年低位小量購入AEON,以股息對沖近期在AEON系列店的支出,不然怪獸老婆不停在AEON消費的資金會沒有著落,嗚嗚。 財經Blogger,從小學起對股票已產生興趣,遍尋香港股票資料,賺錢的目的為找尋生活中美好的東西。 逢周二、三刊出
天大石油管材(839)售予法國同業Vallourec的交易,歷時6年多,看來已接近尾聲。未生叔叔又講下故事先。 2010年9月,Vallourec宣布認購1.96億新股,每股3.96元,投入約1億美元,但其後受行業競爭激烈及原料鋼材價格影響,新產能投產,折舊大增,盈利由2009年約2.4億元,近年隅有虧損。但認購新股後,現金流充裕,所以自2013年折舊金額以特別股息派發,但股價仍不振,造就了Vallourec低價併購的機會。 今年1月29日,Vallourec向原來最大股東天大集團收購其H股,每股1.66元,同時宣布在收購完成前派發特別股息,因2015年虧損,所以金額為2015年底的保留盈利,在發出特別股息宣布後,無論是否接納要約,均有權享有特別股息0.301459元人民幣(約0.353港元)(未扣除股息稅),即整體收購價最少為2.013元。 不過,今次除了要通過商務部的反壟斷監管外,因為鋼鐵屬於受保護行業,所以亦需要通過鋼鐵產業監督機關批准,且收購需於翌年1月31日前通過,否則失效。根據中國《鋼鐵產業政策》條文,外資不能控股,但近年因鋼鐵行業不景,近年諮詢考慮放寬外資控股限制,但未有正式條文公布,故Vallourec在中國鋼鐵行業如果成功,是屬於首例外資控股鋼鐵企業。 因天大石油管材在整體行業佔比不大,且經營不佳,虧損逐步擴大,國家為製造未來外資併購解困契機,故對今次併購也非常支持,至於Vallourec亦有多次訪問中央及當地官員,在7月21日,國務院亦對自貿區的鋼鐵行業暫時停止實施外商投資鋼鐵行業原則上不允許外商控股的要求,令收購漸露曙光。最近Vallourec更新要約,如股東贊成同時除牌,僅增加1仙的要約溢價,即整體收購價增至2.023元,暗示收購成功機會已頗高。 未生認為,以現價約1.85元反映最高折讓約8.6%,較一般折讓約5%大,可能反映收購仍有不明朗因素,或因特別股息需收取10%股息稅,或減約3仙股息,如考慮此因素,折讓約5至6%,水平接近。但如把股票存入中央結算戶口,可豁免股息稅。另外,因要約溢價太少,估計也沒有散戶接納,預料會增加溢價,股價或上升。如收購不成,股價雖會跌至1.2元左右,但相信以折舊派息仍可持續,也是回本之道。未生現在透過怪獸老婆持有一點股權,希望可以他們加點價,當為老婆賺點買花的錢也好。 財經Blogger,從小學起對股票已產生興趣,遍尋香港股票資料,賺錢的目的為找尋生活中美好的東西。 逢周二、三刊出
最近未生突發奇想,其實近期電視台播的劇集,如最近的《城寨英雄》,利用九龍城寨為背景,特地把元秋加入成為角色之一,又把港英時代的黑暗加入劇中,使它變成電視版的《功夫》,目的是使內地人士看得入迷,事實上,也證明到未生內地居住的姨甥,的確也喜歡看這套電視劇。其實,現在香港股票的幾項大改革,其實只是斬件式把內地的一套移至香港,方便內地人士容易了解港股市場,使國家信納投資港股是安全的,從而可以盡快開始「深港通」。 首先,恒生指數取消了高集中度的上市公司納入指數系列成分股。因為港股通是以恒指成分股作為基礎納入買賣範圍,至於高集中度的上市公司其實多數市值都屬於「妖股」,所以避免加入此等股票,也就是保護了內地投資者有重大損失。 其次,加入收市競價制度。深圳市場早於2006年引入收市競價制度,收市前3分鐘會進行收市競價。至於香港雖早於2008年引入競價制度,但最終卻引起股價大幅波動,被稱為「勁假時段」,最後在2009年3月導致「世紀供股」的滙豐控股(005)大幅波動,於不久即取消至今。最近,港交所(388)把當時的方法,加上當年曾想改良的 限制波幅及隨機收市制度引入,形成新的競價方式,其實只是把內地一套搬入。 再者,就是引入市場波動調節機制。雖則稱香港是照搬國際間通行的做法,才引入這種如波動過度會暫時停牌的制度,但是其實和內地在今年初推行的「熔斷機制」有異曲同工之妙。 最後,就是近期上市審批改革。今次的改革其實加入了一個上市政策委員會,新的觀念及政策會由這委員會決定,但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並無加入該委員會,有部分人士認為是把上市權利收歸證監會,雖然這是聲稱和國際部分地區接軌,但實際只是A股發行審委核委員會的變種。 其實變成A股化應該也不是壞事,就是讓內地人士炒得開心,估值提高了,也方便內地及其他地區企業來香港上市,從而提高了港交所估值。 但是,為了錢,連香港獨有的優勢都放棄了,這是否香港人之福?在整體角度來說,個人認為是一件好事,因為市場參與者數目會增加,可能會變成中外對戰的市場,令香港人感到光榮。但是,作為一個香港人,感到香港市場不屬於自己人,只是兩國之間的賭場,未生認為其實是非常悲哀的事。 財經Blogger,從小學起對股票已產生興趣,遍尋香港股票資料,賺錢的目的為找尋生活中美好的東西。
上星期,與高山行同寫到丁權上市。未生突然想起1980年由劉松仁主演的電視劇《風雲》,在劇中他擔演作為原居民後代,追求香港富商之後的馮寶寶,成功轉戰商界,但其後變得利慾熏心,其外父因想開拓發展地產業務,向其父親收取土地進行開發,在金錢和鄉間發展之間作艱難的抉擇,這就是整套劇的核心所在。 新界開發,一直都是關係到香港發展的一環,例子如換地權益書和丁權。 其中換地權益書方面,香港政府早預見到地皮價格上升,加上大地產商不斷收集換地權益書,從而可能導致政府面臨尾大不掉的負擔。故在1978年開始增加以現金支付代價,直至1983年取消發行換地權益書,次年更把換地權益書改行貨幣化,並發行不少貴重土地供交換換地權益書,在1997年後政府更只接受以現金交換換地權益書,終把換地權益書問題消除。 在香港土地緊絀的當下,丁屋只會浪費土地使用,更有丁屋分配不均問題。政府雖曾希望以公屋、居屋交換丁權,並曾推出多層丁屋,以解決問題,均無疾而終,在政府不作為之下,問題愈演愈烈。 高山行提出的丁權政券化建議,其實早年胡應湘亦提出過,未生覺得沒甚麼新意,況且丁權公司因為在最初幾年沒有收入來源,所以根據上市規則,也很難立即上市。未生認為,政府可利用領展(823)的上市地位,來變相「借殼」實現丁權上市。 政府可先購入領展約30%股權,並開始規管領展的租金加幅,以交換丁屋發展權利,規定由領展負責丁屋之發展,直至2047年原居民並無法享受丁屋權止。其 後,政府把地皮以折讓價格注入領展,由領展負責興建丁屋及相關商場配套,同時需預留單位予政府作分配丁權之用。 至於丁權處理上,政府可以讓丁權擁有者選擇700方呎新丁屋單位,或是一筆價值相若的領展基金單位或現金。領展可以把剩餘的單位出售,留下商業部分作收租之用。 以上方式除可解決民粹人士要求領展回歸政府的需要、亦可使政府於高價購入的投資能保值增值,再者可使丁權即時能夠變現外,亦可終結這些歷史遺留下的問題。但以上建議需要向人大釋法,另外亦需放寬房託基金投入物業發展不多於10%的限制方可成事。但只要過了這兩個大艱難選擇,就不需如1980年代的劉松仁在新界發展中的搖擺下,選擇了一個不好的結局。 財經Blogger,從小學起對股票已產生興趣,遍尋香港股票資料,賺錢的目的為找尋生活中美好的東西。
未生今日開的就是上市的皇璽餐飲集團(8300),即是「台灣牛肉麵」的母公司。 約十多年前,妹妹的台灣籍家長帶媽媽去「台灣牛肉麵」總店嘗鮮後,因座位舒適,加上味道不錯,雖然當年吃碗牛肉麵有點貴,但較酒樓確有一定性價比,所以亦成為未生家的飯堂。 因成熟客,所以每次去到這家店,是有一點優待的。這幾年,因為未生和怪獸老婆拍拖,她居住在大西北,屯門亦有一家「豆漿大王」類近「台灣牛肉麵」,雖然不好坐,但好吃又便宜,於是減少光顧「台灣牛肉麵」。 前陣子看到招股書,特地和媽媽及怪獸老婆去光顧。看到下午茶的餐牌,我真的驚呆了,價錢可能和快餐店相若,可能是受到附近更具特色的競爭者所影響。未生在偶然下光顧競爭者,雖然較貴,但水平不錯,相比來說「台灣牛肉麵」較失色,但在舒適度和服務仍是很好。另外,店中有一張枱破爛了,也沒有更換,可能把心思都放到上市帳目上,忽略了經營。 除此之外,未生留意帳目,亦確認了我的看法,主要的有幾點:(1)公司盈利依賴「機場正斗」的盈利:現時帳目盈利能力約在2,000萬元左右,但其中超過900萬元為來自機場的「正斗」粥麵店,佔盈利接近一半,如果其業務轉壞,對公司盈利有重大影響。 (2)把盈利不佳和擴張快速的業務以管理費入帳:尖沙咀「台灣牛肉麵」雖生意不錯,但因為租金暴升,在這幾年間最少在廣東道搬了2次,但仍是虧損。去年10月,公司和該店總經理簽訂特許協議,公司只穩收管理費,加上主席佔股30%、擴張至多個地區,但應尚未有重大盈利的「左麟右李」的管理費,合計有450萬元,對盈利具有正面的效應。 (3)部分店仍由主席妻子持有:根據招股書披露,主席妻子在信德中心經營的兩家餐廳50%權益未納入上市範圍,以跟上市公司無競爭作為理由,並無列入上市公司。 揭多兩揭招股書,主席是讀財務出身的,搞上市的是RaffAello,據公開資料披露,管理層盡為財技高手,加上盈利近主板水平,相信創業板只是中途站。今次公司上市股數又多,股價又低,相信買到配售股票必巨賺,但之後應是作為賭具的「發水股」。未生只是希望上市後,老細搞好出品水準後,還希望不要取消我愛吃的酸辣新竹米粉,仲有俾碗好食的綠豆沙或涼粉清熱下,咁就very good啦。 財經Blogger,從小學起對股票已產生興趣,遍尋香港股票資料,賺錢的目的為找尋生活中美好的東西。 逢周二、三刊出
今日湯未生想談新任康宏金融(1019)行政總裁莊偉忠。他在網上夫子自道,「先後做過六種行業,十四間機構,開過一間銀行」,未生認為最稱道的有3件事。 第一件就是在1998年創立安信信貸,是最年輕者創立財務公司先例,在2004年,以9.8億元賣盤給渣打集團(2888)。 第二件是任職香港賽馬會時,策劃曾創下世界史上設立分級制度後首匹連勝17場的馬匹「精英大師」。這匹馬曾於2004年入選美國《時代》雜誌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第三件是他進入一田百貨任常務董事,憑「不開會」、「打工是副業,正職是做人」、獲傳媒及網民稱許,有「良心CEO」之稱。 今次他加入康宏金融,未生真的感到非常愕然。近年該公司已被人列為不具重大投資價值,當年大比例賤價供股,又加入康健國際(3886)陣營,其後又大量發行新股引入富邦金控等,使股東權益受到重大攤薄。再者,據港交所(388)公告,該公司屢次為「Doctors」系公司配售債券,為該系壯大實提供不少貢獻,真擔心他跳入濁水。雖然莊偉忠稱「只係見過王利民(康宏主席)兩面」,加上「兩人對政治與管理嘅理念相近」,所以加入,並「希望可以擦出火花,並且帶來新嘢」,可以見到他可能只是對這公司有一些片面印象而加入,真的擔心他誤墮塵網。 不過,未生再翻了很多報道,想為他開脫,其中一篇他說以往加入安信信貸的時候,「收數佬」形象好差,他的父親也對他加入公司有負面印象。但他致力改善以上壞印象,提升其賣盤價值,他更稱他的形象「是用三十年來建立而成的」,所以他會糾正公司過往不良的風氣,於此,我釋懷了。 在此,我希望莊偉忠真的能為康宏做到以往在安信做過的東西,減少做一些損害股東及顧客的行為,並以他偶像之一蘇東坡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與他共勉,如果做不到,那他三十年的招牌就此破壞了。 最後,未生想起他,其實是我的一位同事。有一次跟未生聊天,說他幾十年前在舊公司是坐在他的旁邊,當年已對他有很深印象,現在我這位同事已經財務自由,有幾層樓,但他真的很省。最後想用莊偉忠文中一句「趁行得走得,盡早由工作舞台退落嚟,享受另一種恬靜人生,有得懶就懶,有得玩就玩,總好過做到老一老,行都行唔到。」來勸一勸他。 財經Blogger,從小學起對股票已產生興趣,遍尋香港股票資料,賺錢的目的為找尋生活中美好的東西。 逢周二、三刊出
未生當開著手機玩Pokémon GO,不知為何感覺相當振奮。突然我記得同事講過,玩Pokémon GO的要點是:要帶尿袋。我突然覺得,這是事實。大部分香港人玩Pokémon GO時間偏長,不停查whatsApp或facebook看看哪兒有方法快點「升呢」,用電更快。當然,玩Pokémon GO不代表「升呢」特別慢,怪獸老婆和同事可能暗中點頭。人大了,學識以小小成本,叫姨甥仔玩也可舒舒服服又可不斷升級。 香港Pokémon GO玩家博到盡,時間長,耗費大,已成所有人接受的事實。人人平等,投訴人哋取得多精靈,反顯得自己無能。Pokémon GO上癮者四處可見,大家默默低頭,以為這方式是遊戲常態。說好的game-life balance呢? 很多股票攻略認為電訊股是本地Pokémon GO贏家,並且愈來愈多人相信,多些人購買高數據計劃,電訊商收入會增加……問題是,投資者並不覺得沒有4G玩不成Pokémon GO,盡力去玩,不用4G Plan又有甚麼分別呀?即使投資專家口說一套,例如「你不上4G Plan就不能玩得很順暢」,但學生做的卻是另一套,仍用學生3G Plan玩。這招「盲俠炒股」,歷史上屢見不鮮,但投資者會輸得好慘。 未生認為有另類Pokémon GO受惠股。未生認為首要是了解玩Pokémon GO真正需要甚麼。玩Pokémon GO要素可分三類,第一類是Pokémon GO最需要的電,第二類,是Pokémon GO衍生的外出商機受惠股,第三類,是能夠聚集Pokémon GO玩家的時候補給需要的東西。 第一類受惠股頗簡單,都是中電(002),港燈電力投資(2638)等電力股,至於第二類受惠股,未生也要打倒前幾篇的我,會選載通(062)、地鐵(066)、進智公共交通(077)及冠忠巴士(306)等本地運輸股,第三類股票,相信如未生般實地考察天秀公園、摩士公園等捉精靈熱點地區才會明白,因天氣熱,口渴多買幾支飲料,故定對飲料需求特別強勁,便利店股如利亞零售(831)、牛奶公司(D01)及飲料股如維他奶(345)、可樂代理太古A(019)會有利一點點。 玩Pokémon GO要叻,我有一招實際招數供大家參考。Pokémon GO玩家很重視虛榮感,每次見到強勁的精靈,多數也會移動奔跑起鬨,這點不能忽視。世界很簡單,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現實是大部分人集中的地區,必然多補給站,也會多好強勁的精靈,包括大部分的公園和商場。許可的話,同樣在一個多人的地方捉Pokémon GO,自然忽然會覺得特別多收穫,「升呢」就會特別快。 財經Blogger,從小學起對股票已產生興趣,遍尋香港股票資料,賺錢的目的為找尋生活中美好的東西。
Mark哥同豪哥印偽鈔發達,後來做莊家,因為被下屬背叛,結果豪哥犯罪入獄3年,出獄後從事非股票工作。Mark哥在2015年欠下大量孖展,為著生計做一些財技中介人工作,生活潦倒……有一次Mark 哥欠債被打,豪哥相救並帶他到山頂。 Mark:「香港夜景這麼漂亮,這麼美麗的東西這樣就沒有了,真是有點不值得……我們再來過,做完這一單,我們再漂漂亮亮離開香港。以前出生入死未怕過,我們還怕證監會嗎?」 豪:「以前的事過去了……我給你再做十次、一百次又如何?」 Mark:「我還未死。我就不想一輩子給人『撳住來打』,我衰咗3年,我等一個機會,我要爭番口氣,唔係證明要話俾人聽我威,而是想證明我失去的東西要自己取回,你有爭取過機會嗎? 」 豪哥深受觸動,決定與Mark哥合作打莊,計劃是這樣的: (1)豪哥以低價買入一家證券行A,之後問相熟朋友借錢,購入一間垃圾上市公司甲股權,進入董事會,並炒起股價。 (2)甲發行票據,由證券行A配售。買方是Mark哥朋友,他們只尋求穩定回報,且港交所(388)對票據發售數量並無限制,只需作簡略披露即可,這就成他們的印鈔機。 (3)甲開財務公司、同時以低價購入證券行A,A接受上市公司乙的控股權抵押,委任豪哥及Mark哥的人馬進入乙董事會。 (4)乙發行新債券,由證券行A配售,後買入證券行B,然後豪哥利用甲的股權向證券行B抵押,取得資金還給朋友,手上的小量資金購入上市公司丙發行的可換股債券,之後照辦煮碗。 (5)甲和乙供股集資,由丙控制的證券行包銷大部分。甲和乙取得資金後,開始貸款給旗下人頭購入剛上市的創業板公司丁,大手把流通盤買光,在幾個月後接洽丁控股股東,丁控股股東把股權抵押予系內證券行,以取得融資變相賣盤。把丁股權全面控制後,開始炒起股權,最後成為百億元計的上市公司。Mark 哥和豪哥終於在莊家界出人頭地了。 未生覺得,這套操盤方法還可有不少變種,把上面的票據包裝為理財產品或保本高息投資都可成新印鈔機。但這套方法確有死門所在,如上周德普科技(3823)沽空報告引發的細價股拋售潮就是一例。但根據《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只是限制投資中國內地股票,但沒有限制投資境外的股票或票據類投資,未生相信Mark哥和豪哥真的可以「黑都可以漂成白」了。 財經Blogger,從小學起對股票已產生興趣,遍尋香港股票資料,賺錢的目的為找尋生活中美好的東西。
今日未生想講講翠華(1314)。未生住在翠華總店的同一區,記得十多年前,家人開始經常來這一區的時候,他旁邊好像還是一家酒樓,但轉了手不久又關了,再後來變了一家老人院和日本料理,轉了多次手後變川菜店,但這麼多年來,翠華還是翠華,不過,早年仍少光顧。 第一次光顧應該是大約10年前。尚記得餐桌的玻璃墊著一篇方卓如的文章,文中最後一句是「如果他日你計劃上市,記住搵我」。雖然翠華最後真的上市了,但方卓如也沒法幫助了。 隨著對店舖的熟悉,逐漸也成為未生家人食堂,每星期最少光顧一次總店。上市前半年,服務員服務很有「個人性格」,加上食物質素退步,故減少光顧。但上市後不久再光顧,服務員全部換了,服務質素大大好轉,食物還是很有水準,於是繼續幫襯。 後來它不斷擴張,雖然後來開了新店,新店更接近我的新居,但新店食物質素和服務水準還是追不上總店。結婚當日晚上,未生和怪獸老婆為酬謝兄弟,請他去總店吃,發現水準尚佳。未生綜合各項資料,認為只要暫緩擴充,這公司尚有可為。 最近,公司發公告賣盤,有傳是小股東願意出售股權,但主席李遠康不願意賣,但受制於捆綁協議,也要無奈公布,幾十年拍檔尚且如此,未生感到非常欷歔。據估因為經營不佳,股價不好等,失去當初互信,有人寧願「袋住先」所致。不過,以企業永續經營角度來看,東亞銀行(023)、中華汽車(026)及利豐(494)等也是原由兩家人或以上持有,隨著時間推移,演變成一家獨大是企業正常現象。 如果李遠康想把其他人的股權買下,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李遠康現時實益擁有近3.71億股,要全面收購街邊約10.39億股,以現時市值計算,動用資金約15億元,當然較困難,未生建議,先向銀行借貸,派發特別股息40仙。派息後加上減持及多年派息所得,李遠康估計有3億餘元。 李遠康應利用資金把其他創辦人股權約5億股以協議好的低價收購,其餘差價大家以枱底轉讓物業權益方式支付。根據《收購、合併及購回守則》,因為李遠康是從其他集團一致行動成員取得股權,故可豁免全購責任,負擔當可減少。未生更希望李遠康和其他創辦人像電影《一生一世》般口號「感情只要擁有過,也是一生一世」,留住這份和其他創辦人拼博的感情,繼續搞好公司,使股價重新搞起來。 財經Blogger,從小學起對股票已產生興趣,遍尋香港股票資料,賺錢的目的為找尋生活中美好的東西。逢周二、三刊出
1997年未生的父親是小判頭,但金融風暴後他看到工程大減、盈利能力下降、判頭收帳風險太大,最後變回打散工。但如果1997年他穿越到2015年,遇上我的朋友、一個投資銀行家黑傑克的話…… 父親:「今日接到單大地產商工程,真是發達啦,不過又要俾錢買機器、請工人,真是無咩錢投資……點搞好呀……」 黑傑克:「先生,聽到你好需要錢,你盤生意有得搞,點解唔上市?」 父親:「你係唔係嗰啲大銀行,專俾嗰啲頭借錢嗰啲人嚟。我同我partner兩個粗人得個商業登記,我淨係識做工程,唔識炒股票,核數師都係是但找個劉關張平平哋搞掂佢,你有咩幫我?」 黑傑克:「先生,上市啲錢我幫你搞掂,我一步步來幫你……上咗市後起碼籌錢容易啲,仲有賣咗隻殼,就算創業板嗰啲殼都有2億,你要做幾多工程先賺到2億呀,到時就可以嘆世界先。」 父親:「2億?你唔好嚇我,我嗰啲工程賺到過百萬已經好勁啦,你係咪講真先,是真我就叫個朋友來睇吓點搞,你再講吓咩搞先……」 黑傑克:「首先要接多啲政府工程,平少少都唔拘,我知呢啲工程要一定資格,如果無,收購或拿多些許可資格,取到資格就易啲拿到工程,咁樣訂單同現金流夠大,應該容易砌夠2年2,000萬元上GEM(創業板)。錢我哋可搵人提供俾你,仲有我要幫你找個平平哋識做IPO的核數師,搞番好條數佢,唔係就真係好難上市賺大錢啦。」 父親(興奮地):「我哋都做咗幾年啦,無資格我哋點樣接到咁多工程呀,但係有時工程啲嘢,標接咗番嚟,成本都是好難控制的,點樣搞到賺錢呀……嗰啲咩嘢IPO、核數師、咩收購,真是唔識,先生,要你幫吓手啦,唔該晒……」 黑傑克:「成本嘛,做工程都是路搭路,人搭人的,你叫你下面幫你做嘅工人開間公司先,做你哋下面啲二判、三判,仲有呀,有啲成本其實可以避的,請啲唔想報稅的黑工,差額就枱底數現金補番俾他們,呢啲慳稅慳成本嘅嘢,你應該都幾熟啦。咁條數就會靚,做到上市,在我的魔術手之下,nothing is impossible……」 父親(大大聲唔使驚):「果然好計,咁第日搵埋我個拍檔過來,飲杯茶食個包再傾啦……」 說罷,他就拿起部舊StarTac電話找他個partner……如果真的這樣,未生就可以學黃翠如咁,有個建築公司CEO父親啦,哈哈哈。不過是時候醒下,寫到依家未生都是要繼續返工。 財經Blogger,從小學起對股票已產生興趣,遍尋香港股票資料,賺錢的目的為找尋生活中美好的東西。 逢周二、三刊出
未生叔叔在前文《勝在有情之浴霸篇》談到,在浴霸股賺得了買新居首期後,不久和「我的港女老婆」的怪叔叔和Caca一樣,買下屬於我和怪獸老婆的安樂窩。新居位於高高的山,交通非常不便,走路下山有時真的非常辛苦。新居只有班次非常疏落的村巴和班次較頻密的載通(062)旗下九龍巴士的路線。 這路線的司機照顧屋苑乘客需要,較村巴服務好出不少,且屬於壟斷性質,確實是成為九巴搖錢樹之一。但由於新居所在屋苑附近興建新鐵路設施,作為補償,港鐵(066)曾建議興建電梯方便下山,但因興建業權複雜關係,還在建議階段,看來還需多等幾年才能建好。如果建好就會大大影響這巴士線收入,未生認為載通像這九巴路線的縮影,面臨挑戰不少,如下列: (1)市區地鐵網絡延伸:在港鐵不能覆蓋的地區,九巴通常也可作為輔助的交通用途。以九巴專利的新界及九龍區域來看,何文田、馬頭圍、土瓜灣及紅磡區的巴士通常都是他的收入來源。但未來半年,隨著港鐵觀塘延線落成,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正受運輸署要求縮減路線的威脅而大幅減少,2019年沙中線落成,將對收入有進一步打擊。 (2)折舊大增:九巴為延續其在2017年到期的專營權,特別大手增加訂購新型巴士,由2011年至2014年的100部至300部左右,增加至去年約609部,今年投入金額達16億元,至於下年又再訂購達471架,預計投入約12億元,至於其出售的巴士大部分已折舊完成,以巴士折舊年限14年計算,相信每年增加折舊約2億元,雖然目標可能為加價,但是以近期民粹壓力來看,加價機會甚微。 (3)油價回升:雖然去年至今,油價由高位大跌逾60%,但最近幾個月,油價已大幅回升接近一倍,如根據環境局數據,車用燃油價格已回到2015年上半年水平,相信九巴的燃料費用在今年上半年維持低企,今年下半年較去年同期回升,對盈利造成一定壓力。 載通除重大收入來源減少外,其下屬的路訊通(888)廣告業務在本地消費減少下,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力,至於地產租用業務增加了可出租的廠房面積,雖然稍有正面效應,但最大的觀塘項目仍在修改規劃中,未來也許需要增加財務資源去重建,但其財力應可支持。總的來說,未生認為,載通盈利尚會面臨壓力,派息也會在盈利不穩下減少,「息魔」應當留心。 財經Blogger,從小學起對股票已產生興趣,遍尋香港股票資料,賺錢的目的為找尋生活中美好的東西。
除了《Doctors》外,未生對今年《EU超時任務》亦非常欣賞。未生在想,如果劇中不是凌晨風執意要一個人解決所有問題,按照「渠頭」最後一集把知道的事情交予應該負責的人處理,其實這套劇不用拖到這麼長。不過,中間如果沒有凌晨風和「渠頭」嘗試多個可行性,「渠頭」又如何能把事情圓滿解決呢?其實最近禁售期加長,也可以提早賣定盤,但讀者們需先要像劇集主角了解賣殼的局限,這就可以得出圓滿的方案。 根據最近發布的招股書的解釋,「禁售期」是指大股東不能透過任何方式減持致使控股股東不再為本公司的控股股東。根據上市規則,「控股股東」是指可以行使30%或以上投票權或控制大部分董事局成員的人士。另外,上市規則規定,上市公司6個月不得發行新股及12個月內業務不可以根本性轉變的背景之下,除了正經賣盤外,可以作出以下方式以進行形式上賣盤: (1)新上市公司在上市6個月後,在不用股東批准下發行大量新股及供股,增加的股票由「新殼主」持有,然後委任少數「新殼主」人馬入董事局,發行所得現金由新董事處理,待3年禁售期完結後,上市時大股東全部減持及其人馬退出; (2)新上市公司視乎業務是否原主業或非主業,在上市6個月或12個月後,透過逐步收購方式,發行大量新股或可換股證券收購業務,新殼主可委任少數董事局人士,待3年後再進行改變董事局組成; (3)新上市公司在上市6個月或12個月以收購新主部分有重大虧損的業務,等陷入財困後,利用低價大額認購新股的方式,取得控制性股權及董事局控制權; (4)新上市公司在上市6個月後發行大額可換股證券,年期約3年,由新主人頭持有,但不進入董事局,待3年期屆滿,全額換股並改變董事局組成。 但未生認為,因市場需求大,導致賣殼潮持續,加上監管機構無法管制灰色地帶的賣殼方式,故變相賣盤方式千篇一律,不像《EU超時任務》所有主角都沒有再穿越,放棄重複又重複的生活。 未生贊成賣殼是對港股效率有幫助,但是對於灰色地帶的賣殼行徑實在不敢苟同,如果港交所(388)能對部分「金蟬脫殼」的交易能夠加強小股東對上市公司的監管,也許能令大股東或財技人士不能事無忌憚去做一些形同賣殼的行為,使大股東和小股東的利益能夠一致,這才是上市規則的精神。 財經Blogger,從小學起對股票已產生興趣,遍尋香港股票資料,賺錢的目的為找尋生活中美好的東西。
關於丹楓控股(271),未生想起一套2009年的韓劇《燦爛的遺產》。劇中,有錢婆婆經營的牛雜湯公司上市,因為子孫不肖,把所有遺產交給女主角,問題因此而起。在劇集後期,有錢婆婆因為患病,更被下屬發放謠言且暗中狙擊,其後召開特別股東大會拉有錢婆婆下台幸不遂。雖然牛雜湯公司歷史悠久,也具有不少值錢的資產,但已無人能扭轉局面,這亦是丹楓控股的寫照。 未生近日留意到有第三者正在洽購最大股東戴小明的股權。究其股權考源,最初在1993年6月力寶華潤(156)前身華地向聯合集團(373)購得。不久,力寶華潤和華懋進行股權爭奪戰,取得逾50%股權,但因為華懋不願減持自己的股份,使公眾持有股權不足25%而停牌,所以華地在監管當局壓力下,減持部分股權,並在同時考慮洽售餘下股權,最終由戴小明接盤。 在1990年代,戴小明背後具有不少政治力量的人物,但「人一走茶就涼」,所帶來的北京項目就沒有了。在2006年龔如心病危間,曾傳聞戴小明欲統一股權,但因丹楓在1987年全面收購華光地產,龔如心早年和曾掌政之趙世光相熟,熟知其價值,根本不會理會戴小明的建議。直至近年華懋更換清盤人,出售丹楓股權才有轉機。未生認為,丹楓資產不能出售的情況應只是權力更換的結果,當華懋掌事人變換的時候,自然能釋放價值,丹楓亦沒有了再增值的空間,故戴小明出售原因合理,非關政治因素。 未生認為,賣殼上只要新大股東願意出高價,一統所有股權不難。但出售價格或會阻礙賣盤,為此,未生有一建議。首先,手上可以易於變現的港晶中心物業80%權益、油塘及灣仔物業50%權益出售予戴小明,作價約14億元,之後加上出售後現金儲備約11億元,合計約25億元,可以派發約2元股息。 至於剩餘聯營公司資產約30億元,前者因變現較難,估值打折有15億元,加上殼價6億元,合計約21億元,連小量物業,折合賣盤價每股約1.8元就合理。即整體作價約每股3.8元。 在新大股東角度而言,購入75%股權成本約15億元,價錢對比資產淨值有折讓,應為合理。戴小明套現所得應剛好取得以上物業,還有3億元現金「落袋」,其他股東看到和現價溢價多出90%,且和資產淨值折讓不大,以上兩堆人會接受。相信這塊老化了的遺產,應該會發揮到燦爛的光芒,未生請各位持份者好好考慮。 財經Blogger,從小學起對股票已產生興趣,遍尋香港股票資料,賺錢的目的為找尋生活中美好的東西。逢周二、三刊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