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今夏最出色的迷你劇《The Night Of》本周一大結局,因為套劇叫好叫座,之前傳有第二季,但今次這個finale是真的有個了斷,男主角Naz被控謀殺有判決,誰是兇手亦水落石出,放心下文無劇透,只想講若真有第二季,亦只會是個全新故事。 舉證粗疏瑕不掩瑜 此劇雖然在追查Naz到底有無殺人方面,我覺得非常粗疏,可能係睇得太多罪案劇,好似《Dexter》甚至《CSI》等,都對搜證描繪得好仔細,就算一般觀眾都睇得出警方及檢控官,一開首就釘死Naz係殺人兇手,存在好多疑點;但編劇應該是專登寫成咁,用以反映美國司法制度諸多漏洞,檢控部門以效率及勝算凌駕追求真相,表面證據充分,卻不探究深層動機,而且racial profiling問題嚴重,少數族裔兼且是回教徒,就算你如何循規蹈矩,一旦惹上官非,整個傳媒以至社區,都會戴上有色眼鏡看你,未審先判,尤其今日恐怖主義陰影龐罩,就算主流回教徒是和平的,都抹不走這層社會偏見。 大制度小人物悲歌 大制度下小人物的悲歌,我覺得是此劇最好看的地方,無論Naz最終有否被定罪,他的人生經已被改寫,此劇最好看的不是劇情,更不是抽絲剝繭追查案情,反正動殺機,不離錢與情兩樣,現實與戲劇人生俱如是。人物建構才是重心,看男主角如何由一名平凡守規矩大學生,不得不適應鐵窗生涯,為獄中大佬賣命,紋身、吸毒、走粉,完全是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幫他洗脫罪名的律師John Stone,更是一名不入流的流氓律師,只能接些妓女及黑幫小混混案件,終日在警署內等生意,幫他們跟警方求情做保釋,沒有人看得起他,更不會找他打大案。 人性多樣立體 John這個角色最複雜最立體,最初吼準機會幫Naz,只為揚名立萬吐烏氣,逐漸對男主角產生同情,沒甚麼錢賺也幫他,編劇對這位律師深受哮喘及濕疹困擾、手手腳腳一撻撻影響儀表落墨甚多,有好多幕拍地鐵途人對他側目,也是為了帶出歧視及偏見的可怕,用這個方法將兩位男角的命運並列接連上,John能否打贏官司、Naz能否脫罪,除了是看underdog能否翻盤的故事,也是一面鏡子,照照自己對社會上的弱勢有幾多成見,甚至身為弱勢而不自覺,反而幫強權欺壓弱者,成為欺壓者幫兇而不自知。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今周無劇評,新劇未有時間煲,追開的如《The Night Of》及《Mr. Robot》等,就快季尾大結局,無理由唔「等埋發叔」睇到尾先好講;坦白從寬,實情係晚晚都出街捉比卡超荒廢(煲劇)學業,原本煲劇經已夠玩物喪志,點知一山還有一山高,喪上喪,真係相當無出息。 不過,作為十多年的舊愛(煲劇),我相信自己始終會鳥倦知還,何況9月新劇季開鑼,有重頭劇回歸,又有超級新劇上場,我相信以下兩齣一定夠份量,可以叫我屁股黐番實張梳化。 《Narcos(毒梟)》第2季 Pablo Escobar番嚟啦,這位八十年代末哥倫比亞大毒梟真人真事改編故事,精彩程度可以話有今生冇來世,第1季我係慢人哋N拍先追番睇,由美國DEA緝毒部門特派探員的視點出發,講美、哥兩國聯手緝拿呢位大毒梟過程,當中揭露哥倫比亞政界、司法界、軍隊、警方舉國上下貪污腐敗不堪,可以說爛到入心;Escobar壞事做盡,販毒殺人唔在講,但佢卻有自己一套扭曲的政治觀點,用他自己的方法解決國家貪污腐敗、貧富懸殊的問題,人物性格立體有血有肉,內心世界陰暗複雜,而且實感強烈,不時會將真實的歷史片段剪輯滙入劇情中,集集都緊張刺激扣人心弦,追看指數係120分,未睇第1季嘅麻煩速速補課,9月2日第2季Netflix開播。 《Westworld》第1季 應該係HBO想要收復失地嘅大製作,暢銷科幻小說作家Michael Crichton同名電影翻拍電視版,講一個名為「Westworld」的未來主題公園所發生的故事,HBO官方介紹話係「描述一趟關於人工意識覺醒以及未來罪惡的黑暗旅程」。Crichton最為人熟悉作品梗係《侏羅紀公園》,他的作品暢銷通俗,描繪未來或科技發展通常只會帶來災難,今日睇番只覺平面粗糙不堪。今勻由荷李活最識炒作嘅導演/編劇J.J. Abrams監製,Christopher Nolan細佬Jonathan Nolan執導/改編,J.J.的作品影迷基本上邊罵邊睇,開拍以來不利傳聞滿天飛,一時話試播集爛爛哋HBO唔收貨,一時又話製作費太龐大收唔到科要煞停,終於推出有期,幕前卡士又堅抽,有Anthony Hopkins (!)、Ed Harris、Evan Rachel Wood,點樣我都會坐定定睇首播,到時係龍係蛇就自有分曉。10月3日HBO首播。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上個月《艾美獎」(Emmy Awards)》提名名單公布時,我已霎時三刻有衝動想講心水,但一來《艾美獎》9月中才舉行,二來有幾套夏季劇要輪住講,就按下不表住;呢兩日IndieWire全力endorse《The Americans》,認為此劇好過《Game of Thrones》,應該連奪最佳戲劇、最佳男及女主角。 雖然香港有好多GoT fans,我自己亦好偏心GoT此劇,但以製作水準、故事完整度、演技表現各方面來比,《The Americans》四季以來幾近無瑕,無論係製作、劇本、演出各方面,能夠持續無downs只有ups,集集高水準,唔好講GoT,其他神枱劇如《House of Cards》、《Mad Men》都做不到,所以IndieWire如此史無前例瞓身推薦,我覺得好合理。 最佳劇集提名: 《The Americans》
今個夏季新劇有好幾套相當出色,Netflix的《Stranger Things》、AMC的《Preacher》、HBO的《The Night Of》都一一介紹過,亦誠意推介大家煲,唯獨未講Fox這套《Outcast》。 打著由《The Walking Dead》監製Robert Kirkman改編自己同名漫畫旗號而來,注目程度不弱,但就是聲勢不如上述三套,好在去到季尾第9集,劇情終於來到一個爆發點,為之前稍慢的鋪墊扳回不少分數,下集第10集係首季大結局,終於讓人有點逼切期待的心情。 能力愈大 困擾愈大 眾多劇情介紹都說此劇是一個關於驅魔人的故事,連官方中文譯名都叫《末路驅魔人》,但看到季尾,都不像講一個典型驅魔人故事。因為劇種的懸疑及驚慄元素,放心我不會劇透,故事一開始就講男主角Kyle重回故鄉West Virginia一個叫「羅馬 (Rome)」的小鎮,鎮中男牧師Anderson得悉他回來,就馬上叫他一齊去為一個遭惡靈附體的小男孩驅魔,再以倒敍方式回溯男主角原來從小就有驅魔能力。 在Kyle童年時,媽媽就已經給鬼上身,但Kyle似乎有驅魔能力,一經身體接觸,給惡靈附身的「載體」就會痛苦不堪及尖叫不已,但事後Kyle媽變成植物人,話就話惡靈給成功「驅逐」,但連自身靈魂都離開埋,Kyle為此自責不已,亦深受自己難以理解的能力困擾。 嗜酒好賭非典型牧師 Kyle長大成人結婚,卻因虐打老婆,遭法庭頒禁制令不准再接近妻女,事情原委當然不是打老婆咁簡單,但全鎮居民已當他是怪物及衰人,唯獨牧師相信他,認為Kyle跟他一樣,都是上帝的旨意,是對抗邪靈這場「聖戰」的戰士。劇中牧師也是一個非傳統的角色,他的信仰很堅定,篤信上帝,同時也深信邪靈的存在,而且日益壯大;自身卻是一個充滿缺點的人物,嗜酒、好賭,有其人性的陰暗面,符合美劇中人性刻劃的立體及多元。 劇中描繪的惡魔代理人角色,多番暗示明示邪惡的勢力,不是簡單的黑白二分正邪對決,Kyle的驅魔能力亦正亦邪,惡靈一方面忌諱他,另一方面卻似乎共生共存,甚至有一幕惡靈從他身上吸取力量。其實從劇名已見端倪,人性本身就善惡並存,是一幣的兩面,所謂的惡魔,不過是人性的outcast而已。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近年HBO除了一套《Game of Thrones》熱爆全宇宙,其他都有點後勁不繼,《True Detective》第二季好惡睇、《Vinyl》大熱倒灶一季收工、兩套David Fincher參與嘅計劃直頭胎死腹中,得番10月首播嘅大堆頭製作《Westworld》值得期待一下;估唔到呢套英、美共同製作嘅《The Night Of》,以黑馬姿態跑出。 《The Night Of》大部分演員都名不見經傳,題材倒不冷門,從一宗謀殺懸案帶出美國司法制度千瘡百孔,兼且種族歧視問題嚴重,不單只針對黑人,基本上只要是有色人種,生活中都面對著各式有形無形嘅歧視。 移民悲歌 故事開端其實好實況劇,男主角Naz是巴基斯坦裔美國出生的大學生,父親揸的士擔起成頭家,跟一般移民家庭沒兩樣,一家人安份守己默默過活。Naz平時是個書呆子,生活枯燥乏味,難以融入友儕圈子,一晚學校搞派對,他偷揸老爸的士外出,竟然於紐約downtown迷路,搭上中途截車以為他是的士司機的女角Andrea,色字頭上一把刀,半夜飛來點會咁好死係豔遇…… 飛來橫禍 Andrea勾搭Naz回家,飲酒嗑藥玩埋(界)手,想當然有下文,完事後Naz迷迷糊糊半夜醒來發現Andrea倒卧在血泊中,全身多處刀傷。Naz大驚下,心虛、斷片,匆忙逃離現場,途中衝燈給警察攔截帶返警署,還在他身上搜出染有血迹的刀。他一心以為,拎走這把有他指模的刀,可以消滅他曾在案發現場的證據,豈料更大鑊,馬上成為頭號姦殺犯。 制度漏洞 劇情發展至此,司法程序中其他主要人物一一出現:總有自命精明幹練的老差骨,連死因、指紋、精液、濺血痕跡等等搜證報告都未出,就一口咬定男主角是兇手;認錢唔認人的律師也馬上撲出來想幫他辯護刮一筆;檢控官則想速戰速決盡快了結此案;整個司法制度內,無一個有心追查真相,律師甚至明言真相不重要,若果陪審員覺得不是,幾真都無用,看得人非常心寒。 反思空間 此劇精采精緻在,唔需要灑狗血聲色俱厲,靠具體細緻的實況描繪,將美國社會低下層生活實況、司法制度的缺陷及漏洞一一呈上,全劇陰沉的藍調及緩緩推進的節奏,叫觀眾投入角色遭遇及竭力解開謎團之餘,也有思考空間反思制度的缺失,叫我想起Netflix那套真人真事紀錄美國一單轟動全國的錯案冤獄《Making a Murderer》,雖然《The Night Of》是戲劇,但真實的感覺,一點不減。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除了Now TV與Netflix合作勁煲旗下劇集之外,我面書上Newsfeed都日日彈出樂視催谷《Mr. Robot》的廣告,當然沒有催谷我都會追,但有種劇集明明題材很對胃口,製作亦在水準之上,但就是sort of自己無法relate to,可能這份抽離感乃編劇刻意營造出來的吧,對我來說,《Mr. Robot》就是屬於這一類劇集。 其實上季我已有少少不滿意,全劇重心是講男主角Elliott這位超級黑客天才,如何憑一己之力,將主宰全球經濟秩序的邪惡軸心Evil Corp拉倒,透過金融架構土崩瓦解,人民得以釋放重獲自由;但結局卻將全副心神放在Elliott與Mr. Robot二人身上,原來Mr. Robot是Eillott的……這劇大橋不能穿,只能說這個結局很underwhelming,拿來解釋全季男主角的行為,是一個easy wayout,亦因為too easy,我覺得是cheap tactic,不可取。 Sam Esmail(被認為)編而優則導 但人就是賤,這劇也不是沒可取之處,氣氛營造大體來說是OK的,有些影像尤其出色,第二季回歸,我又死死地氣乖乖依時依候追看。因為上季叫好叫座,編劇Sam Esmail更有話事權,據聞全季12集USA Network都讓他親自執導,往好處想是拍攝手法同敍事風格可以更統一,反過來說,就有淪為過度沉溺的可能。 咪當全部觀眾係師奶先得㗎! 此劇播到第三集,已有太多Stanley Kubrick的影子,多到我不禁要問編劇係真致敬定simply ripping off,雖則有幾幕的而且確相當出眾(例如Elliott嗑藥high 爆時,瞳孔放大倒影出轉動中的洗衣機滾筒),但說到底影像懾人之餘,作品要感動到人、引發思考,如何說故事的方式還是重要的,我明白編劇想帶出訊息的心迫切,但講的方法太生硬、太說教、太in your face,就好像監生捉學生去聽訓導主任訓話一般,有一幕Elliott在教會互助小組大放厥詞,篤爆宗教對人的思想箝制,就好condescending,觀眾當無知婦孺般當頭棒喝,看得人很不舒服。 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應該係我跟得唔貼,上周Netflix無聲無息推出一季8集新劇《Stranger Things (怪奇物語)》,IMDB係我盲公竹,一睇評分9.2不得了,咁高分點都有啲嘢啩,而且還有沉寂已久的Winona Ryder,九十年代靚到不可方物的女神呀,就開機睇,一睇到尾一晚就給我焚掉。 八十年代重現熒幕 故事設定八十年代印第安納州小鎮一名小男孩Will Byers神秘失蹤案件開始,Will跟他三個好友Mike、Dustin同Lucas,都係嗰種充滿好奇心、沉迷科學實驗及魔幻故事嘅小男生,就算瞞住大人點都要用自己方法去搵番失蹤老友,半夜三更幾個小鬼攞住自製又粗疏嘅防備工具出發,嗰份童真童趣令人一睇就覺得好有《E.T.外星人》影子。 一睇首播集,經已發現整套劇的氛圍、背景設定、set design、配樂等等,都會叫人邊睇邊想起史匹堡一系列電影、或Stephen King嘅小說,再加John Carpenter感覺的配樂,整個八十年代完完整整重現熒幕。若果純粹當gimmick就容易有抄襲之嫌,但此劇拍得功整緊湊,完全睇到創作者擺足成擔心機,冇heart嘅叫抄,有heart嘅就叫致敬囉! 故事緊湊層層緊扣 有沒有超越前人我唔敢講,但故事非常緊湊,人物角色刻劃同build up都好夠,由男孩失蹤帶出擁有神秘超能力的女孩角色,女孩遭遇原來涉及機密的政府實驗,其超能力成為八十年代美蘇冷戰收集情報的秘密武器,女孩透過接觸地球另一面「The Upside Down」的神秘力量,有機會搵番失蹤男孩同時,又引出超自然世界的怪物……層層緊扣基本上每集都勾住觀眾好奇心,一口氣追住睇晒好容易,單係呢點經已唔簡單,就算以Netflix原創劇水平一般都以中上來計,都唔係套套得。 小演員搶戲過大人 人物選角非常有驚喜,Winona Ryder做失蹤男孩媽咪,一個刻苦耐勞低下階層單親媽咪角色,那份鍥而不捨搵仔搵到瀕臨崩潰邊緣,演得十分稱職,Winona向來不以演技做賣點,因為後生時實在太靚,唔使出力演都叫人目不轉睛;最出色反而係幾位小演員,四小男生唔在講,演超能力女孩Eleven的Millie Bobby Brown簡直係show stealer,演一個自細就淪為科學實驗對象的小女孩,劇中設定連普通對答都有困難,單靠眼神及肢體動作交戲,由充滿戒心到跟男孩們孕育出純摯友誼,就算係鐵石心腸嘅大人都俾佢感動到。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自從《Mad Men》及《Breaking Bad》完結以來,個人覺得AMC新劇都比較淡靜,連《The Walking Dead》套衍生劇《Fear The Walking Dead》都好頹,追追下無心機睇;不過憑呢套《Preacher》大有機會收復失地,至少我覺得於今夏新劇當中,以呢套最吸睛,好睇過Fox另一套講驅魔人的《Outcast》,下周另文介紹。 首播集內容無厘頭,簡直無從歸類,一股外太空不知名物體衝向地球,分別衝進非洲部落小村莊、俄羅斯教堂、美國科學教總壇,衝入當地傳教士身體,個個傳教士都好似如有神助神情亢奮不已,幾秒後卻自體爆炸,將村落教堂總壇一一夷為平地,場面核突血腥,特技處理粗疏簡陋,點睇都似係專登,一開波就行cult片路線,以電視劇來講當然是稀有品種,亦叫人一睇就覺得有塔倫天奴作品影子。 雜燴劇種Cult片格 到男主角Jesse出場,一個明顯有黑暗過去的殺手,為了繼承父親遺志,返回家鄉德州小鎮做傳教士,但信仰並不堅實,講道又悶,搞到信眾愈來愈少;那股不知名力量終於找上門,Jesse非但沒爆炸,反而如有超能力,一開口所有人便言聽計從,門庭冷落的小教會開始個個蜂擁而至,接二連三奇奇怪怪人物便衝著男主角而來。 首先是男主角前度女友Tulip死咬不放,偏要男主角繼續跟佢末路狂花;手握全鎮經濟命脈及害死男主角父親的惡爺,想收埋小教堂作發展,呢啲煩極惡極都係人類,男主角都處理到;最爆係連吸血鬼同一孖天使都嚟埋。 稀有電視劇既血腥又爆笑 呢隻吸血鬼Cassidy不嗜血,鍾意飲酒同吸毒,搽咗太陽油(!)就可以喺日間出沒,仲成為男主角最佳損友,二人成日無聊吹水講cult片;兩隻天使更勁,為了追查不知名力量的下落,瞞住上帝來到凡間,過程中打打殺殺用埋德州電鋸分屍係閒事,自己係不死身之餘,仲有複製功能,不停殺不停死不斷翻生,屍首疊到一地都係,既血腥又爆笑,超現實到暈,以電視劇來講,絕對係稀有奇行品種。 因為劇種咁奇特,便留意一下編劇名單,原來係搞笑組合Seth Rogen及Evan Goldberg,聯同Sam Catlin共同開發,Seth係知名喜劇演員,前作有《The Interview》及《This is the End》,唔怪得之咁麻甩,係估唔到佢哋玩暴力血腥都有一手唧。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OITNB第三季是全劇水準最低沉的一季,對頭兩季的記憶又模糊了,所以從無認真向大家推介過,而且此劇實在也太難寫得好,人物多但位位立體,對白密集連珠炮發,尤其新一季(第四季)超級回勇,可以話全季13集集集精采,水份少到得人驚,我用咗三晚就煲完,睇完個心真係噏到冇朋友,一句到尾:瞓身推介。 種族問題盤根錯節 今季主線明顯受到2014年紐約黑人Eric Garner,於街頭遭警方無理濫捕意外致死一案啟發,意外中執勤警察使用過度武力將Garner壓至窒息死亡,其後的死因聆訊裁定警察無失職,引發全國一連串示威浪潮,名為Black Lives Matter,事件反映美國國內種族歧視,以及警權過大等問題盤根錯節,不是選出一個黑人總統就天下太平。 監獄服務外判成計時炸彈 在這個脈胳下來理解第四季,Litchfield女子監獄服務外判衍生的問題不單止浮面,而且去到爆發的階段。為了減低成本,管理公司將另一所監獄囚犯調進Litchfield,令監倉逼爆,饍食水平更差,來自不同種族及宗教背景的女犯亦產生不少衝突;為了鐵腕管治,再引入退伍軍人當獄卒,犯人因此受到眾多不人道的對待,基本上成個監獄已是計時炸彈,就睇幾時爆發一鑊熟。 強硬手段鑄成大錯 壓逼愈大反抗愈大,因為獄卒的種族歧視,只向有色人種搜身,拉丁裔女犯 Flores忍無可忍默站抗議,連續數天企上飯堂桌上不肯下來,眾女犯最終深受感召全體一齊默站,獄卒以強硬手段對付,終於錯手壓死其中一名女犯,大錯鑄成。 扭曲制度下犧牲品 這條主線的悲劇意味,不止於簡單的搞出人命,死者是眾犯中最和平最有人緣之外,連闖禍的獄卒也是新丁,與那班行鐵腕的退伍軍人不同,更加突顯了扭曲制度下,縱然人性本善,也無法制止悲劇發生;編劇也不會非黑即白將過錯釘死在一兩個大奸角身上,劇中最無人性的獄卒阿頭,其實也不過是制度下的犧牲品:作為同性戀退伍軍人,本身都飽受歧視,不單止沒有反抗,反而當制度有利他的時候,壓逼更不幸的人,最可悲的地方,莫過於此。 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激動,真係好激動,周一晚《GoT》第六季結局集,一次過滿足我好多個願望,季初開出多條支線,於今集都完完整整收回來,亦為下季發展鋪墊得妥妥當當,基本上我沒有甚麼可挑剔的了,除了又要等一年先有得睇了。(警告:成篇劇透,未睇劇嘅唔好睇。) Daenerys西征Westeros 船有了,軍隊有了,連三位龍兒都來了,龍媽終於揮軍進攻Westeros,下一站當然又是君臨城,最有趣是龍媽撇下愛人Daario,聽從Tyrion意見,從戰略考慮以政治婚姻換取籌碼,大家已經起勢估到底龍媽會同哪方結盟,Jon Snow係大熱人選,不過……。 Arya親刎殺母仇人 呢條絕對不是今集最主線,但看得我最激動,Arya重回Westeros,第一件事不是返回臨冬城(Winterfell)尋親,而是去Riverrun親手幹掉弒母殺兄的仇人Walder Frey,一報當年血色婚禮之仇,自第一季以來,House Stark厄運連連,父母、長兄被殺,其他兄姊或流亡或下落不明,足足6年了,才真正初嘗大仇得報滋味。我估Arya下一站一定是君臨城King’s Landing,一報當年老爸被砍頭之仇,我好想Cersei死在Arya手下,雖然這個是end中之end,下一季未必能實現住。 Jon Snow身世之謎 之前鐵粉講到言之鑿鑿的R+L=J理論,Jon Snow是私生子,不過不是Ned Stark所生,而是Ned親妹Lyanna與龍族Rhaegar Targaryen的骨肉,今集終於揭了一半盅,編劇專登唔講邊個係親生老竇,應該係留待下季大爆發,因為Jon終於得到北方諸侯推舉為北方之王,然而若果他身世大白,不僅有一半Stark血統,亦有一半龍血,即係龍媽係他姑姐?!媽,我好亂呀! Bran成為Three Eye Raven Bran得到已成為「半異鬼」的叔叔Benjen拯救,靠一己之力通靈回到極樂塔,重現年輕時的Lyanna向Ned託孤一幕,呢幕跟Jon接受諸侯推舉的一幕無縫剪接,既交代了Jon Snow身世之謎,又預視到下季將會爆鑊勁,串連得非常巧妙。 野火燒君臨城 Bran的通靈不僅能穿越過去,更能預視未來,或者根本無所謂過去或未來,而是歷史不斷重複自己?Bran預視中野火燒君臨城一幕發生了,整個教堂倒塌,將High Sparrow及一眾黨羽殲滅,當然是Cersei的復仇之火得逞了。 Tommen自盡 野火燒君臨城,Tommen看著灰飛煙滅的教堂,想起自己深愛的皇后Margaery慘死,摘下皇冠踩上窗台跳下,結束了受人擺布的一生。 Cersei登上Iron Throne 為了一報Walk of Shame之仇,為了收復King’s Landing,Cersei不惜用到萬萬不能使用、前Mad King儲備的野火庫,一把火將教堂及在內眾人包括親家及新抱活活燒死,坐上了Iron Throne寶座。Cersei應驗了她在第五季第一集回憶中的女巫預言:「她的三個孩子將以黃金為寶冠,以黃金為裹屍布。」Joffrey、Myrcella同Tommen都死在Cersei所作的因果業報中。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雖然《Orange is the New Black》返嚟了,暫時睇到第9集,我仲未binge完,但已可以話整體比上季好睇,有時間一定講;(內含劇透,驚就咪睇)不過《Game of Thrones》(《GoT》權力遊戲)今季近尾聲,周一晚尾二這集「Battle of the Bastards」仲係重頭大戰,終於來到Stark家族復國時刻,見到Sansa同Jon手刃仇人重奪Winterfell,無可能唔期待唔興奮,作為小劇迷,就算今集尚有少少值得挑剔的地方,例如Ramsay死法一如所料,驚喜度減分,但都無礙我照單全收,睇完腦海中仲有千軍萬馬在奔騰。 今集其實有兩場戰爭戲,頭盤當然係龍媽係威係勢收復Meereen,場面同CG都交足貨,但場面幾盛大,都比唔上受盡凌辱嘅Sansa臉上浮現出復仇者勝利的一抹微笑。 Sansa的黃蜂尾後針 今集打生打死嘅都係男人,Jon、Tormund、Ser Davos、巨人Wun Wun,Jon成面血那鏡頭一時間忽悠以為穿越了,「搞乜《GoT》會crossover《The Walking Dead》」,但Sansa今集肯定係winner,佢不但outsmart Ramsay,仲瞞住Jon串通LittleFinger及時班到救兵一舉潰敗Bolton,亦冷靜(冷血)地預告細佬Rickon唔會有命返,可見苦難係成長必經之路,對比起一心只想救細佬的Jon,城府同心計都一日千里。 之前講過今季對白似乎冇以往犀利,睇完今集我收番,用字係顯淺,但直插入心,好似Ramsay臨死前仲打咀炮,Sansa四句簡單重疊句,「Your words will disappear, your house will disappear,your name will disappear,all memory of you will disappear」,之後以彼之道還施彼身,Ramsay遭自己養嘅惡犬「犬決」,大快人心。 最長一集為劇情解畫 來到季尾當然繼續有人捲鋪蓋,今集Rickon Stark領便當,但佢作為Stark家族一員,從來沒甚發揮機會,而且預咗;反而巨人Wun Wun今集終於魂斷臨冬城,諗番之前Jon Snow同野人族係對頭人,難得化干戈為玉帛仲出兵義助,如此iconic嘅巨人倒下,睇到個心好噏,外國鐵粉梗係有做fan art紀念佢啦! 下集季終集,今集冇現身嘅Arya同Bran會唔會重回Winterfell一家團聚?龍媽終要出征Westeros了嗎?下集將會是《GoT》歷來最長一集75分鐘,given咁多線發展要收番晒啲線頭線尾,呢個長度,一啲都唔長咯。 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因為美國奧蘭多同志夜店槍擊案,我回想起去年路易斯安那州戲院槍擊案(其實仲要死幾多人,美國政府先肯做嘢),當時戲院正放緊Amy Schumer嘅《Trainwreck》,因為咁,我就攞番現正播出嘅第四季《Inside Amy Schumer》出嚟睇,發現第二集佢就用咗成集來講槍械管制,可見她一路都好上心。 呢位微胖女笑匠,並唔係典型金髮大波無腦妹,佢生得唔算靚,如果從未睇過佢作品,只從一般娛樂新聞認識佢嘅話,可能會以為佢係為上位,不惜搞騎呢醜化自己,例如專登喺Kanye West兩公婆面前仆街博見報,但只要睇任何一集《Inside Amy Schumer》,就會對佢改觀,唔錫身醜化自己當然容易惹人發笑,香港好多所謂「笑匠」都係咁,本身行為經已醜陋到唔恨,笑就笑嘞,不過係恥笑嗰隻。 公義笑聲非小丑能達 但Amy出位行徑背後,都係為咗嘲諷批判種種惡行,例如第二集講gun control,開首以直銷節目搞gag諷刺美國槍械管制形同虛設,但後半段找來民間組織倡議人士講番點樣促使政府做嘢,俾番airtime講正經嘢,唔係只為譁眾取寵,真係笑聲救地球,為公義發聲,值得欣賞同尊重。 或者你會話,講吓笑唧,why so serious?但講笑話或者乜話都好,言之無物即係廢話,垃圾言論聽得多會變蠢,搞到自己乜都唔識,只識陪笑,家陣好多香港人已經自甘墮落,唔使預我。Amy關心嘅課題,不僅是眾人之事嘅政治,而係作為一個生得唔靚又有少少肥嘅女人,她最懂得以自嘲來帶出女性自我認同及價值危機,兩性不平等及保守嘅性別定型,先至係佢嘅恆常母題。 Hater心態唔係講笑 好似有一段佢攞Twitter嚟玩,搵位女演員來扮Twitter要員,上節目介紹一個全新emoji icon,一個男仔鍊住女仔條頸,個要員話有咗呢個icon,大家就可以唔使打一大抽「……threat to rape & kill her」等字,直接點個icon就得。由一位女演員扮嘅Twitter要員仲要理直氣壯咁講出嚟,咁離譜當然係搞笑,但呢個笑話正正反映美國社會嘅現實,這個社會瀰漫住一股仇恨、暴力正常化嘅心態,好多時反映在男女之間權力、兩性性別嘅不平等,亦係普遍反映出一種非我族類就該死嘅hater心態,今次跟以往數唔清咁多次嘅槍擊案,就係呢種情況下產生嘅悲劇。 Amy以搞笑形式帶出,但笑完諗番個脈絡就會完全笑唔出,所以無論男人女人、不同膚色種族,都能夠relate到,Amy因此被傳媒追捧為當下全美最紅笑匠。我唔知香港有幾多觀眾有睇開佢嘅嘢,但每集短短廿多分鐘,花唔到你幾多時間,至少唔會似睇荷蘭叻獻世咁眼寃。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今集S06E07個title叫「The Broken Man」,一開首就見久違了的The Hound,我一睇就嗌「乜佢唔係死咗咩」,阿邊個(我都未搞清佢叫乜名就死咗)講「it's never too late to come back」,即係呢集主力人物就係The Hound啦,點知Arya上集好哋哋終於重拾Stark身份,做唔成「Faceless Men」,今集就大意俾嗰件三八學姊一嘢拮穿腸,焦點都係去番Arya度;唔使擔心,我好老定Arya係唔會死嘅。 咁老定唔係話睇劇睇到能預視未來,不過係因為睇過一份訪問,作者George R.R. Martin老婆話過,如果老公寫死Arya的話就同佢離婚(!),同埋Arya已打定主意重回Westeros,我等睇佢嘅復仇大計;我又睇睇埋埋好多fans嘅大膽預測,講到似層層,有啲推斷都幾合理,話唔埋真係揣測到R.R.心意,劇情走向果真如此都講唔定啊! 外國劇迷夠熱情 講還講咪當真住,有個論調係話Arya媽咪Lady Stoneheart Catelyn Stark將會回歸,既然連Jon Snow、The Hound都可以翻生,點解Catelyn唔得?又有一個講法係Catelyn唔係真翻生,而係Arya會扮成媽咪出現,以媽咪嘅身份報仇雪恨。 4月中,Arya同Sansa兩姊妹先後出席Yahoo一個遊戲節目,有一環節要佢哋講三項《GoT》劇情發展,當中有兩個真一個假,Arya講咗佢喺今季trailer出現次數最多,但大家未必會察覺;而Sansa就直接話Lady Stoneheart會回歸,外國劇迷就此細心推敲,得出Arya會扮媽咪現身。外國劇迷嘅投入及熱情,真係叫喺香港嘅我既羨且妒。 網上幻想劇情進展 今集龍媽Daenerys冇出現,但上集佢又大發龍威呼召龍仔現身,俾佢御龍飛返Meereen,留低班Dothrakis精兵慢慢趷番去。今集赫然發現Ironborn嘅Yara Greyjoy原來係lesbian,外國網友立即無限FF,既然龍媽要過千艘船攻打Westeros,Ironborn精曉水戰,會唔會Yara見到龍媽生滋貓入眼,兩女過電會有下文?呢個FF都真係諗過龍,笑吓就龍。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趁呢段時間夏季劇未返齊,唯一必追係《Game of Thrones》,我「的」起心肝狂煲擺埋一邊好耐嘅《The Americans》。呢套劇喺香港關注度唔算高,至少我「面書」同身邊朋友沒幾個會提起,回想2013年第一季推出時,同期有Netflix呢個全新網上串流平台,推出嘅《House of Cards》、《Orange is the New Black》都係熱爆話題作,鋒頭給蓋過係好自然嘅事,家陣睇番先知好彩冇走寶,呢套絕對要瞓身推薦。 日瞞夜瞞間諜夫妻 故事設定於八十年代列根主政時期,美蘇冷戰格局,一對蘇聯間諜夫妻(Philip & Elizabeth Jennings)隱身於華盛頓收集情報,二人育有一子一女 (Paige & Henry),平時身份是小型旅行社老闆,典型美國中產階級核心家庭模樣,正常包裝底下卻做盡一切你想得到想不到間諜勾當,扮裝變身、偷聽竊錄、跟縱線人、行刺暗殺落毒,乜都做齊,但唔係占士邦嗰種風流倜儻身邊美女無數間諜片格局,反而非常人性化,兩公婆關係雖然本身係政治婚姻,由組織指定奉旨成婚,但相處十多年,已孕育出深厚感情;子女都是美國出生,典型美國青少年,對父母二人間諜身份渾然不覺,隨住子女漸懂世事,二人日瞞夜瞞漸感吃力,每日嘅生活就係講數不清嘅大話,不斷做雙面甚至多面人。 第二季劇情講到Philip為咗要喺FBI反情報單位頭目嘅辦公室安裝竊聽裝置,色誘頭目嘅秘書,為取得對方嘅信任,直頭要呃到位秘書死心塌地愛上佢兼且同佢結婚,心甘情願幫佢安插偷聽筆。作為一位喺FBI返工嘅秘書,亦唔係省油的燈,要令秘書入信,Philip老作自己係美國反情報官員,工作就係監視各政府部門有冇內鬼;大費周章,就係為咗擺低一支偷聽筆,但正因為寫得咁具體細緻,劇情可信,人物立體,冇可能生安白造憑空想出來,好明顯就要追溯到創作人Joseph Weisberg個背景上來。 真.C.I.A編劇 Joseph Weisberg未轉行做編劇之前,原來真係一名C.I.A.情報人員,喺C.I.A.受訓及工作4年期間,過嘅生活雖然冇劇集兩位主人翁咁驚險刺激,但講大話當食生菜係閒事;經過4年嘅浸淫及觀察,佢覺得美國間諜情報工作並唔算做得好,收編得來嘅線人提供嘅情報好多時都好「流」,雙面人嘅生活亦好痛苦,決定退下來寫小說。因為2010年爆出前蘇聯間諜潛伏美國多年一案,令佢萌生寫此劇嘅念頭,並將時空設定為八十年代美蘇冷戰時期。 美麗謊言下做盡壞事 當初我放低冇追,正係覺得冷戰格局已打破好耐,蘇聯經已解體,覺得套劇唔夠relevant,家陣睇番先覺自己膚淺。第三季有一幕戲我印象好深刻,FBI部收發文件嘅mail robot要入廠維修,二人夜半潛入工廠安插偷聽器,給半夜返工填報稅表嘅婆婆撞破,Elizabeth淡淡然同婆婆交代自己來歷,婆婆亦處變不驚咁講晒多年獨力經營小工廠,老夫二戰陣亡嘅經歷。講到中途,婆婆深知自己今晚必死毋疑,因為一個間諜怎會輕言同你交心,臨終前婆婆講咗一句,你壞事做盡,包括今晚犧牲一條無辜性命,為嘅就係你口中所謂令這個世界更美好?Elizabeth無半點遲疑地答係,跟住婆婆嗰句超級點睛:「壞人做壞事嘅時候,都係咁樣同自己開脫 (That’s what evil people tell themselves when they do evil things) 。」 Yumi Ng~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呢排煲過《Bloodline》之後,接住來呢一套《Bosch》,都係網上串流平台的原創劇集,前者係Netflix、後者則是Amazon Prime,《Bloodline》第二季5月就回歸,《Bosch》第二季今個月已經推出,我仲喺度追緊第一季,實在係劇集太多、時間太少。 《Bosch》改編自《紐約時報》bestseller、偵探小說作家Michael Connelly一系列以洛杉磯警探Harry Bosch為主角的小說,點解當初我唔追呢,因為對警匪類型劇有種先入為主嘅抗拒,覺得走唔出鬥智緝兇申張正義的老套格局,而且呢兩年對警察的觀感,係正定負,有眼你睇,我不解釋啦。 典型角色設定但不沉悶 但呢兩個串流平台開發的劇目質素,有目共睹係不爭事實,《Bosch》首季推出後的評價亦相當不俗,仲有原作者親自參與,確保原著的神髓保留,唔會面目全非;雖然角色設定不免比較典型,男主角Harry Bosch當然是神過神探,經驗老到,但又唔係老油條,屢屢挑戰上級,痛恨辦公室政治,最盞鬼呢啲老差骨又硬係會有靚女cadet冧,仲要主動投懷送抱喎,你話係咪典過典型先。 撇除呢啲例牌角色設定,故事卻是穩打穩紥相當扎實的,人物性格心理描寫亦好立體,男主角由老戲骨Titus Welliver擔綱演出,第一次獨挑大樑,但睇開美劇的,都不會覺得這位演員陌生,佢個額頭直情鑿住「好戲之人」,所以此劇男主角出場時間,佔壓倒性大部分時間,都絕對冇難捱感覺。 平實卻有質感 此劇嘅美指、動作唔係華麗大龍鳳嗰隻,冇大量刺激火爆槍戰飛車追逐場面,反而回歸最old school講求劇本嚴謹,滴水不漏,有種實淨感,好易聯想起奇連伊士活以前嘅作品,不花巧不賣弄。睇得多撚鏡頭玩意識流虛無飄渺嘅作品,呢啲敘事手法同風格,都比較傳統平實一點的,反而睇得舒服;而且節奏一點不慢,情節緊湊、峰迴路轉,我肯收貨有突啦。 美劇狂迷,劇齡超過十年,熱愛電影,發現美劇有更大空間原原本本說故事,從此影視齊追,泥足深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