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嘅嘢永遠係打個圈又返番嚟,好似近幾年潮流界最炒得嘅,又再次由原宿潮牌變番土下座嗰代「老餅人」先玩嘅Air Jordon,復刻版愈出愈多,同時愈來愈難買,有價有市,搞到NIKE都要不斷更改抽籤方法,以免啲AJ俾炒家買晒……喂等等,呢度明明係講打機,搞乜變咗潮流八卦專欄?無他,皆因土下座班好兄弟,知道我鍾意籃球又鍾意打機,所以每年都會送隻《NBA2K》俾我,唔經唔覺今年隻《NBA2K16》又出咗,聽聞Jordon特別版封面仲炒到5百大洋1隻。老實隻game就年年差唔多,係球員數值會變吓,畫面又靚啲咁,玩開嘅都唔使介紹。反而土下座都係最留意波鞋嗰part,今年因為年度MVP Stephen Curry狂熱,間接令佢對Under Armour波鞋特別醒神(其實上集都有),但講潮講神檯,都係唔及AJ一系列咁搶眼,開game就即買番細個買唔起嘅AJ3爽一爽,現實生活要抽籤先買到嘅鞋,打《NBA2K16》?你夠game錢就可以任揀!
東京遊戲展(TGS)已正式圓滿結束,今年總入場人數有接近27萬人,比上年仲多咗。由於日本實在好近,土下座同唔少朋友都齊齊組團去咗參觀,順便遊日亦係樂事。由於Xbox唔擺,任天堂又繼續唔參與,連Gree都縮咗皮,搞到Sony今年獨大,大量新顏色嘅PS4同PSV好搶鏡,亦有好多新game試,確係熱鬧。但講真由於TGS人太多,要試玩真係要做定準備,因為1日時間真係玩唔到幾多,如果大熱作更加係要拎籌先到先得,愈早起身到場排隊自然愈著數。土下座就玩咗PSV版嘅《機動戰士高達EXVS Force》,本來印象好好,畫面唔錯亦有速度感,後來先發現隻game冇得上網玩,只可以面對面連線,而且最多2個人玩,冇得好似街機咁玩到4打,見官方宣傳話呢隻係1個人都享受到高達大型戰爭嘅樂趣,但老老實實,《高達VS》玩單打?有啲伏味喎!
任天堂嘅岩田聰社長離世後,即將面對第一個冇咗岩田社長嘅東京遊戲展(TGS)。其實任天堂向來都唔參加TGS嘅,不過亦會選擇喺TGS前後宣布新消息,至截稿一刻,仍未知任天堂今年會有乜嘢消息,外間最希望見到嘅,相信係岩田在生時公布過嘅新機「NX」,相信就算得張概念圖,都可令任天堂股價直線上升。香港媒體(甚至係負責遊戲嘅記者)普遍都唔熟悉遊戲業,其實就算乜都唔搞,都唔見得任天堂有甚麼危機。就好似一致俾香港記者忽視、為《超級瑪利奧》系列誕生30周年而開發嘅紀念作品《Super Mario Maker》,喺上星期推出後就即時成為日本玩家新寵。呢隻game最特別之處,係玩家可以利用Wii U嘅Game Pad去設計關卡,並share去任天堂server俾其他玩家下載挑戰,關卡就算設計到超級難玩都好,只要設計者自己曾經過關就可以分享。近日最人氣嘅,係一個過關率僅有0.09%嘅「鬼畜關卡」,唔少網民都自發拍片挑戰,當中有條成功過關嘅15分鐘影片,因挑戰者死足近百次更令佢成為人氣no.1。呢種可以吸引到玩家自發宣傳遊戲嘅效果,足證任天堂影響力仍然驚人!
手機遊戲將會係遊戲界未來藍海,愈來愈多手機遊戲得到成功,好似推出唔夠3個月嘅《Marvel Future Fight》剛剛已突破2,000萬人玩,雖然水準一般,亦多營運問題,但呢隻App都成為咗土下座身邊最多朋友玩嘅App,俾錢玩嘅數量仲唔少。手機App要成功,唔能夠再用舊有「只要遊戲做得好就夠」呢種思維去做,要確保遊戲性之餘,仲要不斷設計空間,吸引玩家自己乖乖俾錢,背後有相當大嘅學問。一直想搞手機App嘅Capcom,將旗下王牌遊戲《Monster Hunter》轉成手機版,開發已久,最近終於推出嘅呢隻《Monster Hunter Explore》就係最新挑戰者。同唔少手機App一樣,呢隻App採用免費下載、課金營運方式,都係以簡單操作就可以玩嘅方向出發,唔止支援4P,亦只需單靠手指就玩得爽快,技術層面低之餘仲保留遊戲性。至於引唔引到你俾錢玩,就要等土下座玩多1個月先有答案……
數近期必玩作品,答案幾乎只有一個,就係KONAMI推出嘅《Metal Gear Solid V: The Phantom Pain》。呢隻遊戲嘅製作人小島秀夫,自從宣布離開KONAMI後,就令KONAMI呢間老牌公司變得聲名狼藉,但今次想講嘅唔係呢啲恩恩怨怨,而係作為fans期待多年嘅系列最終作,到底《MGSV》嘅水準有冇令人失望呢?遊戲未正式推出,上星期就已率先俾咗唔少外國媒體試玩兼評測,最後結果,係兩大網站IGN及Gamespot都俾咗10分滿分成績,相信fans可以放下心頭大石!土下座早前亦由神秘渠道,秘密試玩過呢隻game嘅試玩版本,比起上集的確有突破性進步,就連玩法都完全唔同。留意《MGSV》嘅日、英文版會率先響9月1日推出,土下座知道中文版將要等到12月先發售,足足遲咗3個月時間,fans都幾難忍到手!
今個月PS4獨佔一隻少見嘅限制級恐怖冒險遊戲《Until Dawn》,呢類互動式AVG唔係新鮮,不過以往多數出現喺電腦平台,較為小眾,去到PS4呢個level,又搵嚟美劇《Heroes》入面嘅啦啦隊隊長Hayden Panettiere做女主角潔西卡(兼配埋音),就值得留意。遊戲故事講8位男女被困於偏遠山區,好衰唔衰撞鬼之餘仲俾變態殺手睇中,到底兩件事會唔會有關連?玩法方面亦簡單,就好似大家細個喺圖書館睇嘅抉擇叢書咁,只要順住故事走,每到一個關鍵劇情,你就要作出選擇,而每次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嘅發展,例如遇上分岔路,你選擇行左,可能會平安去到小屋,若然行右就分分鐘見到殺手都唔定!土下座早前去SCEH總部率先試過隻game,作為恐怖game,氣氛十足,故事亦夠引人入勝,最大缺點只係節奏仍未夠快,又可能因試玩機關係,有唔少地方竟然出現偷格及lag機情況,如果賣街版本冇晒呢啲問題,可以俾到80分!
今個星期土下座覺得有單遊戲新聞好值得一寫,就係中國大陸遊戲營運商順榮三七,以收購價約6,350萬美元收購咗SNK Playmore八成股權,等於買起咗呢間叱吒一時嘅日本大廠。講SNK,認真長篇,不如簡單用遊戲入文。相信80後機迷都唔會對格鬥遊戲《拳皇》(KOF)陌生,KOF係繼《街霸》後,代表整個街機文化嘅代表作,另外《侍魂》、《餓狼傳說》、《龍虎之拳》、《Metal Slug》(不如何故中文俗稱「越南大戰」)、《戰國傳承》等等,每一隻都極受歡迎,剩係數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已經感受到當年SNK強勢,甚至可與同樣以格鬥、動作遊戲著名嘅Capcom一較高低。可惜,SNK不敵時代轉變,或者話搞錯晒市場改變嘅時機,喺2000年左右,用大量投資研發3D格鬥遊戲,最終一年內蝕咗近400億日圓,真正一鋪清袋,不過,SNK嘅川崎社長,卻成功憑高超財技,將SNK賣來賣去又反收購成SNK Playmore,當中過程之曲折足夠寫篇專題,原諒無法慢慢解釋。可惜SNK嘅失敗早已係命中注定,如今大家可以等睇一間名不經傳嘅中國game廠,點樣慢慢消費呢間昔日皇者嘅僅餘價值吧。
90年代電腦遊戲入面有隻奇作,由當時台灣最大電腦遊戲公司智冠科技發行,中國河洛工作室開發,名為《金庸群俠傳》,相信唔少朋友都有玩過,其後河洛工作室又推出《武林群俠傳》、《三國群俠傳》,稱為群俠傳三部曲。多年後嘅今日,河洛創辦人徐昌隆發表重製版《武林群俠傳》:《俠客風雲傳》,維持當年高自由度、豐富多變嘅劇情,雖然以而家眼光嚟睇,遊戲唔算太特別(仲大量致敬金庸、溫瑞安、黃易等武俠小說作者),但總算圓咗唔少人當年嘅武林夢。不過,土下座認為更特別嘅係,徐昌隆非常識做生意,首先唔揀最多人期待嘅《金庸》做重製,並大打開口牌,表示《俠客》銷量只要過兩萬,下隻先會做《金庸》!結果《俠客》順利達成,首日已經賣出十萬隻,重製《金庸》出師更有名,又食多次懷舊水!
上次講到任天堂有原則至遲遲唔做手機game,但事實上自從Wii U失利後,近年任天堂已再冇咁死硬派。話說2011年開始,任天堂就陷入持續虧損嘅情況,年年赤字,主因其實係智能手機,Android、iOS兩邊夾擊,搶走唔少手提遊戲機市場,直到去年先突然有起色,純利去到418億日圓,到底係乜嘢原因?答案係香港人到今時今日仍然未意識到嘅終極武器amiibo。關於amiibo,遲啲有機會再講。任天堂喺呢啲玩具身上,就已經賺咗超過7,000萬美金。任天堂當年用Wii打開咗新嘅遊戲市場,如今又用amiibo打開另一個「遊戲市場」。歷史話俾我哋知,任天堂嘅營運模式背後,有種「不競爭」嘅營商哲學,明明大家都係做同一樣嘢,佢總係搵到新方法避開正面交鋒。土下座估計呢個亦係任天堂要等到今年5月,先宣布會同日本手機遊戲廠DeNA聯手進軍手機平台嘅其中之一個原因。「不競爭」哲學之外,其實亦要留意任天堂嘅遊戲IP(Intellectual Property)非常龐大,若然草草將業務轉移去手機平台,間接會令IP失去獨佔優勢,反而係弊多於利!
岩田聰先生離開,近排都多咗唔少任天堂分析,可惜土下座仍未見到有人真係寫到一篇有意義嘅文。唔係話要挑機,但好多寫手錯誤理解日本文化,同時亦以為任天堂都係單純嘅上市公司,往往都會有「如果任天堂唔做手機遊戲,肯定冇出路,遲早玩完!」嘅感覺,因為「潮流係咁,跟唔上時代必定滅亡」呢類想法,早就根深柢固,何況主流媒體普遍對遊戲界唔熟,結果甚至有報紙竟然話任天堂嘅唯一出路,就係俾Sony收購。先唔講收購嘅問題,淨係任天堂做唔做手機App,已經係幾值得講嘅話題。篇幅所限,借1998年已離世嘅前社長山內溥公開講過嘅一段說話作結:「我們在思考、構成、創造、邁進。沒打算因人及其他公司的動向影響而左右事務。真的變成那樣,任天堂這間公司乾脆倒了算。」因為有想法,先可成就呢間偉大嘅遊戲公司。下次再同大家分析點解任天堂遲遲唔做手機game。
今期執筆之時,任天堂正式宣布,社長岩田聰因為膽管癌,已於本月11日去世,終年55歲,一代遊戲界偉人稱得上英年早逝。岩田聰有幾重要,只需要講一件事,就係當年佢決定唔同PS、Xbox纏鬥。當時兩家公司仍然鬥緊遊戲性能、多邊形數目、獨佔遊戲作品時,岩田聰話Wii只需要放得入屋,每個家庭成員都識玩,只要做到呢兩點就已足夠,於是專心開發一部可以成為「家庭電器」嘅遊戲機。呢個想法,最終帶領任天堂重回一哥地位,並且影響到掌機NDS同樣取得重大成功,從來冇一部遊戲機好似Wii咁「入屋」,佢比手提電話更早打開「師奶市場」。呢個能夠打破任天堂家族企業宿命成為社長嘅男人,就算近年Wii U銷量不似預期都好,其功績仍然不能抹殺。紀念一手打造任天堂驚奇方程式嘅偉人。
各位女士對沉迷打機嘅男仔有咩印象?思想幼稚?冇上進心?又宅又毒?絕無反擊之意,今期純粹分享一則新聞:瑞典有個網名叫PewDiePie嘅Youtuber,專拍打機片,目前已超過3千7百萬訂閱用戶,淨係靠廣告收入,平均一年都有超過3,000萬(約400萬美金)收入,去年更破紀錄接近6,000萬(約750萬美金)收入,屬天文數字!更得人驚嘅係,PewDiePie今年只得25歲,個樣重幾靚仔添!香港方面,專心做打機直播、拍YouTube片又成名嘅,代表人物當屬「爆機兄弟」嘅達哥,最近一個旅遊網站廣告就睇中佢有後生仔市場,搵佢拍廣告,其中一句廣告台詞「去旅行!去到盡!」亦非常洗腦。香港鍾意打機嘅男男女女一定唔少,可惜講到尾都係土地問題,冇咁大個市場自然養唔起咁多人,何況香港作為世界著名文化沙漠,任何文化喺呢度都會變成一池死水,諗落出到一個達哥已經好唔簡單啦,轟!講番轉頭,如果PewDiePie或達哥對妳示愛,靚女們又會唔會因為佢哋鍾意打機所以不作考慮呢? https://www.facebook.com/di9gate
身在美國洛杉磯Sony發布會場內,坐隔籬係一班來自美國不知名遊戲網站嘅記者,土下座記得,台上螢幕突然閃出《莎木》字樣,會場播放主題音樂,全場開始隱隱有陣喧鬧之聲,當時心中諗住嘅係:「真係莎木?唔係呀嘛??」直到製作人鈴木裕真人企喺舞台上,全場歡呼聲大到我幾乎聽唔到自己嘅叫聲,擰轉面見到旁邊鬼佬記者,竟然掩住口講「Oh My God!」然後眼濕濕……你點估到,一隻走中國風格嘅日系遊戲連鬼佬都識欣賞,《莎木3》竟然係一件轟動歐美遊戲界嘅大事?但高潮過後,冷靜諗諗,《莎木3》其實有唔少隱憂。當初兩集製作費加埋超過90億日圓,唔止回唔到本,全遊戲的劇情更係一半都冇,如今《莎木3》集資200萬美金,9個鐘搞掂,以為俾咗錢就可以乖乖等game出?非也,首次轉口風,話200萬只係入場費,400萬先係基本門檻,但結果,鈴木大師最新盤口,係1,100萬美金,話只要達標,先有得玩晒遊戲世界嘅內容。但到底邊個可以保證1,100萬之後唔會係2,000萬?事實上大師退出咁耐,有冇能力控制到呢個咁龐大嘅計劃先成疑問,而且土下座更覺得大師似乎係乜嘢預算同想法都冇,若然最終有2,000萬玩,但隻game嘅水準大師都係接受唔到,又再要求多1,000萬俾佢哋執靚佢先肯推出市面,咁到時又係咪搞多次Kickstarter集資呢? https://www.facebook.com/di9gate
離港7日,終於返到香港,期間發生政改大事,「等埋發叔」成為近期潮流用語,老土都要借嚟一用。上次提及Sony發布重點係game,顯得Xbox「不務正業」,此言原因,係主機大戰雖仍然係PS主導,但Xbox仍未輸晒,專心搞game,最少做到五五波,可惜新game有睇頭嘅都係自家續作,唔會吸引到新客。似乎係微軟今年策略影響,所有旗下產品都多少要同Windows 10有關,結果Xbox發布會重點竟然係俾中國網民稱為「黑科技」嘅HoloLens。所謂黑科技,即不屬於人類世界,係極高度讚揚,見佢哋喺發布會上示範HoloLens版《Minecraft》,空無一物嘅枱面,戴上眼鏡後變出LEGO一樣嘅虛擬遊戲,仲可唔用手掣,只靠雙手控制移動同角度,神奇到睇戲一樣,土下座現場睇直頭嚇親!問題係,微軟已慣咗過度理想化,當年將平板、電腦、電話等裝置夾硬拉埋一齊,希望做到一個系統全平台用,結果未見其利,卻率先搞到Win 8唔湯唔水,令人懷疑HoloLens係咪真係有咁理想,最少肯定好難短期內做到同示範一樣水準,短期內都係等埋發叔先再算啦! 籌備已久,本周開始,土下座將聯同一班來自唔同業界嘅資深媒體朋友,同大家打開一度小小的門,將平時唔可以講、冇空間講嘅真話毫無保留講出嚟,任何公司人物都冇面俾,保證兒童不宜,歡迎入場參觀。 座下有一門,小門名門小。https://www.facebook.com/di9gate
執筆之時,土下座正身在洛杉磯E3會場門外。噚日一連幾個發布會,焦點仍然係微軟嘅Xbox One大戰Sony嘅PS4。前者重點有向下兼容Xbox 360遊戲同埋HoloLens、Windows 10嘅完整配套,科技友聽完個個心動,認為微軟呢次終於做到嘢,方向正確又有前瞻性咁話,但對土下座呢個game友嚟講,後者嘅三個新消息完全秒殺到任何對手:重製《Final Fantasy 7》、《莎木3》計劃再啟動、《The Last Guardian》仍然開發緊!三個消息拆開睇,都足夠成為大小遊戲傳媒嘅頭條新聞,相比之下,更顯得Xbox愈來愈「不務正業」,箇中原因,版位有限無法一次講埋,還望有緣再續。至於呢個現場直擊下期仲有冇補充?就要睇吓會場裡面仲有冇收埋咩勁嘢嘞!唔講,入場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