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夢動物園》是一部充滿正能量與夢想的電影,或許驚喜沒有太多,但卻是一部很值得觀眾入場觀看的影片。該片找來奧斯卡影帝、影后及各大知名演員聲演,包括影帝馬修麥康納希(Matthew McConaughey)、影后麗絲韋花絲潘(Reese Witherspoon)、性感女星施嘉莉祖安遜(Scarlett Johansson)、搞笑《賤熊》系列薛夫麥克法蘭(Seth MacFarlane)及格林美獎提名女歌手托莉凱利(Tori Kelly) ,有著繽紛熱鬧的豐富質感;而香港的粵語配音版,亦有找來梁詠琪與張衛健這個新鮮配搭配音,片中每個角色的奮鬥原因,也算交代恰當。 《星》片主角阿畢雖是一隻樹熊,但卻予人毫無慵懶感覺,反而是滿腦子新想法的商人,他是大劇院的負責人,為了重振聲威,決定在此處舉辦歌唱比賽,卻意外地將獎金金額寫多了一百倍而不自知,吸引了五湖四海的人來參賽。梁詠琪聲演的豬媽角色亦好看,讓一眾原本為家庭付出至忘我的媽媽,帶來無限鬥志。另外,看似惡形惡相的猩猩亦好看,即使家庭教育也是要牠走向做賊這條路,但牠就是沒有打劫的天份,只喜歡唱歌,是一隻相當溫柔的猩猩。不同角色都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本來看似未必行得通的路,卻會在你嘗試過程中中漸漸有眉目。 現實無夢想 自從看過《美豬出城》後,赫然發現,原來香港的小孩子並不孤獨,因為不只他們才要一直為功課拼搏,原來美國的小孩子亦然。現今世代,全球的小孩幾乎都為功課賣命,看不見童真與希望,只看見無窮無盡的作業。動畫片成為小朋友的一個避世樂園,至少你在片中會看到希望,內裡那些你認為遙不可及的夢想,正好提醒你,其實只要肯實行便有機會達成。 帶點悲觀的想法來看,即使看完這些充滿希望的動畫又如何?再回到現實,又是一陣悲涼,但至少影片還是說服我們,要相信夢想可成真的可能性。其實自有披頭四的年代開始,已經有一把強大聲音在叫大家,相信只要有夢想,凡事可成真。可悲的是,直到今天,世界依然沒有因此而改變甚麼,我們的世界甚至比七十年代更擅長埋葬夢想。 單靠每年幾部叫大家相信夢想的電影,似乎沒有改變世界的力量,但在觀影過程中,你能享受動畫帶給你的歡樂。所有東西如是,當徹底輸掉時,便是你重新振作的時候;當一切也跌到盡時,唯一可能就是反彈。 心雨~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已聞戲名多年,早已聽聞導演爾冬陞想重拍《三少爺的劍》,那是情意結,念舊的藍調;他早已說明,拍攝此片出於自己想念之情,帶點任性,去愛自己所愛的,沒有任何市場考量,就這樣去做鍾愛的事。三分任性,七分浪漫,很有大導演的風格。早於七十年代,當爾冬陞導演還是英俊小生、演員之時,其首次擔正拍攝的戲,就是《三少爺的劍》,其後他念念不忘,希望重拍此片,表明是抒發個人情懷,觀眾明白用意的話,就進場欣賞吧。 視覺效果交足功課 電影代表的是一個已過去的時代,再沒有多少現代觀眾會希望入場看武俠片,一旦進場,便能看到一個與現實相距九萬八千里的世界。那個世界有著俠義精神,顯而易見的愛恨情仇,那些江湖恩怨全都離不開一個「情」字。由古龍原著小說改編的電影,甚有古龍色彩,相信愛看古龍的讀者不會失望,大可緬懷一番。而整部電影的製作水準均屬上乘,而且由徐克監製,當然要顯出功架,畫面鏡頭上的表現,全部流麗無瑕,各人在戲中的功夫比武場面,均像舞蹈般充滿藝術感,導演與監製的結合是,將浪漫淒美感覺發揮至極致的絕配。片中的3D畫面亦交足功課,並不是為了多賺票房而後加的無料到效果,而此片在華語電影中,質素算是數一數二。但因故事不及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複雜,因此畫面的結構性與完美度亦不能超越《智》。 氾濫愛 故事創作的年代久遠,內容帶著拖拉與婆媽,男人都是不愛又不敢說不愛,愛又不敢說愛,反而女主角更能明言心中立場,全部都有著愛情氾濫的表現。當女性恨不得一個男人死,那都是因為愛的反面──恨,愛時則全部都是愛。在這個已經不再言情、習慣孤獨的時代,突然看到一部影片,當中的愛情是如此氾濫,亦毫無顧忌地談論愛時,實在感到離自己很遠。 另一方面,亦看到爾導有將一直關注的人民精神注入其中,三少爺的角色,是厭惡紛爭、一心希望歸隱田園的和平主義者,人心險惡、世道難測亦是戲中訊息之一,只是今日的時代,每個普通人也會遇到人性考驗,內含的訊息似乎不再新鮮,反正大家現在都是眼不見為淨,只要你不在我面前幹壞事,便可當不知道。 人生如是,愛情亦如是,一旦道破真相便再沒有挽留餘地。何潤東因為「燕十三」的獨特造型,成功搶到不少注意力,反觀飾演主角林更新,他飾演的三少爺,木獨之餘亦看不到其魅力所在,略為失色;至於江一燕與蔣夢婕,兩人演技不過不失,卻未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此片看的是整體氛圍與華麗的鋪陳,反正每個角色,每走一步都亮麗就是了。 心雨~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FB:MoonriseRainy
因為有《醉爆伴郎團》系列的笑匠扎基加利費安納基斯主演,連戲名也改得相應接近來勾起觀眾的聯想。如果要媲美《醉爆伴郎團》的笑料,《最爆盜賊團》的確還有一段距離,但若只求一個輕鬆的晚上,還是可以入場一看。看著一個最無厘頭的人做主角,他身邊發生的一切不合理事情也變得合理,而觀眾的包容度與接受能力亦相對提高,這是此片最聰明之處。 改編自真人真事 《最》片故事改編自發生在美國的真人真事,那是在97年轟動一時的千萬美元銀行劫案。該案件至今仍是美國史上第二大現金失竊案,而那些笨賊的行為亦與電影橋段接近,難怪導演想將這件爆笑的真人真事重現銀幕。實在有不少真事都來得光怪陸離,電影應該是想拍成類似《雪花高離奇命案》的感覺,戲中很多看似可笑和荒誕的事,卻原來是事實,充滿黑色幽默的瘋癲與荒謬。但當然,此片與此類戲種的神級導演高安兄弟相比,爆笑程度均有嚴重差距,始終高安兄弟相當擅長刻劃一些關於怪人、傻人及戇人的故事,其作品中的戇人的可笑設定,全部都來得相當巧妙又精準,節奏、對白和設定等各方面都在互相配合,絕對是描寫戇人傻事方面的表表者。至於《最爆盜賊團》,它的確有高安兄弟舊作的影子,觀眾都能看到戲中笑料,但說到能夠發出會心微笑,這方面則尚有距離。如果要會心微笑,還是得靠精準的計算與用心的對白,才能取得此效。 瘋狂世界 扎基加利費安納基斯完全是新一代搞笑代表,他飾演的角色永遠是傻傻戇戇,專門被其他角色搵笨。今次從一開始就看到他飾演的銀行解款車司機簡大衛,多年來被未婚妻搵笨,兩人在毫無火花亦無相知的情感下,卻說要結婚;工作方面,他明顯對其拍檔凱利有好感,凱利辭職後對他表示有好感,並希望他能協助偷取銀行保險庫內的千萬現金。似乎大衛每走一步都是被人搵笨,有時會驚訝,他的行為冇腦到完全令人難以接受,但想深一層,即使在今天的香港立法會,也有這些行為笨到不行的人做議員,於是發現,其實世界真是這樣運行,我敢寫包單,今天的戇人數目比97年時更多。 《最》片的整體氣氛輕鬆幽默,《非常索凸務2》的奧雲韋遜保持著他一貫的戲路及作風,女主角姬絲汀慧與姬蒂麥潔諾,2人由《捉鬼敢死隊》的死黨拍檔搖身一變成為情敵,兩人相遇的一幕打到落花流水,算是戲中高潮之一,抵死有趣,異常無聊。電影更將九十年代的服飾打扮做到最老土的效果,搞笑程度大大提升。原來人生如戲,最荒誕的才最真實。 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導演大衛葉斯延續《哈利波特》系列的魔法世界,在《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中展開新一章。J.K.羅琳創作的魔法世界,有點暗黑味道卻又深受年輕人喜愛,這次《怪》又找來荷李活最炙手可熱的金像影帝艾迪烈梅尼主演,「可觀」性甚高。片中出現的怪獸種類繁多,而且趣怪可愛,畫面豐富,影像繽紛且美術一流,瞬間俘虜觀眾的心。 這次的故事,主角紐特的人物性格非常討好,其善良個性加上艾迪雙眼充滿無辜神情,更令人憐愛,比長大了的哈利波特吸引得多。他與胖子科沃斯基的友情來得自然,彼此間的交流看得人津津樂道。不過,兩人在戲中與金坦姊妹的情緣則效果迴異,科沃斯基與妹妹奎妮金坦的火花較為生鬼活潑,但姐姐蒂娜金坦與紐特的情感相當隱晦,因為二人外形非常不相襯,令觀眾難以投入,一個眼神交流已令人有吃不消的感覺,還是專注在魔法及怪獸們的身上吧。 人類是世上最恐怖的生物 其實怪獸們都是善良的,只要人類如紐特般純真、善良地對待牠們,全部都沒有惡意,更加沒有摧毀世界的意欲。往往就是人性本惡的關係,所有人對於自己不熟悉的事情都會懷著不信任態度,生怕別人會摧毀自己,所以先下手為強。活在前人訂立規則的世界,大部分人都認為要跟著大氣候與規則做事,卻忘了世界在不知不覺間已變了樣。那些原有的規則,根本滿足不了現有的人,亦管治不了魔法世界。於是只能訂出一些不公平條約去保障大部分人類,而這群被遺忘的巫師只能越藏越入,在人類條約的恐懼中畏縮,苟且偷生,明顯是不公平的,卻好像別無選擇,這就是要共存的條件。那些文明規定全都令人生活得愈來愈冇鬥志,因為我們忘了互相尊重的重要性,所以人類才是世上最令人驚恐的生物;而怪獸們卻只能瑟縮於那個小小的皮箱,尋找理想的安寧居所,戲中的牠們就是靠紐特這樣的保護。 教後代以紐特為榜樣 紐特在保護他們的過程,有驚險橋段、爆笑情節和帶出正面意義,提醒人類在做的事未必正確。抑壓愈久,反抗的力量則愈大,而最終亦只換得狼藉收場。似乎沒有多少人會留意你的過去如何造成今天的你,總之,今天你對社會有傷害,錯的,一定是你。每個人都是看表面,怪獸們外貌巨大又奇怪,必然是對人類有壞影響;當社會發生任何事時,都會先怪責表徵較差的一方,這是人的劣根,卻無法根治,希望透過兒童教育,下一代可以成為像紐特般明辨是非又善良的人,這應該是此系列可以為後世帶來的影響。 心雨~FB:MoonriseRainy
無奈是,世人都不明白你的心情,有苦自己知。大概每個軍人都如是,上戰場時的內心掙扎及家人的擔憂,都為自己添上重重負荷;僥倖全身而回,但面對生活又感到吃力。導演李安這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帶出了我們面對生活時的無奈,各人在不同崗位都有不同立場,如何能妥協或看開?都是對人生的試練。 《比》片故事中的這隊B隊,因一名19歲軍人比利在戰場上大難不死,同時,他在戰場上全力保護上級的片段曝光並於網上瘋傳,令他和他們一夜爆紅。當時的美國總統布殊將他們召回國,並安排他們在感恩節當日的欖球比賽中擔任表演嘉賓,同時授予榮譽勳章;更有電影公司接觸他們,希望能購得他們的故事版權開拍電影。 重要? 當全世界都視你為英雄,但你深知,這只是為了存活而作的本能反應,因為你的職業是軍人,所以只能如此;當全世界將你捧上天之後,又開始會有眼紅你的人出現,說「有多了不起?還不是一個除了打仗甚麼都不懂的軍人?有多神?」這些挑釁性言語。鏡頭一轉,再望向這班軍人,其實他們甚麼多餘事情也沒有做過,只是順著水流做反應而已,他們不覺得自己是英雄,是政府與網民突然的高度表揚,令他們被捧為「英雄」;他們沒有聯絡電影公司,是人家主動聯絡他們的;他們沒有說要表演,是政府安排他們要進行這個表演,好像把你說得很重要,但實際上卻沒有基本的尊重。 片中的表演情節中,他們沒有得到如表演明星般的待遇,只能坐在觀眾席上等待出場。出場前,你們連基本的解述流程都沒有,只在表演期間作臨時指引,令他們方寸大亂。電影公司亦如是,誘騙你的故事多有意義,而最終肯付的版權費卻少得令人覺得侮辱。而且,表演過後,政府還是會安排你重返戰場,那麼整個「騷」的意義是甚麼?每一步都在提醒他們:你根本不重要,而更諷刺是,全城都在表揚、歌頌你最慘烈的一天,而你的故事不再屬於你,變成了全美國人的故事。但又有多少人會分秒記著這故事?除了你與戰友之外,答案是沒有的。 導演、軍人皆無奈 導演或許都有自己的心聲滲透,他雖然不是軍人,但所得感覺或許都一樣。他處於今時今日這個位置,或許只是因為他本身喜歡拍電影,而電影作品跑出來,有人捧到有如天上明珠。當太多人一窩蜂跑出來盛讚你的作品時,自然會有人走出來蔑視,而過程當中導演都沒有做過甚麼,只是無奈地被帶到這個位置。 一場如夢的聲色犬馬,反而令比利清醒,明白一切皆是夢,戰場才是他們最實在的地方。李安這次以超實景3D拍攝,令表演場地的實景比戰場更為清晰,但表演場地是否他們最實在的地方?又不然。這可說是另一種諷刺。 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小三」一詞,對所有女人來說也甚具威脅性,不過,新片《小三大計》內的小三卻異常可愛。這是令女人都看得非常開懷的三角戀故事,因為角色性格全都很坦白和率直,令人喜愛。感情上,從來沒有分對錯,一切都是講Timing。 討喜的小三 《小》片女主角由《凡事哈》女演員姬蒂嘉域飾演,一臉傻氣的她,即使不算貌若天仙,卻依然能輕易討得觀眾歡心,她於前作《凡事哈》中已飾演脫離世俗固有框框的自由人,充滿著自由的氣息,令曼哈頓變得像巴黎般奔放。今次她在戲中飾演的瑪姬,踏入三字頭中女危機卻未想過結婚,但卻想生育,於是決定借種生仔。當她已實行計劃之際,忽然遇上已婚熟男小說家莊,他的滿腹學問令瑪姬即時心動,兩人瞬間撻著;莊雖然已有3個小朋友,依然決定與妻子離婚,與瑪姬雙宿雙棲。瑪姬竟然如此輕易贏得熟男歸,更令熟男將其尖酸刻薄、任職人類學者的妻子佐織拋棄。薄有名氣的佐織當然心生怨恨,事隔幾年後,當佐織推出其個人文學作品並舉辦簽名會時,經過數年人妻洗禮的瑪姬,竟然敵不過好奇心,決意要到簽名會一睹佐織風采。 兩位女子首次碰面,瑪姬竟然沒有對佐織反感,反而心生欣賞之情,認為她非常具吸引力。她的腦袋開始有無限想法,甚至希望莊能夠與佐織再續前緣,因為她認為他們本應是一對;加上,這些年一直要照顧自己與莊的孩子,還有莊與前妻的3個孩子,還有莊這個男人也是需要照顧的,令瑪姬感到十分疲憊,這個奇怪念頭在她心裡愈放愈大,甚至最後決定付諸行動,並與佐織商量。 沒有葡萄 真心愛單身 電影的抵死有趣好玩程度,比《小三大聯盟》有過之而無不及,兩個女人惺惺相惜,全然不同的類型卻又互相欣賞,甚至扶持。此片拍出兩個女人在試探對方,卻又對對方充滿好奇心的感覺,只是,這些「格劍」情況略嫌較少,若果能增加兩女的交流,此片會更加精彩。該片的確將現代人的新態度呈現了出來,很多人以為「結婚不一定比單身好」都是葡萄者才會說的話,此片則告訴你,女主角已經擁有婚姻,但還是覺得單身較好,因為,一個人必然比面對著一段充滿問題的婚姻自在。 《小》片女導演麗碧嘉美拉,自《李太的秘密生活》後再次拍出女性心聲,這次是對嚮往獨身主義女性的一次鼓舞。金像影后茱莉安摩亞更是將尖酸刻薄的個性全然演繹出來,同時亦能演出充滿魅力的女人味,想來想去,此角色也非她莫屬。至於夾在兩女中間的伊芬鶴基,面對這個角色絕對駕輕就熟,婚姻的兩難,要與女人相處、溝通和交流甚至爭辯,都難不到這位愛情片代言人,亦可算是重演《日落巴黎》的兩難局面。此片非常有趣而且概念嶄新,值得女人們入場一看。 心雨~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FB:MoonriseRainy
已經有千億個故事關於愛情上的欺騙,不論善意還是惡意、愚笨還是聰明的,都是謊言。而「白色謊言」重要的是,在揭穿後是否會有人真正受到傷害;如果在揭穿謊言後發現,原來遲一點知道真相,真的會令自己心裡舒服點,那就是白色的吧。至於打正旗號,在戲名已說明是一部關於謊言的電影《謊言西西里》,明顯就是由謊言構成的一個浪漫愛情故事,觀眾一早已做定心理準備入場,是好是壞,不得而知。 年輕人的癡戀 在今日這個早已充斥謊言的現實世界,我們還需要看關於謊言的電影嗎?內裡的謊言又有多厲害?是我們不曾聽過或想過?答案是:都沒有。但電影的鏡頭及畫面的亮麗程度,的確非常耀目,美得有種失真的感覺。到底眼前一切,是幻象還是真實?這份愛情,是我真切感受到的,但怎麼卻說走就走? 戲中男主角俊浩因患癌命不久矣,決定離開深愛著的小悠,然後用荒唐的藉口離開她,彷彿將愛人的智商自行降低,認為這樣就能令所愛的人心死。這是對自己沒信心,亦是代表他對真愛完全沒有信心的表現。繼而,他卻搬到小悠家樓上,暗中看顧小悠,在她有困難時得以相救。這種已經離現實很遠的癡戀,令人看著都感覺驚訝。因為在今時今日的年輕人世界,哪裡還有癡愛?這種癡癡的等待,對年輕人來說已經有點傻氣,卻竟然能在電影裡尋得這種感覺,是難得、是復古的,反正就是少見。其實情況跟彭于晏和白百何主演的《分手合約》雷同,但分別在於,此片中的情感表達更細緻。 純淨畫面配毫不純粹的真愛 該片導演來自台灣的林育賢,就是對這種執著的情感,有著不能釋懷的依戀,他多年前拍的《六號出口》,充滿著青春的叛逆,即使前作《翻滾吧!阿信》說的是十分正面的運動員奮鬥史,但內裡也訴說了很多他們任性的故事。導演的⻣子裡是充滿性格的,而這次《謊》片卻將最傳統感人、浪漫催淚的愛情故事發揮至極致,實際是,訴說著這種千篇一律的《雷雨》式愛情故事可以有多荒謬;而監製關錦鵬,他從前拍的是最真摯、最赤裸、最坦蕩蕩的《藍宇》,當中的愛情是最醜陋的,就是從很直接的一買一賣開始,發展出最真摯動人的情感,《藍》片的電影歌曲《你怎麼捨得我難過》,聽到今天,心依然會痛。他今時今日監製的這部電影,帶出一種截然不同的愛情感覺,是由始至終清純潔淨的愛情,有著最秀麗無瑕的畫面,蘊藏著一種浪漫到冇人信的真愛。謊言對於女主角的影響是好是壞,以美得像人工雕琢的純潔畫面展現,表達出一種毫不純粹的真愛示範。李準基、周冬雨演繹均算不錯,雖然周冬雨的戲份,發揮不及近日《七月與安生》般大,卻恰如其份地演出那份純真感覺。 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湄公河行動》的故事,是將2011年一件發生在湄公河金三角泰國水域的慘案,作為藍本而改編的電影,當年有中國船員遭到不明身份武裝分子劫殺,超過十名船員無辜遇襲全部死亡。一向最擅長拍動作片的導演林超賢,今次執導這個湄公河行動,集所有作品之大成,將最多的動作元素放了進電影之內。令中國公安在當地查案時,所遇到危機比真實的還要辛苦十倍,所有爆破、飛車次數急劇遞增,主角們都變成能人所不能的英雄。 原以為電影會講述湄公河慘案的發生,但原來電影集中在事件發生後的查案過程當中,因此事件大概只用了數分鐘及幾句對白去交代,觀眾切勿遲到入場,否則將會錯過慘案的發生。而注重於後續的行動,就能增加案件追查行動的篇幅。從《証人》開始林超賢的作品中都充滿著一份鬱結,電影的角色全都背負著沉重過去,這份鬱結直到《破風》亦有存在。總要在身體內留著某些傷痛,才能每日提醒自己活得更用力,為世界作出更多貢獻又或是為自己的夢想更努力的打拼。 最大型緝毒場面 直至這次湄公河,兩位主要角色都有著自己的過去,當中尤以彭于晏的角色更甚,女朋友因毒而死,所以他要更落力過泰國緝毒,在當中十多年已建立了超強人際網絡,到處都是線人。只可惜彭于晏始終太青靚白淨,難以演繹出那份滄桑感。雖然見他近日已相當努力,無論《危城》還是此片,都有嘗試在造型方面下苦功望能帶出成熟男人味,但他依然有種停留在《破風》的青澀感覺,難以令人感受到他有著沉痛的過去。而整個故事的主線都落在張涵予之上,從他在國內爭取查探這宗案件,到國外的追捕行動,都是他做帶領。 雙雄片布局加入群戲 張涵予跟彭于晏兩人有在努力營造惺惺相惜,雄性情義味濃郁。而張涵予身邊亦有多位合作伙伴,整個團隊已經建立了猶如一家人的親情出來,因此在行動之時,觀眾需要擔心所有成員的死活,營造出一種生死相伴之效。至於壞人方面,在造型上已經相當出色,那種猙獰之貌實在令人感到懼怕,而且每人的造型均相當突出,令觀眾易於分辨。不過要數最出色的角色,非哮天莫屬,牠是一隻犬,但卻意外地為電影帶來一份最真摯情感。 槍彈爆出一點光輝 此片將中國宣揚國家意識的電影,帶到另一層面之上,由於事件的國際地域問題,國家的正義感便注入國際水平,成為一股維護世界和平的正義力量,而非單單為自己國家打拼的感覺。導演將強烈個人風格帶到這部電影上,連番動作場面直迫荷李活製作。而所有爆破、槍之型號、地雷之爆破方向等等都難不倒他,所有動作設計均有心思。當中有兩場追逐戰以多角度兼詳盡的拍出強烈真實感來,感覺是近年最大型的一部緝毒電影。再慘的案件交到林超賢手上,亦有望能在黑暗當中尋獲最後的光明力量。 心雨~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FB:MoonriseRainy
因為有愛和情感,人類才不致於跟機械人一樣,但一味相信愛情,又會隨時令人失望,因為「愛」從來都是無人能掌握的事。沒有「愛」,應該再沒有明星存在,因為已經沒有粉絲。真的能令世界變得好一點嗎?《熱血新世紀》再次締造了一個不允許愛情發生的世界,探索一下該世界的法則與可行性。 生存為了? 可惜,在那個新世界,人類依然是有感情的動物,只是被社區抑制著,社會價值觀告訴你不能有「愛」的存在,因此,當你發現心有悸動時,你不能讓別人知道,否則別人就會視你如強姦犯一樣,歧視你,排斥你,像早期對待愛滋病患者一樣。當世界不再有貪嗔癡,七情六慾被斷,世界都變得平靜。電影內的世界,人們穿的衣服都是單一顏色,以白色為主的世界非常純淨無瑕,陽光明媚,住所簡潔乾淨,食物早已被配給好,最多只有幾款套餐任你揀。或許人們都習慣這種生活,不用再苦惱「晚飯食乜好」這些消耗性問題,但世間再沒有情侶,我們不用再「商量」晚飯食乜好,明明可以更自決,但社會又不需要你選擇。當生存是為了社會責任、工作或單性繁殖讓世界得以運行時,到底條命還是否屬於你自己?連愛都不能愛,生存還有甚麼意義?可就是大部分人也對新世界的既定模式感到安然,只有小M量因為渴望世間能夠存在愛的人,才會成為「反動分子」。 甚麼年代都有反動分子,且看你是因為甚麼而反。因為工業革命而反動,好像很合理,因為想愛而反動,幾多人會笑你傻?像100年前因為要爭取女性投票權而有女性反動分子,男人不都笑這群女人傻嗎?但其實這些都是人權,電影將社會包裝得很美,很明媚,其實都是虛有其表,人權與自由才是人類活著的意義。 愈禁愈想要 愈要禁慾,則令人愈渴望。戲中男女主角從彼此偷偷留意、壓抑交流,捺不住增加交流機會,後來情慾爆發。為甚麼《梁祝》與《羅密歐與茱麗葉》永遠是浪漫可泣的?因為都是禁戀。禁色永遠令人難以抗拒,戲中以流感比喻愛,代表它是會傳染的,因為愛的確能夠互相傳染。人們懼怕愛,因為對人不信任;只要善用,其實可以讓它成為令世界更美好的工具。 《熱》片是導演德力克多雷麥斯的愛情三部曲最後一章,前兩部《Like Crazy》及《Breath In》都未有在香港正式上映。有份參與構思的尼敦柏加擅長描寫孤獨感,《月劫餘生》就是他的編劇作品,至於《吸血新世紀》姬絲汀史超域及《熱血喪男》尼古拉斯侯特兩位演員,火花似乎未有爆發感,彼此太善於演繹壓抑情感方面,在爆發情感時似乎未在狀態,不過他們倒能配合電影整體格調,而片名方面實在有誤導成分,明白想玩食字,抽兩位演員舊戲的水,但電影毫不熱血,略為趕客。 心雨~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FB:MoonriseRainy
西班牙導演艾慕杜華的電影,永遠有著一種執迷與癡狂,他坦白、赤裸地將人性最根源展現出來,猶如一面照妖鏡。看他的作品,你需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才能好好面對,他將平日社會最喜歡利用的「偽善」都拆穿,毫不掩飾人性的討厭之處,坦白又可愛。 來到艾慕杜華第20部作品《胡莉糊濤》,取材自加拿大小說家Alice Munro的《逃離》中3個短篇故事──〈機緣〉、〈匆匆〉、〈沉寂〉,將它三合一成為女主角Julieta的人生故事。此作有回歸基本之感,不像前作《High爆雲霄》般失控,可算把所有最具代表性的特質都注入了,更加強了艾慕杜華作品特色。有《論盡我阿媽》的母親情意結、《情迷高踭鞋》的母女愛恨難分,以及《浮花》相互扶持又同時在競爭的女性複雜心態,感覺熟悉卻更見成熟。要說整部電影最敗筆的,該是中文片名。 刺破偽善 電影第一秒已令人震懾──近鏡拍攝著一名穿著紅裙的女人心口,絲質輕柔,隨風擺動,普通的日常物於大銀幕上近鏡放大,竟有如此觸動心靈的效果,彷彿將你對情慾的渴望,以及人性深處的弱點都隨著這片浮動的紅表露無遺,一切偽善,蕩然無存。 鮮艷強烈畫面,全片比比皆是,紅裙、紅外衣、紅毛巾、紅沙發、紅牆……就連火車車廂陳列也以紅色為主,尤其在過去的記憶裡,所有事情均是艷俗的;反而,拍現代時便將鮮艷收起,例如,女主角寫信給女兒的畫面,是寧靜沒雜音的。能透過色彩去表現角色內心的情緒,是躍動還是平靜?是執著還是豁然?艾慕杜華對畫面從來也有著瘋狂的執著,亦愛把私伙物品放進其電影畫面中,成為道具,幾乎戲裡出現的所有藝術品都是他的珍藏,大至那個「坐下來的男人」雕塑,小至一個垃圾桶都是他的私人貢獻,可見他對電影畫面的追求是如此狂熱。 面對悔疚 而鮮艷畫面背後,這次訴說的是一種沉重的傷痛。我們總被那些悔疚感縈繞著,不經不覺就已一輩子。鮮艷浮華的人生,背後總埋藏著某些不敢觸及的內疚。《胡》片裡的角色幾乎全部如此,一些微細的決定,卻成了悔疚一生的關鍵。如果可以重來,你(或許)不會再犯。但人生只有向前行,以為逃避能夠解決,但當事情再被挑起,發現原來所有情緒、感覺皆會重來。除非像男主角般意外死去,否則還是要被迫面對。 導演回到經典的畫面,訴說著恍似有點熟悉的故事,繼續坦白地刻劃著那些自私的角色,每個人都是自私的。但今次的手法卻成熟得多,全然的理解悔疚之心並坦然面對,這才是真正的成熟。曾經執迷,要懂得放手還未夠,敢於面對才是最重要。這是靈修也未必能得到的頓悟,卻能從艾慕杜華電影中尋到答案。 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本土電影近年被人認為是宣傳伎倆,因為太多電影以此打正旗號,希望香港人入場支持。事實證明,「本土電影」不再是觀眾入場的理由。其實真的不用再理會是否本土,即使多本土,題材不對味,死叫人入場還是無人問津。像《點五步》一樣,誠意可嘉、有心有力的電影,票房依然慘淡收場。有些人表示,此片又以本土作旗號,實在生厭,而本人則認為,毋須因為「本土」才去支持某電影,但若電影拍得「有心」,本應支持。近日,除了《點》是一部有心的電影外,新片《幸運是我》亦是一部心地非常好的小品電影,值得大家購票入場。 香港觀眾近年甚難取悅,拍大製作又說那是合拍片,所以不看;本土電影有些又確實拍得有點求其,又不看;即使是大導演杜琪峯的《三人行》,也因為題材問題和內地演員問題,又令港人提不起勁去看。都沒問題的,那就讓香港電影只剩下警匪動作片好嗎?《寒戰2》票房大收,以後就只拍這類題材好嗎?又不行,因為觀眾又會嫌香港電影拍來拍去只有這類題材。但沒辦法,要拍一些稍為與別不同的題材,就算多有誠意,還是落得慘淡收場。如果不想香港只有一類電影存在,請先將選擇變得多元化一點。 為腦退化症添上暖意 別誤會這是另一部傷人的《桃姐》,《幸運是我》雖是一個關於腦退化症的故事,但卻是本年度香港電影的一股清泉,看完你會感到一陣暖意洋溢心頭。窩心,源自人世間的小確幸;幸運未必等同中六合彩或嫁個有錢人,首次執導長片的羅耀輝導演,選擇了這個關於小確幸的題材,以最溫柔、細緻的風格,拍出兩個毫無血緣關係的人,如何被命運扯上,最終建立出比親人更深厚的情感。整部電影就像是微風送爽,看得舒服,離場後,依然被那份莫名的感動注滿每一道神經。 女主角惠英紅演技毋庸置疑,加上其親母患有此症,令她感受甚深,病徵部分的演出特別自然好看,每一幕都讓她充分發揮;而此片值得一提的意外驚喜,是陳家樂,今次這部作品相信會是他的代表作,與紅姐的對手戲,他顯然是處變不驚,兩人的演出有種難以言喻的親切感,或許因他們曾在電視劇合作,培養出一定的默契來,情感自然流露,充滿生活化的情節,兩人撞出了超自然卻精彩的火花。 配角演出有驚喜 電影能夠將一個本來可以很悲慘的題材,拍得感動之餘亦充滿喜感,最後更能抱著溫暖離場,算是帶給經常處於紛亂狀態下的香港人的一份禮物。除了惠英紅與陳家樂的演技值得細看外,其他演員如張繼聰、吳日言、吳業坤、林兆霞、錢小豪和麥家琪等均有驚喜。在艱苦生活下,原來只要細心留意,抱緊身邊屬於你的小確幸,已能擁有幸福快樂的生活。失去親情,命運又會為你帶來另一份禮物,讓你有活下去的信念。 心雨 ~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有些事情,太遙遠。於是,你覺得那是個夢,你沒有辦法實踐,更不能相信那些機會是你的。但世間總有吸引力法則存在,未必每次成功,但至少你向著那個方向想,還是有機會成功的。《點五步》是香港久違了的一部「青蔥無限」,同時處理得相當成熟的電影,以港英時代首支華人少年棒球隊「沙燕隊」擊敗日本隊伍,並奪得香港少棒聯盟公開賽冠軍的真人真事作藍本,道出青春自決的信念。 不計拳擊片,運動電影在香港很少見,最成功的例子算是林超賢導演的《破風》,那是完完全全的一部單車電影,要將單車賽事拍得緊張萬分,相當困難,這部可謂獨一無二。至於棒球,《點五步》經常被喻為港版《KANO》。當年台灣電影《KANO》標榜著熱血無限,但其實戲中的情感還未能為觀眾帶來深刻印象,一切為了煽動熱血的橋段,不算來得自然入心,個人覺得,《點》絕對比它優勝,因為身為香港觀眾的我,這部電影內的親切感,令人投入程度相對增加。雖然個人並沒有任何運動細胞,對棒球亦是零認知,但從《點》當中,你會理解到棒球的基本玩法,這或許是導演的細心安排,而這些都是台灣《KANO》沒有的。相信是因為台灣觀眾大部分對棒球認知相當豐富,所以電影省略了這部分的解說,但對香港觀眾來說,卻似乎有必要解說一下。 共同進退的信念 一談到香港的棒球電影,有人會聯想到多年前雲翔的《無野之城》,但《點》完全不是那回事,它雖然有小部分兒女私情作點綴,但當中篇幅較重的,始終是兩位男主角的兄弟情,以及對於成敗的爭取程度。有點像龜兔賽跑的故事,謝志龍與范進威這對同在屋邨長大的好朋友,一個饒有實力卻自我放棄,一個無人問津卻努力學習,對於棒球的認識不多,卻令一隊如同散沙的隊伍,建立出共同進退的信念──贏就一齊贏,輸就一齊輸才是體育精神的最高意境。智叔(廖啟智)的演技是一貫的好看、自然,《烈日當空》演員林耀聲今次演繹令人留下深刻印象,與真正香港棒球代表隊隊員的胡子彤做對手戲,情感流露自然,香港似乎又有潛力新人被發掘了。 更勝《狂舞派》? 對於首次自編自導的陳志發導演來說,這是一部超額完成的作品。數年前,全港熱捧的青春自主本土電影《狂舞派》,與《點》相比有較多瑕疵。《點》是一部,無論在鏡頭、音樂、色調、剪接、節奏與故事推進方面,均處理得比較成熟的作品。關於青春與自決,其實成敗早已掌握在我們手裡,就看你有否把握機會。男主角捉得住棒球,卻沒膽捉住愛情。此片真誠、自然不造作,沒有修飾過青春的狂妄與衝動,成長難免迷茫,跌過錯過是普遍人經歷,重要的是,過後以甚麼心態來繼續你的人生,這是一部激勵人心並充滿鼓舞性的作品。 心雨~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FB:MoonriseRainy
關於公義的合拍電影,看得出其真誠的一片丹心,也是《危城》最值得人喜愛的原因。那是一份傻勁,堅持做一些你認為對的事。單講「傻勁」好像不太公平,實情要用超乎想像的堅毅信念才能守住這份信念,所以其實是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堅守。 劉青雲在《危》片飾演正氣凜然的楊克難,當然有說服力。首次看青雲拍動作片,是意想不到般好看,動作導演洪金寶設計的場面全部精心別緻,在湖裡的行人橋旁突然出動竹刺機關,雖然有點超乎現實,但對整體場面來說的確豐富不少。彭于晏的角色則負責輕鬆搞笑,感覺依然是《破風》的仇銘,只是造型不同;古天樂這次的大奸角帶來很大的新鮮感,不過,雖然眼神銳利卻仍感受不到他的邪惡,始終內斂冷峻的角色比較適合他。西部牛仔片的音樂充斥全片,令時代背景更添虛幻。 以荒誕暗諷現實 相信是因為合拍片關係,《危》很多情節都有點到喉唔到肺。看得出其用心,但劇情卻未能將群眾情緒推向極致,片中一直不嫌其煩地在談及如何堅守公義的原則問題,那份熱血令人動容。一個名為普城的地方,一直由保衛團團長楊克難看守,某日從石頭城走來的軍閥少帥曹少璘隻身出現,並在普城內殺害了3人,民怨四起,大家紛紛說要把他問吊。豈料,曹軍上校此時出現,表明如果普城處死曹少璘,城內全部人都要陪葬。那夜,堅定的楊克難面對著村民像《十個救火的少年》般逐個臨陣退縮,需要的是更多的勇氣才能寸步不讓。 有些事,即使自知做得對,但面對周遭所有人的反對,人類這種群體動物難免會信念動搖。再者,這個殺人犯麻木不仁,放了他,村民真的有救?不論情理或邏輯也說不通,但電影就是表現了最現實的荒謬。正義感如果不能感染到更多人,單單一人具有正義感也無法令事情好轉,當你很想堅守是非黑白時,看著同僚跟你說:「跪住先啦!」你還能做甚麼?明知一跪便無得走回頭路,跪完只會令你失去尊嚴,但換不到安全與保障,這類人大有人在,人們總是相信壞蛋會放你一馬,大家都喜歡讓步以換取多一分鐘安泰。 雞蛋與高牆 至於普城為何叫普城?「普」字是否有任何意義?奸角曹少璘的父親叫曹瑛,怎麼「瑛」字又如此熟悉?戲中馬鋒咬著的雞蛋,與守衛「石頭」城的師兄張亦上校,感覺像是雞蛋與高牆化身。陳木勝導演的一片丹心都寫在電影上,整部片處處藏有貼地的警世意味,當中縱有情理不通之處,但說實話,又有幾多情理全通的事情發生在現實世界?荒誕才是今日社會的最貼切寫照。 心雨~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我說的是我們,那片道德高地經常佔據在人們心中——應該要大愛,即使別人對你使用暴力也不代表你要使用暴力啊!此等道德想法都開始被社會淘汰。請別怪這些「離經叛道」的人,不是他們想的,是社會迫成。漸漸地,大家發覺忍耐開始沒有用,你以大愛之心放了難民進來,難民卻以暴力回饋你;你以為那些自殺式恐襲會因為你的慈悲而停止,實則沒有;南韓終日以禮相待,北韓卻始終喜歡以導彈回禮。你付出的慈悲不但沒有收穫,反而惹來殺身之禍。 再無道德標準 《自殺特攻:超能暴隊》就是一班開宗明義自稱是惡霸壞人的囚犯,被政府安排組合成的「暴隊」,觀眾看到這一眾演員的造型與癲喪行為,難免抱有期望。情況跟特朗普競選總統一樣,平民覺得終於有個瘋子闖出來,能夠以瘋狂行為來為自己吁一口氣。謙謙君子在今時今日都只會被人欺負到,連挺起胸膛也不能,那些完全違反世衛標準、非人道主義兼且睜開眼說謊話的國家,卻又一直能在世界舞台上佔據重要地位。世界不能再靠道德標準約束世人,因為大部分人都沒有再遵守或理會,只有少數人去遵從是毫無意義的。於是,壞人角色變得很吸引,而且他們都是為世所迫,心底卻是善良。這種設定加上超型格造型,令觀眾對這部電影期待度相當高。 可惜這個DC系列的電影,並沒有像Marvel系列般以單一角色拍成電影,然後再匯集眾角色成為一部《復仇者聯盟》,反而走了相反路線,一來便是大雜燴,觀眾仍未與角色「混熟」,相對投入程度便降低。這樣,電影更需以極大篇幅去介紹每個角色背後的故事與技能,難免減少了建立故事的時間。話雖如此,但《自》片介紹角色出場的畫面,還是相當具娛樂性,還是有潛力令人入迷。而後來的角色建立,卻看到自殺特攻大部分其實是平凡人,沒有天賦潛能,他們不是變種特攻,武器也不多。挑選他們出戰,全因他們被社會遺棄,由他們去收拾殘局,又能將死貓塞給他們,何樂而不為? 包裝華麗 欠實力 原來自殺特攻是南韓的《實尾島》,又原來,這些政治陰謀論的意念近期非常流行,不久前才有《捉鬼敢死隊》要捉鬼又要向大眾承認自己是神經的,合作地跟政府做台戲。但情節推進方面,《自》略嫌草率,令整個故事存有不少犯駁位,難免令觀眾抽離。即使有多華麗的包裝,還是需要有點「實力」支撐,否則只為癲而癲會失卻內容。瑪歌羅比飾演的小丑女當然最搶鏡,可惜長處欠奉,確實有點失望。或許因為已故影星希夫烈達演繹的小丑太完美,謝拉力圖要突破他,幾乎沒可能,而且今次小丑的角色著實沒太多發揮,反而卡拉迪樂芬妮以蛇舞作為末日的施法祭典,令人一見難忘。 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 FB:MoonriseRainy
每天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活著到底為了甚麼?」其實不為甚麼,反正人終歸一死,但死神突然要你今天就死呢?你又覺得人生好像還有很多事情依戀著,令你捨不得就此放手。或許這些傷春悲秋,思考存在意義的虛無問題,都被定為文青的多愁善感,每天都在想如何能賺多點錢的人應該會覺得很無聊,可是,社會又真有一班以文青自居的人,思考著這些問題去過屬於他的人生。改編自小說《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的電影《當這地球沒有貓》,就是一部相當適合全港文青入場觀看的作品,讓我們都入場找回屬於你的人生意義。 日本的文學作品總愛探討死亡,這故事亦不例外。生活中的營營役役,難免令人稜角盡失,大家都被社會馴化,你還記得世界上對你最重要的事情是甚麼嗎?若你不知道,因為你早已把這問題擱置,只想著每天生活要做的瑣碎事,但那些瑣事不做又不行,於是你投入了大量時間,其餘時間只有放空。常說小病是福,戲中男主角是幸運的,要不是驗出有癌症而且命不久矣,他才不會有時間停下來思考自己的人生,好好善用餘下的3個月生命。 與魔鬼交易 愛貓之人千萬別以為此片都圍繞著貓咪,別抱過大期望入場,否則恐怕會失望。主角一直養著一隻貓,牠就像主角的守護神般留守到最後,卻又沒有很搶鏡。當男主角得病後,跟他長得一模一樣的魔鬼便來找他,提出交易條件:只要讓世上的一種東西消失,就能為他換多一日壽命。這個看似不太難的交易,進行之後才發現當中的嚴重性。魔鬼挑選要消失的東西,第一天有電話,接著是電影,再來就是時鐘。你以為只要這些物件消失便可,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你因為該物件聯繫上的人和事,所有記憶都隨之消失,朋友、女友均會隨著這些物件消失。然後男主角才發現,世界上有這些事物是何等美好,失去方知珍惜,永遠是人類的通病。直到最後,魔鬼說要讓貓消失,男主角猶豫了,真的可以嗎?為一天的苟延殘喘而要貓從此消失,是否值得?貓在男主角心目中不止是貓,還有他與母親的回憶,世上所有事情也有所連繫,不能一刀切。 淡然談死亡 該片更拍攝了阿根廷的伊瓜蘇瀑布,令人想起《春光乍洩》瀑布下的黎耀輝。這裡,瀑布下有兩個人,算是為當年的《春》作個完美句號。故事探討死亡卻不沉重,也沒有韓式的呼天搶地催淚場面,來得又輕又淡的簡約模式。看過原著的人,再看這電影,依然有同樣揪心的感覺。影片開始時是那種空洞的視野,最後卻又能帶來實在的溫暖。 心雨~八十後廢青,慢活態度,人生就是不停的看電影。FB:MoonriseRain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