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公投後,歐洲經濟前景面臨不明朗因素,對尋求歐洲以外投資渠道人士來說,亞洲債券可說是頗優勝選擇。從環球宏觀環境看,整體低息環境利好債券投資,尤其是企業信貸表現,而亞洲高收益企業債券息率較高,且亞洲宏觀經濟基本面和增速亦較歐洲佳。負利率環境使歐洲及日本投資者更積極物色較高收益投資機會。較高增長、高收益及低違約率地區仍是吸引之選,故上述需求有望為亞洲企業債券帶來重要支持。 此外,亞洲區內信貸市場供求亦非常利好。南韓和印尼減息,加上日本央行或加推寬鬆措施,這令區內流動性保持強勁。中國投資者漸漸希望分散投資各種貨幣及從境外市場尋找高收益投資機遇,也為亞洲債券帶來龐大需求。利好的市場技術因素在今年迄今推動亞洲債券市場表現出色,預期此因素將繼續支持這資產類別的走勢。 作者為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早前於一個聚會遇見不少多年未見的朋友,由於筆者現職處理退休金業務,閒談話題總少不免強積金,亦總離不開賺蝕這個問題。筆者分享一個故事,值得大家深思。席間先做個簡單民調了解各好友強積金近況,一如所料,大部分表明沒有留意,僅零星的間中看一看。強積金由2000年開始,最初每月僱員及僱主強制性供款上限共2,000元,於2012年6月提升至2,500元,於2014年增至3,000元。屈指一算,如你由2000年起以上限供款,先不計回報,至6月大概有400,000元強積金結餘,當中未包括任何類型自願性供款。 再問席上各人如同將400,000元投資股票,有多少人將這些股票投閒置散?答案明顯不過,不論正投資較穩健的公用股,或其他較進取的,就算不每天看金魚缸,隔天也一定朝聖。無他,價格升到位要收割袋袋平安,跌了要考慮止蝕換馬,料大巿升要加碼,風高浪急又要考慮離場避險。強積金是長線投資,別誤會筆者鼓吹大家將強積金作短炒工具,重點是既然你肯花時間留意股票投資,同樣金額為甚麼就這樣冷淡對待你的強積金投資?趕快檢視你的投資組合吧! 作者為滙豐保險退休金主管
由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日本執政聯盟在參議院選舉中大勝,市場預期日本加碼寬鬆政策,帶動日圓由近期高位回落,而日本股市亦大幅上升。 自他上台後,「安倍經濟學」推出3年,以刺激增長及令通脹漸重上2%為目標。但當地經濟增長動力未出現明顯轉變,經濟仍依賴外貿及公共需求,私人消費仍疲軟。因生產力增長低令就業率維持在相對高水平,同時令工資增長率維持在歷史新低點,令經濟增長及通脹停滯不前。筆者認為在有證據顯示結構性改革獲進一步實施前,日本經濟增長及通脹展望很可能續維持低迷。 筆者預期安倍經濟學將於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再調整,在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達致更佳平衡。政府決定將下一輪銷售稅上調延遲至2019年10月,應可支持日後市場及消費氣氛。同樣,補充預算案將在秋季推出,詳情雖待公布,但這亦正朝著正確方向邁進。當局可能最快於本月底或9月宣布進一步貨幣寬鬆政策,或可為資產價格帶來支持。 作者為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英國脫歐的意外結果成為過去兩周最重要新聞。首相卡梅倫在公投後宣布辭職,而英國將與歐盟啟動談判以展開歷時兩年的脫歐程序。市場仍面臨部分不確定性,故投資者寧願將資金配置於債券及黃金等安全資產,而英鎊也曾跌至31年新低。有關公投結果的消息造成市場大幅波動。公投當日,日經指數挫逾8%,富時100指數瀉逾9%,現時兩者已回升至高於脫歐前高位水平。 另外,部分投資者將資金投資政府債券,令債券孳息率下降。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由1.7%跌至目前的1.36%歷史低位。其他已發展國家的10年期政府債券跌至紀錄低位,如德國跌至-0.18%,英國跌至0.77%,日本跌至-0.26%。 受脫歐波動影響,亞洲及美國地區的一手債券市場交易(新發行債券)較今年首幾個月大跌。透過場外交易市場進行的二手債券交易流動性在脫歐後相對減少,債券價格買賣差價也有輕微擴大的跡象。在目前市場環境下,投資者料聯儲局今年或不會加息,明年最多加息一次。今年下半年將出現更多不確定性,從而推高市場波動性,包括日本央行或實施刺激計劃、英國或於本月減息、美國將於11月舉行總統大選等。 作者為滙豐環球資本市場財富策略部聯席總監
現時環球經濟及資產市場充斥多項不明朗因素,包括英國脫歐公投後續影響、美國聯儲局加息步伐、中國經濟結構性改革速度、商品價格波動及市場續動盪等。在這市況下,投資者首要考慮在捕捉增長之餘亦要防止虧損。我們相信要達到這個目標,便需建立一個長線分散投資組合。 雖然建構分散的投資組合看似簡單,但實際執行起上來並不容易。首先,投資者通常欠缺清晰投資回報目標和風險預算,容易落入先建立、後遺忘,繼而後悔的困局。若不適時更新對市況的看法並為組合進行比重還原,便很容易面臨「買入並長期持有」結局。其次,投資者很容易會傾向投資於自己較熟悉或感興趣的資產類別。舉例來說,香港投資者傾向專注於港股,但港股往往循同一方向上落,因此即使投資者分散投資十隻港股,可能亦難以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 最後,要以長線投資策略去建構分散投資於不同市場的組合,對研究資源不足的普遍投資者來說亦極具挑戰性。市面上由專業基金經理管理的多元資產投資組合,可能更切合投資者分散風險的需要。 作者為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強積金屬長遠投資,不論處於人生哪一個階段,打工仔應定期檢視個人強積金,因應自己生活狀況或人生階段的轉變更改投資組合,編製一個符合你個人退休目標的強積金。更改投資組合有不同方法,清楚各種更改指示性質令你能更有彈性管理投資組合。市面上,強積金計劃提供的投資更改指示大致分三種:(1)重組投資組合: 更改現有帳戶結餘及任何將來的供款/轉移至帳戶的款項的投資分配;(2)重新分配新供款:更改任何將來的供款/轉移至現有帳戶款項的投資分配,而現有帳戶結餘投資分配則維持不變;(3)現有結餘資產調配:重新分配現有帳戶結餘的投資分配。但任何將來的供款/轉移至帳戶的款項的投資分配將維持不變。 打工仔可運用上述各種投資分布指示的性質,更靈活地調配自己的投資組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強積金服務商一般不會就強積金帳戶更改投資組合而收取費用。 作者為滙豐保險退休金主管
美國公布5月份非農就業職位僅增長3.8萬個(2016年首4個月平均數據為17.7萬個)。非農就業數據通常被投資者視為一項重要基準數據,就業增長意味工資及通脹均升。為抑制通脹升溫,聯儲局最終將會加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 很可能於本月份會議上保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現為0.25厘),並視乎今後就業增長情況再決定是否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目前期貨市場顯示,本月份加息的機會只有6%,而7月份為33%。 除了美國經濟數據不穩之外,未來幾個月各國將作出更多會影響環球經濟情緒的決定,例如美國何時加息、中國A股會否被納入MSCI指數等。同時,投資者亦希望知道歐洲央行及日本央行將於何時進一步擴大刺激計劃?中國經濟何時靠穩?石油及商品價格是否已經穩定?受上述不確定因素影響,投資者通常會將資金投入較保守資產類別,如主權債券及投資級別企業債券。 由於近期市場不明朗,投資者亦紛紛買入債券,債券價格上升,而債券孳息率則會下跌。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已由3月份近1.98%水平跌至目前約1.7%。其他已發展國家政府債券孳息率最近亦跌至近年低位,如10年期德國國債孳息率約0.08%,而10年期英國國債孳息率約1.28%。而正在實施量化寬鬆計劃刺激經濟的日本,其10年期政府債券孳息率甚至跌至負利率水平。 作者為滙豐環球資本市場財富策略部聯席總監
近期市場掀起美國聯儲局可能最快在本月加息的討論。美國貨幣政策前景一直相當不明朗,與聯儲局本身預測相比,市場對加息的預期一向相對溫和。從基本因素看,投資市場在今年以來的氣氛不算利好,油氣產業經營環境困難,對投資開支造成打擊,製造業仍然受到環球貿易疲軟拖累,而企業盈利前景亦依然挑戰重重。 不過,近來美國公布的主要經濟數據大致保持正面。勞動市場方面,就業增長保持穩健,4月工資增長加快至按年2.5%。儘管消費者態度謹慎,但4月零售銷售仍遠勝預期。美國失業率的跌幅加劇,而且勞動市場強勁,支持了我們對加息幅度可能較市場在今年第一季預期更進取的看法。我們相信,聯儲局官員在近期將熱烈討論本月加息的可能性,或者至少藉本月份會議表示7月有可能加息。我們預期美國息率上升將對美國盈利動力造成壓力。與環球其他主要股市如歐元區、新興市場,以至日本相比,我們認為美國股票的前景欠缺吸引力。 不過,由於聯儲局今年或許進一步收緊政策,短期可能會為新興市場資產帶來一定波動性,投資者宜就此作好準備。 作者為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隨著退休保障教育更普及,大家漸漸明白到強制性供款只是退休儲備的其中一環。一般的強積金計劃除強制性供款外,還設自願性供款服務,讓僱員可透過同一個儲蓄系統增加自己的退休儲備。可能有僱員會覺得,自願性供款要透過僱主從薪金中扣除,不夠自主;即使坊間設有靈活自願性供款服務,毋須與薪金及僱主掛鈎,但仍要定期作出供款,這或多或少會減低僱員作出額外儲蓄的意欲。大家可有想過,可以從一些非定期收入例如花紅、季度獎金等開始,把這些額外收入轉化成自己退休儲備的一部分? 如果你是職場新鮮人,薪金未必可於日常支出外定期作出額外供款,或手頭上沒有太多零錢可以定期運用,便可以考慮靈活自願性供款中的一筆過供款方式作出額外儲蓄。這種服務的好處是沒有長期供款的壓力,完全自主,並因應自己的經濟狀況而作出。當你獲發花紅或季度獎金時,便可以一筆過儲蓄起來,可能一年作出兩、三次供款,讓你從非定期性的供款模式中慢慢建立儲蓄習慣,為自己的退休保障鋪路。 作者為滙豐保險退休金主管
在內需增長帶動下,歐元區經濟今年穩定復甦,首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季增長0.5%,而主要經濟體德國和法國表現保持穩健。雖然外圍環境疲弱或拖累出口,但能源價格保持偏低、實質工資溫和增長,及就業人數上升,均利好區內消費開支。 在消費帶動下,我們料歐元區本地生產總值繼去年錄得1.6%增長後,將於今年增長1.4%(歐盟委員會預測為1.1%)。歐洲央行在3月推出史無前例的寬鬆措施後,為資產價格帶來顯著支持,不排除未來或進一步放寬政策。當局將續保持警惕,密切注視整體通脹情況和預期。 我們認為歐洲股票前景較美國股票樂觀,因歐洲正處經濟復甦初段,料經濟將於今後兩年穩步呈現高於趨勢增長,應有助當地企業續取得盈利增長。但區內仍存在不少政治不明朗因素,如將舉行的英國脫歐公投,德法兩國明年大選,及葡萄牙和希臘經濟政策等,加上市場憂慮歐洲銀行業(如意大利)的穩健情況,可能令歐洲股票在年內表現較為波動。 作者為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中國企業債務的情況近期備受市場關注,去槓桿的改革仍需努力,違約宗數亦有所上升。近期違約或延遲支付票息或本金的事件既涉及國企,也涉及民企。由於內地經濟面對結構性阻力和信貸迅速擴張,導致金融風險增加,因此信貸基調惡化和企業違約率上升的情況均屬我們預期之內。然而,我們認為政府在短期內能夠穩住違約增長和控制系統性風險。 長遠來說,有關違約可視為正確的發展方向,因為只有讓企業違約,信貸資產才會出現所需的差異,糾正市場扭曲的情況,長遠有助改善中國信貸市場的資產配置。 我們對中國境內企業債券市場前景維持審慎樂觀。即使受短期陣痛拖累,市場近期的發展循正確方向前進,亦修正了一些信貸風險的錯價情況。我們預期,違約個案將陸續出現,但會以受控步伐發生。短期而言,市場會為信貸風險重新定價,債券息差可能進一步擴闊,低評級債券與優質債券之間表現差異將更明顯。 作者為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過去幾年,受環球超低息環境影響,投資者尋求在銀行存款以外的其他渠道取得收益,對多元資產投資的需求有增無減。息口低企導致大量投資資金流入風險資產,不少資產類別估值或已變得昂貴,為回報潛力帶來挑戰。在這環境下,主動的資產配置策略對長線投資者非常重要。環顧環球成熟股票市場,美國股市估值偏高,盈利動力有所放緩,相比以日本和歐元區股票估值較吸引。在債市中,環球政府債券的孳息率低,長線預期回報因而偏低;與之相比,環球高收益企業債券的估值較為吸引。 市面上的多元資產投資組合一般包含不同地區股票、債券及貨幣資產,由基金經理按投資目標和預期回報進行不同配置。比較時,可按自己投資目標及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符合自己投資取向和觀點的多元資產投資組合。鑑於市場不時仍出現相對緊張的狀況,波幅維持在較高水平。藉主動而直接的多元資產配置策略,便可為捕捉市場機遇作出更佳的準備。 作者為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筆者自從接觸有關退休金業務後,不時在友儕間被問及強積金的收費,明白很多人都期望強積金能做到「低成本、高回報」。現時,強積金成分基金管理費及基金開支比率普遍上分別相等或低於1%及1.3%可列作為低收費基金。 翻看積金局截至今年3月底數據,市場上有189項成分基金屬於低收費基金,佔整體約四成,其中有80項(約40%)是屬於風險較高的股票基金。今年初積金局的報告指出,強積金推行約15年以來,股票基金的累積回報達80%以上。 這是否等如從低收費基金中選擇股票基金便可?筆者不同意。為自己安排退休計劃,市場上數據或報告只是參考一部分,筆者較看重自己投資目標及承受風險能力。情況像由筲箕灣往堅尼地城,有人選擇坐電車,因其車資較低。雖然以較長時間方到達目的地,但沿途可在車上觀看城市景色及可靈活地調整行程安排。當然有人會選乘鐵路,願意付出較高車資,換取以較快速度到達,但如班次延誤或列車在管道中遇上阻塞時未必輕易得悉路面情況及離開列車。屬於自己的退休計劃,還是花點心思,衡量各方因素才作決定。 作者為滙豐保險退休金主管
中國人民銀行在較早前宣布,對境外投資者開放銀行間債券市場,並撤銷配額限制,優化規管制度。在最新的規定下,境外投資者毋須再透過目前的QFII或RQFII配額,來參與內地的銀行間債券市場,而新的程序亦遠比以前簡單快捷。 對於很多散戶投資者來說,這個轉變可能比較技術性。不過,我們認為這可能在未來數年為環球投資組合帶來重大影響。原因在於,隨着中國進一步開放境內債券市場,境外投資者參與漸增,中國債市將有望在未來5年獲逐步納入環球債券指數,並長遠成為環球債券指數的最大佔比地區之一,僅次於美國、日本及歐元區。 事實上,雖然目前中國境內債券市場尚未納入主要債券指數,但海外投資者的中國債券持有量已在近幾年急增。我們認為,雖然在開放市場的過程中,中國仍面對不少獨有的挑戰,但在未來幾年,中國債券市場在投資世界的重要性將日趨提高。 即使未必每個海外或國內投資者均準備投資中國債市,但熟悉市場情況仍有一定好處。因為倘若中國成為環球債券指數一員,其對債券投資者的重要性更不容忽視。 作者為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美國聯儲局官員已將2016年加息次數的預測中值,由2015年12月會議時預測的4次下調至2次。聯儲局主席耶倫解釋,由於環球經濟環境不確定,需要更加緩慢地推進收緊政策。 受經濟衰退的憂慮及歐洲和日本央行實施的刺激計劃所推動,已持續30年的環球債券牛市再度煥發新機,並錄得自1996年以來過去20年的最佳新年開局。據美銀美林債券指數(該指數追蹤的證券涵蓋企業債券、政府債券及按揭抵押證券)顯示,本季度環球債券錄得3.1%的升幅,令環球債券市值增加2萬億美元。 為繼續刺激歐元區19個成員國的通脹增長,歐洲央行於上月初決定下調主要利率,並宣布擴大量化寬鬆規模以及實施新的定向貸款計劃。 自本月初起,歐洲央行每月的資產購買計劃規模將會增加200億歐元(約227億美元),以增加及擴大購債計劃規模,而企業債券將自第二季度末開始獲納入其中。因此,投資者對政府債券的需求料將進一步上升。 作為備受投資者追捧的主要安全資產,政府債券引領升幅,新年開局以來錄得3.7%的總回報。 在環球債券市場中,投資級別企業債券位居第二,平均總回報為3.1%。受環球經濟放緩、股市及貨幣持續動盪影響,投資者對低風險資產的需求預計將會更加殷切。 作者為滙豐環球資本市場財富策略部聯席總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