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期黃重光醫生所分享的「十大傷害自己心理健康的行為」及解決方法。 其三,「百無聊賴」,表示在生活中若沒有外來的刺激或總是在靜止狀態中,會導致我們煩躁不安,持續的話更會影響身心健康。解決方法:要以投入的心態去做每一件事,無論是工作、與人相處、放鬆心情時都要投入,而且是自覺地、有意識地投入便更好。 其四,做任何事情都有隱藏動機的人,心中總感到莫名的不安。原因是他們做事往往有兩種動機:自覺的和隱藏到連自己都不察覺的。自覺的包括工作,做該做的事情;隱藏動機,是指他們想證明自己有價值,卻怕事情做得不好,令別人、甚至自己也看不起自己。這樣時常焦慮,有可能引起各種精神和心理毛病。解決方法:要知道「人」的價值不應憑工作表現來衡量,必須把「人」和「事」分開來看,雖知「人」的生命本身就是無價的呢!不應以工作表現、能力、物質、財富來衡量。至於「事」方面,就要正視自己的工作表現,追求進步。再舉個例子,班上每個同學都是獨一無二的,若將考第一和考包尾的同學比較,基於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無價和平等的,因此考第一的同學的生命不會比考包尾的同學重要。總之生命無價,要將「人」和「處事能力」脫鈎,同時要有目標,加上不斷反思和改進,就自然有進步。 黃重光醫生又說,根據調查,亞洲地區中,香港人做事能力雖高,但自信心卻很低。我已在反思,希望可以活得更舒泰。(待續)。 香港人心目中永遠的兒童節目主持人。
作為電視藝人,工作範圍當然主要在電視台內,但偶爾亦會到電台接受訪問。現在,我大部分工作都在電台裡,5天的直播節目中,有2天請來嘉賓。每次的訪談,都像是跟老師上堂一樣,皆因他們都有其獨特之處。 以下是其中一個印象深刻的訪問,跟大家分享一下: 主張「全人教育」的黃重光醫生(圖),當晚就和我討論「十大傷害自己心理健康的行為」和解決方法。由於我說話比較快、不扭捏、單刀直入,能讓他在有限時間裡說個明白。篇幅所限,在此僅為大家分享兩點吧! 其一,「好嘅唔靈,醜嘅靈」意謂,經常存有負面思想。因思想激發情緒,情緒推動行為,結果令負面想法變成事實。解救方法:自覺地排走常存負面思想的習慣,同時要面對現實,不自欺欺人。例如:半杯水,是事實,但著眼點限於有水部分,就是正面思想了! 其二,「漫無目的」,要活得好,就要有強大的內在動力。激發這動力的條件,就是要有人生目標。沒目標、沒動力,自然活得不起勁,人生就變得不快樂,更可以引起心理問題,連身體健康也被拖累了。解救方法:黃重光醫生提議,不時反思人生目標。它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事業和生命素質。事業,到底想做甚麼工作?發展甚麼事業?生命素質方面,就是懷著活得健康快樂的心態,激發自己強大的生命動力。 記得剛做兒童節目主持時,編審問我想成為怎樣的人,藉此為我安排較合適的角色。我回答:「做個開心快活人。」但卻因此而遭冷待,要我重新思考。回想起幸而未曾動搖,現在的我深知,當初的選擇成全了今天的我。 香港人心目中永遠的兒童節目主持人。
《好在一個人》的拍攝由5月開始,拍攝至8月尾,總共17集。除了一些配音工作外,基本上已經大功告成。 由於黎芷珊、Patrick Sir和我3位主持各自負責不同的部分,所以每次拍外景時,幕前演員就只有我一位,是名副其實的「好在一個人」啊!跟幕後的工作人員合作相當愉快,皆因我們滿有默契,拍攝合拍又順利。節目內容亦啱我,除了介紹不同的美食外,還有新產品,簡直令我眼界大開,我還買了喜愛的家電回家慢慢享用。例如有智能多士爐和雪糕機等………工作忙,沒時間行街shopping,但仍可親手購物,這樣能寓工作於娛樂,真高興! 一件工作完結時,如果有令人依依不捨之感,那必然代表了工作中令人愉快的時刻比較多。我忽然想起拍第一集時的情景:化妝間的同事特別為我化了一個比較成熟的妝容,連試妝、拍攝硬照等的開拍前功夫也做到足,同樣是主持崗位,但這樣認真的程序,可想而知,監製和導演們,必定想為觀眾帶來一個全新形象的譚玉瑛!真是周到! 第十七集的節目,由於是最後一集,每個主持都要講出自己的拍攝感受。以下就是我有感而發的:撇開一個人怎樣有品味地享受生活外,我希望藉著提升個人特質,從而更能懂得與別人好好相處。正所謂「懂得愛自己(當然不是自戀狂),才會懂得愛別人」。如果你長期處於單身,又希望獲得別人的垂青的話,首先要為現在的處境,釐清問題的癥結所在,看清自己的弱點,從而好好改善,努力成就自己為一個可愛的伴侶,這樣才有能力去吸引一個令你值得愛的伴侶回來呢!試問世間上,誰不想擁有可愛的伴侶?快問問自己,你可愛嗎? 「活在世界上,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小我就時常聽祖母這樣說,並早已銘記在心。化作現實,就是任何事都要努力付出才有收穫,一起努力吧! 譚玉瑛-香港人心目中永遠的兒童節目主持人。
受了傷,唉,這是我的第一次(工傷)。 由17歲開始出來社會做事,直到現在,工作都並不操勞,更不涉及武打。我只是一個節目主持,介紹不同的人與事給小朋友認識。及至最近,才轉為為大人介紹不同的人與事。可是如Do姐話齋,意外真的隨時隨地也會發生啊! 中秋當日跟《東張西望》外景組到懲教署拍攝所友(在囚人士)的生活情況。我們先在早上九時到柴灣一間老人中心拍攝他們為老人家剪頭髮、舞獅表演,逗得他們非常高興;下午返回懲教署跟進其他學習技能,例如:餐飲服務、廚房工作、煮食技能、服務禮儀等等………課程目的就是為他們於在囚期間,提供充足的訓練,好讓他們重投社會時,能夠憑這一技之長謀生。真欣賞懲教署的適心安排。希望所友們能好好珍惜這更生的機會,做回一個好市民,回饋社會。 好啦!說回我的意外吧!Café of Collinson是一個讓所友學習餐飲和廚藝的地方,在那裡享用他們的餐飲服務是拍攝流程之一。歌連臣角懲教所位於頗高的山上,加上天氣時晴時雨,地面有點濕滑,而自己也有舊患,所以走起路來都格外小心。怎知說時遲那時快,就在樓梯跌倒了。自然反應用手撐住,這無情力真的可以保護了我身體各部分,卻犧牲了左手手腕。當時真的劇痛無比,但為了不妨礙工作進度,加上拍攝時間又有點緊迫,大家都想早點回家過中秋,我選擇了忍痛,扮作若無其事,沒料到痛楚卻影響食慾。 中秋晚上,到維園參與「我們的童年歲月」活動,應付長時間的工作,一定要飲食得宜,故此不得不告訴負責人謝sir到醫療室,敷冰後感覺良好。翌日馬上到醫院看醫生,北大嶼山醫院的服務的確一流,個半小時已完成包括照X光等的治療。唉!有點骨裂了!這篇稿是在急症室等候時寫的。 香港人心目中永遠的兒童節目主持人。
為了應付繁忙的工作,又要保持身體健康,真是忙上加忙。但一再強調,工作愈忙,就愈會調動時間來做運動。因為我深信,健康從來都不是唾手可得,無論你屬於那個年齡層,想身體健康的,就必定要從飲水得宜、持久運動中獲取的。 我最近常常接觸的一個朋友,是一個非常注意健康的人(雖然偶爾也因工作繁忙而睡眠不足),過往每年都會在《兒歌金曲頒獎典禮》上跟她見面,皆因她是兒童節目資訊委員會之一,她就是人稱莫校長的莫鳳儀(圖)。雖然以前未有跟她好好詳談一番,但她燦爛而親切的笑容,已令我有真摯愉快的感覺。打從八十年代起已跟她認識,當時她主持《溫故知新》,我就主持《430穿梭機》,兩個節目是同一個監製負責,所以不時都跟她碰面。因此如今跟她再次見面,就有點「當年情」的感覺了。 由七月起,跟她又再次接觸了,加上讀了她贈閱的書《春風化雨》後,令我更欣賞她。書本是由她口述,並由啟基學生家長所撰寫的,這書藉著50個教學經驗作為禮物,送給有心人。我覺得這本書能啟發老師們如何應付現今艱辛的教學工作。 她主張「五心教育」,分別為愛心、關心、耐心、真心和童心。我非常贊同,就跟著這次序想:人只要有愛心,自然會關心別人,就算最初別人不領情,但只要耐著性子,耐心等待,他們定必會感受到你的真心;即使到頭來似是枉費心機,只要懷著童心面對,跌倒過又可再重來。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鳳儀由學校校長轉職為電台台長,也是帶著同一理念去幹。為人師表的每一個言行舉止,既有可能扶持一個人,令他重新振作,又有可能打擊一個人的自信,甚至嚴重得毀他一生。加盟電台後,她主張節目內容朝著發放正能量、帶領新一代邁向健康快樂人生。我正正是欣賞她的為人、認同她的理念,才加入電台成為一分子。 香港人心目中永遠的兒童節目主持人。
人生中最重要的課題,「工作」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它不但令你「有事可做」,更能藉工作提升個人能力。尤其得到上司讚賞後,有機會升職加薪呢!嘻嘻,得到別人讚賞,又能增加自信和帶來滿足感,快樂竟自然悠然而生。 過往的工作裡,經常訪問不同層面的專業人士和學生,介紹他們的成就時,總會有激勵自己的時刻。不過,因為節目時間的限制,訪談過程只有幾分鐘,未能把他們的成功之道和經歷一一分享。現在,由於我於電台開咪的時間有3小時,就可以從受訪者的往事談起,把生活中所經歷的事都一一細說,令聽眾更能了解他們,啟發他們,成功非僥倖。 早前,我訪問了鍾景輝先生,原來人稱King Sir的他從小就喜歡看戲,也立志向這方面發展。但60年代的香港根本沒有相關課程可選讀,所以他萌起到外國進修的想法。到美國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知道那時的香港只是一個漁港,在一個不富裕的社會,而找到一筆留學和生活的經費,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能夠成事,關鍵在於得到父母的支持。他們並不計較King Sir選讀的戲劇科是否能讓他找到穩定的工作,從而過好的生活。他們只重視兒子的選擇,讀自己喜歡的科目。 King Sir今天的成就,當然是他自己努力經營所得來的。但最關鍵的,是父親對他的支持,尤其在那個年代有這樣的想法就更是難得。在訪問過程中,我也不禁對他說:「你真識投胎!」 忽然之間,我想對天下父母講聲:「教育兒女有好的做人態度,懂得禮義廉恥,給予他們無限的愛和支持,他們就會努力向上,這就是快樂的泉源吧!」 香港人心目中永遠的兒童節目主持人。
努力工作再工作,是我現在的生趣。過往的日子,差不多十幾廿年都是過得比較悠閒,因為我的工作都是圍繞著兒童節目。開工日子主要在星期六、日,雖然時間較長,往往是早上8時開始,至晚上8時左右才完成錄影,卻過得非常充實。我喜歡把之後的星期一安排為「回氣日」,在沒有特別的情況下,我都會謝絕應酬。 但打從7月14日起,開始多加了一份電台工作,一星期五天的支持工作改變了我的生活作息,變得不再悠閒。不論是朋友或同事,見面時總會聽到他們問到:為甚麼要改變生活模式,接受這份新工作呢?我想在這裡解釋一下,以往的悠閒,是工作性質所帶給我的,當然勤奮的人會找別的工作來填滿時間,但懶惰的我,卻認為這狀況恰巧是我培養個人生活的好時機,何其哉。 悠閒的定義不是不用工作,天天如事的hea,routine只會令人麻木,哈哈(某程度人是犯賤的)!我喜歡工作中也有充裕的休息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樣才有滿足感。再者,一個存有上進心的人,在工作中總會學到新事物,有所得益,反過來也會令你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學習,因為有知識才有智慧嘛,這不是提升自己的一個好途徑嗎? 近日,眼睛有點毛病,醫生說由於作息改變,加上新工作帶來新挑戰,壓力油然而生,影響內分泌。不過我不太擔心,因為我深信任何事情都需要過度期,過後又是一條好漢了。當然,復原時間愈短就愈好啦!曾經看過一篇令我印象深刻的文章,「人類的努力只為一個目的,是更能覺察,而不是改變事物;除了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並沒有任何事情需要改變或改善」,你同意嗎? 譚玉瑛~「神戲劇場」行政總監 香港演藝學院校友會副主席 www.joycecheung.net
忙碌的生活已經過了差不多一個月,從刻意叫自己適應,到現時為止,感覺良好。 從心理到生理都沒有甚麼不良變化,尤其在健康方面,起初還擔心可能會因工作時間,除了《好在一個人》和《東張西望》外景拍攝外,還要一星期五晚到電台開咪做直播節目,身體會作出控訴。幸好,一切如常! 我是一個時常傾聽自己心裡聲音的人,這能耐是訓練回來的。方法是遠離「心胸狹窄」,愈是心胸廣闊,愈是能聽到內心的聲音,那就更能按自己的意願走,不會自欺欺人。我喜歡做決定前,問問自己「為甚麼?」,得出來的答案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不易出現落荒而逃之意,只是偶爾出現過猶不及。不過隨著歲月和經驗的增長,這情況已得到改善。 電台的工作,不時和嘉賓暢談,我相信每個人的故事都是精彩的,因此我認為工作也是學習的好時刻! 早前跟王祖藍做節目,當年大家都是做兒童節目主持人,他在收費台,而我就在翡翠台,偶爾在canteen相偶,即使在短暫的時刻,話題總是圍繞著工作。每次見他都是精神抖擻,談話中予人有釋出善意的感覺。其實早在7年前朋友的婚禮上,已認識了他,他是主人家的親朋好友,席上表演助興,他那淋漓盡致的表演,令我記憶猶新。生活經歷,也許能令人變得更有智慧,但我相信,祖藍的能力,足以令他有「出頭天」。假如你有聽我們的節目,你就能體會「想法改變態度,態度改變行為,行為改變命運」,王祖藍就是最好的例子。 香港人心目中永遠的兒童節目主持人。
書展,每年都在會展舉辦一次,吸引不少愛書之人前往,無論他們是否求學階段,都會喜歡到場遊走一番,希望能找到合適的讀物以作消遣、練習、滿足求知慾或收藏等。總之吸引的人潮真是每年遞增,就單看門口排隊的隊伍,真是人山人海。聽聞要在場外排上一至兩個小時才可進場,這真是唯獨年輕人可付出的能耐吧! 記得求學階段,也很喜歡到書局遊走一番,特別是跟朋友相聚後,再走進書局的話,感覺像是從囂鬧的環境中,忽然進入寧靜的空間,光是這種感覺,已極具吸引。其實,那時的我並不是熱衷看書的學生,只是偶爾拿來調劑一下吧!至今課外讀物裡,最喜歡看新詩,感到它能即時帶我走進另類空間,給我反思、回顧生活片段的時間,對於成長中的我,就是靠這些新詩來刺激思維,令自己更成長,它真是功不可沒。 在書局裡,大家都很安靜,不是在挑書,就是在閱讀(即「打書釘」),整個氣氛不單寧靜詳和,更令我感到置身知識分子行列其中,感覺優雅。 說明是書展,故此展覽的書籍都是種類繁多,教人目不暇給。只要你有「時間」、「體力」和「金錢」,願意在書展這囂鬧環境中逛逛,都必會找到心頭好。 可是,閱讀給我的感覺,好像是個人跟世界接通的時刻,故此我必須在寧靜的氛圍下,才能找到喜愛的書本,所以我寧願在書局或圖書館裡尋找。 不過,反過來說,我最欣賞書展中舉辦的座談會,能夠跟喜歡和欣賞的作家,就有興趣的話題一起探討、聽聽他們的意見,的確是獲益良多。 世事沒有百分百完美,只要找到值得欣賞的地方,獲益的始終是自己。 譚玉瑛~香港人心目中永遠的兒童節目主持人。
忙碌、忙碌,真的是很忙碌,這是我近期的生活寫照。 除了在電視台裡當兩個節目的主持工作外,還開始了一件很有挑戰性的新工作──DBC數碼電台第4台校園台主持。節目是「每一個晚上」,播出時間是星期一至五,晚上九時至十二時。電台和電視台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工作起上來卻是兩碼子的事。加上這是在晚上播出的直播節目,所以對我來說是個大挑戰,但我樂意接受! 七月十四日除了是DSE中學文憑試放榜日,一眾考生的人生大事,亦適逢是我展開DJ工作的第一天。電台安排了不同學院和機構的代表,包括:職業訓練局、學友社、香港心理衛生會、樹仁大學、香港演藝學院、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恒生管理書院、珠海學院等等。當中不乏校長、臨床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教授和學生輔導主任等,在一連五日的節目時段裡,講解收生情況。他們各人都細心地指導學生如何因應所考獲的學分來選取合適的課程。 考試放榜,某程度上真的很磨人,成績好的學生,要在眾多學科中揀選;成績不理想的固然沮喪,但仍要努力尋找出路,在繼續進修和投身社會之間取捨;考獲大學資格又未必能入讀心水八大的,則要在可選的學科中作出選擇,真的很煩人呢! 忽然,我感到自己的處境跟他們有點相似,眼前的選擇有很多,而我怎樣選擇就足以影響往後生活。同學們,經驗告訴我,工作中汰弱留強是正常現象,所以時刻都要積極學習,遇到惡劣環境,切忌惱羞成怒,捺著性子吧!積極培養個人自信心,方法之一可從閱讀中增長。 能洞悉自己的個性、能力和理想人生,才可為自己選出合適的出路,我已經做到了,你們呢? 他日驀然回首,可不要發覺自己不知就裡地做了加害者或受害者呢! 香港人心目中永遠的兒童節目主持人。
《好在一個人》是我現在拍攝中的一個雜誌式電視節目,播出時間是逢星期五晚上7時正。過程中我很享受,特別是可以再跟外景同事合作。當中有些同事已十多廿十年沒有合作過,更有些是碰面的機會也沒有。自1997年起,兒童節目都主要以廠景為主,故此我跟廠裡的攝影師、燈光師和道具組手足較熟。現在,工作上的轉變,又令我有機會再跟過往認識的工作人員再合作,竟然有一番新感覺。 早前外景中遇見一位燈光師,他就是我入行時(八十年代)的攝影師,但沒多久就自願減薪轉為燈光師,他說:「燈光師比攝影師的職業生涯更長嘛!」嘩!果然有見地,就是這樣,他當燈光師到現在。 眼見跟他同期的攝影師,有的已退休,有的因工傷而不能再勝任。以往的攝影機真的很重,現在的先進很多,沒那麼笨重。話雖如此,我心想:當中一定有他不願告人的原因,起碼並不享受工作的樂趣吧!若然很投入和享受工作,當攝影師所能帶來的滿足感,真是非筆墨所能形容。可能作為電視台的攝影師,也有其局限性,不能盡情發揮,故有此決定吧! 閒談中,眼見他身體健康、有氣有力、食得做得,心中不禁泛起一點疑問,為何不再年輕的他,且已過了退休年齡,身體竟然和年輕的小伙子不遑多讓,手腳敏捷、精神集中、更隨時滿足到導演與攝影師的要求而作出配合,令工作進度順暢,簡直是極有效率。我想,這就是他工作多年,仍能在這行立足的原因吧! 我問他的魄力從何而來,他的答案是「運動」,原來他從年輕開始直到現在,都不間斷地做運動,到GYM Room做運動更是公餘必幹的事情呢! 嘩!果然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又再一次證明,沒有事情能單單靠彩數來成全。他的生活態度,成就了他今天仍能樂在自己嚮往的工作中。周潤發當年一句「係咁先」也是跟他學的呢! 譚玉瑛~香港人心目中永遠的兒童節目主持人。
世界盃,這件全球盛事,令香港熱愛足球的人視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項,就連平時沒有觀看足球比賽習慣的人,也偶爾拿來談論一番,而我就是當中的一分子。 這要追溯到四年前吧!由於我不是球迷,對球賽和球員不是很認識,根本沒有投入感,但個性使然,對於盛事又不想置身事外,希望從中也能感受當中的樂趣。於是我想出一個點子,就是跟另一位男同事(他當年也是兒童節目主持人之一──鄧健泓)打賭「一對波鞋」,選擇波鞋是因為它和足球有關嘛!究竟哪個國家會是冠軍呢?哈哈!結果是我猜中了,就這樣多了一對漂亮的球鞋!回想起來也有點自豪! 回想那時踢到八強,我更加仔細觀看球賽,看不明白就發問,最終也認識了不少關於足球的知識。其實每個球員都必定有好的球技才能代表國家出賽,所以形勢差不多是勢均力敵,怎會不叫球迷看得如癡如醉呢?再加上大家各有自己支持的球隊,看比賽時可以跟志同道合的球迷一起暢快地討論,無以尚之,縱使我不是球迷,也能感受到這樂趣。 我總共有兩次跟同事打賭「一對波鞋」,兩次都是贏家。每對波鞋都是穿得不能再穿才會扔掉,沒有浪費。還不時跟相熟的朋友炫耀說:「這是我的勝利品」,即使世界盃完了,那份喜悅還是延續的。 我贏了,大概是因為我幸運。我的思考模式,就是那主辦國能打入決賽,她就是冠軍人馬,心想在自己地方,現場氣氛一定會更熾熱,定必能大振軍心,特別是兩隊勢均力敵之際,現場球迷的支持就成了關鍵。 我認為每種運動都有其迷人之處,關鍵是你認識與否。當認識比賽規則後,觀看時,心情會跟比賽的過程而有所不同,喜悅就是來自投入感。若然懂的事情愈多,身邊發生的事就更能與你聯繫上。若你能欣賞,而達到投入的境界,那喜悅就自然而生。生活中常有喜悅,不是人生一大樂事嗎? 香港人心目中永遠的兒童節目主持人。
「重生」,放諸於健康、工作、感情(包括親情、友情和男女之情………)或其他方面也好,都意味著某種關係或情況告一段落,所隨之而來的新一頁。 無論哪方面去到谷底時,再回頭都會是另一番景象。可喜是,聰明人會將經驗作為令自己堅強的動力;唯獨是「健康」這領域,就算能挽回,都可能受到某程度的損耗。故此,我認為健康最為重要。並不是因為我活到這年頭才有感而發的,打從小學起就聽老師說要早睡早起,持之以恆地培養出一種生活態度,好好管理自己的健康,就是生活上的藝術。心理跟藝術家一樣?嘻嘻,當然不能相提並論,但相似的是,就如他們創作一件藝術品時會感到無比滿足和快樂;而欣賞的人,也有機會從中得到啟發而產生樂趣,甚至能觸動神經,改變日後看待事情的角度和看法。而我的生活藝術,除了令自己活得更自在,也可能感染到身邊的人注意健康。 人生的際遇總有起有跌,無論你是一個怎樣的人,是否外形標緻、樣貌娟好、學歷高、專業人士、性格隨和與否,生活上總會充滿不同的衝擊,不留情面地打擊你。但要記住,切勿惱羞成怒,只要用正面的態度,不逃避、捺著性子去面對,事情總會過去。所謂「雨過晴天」嘛!這不是自然現象嗎?當我們洞悉這一切,結局大多令你感到喜孜孜的啊! 我樂於經營健康,又肯傾聽心裡面的聲音,回報是很明顯的,從而也能鼓勵我繼續努力。至於感(親情和友情)都偏向率性而為,不愛矯揉造作,摒退心胸狹窄的人,大伙兒都是志同道合的人,明白到給予愛的人才能接受愛。 工作上,以主持為主,偶爾演出話劇,從未主動要求甚麼,深信只要表現好,自然就會有伯樂出現在眼前,他們也需要一匹千里馬呢!努力做好自己,就是我爭取表現的方法。 前陣子,關於我的消息忽然見報的關係,反而令工作量大增,某程度上也改變了自己以往悠閒的生活作息。不過,我深信,變化能把自己帶到不同的境界。 譚玉瑛~香港人心目中永遠的兒童節目主持人。
日常生活中,無論走在路上、交通工具裡、商店購物時,或是在餐廳用膳,時不時都會聽到:「我從小就看你主持兒童節目長大的。」他們有些聲音響亮、興高采烈;有些卻很害羞,像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氣才夠膽說出這句話,可能他們估不到我的反應如何,才有點不知所措吧!面對他們的腼腆,我會即時打開話匣子問:「你看的兒童節目是甚麼名字?皆因不同年代都有不同的節目名呢!」這樣便可估計他們現在應該多大了。若然他們跟我說節目內容時,提到看過我跟張國強哥哥扮演太空人時,那就該是《430穿梭機》年代;又或是看過我跟麥長青「麥包」演出短劇《烏卒卒和朦查查》,就是《閃電傳真機》了。我心裡只會盤算著他們說的是否脗合,然後說句:「對,你們都說對了。」總之,交談中就是希望給他們勾起一些美好的童年回憶,來回應這善意的招呼,別無他想。 近來,我有份負責的一個雜誌式節目──《好在一個人》(圖),逢星期五晚上七時在翡翠台播出,觀眾對象是單身人士。總覺得現今社會有不少到了適婚年齡仍是單身的人,若經濟情況許可,也希望擁有屬於自己的天地,活出自我。這節目就是從衣、食、住、行幾方面來為介紹大家如何提高生活品味。其中一個由黎芷珊主持的人物介紹環節,讓觀眾多了解不同名人的生活態度和成功奧秘(當然,成功並不是以收入多寡來定義,而是從生活態度所帶來的滿足感);另一主持Patrick sir就負責運動方面;而我就負責介紹不同名廚的菜式示範,教觀眾如何煮出一道簡單美味的餸菜,還介紹一些智能產品和家居設計等。 由於我有煮食經驗,所以不時跟廚師互動,從中學到不少竅門;至於智能產品對我就更有吸引力,所以介紹完也有選購一些回家滿足自己;而一個人住的家居設計相當有特色,設計可貫徹主人的理念,造就屬於自己的家。這些節目內容我都很喜歡,主持得很稱心,而且不時也有意外收穫。像是每次外景都聽到嘉賓說:「我是你Fans啊!」這句話跟以往聽的有點不同,以往覺得「在其位得其賞」,很正常。而現在嘛………哈哈,也沒有飄飄然,放心! 香港人心目中永遠的兒童節目主持人。
工作對人固然重要;它似乎代表了你在社會的地位,而賺取金錢的多少,亦讓人某程度想像到你的生活質素,從而產生敬慕。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人們認知的工作,例如醫生和律師,總是給人優越感。可是,現實中能當上這類工作的人只佔少數。在芸芸工作中,唯獨是演藝工作者毋須經重重考試,連大學畢業生也羨慕。記得當時跟同學和朋友聚會時,他們問我:「藝員的人工怎計算?工作時間是怎樣?」當時心想,別人可能會因為人工低而看不起自己,相反人工高又會被質疑憑甚麼。總之,人工多少從來都是神秘的。 從小就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記得小時候老師說:「小朋友,晚上9時就要睡覺啊!」於是,無論是測驗或考試與否,我都準時在晚上8:45上床,好讓自己在15分鐘內入睡。所以媽媽常說我讀書時很懶,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也是一個聽話的學生呢?總之,付出和收穫也能取得平衡──讀書成績平平,身體健健康康。哈哈!我滿意! 電視藝員需要隨時候命,不分日夜地完成工作,這和我的理想人生似乎有點矛盾。自問尚算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當接受了工作後,便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可是一到午夜時分,就不知不覺地睡眼惺忪,差點睡著;反而其他同事就精神奕奕,好像是兩類不同的動物似的。渴望早睡,又不能捱夜,無論在心理和生理表現上,都做不到一個稱職的員工呢!除了工作以外,有時也會跟同事到disco消遣,應約只因怕常常推辭會被孤立,可是在夜場裡又被睡魔急call,總之兩難。 幸好在電視台裡也有在白天拍攝的工作,最夜晚上12時也會完成錄影,不至於令生活顛倒,這也是我喜歡當兒童節目主持的主要原因。開始時叫《430穿梭機》,那年代播映時間就是在下午4:30至6:00,隔天早上還會重播,方便讀上下午班的小學生收看。由於錄影時間長、主持人數少,工作自然繁重。除了廠景、外景,還要配音,一星期工作六、七天不等。好在工作內容跟自己很貼近,年青的我也很想知道內容,加上早起對我無難度,從不賴床,要我早睡早起以應付工作,樂透了! 譚玉瑛~香港人心目中永遠的兒童節目主持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