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世代,訊息萬變,「暗角」中光明磊落與及生活中大小逸事,足不出戶能知天下事,慈母是否暴力敗兒,一切盡現於屏幕及手指。誰是定誰非,真實或謊言,除了有賴手機的發展,更要秉持無偽的良知。 水壺磚頭,2G的手機大哥 1992年,Motorola繼Nokia 1011之後推出全球第二部GSM電話International 3200,將運行了十年的AMPS系統之「brick phone」DynaTAC系列加入SIM卡功能,並改以GSM 900制式於歐洲發售,正式將行動通訊帶進2G市場。正因為預視到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原為Groupe Spécial Mobile)網絡將成為「全球通」的基建,故Motorola將其取名為International系列。 及後DynaTAC作出「瘦身」減厚的縮小,到1994年加入了保護蓋的MircoTAC 5200、7200及8200系列出現,甚至雙頻的8900再到家傳戶曉的摺機StarTAC,將TAC(Total Area Coverage)科技的笨重如磚頭,變為可掛腰及放衫袋的細小便攜。最後TAC系列亦止步於基本通訊,不設上網功能(除韓國於年前強行冠名的StarTAC 2004及StarTAC III外),如此完成歷史任務。 細至遙控,對決式縮小瘦身 另一邊廂,Ericsson於1992年推出GH172,將舊有的1G制式NH72作改良,繼續納入Hotline系列發展。及後GH174、GH197及GH198等相繼上市。重新設計的1G手機EH237成功獲得市場關注後,2G的GH337、GF337、GA318、GH388、GF388、GA628、GH388及PH388等,分別於兩年多的時間以「機海」式的「改少少」作新型號接力上市,直到1996年GH398的出現,增設中文介面及顯示,還加入流行曲《情深說話未曾講》作歌曲鈴聲,配合「和記電訊」的宣傳廣告,叫Ericsson手機與Motorola平分秋色、平起平坐。及至引伸到GF788與StarTAC、T28sc鬥V3688等繼續對戰的局面。不論於GSM及PCS(即GSM 1800頻譜)或是雙頻譜,快速帶領香港的手機市場作個人化普及。 詭詐當前,保守無偽的良心 由旺角先施舊址變為先達,再由二手舖頭到街頭收機「摺凳浪人」,收機者由香港人到操內地口音,舊人舊物已經無跡可尋。倒模的屋邨內一式一樣的店舖,有如這幾年間部部功能一樣的手機,叫用家被建立出一樣的需要和喜好。過去銀行鼓勵儲蓄,到現在cold call借貸消費再還卡數。手機過去的精彩不是只追科技、鬥功能,而是有如民主選舉,百貨應百客,各有特色,各取所好。隨著專欄並未提及的2G品牌如Sagem、Alcatel、Kenwood、Benefon等等的逐一消失,有如今天沒有感情的街道,我們已經不再享受香港,而是task oriented的快速購買。 共四十二期的「手機情尋」,簡單地對2G單色手機作了介紹,原本打算每期以一位女孩子的故事作為穿梭引子,可是正值香港風雲色變,筆桿有責任將眼前事寫出公義。走過《未敢忘記,CMD-Z1 Plus》、撐過《無忘初衷,Nokia三防電話並肩雨傘》、貼過《我要真普選,Panasonic GD90》的sticker,發現手機價格愈來愈平,功能和規格也愈來愈正。但可笑是做人的正直和良知卻愈來愈貴,保持誠信代價叫人愈來愈驚。習非成是,謊話連講三次,5歲小朋友真以為係實事。人類發展,不只科技,更是對資訊的慎思明辨。善用手機,拉近人的信任和距離。有謝讀者的支持,專欄此為尾聲,願你喜歡「手機情尋」。 興趣多而尋究底,愛藏物並擁思人。七十後,舊情尋。電郵:[email protected]
5歲小孩問「特手」,將來長大後用邊類型電話。心水清的朋友,都知道此「開場白」極盡荒謬。由手機開始普及化,以至首代智能電話,黑白屏幕的世界,清清楚楚黑白分明,怎會「講大話」都被叫「虛構」以化作美名。 Treo才是真電話 百多年前,英國首相Viscount Palmerston曾言道:「Britain has no permanent friends, nor permanent enemies. She ha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的而且確,爹親娘親不及利益吸引,宋漫山和何松柏都可以同枱食飯,權力相贈。正當手機大廠還在傳統手機鬥個死活,在另一邊廂的PDA,Palm明顯因為未能將自家產品電話化,讓Handspring先贏一仗。 Handspring憑Visor叫人眼前一亮,再以補品Visorphone將電話功能加進電子手帳。可是需要前加後插,並且通話要用耳筒線或擴音Speaker,長遠怎可容忍得下。幸而原來及後的Treo 180才是真正驚喜,將PDA和電話完美連結一起。 增鍵盤悉心改良 Treo 180集無線通訊、網頁瀏覽、短訊、以及Palm平台的豐富軟件及應用,並可作自行擴充,絕對係真正的Smartphone。Treo 180將之前Visorphone的程式內置式整合於Palm OS 3.5.2H內(Handspring獨家進階版本),並且突破的加進了QWERTY實體鍵盤。而Palm系統的四個招牌快捷按鈕也作了新編排,分別為撥打模式、行事曆、網頁及短信功能,及至後來彩色的Treo 600系列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 以摺機設計的Treo 180,與同期Motorola A388同樣於機面蓋上設有一個透明大視窗,並且突破地在機頂設有「靜音」按鍵,方便亦具創見。Treo 180除一般通話和短信功能外,還可以利用內置的瀏覽器(Blazer),透過GRPS上網瀏覽WAP甚至普通網頁如HTML、WML、HDML、CHtml(i-Mode)及xHTML等等,以當年來說,戶外流動上網簡直盡是愜意。可是內置電池和Springboard插槽的消失,亦令過往Handspring的用家帶來不便。不過這一部Palm形的電話,確實係市場神話。如果實體鍵盤用唔慣,又心郁郁拜倒於Treo之下,保留Graffiti手寫輸入區的Treo 180g則是無可抗拒的選擇。 敵軍變為自己人 Treo 180兄弟於市場上的成功,叫Palm再次眼鏡跌了一地。及後的進階Treo 270暨彩色版,也叫Palm於市場上落後幾班。與其作為敵軍,不如變作自己人,於是Palm把Handspring收購,推出Palm Treo。接著再把公司一拆為二,分為兩家獨立的公司。PalmOne專注於硬件開發,PalmSource則維護Palm OS平台。及後PalmSource被日本軟件公司Access收購,PalmOne把名稱改回為Palm。最後Palm回頭向Access贖番Palm OS,並且被HP買下,並剛剛再向TCL轉手。 回想Treo系列銷量不俗,可是Palm OS過分簡單及故步自封,相反採用Windows Mobile系統的Smartphone卻漸漸受到注目。由Palm Pilot至Handspring Visorphone,再到Treo及Palm Treo,如此一代巨人,其系統的創意和使用的利便,一直影響著現今的Smartphone,甚至連花園街的5歲小孩也懂得使用。 馮俊鍵-興趣多而尋究底,愛藏物並擁思人。七十後,舊情尋。電郵:[email protected]
當穿梭機變得老土,傳真機難敵Email,晚上仲要補習只能《放學whatsApp U》,一家人睇《選戰》只能靠智能手機及電腦。不秉持公義,只偏頗意見,《窮亞洲,大作戰》,《香港糧心》恐怕走不到六十大壽。千絲繫萬縷,前進又停留,多媒體的智能手機發展路徑,崎嶇但光明。 系統未開放 只為PDA Phone 其實早於九十年代初,Smartphone的概念已經出現,於1994年IBM聯同Simon於美國推出了首台PDA(電子手帳)手機IBM Simon Personal Communicator。其集電話、Call機、傳真機、Email收發、記事本、輕觸式屏幕及輸入的設計,為新一代手機定下一個里程碑。可是由於使用「嵌入式」系統運作,程式未能作擴充,加上只限於在美國使用,機價昂貴,普及程度不高。及至2000年Motorola的A6188及Ericsson的R380系列,分別運行PPSM(Linux)及EPOC(Symbian)系統,才重新被市場關注繼續發展Smartphone。 可是由於上述兩部手機上的智能系統,實際運作上均並未開放,叫專業的用家一再失望。而潛在對手智能手帳龍頭Palm於流動通訊技術上則遠遠落後,並且因為當時公司被3com併購,內部行政的變動拖慢各項計謀,縱然獲授權運行Palm OS的Qualcomm pdQ-800及Kyocera QCP-6035電話已於市場先後出現,Palm自己還是落後人前。因此三名Palm的創立者Jeff Hawkins、Donna Dubinsky及Ed Colligan決定自立門戶,成立Handspring,以便將Palm智能系統「電話化」。 插上Springboard 變身為Smartphone Handspring首批產品取名為Visor,與同期的Palm III外形極為相似。但Visor於機身前方加入了收音Mic,而於後端上方則加入Springboard Modules(Slot/模塊),作為硬件上的擴充。自此運行Palm OS的Visor不再局限於軟件上的智能,就連硬件也一併變身,為電話功能作出預定的空間,不久Handspring正式推出具手機功能的GSM Modules:VisorPhone。 VisorPhone與過往的Qualcomm及Kyocera的CDMA網絡不同,以GSM 900/1900 MHz頻率操作,針對亞洲、歐洲及北美的市場使用。VisorPhone有如早期Game Boy的盒帶,只需插入Visor背部,其內置之軟體均能自動安裝和反安裝。雖然程式以外掛設計於Palm OS之上,但能做到即插即用。VisorPhone Modules包含了電池、擴音器及天線,話音及數據功能也作支持。並且還可直接使用Palm OS本身的聯絡人資料丶行事曆丶以及VisorPhone的SMS短訊,當然一切也可作手寫輸入使用。 副廠式補品 暫時救命仙丹 另一邊廂,非官方的副廠看準了Palm的周邊商機,為Palm V及Vx推出了各式各樣的外置硬件如CarpeDiem V、GSM sleds for PalmV及UbiNetics GA100 GSM Phone for Palm V/Vx等等,有如近年的「蘋果皮」般貼在iPod Touch機底以補先天不足,便可從Palm通訊錄直接撥電和顯示來電功能丶無線上網和傳送SMS短訊,共同抗衡VisorPhone。 可是由於VisorPhone及Palm V/Vx的GSM「補品」,需要耳筒或是要靠Speaker,兩者都不能直接放在耳旁聽電話,故一直沒有置入使用,直至真正二合為一改變世界的Handspring Treo。自此買電話已經不只是上台或電話商號,而是灣仔電腦中心及好景商場內的二手小舖,smart地選擇喜好,《魚樂無窮》。 (下期再續) 興趣多而尋究底,愛藏物並擁思人。七十後,舊情尋。電郵:[email protected]
人人期望可達到,我的Palm中文得到,軟件隨意安裝HotSync了,個人資料Backup電腦……想Smartphone由Palm飛舞,但Palm III做唔到,(你睇,Visor出喇!)Visor呀,誰都買起你,Handspring也自豪…… 若要吃嫩草 鬥快拼步上山峰 步入社會工作,消費習慣已經養成左方手機右方PDA(電子手帳)。身上的「叮噹」百寶袋由StarTAC配3com的透明Palm IIIe,再到V3688x搭Handspring的Visor,從黑白到6萬5千色,2 MB Ram加到16 MB。科技的幾何級上,確如和大雄一同坐時光機般高速強勁。從此機不離手,出入總是低頭,可是從未想過,兩者可結為同一軀幹。 Smartphone取名為智能手機,是傳統電話結合於PDA。電話代表有Motorola、Ericsson、Nokia、Siemens、Panasonic、NEC、SONY等等,而PDA一方則只得Apple已停產的Newton、運行Palm系統的Palm Pilot、TRGpro的HandEra、Handspring Visor、SONY Clie和微軟的Windows CE。兩大陣營皆向對方邁進,期望快人一步,理想達到,帶領市場喝盡Smartphone的頭啖湯。 認識Smartphone 先要了解Palm系統 首款運行Palm OS的產品由Palm公司出品,冠名為Palm Pilot,香港的電子達人將其音譯「派樂」。身為初代的派樂用家,需經常上網至通宵達旦,因為每一個Program(現稱為App)的安裝,都先要經電腦於網上下載後,解壓再點選並經過Palm Desktop,透過已接駁的底座,HotSync至Pilot。加上當年未有寬頻上網,56K速度的連線,為免影響家居電話,待至深宵行動也是等閒。而每次的程式安裝如果與OS相撞,全機便要重裝。加上當時華人用家不多,搵App尋到台灣、新加坡、甚至俄羅斯和美國。幸好及後成立了新聞組及討論區供百花齊放,經驗互相分享並Post多多,自此不再孤獨奔往。回想教初代的PDA用家,確實流了不少眼淚和青春的血汗,當然更試過跌爆touch Mon。 經過好幾年發展,Palm OS由1996年的首部Palm Pilot 1000及5000的1.0更新至1999年Palm III的OS 3.5.2,但可惜其本身只原生英文,如要活用Palm的話,當然先要安裝把中文介面漠化的「CJKOS中日韓」或是「Palm Dragon掌龍中文」,加埋電子書如和合本聖經、字典KDIC、Launcher III、HackMaster等等。並且身為時代尖端的派樂用家,出門口前必定上Kornhill.com瀡(音為Sir)下當日新聞。識得慳,當然選平價版2 MB的Palm V或IIIe,再到屯門找Sam哥用$150加至8 MB。如此PDA便有足夠儲存空間,真的成為可擴充軟件及功能的智能裝置,為智能電話定下了奠定基礎。 程式易應用 手寫觸控新基準 從一開始,不論Apple Newton或是Palm OS,輕觸式屏幕及手寫輸入法便定為基本的配搭,而Graffiti英文手寫輸入更是Palm系統的指定方法。加上2.25吋大的160x160畫素屏幕、紅外線傳送、置於機側的手寫筆,智能電子手帳便平地一聲雷震懾人心。 我手寫我心,少女粉筆繪出政權的黑暗。問題不是兩朵花兒,而是背後期許的那份心意。智能PDA中Palm III正是代表,可是要晉升為智能電話,封閉的硬件正是困擾。本以為此任務會落入於手機及Palm兩邊都企穩的SONY,可是創舉卻讓位予新成立的Handspring公司,其產品Visor加入了Springboard Slot作硬件擴充,有如「叮噹」法寶將Palm變身為Smartphone,成為日後的Treo。至於過程如何,下期再續。 馮俊鍵-興趣多而尋究底,愛藏物並擁思人。七十後,舊情尋。電郵:[email protected]
電子產品的硬件與軟件,要成功從來都是一體相連。良好的軟件充分善用硬體資源,軟件的擴充又可以帶來功能的新鮮。智取勝於力敵,善用資源優於大灑金錢。智能手機的對決,由一開始重點已是軟件的「可延展」。而首代智能手機中,代表正好是這部傳奇的R380sc。 出貨遲 只輪為第二 硬件製造容易Copy,但是軟件的協調需極盡心思。正當2000年,Motorola的A6188作為首部智能手機的上市,其實早於之前一年,Ericsson已將R380發表。可能是因為作業系統調校需時,無奈「頭啖湯」被Motorola搶先。故此A6188為首部配備智能硬件的電話,而R380則只輪為於第二把,兩者除了外表極為不同,更重要的還有所選取的智能陣形系統。 R380系列採用Psion公司的EPOC32操作系統,具備記事簿、日曆、通訊錄及電子郵件等PDA功能。而R380分別推出了R380e、R380s、R380 World及專為華人而加入中文的R380sc。其實R380並非Ericsson首部的智能產物,之前的MC18及MC218已經成功運行智能系統,而R380則是其首部掛上Smartphone的產品。 Symbian 智能的祖先 EPOC是特別為無線資訊裝置所開發的作業系統,標榜易於使用、電力耗用較少、且開關機快捷,具個人資訊管理、生產力與通訊應用的完整的平台系統。及後Psion引入手機界三大巨人Motorola、Ericsson及Nokia,並將系統訂名為Symbian,自此如日中天。而R380的EPOC系統為ER5u(Ericsson R380 Symbian v5.1 Unicode),其支援PDA及話音通訊外,更可作WAP上網。而這PDA結合手機通話數據功能的組合模式,正是日後智能手機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支:Symbian UIQ,而R380則被認為是智能手機真正意義上的開山之作。 R380是首部支持POP3及iMAP4電子郵件制式的智能手機,可是ER5u並不是開放式系統,無法安裝額外的應用程式。R380採用橫排特長方形輕觸式的白色冷光單色屏幕,以360x120像素組成,其操作介面簡單、清晰而使用快捷。R380除了Touch Screen的PDA模式功能外,其賣點就是招牌外形上的揭蓋,上面有齊數字、四方位及功能鍵,合蓋後有如一般傳統電話,打出打入及處理Menu內的部分功能,例如來電記錄、電話簿、訊息等等。 過渡期 設計具前瞻 由於R380面蓋上的按鍵本身並無接線設計,實際上是隔山打牛式的輕壓於蓋下的觸控屏幕,已加上全機只設有於蓋上的開關「NO」鍵,以致容易因為屏幕老化及損壞而不能開機。加上雖稱為全中文但手寫識別輸入只支援英文,都叫人只仰望而不敢置入。縱然喜歡T28sc和R320sc,但偏偏就是R380sc叫人心存懷疑。 雖然Ericsson的初代智能手機只能如此,但是其「主板+輕觸式屏幕+數字鍵盤」的設計,的確是設計簡單、易於使用及便攜,尤其對於傳統手機進到智能設計的過渡時期,對日後Sony Ericsson P800、P900、M600等,以致現今的智能手機均具啟發及帶頭的作用。未代的Ericsson手機產品,確是可歌可泣。 興趣多而尋究底,愛藏物並擁思人。七十後,舊情尋。電郵:[email protected]
公元二千年臨到,街頭的寶藥黨騙徒,隨着電腦千年蟲的順利過度,已經相繼被捕而成為歷史記號。跨越了因為數碼系統錯誤,而引發核戰的白色恐怖,科技的發展有如雨後甘露。由大專時代的Call機+學生會實物記事簿,到出來社會工作的手機+PDA(個人信息助理/電子手帳),再到現在可聽歌錄音攝影拍片上網的多媒體智能手機,縱然置身於遠地,彈指間已拉近人們的距離。 A ccompli,個人助理手機 由學生時期到踏進辦公室,由唔識電腦到學懂切機,偏偏就是不懂倉頡及速成。幸好有賴輕觸式屏幕的誕生並成熟地加進電子產品,使第一代PDA已經可以中文化並附帶有手寫輸入,簡單的使用叫普羅大眾都可以成為電子達人。當3com的Palm和Windows的CE(Pocket PC)在PDA領域,比併得你死我活,手機廠商Motorola、Ericsson和Nokia已經密鑼緊鼓,研發將PDA的功能加進手機來於市場上分一杯羹,叫只打出打入的電話變化為多功能,將娛樂和工作所需均集於一身。已這一部劃時代的電話,便是Motorola為當時的頂級Accompli系列作為首部登場的A6188。 智能電話有賴於智能核心,而首代處理器DragonBall正是Motorola的自家產品。DragonBall由當時的「香港城市理工學院」電子工程系學生設計,不久便正式被運用於全線Palm的產品之上。如今適逢Motorola推出近似產品,DragonBall自然大派用場。 太極概念,通宇宙的前瞻 A6188採用了16MHz的Dragon ball EZ核心,並選取了Linux系統之一的PPSM(Personal Portable Systems Manager)操作系統,外形以經典一哥StarTaAC為參考,機側內藏伸縮式輔助筆,以240x320畫素的輕觸式四級灰階顯示屏幕屏操作,當然最吸引的是具中文手寫識別輸入。支持紅外線傳輸功能及WAP 1.1無線上網的A6188,在港也被冠以「太極」的中文名字,連同雙電、耳筒、皮套、充電座、充電器及數據傳送線等,一拼套裝發售,以五千多元的價格登場。由於開賣首批貨量極少,「街頭摺凳收機浪人」竟敢開價七千元向途人購入,打算北上再轉個運,實在是中國經濟起飛的時代見證人。 後續產品,硬件網站配合 雖然A6188可透過自家的TrueSync軟件與電腦Outlook同步更新手機資料,可是其採用封閉式的智能系統,未能隨意的增減手機的軟件及功能。加上聽筒和鈴聲超級細聲,雖然各方面均看似對準Palm而衝擊著,可是於軟件擴充和硬件設計上令人失望。一年後,經更新改良的A6288運算提升至33MHz速度,並加入J2ME(Java 2 Micro Edition)跨平台技術,以Intelligence Everywhere的概念下推出。A6288可收發POP3、SMTP、MIME及IMAP4協定的Email,並且可直接利用GPRS下載以J2ME為基礎的各式應用服務,使手機功能終於不再侷限於出廠時咁原始。如即時股市、日程表工具、收支表及遊戲等,依個人需要將機能作隨時擴充。為此Motorola在亞洲區推出了流動軟件MyMobileSoft.com,有如今天的App Store及Play Store概念一樣。 又一年過後,接續機款減去6字以A388名字推出市場。擺明專為商務人士市場的A388,將過去Accompli的宣傳策略改為Power MOTO,並且請來Mercedes-Benz的設計師重新改良外殼,在機面加入透明視窗,不用翻蓋都能看到使來電號碼、時間及電池容量。而且透明上蓋的設計,更成為日後A系列的基礎,如A388c、A760、A780、A1600及「Moto明」(A1200)等。 由A6188首次提出的「智能手機」的概念,至現今低頭族的密集式出現,真心佩服Motorola當年的前瞻膽色、毅力及遠見。可惜產品及品牌時代交替,係時不與我或是走得太前,都只能為這手機界過氣一哥黯然。 馮俊鍵-興趣多而尋究底,愛藏物並擁思人。七十後,舊情尋。電郵:[email protected]
站在大丸前,細心看看我的路。站在全球最昂貴的路段,只剩下銅鑼灣讓我們向全世界表達港人心中所選。一代復一代,崛起又墜落,薪火相傳,交棒不斷。堅守改變未來,初衷從未變改。命運自主,自己手機自己製作。 一子行錯,滿盤落索 手機大廠為成本而於亞洲設立廠房,在當地充分掌握技術後,趨向外判處理,為此造就了台灣成功研發和創造了自家的品牌。1984年「明碁電腦」成立,為宏碁(Multitech/Acer)集團旗下成員,2001年明碁推出自有品牌BenQ,名稱更名為BenQ Corporation。翌年BenQ更名為明基電通。而於2007年再更名「佳世達科技」,同時將BenQ品牌成立新的子公司,新公司仍然沿用明基電通,可見Acer和BenQ關係密切。約十年前,極具收購經驗的Acer為了讓BenQ手機業務進軍國際,以無出資方式併購Siemens(西門子)手機部門,手機將掛上BenQ-Siemens品牌,預計成為全球第四大手機廠牌。唯及後BenQ停止手機部門,兩年間虧損金額高達6億歐元。自此Siemens及BenQ-Siemens從市場消失,不過BenQ並未放棄,離場為了休養生息,以作重新部署。 創業守業,豈是容易 DBTEL「迪比特」全稱上海迪比特實業有限公司,曾是台資的中國手機生產商。其母公司為「上海大霸」,主要股東則為台灣「大霸電子」,DB縮寫正是因此由來。自1979年大霸開始生產壓電式噴墨列印頭、DECT高頻無線電話及電子材料等。至1998年正式轉型成為生產GSM行動電話的製造商,開始與Motorola及Siemens建立代工合作關係。 2000年Motorola外判大霸的首款手機,正是將L7389/L2000縮小,變為適合中國的小型手機T189。自此雙方關係千絲萬縷,既敵亦友。翌年雙方的代工合作中止,大霸決定推出自有品牌DBTEL「迪比特」繼續經營,一年過後,DBTEL榮登中國國產品牌GSM手機產量第三名。同期Motorola停止向大霸訂購T189,並自行生產內部設計近似的C289,為此引發雙方法律訴訟,直至2006年DBTEL倒閉方為結束。 由於手機市場競爭激烈,並且邁向3G功能,主力於內地TD-SCDMA技術的DBTEL因內地3G未獲發牌,自2004年業務開始虧損,加上翌年母公司台灣大霸電子違法大量買空賣空股票以控制公司股價,令DBTEL開始大規模裁員,並撤離手機市場,並與當年在尖沙咀整個車站內由鄭秀文作代言的廣告,亦告一同落幕。及至2008年台灣大霸電子更名為「鼎創達」,昔日嘅DBTEL和手機業務,已和金鐘夏愨村一樣成為輝煌歷史。 剎那光輝,閃於永恆 OKWAP現為Inventec「英業達」旗下品牌,而其餘知名產品還有Dr. Eye「譯典通」BESTA「無敵」(包括香港「好易通」在內)電腦辭典和大型伺服器等。其實早於2000年,他們曾經分拆為「英業達」、「英華達」、「無敵科技」等又再繼而合併,於2011年成為現在的Inventec。初期Inventec亦和大霸一樣從事代工生產業務,如Hewlett-PackardToshiba和Siemens等。及後創立OKWAP品牌,正因與翻譯產品關係密切,讓手機市場開創出一條獨有的路線,成為多功能手機的開路先鋒。可是與DBTEL的情況相同,曾經叫人嚮往,最後剎那光芒。縱然手機功能較多,但可惜轉身3G技術時落後於人,最終以Hello Kitty手機作為業務結束。 代工生產只需要實業的製造技術、機械和廠房,但是自主品牌需要懂得研發、分銷和推廣。要由一變二,談何容易。運動從來都不會一次成功,反思檢討又可再作起動。其實面上倍感自豪的,又豈止是在百德新街的愛侶。休息,為了要走更遠的路;離場,為了要取更闊之都。正如BenQ的手機業務一樣,終於在今年以全新4G LTE技術重返手機市場,承諾We will be back! 興趣多而尋究底,愛藏物並擁思人。七十後,舊情尋。電郵:[email protected]
德國,祖先為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由「神聖羅馬帝國」至馬丁.路德因不滿贖罪券而發起的宗教改革,甚至希特拉所策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東西德統一,均對全球產生跨時代的影響至甚。而今天的德意志人,堅毅、勇猛、沉實、可信,各方面皆盡見其優秀,但偏偏就係輸在潮流。 同樣,德國的Siemens「西門子」在渦輪機、電信網絡、鐵路系統等全球市場的地位坐於龍頭,但是於潮流型的電子產品,則只能跟於牛後,甚至手機界中的形象實在叫人難以入手,沉悶到透。 不甘認輸,成績卓越 雖則如此,Siemens確實曾經風光一時。德國的手機發展,較其他國家起步得遲,但是憑著其德意志精神,Siemens偏向虎山行。甚至為早期在中國開展手機業務的公司之一。九十年代適逢國內開始作電訊業發展,Siemens於上海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與當時的三大天王Motorola丶Ericsson及Nokia齊名,甚至連多年由Motorola代為生產手機的Bosch,後期訂單亦改投於Siemens之下,甚至於2000年Bosch手機部門被Siemens收購和合併。 由全球首部三色顯示的S25(S2588),至全球首部推拉式電話SL10,再到全球首部可插入記憶卡的SL45(6688),Siemens終於在2001年下半年在中國市場爭輝,超越了Ericsson躋身中國手機市場第三位。 開新風格,好明天啊! 當三防電話和無天線設計已經無難度可言,Siemens決定向全新副線「品牌」的難度挑戰,期望能將手機成為潮流之巔,變為季度飾物化之新意。由此Xelibri系列誕生,產品口號為「That’s so tomorrow(好明天啊!)」。 Xelibri首次全球公開亮相於London Fashion Week,與Fashion Show作結合,以「春夏秋冬」四季主題亮相,期望每半年按季度推出4款新手機。而手機的銷售地點,亦不像只有在以往的電訊專門店,大型連鎖時裝店亦加入行列。首批1號至4號的Xelibri,可謂「奇形怪狀」,驚艷度比iPhone更高。其手機款式,以至包裝設計,至今仍然嘆為觀止,絕對是華麗和簡約的經典。 Xelibri以Celebrate作為發音,期望能傳達到「明星」的時尚氣息。初定目標已經將中國定為主要市場,期望能吸引「先富起來」的國民。可是由於華人市場上,產品偏向於「怪誕方式」的宣傳形象,與產品本身的華麗感覺背道而馳,加上以接近四至五千元不等作為定價,實在叫人只能遠觀而不可接近。隨着Xelibri的銷售慘淡,積貨嚴重,Siemens還堅持推出Xelibri 5至8號,及後隨着Xelibri 8需要延遲半年生產,新品牌系列最終於18個月後宣布計劃失敗而撤離市場。有幸當然以$239至$399不等全數納於鴨寮街檔販,仲要係有中文筆劃輸入的港版。 時代轉變,未及前瞻 Siemens除了Xelibri系列的失敗之外,未能及時轉到彩色顯示及3G技術亦都是其致命之傷。正如Siemens手機和德國民族的特點,華麗經典但不至於趕上潮流,款式的研發腳步明顯力有不逮,比起市場的速度往往晚了半年以上。甚至首批的3G視像手機還要找來Motorola作為代工,加上重生後的Sony Ericsson的再次上揚,自身S65的軟件問題以至歐亞大量退貨等因素而嚴重影響業務,Siemens只好以高價倒貼3.5億歐元將手機部門快速賣給台灣的BenQ,可是最後BenQ-Siemens亦不足兩歲,宣告壽終。 錯誤決策引致錯誤執法,一人錯誤導致施政困難。幾十年歷史老店,可頓時成為廢紙。寧願晚晚追看電視劇內的廖啟智,也不要金鐘和旺角發生的警界線。可怕的歷史,可悲見於眼前。
德國人那份穩重和嚴謹的工藝,不論上至汽車或下至啤酒,都叫人安心享受。那份民族自強的真摯熱誠,亦同樣盡顯於世界級的足球。今日叫人佩服的德國,並不只在於成就驕人,而是乃因二戰後不斷道歉和修補傷痕,勇於以德服眾,以愛立仁。製造昔日烽火帶來大量死亡,不只德國,還有劊子手西門子工廠。 多行不義,必遭報應 Siemens「西門子」是誕生於德國的跨國企業,百年老店。不論通訊系統、運輸鐵路、醫療、能源、工業及基礎建設,都在全球業界者中作領先,可是卻有一段殘暴冷血的歷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Siemens已對納粹黨作秘密支持,及至戰爭時期,更在集中營及周邊地區建造工廠,甚至將工人推進毒氣室被毒殺死亡。戰後Siemens被追究,相關者不是自殺就是被捕,直到六十年代才重新起步,隨着德國的悔改才被人接受。 Siemens的首部手提電話取名為C1,產於1985年,外形笨重,大如書包。直至1994年,首部GSM電話S1才正式誕生。及後1999年,首部超越單色顯示的S25,以紅、綠、藍三色屏幕顯示,帶領手機邁向彩色領域。(其在港更加入中文顯示及輸入,取名為S2588。)同年,全球首部推拉式電話SL10(非取自Slider一字,但L所代表則不詳),同樣以三色顯示,一同於市場列陣,遲落場但後發奮的德國精神,手機科技終領先於別人。 不同檔次,策略成功 Siemens雖然為世界級大廠,和其他德國公司一樣,手機生產並非最先起步。由S1開始面對當時對手,何謂舉步維艱。及至S4的出現,才叫市場注視,而有趣的是,S4與當時同為德國生產的SONY CMD-X1000可謂九成相似。有人推斷可能兩者同是Siemens的產品,不過由於相同款式亦有出現於CDMA的Qualcomm品牌,不過已經年代久遠,真相難尋。(有如黑警暗角打人,案件拖得越久,越難求真正公允。)究竟誰才是幕後生產的「大佬」,實在需要知情人士賜教。 及至1997年,Siemens的S6與過往設計有別,發展出自家的特色及新意,尤其鈴聲漸進模式。並且一年後大貨以零機價進入香港市場,叫人得以感受其芳香。可惜過於大部及外形體積較合「鬼佬」,就算手機店舖及收機佬都唔多睇好,自己亦只有用過一兩次已藏床下被鋪。及後Siemens仿效對手的市場定位及銷售策略,將S系列定於中高檔,而C系列則較為中低。 (及後再引伸發展出高檔次的SL系列及入門級別的A系列。)而輕巧細小的C25被成功研發,是Siemens開始於市場站穩的一刻,也是在港多人首次使用此品牌電話。可是由於Ericsson的設計專利,Siemens手機初時都是只能以左紅右綠的鍵盤布陣,及後由C35、S35、三防手機M35/3518i、A36等開始將綠色的打出按鍵移至正中,形成自家特色。直等到Ericsson的專利屆滿,左綠右紅的設計伴隨上下左右十字按鍵,成為大部分手機的標準設計,繼而全球首部可插入記憶卡的手機SL45亦由此而生。 插卡播放,登上頂峰 不久這可插入MMC卡的SL45加入了中文顯示和輸入,取名為6688。全銀色焗漆的面殼、天線與底殼「一件過」一同注塑、加上紅色的中文筆劃同樣刻印於銀色的按鍵,叫6688首次成為被追捧的對象。其數碼音樂MP3制式的播放功能,比iPod還要早及方便。 興趣多而尋究底,愛藏物並擁思人。七十後,舊情尋。電郵:[email protected]
能知三日事,富貴萬千年。手機有如歷史,世人難以預料。漏夜趕往科場,最終成為名將。科技日新月異,冠軍誰人知曉。智能手機比併,有如電視革命。三星配合港視,節目流動播片。堅持迎難而上,更見實力真章。功臣Anycall,三星手機的開路一哥。 密不可分:韓國就是三星 Samsung「三星」是全球的五大集團,亦是韓國經濟的重要支柱,關係密不透風,可謂唇齒相依。而三星集團業務無孔不入,不論家庭電器、通訊設施、電視屏幕、半導體、手機、藥業、銀行、證券、地產、以至大型基建工程,都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而其下的Samsung Electronics「三星電子」,近年更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元件生產商之一,也是全球最大智能電話製造者,年產量足可多達如繁星般的銀河(Galaxy)。而其手機市場的開山祖宗,正就是傳統手機的Anycall。 Anycall是1993年由三星電子所創立的流動電話副品牌,主要銷售對象為韓國及大中華地區,尤其香港及台灣的CDMA市場。猶記得當年在城大的MageSale中,「好抵地」和幾位新同學興高采烈大夥兒以剛剛成功申請的大學聯營信用卡,以$1,680買機兼每月$400/100分鐘,初嘗持有「大哥大」的感覺。可是使用經驗發現電話本身原來聽不到自己說話的回音,因此及後叫我對Samsung電話及CDMA系統有所卻步,直至十多年後的Note 2才重投其懷抱......兩個月咁多。 行動代號:專為女士使用 Samsung及後在市場上不斷努力,機款推陳出新,並且開始進入GSM的市場領域。但由於與CDMA機款外形過於接近,仍然不是太過起眼。直至參考了Motorola所推出的v3688,Anycall可謂「致敬地」的與其摺機形象連合起來,甚至掀起當時大夥香港女士邁向韓國摺機的氣氛。而在眾摺機當中,有一部打正旗號供女士使用,並且在港取名為Queen Phone。 Queen Phone的型號為SGH-A408,是歐洲SGH-A400的中文版。Queen Phone與過往的Anycall手機珍珠白及香檳金的招牌色有別,以大幅度的紅色配襯金色作立異,那份Elegant和尊貴的品味充分彰顯。叫得女性專用手機,除了體積細小之外,當然係內置有女士專用功能。其獨特的肥胖測試、卡路里計算機及生理周期表,以當年來說確是十分破格。而當中女性生理周期功能,可預測的「平均周期日數」由最少的11天至最長的99天。至於預測功能準確與否,相信都是只能作參考。為己為人,此機還有一項「好友周期表」功能,可替朋友量度盡本份。不過排卵事情需認真處理,始終都是量度體溫較為準確。 不怕年輕:由1.0變2.0 過往Anycall手機一向實用兼功能強勁,乃因他們能將市場上別家的產品由ver 1.0升華變2.0,給予用家新鮮的感覺。如外殼噴漆、金屬轉動軸丶內部加厚翻蓋排線等,均見用心改造和製作。並且將免持聽筒和手機頸繩二合而為一,更成為具Gimmick的實用商品。加上Samsung以高售價作市場定位,昔日與Sony丶Panasonic丶Nokia丶Apple並駕齊驅,其高階產品策略十分成功,叫韓國產品晉身世界首列。 如果話怕年輕人就要移民,就等於怕進步而唔去學行。如果Anycall怕了被智能化,就唔會有今日的Galaxy,亦唔會有世界級的韓國出現。請不要忘記,香港和韓國當年都是亞洲四小龍,奈何別人今日成就驕人,是因為有迎難和堅持的上進決心。 馮俊鍵-興趣多而尋究底,愛藏物並擁思人。七十後,舊情尋。電郵:[email protected]
一講長氣,就諗起一個人,議而不決,又決而不行。他念舊又保守,只是腳骨力唔多夠。他觸發港人對民主的醒覺,開創每年「七一遊行」的先河。眼見近月金鐘風起雲湧,他決意復出另起爐灶,帶領昔日政壇元老一同開會以防樑倒,重振雄風話要將香港做好。 Phillips,總是就在身邊 做王者誕生,猜王帝的跑馬仔活動又再展繽紛。不過跟車太貼,落錯注碼,好難急急轉彎。好在飛利浦在多年前已經進入中國並且本色化,家居所需盡是它產品的範圍之下。自己原來由寶麗金年代的錄音帶,電熨斗至近年的慳電膽、電腦Monitor、電視機及電暖爐,唯一所選的都是飛利浦。甚至連第一份工上司的名字,都是叫Phillips。 飛利浦的Genie,有脫毛器、慳電膽、亦有電話。而飛利浦的手提電話,系列亦唔只得Genie。不過這一個「精靈」的確眼前一亮,叫人將飛利浦電話另眼相看,投入夢鄉。首部Genie型號為828,只有歐洲語言介面,由法國製造。(及後推出外形一致具簡體中文顯示的828C,擺到明衝特定市場而設。)828外形看似巨大笨重,實際只有重95克重。其全球首部Voice Dial聲控撥號手機,支援十個的英語撥號、記事本及錄音功能,確是與當時的歐洲款式手機有別不同之感。可惜過去大多數投票選舉都不是看政綱和內涵,更多的是「蛇齋餅粽」和外貌。而828正是因為獨有的一張「脷」,拉下即可通話,並且貼近咀巴。 Genie,刪「脷」亡羊補牢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條「脷」吸引人亦能嚇怕君。828的那個拉出通訊杆通話設計,多次使用後經常失靈,成為維修常客的「精靈」。故此飛利浦亡羊補牢,急於推出減去了通訊杆的838,可是頻道仍然只為GSM 900。欠缺了特色的Genie,唯有加添外殼顏色,各以紅、黃及淺藍並內建震動,型號定名Sport(868)於歐洲作短暫上場。 2000年前後可說是手提電話雙頻網絡的重要年份,飛利浦當然不甘後人,推出具有繁簡中文顯示的Genie DB(898)。外殼款式作了具Millienium的流線及配色更改,唯操作介面仍然與舊有828一致。數月後當然具有中文輸入功能的全中文Genie 2000(898+)亦作終極登場。有幸手機加入圖像化「迴轉目錄」、心情圖案及全聲控(包括聲控撥號、以及Voice Comand聲控指令),當然外置天線仍然是它的「老土」特徵。 Xenium,單色手機句號 飛利浦根據8系中型機的市場經驗,重複上述手機功能逐漸增新的市場旋律,於Genie DB(898)時期同時連串式推出直身窄機如有蓋的Xenium 929、全中文的939、迴轉目錄989,和上網長氣王[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及[email protected]++等等。而[email protected]++更以真正金屬外殼,全新的十字形按鍵,配合超越[email protected]的600小時待機時間,以超過1個月待機而通話時間長達7.5個小時,而成為當時手機界中的長氣王,雖然使用經驗尚覺得「不足數」,但總算將自家單色顯示手機歷史寫上句號。 Frits,為義犧牲自己 開改改革至今,飛利浦懂得落地生根,產品本色化並且推陳出新,她正是進入中國最成功的公司之一。雖然今日飛利浦手機部門已被收購成為中國桑菲通訊之業務,但二戰時期飛利浦的後人Frits Philips成功說服納粹德軍,以工廠生產原因將382名猶太人性命保住為本份。不愧為飛利浦的口號「讓我們做得更好!」。這種捨身拯救別人的行動,反看高官在高位只為己益,正是所謂「做好香港」的嘲諷。 興趣多而尋究底,愛藏物並擁思人。七十後,舊情尋。電郵:[email protected]
一直以來,電子及科技產品,總是以男性為首要對象,正如連錄音式的公共關係節目,主持都係「四點鐘許Sir」。時代產品是要顧及「課金」一群,有錢就有市場,當然不用作公平公義的表揚。估不到執法者都作偏私的壞榜樣,查案都可以造假帳。暗角犯法濫用私刑竟然被稱「七俠五義」,背後是為了金錢還是為了市場? 和Phone撲鼻,少女口味 過往手機由吸引貴族至商用市場,其款式和設計外形,好像只是為以男人而定,黑黑實實難以吸引。雖然Nokia的5110開始帶領手機進入年輕一群及Consumer Phone市場,可是仍然以中性為主,甚至都是以商務款式作為改良,離不開歐洲款式的模樣。及至九十年代中,不是中山美穗就是工藤靜香,加上「東京愛的故事」發生於「悠長假期」,眼見和風PHS手機可謂叫人恨到口水流,奈何這通訊系統香港就是沒有。當然亦有達人情有獨鍾,於日本買來或購於鴨寮街以水貨作家居使用。就是因為這種東瀛口味,叫雙對GSM技術落後的CDMA,就憑當日輕巧的日本款式,滿足萬千少女上台通訊的福利。 重工以外.還有手機 要數最具東瀛口味,除Panasonic GD90外,當然還有三菱的Trium。明明是三菱,為何要改多個名。原來由於三菱集團本身二次大戰的歷史因素,戰敗後隨即由原本的「日本三菱」解體,為各小公司以聯盟形式共同採用「三菱系列」,各自獨立經營所屬產品,彼此之間並無從屬關係,及後甚至部分互為競爭對手。故此三菱大品牌以下的小品牌便為之重要。而三菱手機並非三菱的手機部門,而是Mitsubishi Electric公司所屬。而Trium的出現,正是為此而生。當時三菱手機公司為針對歐洲GSM手機市場,故將Mitsubishi Universal Mobile縮寫為代表三菱的Tri,再加以U和M,成為了具歐式名字風格的Trium品牌,並成功的進入歐洲市場。 九十年代末,三菱曾經在台灣推出過時尚手機「小藍Phone」,可惜初時還是針對歐洲市場的款式,只有歐洲語言界面,加上外形只是較傳統「黑磚」細小小。雖然找來梁詠琪作廣告代言,可是還未在市場被用家重視。及至對手Panasonic GD90成功的出現,Trium捉緊「小藍Phone」的概念,與日本PHS的機款作發展,如此珍珠白色的Aria光芒乍現。有別於過往的歐洲機款由法國製造,今回遷至北京生產。取名為Aria的Trium,型號為MT-544,背後取自於Mitsubishi Taiwan之意,具有中文顯示,滿足台灣需要,可幸亦有電訊商引入在港以行貨作上台推出。Aria體現了日本手機設計的典範,輕巧、扎實、精工又細造。其翻蓋設計、機面上的三個銀色按鍵、伸縮式天線、SIM插槽、耳機插孔和手機掛飾孔等,奠定其獨有的風格。不過手機內置功能不多,只是較其他日本手機多了一個不能直接翻蓋接聽的保護面蓋。其後為滿足沉實及硬朗人士,Aria後還有鐵灰色的版本供作選擇。 最輕雙頻.So That’s呢! 如果有蓋的和風不是那杯茶,不如選擇Kyocera。漢字「京瓷」的Kyocera TG200,名號取自Taiwan GSM,同樣為台灣而設計,綽號「銀天使」以超輕量75克輕炫登場。其添置了獨有的螢幕保護程式,分別是動物、人物及駕駛動畫,用戶可依喜好而設定。而手機屏幕上方亦印上EXNAVI智慧導航鍵操作標誌,號稱為當時全球最輕的雙頻手機,在港由One2Free以J-Talker之名作獨家引入,並備有銀藍、香檳金及閃銀三種顏色以供選擇。 其實Aria和TG200兩機感覺正如一對的好姊妹,雙頻中文,功能如一。同樣秉承日本手機的傳統,直機、輕身、噴漆加掛孔,欠缺外側的「大、細聲」按鍵,加上沒有中文輸入法,最無奈的是收到中文短訊後,不能同樣以中文回覆。並且採用非六星型的三星螺絲,拆機工具也要額外添置。 其實警察不願出示委任證及警員編號,究竟身份是真還是假?!正如mitsu代表「三」,而bishi則「菱角」解,和昔日出產MP3機的松日Matsunichi,可謂毫無關連。不過名字和產品的相似就……唉,你懂的! 馮俊鍵-興趣多而尋究底,愛藏物並擁思人。七十後,舊情尋。電郵:[email protected]
話似英,又唔夠英;說像日,又未似日。滿心歡喜想購入成為囊中物,內心掙扎奈何沒有內置中文。靚仔又有本心,從來都係極品。要外表美麗但犧牲功能,或是醜樣但能盡職份。十多年前選擇手機,當中取捨總叫人頭暈,邊似得今日部部個款都係咁! 自由確可貴 公主配王子,童話式場面。想王子貼面,好在有NEC。回到1999與2000年,Nokia有6150,Motorola有L2000,加上Ericsson這歐美三廠的雄霸之下,突然平地一聲,Panasonic驃出GD90,NEC爆出DB2000。而DB2000因面殼為鋁金屬製造,在港綽號「鐵面王子」,為此香港女子就此迷上NEC……一次半次。 適逢GSM 900/1800雙頻互換技術開始成熟,加上可自由「轉台帶Number」,令多年來被迫要對開台號碼電訊商「焗住」忠心的客戶,合約完結後便重獲自由的福份。尤其舊有制式TDMA及CDMA的用家,終於可以有自己的SIM卡,亦可因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手機機款。加上開始有$0機價的上台計劃出現,真係月薪唔夠14K,都可以為手機「現兜兜」投票。 日系英式機 早於八丶九十年代,NEC的行動電話已經登陸美國丶英國及歐洲。不論早期的汽車電話丶模擬系統,中期的GSM插卡,NEC均在其中。全名Nippon Electric Company「日本電氣株式會社」的NEC本為電話先鋒,由百多年前開始至今的商用系統,仍是通訊業界的中流砥柱,由於NEC植根海外多年,故此產品不像其他日本公司的東瀛味道,充滿歐美風格。 NEC與Panasonic一樣,之前已有純GSM 900的單頻電話於歐洲市場推出。及至1999年,NEC將歐洲的G9D+改良,並縮小體積,發布全新的Dual-Band自動雙頻DB500及DB2000。其中因為DB2000外形靚仔,感覺毫不「低B」,故此NEC手機正式進軍香港市場,並由當時的和記電訊Orange大力宣傳,知名度頓時蓋過人氣急升的汪明荃。 噴金加中文 英國製造的DB2000,保留英式的簡潔典雅,雖為日本品牌手機但毫不和風。雖然機面選上堅硬的金屬機身,可是塑膠物料的深灰色後殼,當時推出不久已為人詬病,天線及電池位置容易斷裂,浪費了經典伸縮天線的良好接收設計。加上沒有中文標示功能,平地一聲之後可謂雨點極小,加上功能接近但可更換面板的DB500水貨以平價「殺到」,無奈將王子狠狠的打進深谷。 及後王子決意復仇,將鐵面顏色改為金look。而且因應大中華市場,遷移至中國生產並內置全中文,終於可編寫中文訊息及電話簿,型號升級為DB2100,價錢也貼近$2,100。由於需作中文顯示,故螢幕改為點陣。機面改以塑膠材質噴金,按鍵印上「五筆式」的T9中文筆劃輸入。並且加入了中國化的鈴聲,如《青春舞曲》、《康定情歌》、《大中國》等,為平凡的手機鈴聲添上點點新意。可是舊有的天線位置及電池卡榫位置仍然容易碎裂,多見機身貼上膠紙以免電池脫落,怎能叫人喜歡。 付出與誠實 就是因為售後貨不對辦,機殼問題保養不包。有如那人說好了當選後會繼續拿著一張凳、一本簿、一支筆,和管治團隊走入群眾聽取意見,點知原來扮作親民。雖然現時政協說出心坎話會冇得做,指鹿為馬者可繼續撈。不過及後NEC推出的DB4000、4100、5000等均叫人不敢相信,票債票還。縱然宗教界及體育界被指沒有經濟貢獻,亦沒有外國勢力以五千萬作私人戶口存入,不過我們選擇誠實,以看顧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作為己任,只為付出不望回報,溫暖感染別人。 興趣多而尋究底,愛藏物並擁思人。七十後,舊情尋。電郵:[email protected]
獅子山下,香港精神,當然要有真正選擇。開放市場,百花爭豔,自己的手機與電訊服務商,當然期望可以真正選擇心中所想。被限制只得先從小圈子篩剩三個爛燈盞,能稱得上叫普選就真係指鹿為馬、癲倒黑白,幸好昂首望山得見黃色Banner。 第四選擇.Panasonic 古時手機唔係Motorola、Ericsson就係Nokia,千揀萬揀都係得三間權貴大宅。明明三十年前說好了可以自由選擇,豈容現在上壓下的隨便落閘!幸好電訊巿場不用罷課歷覓,喜見歐洲品牌以外新星,就係日系的Panasonic。 National樂聲牌在港可謂無人不識,七十年代起無火煮飯蒸餸安全又便利。就是下至電飯煲,上至冷氣機,理得你甚麼外國勢力,總之就是優質家庭電器。及至九十年代,National研發影音數碼產品,Panasonic因而誕生,及至統一品牌後,同樣優質的科技生活影響我們至今。 輕巧的骰.貼紙吊飾 回到1999年,經歷亞洲金融風暴還要對抗錯誤的「八萬五」房屋政策,我們仍能靠自己緊守本位,同心互勉。GD90就是生於通縮的那些年,全球首部少於100克的機身,並且有綠色及琥珀雙色背光螢幕,可設定不同顏色來電群組。和風PHS機款噴以銀、藍或紅漆,加上日系手機設有的吊飾孔,少女或是OL,經常手機貼面,真係帶耳環也不同穿耳窿。若然手痕痕喜歡D.I.Y.,又可穿繩或是貼紙Sticker,總之就是個人化的潮物。 其實GD90並非Panasonic在港發售的首款手機,之前的G系列單頻的G500及G600等早以水貨姿態在港出現。不過GSM-Dual的雙頻中文GD90確實「かわいい」(可爱い)不少。過往的G系列主要針對歐洲市場,故只有欠中文的國際版本,適合鬼佬口味與掌形。而GD90設有中文繁、簡操作顯示,擺明針對大中華市場而生,並且為就近市場之故,製造產地亦由英國轉為菲律賓,電池則仍保留於日本生產。 外殼雖殘.內裡無瑕 GD90較以往祖先強化了行動數據的功能,內建PC卡與數據傳輸裝置。 不過,由於當時流動上網不太普及,真正的吸引,正正是$2,480的貨銀,令Panasonic手機在香港成功建立起橋頭堡,為普選跨出一大步。經歷多年來瞓街與風雨、黑警及黑社會暴力清路障,倒下又起來,外觀的噴漆早就傷痕纍纍。縱然遇到被挑釁抹黑,內心依舊純潔無瑕,從沒因此喪失任何功能。另外GD90其一特色是側面有一個錄音MEMO按鍵,這「對話即錄功能」絕不會如會議中的高官般只淪為人肉錄音機,甚至有如觀眾旁聽的無言可錄。並且GD90設有電源的自動開關設定、20種來電鈴聲選擇、EFR全區域強化完音技術,通通都是當年的技術產物,民主選擇的訴求。 外形功能,繼續進化 翌年Panasonic推出了重量只有78克的進化版本GD92,這較為男性化的外形,比GD90的88克更為輕巧。並且四色的屏幕背光顯示,增大了之餘還可以顯示圖案。新加入的自錄鈐聲、免提聽筒、尤其全中文輸入功能,都成為沈佳宜的手中恩物。不過劇情中台灣地震是發生在1999年,GD92當時還未出現。 在GD90及GD92的成功後,Panasonic繼續為普選努力,GD52、GD35外,更加玩盡七色屏幕支援WAP上網的GD93,以及打破最細手機體積紀錄的GD55等,叫香港人可繼續可公平公義地選擇所需所求。Panasonic被時代選中,無懼挑戰哥利亞般英勇。與其明哲保身,尸位素餐,不如躲進垃圾筒。迎難而上,肩負社會責任,活在時代,就有責任和本份。電話如是、學生如是,高官更要如此!(撰於旺角彌敦道。) 馮俊鍵-興趣多而尋究底,愛藏物並擁思人。七十後,舊情尋。電郵:[email protected]
在內地,幫阿婆過馬路會被控謀殺。在金鐘,幫阿Sir遮蔭竟被視作挑釁。失控的,不是市民,而是執法一方。瘋狂的,不是前線,而是政府高層。政府不去盡溝通本份,清除所謂障礙物亦會用到口罩人。暗角打人,胡椒噴霧近距離向眼球直噴,反光背心遮擋肩膊警員號碼。選擇性執法,包庇施暴者,黑警暴行,不能容忍。加上電視台有立場,修飾新聞。誰是正義,誰是惡君,難道出街人人都需躲入雨傘,變身Nokia三防電話?! Nokia 6250在港坊間綽號「Bumper王」,是該廠首部三防手提電話,機頂配置一條比機身還厚的巨大黑色粗邊,可抗震、抗水、抗塵。「Bumper王」以同期的普通版6210作研發藍本,底板和內裡功能九成相似。不過由於需滿足三防功能,機身部分加入了不同的設計。 首先,為了不被胡椒噴霧滲入手機,機身採用底面緊合式以6顆螺絲接上,每顆螺絲和機殼都置有橡膠膠邊,縱然中招,仍能以大量的清水沖淡,並且能抵遇半尺水深、水溫不超過五十度、浸泡不超過1分鐘;防水做得好,自然能防塵。 而顯示屏幕和按鍵於出廠時已經以高溫焊合溶於機殼,當遇上無理的碰撞和強暴式的清場時候,尤其警棍從上強力的可致命敲擊,不至像市民般頭破血流受傷。機內SIM卡以金屬卡榫鎖定,電池蓋亦以螺絲鎖緊,當遇到防暴盾牌壓迫倒下來時亦不至於分離。 抗震方面,頂底兩端的橡膠Bumper,能於三呎以內高度作保護,摔落後仍能保持完整,這種適應力高、謹守信念、耐寒抗磨的性格,正正好比決心大於困難的香港精神。 硬件夠強.軟件不弱 6250內建有聲測計,能測量環境的噪音音量,自動調整音量,並附有聲控撥號功能,加上Nokia一貫的紅外線傳輸,可與相容的電腦或手機互送姓名、號碼及備忘錄。於香港市場的全中文輸入,可用於電話簿及簡訊編輯,亦支援WAP上網。當報社門口被暴徒違反法庭禁制令堵塞之時,仍能上網看最新新聞。簡單而言,只要機殼及電池蓋的邊位緊壓得實、按鍵接位與機殼封死、聽筒和收音咪孔能防水透氣,加上機殼以橡膠物料作邊位的防撞、加厚屏幕,三防手機看似成功。奈何此機不是作戶外使用,而是於旺角面對政權暴力的抗爭,催淚彈加防暴盾,又拳打腳踢於暗角,這二十多日的勞損使用,縱然最強的機殼,亦有日告終。 二代三防.更換外殼 當警察瘋狂如暴徒已經會搶遮和強除眼罩,三防電話必須要懂得保護自己和可以換殼。5210是由普通版8310而進化,Nokia第二代的三防電話,比上一代加強的,是可全機換殼的設計。為了加強耐用性,上下式分離的Xpress-on外殼在設計上採用較堅韌的材質,並加強鎖緊結構,提供更強的抗塵和抗水功能,而更為輕巧及耐磨。5210亦增備了多項獨特的功能,包括計時錶、倒數計、計算運動循環間隔時間的計時器、溫度計和陰曆換算等等。遇到被打被鎖、雙手反扣,仍然選擇不還手。請珍惜香港年輕一代,請不要把他們的正義泯滅和更改。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西裝友或OL,運輸男或地盤佬,只要是香港人,自然保著三防精神。警察今天的表現,除了昨天的訓練,還有個人的EQ。那位分水給市民的好警察,不只忠誠做好本分,還樂於與對方同等。一份水,兩份飲,毫不敵對,但可化解仇恨。選擇暗角打人,還是將僅有的兩份分。他分享的豈止於水,更是一份於困難中高尚的愛心。 興趣多而尋究底,愛藏物並擁思人。七十後,舊情尋。電郵:[email protecte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